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黃淮海地區綠色食品夏玉米生產操作規程(1)10.20_第1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LB/T 008-2018黃淮海地區綠色食品夏玉米生產操作規程2018-04-03發布 2020-11-01實施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發布 前 言本規程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提出并歸口。本規程起草單位:天津市綠色食品辦公室、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河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河北省綠色食品辦公室、山東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張瑋、張憲、鄭成巖、張鳳嬌、王瑩、任伶、馬文宏、樊恒明、劉遠航、劉燁潼、鄧艾興、馬磊、孫世德、王洪亮、孟浩、王馨、邱璐。黃淮海地區綠色食品夏玉米生產操作規程1范圍本規程規定了黃淮海地區綠色食

2、品夏玉米的產地環境、品種選擇、整地與播種、田間管理、收獲與貯藏、生產廢棄物的處理和建立技術檔案。本規程適用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江蘇省北部地區、安徽省、山東省、河南省和湖北省的綠色夏玉米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糧食作物種子NY/T 391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 393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 394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 658 綠色食品包裝通用準則NY/T 1056 綠色食品貯藏運輸準則

3、NY/T 1118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3產地環境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NY/T 391的規定,選擇在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基地選點應遠離工礦區和公路鐵路干線,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地塊應肥力較高,耕層深厚,保水保肥,灌排便利。要求土壤耕作層大于20 cm,耕層有機質含量大于1.2,速效氮大于60 mg/kg,速效磷大于20 mg/kg,速效鉀大于120 mg/kg。土壤 pH 值6.57.0,氯化鈉含量 0.3以下,微量元素充足。選擇區域的年平均氣溫10 14,全年無霜期大于170 d,降水量500 mm 800 mm,10的積溫在3600 4700,生育期日照時數在2000 h 2

4、800 h。4品種選擇4.1選擇原則種子質量應符合 GB 4404.1的規定。根據生態條件,因地制宜選用經過國家或者黃淮海省份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優質、高產、穩產、抗病、抗倒的夏玉米品種,選用的品種生育期所需活動積溫比當地常年活動積溫少150左右。種子的純度和凈度應達98%以上,發芽率不低于90%,種子含水量不高于16%。4.2品種選用選擇的品種盡量避免光熱資源浪費和成熟度不足等情況的發生,并且建議選用5.4% 吡戊(吡蟲啉含量5%、戊唑醇含量0.4%)玉米種衣劑包衣的種子。黃淮海北部夏玉米可選擇品種有鄭單958、浚單20、京科68、中單909、京單38、中科11、農華101和紀元1號等

5、;黃淮海中部可選擇的品種有鄭單958、浚單20、新單26、偉科702、吉祥1號、登海605、先玉335、中單909、魯單981、金海5號、中科11、蠡玉35、聊玉22號、洛玉8號等;黃淮海南部可選擇的品種有如鄭單958、浚單20、偉科702、吉祥1號、新單26、先玉335、金海5號、中科11、蠡玉16、蘇玉20、隆平206、登海605、益豐29、弘大8號等。4.3種子處理4.3.1 曬種播種前15天將玉米種子晾曬2天3天,并時常翻動種子,使種子晾曬均勻,提高出苗率。4.3.2 發芽率實驗種子處理完成后,播前10天進行1次發芽率試驗,保證種子的芽率90%以上。5整地、播種5.1 整地前茬小麥灌好

6、麥黃水,小麥成熟后,用聯合作業機械收獲小麥,同時將小麥秸稈切碎均勻撒到田間,秸稈切碎后的長度在5 cm8 cm,割茬高度小于10 cm,漏切率小于2%。前茬小麥收獲后,滅茬、施肥、淺耕后播種。5.2 播種5.2.1 播種期黃淮海區域夏玉米適宜的播種期是6月5日6月15日,即小麥收獲后及時搶茬整地播種,以大蒜、豌豆等早熟經濟作物為前茬的地塊,可視倒茬時間適當早播。5.2.2 播種量根據品種特性和種植密度,播種量45 kg hm252.5 kg/hm2。一般緊湊型玉米品種種植密度60000株hm275000株/ hm2,大穗型品種種植密度52500株/ hm260000株/ hm25.2.3 播種

7、方式采用筑畦條播,玉米田畦寬4.8 m,畦埂寬30 cm 40 cm。采用玉米施肥精量播種機進行等行距或大小行播種。等行距一般應為60 cm;大小行一般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播種深度3 cm5 cm。6田間管理6.1灌溉一般年份,黃淮海區域的夏玉米生育期降水與生長需水同步,不進行灌溉。除遇特殊旱情,夏玉米關鍵生育期田間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0%時,應及時灌水600 m3/ hm2。夏玉米關鍵生育期的適宜土壤相對含水量分別為:播種期75%左右,苗期60%75%,拔節期65%75%,抽穗期75%85%,灌漿期67%75%。玉米灌溉采用微噴灌的節水灌溉方式。6.2施肥提倡增施有機肥,控施

8、化肥,合理施用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肥料應符合NY/T 394的規定。施肥量應符合NY/T 1118 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土壤肥力狀況,確定施肥量和肥料比例。一般每畝基施腐熟有機肥1500 kg2000 kg,每畝總施肥量:尿素10 kg12 kg,磷酸二銨10 kg14 kg,硫酸鉀6 kg8 kg,硫酸鋅(ZnSO4)1.5 kg2.0 kg。全部有機肥、磷肥、鉀肥、鋅肥作底肥,氮肥的30%作底肥,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剩余的70%的氮肥在6月底7月上旬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追肥方式為在距植株根 10 cm15 cm 處開溝深施,追肥深度為 12 cm15cm。6.3病蟲草鼠害防治應堅持

9、“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學防治措施。6.3.1主要病蟲草害夏玉米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銹病、絲黑穗病、粗縮病等;害蟲有玉米螟、棉鈴蟲、二點委夜蛾、粘蟲、灰飛虱、玉米葉螨、蠐螬。金針蟲、地老虎等;雜草有狗尾草、牛筋草、馬齒莧等。6.3.2病蟲害防治6.3.2.1農業防治措施推廣種植抗病蟲、耐高溫的玉米品種,開展農機農藝結合、精細管理、培育壯苗。小麥收獲后深耕滅茬,控制二點委夜蛾的發生和危害。實行精耕細作、測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合理水肥管理,培育健壯植株,提高田間通透度,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清除田邊地頭雜草,做好田間雜

10、草防除,鏟除病蟲棲息場所和寄主植物。玉米收獲后進行秸稈粉碎深翻或腐熟還田處理,降低翌年病蟲基數。適期晚播,可使玉米苗期感病階段,避開粗縮病傳毒昆蟲灰飛虱一代成蟲麥田遷出峰期,從而有效控制玉米粗縮病的發生。6.3.2.2物理防治措施利用害蟲的趨光、趨化、趨色習性,在成蟲發生期,田間設置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糖醋液、色板、性誘劑等方法誘殺害蟲。燈光誘殺架設頻振式殺蟲燈0.5盞/hm2,設置自動控制系統在傍晚8:00開燈,翌日2:00關燈,可以誘殺玉米螟、棉鈴蟲、二點委夜蛾、粘蟲、金龜子、螻蛄等害蟲;在玉米田間分別懸掛相應的性誘劑誘捕器15個/hm230個/hm2,高度超過玉米頂部20 cm30 c

11、m,每5 d清理1次誘捕器,每30 d左右換1次誘芯,可誘殺玉米螟和棉鈴蟲等害蟲。6.3.2.3生物防治措施保護利用自然天敵,釋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釋放瓢蟲防治蚜蟲,選用白僵菌對冬季堆垛秸稈內越冬玉米螟進行無害化處理;選用植物源農藥等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6.3.2.4化學防治措施農藥的使用應符合NY/T 393的規定。防治粗縮病,可在苗期每畝用氨基寡糖素75 100 ml兌水50 kg75 kg噴霧。防治玉米大斑病,可在抽雄后每畝用吡唑醚菌酯 40ml50ml,兌水100 kg,在達到防治指標時開始噴藥;間隔7 d10 d噴藥一次,連續噴2次3次。防治玉米螟,在心葉期,有蟲株率達5%10%時,

12、用辛硫磷1 kg,拌入50 kg 75 kg過篩的細砂制成顆粒劑,投撒入玉米心葉內。病蟲害具體化學防治方案參見附錄。6.3.3草害防治6.3.3.1農業防治措施播種前,清選種子、使用腐熟的有機肥、有效清除灌溉水中摻雜的雜草種子,防止雜草種子混入玉米田。玉米苗期和拔節期,及時進行中耕除草。苗期中耕易淺,一般5 cm左右;拔節期中耕應深,一般8 cm10 cm。6.3.3.2化學防治措施以人工機械中耕除草為主,農藥化學除草為輔。農藥的使用應符合NY/T 393的規定?;瘜W除草要嚴格選擇除草劑種類,準確控制用量和施藥時期。播種后,墑情好時可每畝直接噴施33%二甲戊靈乳油進行封閉式噴霧,噴霧時倒退行走

13、;墑情差時,于玉米幼苗3 葉5葉、雜草2 葉5葉期每畝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進行封閉式噴霧,噴霧時要噴在行間雜草上,謹防噴到玉米心葉中。噴藥時一定要均勻,做到不重噴、不漏噴。雜草具體化學防治方案參見附錄。6.4其他管理措施6.4.1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時查苗補種,在玉米剛出苗時,將種子浸泡812小時,撈出晾干后,搶時間播種;在玉米34片可見葉間苗時,帶土挖苗移栽。玉米苗期及時中耕松土,破除板結,中耕時要防止拉傷根系。6.4.2中期管理拔節期,及時拔除小株、弱株,提高玉米生長整齊度,培育優良群體。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間,進行12次中耕培土,促進玉米根系發育,擴大根系吸收范圍。6.4.3后期管理人工

14、去雄是一項有效的增產措施,應在雄穗剛抽出而尚未開花散粉時進行,采取隔行或隔株去雄,地邊和地頭不要去雄,以利于邊際玉米雌穗受粉,去雄數不超過全田株數的一半。人工輔助授粉,可減少禿尖、缺粒,一般在盛花末期的晴天上午9:0011:00進行。玉米后期葉面噴肥,可增加植株穗部水分,能夠降溫增濕,促進散粉,同時可給葉片提供水分和養分。一般用 1尿素溶液加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灑,防止玉米后期脫肥。如噴灑后4h 遇雨需重噴一次。7采收7.1收獲時間當植株基部葉片變黃,果穗苞葉呈黃白色而松散,玉米果穗下部籽粒乳線消失,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層形成,含水量30%左右時,應及時收獲。7.2收獲方法采用站稈人工收獲或

15、機械收獲, 不可地面堆放,收獲的果穗要單收、單運、單放、單貯, 防止與非綠色食品玉米混雜。7.3脫粒與精選收獲后要及時進行晾曬。籽粒含水量達到20 %以下時脫粒,脫粒后進行精選。8生產廢棄物的處理除草劑、殺菌劑、殺蟲劑、種衣劑以及包衣種子的包裝物不得重復使用,使用后應深埋或集中處理,且不能引起環境污染。玉米收獲后,嚴禁焚燒秸稈,應及時粉碎秸稈還田,以培肥地力。秸稈切碎后的長度在3 cm 5 cm,割茬高度小于5 cm,漏切率小于2%。9貯藏9.1庫房質量庫房符合NY/T 1056要求,到達屋面不漏雨,地面不返潮,墻體無裂縫,門窗能密閉,具有堅固、防潮、隔熱、通風和密閉等性能。庫房內溫度必須保持

16、在10 以下,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5%以下,貯藏種子最安全。9.2防蟲措施采用氣調貯藏防蟲的方法,冬季通風降溫后的玉米倉,門口和通風窗口及時封壓防蟲網,非通風窗口及時封壓薄膜防蟲保溫。冬盡春來時環境溫度逐漸上升,儲糧害蟲和微生物的活動也日趨頻繁,此時對倉內玉米進行糧面薄膜壓蓋,并充入氮氣進行氣調儲藏,環流均勻后維持倉內氮氣濃度長期在90%左右。春夏交替季節補充倉內氮氣至濃度達98%以上,維持時間28 d以上,進行氣調殺蟲。氣調殺蟲后長期保持倉內氮氣濃度在95%左右,進行氣調防蟲,保證倉內玉米安全度夏而不受害蟲等感染危害。9.3防鼠措施糧庫外圍靠墻每隔10米設置一個鼠夾,糧庫內每隔15米靠墻設置一

17、個鼠籠,鼠夾和鼠籠中的誘餌不得使用易變質食物,可用炒熟的花生作為誘餌。根據需要可增設粘鼠板或粘鼠膠。9.4防潮措施將玉米進行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充分散熱祛濕,經常翻動糧面或開溝,防止糧堆上層“結露”。10包裝與運輸所用包裝材料或容器應采用單一材質的材料,方便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符合NY/T 658的規定。在運輸過程中禁止與其他有毒有害、易污染環境等物質一起運輸,以防污染。11建立生產檔案建立綠色食品玉米生產檔案。應詳細記錄產地環境條件、生產技術、肥水管理、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采收及采后處理等情況并保存記錄三年以上。附 錄 A(資料性附錄)黃淮海地區 綠色食品夏玉米生產主要病蟲草害化學防治方案防治對象防治時期農藥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