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 301/301暖通空調設計規目錄 HYPERLINK l _常用設計規范目錄 常用設計規目錄 HYPERLINK l _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 HYPERLINK l _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空氣調節設計規 HYPERLINK l _制冷設計規范 制冷設計規 HYPERLINK l _自動控制規范 自動控制規 HYPERLINK l _消聲與隔振設計規范 消聲與隔振設計規 HYPERLINK l _暖通與空氣調節制圖標準 暖通與空氣調節制圖標準 HYPERLINK l _采暖通風設計規范 采暖通風設計規 HYPERLINK l _高層建筑防火排煙設計規范 高層建筑防火排
2、煙設計規HYPERLINK l _潔凈廠房設計規范潔凈廠房設計規 HYPERLINK l _冷庫設計規范 冷庫設計規 HYPERLINK l _氫氧站、供氫站設計規范 氫氧站、供氫站設計規 HYPERLINK l _城市熱力網設計規范 城市熱力網設計規 HYPERLINK l _鍋爐房設計規范 鍋爐房設計規 HYPERLINK l _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 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 HYPERLINK l _通風與空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通風與空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HYPERLINK l _通風空調風口標準 通風空調風口標準 HYPERLINK l _制冷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制冷設備
3、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 HYPERLINK l _工業設備與管道絕熱工程質量的檢驗評定標準 工業設備與管道絕熱工程質量的檢驗評定標準 HYPERLINK l _壓縮機的安裝規定 壓縮機的安裝規定 HYPERLINK l _風機的安裝規定 風機的安裝規定 HYPERLINK l _泵的安裝規定 泵的安裝規定 HYPERLINK l _空分設備的安裝規定 空分設備的安裝規定常用設計規目錄基礎類GB3100-93國際單位制與應用GB3101-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GBJ1-86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GBJ144-88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制圖標準GBJ155-92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術語標準CJJ5
4、5-93供熱術語標準CJJ65-95環境衛生術語標準GB140-59輸送液體與氣體管道的規定代號GB4270-84熱工圖形符號與文字說明GB4457-84至GB4640-84機械制圖GB11943-89鍋爐制圖GB50178-93建筑氣候區劃標準JGJ35-87建筑氣象參數標準JGJ37-87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J300-88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GB/T16732-97建筑采暖通風、空調、凈化設備計量單位與符號GB/T16803-97采暖、通風、空調、凈化術語GBJ19-87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GB50028-93城鎮燃氣設計規GB50176-93民用建筑熱共設計規GB5018
5、9-93旅游賓館建筑熱工與空氣調節節能設計標準GB50264-97設備與管道絕熱工程設計規JGJ26-95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CJJ34-90城市熱力網設計規GB4272-92設備與管道保溫技術通則GB8175-87設備與管道保溫設計導則GB11790-89設備與管道保冷技術通則GB50038-94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BJ96-86住宅建筑設計規GBJ99-87中小學建筑設計規GB50157-92地下鐵道設計規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GB50226-95鐵路旅客車站建筑設計規JGJ25-86檔案館建筑設計規JGJ36-87宿舍建筑設計規JGJ38-97圖書
6、館建筑設計規JGJ39-87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JGJ40-87療養院建筑設計規JGJ41-87文化館建筑設計規JGJ48-88商店建筑設計規JGJ49-88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JGJ57-88劇場建筑設計規JGJ58-88電影院建筑設計規JGJ60-89公共汽車客運站建筑設計規JGJ62-90旅館建筑設計規JGJ64-89飲食建筑設計規JGJ66-91博物館建筑設計規JGJ67-89辦公建筑設計規JGJ86-92港口建筑設計規JGJ91-93科學實驗室建筑設計規GBJ29-90壓縮空氣站設計規GB50030-91氧氣站設計規GB50031-91乙炔站設計規GB50041-92鍋爐房設計規G
7、B50049-94小型火力發電站設計規GB50053-9410千伏與以下變電所設計規GB50095-9235110千伏變電所設計規GBJ71-84小型水力發電站設計規GBJ72-84冷庫設計規GBJ73-84潔凈廠房設計規GBJ74-84石油庫設計規(修訂本)GB50156-92小型石油庫與汽車加油站設計規GB50177-93氫氧站設計規GB50195-93發生爐煤氣站設計規醫藥工業潔凈廠房設計規GBJ16-87建筑設計防火規(1997年版)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BJ89-85民用爆破器材工廠設計安全規GBJ98-87人
8、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1997年局部修訂條文)GB50154-92地下與覆土火藥炸藥倉庫設計安全規GB50161-92煙花爆竹工廠設計安全規GBJ66-84制冷設備與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BJ94-86球形儲罐施工與驗收規GBJ126-89工業設備與管道絕熱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B50184-93工業金屬管道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50185-93工業設備與管道絕熱工程檢驗評定標準TJ231(五)-78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 第五冊壓縮機,風機,泵,空氣分離設備安裝GB50253-97工業金屬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BJ236-82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BJ242-82采暖與衛生
9、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B50243-97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與驗收規GB50252-94工業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GBJ302-88建筑采暖衛生與煤氣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4-88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TJ307-77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工業管道安裝工程)JGJ71-90潔凈室施工與驗收規CJJ28-89城市供熱管網工程施工與驗收規CJJ33-89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與驗收規CJJ38-90城市供熱管網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63-95聚乙烯燃氣管道工程技術規程GB8174-87設備與管道保溫效果的測試與評價GB6168-85層流潔凈工作臺檢驗標準GBJ4-73工業
10、三廢排放試行標準TJ8-74放射性防護規定(試行)TJ36-6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J87-85工業企業噪音控制設計規GBJ122-88工業企業噪音測量規GB1576-85低壓鍋爐水質標準GB3095-82大氣環境質量標準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GB3222-82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GB3869-83體力勞動強度分級GB4129-84標準噪聲源GB5468-91鍋爐煙塵測試方法GB5701-85室空調至適溫度GB6919-86空氣質量 詞匯GB6921-86大氣飄塵濃度測試方法GB9670-88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13271-9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
11、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T14623-93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測量方法GB/T15190-94城市區域環境噪音適用區劃分技術圍TJ32-78室外給水排水和煤氣熱力工程抗震設計規GBJ44-82室外煤氣熱力工程設施抗震鑒定標準GB50251-94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GB50253-94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CJJ51-95城鎮燃氣管網搶修和維護技術規程GB2887-82計算站場技術要求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第一節 一般規定1、防空地下室的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必須確保戰時防護要求,并應滿足戰時與平時的使用要求。當平時使用要求與戰時防護要求不一致時,應采取平戰功能轉換措施。2、防空地下室的通風與空氣調
12、節系統,平時宜結合防火分區設置,戰時應按防護單元分別設置獨立系統。 3、專供平時使用的時的進風口、排風口和排煙口、戰時采取的防護密閉措施,應符合本規第3.4節中的有關規定。4、所有設備與材料的選用均滿足防火、防潮與衛生要求,且便于安裝和維修。5、醫遼救護工程、專業隊隊員掩蔽部和人員掩蔽所的戰時通風方式,應包括清潔通風、濾毒通風和隔絕通風。各類工程的戰時人員新風量應按表 5.1.5采用。 戰時人員新風量標準m3/(Ph))表5.1.5工程類別清潔通風濾毒通風醫療救護工程專業隊隊員掩蔽所、一等人員掩蔽所二等人員掩蔽所6、防空地下室平時人員新風量的確定,通風時不應小于30(m3/(Ph))空調時宜按
13、表5.1.6采用。平時人員空調新風量標準(m3/(Ph))表5.1.6工程或房間類別空調新風量旅館客房、會議室、醫院病房舞廳、文娛活動室一般辦公室、餐廳、閱覽室、圖書館影劇院、商場(店)注:過渡季采用全新風時,人員新風量不宜小30m3/(Ph)7、防空地下室戰時清潔通風的室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宜按表5.1.7采用。戰時清潔通風室空氣溫度和相對溫度計表5.1.7工程或房間類別夏季冬季溫度()相對濕度()溫度()相對濕度()中心醫院、急救醫院、救護站手術室、急救室病房柴油發電機房間機房人員直接操作-人員隔間操作控制室專業隊隊員掩蔽部、人員掩蔽所自然溫度與相對溫度8、防空地下室平時室空氣溫度和相對濕
14、度,宜按表5.1.8采用。平時使用室空氣溫度和相對溫度計表5.1.8工程或房間類別夏季冬季溫度()相對濕度()溫度()相對濕度()旅館客房、會議室;辦公室、多功能廳、圖書閱覽室、文娛室、病房、商場、影劇院舞廳餐廳手術室急救室注:冬季溫度適用于集中采暖地區。車庫冬季溫度不應低于。9、防空地下室平時排風房間的換氣次數,宜按表5.1.9采用。平時排風各類房間換氣次數(次時)表5.1.9房間名稱換氣次數房間名稱換氣次數貯水池、水泵房冷飲、咖啡廳污水泵房吸煙室水沖廁所發電機房貯油間汽車庫餐廳盥洗間、浴室封閉蓄電池室注:貯水池、污水池按充滿后空間中。10、防空地下室戰時隔絕防護時間,以與隔絕防護時室的容許
15、含量,應按表5.1.10采用。戰時隔絕防護時間與CO2容許含量表5.1.10工程類別隔絕防護時間(h)CO2的容許含量(%)醫院、急救醫院、救護站1013.115.416.918.317.3113.58.311.2 14.716.3123.62.25.6 10.614.8不同深度土壤初始溫度統計表附表2深度月平均最低溫度()月平均最高溫度()0.005.329.10.400.325.20.801.723.91.605.421.03.209.517.3空氣調節設計規一般規定第2.1.1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應設置空氣調節:一、對于高級民用建筑,當采用采暖通風達不到舒適性溫濕度標準時;二、對于生
16、產廠房與輔助建筑物,當采用暖通風達不到工藝對室溫濕度要求時.注:本條的高級民用建筑,系指對室溫濕度、空氣清潔程度和噪聲標準等環境功能要求較嚴格,裝備水平較高的建筑物,如國家級賓館、會堂、劇院、圖書館、體育館以與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上述各類重點建筑物。第2.1.2條 在滿足工藝要求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少空氣調節房間的面積和散熱、散濕設備。當采用局部空氣調節器或局部區域 空氣調節能滿足 要求時,不應采用全室性空氣調節。層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條件允許時,可采用分層空氣 調節。第2.1.3條 室保持正壓的空氣 調節房間,其正壓溫度值不應大于50Pa(5mmH2O)。第2.1.4條 空氣調節房間
17、應盡量集中布置。室溫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氣調節房間,宜相鄰布置。第2.1.5條 空氣調節房間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應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氣調節器的類別,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但最大傳熱系數,不宜大于表2.1.5所規定的數值。圍護結構最大傳熱系數W/(m.C)Kcal/m.h.c 表2.5.1圍護結構名稱工藝性空氣調節 舒適性 空氣調節室溫允許波動0.10.20.5=1.0 屋 蓋 0.8(0.7)1.0(0.9) 頂 棚0.5(0.4)0.8(0.7)0.9(0.8)1.2(1.0) 外 墻 0.8(0.7)1.0(0.9)1.5(1.3)墻和樓板0.7(0.6)0.9(0.8)1.2(1.0)
18、2.0(1.7)注:1:表中寺和樓板的有關數值,僅適用相鄰房間的溫差大于3C時.2:確定圍護結構 的傳熱系數時,尚應符合本規第3.1.4條的規定.第2.1.6條 工藝性空氣調節房間,當室溫允許波動圍小于基等于0.5C時,其圍護熱情性指標,不宜小于表2.1.6的規定. 圍護結構最小熱情性指標 表2.1.6圍護結構名稱 室溫允許波動圍(C)0.10.20.5外墻 4屋蓋和頂棚 4 5第2.1.7條 工藝性空氣調節房間的外墻、外墻朝向與其所在層次,應符合表2.1.7的要求。 外墻、外墻朝向與所在層次表2.1.7室溫允許波動圍(C)外墻外墻朝向層次=1.0宜減少外墻宜北向宜避免頂層0.5不宜有外墻如有
19、外墻壁時,宜北向宜底層0.10.2不應有外墻 宜底層注:1:室溫允許波動圍小于或等于0.5c的空氣調節房間,宜布置在室溫允許波動圍較大的空氣調節房間之中,當布置在單層建筑物時,宜設通風屋頂. 2:本條和本規第2.1.9條規定的北向,適用于北緯23.5以北的地區;北緯23.5以南的地區,可相應地采用南向.第2.1.8條 空氣調節房間的外窗面積應盡量減少,并應采取密封和遮陽措施。舒適性空氣調節房間和室溫允許波動圍大于或等于1.0c的工藝性空氣調節房間,部分窗扇宜能開啟.注:工藝性空氣調節房間,外窗宜采用雙層玻璃窗;舒適性空所調節器房間,有條件時,外窗亦可采用雙層玻璃窗.第2.1.9條 工藝性空氣調
20、節房間,當室溫允許波動圍大于1.0C時,外窗應盡量北向;1.0C時,不應有東、西向外窗;0.5C時,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時,應北向。第2.1.10條 工藝性空氣調節房間的門和門斗,應符合表2.1.10的要求.舒適性空氣調節房間開啟頻繁的外門,宜設六斗必要時,可設置空氣幕。門和門斗 表2.1.10室溫允許波動圍(C)外門和門斗門和門斗=1.0不宜有外門,如有經常開啟的外門時,應設門斗門兩側溫差大于等于7C時,宜設門斗0.5不應有外門,如有外門時,必須設門斗門兩側溫差大于3C時,宜設門斗0.10.2 -門不宜通向室溫基數不同或室溫允許被動圍大于是1.0C的鄰室注:外門門縫應嚴密,當門兩側的溫度大于
21、或等于7時,應采用保溫門.負荷計算2.2.1條 空氣調節房間的夏季得熱量,應根據下列各項確定 :一、通過圍護結構傳入室的熱量;二、透過外窗進入室的太陽輻射熱量;三、人體散熱量; 四、照明散熱量;五、設備、器具、管道與其他室熱源的散熱量;六、食品或物料的散熱量;七、滲透空氣帶入室的熱量;八、伴隨各種散濕過和產生的潛熱量。第2.2.2條 空氣調節房間的夏季冷負荷,應根據各項得熱量的種類和性質以與房間的蓄熱特性,分別進行計算。 通過圍護結構進入室的不穩定傳熱量、透過外窗進入室的太陽輻射熱量、人體散熱量以與非全天使用的設備、照明燈具的散熱量等形成的冷負荷,宜按不穩定傳熱方法計算確定;不宜把上述得熱量的
22、逐時值直接作為各相應時刻冷負荷的即時值。第2.2.3條 計算圍護結構傳熱量時,室外或鄰室計算溫度,宜按下列情況分別確定; 一、對于外窗,采用室外計算逐時溫度按本規第2.2.10條式(2.2.10)計算;二、對于外墻和屋頂,采用室外計算逐時綜合溫度,按下式計算:tzs=tsh+(J/W)(2.2.3-1)式中tZS-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逐時綜合溫度(C)tsh -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逐時溫度(C),按本規第2.2.10條式的規定采用;-圍護結構外表面對于太陽輻射熱的吸收系數;J-圍護結構所在朝向的逐時太陽能總輻射照度(W/m),按本規附錄四采用;W-圍護結構外表面換熱系數W/m.C。注:舒適性空
23、氣調節屋間和室溫允許被動圍大于或等于1.0C工藝性空氣調節房間,其非輕型外墻,室外計算日平均綜合溫度,按下式計算:tzp=twp+JP/W(2.2.3.-2)式中tzp-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綜合溫度(C);JP-圍護結構所在朝向太陽總輻射照度的日平均溫度(C),按本規附錄四采用;twp-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C),按本規第2.2.9條的規定采用;、W-同式(2.2.3-1)。三、對于隔墻、樓板等圍護結構,當鄰室為非空氣調節房間時,采用鄰室計算平均溫度,按下式計算:tls=twp+tls (2.2.3-2)式中tls-鄰室計算平均溫度(C)twp-同式(2.2.3-2)tls-鄰
24、邦室計算平均溫度與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的差值(C),宜按表2.2.3采用。溫度的差值 表2.2.3鄰室散熱量很少(如辦公室和走廊)121.0300 輛151300輛51150輛 50輛修車庫15 車位615車位35車位2車位停車場400 輛251400輛101250輛100輛注: 甲、乙類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應按現行的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的規定執行。1.0.2 汽車庫、修車庫的耐火等級應分為三級。各級耐火等級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均不應低于表1.0.2的規定。1.0.3地下汽車庫的耐火等級應為一級。甲、乙類物品運輸車的汽車庫、修車庫和、類的汽車庫、修車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25、。類汽車庫、修車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三級。各級耐火等級建筑物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 表1.0.2燃燒性能和耐火極(h) 構件名稱耐 火 等 級一級二級三級墻防火墻不燃燒體 3.00不燃燒體 3.00不燃燒體 3.00承重墻、樓梯間的墻、 防火隔墻不燃燒體 2.00不燃燒體 2.00不燃燒體 2.00隔墻、框架填充墻不燃燒體 0.75不燃燒體 0.50不燃燒體 0.50柱支承多層的柱不燃燒體 3.00不燃燒體2.50不燃燒體 2.50支承單層的柱不燃燒體2.50不燃燒體2.00不燃燒體 2.00粱不燃燒體 2.00不燃燒體 1.50不燃燒體 1.00樓板不燃燒體 1.50不燃燒體1.00不燃燒
26、體 0.50疏散樓梯、坡道不燃燒體1.50不燃燒體 1.00不燃燒體 1.00屋頂承重構件不燃燒體 1.50不燃燒體 0.50燃燒體吊頂(包括吊頂擱柵)不燃燒體 0.25不燃燒體 0.25難燃燒體 0.15注: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節點縫隙或金屬承重構件的外露部位應加設防火保護層,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本表相應構件的規定。第二章 采暖通風和排煙第一節 采暖和通風2.1.1 車庫嚴禁明火采暖。2.1.2 下列汽車庫或修車庫需要采暖時應設集中采暖:2.1.2.1 甲、乙類物品運輸車的汽車庫;2.1.2.2、 類汽車庫;2.1.2.3、 類修車庫。2.1.3類汽車庫、 類修車庫,當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難時,可
27、采用火墻采暖,但其爐門、節風門、除灰門嚴禁設在汽車庫、修車庫。汽車庫采暖的火墻不應貼鄰甲、乙類生產廠房、庫房布置。2.1.4 噴漆間、電瓶間均應設置獨立的排氣系統,乙炔站的通風系統設計應按現行國家標準乙炔站設計規的規定執行。2.1.5 設有通風系統的汽車庫,其通風系統宜獨立設置。2.1.6 風管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并不應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當必須穿過時。除應滿足本規第5.2.5條的要求外,還應在穿過處設置防火閥。防火閥的動作溫度宜為70。風管的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燒或難燃燒材料;穿過防火墻的風管,其位于防火墻兩側各2m圍的保溫材料不應為不燃燒材料。第二節 排煙2.2.1 面積超過2000m2
28、的地下汽車庫應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機械排煙系統可與人防、衛生等排氣、通風系統合用。2.2.2 設有機要排煙系統的汽車庫,其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宜超過2000m2,且防煙分區不應跨越防火分區。防煙分區可采用擋煙垂壁 、隔墻或從頂棚下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劃分。2.2.3 每個防煙分區應設置排煙口,排煙口宜設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排煙口距該防煙分區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2.2.4排煙風機的排煙量應按換氣次數不小于6次/h計算確定。2.2.5 排煙風機可采用離心風機或排煙軸流風機,并應在排煙支管上設有煙氣溫度超過280C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風機就保證280C時能連續工作30m
29、in。排煙防火閥應聯鎖關閉相應的排煙風機。2.2.6機械排煙管道風速 ,采用金屬管道時不應大于20m/s;采用表面光滑的非金屬材料風道時,不應大于15m/s。排煙口的風速不宜超過10m/s。2.2.7 汽車庫無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區,當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進風系統,且送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50。第三章 采暖通風和排煙第一節 采暖和通風3.1.1、3.1.2 在我國北方,為了保持冬季汽車庫、修車庫的室溫度不影響汽車的發動,不少車庫設置了采暖系統。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汽車庫火災,是由于車庫采暖方式不當引起的。如某市某廠的車庫,采用火爐采暖,因汽車油箱漏油,室溫度較高,油蒸氣揮
30、發較快,與空氣混合成一定比例,遇明火引起火災;又如某大學的磚木結構汽車庫與司機休息室毗鄰建造,用火爐采暖,司機捅爐子飛出火星遇汽油蒸氣引起火災。鑒于上述情況,為防止這些事故發生,從消防安全考慮,苯條規定在汽車庫和甲、乙類物品輸車的車庫,應設置熱水、蒸汽或熱風等采暖設備,不應用火爐或者其他明火采暖方式,以策安全。3.1.3 考慮到寒冷地區的車庫,不論其規模大小,全部要求蒸汽或熱水等采暖,可能會有困難,因此,允許類汽車和、類修車庫可采用火墻采暖,但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對容易暴露明火的部位,進行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生產還是不少的,如汽車噴漆、充電作業等。在北方寒冷地區冬季都要采暖,火墻的溫度較高,
31、如這些 年間貼火墻布置,有的火墻年久失修,一旦產生裂縫,可燃氣體碰到火墻的明火就會引起燃燒、爆炸、所以本條規定,甲、乙類火災危險性的生產作業不允許貼近火墻布置。3.1.4 修車庫中,因維修、保養車輛的需要,生產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些可燃氣體,火災危險性較大。如乙炔氣、修理蓄電池組重新充電時放出的氫氣以與噴漆使用的易燃液體等等,這些易燃液體的蒸氣和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時,遇明火就能爆炸。如汽油蒸氣爆炸下限為1.2-1.4炔氣的爆炸下限為2.32.5 ,氫氣爆炸下限為4.1,尤以乙炔和氫氣和爆炸圍幅度大,其危險性也大。所以,這些工間的排風系統應各自單獨設置,不能與其他用途房間的排風系統混設
32、,防止相互影響,其系統的風機應按防爆要求處理,乙炔間的通風要求還應按照乙炔站設計規的規定執行。3.1.5 汽車庫如通風不良,容易積聚油蒸氣而引起爆炸,還會使車輛發動機啟動時產生一氧化碳,影響庫工作人員的健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汽車庫有無良好通風,是預防火災發生的一個重要條件。從調查了解到的汽車現狀來看,絕大多數是利用自然通風,這對節約能源和投資都是有利的,地下汽車庫和嚴寒地區的非敞開式汽車庫,因受自然通風條件的限制,必須采取機械通風方式。衛生部門要求車庫每小時換氣次數610次,根據國外資料介紹,一般情況每小時換氣6次,足以避免由于油蒸氣揮發而引起的火災或爆炸的危險。因此,如達到衛生標準,消
33、防安全也有了基本保證。組合建筑的汽車和地下汽車庫的通風系統應獨立設置,不應和其他建筑的通風系統混設。3.1.6 通風管道是火災蔓延的重要途徑,國外都有這方面的嚴重教訓。如某手表廠、某飯店等單位,都有因風道為可燃燒材料使火災蔓延擴大的教訓。因此,為堵塞火災蔓延途徑,規定風管應采用不燃燒材料制作。防火墻、防火隔墻是建筑防為分區的主要手段,它阻止火勢蔓延擴大的作用已為無數次火災實例所證實,所以,防火墻、防火隔墻,除允許開設防火門外,不應在其墻面上開洞留孔,防低其防火作用。因考慮設有機械通風的車庫里,風管可能穿越防火墻,為保證它們應有的防火作用,故規定風管穿越這些墻體時,其四周空隙應用不燃燒材料填實,
34、并在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處設防火閥。風管的保溫材料,同樣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減少火災蔓延的途徑,同樣也規定風管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燒材料或難燃燒材料。由于地下車庫通風排煙困難的特點,如果地下車庫的通風、空調系統的風管需保溫,保溫材料不得使用泡沫塑料等會產生有毒氣體的高分子材料。第二節 排煙3.2.1 地下汽車庫一旦發生火災,會產生大量的煙氣,而且有些煙氣含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不能迅速排出室外,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也給消防員進入地下撲救 帶來困難。根據國20多座地下汽車庫的調查,一些規模較大的汽車庫,都設有獨立的排煙系統,而一些中、小型汽車庫,一般均與地下車庫的通風系統組合設置。平時作為排風排氣使用
35、,一旦發生火災時,轉換為排煙使用。當采用排煙、排風組合系統時,其風機應采用離心風機或耐高溫的軸流風機,確保風機能在280C時連續工作30min,并具有在超過280C時風機能自行停止的技術措施。排風風管的材料應為不燃燒材料制作。由于排氣口要求設置在建筑的下部,而排煙口應設置在上部,因此各自的風口應上、下分開設置,確保火災時能與時進行排煙。3.2.2 本條規定了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防煙分區太小,增設了平面的排煙系統的數量,不易控制;防煙分區面積太大,風機增大,風管加寬,不利于設計。規修訂組召集了市華東建筑、建筑的部分專家進行了研討,結合具體工程,按層高為3m,換氣次數為6次/hm3計算,2000m
36、2的排煙量3.6萬m3,是比較合適,符合實際情況。3.2.3 地下汽車庫發生火災時產生的煙氣,開始絕大多數積聚在車庫的上部,將排煙口設在車庫的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墻面上,排煙效果更好,排煙口與防煙分區最遠地點的距離是關系到排煙效果好壞的重要問題,排煙口與最遠排煙地點太遠了,就會直接影響排煙速度,太近了要多設排煙管道,不經濟。3.2.4 地下汽車庫汽車發生火災時,可燃物較少,發煙量不大,且人員較少,基本無人停留,設置排煙系統,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人員疏散,另一方面便于撲救火災。鑒于地下車庫的特點,經專家們研討,認為6次/h的換氣次數的排煙量是基本符合汽車火災的實際情況和需要的。參照了美國NFPA88
37、A有關規定,其要求汽車庫的排煙量也是6次/h,因此規修訂組將風機的排煙量定為6次/h。3.2.5 據測試,一般可燃物發生燃燒時火場中心溫度高達8001000C。火災現場的煙氣溫度也是很高的,特別是地下汽車庫火災時產生的高溫散發條件較差,溫度比地上建筑要高,排煙風機能否在較高氣溫下正常工作,是直接關系到火場排煙很重要的技術問題。排煙風機一般設在屋頂上或機房,與排煙地點有相當一段距離,煙氣經過一段時間方能擴散到風機,溫度要比火場中心溫度低很多。據國外有關資料介紹,排煙風機能在280C連續工作30min,就能滿足要求,本條的規定,與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的有關規定是一致的。排
38、煙風機、排煙防火閥、排煙管道、排煙口,是一個排煙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們缺一不可,排煙防火閥關閉后,光是排煙風機啟動也不能排煙,并可能造成設備損壞。所以,它們之間一定要做以相互聯鎖,目前國的技術已經完全做到了,而且都能做到自動和手動兩用。此外,還要求排煙口平時宜處于關閉狀態,發生火災時做到自動和手動都能打開。目前,國多數是采用自動和手動控制的,并與消防控制中心聯動起來,一旦遇有火警需要排煙時,由控制中心指令打開排煙閥或排煙風機進行排煙。因此凡設置消防控制室的車庫排煙系統應用聯動控制的排煙口或排煙風機。3.2.6 本條規定了排煙管道最大允許風速的數據,金屬管道壁比較光滑,風速允許大一些。混凝土等
39、非金屬管道壁比較粗糙,風速要求小一些,壁光滑、風速阻力要小,壁粗糙阻力要大些,在風機、排煙口等一樣條件下,阻力越大,排煙效果越差,阻力越小,排煙效果越好。這些數據的規定,都是與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的有關規定相一致的。3.2.7 根據空氣流動的原理,需要排除某一區域的空氣,同時也需要有另一部分的空氣補充。地下車庫由于防火分區的防火墻分隔和樓層的樓板的分隔,使有的防火區無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也就無自然進風條件,對這些區域,因是周邊處于封閉的條件,如排煙時沒有同時進行補風,煙是排不出去的。因此,本條規定應在這些區域的防煙分區增設進風系統,進風量不宜小于排煙量的50,在設計中,應盡量做到送風
40、口在下,排煙口在上,這樣能使火災發生時產生的濃煙和熱氣順利排除。采暖通風設計規第一章 總則第1.0.1條 為了在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中,體現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精神,貫徹國家現行的有關方針政策,以便為安全生產、改善生活的勞動條件、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保證產品質量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提供必要的條件,特制訂本規。第1.0.2條 本規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的民用建筑和工業企業生產廠房與輔助建筑物的采暖、通風、空氣調節與其制冷設計。本規不適用于地下建筑、有特殊用途和特殊凈化與防護要求的建筑物以與臨時性建筑物的設計。第1.0.3條 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與其制冷設計方案,應根據建筑物的用途、工藝和使用要求、
41、室外氣象條件以與能源狀況等,同有關專業相配合,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第1.0.4條 采暖、通風和空調節與其制冷系統所用設備、構件與材料,應根據國家和建設地區現有的生產能力和材料 供應狀況等擇優選用,盡量就地取材。同一工程中,設備的系統列和規格型號,應盡量統一。第1.0.5條 編制設計文件時,應根據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和制冷裝置的數量與其復雜程度,配備必要的專業技術和操作、維修人員以與相應的維修設備和檢測儀表等。第1.0.6條 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和制冷系統,應在便于操作和觀察的地點設置必要的調節、檢測和計量裝置。第1.0.7條 布置設備、管道與配件時,應為安裝、操作和維修留有必要的位置。對于大
42、型設備和管道,應根據需要在建筑設計中預留安裝和維修用的孔洞,并應考慮有裝設起吊設施的可能。第1.0.8條 設計中,對于采暖、通風、空氣調節和制冷設備與管道,當有可能傷與人體時,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第1.0.9條 位于地震區和濕陷性黃土地區的工程,布置設備和管道時,應根據需要分別采取防震和有組織排水等措施。第1.0.10條 根據本條規進行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與其制冷設計時,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的規定。第二章 室外計算參數第一節 室空氣計算參數第2.1.1條 設計集中采暖時,冬季室計算溫度,應根據建筑物的作途,按下列規定采用:一、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間,宜采用1620C;二、生產廠房的
43、工作地點:輕作業 不應低于15C中作業 不應低于12C重作業 不應低于10C注:(1)作業各類的劃分,應按國家現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執行。(2)當每名工人占用較大面積(50100m2)時,輕工業可低至10C;中作業可低至7C,重作業可低至5C。三、輔助建筑與輔助用室,不應低于下列數值:浴室 25C更衣室 23C托兒所、幼兒園、醫務室 20C辦公用室 1618C食堂 14C盥洗室、廁所 12C注:當工藝或使用條件有特殊要求時,各類建筑物的室溫度,可參照有關專業標準、規的規定執行。第2.1.2條設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冬季室生活地帶或作業地帶地平均風速,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民用建筑與工業企業輔助
44、建筑物,不宜大于0.3m/s;二、生產廠房的工作地點,當室散熱量小于23W/m320kcal/(m3h)時,不宜大于0.3m/s;當室散熱量天于或等于23W/m3時,不宜大于0.5m/s。注:設置空氣調節的條件,應符合本規第5.1.1條的規定。第2.1.4條 當工藝無特殊要求時,生產廠房夏季工作地點的溫度,應根據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與其與工作地點溫度的允許溫差,按表2.1.4確定。夏季工作地點(C)表2.1.4夏季通風室外 計算溫度22232425262728293233允許溫差1098765432工作地點溫度3232322535注:如受條件限制,在采取通風降溫措施后仍不能達到本表要求時,允許
45、溫差可加大12C。第2.1.5條 設置局部送風的生產廠房,其室工作地點的允許風速,應按本規第4.3.5條至第4.3.7條的有關規定執行。第2.1.6條夏季空氣調節室計算參數,應符合下列規定:一、舒適性空氣調節室計算參數:溫度 應采用2428C相對濕度應采用4065風速 不應大于0.3m/s二、工藝性空氣調節室溫度基數與其允許波動圍,應根據工藝需要并考慮必要的衛生條件確定;工作區的風速,宜采用0.2-0.5m/s,當室溫度高于30C時,可大于0.5m/s。注:設置空氣調節的條件,應符合本規第5.1.1條的規定。第二節室外空氣計算參數第2.2.1 條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應采歷年平均不保證5天的日平均
46、溫度。注:本條與本節其他文中所謂“不保證”。系針對室外空氣溫度狀況而言,“歷年平均不保證”,系針對累年不保證總天數或小時數的歷年平均值而言。第2.2.2條 冬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溫度。第2.2.3條 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最熱月14時的月平均溫度的平均值。第2.2.4條 夏季通風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采用歷年最熱月14時的月平均相對濕度的平均值。第2.2.5條 冬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1天的日平均溫度。第2.2.6條 冬季空調節室外計算相對濕度,應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對濕度。第2.2.7條 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0
47、h的干球溫度。注:統計干溫球溫度時,宜采用當地氣象臺站每天4次的定時溫度記錄,并以每次記錄值代表6h的溫度值核算。第2.2.8條 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0h的濕球溫度。第2.2.9條 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應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天的日平均溫度。第2.2.10條 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逐時溫度,可按下式確定:tsh=twp+tr(2.2.10-1)式中:tsh室外計算逐時溫度(C)twp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日平均溫度(C),按本規第2.2.9條采用。室外溫度逐時變化系數,按2.2.10采用;tr夏季室外計算平均日較差,應按下式計算:室外溫度逐時變化系數 表2
48、.2.10時刻1-0.352-0.383-0.424-0.455-0.476-0.41時刻7-0.288-0.1290.03100.16110.29120.40時刻130.48140.52150.51160.43170.39180.28時刻190.14200.0021-0.1022-0.1723-0.2324-0.26tr= twg-twp/ 0.52(2.2.10-2)式中tr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C),按本規第2.2.7條采用。其他符號意義同式(2.2.10-1)。第2.2.11條 當室溫濕度必須全年保證時,應另行確定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參數。僅在部分時間(如夜間)工作的空氣調節系統,
49、可不遵守本規第2.2.7條至第2.2.10條的規定。第2.2.12條 冬季室外平均風速,應采用累年最冷三個月各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冬季室外最多風向的平均風速,應采用累年最冷三個月最多風向(靜風除外)的各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夏季室外平均風速,應采用累年最熱三個月各月平均風速的平均值。第2.2.13條 冬季最多風向與其頻率,應采用累年最冷三個月的最多風向與其平均頻率。夏季最多風向與其頻率,應采用累年最熱三個月的最多風向與其平均頻率。年最多風向與其頻率,應采用累年最多風向與其平均頻率。第2.2.14條 冬季室外大氣壓力,應采用累年最冷三個月各月平均大氣壓力的平均值。第2.2.15條 冬季日照百分率,
50、應采用累年最冷三個月各月月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第2.2.16條 設計計算用采暖期天數,應按累年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臨界溫度的總日數確定。采暖室外臨界溫度的選取,一般民用建筑和生產廠房與輔助建筑物,宜采用5C。注:本條中所謂“日平均溫度穩定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臨界溫度”,系指室外連續5天的滑動平均溫度。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臨界溫度。第2.2.17條 室外計算參數統計年份,宜采取19511980年,共30余年,不足30年,按實有年份采用,但不得少于10年,少于10年時,應對氣象資料進行訂正。第2.2.18條 同區的室外氣象參數,應根據就地的調查,實測并與地理和氣候條件相似的鄰近臺站的氣
51、象資料進行比較確定。第2.2.19條 一些主要城市的室外氣象參數,應按本規附錄二采用。對于本規附錄二未列入的城市與臺站,應按本節的規定進行統計確定。對于冬夏兩季各種室外計算溫度,亦可按本規附錄三所列的簡化統計方法確定。第三節 夏季太陽輻射照度第2.3.1條 夏季太陽輻射照度,應根據當地的地理緯度、大氣透明度和大氣壓力,按7月21日的太陽赤緯計算確定。第2.3.2條 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與水平面的太陽總輻射照度,可按本規附錄四采用。第2.3.3條 透過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與水平面標準窗玻璃的太陽直接輻射照度,可按本規附錄五采用。第2.3.4條 應用本規附錄四和附錄五時,當地的大氣透明度等級。應根據本
52、規附錄六與夏季大氣壓力,按表2.3.4確定。大氣透明度等級 表2.3.4附錄六標定的透明度等級下列大氣壓力(hPa)(mbar)時的透明度等級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11111111211111222312222333422333444523444455644455566第四章 通風第4.1.1條 為了防止大量熱、蒸汽或有害物質向生活地帶或作業地帶放散,防止有害物質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必須從工藝、總圖、建筑和通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第4.1.2條 放散有害物質的生產過程和設備,應盡量機械化、自動化、加強密閉,避免直接操作;并應積極改革工藝流程,使之少產生或不產生有
53、害物質。對于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放散的有害物質,向大氣排放時;應符合國家現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工業企業“三廢”排放標準、大氣環境質量標準以與各行業污染排放標準的要求。第4.1.3條 放散粉塵的生產過程,應首先考慮濕式作業。運輸含塵物料時,應盡量采用氣力輸送或水力輸送。放散粉塵的生產廠房,宜采用濕法沖洗措施。當工藝不允許濕法沖洗且防塵要求較嚴格時,可采用真空吸塵裝置。第4.1.4條 大量散熱的熱源(散熱設備、熱物料等),應盡量放在生產廠房外面。對生產廠房的熱源,應采取有效的隔熱措施。工藝流程的設計,宜使操作工人遠離熱源。第4.1.5條 確定建筑方位時,應盡量減少西曬,以自然通風為主的建筑物,
54、其方位還應根據主要進風面和建筑物形式,按夏季有利的風向布置。第4.1.6條 位于炎熱地區的民用建筑和工業企業輔助建筑物,宜采用通風屋頂,如條件限制,可采取其他隔熱措施;散熱量小于23W/M3的生產房,當屋蓋離地面平均高度小于或等于8m時,宜在屋蓋隔熱或適當增加廠房高度。注:(1)民用建筑的隔熱,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的要求。(2)有條件設置通風屋頂的生產廠房,以與存放橡膠、塑料制品和油漆等的倉庫亦可采用通風屋頂。第4.1.7條 放散熱、蒸汽或有害物質的建筑物,宜采用局部排風,當局部排風達不到衛生要求時。應輔以全面排風或采用全面排風。第4.1.8條 設計局部排風或全面排風時,宜采用自
55、然通風,當自然通風達不到衛生要求時,應采用機械通風或自然與機械的聯合通風。注:技術經濟比較合理時,可采用屋頂通風機進行全面排風。第4.1.9條 組織室氣流時,不應使含有大量熱、蒸汽或有害物質的空氣流入沒有或僅有少量熱,蒸汽或有害物質的地帶。第4.1.10條 凡屬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單獨設置排風系統:一、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害物質混合后能引起燃燒或爆炸時;二、混全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蝕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時;三、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結并積聚粉塵時;四、放散劇毒物質的房間和設備。第4.1.11條 同時放散有害物質,余熱和余濕時;全面通風量應按其中所需要最大的空氣量計算。數種有害物質同時放散于空氣中,其全面通
56、風量的計算,應按國家現行的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執行。第4.1.12條 散入室的有害氣體數量不能確定時,全面通風量可按類似房間的實測資料或經驗數據,按爭氣次數確定,亦可按各有關的專業標準執行。第4.1.13條 民用建筑的廚房、廁所、盥洗室和浴室等,宜設置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進行局部排風或全面換氣。普通民用建筑的居住、辦公用室等,宜采用自然通風;當其位于嚴寒地區或區時,尚應設置可開啟的氣窗進行定期換氣。第4.1.14條 高層民用建筑的防煙樓梯間與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和合用前室以與走道、房間等的防煙、排煙設計,應按國家現行的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執行。第二節 自然通風第4.2.1條 放散熱量的生產廠
57、房與輔助建筑物,其自然通風應僅考慮熱壓作用。按本規附錄九計算。第4.2.2條 夏季自然通風用的進風口,宜采用門、洞、平開窗或垂直轉動窗、板等。第4.2.3條 夏季自然通風用的進風口,其下緣距室地面的高度,應采用0.31.2m,當進風口較高時,應考慮風效率降低的影響。在嚴寒地區或寒冷地區,冬季自然通風用的進風口,其下緣不宜低于4m,如低于4m,應采取防止冷風吹向工作地點的措施。第4.2.4條 當熱源靠近生產廠房的一側外墻布置,且外墻與熱源之間無工作地點時,該側外墻上的進風口,應盡量布置在熱源的間斷處。第4.2.5條 利用天窗排風的生產廠房,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采用避風天窗:一、炎熱地區,室散熱
58、量大于23W/m3時;二、其他地區,室散熱量大于35W/m3時;三、不允許氣流倒灌時。注:多跨生產廠房的相鄰天窗或天窗兩側與建筑物鄰接,且處于負壓區時,無擋風板的天窗,可視為避風天窗。第4.2.6條 利用天窗排風的生產廠房與輔助建筑物,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不設避風天窗:一、利用天窗能穩定排風時;二、夏季室外平均風速小于或等于1m/s。第4.2.7條 當建筑物一側與較高建筑物鄰時,為了防止避風天窗或風帽倒灌,其各部尺寸,應符合圖4.2.7-12和表4.2.7的要求。避風天窗或風帽與建筑物的相關尺寸 表4.2.7z/h0.40.60.81.01.21.41.61.82.02.12.22.3(B-
59、Z)/H1.31.41.451.51.651.82.12.52.93.74.65.6注:當 z/h2.3時,建筑物的相關尺寸可不受限制。第4.2.8條 擋風板與天窗之間,以與作為避風天窗的多跨生產廠房相鄰天窗之間,其端部均應封閉。當天窗較長時,尚應設置橫向隔板,其間距不應大于擋風板50m。在擋風板或封閉物上,應設置檢查門。注: 擋風板下緣至屋面的距離,宜采用0.1-0.3m。第4.2.9條 不需調節天窗窗扇開啟角度的高溫生產廠房,宜采用不帶窗扇的避風天窗,但應符合防雨要求。第4.2.10條 自然通風用的窗扇;應設便于操作和維修的開關裝置。第三節 隔熱降溫第4.3.1條 工人在較長時間直接受到輻
60、射熱影響的工作地點,當其輻射照度在350W/m2300kcal/(m2h)以上時,應采取隔熱措施,受輻射熱影響較大的工作室應隔熱。第4.3.2條 經常受輻射熱影響的工用地點,應根據工藝,供水和室氣象等條件,分別采用水幕、隔熱水箱或隔熱屏等隔熱設施。第4.3.3條 工人經常停留的高溫地面或靠近的高溫壁板,其表面平均溫度不應高于40C。注:當采用串水地板或隔熱水箱時,其排水溫度不宜高于45C。第4.3.4條 較長時間操作的工作地點,當其溫度達不到衛生要求或輻射照度大于350W/m2時,應設置局部送風。第4.3.5條 當采用不帶噴霧的軸流式通風機進行局部送風時,工作地點的風速,應符合下列規定:輕作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籃球裁判員考試真題及試題與答案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升學指導與試題解析
- 2024年足球裁判員考試特點試題與答案
- 農業植保員資格考試中的細節與重點試題及答案
- 提升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成績的有效路徑試題及答案
- 2024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復習誤區辨析試題及答案
- 2024游泳救生員職業考試的倡導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考試的考點總結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足球裁判員知識地圖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教育資源共享合同范本
- GB/T 45166-2024無損檢測紅外熱成像檢測總則
- 脫硝催化劑環境影響評估-洞察分析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4第1課時Startup
- 2025年異位妊娠診斷與治療策略研究綜述
- 2025年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鄉村振興戰略儲備人才引進18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12J12無障礙設施圖集
- 【八年級下冊地理中圖北京版】期中真題必刷卷B-【期中真題必刷卷】(北京專用)(解析版)
- 《鐵路技術管理規程》(普速鐵路部分)
- 白細胞疾病及其檢驗(血液學檢驗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