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護理查房作業_第1頁
兒科護理查房作業_第2頁
兒科護理查房作業_第3頁
兒科護理查房作業_第4頁
兒科護理查房作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護理教學查房查房病例:兒科普區50床余皓揚病例介紹:50床余皓揚,男,4月24天,因“反復咳嗽半月余”于2016年4月12日有門診擬“肺炎”收入院。現病史:患兒半月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咳嗽,有痰不能自行咳出,時有鼻塞流涕,無發熱,無喘促吐瀉等,遂到我院門診就診,予口服“頭孢克肟、奧司他韋、愈美顆粒、安兒寧、地氯雷他定”等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對癥處理后,咳嗽反復,為求進一步治療,由門診擬“肺炎”收入我科。入院癥見:咳嗽,有痰不能自行咳出,聲嘶,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加重時伴胃內容物嘔出,無發熱,無寒戰抽搐,無喘促紫紺,無嘔吐腹瀉等,近日胃納一般,寐欠安,舌紅,苔黃,指紋淡紫現于風關,大便4-5日一行,小便正常。既往史:既往否認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疾病史,否認輸血史、外傷史、手術史,否認藥物過敏史,否認結核、肝炎病史。個人史:G1P1,出生時無窒息史,按時添加輔食,發育正常,按時預防接種。家族史:無家族遺傳性疾病。體格檢查:T:36.7℃次分,次分,神清,精神9,發育正常,營養良好,咽部紅,無甲狀腺腫大,無扁桃體腫大,胸廓對稱,呼吸音粗,雙肺可聞及濕啰音,心音有力,心率次分,心律齊,無雜音,腹部無壓痛,腸鳴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輔助檢查:1.2016年04月12日我院胸片檢查報告顯示:符合支氣管肺炎樣改變。2.2016年04月18日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陽性(+)中醫辨病依據:緣患兒邪熱閉阻于肺,肺氣失于宣發肅降,肺津因之熏灼凝聚,熬煉成痰。痰熱相結,阻于肺,則致發熱咳嗽,舌紅;苔黃則為痰熱閉肺之癥,四診合參,屬中醫學制“肺炎咳喘”范疇。中醫診斷:肺炎咳喘證型:痰熱閉肺西醫診斷:1.肺炎2.消化不良入院當日按兒科常規護理,II級護理,普食;完善入院各項檢查,如血常規、尿便常規、心酶、、生化、痰涂片等;中西醫治療措施,如有清熱滌肺,開肺定喘作用的中藥湯劑,,霧化治療,西醫抗感染輸液治療,并予止咳化痰、抗病毒、飛沫隔離等對癥處理護理計劃:1.減輕患兒不適應陌生環境而產生恐懼的的個方面激惹表現患兒家屬因需住院治療知識缺乏等產生的焦慮不安的心理壓力。.患兒能有效的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體溫與其他生命體征恢復正常。.患兒住院期間能得到充足的營養。.患兒進行保護性隔離.患兒不發生并發癥或發生時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出院的健康教育及護理。護理目標:1.患兒及患兒家屬在住院期間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患兒能有效的排痰,呼吸道通暢。.患兒住院期間體溫及其他生命體征正常,得到充足的營養。患兒抗病毒治療有效,病毒侵襲癥狀減輕。出院時患兒家屬能熟悉并了解處理呼吸道感染的方法,定期健康檢查,按時預防接種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1P:氣體交換受損與肺部炎癥造成的肺通氣、換氣障礙有關1I:()生活環境宜保持安靜、舒適,空氣清新,居室溫度應保持在?℃、濕度為宜,利于呼吸道的濕化,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定時通風換氣,避免吹對流風。不同病原體肺炎患兒應分室居住,予該患兒進行保護性隔離,以免交互感染;病室每日上、下午各通氣次,紫外線消毒次;醫務人員應嚴格手消毒。()采取半臥位,或抬高床頭。?。,應經常幫助患兒翻身更換體位,或抱起患兒,以利分泌物排出,減輕肺部淤血和防止肺不張。()告知家屬應給與患兒少量多餐飲食,以免造成腹脹,妨礙呼吸,喂養時需將頭部抬高或抱起防止嗆咳而窒息。()遵醫囑給予間斷吸氧。3131:()遵醫囑給予抗炎補液對癥治療,嚴密觀察病情,尤其是呼吸頻率及口周皮膚顏色的改變。2P:清理呼吸道無效與患兒不能有效咳嗽、呼吸道分泌物過多、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關2I:()經常使患兒更換體位,一般每小時次。()同時,用手拍患兒背部,促使痰液排出,方法是五指并攏、掌指關節略屈,輕拍背部,方向是由下向上、由外向內,邊拍邊鼓勵患兒咳嗽;若呼吸道分泌物較多而排出不暢時,可進行體位引流,使呼吸道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動易于排出。()對痰液粘稠不宜咳出者,可按醫囑給予超聲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利于咳出。且霧化結束后要給患兒洗臉漱口,多喝水和空心掌拍背;也可根據醫囑運用一些抗生素或祛痰藥。()必要時給與吸痰,注意勿損傷黏膜,吸痰不能過頻和過慢,不宜在哺乳個小時內進行,以免引起嘔吐,吸痰后立即吸氧()也可利用機械排痰機給患兒進行拍背,效果也很好。()中藥穴位貼敷:肺俞穴、豐隆穴、膻中穴。3P: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攝入不足、消耗增加、消化道功能紊亂有關。(1)給予患兒足量的維生素和蛋白質,易消化飲食。(2)應少量多餐,避免油炸食品及產氣的食物,以免造成腹脹,妨礙呼吸。(3)進食困難者,可按醫囑靜脈補充營養。(4)鼓勵患兒多飲水使呼吸道粘膜濕潤,以利于痰液的排出,同時防止發熱導致的脫水。(5)中藥穴位貼敷:神闕穴、關元穴、大腸俞等。4P:潛在并發癥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中毒性腸麻痹4I:⑴注意觀察患兒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變化,當患兒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呼吸加快次分、心率次分,心音低鈍,奔馬律,肝在短時間內急劇增大,是心力衰竭的表現,應激史報告醫師,做好搶救準備。⑵密切觀察意識、瞳孔、囟門及肌張力的等變化,若有煩躁或嗜睡、驚厥、昏迷、呼吸不規則、肌張力增高等顱內高壓表現時,應立即報告醫師,共同搶救。⑶觀察有無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嘔吐的性質,是否有便血等,以便及時發現中毒性腸麻痹及胃腸道出血等。健康教育:.指導家長加強患兒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