特大橋連續應力現澆梁施工工藝探討畢業論文_第1頁
特大橋連續應力現澆梁施工工藝探討畢業論文_第2頁
特大橋連續應力現澆梁施工工藝探討畢業論文_第3頁
特大橋連續應力現澆梁施工工藝探討畢業論文_第4頁
特大橋連續應力現澆梁施工工藝探討畢業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題目:特大橋連續應力現澆梁施工工藝探討完成期限:2021年6月27日至2021年12月5日

一、原始依據〔資料〕根據網絡大學學生的特點,結合工作崗位及其工作狀態和相關的工作經驗,指定有關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建設工程監理、工程工程開發、工程造價管理、企業管理、工程工程設計等方面的畢業設計題目。此題目是:特大橋連續應力現澆梁施工工藝探討原始資料要求學生參考有關工程建設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工程中發生的資料,參考雜志、期刊等有關方面的文章,結合自己的工程經驗,針對有關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技術、工藝、方法、措施以及理論分析等有關內容進行研究和論述,到達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通過畢業論文〔設計〕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研究能力。二、設計內容和要求:〔說明書、專題、繪圖、試驗結果等〕〔一〕內容主要包括:1、通過國內外有關該題目方面的根本情況介紹,并提出相關問題;2、有關本課題方面的理論體系的論述;3、進一步通過工程實例論證該課題的應用和研究的有效方法;4、相關結論和自己通過畢業設計所得到的收獲。〔二〕具體要求:1、格式必須符合天津大學網絡學院的要求;2、根據指導教師的安排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3、論文要求文字不少于10000字;4、圖表應該有圖名、圖號、表名和編號;圖、表均應按章編號。5、做設計題目的要求繪制7張1#圖紙,其中建筑圖2張〔平面和立面〕,結構圖5張〔結構布置圖1張、結構配筋圖3張、結構詳圖1張〕,計算書要求:荷載用手算,其他可以用機算,要有設計說明和工程概況介紹。畢業設計〔論文〕進度方案表序號起止日期方案完成內容實際完成內容檢查日期檢查人簽名112~12選題選題2~查閱資料、擬定論文大綱查閱資料、擬定論文大綱312~12完成論文初稿完成論文初稿412~12論文修改論文修改5~論文定稿論文定稿6~辯論準備辯論準備7~辯論辯論指導教師批準日期2021年7月15日簽名注:1.任務完成后附在說明書內。2.“檢查人簽名〞一欄和“指導教師批準日期〞由教師用筆填寫,其余各項均要求打印,打印字體和字號按照?天津大學現代遠程教育畢業設計〔論文〕格式規定?執行。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科學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國家長遠開展的需要,我國在鐵路建設方面不斷的加大投資,尤其在高速鐵路上面的投資。在大規模的鐵路建設中,隨著橋梁懸澆掛籃施工不斷開展,懸澆掛籃施工工藝日趨完善,縮短了懸澆周期、提高了經濟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在近代橋梁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高速鐵路對橋梁整體性能,結構剛度,耐久性,成橋線性,行車平順性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對鐵路客運專線現澆連續梁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雖然連續梁施工中懸臂施工方法相對成熟,但是鑒于高速鐵路對連續梁施工質量要求十分嚴格,施工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依然很多。本文針對掛籃懸臂澆筑法施工工藝,結合工程實例對掛籃在橋梁工程中的工藝進行探討。關鍵詞:工程概況;總體方案;工藝及措施

ABSTRACT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inourcountry,improvementinthelevelofconstructiontechnology,requirementinnationallong-termdevelopment,Chinesegovernmentcontinuetoincreaseinvestmentinrailwayconstruction,especiallyinhigh-speedrailwayconstruction.Inthemassiverailwayconstruction,withcontinuousdevelopment,thecantileverhangingbasketconstructiontechnologywhichhasbeenincreasinglyimproved,shortenedinthesuspensioncastingcycle,hasimprovedeconomicefficiency,achievedgoodconstructioneffects,andbeenwidelyusedinthemodernbridgeconstructionAstheoverallperformance,structuralstiffness,durability,bridgelinear,drivingcomfortandotheraspectsofbridgesstrictlydemandedinhigh-speedrailwayconstruction,researchinthecast-in-placecontinuousbeamconstructiontechnologyusedinspecialrailwaylineforpassengertransportationismuchnecessary.Althoughtheconstructionofcontinuousbeamincantileverconstructionmethodisrelativelymature,astherequirementofcontinuousbeamqualityinhigh-speedrailwayconstructionisverystrict,therearestillalotofproblemsintheconstructionprocessneedtosolve.Inthispaperthehangingbasketcantileverpour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combinedwiththeengineeringexampleofthehangingbasketinthebridgeconstructionprocessarediscussedin.Keywords:Generalsituationoftheproject;overallplan;techniqueandmeasure

目錄_Toc335593930第一章工程概況……………………..1第二章總體施工方案 32.1施工組織 32.2總體施工方案 3第三章各節段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 33.10#梁段施工 33.2掛藍的設計 33.3梁段懸臂澆筑施工 33.4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制作、安裝 33.5邊跨直線段施工 33.6合攏段施工 33.7各部位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3第四章預應力施工 34.1施工準備 34.2縱、橫向預應力筋張拉 34.3豎向預應力筋的張拉 34.4孔道壓漿 34.5封錨 34.6預應力工程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3參考文獻 28致謝 29引言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科學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國家長遠開展的需要,我國在鐵路建設方面不斷的加大投資,尤其在高速鐵路上面的投資。在大規模的鐵路建設中,隨著橋梁懸澆掛籃施工不斷開展,懸澆掛籃施工工藝日趨完善,縮短了懸澆周期、提高了經濟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在近代橋梁建筑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面針對掛籃懸臂澆筑法施工工藝,結合工程實例對掛籃在橋梁工程中的工藝進行探討。第一章工程概況南運河為人工開挖河流,為引黃入津通道,河床寬230m,要求通航凈寬50m,凈高7m。梁部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計算跨度為〔〕m,支座中心線至梁端,梁全長。中支點截面中心處梁高,線路中心線及底座板范圍梁高;中跨跨中直線段,邊跨直線段,截面中心處梁高,線路中心線及底座板范圍梁高。梁端直線段,截面中心處梁高,線路中心線及底座板范圍梁高。截面采用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直腹板形式。箱梁頂寬,底寬。頂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為450-650mm,按折線變化;腹板厚640-1100mm,按折線變化;底腹板厚由跨中的520mm按二次拋物線變化至根部的1200mm。全聯在端支點、中跨中及中支點處共設5個橫隔板。隔板厚度:邊支座處,中跨中,中支點處。橫隔板設有孔洞,供檢查人員通過。箱梁兩側腹板與頂底板小交處外側均采用圓弧倒角過渡。橋面寬度:防護墻內側凈寬,橋上人行道欄桿內側凈寬,橋面板寬,橋梁建筑總寬度[1]。第二章總體施工方案2.1施工組織工程部設立平安、質量部門,負責指導工作。工程部的質檢工程師、平安工程師對施工現場的平安、質量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施工現場設立專職的平安員、質檢員,按照相關標準標準和要求進行施工和檢查。同時對施工人員按工種進行專門的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2施工隊伍配備承當本橋連續梁施工的隊伍為502隊橋梁2工班,在工程開工前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平安、質量教育和培訓,并進行考核,合格前方可參加工程的施工工作。見勞動力配備表2-1。表2-1主要勞動力配備表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現場管理員4負責現場協調、調度等管理工作2起重工2負責所有材料、機具的平安吊裝工作3架子工12負責0#塊和現澆段支架及掛籃移動、拼裝等4鋼筋工16負責所有鋼筋〔含預應力筋〕下料、綁扎等5模板工10負責0#塊模板、現澆段、掛籃等模板的拆裝6混凝土工8負責混凝土灌注及養護等7預應力工8負責梁部張拉及管道壓漿等8合計602機械設備配備根據工程需要,合理投入機械設備,作到設備數量充足、狀態良好,確保施工順利。見主要投入設備詳表2-2[2]。表2-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裝載機臺1平整施工場地,材料、機具轉場等225T吊車臺1吊裝材料、機具等316T吊車臺1吊裝材料、機具等4200KW發電機臺15掛籃對26砼輸送泵車臺12.2總體施工方案2預應力砼連續箱梁懸臂灌注墩頂現澆段〔0#段〕,采用臨時支墩托架法施工,箱內頂板采用門式腳手架支撐;懸灌梁段采用輕型掛籃懸臂施工。邊跨現澆段及邊跨合攏段,采用落地型鋼支架法施工;中跨合攏段采用合攏吊架施工,吊架底籃及模板采用掛籃的相應部件。鋼筋由工廠集中加工制作,運至現場由吊車提升、現場綁扎成型;混凝土由攪拌站集中供給,攪拌輸送車運輸,混凝土輸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搗器搗固。混凝土采用覆蓋塑料薄膜養護[3]。2施工工藝流程連續箱梁施工工藝總流程圖見圖2-1。2臨時支墩、支座鎖定臨時固結通過設置臨時支墩和鎖定支座的方式來實現。臨時支墩設有厚50~70厘米內設有電阻絲的硫磺砂漿夾層,通過電阻絲內通電融化硫磺砂漿即可解除臨時支墩。在臨時支墩頂底設塑料薄膜隔離層。結構體系的轉換連續梁橋采用懸臂施工法,在結構體系轉換時,為保證施工階段的穩定,連續梁邊跨先合攏,釋放梁墩錨固,結構由雙懸臂狀態變成單懸臂狀態,最后跨中合攏,形成連續梁受力狀態。施工過程中存在梁的受力結構體系轉換,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結構由雙懸臂狀態轉換成單懸臂受力狀態時,梁體某些部位的彎矩方向發生轉換。所以在撤除梁墩錨固前,應按設計要求,張拉一局部或全部布置在梁體下部的正彎矩預應力束。對活動支座還需保證解除臨時固結后的結構穩定,如需控制和采取措施限制單懸臂梁發生過大縱向水平位移。②梁墩臨時錨固的放松,應均衡對稱進行,確保逐漸均勻地釋放。在放松前應測量各梁段高程,在放松過程中,注意各梁段的高程變化,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找出原因,以確保施工平安。③對轉換為超靜定結構,需考慮鋼束張拉、支座變形、溫度變化等因素引起結構的次內力。假設按設計要求,需進行內力調整時,應以標高、反力等多因素控制,相互校核。如出入較大時,應分析原因。④在結構體系轉換中,臨時固結解除后,將梁落于正式支座上,并按標高調整支座高度及反力。支座反力的調整,應以標高控制為主,反力作為校核。墩頂現澆段〔墩頂現澆段〔0#段〕施工掛籃拼裝邊跨合攏段安裝鋼筋、立模灌注砼、張拉、壓漿邊跨現澆段施工安裝永久支座,澆注臨時支座臨時支墩、托架安裝及調整兩懸臂端箱梁安裝合攏吊架及底模,臨時約束鎖定掛籃靜載試驗循環施工全部懸灌梁段、撤除掛籃邊跨支架搭設及預壓支架、模板撤除、墩梁固結鎖定解除兩邊T構臨時支座固結,鎖定一側活動永久支座橋面系施工中跨合攏段安裝鋼筋、立模灌注砼、張拉、壓漿安裝中跨合攏吊架及底模兩懸臂端箱梁臨時約束鎖定解除一側箱梁約束鎖定撤除臨時支座圖2-1連續箱梁施工工藝總流程圖第三章各節段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本連續梁混凝土懸灌梁段采用4套掛籃同時對稱懸臂施工,0號塊采用托架法施工。首先在托架上立模澆筑0號塊,并將墩與0號塊臨時固結,張拉并錨固相應縱向預應力束及豎向預應力筋。然后在0號塊安裝掛籃,在懸臂掛籃對稱澆注1、1′號節段后,張拉并錨固相應縱向預應力束及豎向預應力筋,然后移動掛籃至下一節段,依次類推,直至施工完19、19′號節段。施工20、20′號節段的同時,在邊跨現澆支架上澆注邊跨現澆段22、22′,撤除邊跨掛籃,進行邊跨合攏,最后進行中跨合攏。懸臂施工過程中,各中墩采取預埋高強預應力鋼筋進行墩梁臨時錨固措施。根據設計要求,臨時錨固措施應能承受中支點處最大不平衡彎矩。由于主跨縱向預應力筋較長,管道采用真空壓漿工藝。為保證壓漿質量,先進行孔道壓漿工藝試驗,確定真空度、水泥漿體等具體量化指標,驗證壓漿效果,制定壓漿施工工藝,批準后實施。南運河橋(80+128+8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的線形控制,是本橋梁的施工重難點之一。為確保施工中結構的可靠性和平安性以及保證橋梁線形及受力狀態符合設計要求,施工中對橋梁懸臂施工進行控制。3.10#梁段施工根據設計橋墩高度和現場情況,0#段采用支架施工。0#段臨時支架采用支架施工,一次澆筑到位。0#段使用局部掛籃模板以及定型鋼模板。施工流程為:支架拼裝完成后,安裝底模板→分片吊裝外側模板、整體鋼筋網片就位→安裝豎向預力筋及管道→安裝縱向預力管道→安裝內模板→綁扎頂板鋼筋→安裝頂板縱向預力管道→搭設混凝土澆筑工作平臺→澆筑混凝土→養生→拆模→穿鋼絞線束→施加預力→壓漿。安裝底模,設置預拱度:0#段底模用木膠板,鋪設根據支架縱橫梁布置以及底模架設計施工,按要求設置預拱度,調整底模板標高,以木楔作調整加固。0#段側模并加固:加寬段外模采用定型鋼模其余采用掛籃外模。將側模用吊車吊至墩頂,支撐在支架上,并用倒鏈將側模臨時固定在墩身兩側;然后用千斤頂調整模板的標高、垂直度、位置,最后徹底固定。綁扎底板、腹板、橫隔板鋼筋:調整側模的同時,快速綁扎好底板、橫隔板、腹板鋼筋,同時上好堵頭木模板;在橫隔板中間墩頂加立粗鋼筋支撐橫隔板內模。固定縱向波紋管:將縱向腹板波紋管設置好,焊好定位筋,每一組。立內模:內模采用2cm厚木板,在模板加工廠制作,整體吊裝就位,并加好墊塊,調整好位置,然后調整好位置、標高,同時加固,加強支撐。綁扎頂板鋼筋:立好內模后,立即進行綁扎頂板底層鋼筋;布置豎向精扎螺紋鋼以及頂板束波紋管、橫向預應力波紋管;綁扎好頂板鋼筋并調整好豎向預應力鋼筋間距。澆筑0#段混凝土: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采用混凝土泵車輸送混凝土到0#段,分部、分層對稱澆筑保證兩頭均衡施工。分別依次澆筑底板、腹板、頂板,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腹板用附著式振動器振搗,混凝土澆筑到頂板時,將豎向預應力鋼筋錨板頂混凝土去除。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初凝后,頂面覆蓋土工布保濕,嚴格按施工標準澆水養護混凝土,保證混凝土不開裂。張拉壓漿:在養護期間,將0#段腹板束、頂板束鋼絞線穿好并安裝好錨具、千斤頂。張拉應力在梁體混凝土強度到達設計強度的95%以上及彈性模量到達設計值的100%后進行,且保證張拉時梁體混凝土齡期大于5天。張拉順序為:先腹板束,后頂板束,先外后內對稱張拉。張拉完成后在兩天內進行管道壓漿。混凝土施工要點:0#段構造復雜,圬工量大,為了防止水平施工接縫及加快施工速度,混凝土采用一次澆筑完成。但梁段澆筑必須在混凝土終凝前完成,底模、內模支架必須牢固,決不能因支架不均勻變形而造成梁體開裂。梁體內各種管道、鋼筋稠密,給搗固帶來困難。振搗采用插入式震動器為主,附著式震動器為輔。混凝土由天窗經減速串筒至底板,腹板、橫隔板混凝土由天窗經串筒滑至腹板、橫隔板的側洞,進入腹板、橫隔板,澆筑過程中要有專門技術人員負責監督。3.2掛藍的設計本掛籃由承重系統、模板系統、走行系統和工作平臺等組成。1、承重系統由主梁、橫梁、平面聯結系、前后吊桿、上下限位器、滑梁、活動支承和支承墊梁等組成。1)、梁:主梁系主要承重結構,擔負灌注梁段及模板等重量,同時為模板走行提供支承。每主梁均由兩根工字鋼組成,分設上下兩層,互相搭接,以便制造和施工操作。主梁的穩定除設有支承墊梁外,后端設壓緊器與預應力筋連接,可以防止傾覆。尾部設有上限位器,也與豎向預應力相連,以承受斜吊帶傳來的水平力。由于箱梁頂面設有橫坡,為使兩側主梁同高,那么支墊不同厚度的支承墊梁,支承錕是為主梁走行時設計的。主梁拼裝宜先上下兩層工字鋼,然后兩組拼成整體,以利螺栓安裝。2)、前后上橫梁及平聯:在主梁前后端均設有上橫梁各一根,分別由兩根槽鋼組成,它是支承于兩側主梁頂面的雙懸臂梁。除用于懸吊內外模板外,還與斜桿構成平聯,以加強主梁的整體性。3)、斜上橫梁:位于兩側主梁中部的上緣,亦是一根由兩槽鋼構成的雙懸臂梁。用作斜吊桿的上支承,并將斜吊桿承受的底模及待灌梁體段砼重量傳遞給主梁。為改善其受力狀態并便于施工操作,故讓其支承在三角斜面上,而且此斜面盡可能與斜吊桿軸線保持垂直。隨著梁底傾角及梁高的變化,特備用斜墊片。4)、斜吊桿:斜吊桿與底模縱梁等,組成力學三角形,是主要傳力結構。它作為底模的前支承,其下端通過母帽與前下橫梁銷接。上端通過母帽支承于斜上橫梁。因此而組成的力學三角形,受力明確,傳力途徑簡捷。是掛籃輕巧的主要原因,其上端著力點〔或反力點〕距支承點比擬近,因此使支點處反力小。由此斜吊桿克服了豎直力,同時也產生了附加水平力,而且此水平力較大,故須分別在主梁和底模后端設置限位器,以便平衡。斜吊桿還須穿過待灌梁段的頂板,并與梁部鋼筋和管道布置相關須與箱梁設計密切配合;施工時此段斜吊桿要設防護〔通常用塑料或波紋管〕,此外如果與內外模支架相互碰撞,應切割干擾桿件,并做好加固措施。此次斜吊桿使用Ⅳφ32精軋螺紋鋼,使用前應每根配相應螺帽及連接器,并預拉50T,綁扎鋼筋時應防止IV級鋼打火脆斷,造成嚴重事故。5)、后吊桿:特殊加工制作成70軸,材質40Cr,兩端帶絲扣,后吊桿下端〔絲扣長度較大〕托住底模后下橫梁,上端穿過箱梁底板預留孔,并錨于其頂板,形成底模支點,其松緊調節可在上端連接張拉千斤頂實現。待底模調整完成后,張拉力F≤500KN,所有使用吊桿均需進行探傷,以防事故發生。6)、壓緊器:設置在下主梁頂面,與豎向預應力〔或施工預應力筋〕通過接長螺母對主梁施工壓力,它是主梁走行時的主要防傾覆措施,同時是掛籃承在時克服其豎直力的設施之一。7)、限位器:按位置分為上下限位器。上限位器用于防止主梁向前滑移,它設于主梁的尾部,在掛籃走行時為主梁提供反力,在掛籃承重時,上限位器至少與4根豎向預應力筋扣緊,每根F≥150KN,最好在拉板與橋面砼之間填木板,再上緊螺母和墊板,以增強其縱向拉滑能力,由于橋面有橫坡,故兩側限位器之間連接位置不同,缺乏局部應用木板調整,同時木材不宜過厚,以免豎向預應力筋受太大彎距。下限位器設于箱梁底下的底模縱梁后端,分左右兩組,其作用是將斜吊桿下端對縱梁的水平力,通過縱梁傳到已成梁段底板,防止底模后移,它由限位工字鋼、調整絲桿、限位楔塊組成,安裝前,砼底板的預留孔應力求定位準確,并預留尺寸適宜的鋼管,供吊桿穿過。在底板上部設有砼支墊,支墊內設有鋼筋網與箱梁布筋相連。后下限位器在安裝就位后,用千斤頂張拉力F≥500KN,然后調整底板中線〔通過調整絲杠實現〕,待就位后再張拉后下吊桿至噸位,再用力調整絲桿直至不能搬動為止。8)、主梁支承墊梁:用于支點承壓,找平〔由橋面橫坡引起〕及主梁走行時滑道。它對主梁的受力及傾覆穩定至關重要。載重時使用支承墊梁,可以提供足夠的強度,走行時換用支承錕軸。而且支承墊梁〔錕軸〕已調整了由于橫向引起的主梁高度變化。9)、前后下橫梁:前后下橫梁皆分別由兩槽鋼組成。前下橫梁頂部通過吊耳與6根斜吊桿通過銷接,但施工過程往往由外及里,即先安裝腹板外側兩根,內側斜吊桿后安。后下橫梁由位于腹板內側的兩根后吊桿托住。后吊桿穿過箱梁底板的預留孔,在上端錨于已成梁段底板,通過前后吊桿上端設置的千斤頂,可以調整底模標高。10)、底模縱梁:底模縱梁為底模板的支撐體系,其固定于前、后下橫梁上,主要承當底板與腹板混凝土的重量。2、模板系統1)、模板由底依次設計為底模、側模、內模、端模組成。底模:底模板設計為鋼模,固定于底板縱梁上。側模亦為鋼模板,固定于側模桁架上,內模通過拉條與外模板作用。端模板采用木模或鋼模,夾于內外模之間。2)、側模桁架、外滑梁外側模桁架為箱梁腹板外模支撐,也是箱梁上翼緣板的承托,又是外滑梁和底模分別前移時的支承。它由型鋼組成,順橋向間距100㎝均布5片,通過與外鍘模整體鋼模及縱向角鋼連成統一整體。首尾的外鍘模桁架及整體鋼模與活動支承相連接,活動支承在前后下橫梁上,通過調整活動支承可以調整外鍘模標高,橫向通過拉條保證箱梁斷面的幾何尺寸。可調絲杠可以微調外模的橫向及豎向位置。在外側模桁架內側上隅角處設下有上下兩排滾筒,外滑梁在其中間穿過,外滑梁由兩槽鋼組成。兩端設有豎吊桿,穿過箱梁頂板預留孔而懸掛在主梁的上橫梁上。松開其后吊桿,外滑梁后端落在側模桁架的下滾筒上,此時外滑梁可隨主梁在外力牽引下向前滑移,到位后安上后吊桿。通過活動支承使底模橫梁與外側模桁架聯結。當底模拆模下落,外側模桁架的上滾筒即壓在外滑梁上緣,此時在外滑梁前端設有倒鏈牽引。外側膜和外滑梁互為滑移軌道。由于梁高不斷變化,活動支承通過端頭外側模桁架上設置許多孔眼,以適應梁高不斷變化,并用可調絲桿進行微調。3)、內模桁架、內滑梁:內模桁架位于箱室內頂板底,是頂板內模支撐,又是內滑梁和內模分別前移時的支承。它由型鋼組成,每個掛籃沿縱向100㎝均布5片,通過縱向角鋼連成統一整體。在內模桁架內側上隅角處設有上下兩排滾筒,內滑梁在其中間穿過,內滑梁由兩槽鋼組成。兩端設有豎吊桿,穿過箱梁頂板預留孔而懸掛在主梁的上橫梁上。內滑梁主要承當內模傳來的重量,當主梁前移時,松開內滑梁后吊點,其可隨主梁在外力牽引下向前滑移到位,到位后下落內模桁架及內膜底板至內滑梁上并移動到位,調整,固定。3、前后工作平臺前后工作平臺由型鋼加木板組成。1)、前工作平臺:設于主梁前端為滿足施工操作需要,可由倒鏈降。對于頂板預應力束張拉照顧不到時,可搭設臨時腳手架〔要求絕對平安靠〕以滿足施工需要。2)、后工作平臺:設于箱梁底板下方,主要為后吊桿及下限位器的施工而設,故兩側各一個。其前端與底模縱組成一個力學三角形,形成懸臂結構,施工時不宜放過多的施工機具,工作人員二人為宜〔總荷載不超過15KN〕。4、走行系統包括:主梁與滑梁的滑道、導向、錨固、頂推裝置;側模與底模的走行牽引裝置;內模的滑行裝置共三局部。第一步:主梁走行1)、梁段張拉完成后,松開并抽出斜吊桿,抽出內外滑梁后吊桿,滑梁后端落在內外側模桁架下滾筒上。2)、松開壓緊器取掉限位銷,將后上限位器與主梁脫離,把支撐墊梁換成支撐軸。3)、主梁及內外滑梁走行用卷揚機或倒鏈牽引,直至主梁行走到位,安裝后上限位器。第二步:側模和底模走行1)、旋緊壓緊器豎向預應力筋的連結螺母〔在之前應把支承軸換成支撐墊梁〕,旋緊后限位器的連接螺栓用限位銷定位。2)、穿上后上吊桿并旋緊螺絲栓,撤除下限位器、后下吊桿,并用10T倒鏈把底、側模固定支承在外模滑梁上〔即由外側模橋桁架的上排滾筒把側模和底模都掛在外滑模上緣〕。3)、在撤除下限位器、后下吊桿之前,用倒鏈把前下橫梁與已澆注梁段連接。第三步:底、側模板定位及內模前移1)、提升底板,安外側斜吊桿和后桿等。2)、提升側模至設計標高并予以固定。3)、用斜吊桿精細調整底模標高。4)、綁扎底板鋼筋,安裝預應力鋼束管道,綁腹板鋼筋,安裝豎向預應力鋼筋。5)、通過吊桿與主梁、上橫梁連結;內模下落至內滑梁上并前移到位6)、安裝內斜吊桿。調整內模頂標高,綁扎頂板及翼板鋼筋,安裝預應力鋼束及管道。7)、調整標高檢查無誤后灌注新梁段砼。8)、待砼達100%強度后張拉、壓漿。9)、滑移掛籃,重復以上步驟。5、掛籃制造及施工1)、掛籃制造可按鐵道部?鐵路鋼橋制造規那么〔試行〕?(1975鐵基字996號公布)辦理,并參照每圖說明一并執行。2)、有關掛籃試驗要求及掛籃安裝使用工藝細那么另訂。3)、斜吊桿在使用前應做強度試驗F≥500KN。4)、所有吊桿均做探傷檢查。5)、后下吊桿、下限位器張拉力F≥500KN。6)、預留孔位:A、滑梁預留:從每一節做段前端倒回500mm為縱距,由每主梁中線〔從腹板外側向外400mm〕向外測量570或700mm為橫向尺寸,預留φ60㎜孔.B、內模吊桿預留孔:從每一節段倒回300mm為縱距,從中心線向兩邊1175mm為橫向位置,預留φ60㎜孔。C、后吊桿及后下錨桿預留孔:從每一節段端倒回500mm和1800mm為縱距,從腹板外側向內量取1200mm為橫距并與底板垂直,預留φ100㎜孔。D、斜吊桿與頂板施工時依每段傾角自行確定,以便使斜吊桿與砼橋面隔開。7)、所設置的吊點,在鋼模上預留孔,并在砼內埋設塑料管,以便抽拔。8)、從0#段開始,按設計間距埋設預應力豎向筋,并應采取措施在縱橫向固定好預應力筋位置,以利掛籃錨固。9)、掛籃下部應設置相當的防護措施,以防墜物砸傷橋下建筑物和過往人員,該局部防護措施施工時依據現場實際情況解決。10)、掛籃斜吊桿頂部的栓接,下限位器及后下吊桿張拉的配套設施應完善。11)、施工時應注意底板的預抬高量,可依據掛籃彈性變形試驗確定。12)、活動支承的微調可采用起重千斤頂,待調螺母旋轉就位,退出千斤頂。3.3梁段懸臂澆筑施工3掛籃剛度及變形檢測掛籃在工廠進行強度和變形檢測,掛籃分級加載、卸載。通過加載試驗測定掛籃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值,檢驗各部件的連接情況,測定施工數據,為安裝掛籃預留沉落量提供依據。具體的試驗方法如下:場內制作掛籃加載試驗臺;場內拼裝掛籃主桁架;主桁架前端分級加載,進行掛籃實際變形觀測,做好記錄,測定變形;在試驗臺上分別對錨、吊結構進行加載試驗,平安系數大于。通過加載試驗測定掛籃非彈性變形值和在滿載時的彈性變形值,強度和剛度符合施工標準和鋼結構設計標準要求。3掛籃安裝掛籃安裝在0#梁段預應力施加后進行,先安裝滑軌,并利用預埋豎向精軋螺紋鋼筋錨固滑軌。然后吊裝主桁架局部,主桁架在固定平臺組裝后用塔吊吊裝到位,最后安裝前橫梁和模板等。對于底板、主桁架等較重部件,根據吊機的起吊能力可進行分組件分次吊裝。具體施工步驟如下:安裝掛籃底模板,用預埋豎向精軋螺紋鋼筋錨固掛籃軌道→主桁架在地面組裝后用吊機吊裝到位,錨固于掛籃軌道→安裝前橫梁及前吊帶,懸吊底模板,解除斜拉鋼絲繩→0#梁段外模解體,利用吊車和滑車組單側分次移動就位,置于底模外側走行縱梁上,上端臨時固定于主桁架上→安裝外模吊梁和吊桿懸吊外模→安裝內吊梁,吊桿和內模架,內模板→安裝其他部件→平安檢查。安裝前對吊帶孔位置,錨固鋼筋間距,吊耳間距等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箱梁懸澆時立模標高計入以下因素的影響:各梁段自重及二期恒載產生的撓度,各階段預應力產生的撓度,掛籃自重產生的撓度,混凝土收縮及徐變引起的撓度,箱梁合攏、頂推產生的撓度,支架產生的彈性和非彈性撓度,日溫差產生的撓度[4]。3掛籃的使用施工時為進行有效的線性控制工作,減少掛籃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的變形調整,掛籃前端預留沉落量,沉落量確實定是根據掛籃試驗時的變形和現場施工前1~2個梁段灌注過程中的變形觀測結果來確定的。具體方法如下:首次使用掛籃前按照試驗數據對掛籃前端預留沉落值。灌注混凝土前于掛籃前橫梁和吊帶上設定觀測點。根據混凝土的灌注過程分級對觀測點的標高進行觀測,當觀測結果與預留沉落值相差超過施工標準要求時,對掛籃前吊帶進行調整。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確定掛籃的底模板和主桁架的變形,為下一梁段的施工反應數據。在掛籃的使用過程中堅持對掛籃的懸吊系統進行檢查,防止發生平安事故。3.4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制作、安裝〔1〕鋼筋及管道安裝順序箱梁底模板和外側模板就位后即可進行鋼筋及管道的安裝,其順序如下:綁扎底板下層鋼筋→安裝底板管道定位網片→綁扎底板上層鋼筋。底板上下層鋼筋之間用П型鋼筋墊起焊牢,防止人踩變形,保持上下層鋼筋的設計間距,П型鋼筋架立按間距80cm呈梅花形布置→綁扎好腹板骨架鋼筋后,再綁扎腹板下倒角的斜筋,安裝底板上的螺旋筋和錨墊板,然后穿底板波紋管→在腹板鋼筋骨架內安裝下彎鋼筋束管道和豎向預應力筋及其套管→綁扎頂板和翼板下層鋼筋→安裝頂板管道定位網片,穿頂板波紋管→綁扎頂板上層鋼筋,用П型架立鋼筋固定上下層鋼筋間距[10]。前移掛籃模板前移掛籃模板加固校正模板綁扎底、腹板鋼筋安裝波紋管、預埋件前移、加固內模綁扎頂板鋼筋安裝波紋管、預埋件提升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養生拆端模、處理接觸面混凝土試件制作材料運輸鋼筋下料、加工拆內模、側模張拉壓漿錨墊板檢驗模板的設計、制作壓漿機具準備張拉機具準備鋼絞線下料、穿束混凝土拌和圖3-1掛籃懸臂澆筑施工工藝框圖〔2〕波紋管道制作與安裝預應力孔道采用塑料波紋管成孔,并根據預應力筋束及錨具的型號確定波紋管管徑。波紋管孔道以鋼筋網片固定定位,鋼筋網片直線段間距為m,曲線段間距為,在任何方向的偏差在距跨中4m范圍內不得大于4mm,其余部位不得大于6mm,以確保孔道直順、位置正確。在孔道布置中要做到:不死彎;不壓、擠、踩、踏;防損傷;發現波紋管損傷,及時以膠帶紙或接頭管封堵,嚴防漏漿;平立面布置準確、固定;距中心線誤差在5mm以內。〔3〕孔道接長縱向預應力孔道接長,用以較通長孔道波紋管直徑大5mm的接頭管進行接頭,接長后以膠帶紙包裹,以防漏漿。接頭管除特殊情況均采用外接頭。防止在穿束時接頭管被破壞產生堵孔。〔4〕錨墊板的安裝錨墊板安放時保持板面與孔道垂直,壓漿嘴向上,波紋管穿入錨墊板內部,且從錨墊板口部以海棉封堵孔道端口,外包裹膠帶,防止漏漿堵孔。為保證錨墊板定位準確,施工到齒板處時,換用改裝后的內模,精確定位,將齒板與梁體一同澆筑。〔5〕防堵孔措施除以上的措施外,在縱向預應力孔道內,于灌注混凝土前,穿入較孔道孔徑小10mm的硬塑料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抽動,終凝后抽出,以防措施不到漏漿堵孔,此塑料管可屢次倒用。〔6〕鋼筋及管道安裝考前須知錨墊板與螺旋筋、波紋管中軸線垂直,螺旋筋與錨墊板預先焊好,并與端模固牢,防止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造成錨墊板偏斜。在底板、腹板鋼筋綁扎完畢,進行內模安裝時在箱梁內設腳手板,防止操作人員踩踏底板鋼筋。鋼筋伸出節段端頭的搭接長度滿足設計要求,并全部采用焊接。鋼筋下設砂漿墊塊,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墊塊數量為4塊/m2。箱梁梁段混凝土澆筑之前,檢查護欄等預埋件的埋設。〔7〕混凝土施工①混凝土的拌和混凝土采用自動計量拌和站進行拌和,施工前混凝土拌和人員在試驗人員的監督下將試驗室所開的配合比輸入電腦,確認無過失前方可開盤。攪拌時間不少于150秒。坍落度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但可根據季節氣溫的變化適當調整。②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的灌注采用混凝土輸送泵車進行對稱澆注。混凝土灌注時由前往后對稱灌注兩腹板混凝土至下倒角,然后再由前往后灌注底板,底板灌注完成后繼續對稱分層灌注腹板混凝土,腹板可由輸送管直接插入,分層厚度為30cm。頂板的灌注遵循由兩側向中央灌注的順序。T構兩端不平衡重控制在設計允許的范圍之內。③混凝土搗固混凝土振搗采用附著式和插入式振搗器相結合的方法,底板和頂板以插入式振搗器為主,腹板以附著式振搗器為主并輔以插入式振搗器。插入振搗厚度為30cm,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10cm,插入間距控制在振搗器作用半徑倍之內,振搗至混凝土不再下沉,外表泛漿、有光澤并不再有氣泡逸出時將振搗器緩慢抽出,防止混凝土內留有空隙。附著式振搗器按行列布置,隨混凝土灌注高度的長高分級振搗。振搗時要注意不觸及波紋管和錨具,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派專人檢查模板、固定螺栓。針對波紋管最低處,密集處,錨頭處要派專人加強振搗,必要時換成30cm振搗棒振搗,特別在振搗到預埋管及預埋件處要小心細致振搗,確保位置準確密實。④頂面混凝土邊澆筑,邊人工整平,邊人工收漿,控制梁頂各部標高及返水坡坡度。收面時第一遍找平,確定六面坡,第二遍精確找平,由測量班控制標高,標高以設計標高為準,允許誤差4m范圍內3mm。⑤混凝土養生混凝土的養生質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和混凝土的表觀質量,養生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水。根據環境的溫度變化情況制定混凝土養生措施如下:混凝土灌注完后,外表用先鋪設一層濕土工布,再于其上覆塑料布,并撒水養護,待同等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其抗壓強度到達梁部混凝土設計強度的100%后,還需繼續養護,始終保持混凝土外表潮濕。同時進行底面和側面的噴涂養護劑養生。⑥灌注混凝土考前須知混凝土要分散緩慢卸落,防止大量混凝土集中沖擊鋼筋和波紋管;搗固混凝土時防止振搗器與波紋管接觸振動;混凝土入模過程中要隨時注意保護波紋管,防止波紋管碰撞變形;混凝土灌注過程中要隨時測量底板標高,并及時進行調整。各梁段施工按設計要求設置各類預埋件及泄水孔、通風和電纜等預留孔洞。〔8〕掛籃前移掛籃懸掛在已張拉錨固并與墩身連成整體形成“T〞構的箱梁段上,它能夠沿軌道向前移動行走:前一梁段張拉完后,松掉掛藍后錨點、前后吊帶,松落模板,拉動走行倒鏈,拖拉主梁系、模板系一起到位。上梁段澆筑完成后12h,鋪設軌道,整平并錨固,掛好前行倒鏈,同時拆掉堵頭木模,并鑿毛混凝土外表。澆筑完成24h后,撤除模板拉筋,松開前橫梁及底模后吊帶裝置的千斤頂,底模及外側模依靠自重自動與梁段混凝土別離,松開頂板上提吊內模縱梁的千斤頂,內模縱梁即下落錨固于梁段頂板下方的滾筒上,內模與混凝土別離。松掉內外模后及時進行養護。同時穿設上梁段待張拉鋼絞線,裝好錨具。循環段混凝土到達設計強度的90%以上時,進行縱向鋼絞線張拉,張拉后立即壓漿。松開掛籃主構架尾部的后錨裝置,掛籃主構架輕微前傾,掛籃走行輪扣入滑行軌頂部凹槽內,在掛籃與滑行梁前端之間墊有滑板。在已澆筑好的梁段上,鋪設錨固滑行軌。經過滑行軌前端用導鏈鋼索與掛籃主構架鎖緊,緩緩拉動倒鏈,掛籃即沿滑行梁前移。掛籃移動時,兩懸臂端應同時、同步移動,防止兩懸臂端產生不平衡重,危及梁體平衡。掛籃移動到位后,應首先通過豎向預應力鋼筋鎖定掛籃主構架尾部的錨固裝置。然后提起前上橫梁上的千斤頂及底模后吊裝置,調整模板后,開始下一梁段施工。〔9〕施工考前須知:混凝土施工澆筑平臺支撐在已澆筑梁段混凝土及端模上,澆筑混凝土始終保持兩側對稱進行。梁段懸灌時,與前一梁段混凝土結合面應予鑿毛,縱向非預力鋼筋采用搭接。各梁段施工加強梁體測量、觀測,注意撓度變化。梁段懸臂澆筑時,T構兩端施工荷載要盡可能保持平衡,并注意左右偏載,兩端澆筑混凝土進度之差不得大于2m3。澆筑梁段混凝土時應水平分層,一次整體澆筑成型,當混凝土自流高度大于2m時,必須采用溜槽或導管輸送,以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3.5邊跨直線段施工邊跨直線梁段采用滿堂支架法施工。直線段底模為大塊鋼模拼接而成,底模直接設置在縱梁上,橫梁與縱梁間墊以砂箱,以利于撤除底模。其工藝流程為:搭設落地支架→搭設模板支立平臺→安裝支座→支立模板→綁扎鋼筋及安裝預力管道→搭設混凝土澆筑平臺→澆筑混凝土→養生→撤除內、外側模板及端模。直線梁段混凝土采用一次澆筑成型。為保證混凝土養生期間及邊跨預力束張拉時梁體混凝土不致因受擠壓而開裂,在底模與支架縱梁間設置聚四氟乙烯板。支座在邊跨合攏前臨時固定,待邊跨合攏完成后解除臨時固定。3.6合攏段施工合攏段的施工順序按先合攏邊跨后合攏中跨的次序施工模板安裝:合攏中跨前須先撤除一個“T構〞的掛籃。合攏段利用掛籃內外模滑行梁和底模前后橫梁作吊架,通過梁段上的預留孔將掛籃的內外模和底模吊在梁段上作為合攏段模板施工。合攏段施工方法:合攏段施工時,先將相鄰兩個“T構〞〔合攏邊跨,那么為邊跨直線段與相鄰“T構〞〕的梁面雜物清理干凈。備用配重水箱以及少數必須的機具設備那么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相鄰兩個“T構〞上所有觀測點的標高精確測量一遍,最后鎖定永久支座。撤除“T構〞相應的臨時支座,精確測量臨時支座撤除后梁面所有觀測點的標高,確定合攏段相鄰的兩個梁端頂面標高高差符合標準要求后,進行合攏段施工。為防止“T構〞因熱脹冷縮而對合攏段的混凝土產生影響,在合攏段箱體內模及頂板鋼筋安裝前,選擇氣溫最低時間,按設計的位置與數量焊接體外型鋼支撐,將相鄰“T構〞或邊跨直線段與相鄰“T構〞連成一體;在澆筑混凝土前根據計算拉力,張拉布置在底板與頂板中的臨時預應力束。合攏段的混凝土選擇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溫差變化比擬小的時間開始澆筑,拌制混凝土時,將混凝土強度提高一個等級,并摻入微量鋁粉作膨脹劑,以免新老混凝土的連接處產生裂縫。混凝土作業的結束時間,那么根據天氣情況,盡可能安排在氣溫上升之前。在合攏段兩側設水箱配重,水箱容水重量相當于合攏段所澆混凝土重量。澆筑合攏段混凝土,邊澆混凝土邊同步等效放水。混凝土澆筑完畢,頂面覆蓋土工布,箱體內外以及合攏段前后的1m范圍內,由專人不停灑水養護。待混凝土強度到達設計強度的90%以上時,解除臨時預應力束和相鄰“T構〞永久支座的臨時鎖定,完成體系轉換后按順序張拉縱向預應力筋。合攏梁段施工關鍵控制環節:合攏段施工是懸澆施工技術一道非常關鍵的工序,因為混凝土從澆筑到其到達設計強度,直至張拉預應力鋼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期間內,由于晝夜溫差的變化,新澆混凝土的早期收縮,已成梁段混凝土產生的收縮和徐變,結構體系的變化、施工荷載及外力變化等原因,在結構中要產生變形和內力,這對未到達強度的合攏段混凝土質量有直接影響。為保證橋梁工程質量,從合攏段混凝土開始澆筑至到達設計強度并張拉局部預應力鋼筋之前,既保持新澆混凝土不承受任何外力,又要使合攏段所連接的梁體在各種因素影響下變形協調,為此,應采取以下措施:1、合攏段的混凝土應選用早強、高強、微膨脹混凝土,以使混凝土盡早到達設計強度,及早施加預應力,完成合攏段的施工。2、合理選擇合攏順序,使合攏段施工中及合攏后體系轉換時產生的內力較小,且又滿足工期的需要。本橋按先合攏邊跨后合攏中跨的次序施工。3、采取低溫合攏。為防止新澆混凝土早期受到較大拉力作用,合攏段混凝土澆筑時間,應選在當天氣溫最低時刻,使氣溫最高時,混凝土本身承受局部應力。4、加強混凝土養護,使新澆箱梁混凝土在到達設計強度前保持潮濕狀態,以減少箱梁頂面因日照不均所造成的溫差。為防止合攏段兩邊懸臂端因降溫而產生上翹,在合攏段施工時應在兩懸臂端增加壓重。5、及時張拉。在合攏段混凝土強度到達設計強度的100%且齡期不小于5天時,應及時張拉預應力連續束,解除支座臨時約束,實現體系轉換,以策平安。6、支撐合攏段混凝土重的吊架,應具有較大的豎向剛度,以保證合攏段混凝土施工時間懸臂端不致因升溫產生過大的撓度。由于溫差,新老混凝土的收縮,以及兩側“T構〞的混凝土徐變,使“T構〞產生變形,將使合攏段混凝土產生裂縫,為了克服這個問題,應將合攏段兩端的“T構〞進行鎖定,限制它產生相對位移,從而保證合攏質量。采取的措施是,增設傳遞內力的型鋼和臨時鋼絲束,即增設撐桿和拉筋,把合攏段兩端的“T構〞聯結起來,待混凝土到達強度后,撤除受壓桿件,待永久束張拉完畢,撤除臨時束,其鎖定力的大小,應大于梁體非錨固端滑動所受的活動支座摩擦力和直線梁與支架間摩擦力。合攏段臨時固結詳見圖。3.7各部位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表3-1、3-2、3-3、3-4〕表3-1模板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6]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梁段長±1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2梁高0~+103頂板厚0~+104底板厚0~+105腹板厚0~+106端、橫隔板厚0~+107腹板間距±108腹板中心偏離設計位置109梁體寬0~+1010模板外表平整度31m靠尺測量不少于5處11模板外表垂直度每米不大于4吊線尺量不少于5處12端模孔道位置1尺量13梁段縱向旁彎10拉線測量不少于5處14梁段縱向中心線最大偏差10測量檢查15梁段高度變化段位置1016底模拱度偏差317底模同一端兩角高差2表3-2鋼筋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鋼筋全長±1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2彎起鋼筋位置203箍筋內凈尺寸±34主筋橫向位置105箍筋間距±156其他鋼筋位置107箍筋垂直度15吊線和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8鋼筋保護層厚度-2~+5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表3-3連續梁懸臂澆筑梁段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懸臂梁段高程-5~+15尺量檢查2合龍前兩懸臂端相對高差合龍段長的1/100,且不大于153梁段軸線偏差154梁段頂面高程差±105豎向高強精軋螺紋鋼垂直度每米高不大于1吊線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6豎向高強精軋螺紋鋼間距±1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表3-4連續梁梁體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梁全長±20尺量檢查中心和兩側2邊孔梁長±103各變高梁段長度及位置±104邊孔跨度±20尺量檢查支座中心對中心5梁底寬度0~+10尺量檢查每孔1/4、跨中和3/4截面6橋面中心線位置-10~+15由梁體中心拉線檢查1/4、跨中和3/4截面及最大偏差處7梁高-5~+15尺量檢查梁段、跨中及梁體變截面處8頂板、底板、腹板厚度0~+1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9腹板間距±1010擋碴墻厚度0~+2011外表垂直度每米不大于4吊線尺量檢查梁兩端12梁上拱度與設計值比±10測量檢查13支座板四角高度差1水平尺靠量檢查四角螺栓中心位置2尺量檢查〔包括對角線〕支座板平整度2尺量第四章預應力施工預應力材料:預應力鋼絞線采用標準型強度級別為1860MPa、公稱直徑為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Φ32mm精軋螺紋鋼筋使用前應經冷拉失效處理,如有目測可見的彎折必須調直,并去除外表浮銹、污物、泥土,鋼筋外表如有明顯凹坑或其它缺陷那么應剔除該段。鋼束的張拉是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的關鍵工序,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操作規程進行。成立專業的張拉隊伍,指定專人負責,每次張拉前都對所有設備進行一次檢查,確定是否按標定的標號配套使用。張拉前應計算每根鋼束的理論伸長值。按照設計圖紙分段對號,對稱穿插張拉箱梁鋼束。4.1施工準備1、標定油表、千斤頂。千斤頂額定張拉噸位宜為張拉力的倍,且不得小于倍,千斤頂在張拉前必須經過校正,校正系數不得大于。校正有效期為一個月且不超過200次張拉作業。壓力表選用防震型,外表最大讀數應為張拉力的倍,精度不應低于級。2、張拉前對梁體應作檢查,如有缺陷,須事先征得監理工程師同意修補完好且到達要求強度。張拉時梁體混凝土強度達設計強度100%,且彈性模量到達100%時,混凝土齡期滿足5天方可張拉,設計另有規定時按設計辦理。3、孔道的位置是否正確,灌漿孔和排氣孔是否滿足施工要求,孔道內應暢通,無水份和雜物,錨具、墊板接觸處板面的焊渣,混凝土殘渣等要清理干凈。4、對張拉的操作人員進行有關的技術培訓。4.2縱、橫向預應力筋張拉縱向與橫向預應力筋均為鋼絞線,其張拉工藝相同,故以縱向為代表。縱向預應力筋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1、4-2。預應力筋制作:鋼絞線下料,長度按梁段長度加千斤頂的工作長度加鋼絞線穿束時的連接長度加充裕長度10cm計算;鋼絞線的切割一定要用砂輪機切,不允許出現散頭現象;鋼絞線下料夠一束的數量后經梳筋板梳理后用細鐵絲綁扎,每間隔綁一道,以便運輸和穿束。鋼絞線下料的數量以滿足梁段施工為準,不宜超前下料太多,以防生銹。穿束:本橋采用人工穿短束及人工配合吊車穿長束的方法穿束;穿束前將前端安放引導頭,盡量整束穿入。

核對楔片外露面、核對楔片外露面、鋼絞線回縮量記錄、核對伸長值張拉準備安裝工作錨安裝千斤頂安裝工具錨初張拉超張拉持荷3分鐘張拉頂錨、卸載回程、退楔割斷多余鋼絞線清洗孔道壓漿記錄、核對伸長值記錄伸長值記錄、核對伸長值圖4-1縱橫向預應力筋施工工藝1、預應力張拉張拉程序:0→初始張拉→超張拉〔持續荷載5分鐘〕→張拉噸位→兩端分別錨固。1)、張拉采用兩端張拉,如設計另有特殊規定時按設計文件為準,張拉的順序按設計文件辦理。2)、按每束根數與相應的錨具配套,帶好夾片,將鋼絞線從千斤頂中心穿過,張拉時當鋼絞線初始應力到達σk時停止供油,檢查夾片情況完好后畫線作標記。3)、向千斤頂油缸充油對鋼絞線進行張拉,張拉時實行張拉力與伸長值雙控,錨下張拉控制應力以油表讀數為主,以伸長值加以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相差應控制在6%,否那么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后再繼續張拉。伸長值可按下式計算:△L=〔P*L〕/〔Eg*A〕P=σk*Ay*n*b/1000式中:△L——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cm;——預應力筋的平均張拉力N;L——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孔道長度cm;Ay——預應力筋截面面積mm2;Eg——預應力筋的彈性模量MPa;p——預應力筋張拉端的張拉力N;θ——從張拉端至計算截面曲線孔道局部切線的夾角之和;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對摩擦的系數;μ——預應力筋對孔道壁的摩擦系數;4)、張拉時兩端應對稱同步進行,當到達張拉噸位后關閉主油缸油路,并保持5分鐘,測量鋼絞線的伸長值加以校核,在5分鐘后如油壓有下降,須補油到設計噸位的油壓值。5)、張拉結束,錨固后,檢查斷絲,滑絲情況,斷絲、滑絲不得超過鋼絲總數的%,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也不得在同一側。6)、在進行第一跨張拉時需對管道摩阻損失及錨圈口摩阻損失實際測定,根據實測結果對張拉控制應力作適當調整,確保有效應力值。7)、伸長值的量測方法:設定初張力,在鋼絞線上當張拉力到達初張力后,量測千斤頂的活塞外露長度L1,然后供油到達設計噸位的油壓值,量測活塞的外露長度L2,兩者的差值除以所占的張力百分比。2、滑絲與斷絲的處理預應力鋼絞線每束滑絲與斷絲不超過1絲,且每個斷面斷絲之和不超過該斷面鋼絲總數的0.5%。超過該規定采取以下措施處理:1)、鋼絞線放松。將千斤頂按張拉狀態裝好,并將鋼絲在夾盤內楔緊。一端張拉,當鋼絲受力伸長時,錨塞銷被帶出。這時立即用鋼釬錨塞螺紋。然后主缸緩慢回油,鋼絲內縮,錨塞因被卡住而不能與鋼絲同時內縮。主缸再進油,張拉鋼絲,錨塞又被帶出。再用鋼釬卡住,并使主缸回油,如此反復進行至錨塞退出為止。然后拉出鋼絲束更換新的鋼絲束和錨具。2)、單根滑絲單根補拉。將滑進的鋼絲楔緊在卡盤上,張拉到達應力后頂壓楔緊。3)、人工滑絲放松鋼絲束。安裝好千斤頂并楔緊各根鋼絲。在鋼絲束的一端張拉到鋼絲的控制應力仍不能拉出錨塞時,打掉一個千斤頂卡盤上的鋼絲楔子,迫使1~2根鋼絲產生抽絲。這時錨塞與錨圈的錨固力就減小了,再次拉錨塞就較易拉出。4.3豎向預應力筋的張拉豎向預應力筋均為Φ32mm螺紋鋼筋,在施工時,及時埋設鐵皮管。將預應力筋穿入鐵皮管內,其一端用螺母固定,并密封好,不漏漿,另一端為張拉端,也采用控制力與伸長值雙控法。豎向粗鋼筋的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1、4-2。預應力筋制作:下料時應采用砂輪切割,嚴禁用電焊切割,并隨時注意不得碰火,下料長度應預留出掛籃軌道錨固長度[8]。水泥漿攪拌水泥漿攪拌安裝錨墊塊、錨具安裝千斤頂初張拉σk張拉至σk持荷3分鐘回油錨固壓漿封錨記錄、核對伸長值記錄伸長值記錄、核對伸長值擰螺帽擰螺母擰緊螺母圖4-2豎向預應力筋施工工藝圖張拉錨固:采用穿心式單作用千斤頂單端張拉,張拉采用雙控法,以油壓表值為主,油壓表值的誤差不得超過±2%,伸長量的誤差不得超過±1%。伸長量的測量采用千斤頂上的轉數表與實際測量活塞桿伸長相結合的方法。張拉程序為:安裝錨墊板和錨具→安裝千斤頂→初應力取σk,計數器歸零→張拉至σk,擰緊螺母,測量伸長量→卸荷。張拉施工考前須知:采用伸長值與預應力雙控。張拉力以千斤頂標定為主,伸長值與設計值的誤差在+6%到-6%之間。當超出此范圍后應停止張拉進行原因分析。整個張拉過程應隨時注意防止滑絲和斷絲現象發生。了解孔道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的狀況,與伸長值進行比擬做特定分析。張拉過程中注意平安,千斤頂頂端部及非張拉端筋端部嚴禁站人,并加設預防措施,防止張拉意外事故時傷人。在有油壓的情況下,嚴禁拆卸油壓系統任何零件。張拉后的鋼筋在未灌漿前嚴禁碰擊踩踢;灌漿工作也應避開鋼筋端部,以防夾片突然彈出傷人[9]。4.4孔道壓漿孔道壓漿采用真空壓漿方法。1、張拉完畢后,宜在48h內進行管道壓漿。2、施工步驟:準備工作→抽真空→攪拌水泥漿→灌漿。3、露出錨具外部多余的預應力筋需割切,預應力筋割切后的余留長度,不宜小于30mm,并保證鋼絞線端頭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mm。4、孔道在壓漿前應用壓力水沖冼,以排除孔內粉渣等雜物,保證孔道通暢。5、水泥漿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其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及施工技術指南要求,水膠比不得超出,且不得泌水,漿體注滿管道后,壓力應為~下持壓2分鐘,壓漿最大壓力不得超過。初凝時間應大于3h,終凝時間應小于24h,壓漿時漿體溫度不超過35℃。6、水泥漿的拌制在壓漿機的攪拌桶內進行,先加水再加水泥,水泥漿攪拌結束后應采用連續式壓漿機盡快連續壓注,攪拌至壓入管道的時間間隔不得超過40分鐘。同一管道壓漿應連續進行,一次完成。7、壓漿應到達管道另一端飽滿和出漿,并應到達排氣孔排出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時方可停止,此時要關閉注漿管閘閥,使孔道中的水泥漿在有壓狀態下凝結。4.5封錨澆筑梁體封端混凝土之前,應先將承壓板外表的黏漿和錨環外面的上部的灰漿鏟除干凈,對錨圈與錨墊板之間交接縫應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進行防水處理,同時檢查確認無漏壓的管道后,才允許澆筑封端混凝土。為保證混凝土接縫良好,將原混凝土外表鑿毛,并焊上鋼筋網片,封端混凝土采用C50無收縮混凝土進行封堵,其混凝土強度不低于設計要求。封端混凝土養護結束后,應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對封端新老混凝土之間的交接縫進行防水處理。4.6預應力工程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表4-1、4-2〕表4-1預應力筋下料長度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鋼絲與設計或計算長度差±10尺量束中各根鋼絲長度差不大于鋼絲長度的1/5000,且不大于52鋼絞線與設計或計算長度差±10束中各根鋼絲長度差53預應力螺紋鋼筋±50表4-2預留孔道位置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縱向跨中4m范圍內6尺量跨中1處其余部位8尺量1/4、3/4跨各1處2橫向5尺量兩端3豎向h/1000吊線尺量參考文獻[1]京滬高鐵施工簡介.中國鐵路.中國知網,2021年〔6〕,2~3[2]HYPERLINK"://baidu/link?url=fad28d43f33320565b24e726fcc1eb80ddfcc48f6a02f5af27cd8c82f1d25425364ba8b67b8cb48c6ce008c537aeda120eb74517c5228ea2a45abfec1513434e967978dc87f0e986f83a73bc9ad29f12394b0b4b2ec1893db9701054eca2897a8d504c2d1e4ec0d6a611dde7c84c67c925a422a9ddf3df35105742d805d450f7ab3eaf5e71cc132ea71ca8be219482f3ecd6a942b85a53ece2676c663074eb37f84b972982f41d2147db01aad7e0a6c33ba34855cded38578cb47a9044ef7ee6d1cd240c649445bb15fbc7045a8c2d3b321447a0a0a3aa919702c52e795880f1bb8038f57599d3136b1195b35cf27d8e1bd8a1d3673bba9b3f6549d6c625a9929e630cb8a9ccc2acb03a9603a264dd7435da9d43f8e9e0a459ac50b02a494528b0f57e86974d8cd28b1c48cab9f01b1b842b92d6a9a2aba8961697ed18b57367797d635b436d635ff0301426524d169818198e1861ffc6d7e5748962ca73ebac5573358cc3c0659257bfcf547e31c8c7a0fd7b37bb5e0d6e589865ba49323fff6dab7fc57a97ae0fb203fb3b5586da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