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體與臨床教學課件_第1頁
查體與臨床教學課件_第2頁
查體與臨床教學課件_第3頁
查體與臨床教學課件_第4頁
查體與臨床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查體與臨床1.查體與臨床1.臨床查體 體格檢查是物理學診斷的核心部份。也是臨床醫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體格檢查有很強的藝術性,一個訓練有素的醫生,在進行體格檢查時,手法正確,動作輕柔、協調,既不會使病人感到不適,又能獲得正確的檢查結果有利于疾病的診斷。2.臨床查體 體格檢查是物理學診斷的核心部份。也是臨床醫生重視查體 對一個疾病的診斷評估,國外有關資料表明;85%耒自病史及體查,10%耒自一般檢查;5%耒自特殊檢查。3.重視查體 對一個疾病的診斷評估,國外有關資料表明體格檢查在病歷描述中存在的問題1 .缺乏視觸叩聽基本功2 .人體重要解剖標志及查體正常與異常的判定標準掌握不準如:環甲膜 頸動脈

2、標志 胸骨角 膽囊點 輸尿管壓痛點 發育 營養 意識狀態 生命征 面容 言語障礙 體位 肌力 肌張力 肌容積 出血點 紫癜 瘀斑 血腫 瞳孔大小 腸鳴音 正常與異常呼吸音 羅音 心臟雜音 腹部的觸診 神經反射。4.體格檢查在病歷描述中存在的問題1 .缺乏視觸叩聽基本功4.3.體查中描述:“發育好”、“發育中等”、“自然面容”、“營養優良”、“營養好”、“語明”、“語言略含混”、“語言含糊”,“頸軟”。 4.四肢痛覺對稱”、“腹部扣鼓”、“腸鳴音正常活躍”、 “各瓣膜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各瓣膜區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及心包摩擦音、“觸語顫均勻”。 5.視、觸、扣、聽、生命征、發育、營養、體位等

3、的描寫順序雜亂,采取自由化的方式 。 6.肛門生殖器寫成二陰。5.3.體查中描述:“發育好”、“發育中等”、“自然面容”、“營7.脈率與心率不一致,脈率快于心率。8.描述意識障礙用神志不清、意識不清等詞,應用輕、中、深度昏迷、譫妄等。9.皮膚粘膜無黃疸的描述是錯誤的,應描寫為無黃染。黃疸是黃染的病因,是由血清膽紅素增高所致。10.體格檢查中不易寫無明顯出血傾向。出血傾向不僅在皮膚粘膜 而且還應在內臟。只能描述皮膚粘膜無出血傾向,不代表內臟有無出血。11.發紺的描述為唇及肢端發紺,不易描述粘膜發紺。12.五官無異常者應頭顱五官大小形態無異常。不應寫五官端正(意義含糊)6.7.脈率與心率不一致,脈

4、率快于心率。6.13.頸靜脈是怒張不是曲張,怒張是壓力的變化,而曲張則是除壓力變化外還有形態的變化(下肢靜脈、腹壁靜脈)14.肝頸靜脈回流征:在肝臟腫大時考慮到是否為淤 血所致故做此實驗,非肝臟腫大時不必做。15.壓痛反跳痛不明顯、心臟擴大不明顯、似無雜音等:作為法律效應的病歷,用詞要準確,避免使用模棱兩可的字句。16.觸及不滿意、聽及不滿意。及乃到也,即然觸到則不應不満意但因患者不配合可以描述觸診或聽診不滿意。7.13.頸靜脈是怒張不是曲張,怒張是壓力的變化,而曲張則是除壓17.胸腹部靜脈曲張時除描述曲張靜脈還要描述血流方向(門靜脈阻塞時血流方向,臍以上向上,臍以下向下,下腔靜脈阻塞時血流方

5、向上,上腔靜脈阻塞時血流方向下。 18.心界的扣診應描述左、右心濁音界在各肋間的位置,而不是某處,如用心尖搏動位于某助間描述是錯誤的8.8. 根據最近衛生部高校診斷咨詢委員會的 要求,為了減少來回翻動病人,進行全身體格檢查時,應打破系統的界限,按照大的部位,將各系統檢查綜合起來進行。在進行測量體溫和血壓等生命體征和一般狀態檢查后,全身體格檢查的順序是:頭部頸部-前胸部背部腹部肛門直腸和生殖器上肢下肢-。按此順序,臥位病人只需坐起一次,坐位病人亦只需躺下一次。9. 根據最近衛生部高校診斷咨詢委員會的 要求 一、一般檢查:(1)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2)觀察被檢查者發育、營養、體型、表情

6、、體位、意識。其中重點強調意識狀態如神志清楚、嗜睡、昏睡、昏迷、(輕 中 重)。譫妄、意識模糊、去皮層狀態、無動性緘默等。10. 一、一般檢查:(1)測量體溫、測量血壓:一般情況下測量左上肢,被檢查手臂(臥位時與腋中線在同一水平上,坐位時與第四肋軟骨平行,外展45度),氣袖下緣距肘窩2-3厘米,聽診器胸件放在肱動脈上,取動脈搏動最開始的音為收縮壓,取動脈搏動音消失時的壓力為舒張壓。連測量兩次,取其最低值。11.測量血壓:一般情況下測量左上肢,被檢查手臂(臥位時與腋中線脈搏檢查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并攏,平放在橈動脈近腕處.12.脈搏檢查以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并攏,平放在橈動脈近腕處.12.發育(正

7、常、不正常);營養(良好、中等、不良)。意識(思維、反應、情感、計算力、定向力等),嚴重者 進行痛覺試驗、瞳孔及腱反射等。生命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體位、瞳孔、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頸靜脈、胸骨角。13.發育(正常、不正常);13.發育:通過身高、體重、智力與年齡之間的關系來判斷正常與不正常。描寫方式:正常、不正常。營養:根據皮膚、毛發、指甲、皮下脂肪、肌肉發育情況綜合判斷,描寫方式為良好、中等、不良。面容:只描述有特征性面容。描寫方式:急性面容、慢性面容、貧血面容、二尖瓣面容、腎病面容、甲亢面容、肝病面容等。體位:觀察病人在臥位時所處的狀態。描寫方式:自主體位、 被動體位、強迫

8、體位。14.發育:通過身高、體重、智力與年齡之間的關系來判斷正常與不正常語調與語態:言語過程中的音調及言語過程中的節奏。描寫方式:失音、失語(運動性失語及感覺性失語)、口吃。語言不暢、快慢不均、音節不清。15.語調與語態:15. 二、頭部檢查: 包括觀察頭部皮膚、頭發、頭顱外形,有無壓痛、包塊等。檢查眉毛、眼瞼,然后觀察眼瞼結膜、后穹隆結膜與球結膜。 眼球運動,鞏膜檢查,角膜及角膜反射。清醒病人不檢查角膜反射。觀察瞳孔,兩側對照,聚焦手電光圈,先查左側后查右側瞳孔。對光反射、集合反射檢查。檢查耳廓、外耳道、乳突,先左后右,檢查鼻腔、鼻竇、鼻通氣。口腔粘膜、牙齒、牙齦、咽部、舌、扁桃體。16.

9、二、頭部檢查: 眼球運動:檢查者伸右手示指,距被檢者眼前30-40cm處,囑被檢查者注視,手指水平向左外左上左下,水平向右外右上右下,共6個方向,檢查每個方向時,都要從中向外作。 17.眼球運動:檢查者伸右手示指,距被檢者眼前30-40cm處,囑直接對光反射:觀察瞳孔:兩側對照,聚焦手電光圈,先查左側瞳孔,手電光由外向內移動,直接照射瞳孔,觀察瞳孔有無縮小。間接對光反射:用手隔開雙眼,用手電光照射瞳孔,觀察對側瞳孔有無縮小。然后用同法檢查另一側瞳孔的直接和間接對光反射。18.直接對光反射:觀察瞳孔:兩側對照,聚焦手電光圈,先查左側瞳孔集合反射檢查:囑被檢查者注視1m以外的示指,然后將示指較快地

10、向眼球方向移動距眼球約10cm處,觀察兩側瞳孔縮小,兩眼球同時向內聚合。19.集合反射檢查:囑被檢查者注視1m以外的示指,然后將示指較快視頸部皮膚、血管及甲狀腺、氣管、頸部淋巴結。三、頸部:20.視頸部皮膚、血管及甲狀腺、氣管、頸部淋巴結。三、頸部:20頭頸部淋巴結觸診(雙手):耳前耳后乳突區枕骨下區額下、頦下頸部(頸前區、頸外側區)鎖骨上窩(用雙手觸診)。注意:淋巴結檢查應滑動觸診,觸診頸部時讓被檢查者頭稍低,偏向檢查側。21.頭頸部淋巴結觸診(雙手):耳前耳后乳突區枕骨下區額下甲狀腺觸診(在被檢查者前面觸診):先查甲狀腺峽部,再檢查甲狀腺側葉,注意甲狀腺的輪廓、大小及形狀。聽診甲狀腺血管雜

11、音(左、右)22.甲狀腺觸診(在被檢查者前面觸診):先查甲狀腺峽部,再檢查甲狀氣管位置檢查:將右手示指、環指分別放在被檢查者兩側胸鎖關節上,將中指置于氣管之上,觀察中指與示指、環指之間距離,判斷是否氣管位移。23.氣管位置檢查:將右手示指、環指分別放在被檢查者兩側胸鎖關節上解開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視皮膚、胸壁靜脈、胸廓外形、呼吸運動、雙側乳房、腋窩淋巴結。四、前胸部及心肺部檢查24.解開衣服,充分暴露前胸部,視皮膚、胸壁靜脈、胸廓外形、呼吸腋窩淋巴結觸診(先左后右):檢查者左手扶托被檢查者左前臂,向外上外展抬高45度,手指并攏,掌面貼近胸壁向上直達腋窩頂部滑動觸診腋窩外側壁。同法檢查右腋窩淋

12、巴結。25.腋窩淋巴結觸診(先左后右):檢查者左手扶托被檢查者左前臂,向胸廓擴張度檢查:兩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下面前側部,左右拇指分別沿兩側肋緣指向劍突,囑被檢查者深呼吸動作,比較兩手呼吸動作是否一致。26.胸廓擴張度檢查:兩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下面前側部,左右拇語音震顫檢查:檢查者置雙手掌于被檢查者胸部的對稱位置,囑其以同等強度發“yi”長音,比較兩側相應部位語音震動感的異同。(多用低調,因敏感) 27.語音震顫檢查:檢查者置雙手掌于被檢查者胸部的對稱位置,囑其以前胸肺野叩診:板指平貼于肋于間隙,與肋骨平行,左右對比,自上而下叩診。28.前胸肺野叩診:板指平貼于肋于間隙,與肋骨平行,

13、左右對比,自上 肺野叩診 (前胸) 肺野叩診(肩胛間區) 肺野叩診(肩胛下區) 肺尖叩診29. 肺野叩診 (前胸) 肺野叩診(肩胛間區) 肺部聽診:左右對比,從肺尖開始,自上而下,注意呼吸音有無異常,有無羅音,有無胸膜摩擦音。必要時囑被檢查者作深呼吸動作。30.肺部聽診:左右對比,從肺尖開始,自上而下,注意呼吸音有無異磨擦音、捻發音的鑒別診斷:磨擦音: 捻發音:吸及呼時都可聽到 吸氣末可聽到壓力后增強 壓力后不變有時可觸到 不能觸到膈運動后可聽到 膈運動后不能聽到咳嗽后不變 咳嗽后可消失可同時伴有胸痛 無胸痛31.31.病理性呼吸音:(1)肺泡呼吸音的變化:減弱、增強、呼氣延長、粗糙、斷續。(

14、2)病理性管呼。(3)病理性混合性呼吸音。32.病理性呼吸音:32.五、心臟檢查33.五、心臟檢查33.心臟視診:心前區是否隆起(平視)。觀察心尖搏動及心臟異常搏動。心臟觸診:手指確定心尖搏動的位置、范圍(是否彌散)和強度(有無抬舉性搏動)。觸診心前區異常搏動(包括劍突下搏動)。手掌(必要時用魚際部)觸診心尖部和心底部震顫(部位和時期)及心前區有無心包摩擦感.34.心臟視診:心前區是否隆起(平視)。觀察心尖搏動及心臟異常搏心臟濁音界檢查:叩診先叩左界,再叩右界。左側從心尖搏動最強點外2-3cm處開始(看不見心尖搏動時,則從第5肋間左鎖骨中線稍外處開始)。沿肋間由外向內,叩至清音變濁,并作出標記

15、。如此自下向上叩至第二肋間。叩右界,則先沿右鎖骨中線,自上而下叩出肝界,于其上一肋由外向內叩出濁音界,往上叩至第二肋間,分別作出標記。然后用直尺測量并記錄心濁音界各標記點距正中線的距離。 35.心臟濁音界檢查:叩診先叩左界,再叩右界。左側從心尖搏動最強心臟聽診:內容:心率(1分鐘)、心律、心音(強度改變、心音分裂)、額外心音(奔馬律、二尖瓣開放拍擊音)雜音(部位、時期、性質、傳導、強度及與體位的關系)及心包摩擦音。聽診的順序按逆時針進行其順序:二、肺、主、主二、三(三尖瓣位于胸骨左緣第四五肋間)。36.心臟聽診:內容:心率(1分鐘)、心律、心音(強度改變、心音分六、背部檢查37.六、背部檢查3

16、7.肺定界及下界的移動度范圍檢查:先叩診左側,沿肩胛線自上而下,叩出平靜呼吸時的肺下界,囑患者深吸氣后屏住呼吸片刻,迅速自上而下叩出濁音界并作標記,再囑其深呼氣后屏氣,迅速再自下而上叩出上移的肺下緣,作標記。測量兩個標記點的距離,既為移動度。同樣方法再叩右側。正常肺移動度6-8厘米。38.肺定界及下界的移動度范圍檢查:先叩診左側,沿肩胛線自上而下, 背部聽診:呼吸音、羅音、語音共振,均為雙側對稱做。 活動頸部及腰部,檢查脊柱活動度及彎曲度、壓痛、直接及間接叩擊痛。 肋脊點、肋腰點檢查:肋脊點為背部第12肋與脊柱的夾角的頂點既為腎區叩擊痛點。肋腰點為第12肋與腰肌外緣的夾角的頂點。該兩點為腎臟疾

17、患常出現的壓痛點。39. 背部聽診:呼吸音、羅音、語音共振,均為雙側對稱做 順序:視、聽、叩、觸。(防觸導致腸鳴音的改變)七、腹部檢查40. 順序:視、聽、叩、觸。(防觸導致腸鳴音的改變)七腹部觸診:(1)淺觸診:即用掌指關節滑行觸摸,先檢查無病痛的部位,一般自左下腹開始,沿逆時針方向,注意腹壁的緊張度、壓痛、包塊。再做深觸診。(2)深觸診:檢查深部的壓痛、反跳痛、腫塊(位置、大小、形態、質地、壓痛、搏動、移動度及與腹壁的關系),要求病人腹肌放松,用手掌及腕關節的力量。(3)反跳痛:即在深壓痛的基礎上突然松開手指加劇為反跳痛。41.腹部觸診:(1)淺觸診:即用掌指關節滑行觸摸,先檢查無病痛的肝

18、臟觸診:雙手觸診法。沿右鎖骨中線,從髂前上棘連線處開始,與呼吸動作配合(注意吸氣時的手指上抬速度要落后于腹壁的抬起),漸向肋緣移動。然后在腹前正中線觸診肝臟左葉,從臍部開始,自下至上,與呼吸運動配合。注意肝臟的大小外,還應查其質地、表面、邊緣、壓痛、搏動。肝大時要作肝頸回流征的檢查。42.肝臟觸診:雙手觸診法。沿右鎖骨中線,從髂前上棘連線處開始,脾臟觸診:檢查者的左手掌置于其左腰部第7-10肋處,右手掌與肋弓大致呈垂直的方向,自臍部隨呼吸運動向肋弓方向觸。必要時可右側臥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注意脾臟的質地、表面情況、有無壓痛。脾臟重度腫大時則可測量三條線。左肋下3公分為輕大,3-臍為中大

19、,超過臍則為高度腫大。胰腺正常不能觸及。 43.脾臟觸診:檢查者的左手掌置于其左腰部第7-10肋處,右手掌與墨菲氏征:左手平放于病人的右肋緣部,將左手的大拇指勾壓于腹直肌的外緣與右肋弓交界處(膽囊點,)囑病人深吸氣時,如有觸痛,而無吸氣停則為膽囊觸痛。如在吸氣的過程中因疼痛而終止吸氣則為墨菲氏征陽性。 44.墨菲氏征:左手平放于病人的右肋緣部,將左手的大拇指勾壓于腹直腎臟的檢查及季肋點輸尿管壓痛檢查:檢查者左手在腰部托起腎臟,右手掌平放在右上腹部配合呼吸觸診。同樣方法檢查對側。季肋點(第10肋骨前端,相當腎盂)即前腎點。上輸尿管在臍水平線上腹直肌外緣,中則在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緣。 45.腎臟

20、的檢查及季肋點輸尿管壓痛檢查:檢查者左手在腰部托起腎臟,46.46.液波震顫檢查:用于檢查腹水病人,一手掌輕貼被檢查者的腹壁一側,另一手四指并攏屈曲,用指端叩擊對側腹壁。如有腹水,則手掌有水波感,再叫助手將尺側緣壓在中間即臍部腹部正中線上。再叩一次如水波感消失,則為腹壁脂肪傳導。振水音檢查:沖擊觸診法振動胃部,即可聽到氣、液的沖擊聲音。檢查脾區、肝區、腎區叩擊痛47.液波震顫檢查:用于檢查腹水病人,一手掌輕貼被檢查者的腹壁一側移動性濁音:平臥位從臍部向兩側叩診。如有腹水則中間為鼓音,腹側壁為濁音。轉向對側位后,聽音的變化,如出現濁音區隨體位變動的情況,為移動性濁音陽性。一般要有1000毫升的水時,才會清楚的叩出。48.移動性濁音:平臥位從臍部向兩側叩診。如有腹水則中間為鼓音,腹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