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與中國話劇課件_第1頁
曹禺與中國話劇課件_第2頁
曹禺與中國話劇課件_第3頁
曹禺與中國話劇課件_第4頁
曹禺與中國話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 中國話劇初創時的四個時期 1文明戲時期話劇作為一種西方的戲劇形式,是19世紀末由在上海的西方僑民引入中國的。當時并不叫“話劇”,而被稱為“新劇”或“文明戲”、“文明新戲”。中國現代話劇早期的創作與演出模式:強調現場的宣傳作用,強調演員在表演中的創造性,普遍采用“幕表制”,即不用劇本,只用演出提綱,演出內容由演員即興發揮。 第四講 中國話劇初創時的四個時期 1文明戲時期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1919年,在“易卜生熱”的高潮中,胡適模仿易卜生傀儡家庭創作的劇本終身大事,是新文學史上第一個創作劇本,是現代話劇告別傳統“幕表制”的標志。 2愛美劇時期 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民眾

2、戲劇社”是新文學第一個專門的戲劇社團。為避免重蹈新劇的覆轍,民眾戲劇社意圖反對職業化與商業化,大力提倡非營業性質的“愛美劇”。 第四講1919年,在“易卜生熱”的高潮中,胡適模仿易卜生傀愛美劇,即業余演劇。愛美,是Amateur的譯音,意為“業余的”、“非職業的”。伴隨著“愛美劇”出現的“小劇場運動”,以愛美劇的形式進行藝術實驗,建立起不同于新劇的話劇體制,其核心就是以“導演制”取代“明星制”。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春柳社黑奴吁天錄海報上海戲劇協社演出少奶奶的扇子劇照愛美劇,即業余演劇。愛美,是Amateur的譯音,意為“業余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小劇場運動對劇本創作的重視,不僅產生了陳大悲的幽蘭

3、女士、洪深的趙閻王、熊佛西的青春的悲哀、歐陽予倩的潑婦等現實題材的嘗試之作,而且還培養了郭沫若、田漢、丁西林等一批著名的劇作家。 依次為:熊佛西、田漢、歐陽予倩、丁西林、陳大悲、洪深第四講小劇場運動對劇本創作的重視,不僅產生了陳大悲的幽蘭女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3左翼戲劇時期 1929年秋,新成立的上海藝術劇社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無產階級戲劇”(或稱“新興戲劇”、“普羅戲劇”)的口號,標志著中國戲劇運動進入了“左翼戲劇時期”。1930年8月,藝術劇社又聯合辛酉、南國等劇社成立了上海劇團聯合會,后改為中國左翼劇團聯盟、中國左翼劇作家聯盟,成為“左聯”的重要力量。左翼戲劇運動以提倡“戲劇的大眾化”為特

4、色。這時期的最大成就是田漢的回春之曲和洪深的農村三部曲(五奎橋、香稻米、青龍潭)。第四講3左翼戲劇時期 1929年秋,新成立的上海藝術劇社旗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4劇場戲劇時期 “劇場戲劇”(即“大劇場”演出)以職業化和營業性為特點,是中國話劇從業余走向專業的標志,也是中國話劇從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標志。“劇場戲劇”出現的必備條件有二,一是必須是一種藝術,二是必須有票房號召力。而成功的關鍵在于劇本的創作。曹禺雷雨的成功,不僅改變了現代話劇的落后面貌,達到了文學性與舞臺性、藝術性與欣賞性的高度統一,而且標志著話劇這種“舶來品”在中國的成熟。第四講4劇場戲劇時期 “劇場戲劇”(即“大劇場”演出)以職第

5、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二、曹禺話劇的三大杰作 曹禺舊居第四講二、曹禺話劇的三大杰作 曹禺舊居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1雷雨 雷雨廣泛地吸收了西方各種戲劇的優點,并將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成功地表現了20年代中國帶有濃厚封建性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中各種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為中國現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劇。雷雨劇照李小龍演的雷雨第四講1雷雨 雷雨廣泛地吸收了西方各種戲劇的優點,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易卜生戲劇“社會悲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周樸園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主題思想方面。周樸園是雷雨的主人公,是劇中各種悲劇的根源。 莎士比亞戲劇“性格悲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蘩漪形象的塑造上。古希臘戲劇“命運悲劇”的影響,

6、主要表現在侍萍形象的塑造上。魯侍萍上:周樸園中:蘩 漪第四講易卜生戲劇“社會悲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周樸園形象的塑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2日出日出以30年代具有中國特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天津為背景,展示了“有余”和“不足”兩個社會階層完全不同的生存狀態,實現了對“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社會的揭露。 第四講2日出日出以30年代具有中國特色的半封建半殖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陳白露是一位“娜拉式”的新女性,在沒有走進社會之前,她是美麗而純真的“竹均”,對未來充滿理想;走進社會后,很快就變成了玩世不恭的“白露”。方舒飾陳白露徐帆飾陳白露第四講陳白露是一位“娜拉式”的新女性,在沒有走進社會之前,她第四講曹禺與

7、中國話劇潘月亭、李石清和黃省三,構成了一個既互為對照又互為補充的“三段式”人物鏈,很好地表現了“有余者”和“不足者”的對立和變化。從雷雨到日出的變化,是曹禺在雷雨取得成功后,試圖超越自己的一次大膽嘗試。受俄國戲劇大師契訶夫和他的三姐妹的影響,在結構和風格等方面都有變化,但仍然保持著作家內心里的騷動和郁熱。第四講潘月亭、李石清和黃省三,構成了一個既互為對照又互為補充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 3北京人 北京人代表著40年代話劇藝術的最高成就,是曹禺追求已久的由“戲劇化的戲劇”向“生活化(散文化)的戲劇”的轉變,是曹禺“走向契訶夫”宿愿的實現,是曹禺戲劇的一個新的高峰。 北京人劇照代表著三種不同文化的三個不同時代的“北京人”同時出現在一個舞臺空間里,這是曹禺創造的一個“舞臺奇觀”。第四講 3北京人 北京人代表著40年代話劇藝術的最第四講曹禺與中國話劇“遠古北京人”(中國人的祖先北京猿人)是一個象征形象;曾皓、曾文清與曾思懿夫婦、江泰與曾文彩夫婦等是“現實北京人”的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