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的不同給藥方法對兒童1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_第1頁
胰島素的不同給藥方法對兒童1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_第2頁
胰島素的不同給藥方法對兒童1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_第3頁
胰島素的不同給藥方法對兒童1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_第4頁
胰島素的不同給藥方法對兒童1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胰島素的不同給藥方法對兒童1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摘要 目的 探究胰島素不同給藥方式對兒童1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 方法 擇取該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兒40例作為該的研究對象,按照入院治療的順序進行分組,共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兩組,每組患兒均占20例。對兩組患兒均給予適量的胰島素進行治療,其中常規組采取分次皮下注射,實驗組采取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 兩組患兒的血糖達標時間差異顯著;兩組患兒的胰島素用量差異顯著。 結論 對1型糖尿病患兒給予胰島素治療時,應優先考慮采取持續皮下注射的給藥方式,可有效控制患兒血糖,獲得最佳的臨床療效。關鍵詞 1型

2、糖尿病;兒童;胰島素;給藥方法中圖分類號 R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03-0049-02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dosage of insulin 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Methods Will pick our hospital in January 2012 - January 2015, 40 cases in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as the re

3、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he hospitalized group, which is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children are accounted for 20 cases. Were performed o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the right amount of insulin treatment, including conventional group

4、to divide second subcutaneous injection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 pump,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Results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blood glucose control is at the time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Two

5、groups of children with insulin dosag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Conclusion To give insulin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adopt the mode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dosage,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blood sugar, children get the best clinical efficacy.

6、Key words Type 1 diabetes; Children; Insulin; Dosing method1型糖尿病是兒童內分泌科較為普遍的一類臨床疾病1,其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等特點,若不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診斷與治療,將會延誤患兒病情,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通常情況下,臨床上推薦采用胰島素進行疾病治療,該治療方式是控制患兒血糖的有效措施,可明顯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目前給予胰島素治療時包括分次皮下注射與持續皮下注射兩種給藥方式2,為此,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該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1型糖尿病患兒的臨床資料,并分別采取兩種不同的胰島素給藥方式進行治療,探討最佳

7、的給藥方式,現報道如下。1 資料與方法一般資料選取該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兒40例作為該的研究對象,兩組患兒入院后均進行臨床常規診斷后疾病被確診,均符合1型糖尿病的判定標準。按照入院治療的順序進行分組,共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兩組,每組患兒均占20例。常規組患兒中男12例,女8例,年齡最大的14歲,最小的1歲,平均歲;實驗組患兒中男11例,女9例,年齡最大的15歲,最小的11個月,平均歲。給藥方法常規組患兒采取分次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分別于患兒餐前5 min注射適量的諾和靈R與臨睡前皮下注射適量的諾和靈N,并依據患兒實際病情調整藥物劑量3-4。實驗組患兒給予胰島素泵連續皮下輸注的方式進行治療。胰島素

8、泵美國美敦力公司提供,持續24 h于患兒皮下注射治療,第1天注射藥物劑量為藥物總量的50%,剩余的藥物在患兒餐前進行大劑量注射,同時嚴密觀察兩組患兒的血糖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藥物劑量5。判斷指標比較兩組患兒的血糖值、血糖達標需用時間、胰島素用量等。判定標準其中餐前血糖值在 mmol/L之間,餐后2 h血糖值在 mmol/L之間作為血糖控制目標,若患兒血糖值在 mmol/L以下則表示為低血糖6,或者伴有頭暈、饑餓感、心悸、視物模糊、乏力、冷汗等。統計方法將兩組1型糖尿病患兒的相關資料均嚴格記錄至spss 的統計學軟件中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2 結果空腹血糖值與餐后

9、2 h血糖值實驗組:空腹血糖值與餐后2 h血糖值分別為mmol/L與mmol/L;常規組:空腹血糖值與餐后2 h血糖值分別為mmol/L與mmol/L。比較兩組患兒餐后2 h血糖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兒餐后2 h的血糖值均可達標,且實驗組患兒的血糖控制情況更優。血糖達標所用時間與胰島素用量對比兩組患兒血糖達標所用時間與胰島素用量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3 討論糖尿病是威脅人類身體健康的一類臨床慢性疾病,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類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獲得廣大學者的關注。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胰島素用于治療兒童TIDM,其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已在許多臨床案例中得到驗證。近幾年來

10、,隨著胰島素制造水平的發展與進步,出現了不同的胰島素給藥方式、給藥途徑等。李明等7研究顯示,給予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是治療兒童TIDM的最佳給藥方式。該治療方式通過對正常人體胰島素分泌模式進行臨床模擬,并選用人工智能控制胰島素輸注設備,從而實現全天連續不斷給藥,使得患兒的血糖可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至正常范圍;此外,在患兒進餐時可給予一定的胰島素負荷量,可防止用餐后出現高血糖等不良癥狀,并使得患兒的24 h血糖能夠得到較好的控制8。同時給予胰島素治療時可依據患兒日常飲食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基礎胰島素等,使得患兒餐后血糖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控制,而給予常規分次皮下注射治療難以達到上述療效。該研究對常規組與實驗組患兒分別給予常規給藥方式與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治療,結果顯示,兩組患兒餐后2 h的血糖值均可達標,且實驗組患兒的血糖控制情況更優;此外,實驗組患兒的血糖達標時間明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