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選擇性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資源枯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魯爾區為例-課件(26張ppt)_第1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選擇性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資源枯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魯爾區為例-課件(26張ppt)_第2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選擇性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資源枯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魯爾區為例-課件(26張ppt)_第3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選擇性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資源枯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魯爾區為例-課件(26張ppt)_第4頁
高中地理湘教版選擇性必修2-第二章第三節-資源枯竭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魯爾區為例-課件(26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以德國魯爾區為例1資源枯竭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1德國魯爾區 位置歐洲德國-中部“十字路口”50N-中西部10E資源枯竭地區:課本53頁2德國魯爾區 位置歐洲德國-中部“十字路口”50N一、德國魯爾工業區的繁榮與輝煌歷史1、魯爾區的區位優勢條件儲量大、埋藏淺、煤質優、煤種全、品位高(1)豐富的煤炭資源開采條件好 魯爾區煤炭地質儲量為2190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3/4,其中經濟可開采量約220億噸,占全國的90%。煤炭煤質好,煤種全,品位高,為優質硬煤田,露天煤礦豐富,可煉優質焦炭的肥煤占儲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和硫分都低,發熱量高.3一、德國魯爾工業區的繁榮與輝煌歷

2、史儲量大、埋藏淺、煤質優、煤(2)離鐵礦區較近魯爾區自身沒有鐵,但離鐵礦近,初期來自法國的洛林鐵礦;后來自瑞典、俄羅斯、荷蘭洛林課本53頁圖2-25鹿特丹海港(巴西、印度、澳大利亞)4(2)離鐵礦區較近魯爾區自身沒有鐵,但離鐵礦近,初期來自法國萊茵河利珀河魯爾河(3)充足的水源(4)便利的水陸交通為本區發展“移鐵就煤型”工業奠定堅實基礎。(課本54頁活動材料)5萊茵河利珀河魯爾河(3)充足的水源(4)便利的水陸交通為本區德國以及西歐發達的的工業,為魯爾區工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市場。(5)廣闊的市場小結:魯爾區優勢條件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區較近3、充足的水源4、便捷的水陸交通5、廣闊的市場

3、知識回顧:工業的區位因素1、自然因素原料、燃料(能源)、水源、土地2、人文因素: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科技、工農業基礎、工業協作等分析以資源為依托發展工業的一般思路1、資源條件2、交通條件3、市場條件4、其他條件6德國以及西歐發達的的工業,為魯爾區工業生產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煤、鐵、石油、海洋資源豐富 水陸交通便利 市場廣闊 工業基礎雄厚 勞動力豐富 探究二:遼中南(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的優勢條件魯爾區優勢條件1、豐富的煤炭資源2、離鐵礦區較近3、充足的水源4、便捷的水陸交通5、廣闊的市場7煤、鐵、石油、海洋資源豐富 探究二:遼中南(東北)老工業基遼中南魯爾區相同點煤炭豐富交通便利市場廣闊不

4、同點鐵礦、石油、海洋資源豐富鐵礦、石油、海洋資源短缺海洋運輸便利內河航運發達水資源不足水資源豐富 比較我國遼中南工業區與德國魯爾區區位條件的異同8遼中南魯爾區相同點煤炭豐富交通便利市場廣闊不同點鐵礦探究一:魯爾區的五大工業部門 豐富的煤炭資源運入鐵礦石煤炭工業豐富的水源鋼鐵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機械工業1集中在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五大傳統工業部門2其中煤炭工業和鋼鐵工業是全區經濟的基礎魯爾區衰落的主要原因:生產結構單一(內在自身原因)9探究一:魯爾區的五大工業部門 豐富的煤炭資源運入鐵礦石煤炭工a、世紀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氣廣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占比重減少。煤炭的能源地位

5、下降年份1800年1900年1980年焦煤 4噸2噸0.75噸鐵礦石 2噸1.8噸1.3噸b、新技術煉鋼的耗煤量逐漸降低燃料原料港口鋼鐵工業區位導向變化世界鋼鐵工業過程中每煉噸鋼所需要的煤、鐵礦石10a、世紀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氣廣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時間主導因素區位選擇原因舉例早期 20世紀初期開始 二戰以后 煤炭資源早期煤炭煉鐵,消耗煤炭較多近煤炭地德國魯爾區鐵礦資源冶金技術改進,所用焦煤量大幅下降近鐵礦中國鞍鋼、武鋼、攀鋼、包鋼消費市場科技發展,巨型礦石運輸船出現,海運成本大幅降低靠近沿海的消費市場中國寶鋼、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鋼鐵工業區位選擇的三次變化11時間主導因素區位選擇原因舉例早

6、期 20世紀初期開始 煤炭資源比較鞍鋼、寶鋼區位的異同靠近原材料產地(原料導向)靠近市場(市場導向)交通便利12比較鞍鋼、寶鋼區位的異同靠近原材料產地(原料導向)靠近市場世界性鋼鐵過剩產鋼、出口鋼越來越多經濟危機、鋼替代品的廣泛使用20世紀50年代以后,產鋼和出口鋼的國家越來越多,世界鋼鐵市場競爭激烈。隨后,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以及鋼產品替代品的廣泛應用,使世界鋼材消耗量急劇減少。世界性的鋼鐵過剩,也導致了魯爾區鋼鐵工業的衰落。 新技術革命的沖擊(根本原因)環境污染嚴重:重化工業集聚帶來的環境污染、土地緊張、交通擁擠13世界性鋼鐵過剩產鋼、出口鋼越來越多經濟危機、鋼替代品的廣泛20世紀6

7、0年代開始綜合整治1調整工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2調整工業布局,保證各行業平衡發展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3發展科技和教育(魯爾大學、多特蒙特大學);5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減少煤炭、鋼鐵企業數量;新建或引入技術水平高的電子、石油化工、汽車、機械等部門的中小企業。工業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鋼鐵工業向沿海(荷蘭鹿特丹建港口)轉移。嚴格控制工業廢水、廢氣等的排放;建立廢棄物回收和污水處理系統;植樹造林。課本57-59頁減少魯爾區本地污染。便于進口鐵礦石。減少原料和產品運輸成本1420世紀60年代開始綜合整治1調整工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繁榮階段(區位優勢)衰落階段(衰落原因)整治階段(整治措

8、施)魯爾區的發展歷程【小結】傳統工業區(歷史較長久,多是在豐富的煤、鐵基礎上,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核心,逐漸發展起來的工業地域,它們往往規模大、布局集中)可持續發展的分析思路?1、分析區域特征:區位條件、能源資源或礦產資源的結構、地理環境狀況;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矛盾,多數資源型工業基地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生產結構單一能源或資源面臨枯竭環境污染嚴重用地緊張、地價高等。3、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策略:發展新興產業、第三產業,實現經濟結構的多元化和產業轉型;發展科技;建立發達的交通網、改善環境等15繁榮階段(區位優勢)衰落階段(衰落原因)整治階段(整治

9、措施)1、資源條件煤炭資源的有利條件具體表現儲量豐富已探明的煤炭資源儲量為2700億噸,按2007年生產規模(6.3億噸)計算,可開采430年分布廣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煤種全全國10大煤種,山西省都有分布質優具有低灰、低硫、低磷、發熱量高的特點,大同煤田為低硫、低灰、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產地,河東煤田則是優質主焦煤基地開采條件好煤田多為中厚煤層,埋藏淺,適于露天開采和大規模機械化開采探究三:山西能源資源的開發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區位條件161、資源條件煤炭資源的有利條件具體表現儲量豐富已探明的煤炭資2、市場廣闊172、市場廣闊17 包頭 交通比較便利3、位置適中,18 包頭 交通

10、比較便不足:水源山西是缺水省份萬家寨引水工程小結:山西資源開發優勢條件:1、資源狀況:煤炭資源豐富,開采條件好2、市場條件:市場廣闊3、交通條件: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19不足:水源山西是缺水省份萬家寨引水工程小結:山西資源開發優勢(1)黃河在山西段位于黃土高原,多峽谷瀑布不利于航運;(2)黃河水量不大,季節變化大,發展內河運輸比較困難。為主為輔航空管道水運鐵路公路OUTOUTOUT運量大成本低山西能否發展黃河水運?山西陜西山西能源輸出主要方式之一:晉煤外運20(1)黃河在山西段位于黃土高原,多峽谷瀑布不利于航運;(2)晉煤外運路線大同神木黃驊港焦作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秦皇島日照運煤鐵路干線晉煤

11、外運主要通道21晉煤外運路線大同神木黃驊港焦作大秦線神黃線焦日線秦皇島日照運思考:建設坑口電站對我國東部的意義?1、緩解能源緊張,促進經濟發展2、緩解交通運輸壓力(運煤)3、優化大氣環境(燃煤) 坑口電站就是在煤的產地建設大型電站,就地發電,變運送煤炭為輸出電力 山西能源輸出主要方式之二:“晉電東送”建設坑口電站對山西的影響?1、經濟效益好;2、減緩交通壓力和途中損耗;3、加劇大氣污染和水資源緊張。22思考:建設坑口電站對我國東部的意義?1、緩解能源緊張,促進經對于山西來說,輸煤好還是輸電好?價格:輸電效益高于輸煤;運輸成本:輸電成本低于輸煤;污染:輸電加重山西污染,改善消費區環境;水:火力發

12、電耗水較多,山西缺水經濟效益:輸電好環境效益:輸煤好發揮優勢改善不利缺水、污染變煤為電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故兩種方式長期并存。探究三問題2:簡要評價山西輸煤和輸(火)電兩種能源輸出方式的優缺點。利弊輸煤對環境影響小經濟效益低,交通壓力大,途中損耗輸電經濟效益好,減緩交通壓力和途中損耗有大氣污染,加劇水資源緊張23對于山西來說,輸煤好還是輸電好?價格:輸電效益高于輸煤;經濟能源開發和綜合利用露天礦表土的剝離、井礦巷道的建設、礦區道路的鋪設燃煤發電、洗煤、煉焦等重化工業的發展大面積開挖地表,排棄大面積土石,處理不當會造成生態問題易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生態環境問題能源開發利用必須與生態環境治理同步開采、使用、運輸中產生的二次揚塵污染問題 24能源開發和綜合利用露天礦表土的剝離、井礦巷道的建設、燃煤發電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方法和手段1)提高煤的利用技術以技術創新為先導潔凈煤技術多品種、多層次的清潔能源生產體系技術改造和環境保護煤炭綜合利用技術廢物利用技術2)調整產業結構對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游業,降低重化工業的比重重化工業為主調整3)“三廢”的治理廢渣:煤矸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