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風味小吃課件_第1頁
長治風味小吃課件_第2頁
長治風味小吃課件_第3頁
長治風味小吃課件_第4頁
長治風味小吃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傳統禮儀文明李光0915030103上黨門中國十大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長治小吃風味小吃

一壺關羊湯救曹操

二長子炒餅美滋滋

三潞城甩餅甩出娘子關

四武鄉棗糕軟溜溜

五襄垣灌腸為什么叫“官嘗”

六腥湯澆素餃風味不一般

七上黨臘驢肉

美食傳說壺關羊湯救曹操“炒餅”在長治各縣皆有,但制作方法和原料配備不一,故分三種流派。長子炒餅配粉條蒜苔,最后撒蒜末;長治炒餅配粉條、白菜,最后撒蒜苗絲;襄垣炒餅是餅絲和粉條攪拌均勻,蒸軟再炒。各有風味,各有特色。可是多年來,百姓定論惟“長子炒餅”最佳。據傳說長子炒餅早在清代光緒年間就聞名晉、冀、魯、豫,并深受食客的青睞。長子炒餅美滋滋“甩餅”是上黨地區獨有的一種民間小吃,因起源于潞城,故又稱“潞城甩餅”。甩餅就是立春時春餅的一個品種,若要卷上肉制品或涼拌或炒成熟的菜肴即叫“春卷”,或叫“卷白饃”。在潞城一帶民間多用驢油制餅,吃甩餅時再卷上臘驢肉,油汪汪,香噴噴,不軟不硬,回味無窮。潞城甩餅甩出娘子關美食傳說李隆基(685-762年),即唐玄宗皇帝。中宗景龍元年(707年)四月,李隆基以臨淄王的封爵和衛尉少卿的四品官職,兼任潞州別駕,李在潞州時,多方延攬人才,收取民心,顯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棗糕”是上黨地區民間用黃米面、玉面加上大紅棗,用古老的傳統方法蒸制而成的一種素齋甜食,具有質軟、色黃、香甜、利口的特點。“武鄉棗糕軟溜溜“灌腸”是上黨襄垣、武鄉、沁縣、沁源一帶民間的夏令小吃,清涼透心,老少皆喜。它是用蕎麥面粉加水加鹽,攪拌成稠糊狀,舀入數十個直徑10厘米長的碗盤內,上籠蒸30分鐘取出晾涼扣出,切成扁條,澆上蒜泥汁或椒油汁即可食用的一種黑色食品,因成品色澤棕黑,故百姓稱之為“黑皮麥團”。相傳,元朝有位禮部尚書名叫李執中,他是襄垣縣人氏。有一年他奉旨回鄉選賢舉能,一路辛苦,舌干口渴,行至襄垣縣西營村,見有攤販在賣“黑皮麥團”,于是他讓隨從人員買了兩碗充饑打渴。食后連聲稱贊,并另贈了幾個小黃錢。他的隨行人員告訴小販:“這是當朝禮部尚書大人,是你們襄垣人,他多給了你幾個錢,是賞賜你的,保證你的生意會興隆發達。”小販聽了興高采烈地說,我的黑皮麥團,當官的嘗啦,明天我不叫黑皮麥團啦,改名叫“官嘗”。于是次日他為了炫耀自已的品種質高味佳,就在攤前豎起了一塊很大的招牌,上寫“我的‘灌腸’,‘官嘗’也。”后來四鄰八鄉小販們為了打品牌多賺錢,都把“黑皮麥團”的灌腸,改稱“官嘗”,一直流傳至今。

美食傳說

襄垣灌腸為什么叫“官嘗”美食傳說四白為素食,五味調葷湯。飽嘗各半碗,素餃拌腥湯。餃香湯色艷,味飄滿山崗。僧人欲偷吃,仙女思下凡。長治的名吃中以上黨臘驢肉最為有名,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上黨臘驢肉,原專指沙鍋臘驢肉,因制作創始于臘月而得名。驢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