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1頁
初中歷史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2頁
初中歷史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3頁
初中歷史七年級下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一、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學習目標1.了解蒙古族的興起、統一和元朝的建立過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情況。2.通過了解元朝的歷史地位,認識元朝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強,從而培養歸納、分析歷史的能力。重難點重點:1.蒙古族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2.行省制度3.民族融合 難點:行省制度 二、知識概覽圖“一代天驕”統一蒙古“一代天驕”統一蒙古民族融合的發展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國尊稱“成吉思汗”忽必烈于1271年定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1206年,鐵木真建立蒙古國尊稱“成吉思汗”忽必烈于1271年定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蒙古軍隊先后滅西夏、金;元軍1276年滅南宋元世

2、祖重視農業、漕運和海運的發展商業繁榮;中外交往頻繁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對西藏和琉球的管轄許多漢族人來到邊疆邊疆各族遷入中原、江南,與漢族等雜居相處回族形成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中外交往行省制度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中外交往行省制度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三、新課導引我們都看過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劇中主人公郭靖從小生活在蒙古草原,他小時候最敬仰的一位英雄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毛澤東在他的詞中稱成吉思汗為“一代天驕”,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齊名。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一位蒙古族杰出的大汗,他被馬可波羅稱為“自有人類祖先亞當以來,迄于今日,世上從

3、來未見如此廣有人民、土地、財貨的強大君主”,他就是元世祖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孫子,拖雷的四子。 【思考討論】為什么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被后人如此敬仰?元朝是怎樣建立的?對我國歷史發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四、探究學習(一)互動探究1.下面是蒙古史書記載的12世紀的一些情況,結合課文想想,它反映了那時的什么局面?后來這種局面是怎樣改變的? (課本第67頁)“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誰的詩?你能解釋它的意思嗎?(課本第68頁)3.他們誰說得對?為什么?女孩說:“有些學者認為馬可波羅行紀所記有關元朝大都的情況是天方夜譚,不是事實。我覺

4、得這話有道理。”老人說:“我認為他們說的沒道理,以元大都為例,馬可波羅行紀中說,皇宮頂上之瓦,皆紅黃綠藍諸色,上涂以釉,光澤燦爛。從考古發掘看,在元大都遺址的確出土了不少當時的琉璃瓦。”(課本第70頁)點撥 對于這兩種情況,可以進行討論,答案可不固定。(二)思維拓展 1.如何評價成吉思汗?2.元朝統一有什么歷史意義?3.怎樣理解元朝統一中國和文天祥抗元?4.歷史上我國都有哪些朝代開鑿了人工運河,并說出其名稱和作用。5.元朝在歷史上到底起了怎樣的作用?這一時期的各項政治、經濟措施對社會起了什么作用?五、課堂檢測1.元朝以前,就有許多汾州人、并州人遷至今新疆地區,與蒙古族、維吾爾族共同勞動生活。這

5、說明( )A北方戰亂導致山西人遷往邊疆B.蒙古族、維吾爾族人民非常友善C元朝以前新疆與中原地區聯系緊密D維吾爾族、蒙古族、漢族共同開發了邊疆2.小明發現了一張破損的古地圖,依稀能看出“遼陽行省、嶺北行省”等字。繪制這張地圖的朝代不早于( )A漢朝 D唐朝 C元朝 D.明朝3.在我國56個民族中,形成于元朝、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是( ) A.藏族 B壯族 C回族 D維吾爾族4.“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騰格爾的這首天堂我們經常吟唱。在我國的歷史上,蒙古族曾建立起遼闊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顏阿骨打 D阿保機5.

6、我國古代開通會通河、通惠河的直接目的是( ) A.疏水防洪 B.加強統治 C灌溉農田 D.方便運糧6.中國歷史上,有統一也有分裂,但統一是主流。請回答:(1)分別指出中國古代歷史上三次大統一局面形成的標志。(2)自秦朝到清朝歷代最高統治者,為了維護統一都實行了什么政治制度?(3)元朝統治者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采取了什么措施?六、學后反思我小結:參考答案:探究學習 (一)互動探究1.答案 這段記載形象地描述了當時蒙古諸部互相混戰、社會動蕩不安的情景。這種戰爭給蒙古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苦難,他們渴望擺脫戰亂,結束分裂,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鐵木真即后來的成吉思汗,順應了人民的愿望和歷史發展的要求,以

7、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組織才能和堅強的性格,組織一支強大的軍隊,經過多年的征戰,實現了蒙古的統一。2.答案 這是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詩句。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不免有一死,但死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二)思維拓展1.答案 對成吉思汗的評價: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國,對蒙古的歷史作出了貢獻,不愧是蒙古族的驕傲。隨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向南向西擴張,兵鋒最遠抵達歐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歐亞的蒙古帝國,使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得到進一步的擴大,超出以往任何王朝。因此,用“一代天驕”稱呼成吉思汗是名副其實的。成吉思汗的一生,是在馬背上度過的戰斗的一生,他雖然將蒙古帝國疆域擴展到歐洲,但沒有對占領地區

8、實行有效的統治和管轄。所以,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說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2.答案 元朝統一的歷史意義:第一,政治上,元朝的統一,結束了五代以來300多年的分裂割據和戰亂,使人民有了一個基本安定的生活,我國的疆域初具規模。第二,經濟上,五代以來中原與周邊地區相繼出現割據政權,阻礙了各地間正常的經濟文化交流。元朝統一掃除了這些障礙,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第三,民族關系上,促進了民族融合,民族間的融合產生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第四,對外關系上,元朝的統一,促進了中國同世界上許多國家、民族間的政治、文化交流。3.答案 元朝統一中國是我國各民族統一及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它的統一,結束了晚唐以來長達

9、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據的局面,促進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是進步的表現。文天祥的抗元斗爭也具有正義性。文天祥抗元是從反對邊疆少數民族掠奪和反對民族壓迫的角度出發的,它體現了我國人民堅貞不屈、不畏強暴的崇高氣節,因此也應該給予肯定。二者沒有矛盾,在我國整體歷史發展過程中起著積極的作用。4.答案 秦朝開鑿了靈渠,溝通了珠江和長江;隋朝開鑿了隋朝大運河,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元朝開鑿了會通河和通惠河,使原有的運河連接起來,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5.答案 新中國成立之初曾經把元代說成是黑暗的時代,此觀點后來被否定了。元代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應當予以肯定,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也應予以重視,可從以下幾方面去了解

10、:(1)元朝的統一初步奠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2)統一為南北經濟的恢復、交流和進一步的發展準備了條件。(3)它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元朝的民族大融合是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深入和發展。(4)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元朝的科技文化是中國科技文化史上的燦爛時期。(5)元朝在促進中外交流方面也起了巨大的作用。元朝在政治經濟上的一些措施的確帶有民族壓迫性,充滿野蠻性,使某些局部出現“倒退”現象等,但這些畢竟是次要方面,從大局上把握應給予肯定。課堂檢測1.解析 根據題干反映的信息可知是漢族與蒙古族、維吾爾族共同勞動開發邊疆地區。所以答案為D。2.解析 從題干中的“遼陽行省、嶺北行省”可知這個朝代在地方已設立行省,元朝時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為行省。所以答案為C。3.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元朝,不少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故選C。4.解析 本題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元朝的建立,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可知忽必烈建立元朝。此題有可能誤選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汗國。故選B。5.解析 元朝統一后,定都大都,江浙地區的糧食需要北運。為了解決運輸困難,元世祖開通了會通河和通惠河,糧船可以從杭州直抵大都,所以開通會通河、通惠河的直接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