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29∕T 86-2022 油菜白粉病防治技術規程_第1頁
DB5329∕T 86-2022 油菜白粉病防治技術規程_第2頁
DB5329∕T 86-2022 油菜白粉病防治技術規程_第3頁
DB5329∕T 86-2022 油菜白粉病防治技術規程_第4頁
DB5329∕T 86-2022 油菜白粉病防治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CS65.020.20CCS B055329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標準DB5329/T862022油菜白粉病防治技術規程2022-05-23發布2022-06-22實施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DB5329/T8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科學推廣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大理白族自治州農業科學推廣研究院、賓川縣植保植檢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炫、陳曉艷、何建群、劉其寧、王學明、劉翠翠、李建永、李樹鋒、張潤、閆超、何青、楊昆紅、楊俊青、李少峰、孫朝輝、

2、楊艷芳、王家祥、官崇圭、余偉才、涂芥兵、楊彥雄、董銳寬、趙麗芬、林澗琴、楊富春、陳彩杏、趙天鵬。IDB5329/T862022油菜白粉病防治技術規程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大理州油菜白粉病Erysipecruciferarum(Opiz)Junell的防治術語和定義、病情調查方法、防治技術等。本文件適用于大理州油菜主產區油菜白粉病的防治。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763食品安全國家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T8321農藥

3、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防治指標決定釆取防治措施以防止病害嚴重程度上升時的發病株率。3.2病株率在一塊田或一個調查區域內,葉片上出現病斑的植株數占總調查株數的百分比。3.3病情指數在一塊田或一個調查區域內,油菜植株群體受白粉病為害的嚴重程度。3.4防治效果采取防治措施后病害相對減輕的程度。用防治后的油菜白粉病病情指數較未防治對照的病情指數相對減輕的百分數表示。3.5開花期油菜自初花期至終花期所經歷的生長發育階段。1DB5329/T8620223.

4、6角果發育期油菜自終花期至成熟期所經歷的發育階段。3.7安全間隔期最后一次施藥至作物收獲時農藥殘留達到安全需要間隔的天數。4病情調查參照附錄A執行。5防治技術5.1防治原則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按照經濟、有效、安全的原則,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5.2防治方法5.2.1農業防治5.2.1.1實行輪作換茬實行“水稻-油菜”水旱輪作或“烤煙-油菜”等輪作方式,旱地輪作應間隔種植其它非十字花科作物。5.2.1.2選用抗病品種選用中抗以上的優質、高產油菜品種。5.2.1.3品種布局同一區域應選擇多個中抗以上的優質、高產油菜品種種植,避免品種單一化,同時應加快品種更新換代,避

5、免長期種植同一品種。5.2.1.4地塊選擇選擇地勢較高、通風好、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5.2.1.5精細整地播種前清除田間雜草和病殘組織,深翻土地,精細整地,減少初侵染源。5.2.1.6種子處理可選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5ml/500g種子)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種子重量0.2%0.3%)等殺菌劑進行拌種。化學藥劑的選擇和使用按照NY/T393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農藥種類的規定執行。2DB5329/T8620225.2.1.7田間管理根據各產區的生態條件,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及時間苗、及時定苗、及時中耕培土、及時追肥、及時灌水,水肥結合。根據苗情,適當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適施、巧

6、施微肥,培育壯苗,增強抗性。地勢低洼的田塊,油菜開花結果期多雨潮濕,應及時清溝防漬。角果期,病害嚴重的田塊應及時摘除病葉黃葉。肥料使用按照NY/T394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化肥種類的規定執行。5.2.1.8秸稈處理及時收集處理油菜脫粒場地和種植地塊的油菜殘秸,曬干后作飼料或堆制發酵后作為十字花科以外作物的肥料使用。5.2.2生物防治油菜白粉病初發生時,可選用10億孢子/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100萬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濕性粉劑、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等生物制劑進行噴霧防治,每7d10d防治1次,連防2次3次。其它在油菜白粉病防治上已登記或今后登記的生物制劑或生物防治技術適用于本。5

7、.2.3化學防治5.2.3.1防治指標油菜葉病株率達到5%以上。5.2.3.2藥劑選擇可選用50%硫黃懸浮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劑、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懸浮劑等化學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每7d10d一次,連防2次3次。化學藥劑的選擇和使用按照GB2763、GB/T8321、NY/T393、NY/T1276的規定執行,嚴格把握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5.2.3.3藥液配制要選用清潔的水配制藥劑。采取“二次稀釋法”,先用少量清水將所用藥劑配成母液,然后再稀釋到所需濃度。5.2.3.4噴藥方法選擇晴天油菜植株上露水干后進行噴施,噴藥以植株中、

8、下部器官為主,將藥液均勻噴施于油菜的莖、枝、葉正反面、花序及角果上。如施藥后24h內降中至大雨,雨后應重新噴施。5.2.3.5安全防護配制和施用農藥人員嚴禁直接接觸農藥。配制和施用農藥時應穿戴防護用品,噴藥時不可迎風噴施。施藥結束后,施藥人員應及時用肥皂清洗,并更換潔凈衣服。3DB5329/T862022附錄A(規范性)油菜白粉病病情調查A.1調查時間從苗期開始至角果發育期,觀察油菜葉色及長勢,普查對象田塊油菜葉片是否開始發生白粉病,自始病期開始,每隔2d3d在對象田塊調查一次,至達防治指標(葉病株率5%)為止。若進行藥劑防治效果評價,則在施藥前1d和施藥后7d10d各調查一次。A.2調查方法

9、每塊調查田采用3點或5點取樣法,每點連續調查5株10株油菜全部葉片,分病級記載,記錄各級病葉數,計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數。A.3油菜白粉病分級病情的分級按表A.1進行。表A.1油菜白粉病分級等級調查013579無病斑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6以下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610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1125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2650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0以上A.4病株率在一個調查區域內,葉片上產生明顯病斑的植株數占總調查株數的百分比。在油菜植株白粉病發病情況調查基礎上,計算病株率按公式A.1計算。 = 1tta1(A.1)a式中:X-病株率a1-發病植株數a-調查植株總數A.5病情指數在對油菜植株白粉病發病情況分級調查基礎上,根據病級計算病情指數按公式A.2計算。4DB5329/T862022(b1c1) = 1tt(A.2)bc式中:Y-病情指數b1-各級病葉片數c1-各嚴重度等級值b-調查總葉片數c-最高級級值A.6防治效果在對油菜植株白粉病藥劑防治施藥前、施藥后發病情況分級調查基礎上,根據病級計算病情指數及相對防治效果和防治效果。A.6.1相對防治效果按公式A.3計算。 100(A.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