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與稅收經常性支出_第1頁
財政與稅收經常性支出_第2頁
財政與稅收經常性支出_第3頁
財政與稅收經常性支出_第4頁
財政與稅收經常性支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 衛生支出第三節 社會保險支出第四章 經常性支出一、財政支出功能分類按財政支出功能分類,又稱按國家職能分類,過去稱為按費用類別分類。2007年前,依據國家職能,分別將財政支出分為:經濟建設費社會文教費國防費行政管理費其他支出二、財政支出經濟分類按財政支出產生效益的時間分類。現代公共經濟學研究財政支出分類的主要方法。分為經常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凈貸款三大類。2007年1月1日起實施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后,支出經濟分類設置類、款兩級科目。三、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以財政支出是否與商品和服務相交換為標準,可將財政支出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兩類。1

2、、購買性支出:直接表現為政府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活動,包括購買進行日常政務活動所需的或用于國家投資所需的商品和服務的支出。體現政府的市場性再分配活動 2、轉移性支出:直接表現為資金無償的、單方面的轉移,這類支出主要有補助支出、捐贈支出和債務利息支出。 體現政府的非市場性再分配活動 經常性支出的屬性(the nature of public consumption) 非生產性支出,具有明顯的外部效應經常性支出的項目(the items of public consumption)行政管理支出、國防支出、教育支出、科學技術支出、醫療衛生支出、社會保險支出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一、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

3、的經濟屬性(the nature of expenditures for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s) 全社會消費的非生產性支出二、行政管理支出(expenditures for state administration) 三、國防支出(expenditures for national defenses) 一、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的經濟屬性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屬于經常性支出及購買性支出。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是國家執行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保證。對內管理社會、經濟,對外鞏固國防,是政府的基本職能,從而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是政府的兩項基本支出。第一

4、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二、行政管理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構成(二)行政管理支出規模變化的一般規律(三)我國行政管理支出規模及國際比較(四)我國行政管理支出規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構成行政管理支出是財政用于國家權力機關、行政管理機關、司法檢察機關和外事機構行使其職能所需要的各種費用支出,主要包括: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按功能分類: 一般公共服務 公共安全 外交按費用要素分類: 人員經費 公用經費人員經費是指用于個人部分的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離退休人員費用和人民助學金等經費。公用經費是指用于公用部分的公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業務費、其它費用和差額補助費,主要是各

5、項費用的貨幣支付和購買商品的支出。(二)行政管理支出規模變化的一般規律 行政管理支出的絕對數是增長的,但它在財政支出總額中所占的比重應該是下降趨勢,其增長速度應小于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三)我國行政管理支出規模及國際比較 縱向比較、橫向比較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行政管理費增(減)變化 及其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項目年份行政管理費增速財政支出增速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13.316.74.315.819.617.222.935.615.718.119.133.04.117.89.217.822.519.015.

6、711.815.619.14.45.46.59.812.811.36.413.513.914.314.32007-2008年我國行政管理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 項目年份財政支出一般公共服務外交國家安全行政管理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200749781.358514.24215.283486.1624.5合計 12215.68200862592.669795.92240.724059.7622.5合計 14096.40單位:億元 重慶市萬州天城交通局僅有12名在職職工,卻建起兩棟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的“歐式”風格辦公樓重慶市忠縣黃金鎮政府修建的像宮殿一樣的辦公樓 我國行政管理支出變化的特點:行政

7、管理費在各項支出中增長速度最快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長速度大部分年份超過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行政管理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據有關數字統計,中國行政管理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從1986年的6.8%到2005年的14.3%,中國人均負擔的年度行政管理費用由20.5元到498元,增長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長14.6倍,人均財政收入和支出分別增長12.3和12.7倍??梢?0年來人均負擔行政費用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人均GDP和財政收支的增長速度。 同期,中國撫恤和社會救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只提高了0.5%,國防、科技和農業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下降了1.8、1.2和0.4個百分點。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

8、國防支出特設機構1個 直屬機構16個 辦事機構4個 部委管理的國家局22個 直屬事業單位16個 25個 各國行政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趨勢圖 我國行政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的高速爬升與其他國家的平緩上升或平緩下降形成鮮明對比(四)我國行政管理費規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政府職能經濟總體增長水平機構設置 行政效率財政收支規模行政性公共物品提供過程透明度太低,難以進行有效監督公用經費界定不明確加快推進政府改革做該做的事,把該做的事做好轉變政府職能,削減政府機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三、國防支出(一)我國國防政策(二)我國國防支出規模和構成(三)國際比較全國人民的國防獨立自主的國防積極防御的自

9、衛型國防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一)我國國防政策維護國家安全統一,保障國家發展利益;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以信息化為主要標志的軍隊質量建設;貫徹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堅持自衛防御的核戰略;營造有利于國家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堅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國防戰略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分裂,少數人的癡心妄想!2008年3月14日下午,極少數暴徒在拉薩瘋狂地打砸搶燒,縱火300余處,焚燒民宅、店鋪214間2009.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 “7.5”事件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而是由境外“三股勢力”精心策劃和組織的嚴重暴力犯罪事件 維護“藍色國土”安全刻不容緩外交部:中國

10、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二)我國國防支出規模和構成影響國防支出規模的因素:國際局勢的變化、國防戰略的選擇、國家財力的大小、國家主權范圍、軍事現代化的要求國防支出及其增長(規模)國防支出的構成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裝備費第一節 行政管理與國防支出我國國防支出及其增長趨勢項目年份國防支出增速國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國防支出占GDP的比重(%)197812.615.04.631980 -12.915.84.2619856.09.62.12199015.49.41.56199515.69.31.04200012.27.61.22200119.47.61.32200218.4

11、7.71.42200311.77.71.40200415.37.71.38200512.57.31.36200817.76.71.33201116.45.51.28 我國國防支出增長總趨勢緩慢,一般滯后于財政支出和GDP的增幅;按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其占GDP的比重較低中國國防費年增長率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指數比較近年我國國防費構成 34(三)國際比較383940 通過預算調節國防支出的總量,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國防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優化國防支出的結構減少人員費用,增加采購費用。增加科研費用,減少維持費調整國防費在陸、海、空之間的比例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一、教育、科學技

12、術和醫療衛生支出的經濟屬性(theeconomic nature of expenditures for culture,science and health) 二、教育支出(expenditures for education)三、科學研究費支出(expenditures for science)四、衛生支出(expenditures for sanitation)一、教科衛支出的經濟屬性性 質非生產性支出不進入生產領域,不形成生產資金,一般情況下不能增值購買性支出政府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活動經常性支出為全體公民提供無償享受,具有明顯外部效應的產品和服務教科衛支出增速及其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年份增長

13、速度占財政支出的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4.918.320.311.614.813.722.818.3913.214.218.721.758.825.710.012.715.820.021.517.217.818.018.318.118.018.423.724.0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二、教育支出(一)教育的物品屬性(二)教育的社會收益(三)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四)我國教育經費的規模、結構和效率(一)教育的物品屬性 1、混合物品:受益的內在性;效益的外溢性。教育是一種外部性特征很強的準公

14、共產品?;A教育或義務教育是純公共產品或接近純公共產品的準公共產品,政府應無差別的向所有家庭均等的免費提供;高等教育是典型的準公共產品,應主要由受益人個人承擔,政府財政通過各種方式予以支持;職業教育是接近私人產品的準公共產品,主要或絕大部分成本應由企業或受益人承擔,政府可以適當給予支持和鼓勵。 層次性: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層次越低,收益(率)越大。因為: (1)基本知識和技能教育(質變);(2)成本越低。 1、教育對社會經濟增長和發展的貢獻內生動力 2、教育有利于對人口的控制 3、教育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起點公平 4、教育使各階層具有流動性 (二)教育的社會收益(三)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教育

15、產業化?教育部部長周濟 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四)我國教育經費的規模、結構和效率教育經費的規模我國教育經費的來源結構及其比重我國政府教育投入比重(%) 近年來,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逐漸上升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2.813.013.193.483.593.663.834預算內教育經費比上年增長15.624.0530.4326.1717.0519.9427.815.7占財政支出的比重14.615.1816.2616.3215.6915.7614

16、.617.50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同世界發達國家和某些發展中國家比較仍存在差距,若按人均教育經費比較,差距更大我國教育支出的結構和效率1 : 2.6 : 21.61 : 2.0 : 17.11 : 1.6 : 10.0中國(全部教育經費)1996年2001年2004年1: 2.7: 3.01:2.7:12.81: 1.2: 2.91: 1.5: 2.2世界平均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初級:中級:高級國家類型世界各類型國家(1995年)和中國三級教育人均教育經費對比(以小學生人均經費為1) 三級教育的人均教育經費之比逐級升高,但級差與經濟的發達程度呈反向關系,即經濟越發達,

17、級差越小。我國教育支出存在的問題教育投資效率和效益低下教育經費規模偏低教育經費級次結構失調教育投入分布很不平衡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改善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現狀的對策 高等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優化結構辦出特色高中階段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基本普及學前教育明確政府職責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 義務教育學前教育案例:義務教育是否適用“效率優先”2007年6月的一天,某

18、高校附屬初中門前排起了長龍,綿延幾百米,據說該校初一年級計劃招生700人,但來報名的多達5000多人。為了能讓孩子進入這所教育質量較好的學校就讀,家長們早早就打聽有哪個熟人認識該校的領導,還要幫助孩子準備應付入學的考試(按規定小學升初中是沒有升學考試的),除此之外,交上兩三萬元錢是少不了的。在媒體的報道中,我們還看到,每年中小學生入學的季節,一些名氣較好的中小學收到報名表好幾千份,而一些普通中小學,接受報名的日子校園冷冷清清。在如此擇校熱的背后,是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極不均衡。而這是由于多年來采取的“效率優先”資源配置模式造成的。毫無疑問,以前的“重點學?!?,現在被稱為“示范學校”的一小部分中小

19、學得到的財政撥款比其他學校多得多。這一做法對于少數重點學校而言是錦上添花,而急需雪中送炭的普通學校掙扎在生死線上,教育資源的校際不平衡不斷加劇。為了讓自己的子女擠進好的學校,有些家長不惜多次搬家,或者到重點學校所在地段租房住,造成重點學?!叭瞬艛D擠”,這被媒體稱為“縣一中現象”。另一方面,由于特色學校、示范學校幾乎全部集中在城市,城市教育質量普遍高于農村,農村的孩子也不愿意在本地上學,而是希望到城市接受好的教育,這造成城市學校的每個班級從原來的30人一直擴容到60、70人,而有的農村學校面臨破產的局面,只有一些家庭十分貧困的學生才選擇在當地就學,接受“劣質教育”。1、你覺得義務教育以效率為導向

20、合適嗎?為什么?2、你認為義務教育資源應如何分配更合理?三、科學技術支出(一)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地位(二)國家的科技投入政策和財政科技投入(三)國際比較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一)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地位 1、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貫徹到各個產業、行業和地區,大幅度提高國家競爭力。 2、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我國雖然是一個經濟大國,但還不是一個經濟強國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二)國家的科技投入政策和財政科技投入 國家的科技投入政策 1、科技投入機制 2、稅收激勵 3、政府采購投入重點基礎研究社會公益性研

21、究前沿技術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財政的科技投入“十一五”以來,全國財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長.,比同期全國財政收入年均增幅高.個百分點。財政用于科學研究支出年份科研支出(億元)比上年增長(%)占財政支出比(%)1990139.18.84.51995302.412.74.42000575.65.83.62001703.322.23.72002816.216.13.72003975.519.54.020041095.312.33.920051334.921.93.920061390.054.13.420071774.5221.73.620082129.2120.03

22、.4科技經費和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200220032004200520092010科研經費籌集額(億元)2938.03459.14328.35250.8 政府資金776.2839.3985.51213.1 企業資金1676.72053.52771.23440.3 金融機構貸款201.9259.3265.0276.8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1287.61539.61966.32450.05802.16980.0 基礎研究73.887.7117.2131.2270.3 應用研究246.7311.4400.5433.5730.8 試驗發展967.21140.51448.71885.34801R&D

23、經費占GDP的比重(%)1.071.131.231.341.71.75(三)國際比較我國R&D經費支出總額(單位:億美元)世界R&D經費總額突破一萬億美元,中國的崛起改變世界研發活動格局2010年達到1.75%,未達標R&D與GDP比值尚需大幅提高我國科學研究支出存在的問題科研經費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沒有明顯的提高R&D經費投入強度不夠,創新不足基礎研究經費在全國R&D經費總額的比重處于低水平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未來發展目標把發展能源、水資源和環境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把獲取裝備制造業和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作為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的突破口加強生物技術在農業、工業、人口與健康

24、等領域的應用加快發展空天和海洋技術加強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特別是交叉學科的研究增加科技投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四、衛生支出(一)政府介入衛生醫療事業的理由和范圍(二)我國衛生費用的投入情況及國際比較(三)我國衛生醫療體系的進一步改革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一)政府介入衛生醫療事業的理由和范圍理由 1、公共衛生具有外部性 2、為公平的收入分配提供前提 3、彌補商業保險的缺陷范圍 1、公共衛生服務 2、基本醫療服務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對于其中屬于純公共產品的服務項目,須由政府公共提供;對于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可由市場與政府共同提供;對于那些特殊醫

25、療服務項目如美容等,則可由市場提供。(二)我國衛生費用的投入情況及國際比較醫療“蛋糕”6年變大近13倍2009年突出增長 2007醫療衛生體系的改革2013年預算安排逾2602億元 2006年醫療衛生效益偏低,衛生支出的公平性居世界倒數第四(二)我國衛生費用的投入情況及國際比較來源:政府預算、社會支出、居民個人支出問題1:國家財政投入的衛生支出用于公共衛生的比例明顯偏低且呈下降趨勢問題2:醫療和醫藥費用上漲,居民個人負擔加重問題3:衛生資源配置極不合理問題4:地區結構不合理問題5 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2006 年我國公共支出與世界水平的比較(三)我國衛生醫療體系的進一步改革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衛生

26、醫療保障制度和不同形式的社會醫療保險體系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和個人積極參與的基本模式建立“三重”保障制度進行衛生醫療和藥品公共定價、藥品購銷制度和衛生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統一、精簡和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第二節 教育、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支出第三節 社會保險支出一、社會保險支出的性質和重要社會意義(expenditure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二、我國傳統體制下的社會保險與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險對照(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and the social securit

27、y system of the world)三、我國改革開放后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re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s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一)社會保險支出的性質國家向喪失勞動能力、失去就業機會及其他面臨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屬于轉移性支出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優撫社會福利提供主體:國家和政府社會保險制度是由法律規定了的、按照某種確定的規則實施的社會保障政策和措施體系目標:滿足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要一、社會保險支出的性質和重要社會意義社會保險 是國家以立法的形式,采取強制手段,通過國民收入的分配與再分配,對法定

28、受保人在遭受未來年老、疾病、工傷、生育、失業、死亡等風險時,給予其一定物質幫助以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救濟 是國家通過立法,對因各種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存需要的社會成員給予物質援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福利 是指國家出資興辦,以低費或免費的形式為社會成員提供的旨在保證一定的生活水平和盡可能提高生活質量的資金和服務的一種社會保障形式。主要包括:社會福利事業(如社會福利院、精神病院、兒童福利院等)、殘疾人勞動就業和社區服務等。社會優撫是國家和社會按照規定的優撫對象,對其提供確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資金和服務的帶有褒揚和優待撫恤性質的特殊的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對退伍軍人的

29、就業安置,對現役軍人及其家屬的優撫,對烈屬的撫恤,對軍人退休生活的保障等。社會保險的特點保障性 保障勞動者在其失去勞動能力之后的基本生活,維護社會穩定。法定性 國家立法,強制實施互濟性 指社會保險按照社會共擔風險原則進行組織。保險費由國家、企業、個人三方負擔。福利性 社會保險不以盈利為目的。 普遍性 覆蓋社會所有人群(二)政府實施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意義彌補市場機制失靈,公平收入分配 市場經濟條件下收入分配依據生產要素準則,社會保障制度可以有效地緩和分配不公現象。社會保障是社會發展的內在穩定器 社會保障的某些措施是經濟增長的“內在穩定器”經濟衰退時,這些支出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經濟的復蘇,反之亦然

30、。私人保險市場的局限二、我國傳統體制下的社會保險與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險對照(一)我國傳統體制下的社會保險制度1、覆蓋面小,保障范圍狹窄2、企業負擔沉重,且各企業之間的負擔不均衡3、資金運籌方式不盡合理 現收現付制4、管理分散,效益低下起源:19世紀80年代的德國,卑斯麥政府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保險法。20世紀30年代,各國紛紛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西方各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類型及特點 1、保障項目名目繁多2、社會保障資金有確定的來源社會保障稅3、社會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 4、全社會化,沒有城鄉差別,也沒有公務員與一般居民之別 5、社會保險資金有兩種運作模式(二)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社會保險資金

31、的運作模式現收現付制沒有儲備積累,靠當年收入滿足當年支出需要。靠后代養老完全基金制根據長遠需要確定和預提基金,逐年積累。自我養老模式部分基金制以支定籌,適當積累,方式靈活。自我養老和后代養老相結合基金制三、我國改革開放后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一)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救濟和社會福利項目城鎮住房保障機制慈善事業、商業保險1、與國有企業改革相輔相成,相得益彰2、創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 相結合的部分基金運作模式3、積極推進廣大農村人口的社會保險改革4、多層次、多種類、多渠道,覆蓋面不斷擴大5、立法通過并實施社會保險法3、積極推進廣大農村人口的社會保險改革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03年試點,2006年加大力度)提高統籌層次,縮小城鄉差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2009年開始試點)自愿參加,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覆蓋全民統籌城鄉突出維權規范管理5、立法通過并實施社會保險法第三節 社會保險支出(二)面臨新的挑戰 “十二五”規劃綱要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基本解決制度缺失問題加快城鄉社會保障統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