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審美差異_第1頁
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審美差異_第2頁
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審美差異_第3頁
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審美差異_第4頁
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審美差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審美差異 摘要 由于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的審美差異,情節劇電影哈姆雷特和趙氏孤兒在道德觀念、表現形態以及審美方式上的不同,導致了中西方在審美態度和藝術追求上的不同,但兩者都是經久不衰的劇作,原因在于其藝術審美的本質屬性都是追求歷史的進步和道德的進步與統一。 關鍵詞 哈姆雷特趙氏孤兒情節劇電影審美差異 中圖分類號 J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3492014)03-0076-01中西情節劇的創作者都注重遵守規范化的傳統美學原則,在強化電影故事情節的戲劇性方面,都注意繼承傳統戲劇性手法,形成了故事動人、情節曲折、結構完整的共同審美特征,特別是在情節內容的傳奇性和安排布

2、局的巧妙性等特征上有一致的特點。1 這里選擇 哈姆雷特(簡稱哈)和著名悲劇趙氏孤兒 (簡稱趙)來進行比較研究,探索這兩部均以復仇為主題并報仇雪恨為結局的作品在藝術上的審美差異。一、審美意識中的道德差異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自然地理條件和文化心理條件構成了各民族的個性特征。因此道德觀念是審美主體對客體能力反映的一項重要因素。英國是宗法制度型社會,西方情節劇電影中的多數悲劇性主人公總是和現存的總體秩序處于不可調和的對立狀態,以掙脫現存秩序的束縛,否定現存秩序的合理性為自己行動的最終目的。 2 哈中,王子哈姆雷特不僅是為父親復仇,手刃叔父克勞迪斯,更是對其所處的混亂的社會的反抗。他的復仇過程由個人仇恨

3、逐漸轉變成對現存秩序的否定,具有社會意義。哈姆雷特復仇的強大力量來自于新興資產階級所擁護的人文主義情懷,是對封建制度和勢力的挑戰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思考。中國是倫理型社會,中國情節劇電影的悲劇性不可能擺脫封建統治思想“君權、父權、夫權、神權”的影響,因此作品的悲劇人物被束縛在現存總體秩序的羅網中而無法游離。1趙中,屠岸賈出于嫉妒, 蠱惑皇帝誅殺趙氏家族,程嬰救出唯一后人趙氏孤兒, 20 年后告之真相, 趙氏孤兒便將此事奏明皇帝,平反昭雪。雖然屠岸賈的死滿足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傳統思想,但是趙氏孤兒并沒有對混淆是非的君主進行應有的批判,其復仇行動具有局限性。趙氏孤兒除了為讀者傳下了忠臣的名節

4、,還留下了讀者對愚忠的嘆息和沉思。二、審美意識中的形態差異中西情節劇電影由于各自的地域、 文化、宗教等的差異,審美形態也具有多樣性。西方的審美意識強調“藝術摹仿自然”的觀點,就是盯著具體的形式,通過這些“有形” 3 的外在表現引起情感反應。 哈作品集中在哈姆雷特精心設計復仇計劃,最終殺死了仇人的過程。當他決定復仇時,悲劇剛剛拉開大幕, 整個過程是具化的。 他不僅有裝瘋自保、演戲試探、利用愛情這些“有形”的動作來展示其悲壯美,甚至當他陷入苦惱時,也是通過七大段的獨白來體現其矛盾的碰撞。哈姆雷特自我價值體現的訴求使個人英雄主義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同時狂熱具化的復仇過程給人帶來心靈上的震撼。中國的

5、藝術往往講究的是老子“棄形”的思想,強調超越形式的精神體驗。這種追求“無形”之境的哲學思想和人生態度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意識。4 趙整個故事情節圍繞著奸佞搜孤,忠義之士救孤的線索上,而大部分筆墨沒有涉及到復仇部分,當趙氏孤兒復仇時,悲劇已經到了尾聲。劇中大部分忠義情節對于復仇來說是“無形”的,但是這種忠義之情展現得越強烈,復仇的期望就越迫切。所以這“無形”越模糊、越含蓄,它反而給審美者帶來極大的回味和填補的藝術空間。 5三、審美意識中的審美方式的差異在中西情節劇電影的審美意識中,還存在著審美方式的差異。西方人講究的是物我對立。因此,為了達到二者的和諧,在其作品中必須借助于斗爭,以起伏的沖突視

6、角解決矛盾。而中國古典美學提倡的是“中和之美” ,那么就會很少有正面的沖突,往往具有苦樂相錯的特征。 哈的沖突不僅是克勞迪斯的罪行和哈姆雷特的復仇,更主要的是其內心的掙扎,是人文主義思想遭遇毀滅的痛苦。他相信美好的理想,但當丑惡的現實擺在他面前,迫使他對人生和理想發生轉變,他便開始彷徨,對靈魂進行無情的拷問, “生存還是毀滅”道出了沖突嚴峻不可調和的特點。最終哈姆雷特以深染劇毒解決了矛盾。 趙中的沖突是忠義和奸邪,且是劇中清晰唯一的沖突。同時這個沖突又很少以正面的形式展現,忠義之士存孤救孤護孤,一味地輾轉蓄積力量,沒有與屠岸賈發生正面對抗。直到結尾處還加了個圓滿的結局,讓作品哀而不傷,滿足國人的審美心理。從兩部情節劇電影的比較研究中發現,中西方的審美意識存在著道德差異、形態差異以及方式差異。這些差異導致了中西方在審美態度和藝術追求等諸多方面顯示出極為不同的特點。雖然有巨大的差異,但是無論是中國情節劇還是西方情節劇,其藝術審美的本質屬性都是追求歷史的進步和道德的進步的統一。【參考文獻】何春耕 .中西情節劇電影藝術比較研究 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 2008: 103趙凱 .悲劇與人類意識 M. 上海:學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