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211復習用課件_第1頁
愛蓮說211復習用課件_第2頁
愛蓮說211復習用課件_第3頁
愛蓮說211復習用課件_第4頁
愛蓮說211復習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愛 蓮 說周敦頤作者和文體 周敦頤,宋代著名的哲學家,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謚號。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它既可以是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敘事,與現代的雜文相似。說“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重點字詞歸納1、詞類活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蔓、枝:生出枝蔓、長出枝節遠:遠播2、一詞多義通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初極狹,才通人政通人和通計一舟貫通通過順暢全部、整個鮮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少鮮艷判斷下列語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1 濯清漣而不妖 2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擬人

2、比喻翻譯下面句子: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菊,花之隱逸者也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我唯獨喜愛蓮,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3、用直線將蓮的形象和與之照應的君子的品德連起來。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1)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 (2)正直,豁達,特立獨行,不勾結。(3)莊重、質樸、不炫耀自己,不孤芳自賞 (4)品德高,姿質好,廉潔莊重,芳名遠播 通過作者對蓮的描寫,你認為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君子應當具備鄙棄貪圖

3、富貴、追名逐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1、從生長環境的角度歌頌蓮花高潔、質樸、莊重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的句子或表現蓮高潔品質的句子):2、從體態方面突出蓮花的正直、威武不屈的句子:3、形容資質美好,美名遠揚或從香氣方面歌頌蓮花美名遠揚的句子:4、從風度方面寫蓮花端莊、清高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5、作者慨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太多,暗示作者厭惡爭名奪利的世態或用感嘆語氣寫出作者對當時不正當世風的批判態度的句子:6、文中高度概括蓮可貴品質的句子:7、點明本文中心(主旨)的句子:8、慨嘆知音

4、甚少的句子:9、寫出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或為人虛心正直,特立獨行的句子: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蓮,花之君子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這是一個反問句。 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 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太少。 主題 作者借贊美蓮的優美的形象和高貴品質,表達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也婉轉地批判了當時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 作者借蓮的形象來說君子之志,這是一種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自己怎樣的志向? 托物言志 作者借蓮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 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

5、情。4、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么“菊”和“牡丹”分別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對它們的感情態度又是怎樣的呢?菊牡丹隱逸者富貴者惋惜諷刺愛蓮說菊:陶淵明牡丹:世人蓮:予 隱逸者(孤傲避世) 富貴者(庸俗逐利) 君子(清高堅守)鮮眾托物言志正襯反襯不慕名利 潔身自好文章思想: 文章以“ , ”總領全文,接著從 、 、 、方面寫出蓮的君子風格。最后以菊 襯托,牡丹 襯托,表明自己 的人生觀,以及對 的社會風氣的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正面反面不慕名利 潔身自好追名逐利貪圖富貴鄙棄有關“蓮”的知識:“蓮”的別稱:荷花、水芙蓉、蓮花、水芝等“蓮”是高潔的象征,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6、漣而不妖”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蓮”的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夏日賞荷圣地:杭州西湖、濟南大明湖、湖南洞庭湖、河北白洋淀 蓮 :荷花 芙蓉 芙蕖 菡萏 水芝 水芙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蘇軾 贈劉景文 精要練習11、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 陶后鮮有聞無鮮肥滋味之享B.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是謂大同C.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嘗遺余核舟一D. 不蔓不枝青樹翠蔓2、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

7、的意義。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蕃:_濯清漣而不妖濯:_妖:_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褻:_C、多;洗滌;美麗而不莊重;親近而不莊重精要練習34、作者稱蓮是花中君子,賦予蓮象征意義。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沉浮的品質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漣而不妖。象征君子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美好資質的句子是: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精要練習45、說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的言外之意。答:_含蓄批評了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社會風氣6、試根據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當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質?答:_潔身自好,堅持自

8、己的操守,不與惡濁勢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精要練習57、本文采用襯托寫法,用_、_襯托蓮,從而表現了作者_。菊;牡丹;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和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視合作探究1、愛蓮說選自 ,作者 ,是 時著名的 家.2、愛蓮說的結構,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 為蓮的總陪襯,以 和 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 、 、 。3、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 , , .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

9、佩的句子是: , .愛蓮草木之花菊牡丹周元公集周敦頤北宋哲學隱逸者富貴者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7、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 。8、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 。9、本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許。但在我們生活中常聽到人們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的呢?答: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蓮,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

10、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含蓄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身處惡濁的環境也能獨立不移。品德高尚,不受外界困擾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意志不堅,抵不住誘惑,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10、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11解釋下列句中各詞的意思。可愛者甚蕃 ( ) 亭亭凈植()出淤泥而不染 ( ) 濯清漣而不妖( )香遠益清(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陶后鮮有聞 ( )宜乎眾矣( )12下列句中加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B香遠益清 清榮峻茂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鮮有聞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托物言志多立受污染妖艷清香玩弄少當然D1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4.解釋“之”水陸草木之花 :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無絲竹之亂耳: 何陋之有: 15、愛蓮說作者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_,_的品質。愛蓮花的人,和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愛牡丹的人,那當然就很多了。助詞,的舒緩語氣取消句子獨立性賓語前置的標志 不慕名利潔身自好16、寫出蓮花的別稱二個以上_、_、_。17、作者在文章結尾抒發了怎樣的一種情感?請你寫出表現這一思想的句子。18、作者認為,菊是“花之隱逸者”,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么?19、“出淤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