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州大橋廣州大橋位于中國廣州市,跨越珠江主、輔航道及二沙島,連接廣州大道南北兩段,北端東側設有環道與二沙島連通。因是廣州第三座橫跨珠江的橋梁,固原稱廣州珠江第三橋。廣州大橋長988.4米,寬24米,其中車行道20米,雙向六車道,兩側人行道各寬2米,主航道通航凈高8.7米,主橋有三跨,北端的東側有環道與二沙島連通。于1983年4月動工,1985年5月建成通車。由于廣州大道、廣州大橋是廣州市一條南北重要干道,每日有許多車輛通行,交通堵塞嚴重。廣州市政府已著手興建新光快速路,以疏導廣州大道的交通壓力。廣州大橋廣州大橋位于中國廣州市,跨越珠江主、輔航道及二沙島,1廣州大橋廣州大橋2海印橋-"海印橋"夜景
海印橋,因為橋的北端位于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海印大橋建成通車(1989年)大橋為雙塔單索面斜拉橋,全長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鋼索星形拉固,塔頂像兩只“羊角”,寓意羊城。海印橋有著一艘雙桅船在旭日初升時揚帆遠征的形象,夏夜像兩把巨大的豎琴伴隨著孱孱流水奏響悠揚動聽的樂章,是珠江河上別具特色的第四座公路橋。夜晚的海印橋金碧輝煌,猶如兩只展翅高飛的蝴蝶(海印橋的扇骨格局像蝴蝶的翅膀)
。海印橋-"海印橋"夜景
海印橋,因為橋的北端位于羊城三石的3海印橋海印大橋海印橋海印大橋4海珠橋海珠橋建于1933年,全長356.67米,主橋全長182.90米,南北兩跨對稱布置,原為三孔下承式簡支鋼桁架橋,設計荷載為二列10噸汽車,中跨為開啟式結構,能向上分開,以利大船通過。海珠橋海珠橋建于1933年,全長356.67米,主橋全長185海珠橋海珠橋6江灣橋1997年12月28日上午,廣州江灣大橋上彩旗招展,氣球高飄。經過兩年的艱苦建設和緊張施工,江灣大橋正式通車。江灣大橋由香港新世界集團屬下公司與廣州市隧道開發公司合作建設,總投資8.1億元。江灣大橋位于海珠橋與海印橋之間,全長910米,寬28米,為雙向六車道。主橋長294米,為變截面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結構。江灣大橋的建成,可通過廣州東濠涌高架路快速疏解珠江兩岸交通,并通過與海珠橋、人民大橋、廣州大橋、海印橋與解放大橋等五座橋梁構成更完善的交通網絡。1999年底建成的內環路把江灣橋納入了內環路系統的主干部分。江灣大橋北接東濠涌高架路和東華南路,南接江灣路、南田路、仲愷路。內環路(江灣橋以北)建在東華南路、東華北路、中山一路上方,有達道路、東華南路、黃埔大道出口;內環路(江灣橋以南)建在江灣路、南田路上,有仲愷路(接東曉南高架路)、江南大道中、寶崗大道出口。江灣橋的建成,使得大沙頭以西、東堤以東的江灣橋底的地帶被廣州人習慣上成為“江灣”。江灣橋1997年12月28日上午,廣州江灣大橋上彩旗招展,7江灣橋江灣橋8廣州解放橋
說起廣州市解放橋,很多人的印象都不會很深刻,最多就是記得橋上那3組如連續彩虹般跨過橋面的鋼拱鋼管。這也難怪,它的經歷中既沒有身旁海珠橋火與血的歷史沉淀,也沒像洛溪大橋那樣擔負太多運輸壓力與爭議,它的名字全因橋的北端連接著解放路而得來,它誕生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緩解海珠橋的交通壓力,讓老城區之間的交通更加便捷。
歷史
解放橋建于1994年,1998年建成通車。它是廣州老城區南北向交通主干線解放路上橫跨珠江的特大橋,北起越秀區解放南路,南接海珠區同福路、同慶路。
景觀
解放橋車流不多,景觀開闊。在橋上往海珠區方向走去,左側是海珠橋,兩橋之間相隔600米左右,所以解放橋成了不少旅客和攝影者拍攝海珠橋的理想地點。而橋右側離跨江的內環路又有一大段的距離,江景視野開闊。每當夕陽西斜,望著金色的余暉鋪在沿江的建筑物上,散在緩緩躍起的水波面上,直到黑夜慢慢走來,再回頭時才發覺整座城市已經換上了一身燦爛的晚裝。解放橋的特別只有晚上才能看到。平凡的經歷,不算出眾的外觀,解放橋就這樣靜靜地、幾乎不起眼地融入了廣州人的日常生活,但同時也為廣州的交通和景致添上了不可或缺的精彩廣州解放橋
說起廣州市解放橋,很多人的印象都不會很9解放橋解放橋10人民橋民國21年(1932年),曾提出在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西濠口建筑西堤鐵橋。民國24年(1935年),工務局亦進行籌劃并選取橋式,但橋未筑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珠江南岸工業發展迅速,海珠橋難以承受日益加大的交通流量,急需建設新橋。1965年4月,經國家計委和建工部批準興建人民橋,同年11月4日正式動工,于1967年5月1日竣工通車。1984年在人民橋南端建成洪德路立交橋疏導車流。1988年在人民橋北端,建成東、北、西3條匝道,分別連接沿江路、六二三路及沙面舊東橋。2000年在人民橋東側建內環路,及拆除橋北三條匝道。人民橋民國21年(1932年),曾提出在太平南路(11人民橋人民橋12珠江大橋珠江大橋是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跨江橋梁,因跨越珠江而得名,2005年5月前珠江大橋是跨區橋梁,5月起成為荔灣區內的一座橋梁,于1958年10月19日正式全面動工。1960年6月15日主橋工程竣工,1960年10月1日正式通車。珠江大橋是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跨江橋梁,因跨越珠江而得名,大橋分為東橋及西橋,東橋由中山八路跨越珠江至大坦沙島,長約336米,通航凈高8.5米;西橋由大坦沙島跨越珠江接廣佛公路和芳村大道,長約415.5米,通航凈高6米,橋寬23米,兩橋距離為1.5公里,中間是一條雙軌鐵路-廣三鐵路,兩側為單線公路及人行路。建成以來,一直是廣州通往粵西地區的必經之路,并且是芳村維一的陸路通道,自從珠江隧道、鶴洞大橋通車后,大橋的重要性逐漸降低,車輛可改行其它通道,市民更可乘搭地鐵,但由于交通極為繁忙,大橋每天仍然是車水馬龍。現在珠江大橋還建了新橋,舊的已經封閉了。
珠江大橋珠江大橋是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跨江橋梁,因跨越13珠江大橋珠江大橋14鶴洞橋
鶴洞大橋,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和荔灣區之間的珠江后航道上,大橋全橋總長2300米,主橋為雙塔空間索拉復面斜拉橋,長648米,主跨為360米,橋下通航凈高34米。橋面寬30.3米,其中行車道22.5米,兩側各設2米寬的人行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于1998年7月建成通車。鶴洞橋鶴洞大橋,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和荔灣區之間的珠江后航道15鶴洞橋鶴洞橋16獵德大橋2009年07月30日上午10時15分,廣州獵德大橋通車。獵德大橋系統工程南起海珠區江海大道與新光快速路接順,向北沿江海大道高架橋跨越新港路、雙塔路、閱江路后接獵德大橋跨越珠江、臨江大道,在獵德大道下地后以隧道形式下穿花城大道至天河區金穗路以南止,線路全長約4.3公里。除了溝通番禺、海珠、天河三區,大橋還可以為琶洲會展中心、新電視觀光塔、珠江新城核心區等一系列標志性建筑提供重要的交通保障。獵德大橋2009年07月30日上午10時15分,廣州獵德大橋17獵德大橋獵德大橋18洛溪橋番禺洛溪橋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南郊,跨珠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橋總長1916.04m,寬15.5m。要求通航凈高34m,凈寬10m,合主跨的1/18,跨中梁高3m,合主跨的1/60。橋寬15m。主梁采用單箱單室,并采用大噸位的VSL群錨錨固系統,張拉力4275kN,為目前國內之最大者;預應力鋼絲束最大長度逾190m;采用三向預應力配筋,懸臂澆筑施工。主孔橋墩采用雙壁式薄壁空心墩,壁厚50cm,具有較小抗推剛度。墩外設國內首創的人工島以防船舶撞擊,島呈喇叭形,頂部直徑28m,全高20m。該橋引橋甚長,總長度有1376.24m,按經濟跨度分孔,有16m、32m兩種,因此全橋單位面積造價很低。于1988年8月建成通車。廣東省公路勘察設計院、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設計,廣東省公路工程處施工。洛溪橋番禺洛溪橋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南郊,跨珠19洛溪橋洛溪橋20琶洲大橋琶洲大橋是中國廣州市的一座跨越珠江橋梁,屬于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配套工程,前稱黃洲大橋,于2003年8月30日通車。大橋位于市區東部華南大橋和東圃大橋之間,北起天河區科韻路與黃埔大道的交叉口,跨珠江,經琶洲,與新港東路相交,南止于海珠區新滘南路,與新港東路交匯,是城市快捷路的跨江橋梁。全長3.6公里,行車道寬度60米,雙向六車道。其中大橋長1205米,橋寬32米,通航高度20米,大橋屬V型支撐連續鋼構大橋;通車后將可分流廣州大橋之車輛。琶洲大橋琶洲大橋是中國廣州市的一座跨越珠江橋梁,屬于廣州國21琶洲大橋琶洲大橋22華南大橋位于廣州大橋東面,北接珠江新城,南通新路。主橋全長410米,寬36米,雙向8車道,為廣州目前通車和在建的8座跨江大橋中橋面最寬的橋梁。華南大橋位于廣州大橋東面,北接珠江新城,南通新路。主橋全長423華南大橋夜景華南大橋夜景24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于1998年7月動工,2000年6月建成。當時共創下4項全國乃至世界第一:大橋跨度第一,主跨達到360米,為當時世界鋼管混凝土拱橋中主跨度最長的;大橋平轉轉體每側重量達13680噸,不僅居國內第一,也是世界同類型中第一座萬噸轉體橋梁;豎轉加平轉相結合的施工方法世界領先;大橋極限承載力和抗風力國內領先。丫髻沙大橋分跨為76m+360m+76m,橋寬36.5m。邊跨、主跨拱腳均固結于拱座,邊跨設盆式支座,兩邊跨端部之間設鋼絞線系桿,通過邊跨半拱平衡主拱水平推力。主拱肋采用懸鏈線無鉸拱,矢高76.45m,矢跨比1/4.5,拱肋中心距為35.95m,共設置四組“米”字形、兩組“K”字形風撐。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于1998年7月動工,2000年6月建成25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26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27廣州珠江黃埔大橋2008年12月16日,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在萬眾矚目中正式通車。全長18.694公里的這座大橋如游走的長龍,蜿蜒曲折。大橋一端是廣州,另一端連著番禺,周邊星羅棋布著中國最繁榮的一批工業化城市。一橋飛架,全盤更活。國道主干線廣州繞城公路東段(黃埔大橋)項目,起于廣東省廣州蘿崗開發區火村,與北二環高速公路及廣深高速公路相接,終點與廣珠東線北段高速公路及廣明高速公路相接,路線全長18.694公里。其中,黃埔大橋全長7016.5米,被譽為“華南第一橋”。該項目耗費41.15億元,由廣州市公路開發公司、照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按6:3:1投資建設,屬非財政性資金投入,其中65%為銀行貸款。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工程創造了“一項世界第一、兩項全國第一和一項華南第一”,標志著廣東省特大型橋梁與隧道建設水平實現新的跨越。這座大橋的建成通車不僅填補了廣州東部和南部沒有跨江大橋的空白,還使廣州到珠海真正實現了全程高速,對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有著重要作用。黃埔大橋三個主塔橋墩的防撞設計能力都可達到5000噸。而根據航道的設計,超過1000噸的船開不進這個航道區域,因此,珠江黃埔大橋的安全性能非常有保障。據介紹,大橋設計初期原本的跨度僅為900多米,可是在隨后的調研中,有關工程專家們考慮到大橋的安全性能和防撞能力,將跨度調整到1108米,塔高193米,通航凈空60米,可滿足5萬噸級海輪通航。此前,京珠高速公路南北往返車輛須走廣州市中心的華南快速干線,接科韻路、南沙港快速干線,再接廣珠東線才能到珠海,其中在番禺還必須走一段普通道路才能再找到京珠高速公路入口。珠江黃埔大橋通車后,車流不必再從廣州市區通過。大橋還溝通了多條高速公路、快速干線和國道一級公路,使廣州路網更加完善。有專家認為,珠江黃埔大橋通車后,整個珠三角物流業連成了一張大網,地區運輸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將減少上百億元。人流、物流所提升的市場力量將改變珠三角舊的經濟格局,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貨運司機也有同感,他在黃埔至番禺的貨運線上跑了十幾年,現在改走珠江黃埔大橋,從黃埔到番禺只需不到10分鐘。廣州珠江黃埔大橋2008年12月16日,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在28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廣州珠江黃埔大橋29廣州新光大橋廣州新光大橋位于新光快速路上,跨越珠江主航道,主橋長1082m,主拱為428米,兩邊拱均為177米,是三跨連續鋼架拱橋。大橋寬37.62米,雙向六車道,通航凈高為34米。新光大橋的橋梁造型與景觀功能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既有完善的交通功能,又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及美學價值的大橋,具有本身的結構美和造型美,橋型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該大橋拱部曲線優美輕柔,梁部直線剛勁挺拔,構成飛雁式三跨中承拱橋。橋的動勢,賦予了橋的生命力,橋的整體恰似一支從珠江騰飛而起的大雁,象征著廣州的發展騰飛。
新光大橋受力特點:結構受力體系為先簡支到后連續轉換,技術上有重大創新和突破;在新光大橋的施工過程中,大段整體提升法、大江大河內的深水圍堰、鋼-混凝土組合樁、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工藝、新技術正在施工中得到運用。其中運用的深水圍堰為目前國內大江大河最大的深水圍堰;運用的大段整體提升法為國內首創,最大提升段達3000余噸,提升高度80余米,開國內橋梁建設應用此類工藝施工先河。此外,新光大橋還在廣州市首創了“人行道外置”的建設方式,將人行道設在鋼桁架以外,相當獨特。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由鋼拱與V型鋼構組合而成的飛雁式三跨中承式拱橋,其優美獨特的造型成為廣州的標志之一。廣州新光大橋廣州新光大橋位于新光快速路上,跨30廣州新光大橋廣州新光大橋31廣州大橋廣州大橋位于中國廣州市,跨越珠江主、輔航道及二沙島,連接廣州大道南北兩段,北端東側設有環道與二沙島連通。因是廣州第三座橫跨珠江的橋梁,固原稱廣州珠江第三橋。廣州大橋長988.4米,寬24米,其中車行道20米,雙向六車道,兩側人行道各寬2米,主航道通航凈高8.7米,主橋有三跨,北端的東側有環道與二沙島連通。于1983年4月動工,1985年5月建成通車。由于廣州大道、廣州大橋是廣州市一條南北重要干道,每日有許多車輛通行,交通堵塞嚴重。廣州市政府已著手興建新光快速路,以疏導廣州大道的交通壓力。廣州大橋廣州大橋位于中國廣州市,跨越珠江主、輔航道及二沙島,32廣州大橋廣州大橋33海印橋-"海印橋"夜景
海印橋,因為橋的北端位于羊城三石的海印石而得名。海印大橋建成通車(1989年)大橋為雙塔單索面斜拉橋,全長125米、塔高57.4米,由186根鋼索星形拉固,塔頂像兩只“羊角”,寓意羊城。海印橋有著一艘雙桅船在旭日初升時揚帆遠征的形象,夏夜像兩把巨大的豎琴伴隨著孱孱流水奏響悠揚動聽的樂章,是珠江河上別具特色的第四座公路橋。夜晚的海印橋金碧輝煌,猶如兩只展翅高飛的蝴蝶(海印橋的扇骨格局像蝴蝶的翅膀)
。海印橋-"海印橋"夜景
海印橋,因為橋的北端位于羊城三石的34海印橋海印大橋海印橋海印大橋35海珠橋海珠橋建于1933年,全長356.67米,主橋全長182.90米,南北兩跨對稱布置,原為三孔下承式簡支鋼桁架橋,設計荷載為二列10噸汽車,中跨為開啟式結構,能向上分開,以利大船通過。海珠橋海珠橋建于1933年,全長356.67米,主橋全長1836海珠橋海珠橋37江灣橋1997年12月28日上午,廣州江灣大橋上彩旗招展,氣球高飄。經過兩年的艱苦建設和緊張施工,江灣大橋正式通車。江灣大橋由香港新世界集團屬下公司與廣州市隧道開發公司合作建設,總投資8.1億元。江灣大橋位于海珠橋與海印橋之間,全長910米,寬28米,為雙向六車道。主橋長294米,為變截面三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結構。江灣大橋的建成,可通過廣州東濠涌高架路快速疏解珠江兩岸交通,并通過與海珠橋、人民大橋、廣州大橋、海印橋與解放大橋等五座橋梁構成更完善的交通網絡。1999年底建成的內環路把江灣橋納入了內環路系統的主干部分。江灣大橋北接東濠涌高架路和東華南路,南接江灣路、南田路、仲愷路。內環路(江灣橋以北)建在東華南路、東華北路、中山一路上方,有達道路、東華南路、黃埔大道出口;內環路(江灣橋以南)建在江灣路、南田路上,有仲愷路(接東曉南高架路)、江南大道中、寶崗大道出口。江灣橋的建成,使得大沙頭以西、東堤以東的江灣橋底的地帶被廣州人習慣上成為“江灣”。江灣橋1997年12月28日上午,廣州江灣大橋上彩旗招展,38江灣橋江灣橋39廣州解放橋
說起廣州市解放橋,很多人的印象都不會很深刻,最多就是記得橋上那3組如連續彩虹般跨過橋面的鋼拱鋼管。這也難怪,它的經歷中既沒有身旁海珠橋火與血的歷史沉淀,也沒像洛溪大橋那樣擔負太多運輸壓力與爭議,它的名字全因橋的北端連接著解放路而得來,它誕生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緩解海珠橋的交通壓力,讓老城區之間的交通更加便捷。
歷史
解放橋建于1994年,1998年建成通車。它是廣州老城區南北向交通主干線解放路上橫跨珠江的特大橋,北起越秀區解放南路,南接海珠區同福路、同慶路。
景觀
解放橋車流不多,景觀開闊。在橋上往海珠區方向走去,左側是海珠橋,兩橋之間相隔600米左右,所以解放橋成了不少旅客和攝影者拍攝海珠橋的理想地點。而橋右側離跨江的內環路又有一大段的距離,江景視野開闊。每當夕陽西斜,望著金色的余暉鋪在沿江的建筑物上,散在緩緩躍起的水波面上,直到黑夜慢慢走來,再回頭時才發覺整座城市已經換上了一身燦爛的晚裝。解放橋的特別只有晚上才能看到。平凡的經歷,不算出眾的外觀,解放橋就這樣靜靜地、幾乎不起眼地融入了廣州人的日常生活,但同時也為廣州的交通和景致添上了不可或缺的精彩廣州解放橋
說起廣州市解放橋,很多人的印象都不會很40解放橋解放橋41人民橋民國21年(1932年),曾提出在太平南路(今人民南路)西濠口建筑西堤鐵橋。民國24年(1935年),工務局亦進行籌劃并選取橋式,但橋未筑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珠江南岸工業發展迅速,海珠橋難以承受日益加大的交通流量,急需建設新橋。1965年4月,經國家計委和建工部批準興建人民橋,同年11月4日正式動工,于1967年5月1日竣工通車。1984年在人民橋南端建成洪德路立交橋疏導車流。1988年在人民橋北端,建成東、北、西3條匝道,分別連接沿江路、六二三路及沙面舊東橋。2000年在人民橋東側建內環路,及拆除橋北三條匝道。人民橋民國21年(1932年),曾提出在太平南路(42人民橋人民橋43珠江大橋珠江大橋是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跨江橋梁,因跨越珠江而得名,2005年5月前珠江大橋是跨區橋梁,5月起成為荔灣區內的一座橋梁,于1958年10月19日正式全面動工。1960年6月15日主橋工程竣工,1960年10月1日正式通車。珠江大橋是位于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跨江橋梁,因跨越珠江而得名,大橋分為東橋及西橋,東橋由中山八路跨越珠江至大坦沙島,長約336米,通航凈高8.5米;西橋由大坦沙島跨越珠江接廣佛公路和芳村大道,長約415.5米,通航凈高6米,橋寬23米,兩橋距離為1.5公里,中間是一條雙軌鐵路-廣三鐵路,兩側為單線公路及人行路。建成以來,一直是廣州通往粵西地區的必經之路,并且是芳村維一的陸路通道,自從珠江隧道、鶴洞大橋通車后,大橋的重要性逐漸降低,車輛可改行其它通道,市民更可乘搭地鐵,但由于交通極為繁忙,大橋每天仍然是車水馬龍。現在珠江大橋還建了新橋,舊的已經封閉了。
珠江大橋珠江大橋是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座跨江橋梁,因跨越44珠江大橋珠江大橋45鶴洞橋
鶴洞大橋,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和荔灣區之間的珠江后航道上,大橋全橋總長2300米,主橋為雙塔空間索拉復面斜拉橋,長648米,主跨為360米,橋下通航凈高34米。橋面寬30.3米,其中行車道22.5米,兩側各設2米寬的人行道,設計時速為60公里。于1998年7月建成通車。鶴洞橋鶴洞大橋,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和荔灣區之間的珠江后航道46鶴洞橋鶴洞橋47獵德大橋2009年07月30日上午10時15分,廣州獵德大橋通車。獵德大橋系統工程南起海珠區江海大道與新光快速路接順,向北沿江海大道高架橋跨越新港路、雙塔路、閱江路后接獵德大橋跨越珠江、臨江大道,在獵德大道下地后以隧道形式下穿花城大道至天河區金穗路以南止,線路全長約4.3公里。除了溝通番禺、海珠、天河三區,大橋還可以為琶洲會展中心、新電視觀光塔、珠江新城核心區等一系列標志性建筑提供重要的交通保障。獵德大橋2009年07月30日上午10時15分,廣州獵德大橋48獵德大橋獵德大橋49洛溪橋番禺洛溪橋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南郊,跨珠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橋。橋總長1916.04m,寬15.5m。要求通航凈高34m,凈寬10m,合主跨的1/18,跨中梁高3m,合主跨的1/60。橋寬15m。主梁采用單箱單室,并采用大噸位的VSL群錨錨固系統,張拉力4275kN,為目前國內之最大者;預應力鋼絲束最大長度逾190m;采用三向預應力配筋,懸臂澆筑施工。主孔橋墩采用雙壁式薄壁空心墩,壁厚50cm,具有較小抗推剛度。墩外設國內首創的人工島以防船舶撞擊,島呈喇叭形,頂部直徑28m,全高20m。該橋引橋甚長,總長度有1376.24m,按經濟跨度分孔,有16m、32m兩種,因此全橋單位面積造價很低。于1988年8月建成通車。廣東省公路勘察設計院、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設計,廣東省公路工程處施工。洛溪橋番禺洛溪橋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南郊,跨珠50洛溪橋洛溪橋51琶洲大橋琶洲大橋是中國廣州市的一座跨越珠江橋梁,屬于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配套工程,前稱黃洲大橋,于2003年8月30日通車。大橋位于市區東部華南大橋和東圃大橋之間,北起天河區科韻路與黃埔大道的交叉口,跨珠江,經琶洲,與新港東路相交,南止于海珠區新滘南路,與新港東路交匯,是城市快捷路的跨江橋梁。全長3.6公里,行車道寬度60米,雙向六車道。其中大橋長1205米,橋寬32米,通航高度20米,大橋屬V型支撐連續鋼構大橋;通車后將可分流廣州大橋之車輛。琶洲大橋琶洲大橋是中國廣州市的一座跨越珠江橋梁,屬于廣州國52琶洲大橋琶洲大橋53華南大橋位于廣州大橋東面,北接珠江新城,南通新路。主橋全長410米,寬36米,雙向8車道,為廣州目前通車和在建的8座跨江大橋中橋面最寬的橋梁。華南大橋位于廣州大橋東面,北接珠江新城,南通新路。主橋全長454華南大橋夜景華南大橋夜景55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于1998年7月動工,2000年6月建成。當時共創下4項全國乃至世界第一:大橋跨度第一,主跨達到360米,為當時世界鋼管混凝土拱橋中主跨度最長的;大橋平轉轉體每側重量達13680噸,不僅居國內第一,也是世界同類型中第一座萬噸轉體橋梁;豎轉加平轉相結合的施工方法世界領先;大橋極限承載力和抗風力國內領先。丫髻沙大橋分跨為76m+360m+76m,橋寬36.5m。邊跨、主跨拱腳均固結于拱座,邊跨設盆式支座,兩邊跨端部之間設鋼絞線系桿,通過邊跨半拱平衡主拱水平推力。主拱肋采用懸鏈線無鉸拱,矢高76.45m,矢跨比1/4.5,拱肋中心距為35.95m,共設置四組“米”字形、兩組“K”字形風撐。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于1998年7月動工,2000年6月建成56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57丫髻沙大橋丫髻沙大橋58廣州珠江黃埔大橋2008年12月16日,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在萬眾矚目中正式通車。全長18.694公里的這座大橋如游走的長龍,蜿蜒曲折。大橋一端是廣州,另一端連著番禺,周邊星羅棋布著中國最繁榮的一批工業化城市。一橋飛架,全盤更活。國道主干線廣州繞城公路東段(黃埔大橋)項目,起于廣東省廣州蘿崗開發區火村,與北二環高速公路及廣深高速公路相接,終點與廣珠東線北段高速公路及廣明高速公路相接,路線全長18.694公里。其中,黃埔大橋全長7016.5米,被譽為“華南第一橋”。該項目耗費41.15億元,由廣州市公路開發公司、照成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按6:3:1投資建設,屬非財政性資金投入,其中65%為銀行貸款。廣州珠江黃埔大橋工程創造了“一項世界第一、兩項全國第一和一項華南第一”,標志著廣東省特大型橋梁與隧道建設水平實現新的跨越。這座大橋的建成通車不僅填補了廣州東部和南部沒有跨江大橋的空白,還使廣州到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5年公司廠級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審定版)
- 2024-2025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完整)
- 2025承包商入廠安全培訓考試試題(4A)
- 2024-2025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可下載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海天版(深圳用)二年級小小設計師-我有一雙小巧手第二課時教案
- Unit 4 Chinese folk art- Integration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下冊
- 膝蓋積液康復訓練
- 高端食品添加劑及新型膳食補充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箱板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地中汽車衡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上半年池州市園林局招考專業技術人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質量信譽考核自評報告3篇
- 2025年度毛絨玩具產業發展報告
- 2025年初級社會工作者綜合能力理論考試試題(300題)附答案
- 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 2025-2030中國嬰兒車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特種設備事故壓力容器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 畢業設計(論文)-可調節辦公椅分析與設計
- 工業廢氣治理工(技師)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試題及答案
- 騰訊游戲引擎技術向工業數字孿生的遷移
- 肩關節鏡相關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