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言志詩教學課件_第1頁
詠物言志詩教學課件_第2頁
詠物言志詩教學課件_第3頁
詠物言志詩教學課件_第4頁
詠物言志詩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詠物言志類繪盡天下萬物態,寄寓世間感慨情1詠物言志類繪盡天下萬物態,寄寓世間感慨情1題材特征詠物言志詩是指借助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一類詩歌。其所詠之物可以是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山川日月、風雨雷電、器物玩好,等等。詩中的“物”或是描寫的對象,或是抒情的對象。2題材特征詠物言志詩是指借助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思想感形式標志從表達上看,或著重對所詠之物的特征、功能進行刻畫,或著重對所詠之物的某一內韻、精神進行吟詠。總之,詠物詩的對象是單純的某個物,而寫景詩常常是寫多個物(或景)。從題目上看,或以所詠之物為詩名,例如虞世南的蟬、羅隱的蜂雪,齊己的早梅等。或以“詠某物”“題某物”

2、“某物吟”等為題目形式,例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黃巢的題菊花、于謙的石灰吟等。也有一些詠物詩不是以所詠之物為詩名,例如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杜牧的山行等。3形式標志從表達上看,或著重對所詠之物的特征、功能進行刻畫,或基本內容1、單純詠物。僅僅狀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態,僅求其形似,不賦予個人的感情色彩,最多表達詩人健康而高雅的審美情趣。如賀知章的詠柳贊美春柳的輕盈姿態,僅透露一點對自然之物的喜愛之情。2、托物言志(寓意)。名為詠物,實則為了詠人與抒情。往往通過描摹物象寫其特征與精神,融入個人的情感,或借物抒懷,或以物自喻,或感己傷時。如李綱的病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

3、,不辭羸病臥殘陽。)借牛任勞任怨、志在眾生、唯有奉獻、別無他求的性格特點,表達自己不忘抗金報國,為社稷蒼生甘愿勞苦的心志。4基本內容1、單純詠物。僅僅狀物之形貌,言物之神態,僅求其形似3、托物喻理。通過詠物來表達一定的哲學或社會道理。如蘇軾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道出只有主體與客體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來的道理。4、托物諷世。通過詠物來揭示或批判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如羅隱的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贊頌勤勞無私者的同時,更諷刺那些不勞而獲者。53、托物喻理。通過詠物來表達一定的哲學或社會道理。如蘇軾

4、琴思想感情詠物言志詩所言之“志”在不同主旨的詠物詩中常常有不同的說法,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1、托物言志。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負與豪情壯志。或實現個人理想,或報效國家。例: 題菊花 唐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詩人感嘆菊花開不逢時,決心改變它的處境。寄托了詩人欲改革現實,施惠人間的理想與抱負,感情豪壯。6思想感情詠物言志詩所言之“志”在不同主旨的詠物詩中常常有不同2、以物比興(比喻)。或寄寓高尚的節操,或表達懷才不遇與命途多舛的傷感,或抒發年華易逝與理想破滅的哀愁。例: 蟬 唐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表面上寫蟬飲清露,居疏桐,

5、不借外力而蟬聲遠傳。實是采用比興手法,以物自況(自喻),通過蟬的高潔形象,比喻人(自己)品格的高尚。72、以物比興(比喻)。或寄寓高尚的節操,或表達懷才不遇與命途又如: 小松 唐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詩表面寫松樹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關注的環境中漸漸成長。聯系杜荀鶴一生才華橫溢,卻仕途坎坷終未酬志可看出,作者以物自喻,表達對自己雖有凌云志,卻無人賞識的哀嘆。8又如: 小松 唐杜荀鶴83、托物諷世。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世,或憤世嫉俗,或針砭時弊,或冷嘲熱諷。例: 官倉鼠 晚唐曹鄴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此詩以官倉

6、鼠比喻那些只知道吸吮人民血汗的貪官污吏。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大老鼠”為何會有恃無恐呢?詩人故意一問,矛頭指向了最高統治者。93、托物諷世。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世,或憤世嫉俗,或針砭時弊常用技法詠物詩不僅僅是客觀的描摹,滿足于形似,詩人們更注重對所詠之物的神韻、品格進行發掘,即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其常用的技法有正面描寫(繪形繪色)與側面烘托。從整體構思看,其常用的技法有比喻(比況)、象征、擬人、對比。從抒情的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10常用技法詠物詩不僅僅是客觀的描摹,滿足于形似,詩人們更注重對比喻、側面烘托、托物言志例: 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

7、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詞的上闋著力描寫梅花開放的環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以側面烘托梅獨自綻放的落寞凄清和飽受風雨之苦的情形。下闋以梅自喻,托物言志:表現出陸游性格,不與爭寵獻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堅守高節情操的傲骨。 11比喻、側面烘托、托物言志11對比例: 畫眉鳥 宋歐陽修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前兩句描繪了林間畫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鳥聲婉轉,鳥影翩翩,山花絢麗,樹蔭濃密,可以自由地飛翔。全詩運用對比手法,將籠中畫眉和林間畫眉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歌頌和追求。12對比12象

8、征例: 白云泉 唐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消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13象征13重難點解析重難點一:把握所詠之物的特點。例1: 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1)本詩前三聯描寫出竹子怎樣的形象?(2)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3)請你談談對最后一聯寓意的理解。14重難點解析重難點一:把握所詠之物的特點。14重難點二:體悟詩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例2: 海棠

9、 宋蘇軾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15重難點二:體悟詩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15(1)蘇軾海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兩句抒發情感時使用了什么手法?(2)蘇軾的海棠與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樣寫夜里賞花,二者所抒發的感情有何不同?16(1)蘇軾海棠詩的前兩句描寫了海棠花的哪些特點?后兩句抒重難點三: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例3: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

10、黑沙黃,此際偏思汝。(1)這首詩的上闋主要是用什么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2)結合下闋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17重難點三: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17專項訓練第一級訓練目標:明察秋毫,把握所詠之物的特點。訓練1 詠柳 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 宋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8專項訓練第一級訓練目標:明察秋毫,把握所詠之物的特點。18(1)兩首詩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方法?各表現了對柳的什么態度?(4分)(2)兩首詩雖然寫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點展開聯想,請分析兩詩作者分別抓住了柳

11、枝的什么特點,聯想到了什么。(4分)19(1)兩首詩運用了不同的修辭方法?各表現了對柳的什么態度?(訓練2 柳 唐李商隱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注】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于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沉淪下潦。詩人寫此詩人,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活。(1)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2分)(2)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20訓練2 柳 訓練3 詠素蝶詩 南朝劉孝綽隨蜂繞綠蕙,避雀隱青薇。 映日忽爭起,因風乍共歸。 出沒花中見,參差葉際飛。 芳華幸勿謝,嘉樹

12、欲相依。 注:劉孝綽(481-539):南朝梁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文名頗盛,因恃才傲物,而為人所忌恨,仕途數起數伏。(1)這首詠物詩描寫了素蝶的哪些活動?是怎樣描寫的? 這首詩描寫了素蝶隨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襯日光騰起,順著風勢返回;在花叢中時出時沒,于樹葉間上下翻飛。是通過素蝶和周圍事物的關系、對不同情況的反應來描寫的。 (2)這首詩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這首詩通過對素蝶活動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悲歡、沉浮,最后兩句突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依戀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21訓練3 詠素蝶詩 南朝劉孝綽2第二級訓練目標:因物緣情,找到所寄之意與所言之志。 憶秦

13、娥詠桐 宋李清照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吹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1)你認為這首詞直接寫作者“情懷”的是哪一句?請簡析該句在詞中的作用。(3分)(2)疊句“梧桐落”有怎樣的表現力?請談談你的理解。(3分)22第二級訓練目標:因物緣情,找到所寄之意與所言之志。22訓練5 鷓鴣 唐鄭谷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里啼。游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1)請找出這首詩中統領全篇的關鍵詞。(1分)(2)詩歌的頷聯通過環境的描寫,為全詩點染出一種凄迷幽遠的意境,試分析作者營造了一個怎樣的環境。(5分)23訓練5 鷓鴣 唐鄭谷23訓練6 流鶯 唐李商隱流鶯漂蕩復參差,度陌臨流不自持。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1)這首詩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流鶯”的?(3分) (2)這是一首托物寓懷、抒寫身世之感的蘊蓄之作,比喻(或象征)是其主要手法。試結合詩的內容,分析詩人是如何使用這一手法的。(4分) 24訓練6 流鶯 唐李商隱24第三級訓練目標:洞悉手法,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訓練7 如夢令 南宋嚴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