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配肥與施肥技術課件_第1頁
區域配肥與施肥技術課件_第2頁
區域配肥與施肥技術課件_第3頁
區域配肥與施肥技術課件_第4頁
區域配肥與施肥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區域配肥與施肥技術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討會主要內容:1、國內外區域配肥的發展現狀2、我國區域配肥發展道路探討3、我國區域配肥技術 是運用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并根據一定區域范圍內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結合有機肥施用,產前提出氮、磷、鉀和中微肥的適宜用量、比例以及相應的施肥技術。其特征是“產前定肥”,其具體內容包含者“配方”和“施肥”兩個步驟。區域配肥歐美國家區域配肥道路的區別美國西歐顆粒肥的比重50%90%固體肥料中BB肥的比重80%25%液體復合肥比重21%0肥料自給率90%40%美國:固體液體法國:大包裝小包裝共同點:生產與銷售分離 0500100

2、0150020002500肥料消費總量(萬噸)0.0%10.0%20.0%30.0%40.0%50.0%總養分復合肥復合肥占總肥量比列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年份0%10%20%30%40%50%60%復合化比例(%)西歐復合肥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前,低品味單質肥和摻混肥料;20世紀60年代以后,高品味、高濃度單質肥,如重過磷酸鈣、尿素、硝酸銨、高品味氯化鉀等;當前,高品味、高濃度的單質肥和三元復合肥。約80%85%的五氧化二磷、85%90%的氧化鉀和約35%45%的氮制成復混肥供給農業。近年來,我國復合肥產業迅速發展復合肥 2%氮 肥73%復合肥

3、25%氮 肥49%我國復混肥企業增長情況01000200030004000500019831991199920012003企業數NPK復混肥占我國復合肥消費量的比例省份 占總能力/%山東 42河北 16湖北 8遼寧 7江蘇 6貴州 4江西 3浙江 2廣東 2河南 2其他 8 注:包括山西、安徽、湖南、重慶、四川、云南、陜西和甘肅2002年我國化學法復合肥生產能力分布情況我國NPK三元復合肥的發展現狀40%: 16-8-16;18-10-12;20-8-12;25-5-10;25-6-9; 14-12-14;30-5-5;22-9-942%:18-18-644%:16-20-845%:15-15

4、-15;20-20-5;20-12-13;22-8-15;20-8-17 15-20-10;15-10-2048%:16-16-16;18-12-18;16-12-2050%:18-8-24;15-15-20;20-10-20;20-5-25;25-15-10; 25-10-15;18-12-20;20-16-14;34-0-16;16-10-24; 32-6-12;20-15-15;27-8-15;16-10-24;18-12-2市場上主流BB肥配方51%:17-17-17;26-15-10;21-10-2052%:17-24-1153%:21-16-1654%:18-18-18;25-12

5、-1755%:25-13-1756%:24-16-1657%:19-19-19;20-20-17;22-16-18主要特征:高氮,都含鉀,不含微量元素小配方-摻混肥道路(美國)大配方-復合肥道路(歐洲)?我國區域配肥發展道路探討我國復合(混)肥產業發展迅速,化肥消費的復合化比例不斷提高,但尚未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區域配肥道路,以及相關的服務配套體系(企業、推廣機構、科研單位)。江西經驗區域配肥指導方針控氮、穩磷、增鉀、補微(微量元素)區域配肥使用建議(大配肥、小配方)“以磷定基、微在其中、追施氮鉀”山東區域配肥實例分析適宜地區魯東、魯中南高磷低鉀區魯東、魯中南中磷低鉀區魯東、魯中南中磷中鉀區、魯

6、西中鉀區魯中南中磷高鉀區、魯西高鉀區東部中磷低鉀基肥或苗期追肥東部高磷低鉀基肥或苗期追肥全省一次性施肥基肥或苗期追肥西部低磷高鉀區基肥或苗期追肥全省中磷中鉀區基肥或苗期追肥N P2O5-K2O18-12-1815-18-1814-18-1214-18-1020-10-2020-0-2524-6-1230-15-028-8-10用量(kg)253030303030502030冬小麥夏玉米我國區域配肥發展方向道路探討大區域大配方復合肥縣域小配方摻混肥2.1大配方復合肥1、農業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特別是熱、水、土等條件基本類似;2、長期歷史發展過程形成的農業的基本地域特點穩定。一級施肥區(9個)二級

7、施肥區(?個)作物需肥規律區域土壤養分供應特點作物肥效反應2.2 縣域小配方摻混肥區域內網格化取樣GIS平臺上統計插值根據養分分級指標、養分分級圖 結合養分需求規律 提出區域內養分推薦用量 圖層迭加生成區域配方圖田間校驗試驗 區域配方。理論上講,研究地區(40萬畝)播種小麥僅需要四個配方50-6060-70小配方摻混肥-配方設計以區域化變量理論為基礎,以變異函數為主要工具,研究那些在空間分布上既有隨機性又有結構性,或空間相關和依賴性的自然現象的科學。低中高5.5216.56C0Ca3a采樣點地統計學分析地統計學插值區域土壤養分評價關鍵技術地統計學有效磷圖斑范圍1430mg/kg樣點數208個平

8、均值 18.522最大值51.000最小值3.000中值 16.600標準偏差11.080變異系數0.598106/208=51% 1430mg/kg24/208=12% 30mg/kg78/208=37% 14mg/kg116/208=56% 1330mg/kg127/208=61% 1230mg/kg143/208=69% 1030mg/kg109/208=52% 1432mg/kg吉林省公主嶺失真比例?點數據到面區域?面區域到一袋子肥料?農業生態區配肥(大中型企業大配方復合肥)區域養分總量控制、分期調控縣域配肥(中小型企業小配方摻混肥)GIS推薦施肥技術田塊配肥(配方肥單質肥)農技人員、

9、農民我國區域配肥發展道路如何實現大配肥小配方目前,我國應走大配方復合肥和小配方摻混肥應并存的道路,大配方復合肥主要針對大的生態區或作物種植帶,由大中型企業組織完成;小配方摻混肥主要針對縣域范圍,由縣(市)級推廣機構聯合中小型BB肥廠完成。同時,依據土壤養分測試值對“個別田塊”配施一定量的單質肥料主要內容:1、國內外區域配肥的發展現狀2、我國區域配肥發展方向道路探討3、我國區域配肥技術目前我國區域作物專用肥主要設計方法1、以國外同類作物的現有配肥為基礎,直接引進或稍加修正;2、依據多年多點肥效試驗的結果設計配方(肥料效應函數法);3、依據作物養分吸收特性設計配肥4、依據推薦施肥技術設計。 4.1 依據養分平衡法配肥施肥; 4.2 依據土壤肥力指標法配方施肥; 4.3 依據作物營養診斷法配方施肥。高產作物養分吸收規律N, P, K大氣水體肥料環境養分肥料環境養分區域土壤養分供應規律區域配肥技術大田作物充分考慮作物養分吸收和土壤、環境養分供應的同步蔬菜配肥技術實例分析果菜類葉菜類25-10-15(底)24- 8 -11(追)15-15-20(底)20- 5 -30(追)幼樹結果初期盛果期衰老期區域配肥技術果樹施足氮磷肥,適當配施鉀肥重視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