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學一般檢查概論課件_第1頁
血液學一般檢查概論課件_第2頁
血液學一般檢查概論課件_第3頁
血液學一般檢查概論課件_第4頁
血液學一般檢查概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血液學一般檢驗龔曉華第一節概論學習目標1.了解血液的組成、理化性質及功能2.掌握血液標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項3.熟悉血液標本的送檢、保存與處理4.掌握常用抗凝劑的作用原理及適用范圍5.掌握血涂片的制備及血細胞染色常用方法和評價血清血漿全血(二)血液理化性質1.血量

血漿量與血細胞量的總和,成人約4~5L,約占體重的6%~8%,其中血漿占55%,血細胞占45%。2.顏色紅色,來自紅細胞內血紅蛋白

動脈血:鮮紅色

靜脈血:暗紅色

嚴重貧血者:血液紅色變淺

嚴重CO或氰化物中毒:櫻紅色

高脂膳食后:血漿呈乳白色

溶血患者:不同程度的紅色3.紅細胞在血漿中的懸浮穩定性循環血液中的紅細胞呈均勻混懸狀態。原因(1)紅細胞膜表面的唾液酸根帶負電荷,形成Zeta電位。(2)正常血漿成分,血漿粘度及血流動力學等的影響。4.粘滯性

取決于血細胞比容和血漿粘度全血粘度為生理鹽水的4~5倍,

血漿粘度為生理鹽水的1.6倍左右5.比密和滲透濃度比密:血液與同體積水重量之比全血比密:主要取決于所含紅細胞的百分比和血紅蛋白的量

正常男性:1.055~1.063

正常女性:1.051~1.060血漿比密:1.025~1.030和血漿中的蛋白濃度有關血細胞比密:1.090血漿滲透壓:290~310Osm/(Kg.H2O)6.酸堿度正常血液PH值7.35~7.457.凝固性是凝血因子激活的結果二、血液標本的采集、送檢、保存與處理(一)血液標本的采集1.靜脈采血法普通采血法真空采血法2.毛細血管采血法3.動脈采血法動脈血主要用于血氣分析壓脈帶真空采血裝置真空采血管銳器盒墊巾采血所需耗材消毒液棉棒一次性手套套筒式頭皮靜脈式普通靜脈采血示意圖真空采血法

又稱負壓采血法,是將有頭蓋膠塞的采血試管預先抽成不同的真空度,利用其負壓自動定量采集靜脈血樣。真空采血裝置有頭皮靜脈式和套筒式兩種優點:定位準確、傳送方便、封閉無菌、標識醒目、刻度清晰、容易保存凝血檢查血沉血常規血型化學檢查葡萄糖耐糖量化學檢查化學檢查化學血型常用彩色真空采血管容器的用途真空采血毛細血管采血法1.適用于:需血微量的檢查2.采血部位:耳垂(檢查結果不夠恒定)或手指

左手中指或無名指指端內側為宜嬰幼兒可選用大趾及足底內外側緣3.采血器材帶刃的三棱針或專用采血針4.穿刺深度2~2.5mm5.采血順序血小板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血型鑒定等6.優缺點

優點:方便快捷缺點:末梢循環受多種因素影響標本混有組織液采血量受限疼痛明顯7、注意:①穿刺部位消毒酒精干后方可穿刺②燒傷病人應選擇皮膚完整處采血③一人一針1、適用:用于血氣分析2、部位:股動脈等3、器材:專用采血器4、注意:采血后立即封閉針頭,避免與空氣接觸,及時送檢,最好在30分鐘內檢測(三)動脈采血法采血質量控制要注意影響標本質量的因素1、患者情況①年齡、性別、種族②活動情況及精神狀態③采血時間及體位④服藥或吸煙3.避免溶血溶血:指紅細胞破裂,使血紅蛋白從細胞內溢出的現象造成溶血的原因▲采血后將血從注射器注入試管,血細胞受外力而溶血▲采血時定位或進針不準,針尖在靜脈中探來探去,造成血腫而溶血▲混勻含添加劑的試管時用力過猛或運輸時動作過大▲從已有血腫的靜脈采血,血樣可能含有已溶血的細胞;▲用壓脈帶時間過長,引起血管內溶血▲血液和抗凝劑比例失調(血量不足),由于滲透壓的改變發生溶血▲靜脈穿刺處用酒精消毒,酒精未干即開始采血▲注射器或盛血容器帶水或容器污染▲注射器和針頭連接不緊,采血時空氣進入,產生泡沫,發生溶血。(二)血液標本的送檢

1.唯一標識原則條形碼系統2.生物安全原則專用容器運送3.盡快運送原則4.接收和拒收標本原則(三)血液標本的保存1.血液標本的保存CBC應在室溫保存需做鏡檢下分類者應及早推制血片,因為2小時后粒細胞形態即有改變,4℃可延長血液貯存期,但會影響PLT和MPV值2.檢測后標本的保存根據標本性質和要求保存3.標本信息的保存(四)檢驗后血液標本的處理檢驗后廢棄的標本應由專人負責處理,用專用的容器或袋子包裝,由專人送到指定的消毒地點集中,一般專門機構采用焚燒的方法處理。三、血液標本的抗凝

抗凝: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抗凝劑: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學試劑常用化學抗凝劑1.枸櫞酸鈉(檸檬酸鈉)濃度:109mmol/L(32g/L)抗凝原理:與血液中的鈣離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適用于:血栓與止血檢驗(1:9)可穩定Ⅴ因子和Ⅷ因子;血沉測定(1:4);因其毒性小,也用于配制血液保存液2.乙二胺四乙酸鹽(EDTA)EDTA有鈉鹽和鉀鹽,鈉鹽溶解度低于鉀鹽,一般用鉀鹽濃度:1.4~1.6mg/mL血抗凝原理:與血液中的鈣離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適用于:全血細胞分析(CBC),血小板計數禁忌于:凝血因子與血小板功能檢查3.肝素抗凝原理:抗凝機制復雜(1)加強抗凝血酶Ⅲ作用,抑制凝血活酶的形成,(2)抑制血小板聚集與釋放反應,從而阻止血液凝固(3)滅活氨基酸蛋白酶,抑制凝血酶的形成適用于:血細胞比容測定和臨床生化多項檢查禁忌于:凝血功能檢查;

白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檢查,因為它可使白細胞聚集并使血涂片染色后產生藍色背景4.草酸鈉與血液中的鈣離子形成草酸鈣沉淀,阻止血液凝固對凝血因子Ⅴ保護作用差,不適于凝血檢查5.雙草酸鹽抗凝劑草酸鉀使紅細胞體積縮小,草酸銨是紅細胞體積增大,兩者以適當比例混合,恰好不影響紅細胞體積和形態,可用于血細胞比容、CBC、網織紅細胞計數等項目檢查。四、血涂片的制備一張良好的血涂片,其標準是厚薄適宜、頭體尾分明、細胞分布均勻、邊緣整齊、兩邊留有空隙1.載玻片的清潔新購置的載玻片必須用濃度約1mol/LHCL浸泡24h后,再用清水徹底沖洗,干燥后備用。使用載玻片時,切勿用手觸及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潔、干燥、中性、無油漬2.血涂片的制備

影響因素涂片的厚薄與血滴的大小、推片與載片之間的角度、推片時的速度及血細胞比容有關血滴大、角度大、速度快則血膜越厚,反之則血膜越薄血膜分布不均:推片邊緣不齊、用力不均和載玻片不清潔所致血細胞比容高于正常時,血液粘度較高,保持小的角度可得到滿意結果,反之,應保持大的角度五、血細胞常用的染色方法(一)瑞氏染色法1.瑞氏染液的組成酸性染料伊紅(E-)+堿性染料亞甲藍(M+)

+甲醇伊紅為鈉鹽,染色部分為陰離子;亞甲藍是氯鹽,染色部分是陽離子。甲醇的作用:(1)溶解伊紅和亞甲藍(2)固定細胞形態優點:固定和染色合并在一起,操作簡便,染色時間短,對白細胞特異性顆粒著色較好缺點:對細胞核的著色略差2.細胞的著色原理

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內部的一種過程。

化學的親和作用+物理的吸附作用嗜酸性物質:細胞中的堿性物質,與酸性染料伊紅結合染成

紅色,如:血紅蛋白和嗜酸性粒細胞胞質中的嗜酸性顆粒嗜堿性物質:細胞中的酸性物質,與堿性染料亞甲藍結合染成藍色,如淋巴細胞胞質和嗜堿性粒細胞胞質中的嗜堿性顆粒中性物質:中性顆粒呈等電狀態與伊紅亞甲藍均可結合,染

淡紫紅色細胞核蛋白染成紫紅色紅細胞的染色原始紅細胞和早幼紅細胞:胞質和核仁中含有較多的酸性物質,故染成濃厚的藍色中幼紅細胞:既含有酸性物質,又含有堿性物質,故染成紅藍色或灰紅色成熟紅細胞:只含有堿性物質,則被染成粉紅色3.PH對細胞染色的影響使用PH6.4~6.8的磷酸鹽緩沖液如環境PH<PI(PI為該蛋白質的等電點),則該蛋白質帶正電荷,即在酸性環境中正電荷增多,易與酸性伊紅結合,染色偏紅PH>PI:在堿性環境中負電荷增多,易于亞甲藍結合染色偏藍緩沖液偏酸(PH<6.4):正電荷增多,易與伊紅結合,紅細胞和嗜酸性顆粒偏紅,白細胞核呈淡藍色或不著色緩沖液偏堿(PH>6.8):所有細胞呈灰藍色,顆粒呈深暗;嗜酸性粒細胞可染成暗褐色,甚至紫黑色或藍色;中性顆粒偏粗,染成紫黑色。4.瑞氏染液的質量評價(1)血涂片實際染色評價(2)吸光度比值(RA)

瑞氏染色的成熟指數以RA=1.3±0.1為宜新配制的瑞氏染液往往偏堿,染色效果較差,須存放一定時間,待染液成熟,染液成熟的過程主要是亞甲藍逐漸轉變為天青B的過程。在密封條件下,貯存時間越久,轉化的天青B越多,染色效果越好。5.染色效果分析(1)血膜外觀呈淡紫紅色(2)經瑞氏—吉姆薩染色顯微鏡下觀察紅細胞:粉紅色圓盤狀白細胞胞質:顆粒清楚,顯示出各種細胞特有的色彩細胞核:染紫紅色,核染色質結構清楚中性粒細胞顆粒染成紫紅色

嗜堿性粒細胞顆粒染成深紫色

嗜酸性粒細胞顆粒染成桔黃色淋巴細胞胞質染成淡藍色(二)吉姆薩染色法染色原理與瑞氏染色法大致相同,染料由伊紅和天青組成,本法對細胞核和寄生蟲著色較好,結構顯示更為清晰。(三)瑞氏—吉姆薩復合染色法兼顧兩種方法之長,使血細胞的顆粒及胞核均能獲得滿意的染色結果。顯微鏡計數法的質量控制

技術誤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