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氣庫基本情況_第1頁
儲氣庫基本情況_第2頁
儲氣庫基本情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儲氣庫地下儲氣庫特點與類型地下儲氣庫是將長輸管道輸送來的商品天然氣重新注入地下空間而形成的一種人工氣田或氣藏,一般建設在靠近下游天然氣用戶城市的附近。與地面球罐等方式相比較,地下儲氣庫具有以下優點:儲存量大,機動性強,調峰范圍廣;經濟合理,雖然造價高,但是經久耐用,使用年限長達3050年或更長;安全系數大,安全性遠遠高于地面設施。目前世界上典型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類型有4種:枯竭油氣藏儲氣庫、含水層儲氣庫、鹽穴儲氣庫、廢棄礦坑儲氣庫。枯竭油氣藏儲氣庫枯竭油氣藏儲氣庫利用枯竭的氣層或油層而建設,是目前最常用、最經濟的一種地下儲氣形式,具有造價低、運行可靠的特點。目前全球共有此類儲氣庫逾400座,占

2、地下儲氣庫總數的75%以上。含水層儲氣庫用高壓氣體注入含水層的孔隙中將水排走,并在非滲透性的含水層蓋層下直接形成儲氣場所。含水層儲氣庫是僅次于枯竭油氣藏儲氣庫的另一種大型地下儲氣庫形式。目前全球共有逾80座含水層儲氣庫,占地下儲氣庫總數的15%左右。鹽穴儲氣庫在地下鹽層中通過水溶解鹽而形成空穴,用來儲存天然氣。從規模上看,鹽穴儲氣庫的容積遠小于枯竭油氣藏儲氣庫和含水層儲氣庫,單位有效容積的造價高,成本高,而且溶鹽造穴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但鹽穴儲氣的優點是儲氣庫的利用率較高,注氣時間短,墊層氣用量少,需要時可以將墊層氣完全采出。目前世界上有鹽穴儲氣庫共44座,占地下儲氣庫總數的8%。廢棄礦坑儲氣

3、庫利用廢棄的符合儲氣條件的礦坑進行儲氣。目前這類儲氣庫數量較少,主要原因在于大量廢棄的礦坑技術經濟條件難以符合要求。國際上地下儲氣庫發展地下儲氣庫的歷史可以上溯到20世紀初。1915年。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地下儲氣庫。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有地下儲氣庫550座左右,可以進行調峰的氣量約3500X10m。這些儲氣庫分屬不同國家的逾100家公司,其中既有儲氣量超1000X10m的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的大型跨國公司,也有僅單純經營1座地下儲氣庫的小公司。由于地下儲氣庫在調峰和保障供氣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明顯的優勢,因而越來越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相關資料顯示,全球10%左右的天然氣用氣量由地下儲氣

4、庫供應,西歐國家和俄羅斯分別達到20%、30%。就國際上儲氣庫發展趨勢看,歐美國家正在不斷加大儲氣庫的建設力度,增大儲氣量,除了常規的調峰應急需要外,已經開始研究建立天然氣的戰略儲備課題。美國已經就長輸管網地下儲氣庫建立相關的法律,歐洲國家也有立法的趨勢。中國地下儲氣庫項目介紹中國的地下儲氣庫建設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在大慶油田曾經進行過利用氣藏建設地下儲氣庫的嘗試。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陜京天然氣輸氣管道的建設,為確保北京、天津的安全供氣,國家開始加大力度研究建設地下儲氣庫技術。2000年11月,我國首次在大港油田利用枯竭凝析氣藏建成了大張坨地下儲氣庫,總庫容達到6.X10m,總可利用

5、氣量為20.OXIOm左右,日最大供氣量近2000X10m。200年利用氣量為7.6X10m,占陜京輸氣管道年銷售量的28。2006年冬季高峰期,該地下儲氣庫每天向北京供氣逾1600X10m,彌補陜甘寧天然氣的供應量缺口。為保證西氣東輸沿線地區用戶的正常用氣,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規劃分別在江蘇金壇、劉莊和安徽定遠建設地下儲氣庫。為了保證忠縣武漢天然氣輸氣管道安全平穩供氣,該公司也在積極進行建設忠武線配套地下儲氣庫的前期準備工作。此外,重慶市燃氣集團公司也有建設地下儲氣庫的計劃,將其作為城市燃氣管網的調峰與事故備用氣源。據悉,該計劃目前已通過了相關審批。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建成投產的地下儲氣庫

6、有2座,分別是大張坨地下儲氣庫和金壇地下儲氣庫。天津大張坨地下儲氣庫大張坨地下儲氣庫主要負責津京地區特別是北京市的冬季天然氣調峰,兼有事故應急供氣功能,庫址位于天津大港地區,距北京約200m屬枯竭凝析氣藏型地下儲氣庫,地下儲氣庫深度逾2000m,隸屬北京華油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儲氣庫分公司管理。大張坨儲氣庫包括個庫區,庫區與北京市天然氣管網間的連接管道外徑為711mm,為單管連接,冬季為采氣期,從儲氣庫采氣供給用氣城市。采氣時,有部分凝析油被帶出,需進行分離處理。其余時間為注氣期,將來自陜京二線管道富余的天然氣加壓后注入地下儲氣庫。大張坨地下儲氣庫設計壓力為0.0p配置有臺進口燃氣加壓機,加壓機

7、出口壓力為0.0p設計流量為80X10m/d,加壓機自身天然氣消耗量為每臺2.0X10m/d。該地下儲氣庫自2002年開始運行以來,一直運行正常,對北京市調峰發揮了重要作用。江蘇金壇地下儲氣庫西氣東輸的重要調峰設施金壇地下儲氣庫,位于江蘇省金壇市直溪鎮,毗鄰鎮江,屬鹽穴地下儲氣庫,是中國鹽穴第一庫,規模為亞洲第一。它開創了中國利用深部洞穴實施能源儲存的先河,在地址選區、區塊評價、溶腔設計、造腔控制、穩定性分析、注采方案設計、鉆完井工藝等多方面獲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和技術手段,為中國利用鹽穴進行天然氣儲備金壇地下儲氣庫分西區與東區兩大塊,建庫鹽層區域面積為11.2m庫深1000m左右。已經建成投產的

8、是西區,利用采鹵老腔6口,庫容為1.21X10m。東區規劃新建新腔1口,庫容為22X10m。西區儲氣庫工藝采用注氣、采氣轉換方式,冬季或應急狀態下采氣外供,其余時間注氣。經過近6年建設,該庫于2006年3月29日全面竣工。工程總造價約40X10元,主要包括輸氣干線和地下溶腔兩部分。輸氣干線從西氣東輸鎮江分輸站至儲氣庫工藝站場,管道長度為34.8m管道外徑為1016mm,運行壓力為10.0p與西氣東輸管道參數相同。該段管道設截斷閥室1座,儲氣庫設計壓力為14.5p運行壓力為.0-14.5p儲氣規模為25X108m。西區設置有4臺進口燃氣加壓機,出口壓力為14.5p設計流量為60X10m/d,自身

9、天然氣消耗量為每臺8000m/d。建有240X10m/d注氣裝置1套,150X10m/d調峰采氣裝置2套,400X10m/d應急采氣裝置2套,總應急采氣能力為1100X10m/d。預測單位儲氣費為0.60元/m左右。金壇礦鹽層分布穩定,結構簡單,封閉性好,易于水溶開采,在地下可以形成較大溶腔。據了解,每個鹽穴的溶腔時間約3年。地下儲氣庫注、采氣工藝一般情況下,地下儲氣庫注氣、采氣工藝流程見圖1。注氣工藝流程當上游長輸管道供應的天然氣流量大于天然氣輸配管網的用戶使用量時,多出的天然氣進入儲氣庫工藝站場的加壓機(一般為燃氣加壓機)加壓后,分別送各儲氣庫儲存,加壓機出口設計壓力一般等于地下儲氣庫設計壓力。采氣工藝流程下游天然氣輸配管網用氣高峰期,上游供應量不足或出現事故時,將地下儲氣庫儲存的天然氣經過凈化、調壓處理后,送天然氣輸配管網,供用戶使用,以彌補上游供應量的不足。儲氣庫工藝站場設置凈化裝置的作用,是凈化、分離一些隨天然氣帶出的雜質、水分、輕烴等物質,避免對管道輸送產生不良影響。中國地下儲氣庫展望地下儲氣庫在天然氣工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重大,因此,政府、企業都對此高度重視。依據國家總體戰略部署,中國將形成四大區域性聯網協調的儲氣庫群:東北儲氣庫群、華北儲氣庫群、長江中下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