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6)01教學課件_第1頁
本科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6)01教學課件_第2頁
本科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6)01教學課件_第3頁
本科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6)01教學課件_第4頁
本科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6)01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YCF正版可修改PPT(本科)計算機應用基礎(Windows 7+Office 2016)01教學課件計算機應用基礎主 編:紀懷猛、王明01計算機基礎知識02計算機系統03Word 2016文字處理04Excel 2016電子表格Contents目錄05PowerPoint 2016演示文稿制作06因特網基礎與簡單應用07計算機前沿技術04Contents目錄01計算機基礎知識1.1 計算機簡介1.1.1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1.計算機的誕生“計算機”一詞的英文是computer,其含義一直都在改變。computer最早代表被雇來進行算術計算的人,即計算員,這種用法如今依然存在。牛津英語詞典(第

2、二版)認為,最早是在1897年,這個詞被用來代表一種機械的計算設備。應該說“計算機”最早是指一種用來幫助人們提高計算速度的輔助計算工具?,F代意義上的計算機的發展只走過了短短的70多年,而人類對計算工具的發明和創造卻走過了漫長的道路。1.1 計算機簡介1.1.1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1.計算機的誕生到了20世紀40年代,一方面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計算量、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手工計算工具和計算方法不能滿足應用的需要;另一方面,計算理論、電子學、控制理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例如,1847年,英國數學家布爾(George Boole)建立了布爾代數體系;1936年,英國數學家

3、圖靈(Alan M.Turing)提出圖靈機;信息論之父美國數學家香農(C.Shannon)于1938年發表了論文繼電器和開關電路的分析;控制論之父美國數學家維納(N.Wiener)于1940年指出,現代計算機應該是數字式,由電子元件構成,采用二進制,并在內部儲存數據。這些理論的提出和建立為現代電子計算機的出現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更是提出了計算機硬件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5個基本組成部分的觀點。于是在20世紀40年代,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了。1.1 計算機簡介1.1.1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2.計算

4、機的發展在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的短短幾十年中,計算機在性能指標、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可靠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按所使用的主要電子元器件劃分,一般將計算機的發展分為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和大規模集成電路四個階段。01電子管02晶體管03集成電路04大規模集成電路1.1 計算機簡介1.1.1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2.計算機的發展(1)第一代電子計算機(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研制成功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第一代電子計算機是電子管計算機,其基本特征如下:采用電子管作為主要元件。輸入/輸出方式主要采用穿孔卡片。運算速度僅為每秒幾千次。用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編寫程序。第一代電子計算機體積大、耗電

5、量大、可靠性差、價格昂貴、維修復雜,主要用于軍事和科學研究工作。1.1 計算機簡介1.1.1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2.計算機的發展(2)第二代電子計算機(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20世紀60年代中期)。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是晶體管計算機,其基本特征如下:采用晶體管作為主要元件。內存元件使用磁芯存儲器。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幾十萬次。出現了FORTRAN、COBOL等編程語言。與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相比,晶體管計算機體積小、重量輕、耗電量小,可靠性大大提高,不僅用于數值計算,還用于許多事務處理,主要應用在工業領域。1.1 計算機簡介1.1.1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2.計算機的發展(3)第三代電子計算機(20世紀60

6、年代中期至20世紀70年代前期)。第三代電子計算機是集成電路計算機,其基本特征如下:采用集成電路作為主要元件。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幾百萬次。出現了半導體存儲器。程序設計語言得到了很大發展。第三代電子計算機體積更小、耗電量更小、可靠性更強,廣泛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1.1 計算機簡介1.1.1 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2.計算機的發展(4)第四代電子計算機(20世紀70年代前期至今)。第四代電子計算機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其基本特征如下: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作為主要元件。運算速度達到每秒幾億次甚至數百億次。主存全部采用半導體存儲器。語言、數據庫、系統軟件、網絡軟件日臻完善。第四代電

7、子計算機體積小、耗電量極小、可靠性強,其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展,特別是微型計算機的出現和網絡的應用,使計算機深入社會發展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信息社會的標志性工具。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1.計算機的特點計算機的特點可以歸納為七個方面,其中前五點為信息技術界共識,屬于計算機的基本特點,后兩點尚有學者未將之納入其中。(1)支持人機交互。(2)數據處理速度快。(3)存儲容量大。(4)具有邏輯判斷能力。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1.計算機的特點(5)計算精度很高。(6)具有自動控制能力。(7)通用性強。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

8、點、分類和應用2.計算機的分類(1)按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對信息的處理方式不同,計算機分為數字計算機(digital computer)、模擬計算機(analogue computer)和混合計算機。數字計算機(digital computer)模擬計算機(analogue computer)混合計算機計算機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2.計算機的分類(2)按用途不同,計算機分為通用計算機(general-purpose computer)和專用計算機(special-purpose computer)。計算機(general-purpose computer)專用計算機

9、(special-purpose computer)LOREM IPSUM DOLOR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2.計算機的分類(3)按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快慢、存儲量大小、功能強弱以及軟硬件的配套規模等不同,分為巨型機、大中型機、小型機(mini computer)、微型機(micro computer)、工作站(workstation)與服務器等。巨型機大中型機微型機(micro computer)工作站(workstation)服務器小型機(mini computer)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3.計算機的應用基于共識,計算機的主要應用

10、領域如下:1 科學計算或數值計算。2 數據處理或信息處理。單擊此處添加標題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3.計算機的應用數據處理從簡單到復雜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電子數據處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管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LOREM IPSUM DOLOR(2)數據處理或信息處理。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3.計算機的應用(3)輔助技術。計算機輔助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

11、造)包括以下幾種: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計算機輔助教學(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計算機輔助測試(computer aided testing,CAT)。LOREM IPSUM DOLOR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1.1 計算機簡介1.1.2 計算機的特點、分類和應用3.計算機的應用單擊此處添加標題4過程控制5人工智能6網絡應用7電子商務8

12、系統仿真單擊此處添加標題1.1 計算機簡介1.1.3 計算科學的研究與應用計算科學又稱為科學計算,是一種基于數學建模、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利用計算機來分析和解決科學問題的研究領域,是運用高性能計算預測和了解客觀世界物質運動或復雜現象演化規律的科學,包括數值模擬、工程仿真、高效計算機系統和應用軟件等。1.1 計算機簡介1.1.3 計算科學的研究與應用計算科學的發展形成了計算學科,來源于對數理邏輯、計算模型、算法理論和自動計算機器。計算學科系統研究描述和變換信息的算法過程包括算法過程的理論、分析、設計、效率、實現和應用等。其核心是:問題能否被形式化描述,是否是可計算的。隨著計算學科的發展,出現了許多與

13、計算有關的應用領域,如計算物理、計算化學、計算生物、計算攝影以及普適計算、服務計算、移動計算、云計算等。1.1 計算機簡介1.1.4 未來計算機的發展趨勢展望未來,計算機的發展必然要經歷很多新的突破?;诩呻娐返挠嬎銠C短期內還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但一些新的計算機加緊研究,這些計算機包括超導計算機、納米計算機、光計算機、DNA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等。超導計算機光計算機納米計算機DNA計算機量子計算機1.1 計算機簡介1.1.5 信息技術俠義廣義1.信息技術的概念1.1 計算機簡介1.1.5 信息技術狹義的信息技術信息處理的技術,即將信息技術等同于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結合計算機技術+通信

14、技術+控制技術1.信息技術的概念1.1 計算機簡介1.1.5 信息技術廣義的信息技術是指完成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術,是能夠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術??梢哉J為,信息技術就是能夠提高和擴展人類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總稱。1.信息技術的概念1.1 計算機簡介1.1.5 信息技術2.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人類信息活動的每次演進都會引起信息技術的迅猛變革,信息技術的每次發展均會促進人類信息能力的提高。一般認為,信息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以下3個發展階段:2以電信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術。3以網絡為主要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1以手工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術時期。1.1 計算機簡介1.1.5

15、信息技術2.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在信息技術的3個發展階段中,人類社會發生過以下5次信息技術革命:電報、電話、電視及其他通信技術的發明和應用。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語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的普及。1.1 計算機簡介1.1.5 信息技術3.信息技術的典型應用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遍布各個領域,如教育、科研、工業、農業、商業、醫療、交通、軍事等,不斷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1.1 計算機簡介1.1.5 信息技術4.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如下一些方面:(1)超高清視頻進入千家萬戶。(2)虛擬現實技術應用遍地開花。(3)智能家居產品深入人心。1.1 計算機

16、簡介1.1.5 信息技術4.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5)5G全產業鏈加速成熟。(6)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方興未艾。(7)軍民信息化融合日益緊密。(4)量子信息技術進入產業化階段。1.1 計算機簡介1.1.5 信息技術4.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9)云計算潛力巨大。(10)大數據迭代創新發展。(8)智能制造穩步推進。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在計算機內部,各種信息(如數字、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必須以數字化編碼的形式進行存儲處理和傳輸,在計算機內以二進制(binary)形式表示的數據稱為機器數。完整地表示一個機器數要考慮三方面,即機器數的范圍、符號和小數點的位置。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1

17、信息與數據LOREM IPSUM DOLOR信息是人們利用通信手段傳輸和處理的對象。數據是現實世界客觀事物的符號記錄,是信息的載體,是計算機加工的對象。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1 信息與數據信息與數據的關系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數據才是信息,數據是信息的載體。如果說信息是內容,那么數據就是形式。數據和信息的關系類似于原材料和成品之間的關系。需要強調的是,數據的意義和價值有時是相對的。例如,一個企業的領導給一位職工發獎金,獎金額對于職工來講是信息,而對這位領導來說,它僅僅是數據。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2 計算機中的數據計算機中的數據總體可以分為數字和字符兩種。數據數字字符1.2

18、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2 計算機中的數據1.數字數字是一種用來表示數的書寫符號,是計算機實現運算的基礎。在計算機內部,信息都是采用二進制的形式進行存儲、運算、處理和傳輸的,即在計算機內部是通過0和1兩個數字符號來表示信息的。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2 計算機中的數據2.字符字符是計算機的主要處理對象,這里的字符包括西文字符和中文字符。因為計算機中的數據都是采用二進制的方式進行存放和處理的,因此,字符也只有按照這個規律進行編碼才能進入計算機。因為西文字符和中文字符的形式不同,所以使用的編碼有很大區別。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

19、ation Interchange,ASCII)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納,作為國際通用的信息交換標準代碼,是目前微型計算機中使用最普遍的字符編碼。用計算機處理漢字時,必須先對漢字進行編碼,與英文不同,英文只有26個英文字母,采用不超過128個字符的字符集就能滿足英文處理的需求,而中文漢字種類繁多、數量大、字形復雜、同音字多,編碼比英文困難得多。一個漢字處理系統中,輸入、內部存儲、處理和輸出等對漢字的編碼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處理漢字時,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漢字代碼轉換。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3 計算機中數據的單位1.位位也稱為比特(bit),即一個二進制位,只能表示0和1,每增加一位,所

20、能表示的數就增大1倍。位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最小單位。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3 計算機中數據的單位2.字節字節(byte,B)表示信息含義的最小單位,也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基本單位。換算關系如下:1 KB=210 B=1 024 B1 MB=1 024 KB=220 B1 GB=1 024 MB=230 B1 TB=1 024 GB=240 B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3 計算機中數據的單位3.字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時,一次存取、加工和傳送的一組二進制位稱為字(word)。字的長度稱為字長,字長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字長越長,精度越高。不同微處理器的字長不同,常見的有32位

21、、64位等。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1.進位計數制數制也稱計數制,是指用一組固定的符號和統一的規則來表示數值的方法。按進位的原則進行計數的方法稱為進位計數制。例如,在十進位計數制中,是按照“逢十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的。常用進位計數制:單擊此處添加標題十進制(decimal)二進制八進制(octal)十六進制(hexadecimal)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2.進位計數制的基數與位權基數位權基數與位權是進位計數制的兩個要素。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2.進位計數制的基數與位權(1)基數。基數就是進位計數制的每

22、位數上可能有的數碼的個數。例如,十進制數每位上的數碼有0、1、3、9十個數碼,所以基數為10。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2.進位計數制的基數與位權(2)位權。位權是指一個數值每一位上的數字的權值大小。例如,十進制數4567從低位到高位的位權分別為100、101、102、103。因此4567按位權展開是4567=4103510261017100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2.進位計數制的基數與位權(3)數的位權表示。任何一種數制的數都可以表示成按位權展開的多項式之和。例如,十進制數435.05可表示為435.05=41023101510001

23、0-1510-2位權表示法的特點是:每一項=某位上的數字基數的若干冪次,而冪次的大小由該數字所在的位置決定。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3.二進制數計算機中為何采用二進制?因為二進制運算簡單、電路簡單可靠、容易實現、邏輯性強。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3.二進制數(1)定義:按“逢二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稱為二進制數,即每位上計滿2時向高位進一。(2)特點:每個數的數位上只能是0、1兩個數字;二進制數中的最大數字是1,最小數字是0;基數為2。例如,(10011010)2與(00101011)2是兩個二進制數。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

24、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3.二進制數(4)二進制數的運算規則。加法運算。a.00=0。b.01=10=1。c.11=10。乘法運算。a.00=0。b.01=10=0。c.11=1。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4.八進制數(1)定義:按“逢八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稱為八進制數,即每位上計滿8時向高位進一。(2)特點:每個數的數位上只能是0、1、2、3、4、5、6、7八個數字;八進制數中的最大數字是7,最小數字是0;基數為8。例如,(1347)8與(62435)8是兩個八進制數。(3)八進制數的位權表示如下:(107.13)818208178018-138-21.2 信息的

25、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5.十六進制數(1)定義:按“逢十六進一”的原則進行計數,稱為十六進制數,即每位上計滿16時向高位進一。(2)特點:每個數的數位上只能是0、1、2、3、4、5、6、7、8、9、A、B、C、D、E、F十六個數碼;十六進制數中的最大數字是F,即15,最小數字是0;基數為16。例如,(109)16與(2FDE)16是兩個十六進制數。(3)十六進制數的位權表示如下:(109.13)16=116201619160116-1316-2(2FDE)16=2163151621316114160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6.常用計數制間的對應關

26、系表1-1列出了常用計數制間的對應關系。表1-1常用計數制間的對應關系表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將數由一種數制轉換成另一種數制稱為數制間的轉換。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1)十進制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數。十進制整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整數。十進制整數轉換成非十進制整數采用余數法,即除基數取余數。將十進制整數逐次用某非十進制數的基數去除,一直到商是0為止,然后將所得到的余數由下而上排列即可。十進制小數轉換成非十進制小數。十進制小數轉換成非十進制小數采用進位法,即乘基數取整數。將十進制小數部分逐次用某非十進制數的基數

27、去乘,直到小數的當前值等于0或滿足要求的精度為止,最后得到的積的整數部分由上而下排列即所求。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2)非十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非十進制數轉換成十進制數采用位權法,即把各非十進制數按位權展開,然后求和。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3)二進制數與八、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二進制數與八進制數之間的轉換方法。a.把二進制數轉換為八進制數時,按“三位并一位”的方法進行。以小數點為界,將整數部分從右向左每三位分為一組,最高位不足三位時,添0補足三位;小數部分從左向右,每三位分為一組,最低有效位不

28、足三位時,添0補足三位。然后,將各組的三位二進制數按權展開后相加,得到一位八進制數。b.將八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時,采用“一位拆三位”的方法進行,即把八進制數每位上的數用相應的三位二進制數表示。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7.數制間的轉換(3)二進制數與八、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二進制數與十六進制數之間的轉換方法。a.把二進制數轉換為十六進制數時,按“四位并一位”的方法進行。以小數點為界,將整數部分從右向左每四位分為一組,最高位不足四位時,添0補足四位;小數部分從左向右,每四位分為一組,最低有效位不足四位時,添0補足四位。然后,將各組的四位二進制數按權展開后相加,得到

29、一位十六進制數。b.將十六進制數轉換成二進制數時,采用“一位拆四位”的方法進行,即把十六進制數每位上的數用相應的四位二進制數表示。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4 進位計數制及其轉換8.計算機中數的書寫規則ABCD二進制數的書寫通常在數的右下方注上基數2,或后面加B表示。八進制數的書寫通常在數的右下方注上基數8,或后面加O表示。十進制數的書寫通常在數的右下方注上基數10,或后面加D表示。一般約定D可省略。十六進制數的書寫通常在數的右下方注上基數16,或后面加H表示。單擊此處添加標題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字符是各種文字和符號的總稱,包括各國家文字、標點符號、圖形符號、數

30、字等。字符集是多個字符的集合,字符集種類較多,每個字符集包含的字符個數不同,常見字符集有ASCII字符集、GB2312字符集、BIG5字符集、GB18030字符集、Unicode字符集等。計算機要準確地處理各種字符集文字,必須進行字符編碼,以便能夠識別和存儲各種文字。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ASCII字符集即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字符集,是基于羅馬字母表的一套計算機編碼系統。它主要用于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它是現今最通用的單字節編碼系統,并且等同于國際標準ISO 646。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ASCII字符集包括控制字符(Enter、Backsp

31、ace等)與可顯示字符(英文大小寫字符、阿拉伯數字和西文符號)兩大類,即32個通用控制字符、10個十進制數碼、52個英文大小寫字母和34個專用字符。通常用7位表示一個字符,共128個字符。7位編碼的字符集只支持128個字符,為了表示更多的歐洲常用字符,在計算機發展過程中對ASCII進行了擴展,ASCII擴展字符集使用8位表示一個字符,共256個字符。ASCII擴展字符集相對ASCII字符集擴充出來的符號包括表格符號、計算符號、希臘字母和特殊的拉丁符號。表1-2列出了7位ASCII字符編碼。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表1-2 7位ASCII字符編碼表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

32、.2.6 漢字編碼1.國標碼和漢字內碼漢字也是一種字符,常用的漢字就有3 0005 000個,顯然無法用一字節的編碼來區分,所以漢字通常用2字節進行編碼。1981年,我國公布的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 基本集(GB 23121980)共收集了7 445個圖形字符,其中漢字字符6 763個,并分為兩級,即常用的一級漢字3 755個(按漢語拼音排序)和次常用漢字3 008個(按偏旁部首排序),其他圖形符號682個。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GB 23121980編碼簡稱國標碼,它規定每個圖形字符由兩個7位二進制編碼表示,即每個編碼需要占用2字節,每字節內占用7位信息,最高位補0

33、。例如,漢字“啊”的國標碼為3021H,即00110000 00100001。1.國標碼和漢字內碼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GBK編碼是在GB 23121980標準基礎上的內碼擴展規范,使用了雙字節編碼方案,其編碼范圍為8140FEFE(剔除xx7F),23 940個碼位,共收錄了21 003個漢字,完全兼容GB 23121980標準,支持國際標準ISO/IEC 10646-1和國家標準GB/T 130002010中的全部中、日、韓漢字,并包含了BIG5編碼中的所有漢字。GBK編碼方案于1995年10月制定,1995年12月正式發布,中文版的Windows XP、Windo

34、ws 7及之前版本的中文版Windows操作系統等都支持GBK編碼方案。1.國標碼和漢字內碼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漢字內碼是漢字在計算機內部存儲、處理和傳輸用的信息代碼,要求它與ASCII碼兼容但又不能相同,以實現漢字和西文的并存兼容。通常將國標碼2字節的最高位置1作為漢字的內碼。以漢字“啊”為例,其內碼為B0A1H,即10110000 10100001。1.國標碼和漢字內碼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2.漢字輸入碼漢字輸入碼又稱為外碼,是指從鍵盤輸入漢字時采用的編碼,主要有以下幾類:數字編碼拼音碼形碼音形碼LOREM IPSUM DOLOR1.2 信

35、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2.漢字輸入碼(1)數字編碼用一串數字代表一個漢字,最常用的是國標區位碼,它實際上是國標碼的一種簡單變形。把GB 23121980全部字符集分為94個區,其中115區是字母、數字和圖形符號區,1655區是一級漢字區,5687區是二級漢字和偏旁部首區,每個區又分為94位,編號也是0194。這樣,每個字符便具有一個區碼和一個位碼。將區碼置前、位碼置后,組合在一起就成為區位碼。國標碼與區位碼是一一對應的??梢赃@樣認為,區位碼是十進制數表示的國標碼,國標碼是十六進制數表示的區位碼。將某個漢字的區碼和位碼分別轉換成十六進制數后再分別加20H,即可得到相應的國標碼。使用

36、區位碼輸入漢字或字符,方法簡單且沒有重碼,能輸入所有的漢字,但是用戶不可能把區位碼背誦下來,查找區位碼也不方便,所以難以快速輸入漢字或字符,通常僅用于輸入一些特殊字符或圖形符號。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2.漢字輸入碼(2)拼音碼拼音碼是一種以漢語讀音為基礎的輸入方法,由于漢字同音字較多,因此重碼率較高,輸入速度較慢。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2.漢字輸入碼(3)形碼形碼指根據漢字形狀確定的編碼。盡管漢字總量很多,但構成漢字的部件和筆畫是有限的。因此,把漢字的筆畫部件用字母或數字進行編碼,按筆畫書寫順序依次輸入,就能表示一個漢字。常用的五筆字型碼采用的就

37、是這種編碼方法。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2.漢字輸入碼(4)音形碼音形碼是根據漢字的讀音和字形進行編碼的。它的編碼規則既與音素有關,又與形素有關,即取音碼簡單、易于接受的優點和形碼形象、直觀之所長,從而得到較好的輸入效果。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2.漢字輸入碼不同的漢字輸入方法有不同的漢字外碼,即漢字的外碼可以有多個,但內碼只能有一個。目前已有的漢字輸入編碼方法有數百種,如首尾碼、拼音碼、表形碼、五筆字型碼等。一種好的漢字輸入編碼方法應該具備規則簡單、易于記憶、操作方便、編碼容量大、編碼短和重碼率低等特征。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

38、碼3.漢字字形碼漢字字形碼用在輸出時產生漢字的字形,通常采用點陣形式產生,所謂漢字字形碼就是確定一個漢字字形點陣的代碼。全點陣字形中的每個點用一個二進制位來表示,隨著字形點陣的不同,它們所需要的二進制位數也不同。例如,2424的字形點陣,每字需要72字節;3232的字形點陣,每字共需128字節。與每個漢字對應的這一串字節,就是漢字的字形碼。不同的字形碼的集合就形成不同的字庫。1.2 信息的表示與存儲1.2.5 字符的編碼4.漢字編碼之間的關系漢字通常通過漢字輸入碼借助輸入設備輸入計算機,再由漢字系統的輸入管理模塊進行查表或計算,將輸入碼(外碼)轉換成漢字機內碼存入計算機存儲器。當存儲在計算機內

39、的漢字需要在屏幕上顯示或在打印機上輸出時,需借助漢字機內碼在字庫中找出漢字的字形碼。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1 多媒體的特征媒體是指文字、聲音、圖像、動畫和音頻等內容。多媒體技術是指能夠同時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媒體進行采集、操作、編輯、存儲等綜合處理的技術。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1 多媒體的特征多媒體技術具有以下4個特征:1342多維性集成性交互性實時性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1 多媒體的特征(1)多維性。多維性是指多媒體擴展和放大了計算機處理的信息范圍和空間,不再局限于數值和文本,而是廣泛采用圖像、圖形、視頻、音頻等形式來增強輸出信息的表現能力,豐富顯示效果。多媒體技術使人

40、們不僅能看到文字、圖像,還能使人們聽到聲音,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2)集成性。多媒體技術的集成性是指將多種媒體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并建立起不同媒體之間的聯系,做到圖、文、聲、像一體化。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1 多媒體的特征(3)交互性。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是指除了播放外,還具有與使用者交互溝通的特點,即人們可通過軟件系統的支持對多媒體進行控制。(4)實時性。音頻信息和視頻信息都是與時間有關的媒體,在加工、存儲和播放時,需要考慮時間特性。例如,在播放音頻文件時,應該保證聲音的連續性,這就對存取數據的速度、解壓縮的速度及最后播放的速度提出很高的要求,這就是媒體的實時性。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

41、.3.2 媒體的數字化媒體的數字化,即將傳統媒體轉換為數字媒體,這一轉換技術稱為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始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計算機技術和數字信息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計算機,這就要求計算機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性。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2 媒體的數字化1.數字媒體的概念數字媒體是指以二進制數的形式記錄、處理、傳播、獲取過程的信息載體,這些載體包括數字化的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影像和動畫等感覺媒體和標識這些感覺媒體的表示媒體(編碼)等(其統稱為邏輯媒體),以及存儲、傳輸、顯示邏輯媒體的實物媒體。因此,數字媒體是一種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種媒體(包括文本、圖形

42、、動畫、視頻和聲音等)的有機組合,人們在接收這些媒體信息時具有一定的主動性和交互性。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2 媒體的數字化2.數字媒體的類型(1)文本。在計算機中,文字和數值是用二進制編碼標識的,文字信息和數值信息統稱為文本信息,通常文本信息由ASCII碼表所規定的字符集(包括字母、數字、特殊符號等)和漢字信息交換碼所規定的中文字符集中的字符組合而成,習慣上把前者稱為西文字符,把后者稱為中文字符。計算機處理文字信息主要包括輸入、編輯、存儲、輸出等。常見的文本格式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主要有TXT、DOC、DOCX、WPS等格式。文本信息容易處理、存儲量小、存儲速度快、符號結構規范,最適

43、合計算機的輸入、存儲、處理和輸出,文本信息所表達的內容清晰且精確。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2 媒體的數字化1.數字媒體的概念(2)圖形。圖形是指由外部輪廓線條構成的矢量圖,即由計算機繪制的直線、圓、矩形、曲線、圖表等。圖形用一組指令集來描述其內容,如描述構成該圖形的位置、形狀等,描述對象可任意縮放而不會失真。常見的圖形格式有EPS、PS、WMF、DXF、HGL、3DS等。圖形是矢量圖,矢量圖的一個突出優點是不需要對圖上每個點的信息進行保存,而只需要描述對象的幾何形狀即可,所以其需要的存儲空間與點陣圖像相比要小得多。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2 媒體的數字化1.數字媒體的概念(3)圖像

44、。在計算機中,圖像是指以數字方式存儲的圖像。將圖像在空間上離散,量化存儲每一個離散位置的信息,就可以得到最簡單的數字圖像。圖像由像素點組合而成,色彩豐富,過渡自然,保存時計算機需要記錄每個像素點的位置和顏色,所以圖像像素點越多(分辨率越高),圖像越清晰,文件也就越大。常見的圖像格式有Windows位圖(BMP)、PC畫筆(PCX)、可移植網絡圖形(PNG)、聯合攝影專家組(JPEG)、圖形交換格式(GIF)和標記圖像文件格式(TIFF)等。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2 媒體的數字化1.數字媒體的概念(4)動畫。動畫即采用逐幀拍攝對象并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影像的技術。動畫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義上

45、的動畫片,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常見的動畫格式有GIF、SWF、FLIC等。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2 媒體的數字化1.數字媒體的概念(5)音頻。在計算機中,音頻是一種利用數字化手段對聲音進行錄制、存放、編輯、壓縮或播放的技術,它是隨著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聲音處理手段。常見的音頻格式有MP3、WMA、FLAC、AAC、MMF、AMR、M4A、M4R、WAV、AU、RA等。首先將音頻文件轉化,再將這些電平信號轉化成二進制數據保存,播放時就把這些數據轉換為模擬的電平信

46、號再送到音頻播放設備播出,數字聲音和一般磁帶、廣播、電視中的聲音就存儲播放方式而言有著本質區別。相比而言,數字聲音具有存儲方便、存儲成本低廉、存儲和傳輸的過程中沒有聲音的失真、編輯和處理非常方便等特點。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2 媒體的數字化1.數字媒體的概念(6)視頻。視頻又稱影片、錄像、動態影像,泛指將一系列的靜態圖像以電信號方式加以捕捉、記錄、處理、存儲、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常見的視頻格式有AVI、MOV、MPEG、MPG、MKV、FLV、F4V、RMVB等。數字視頻具有便于處理、再現性好、網絡共享等特點。1.3 多媒體技術簡介1.3.3 多媒體數據壓縮目前,應用于計算機的多媒體

47、壓縮算法標準有如下兩種:12壓縮靜止圖像的JPEG標準。這是由聯合圖像專家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JPEG)制定的靜態數字圖像數據壓縮編碼標準。它既適合于灰度圖像,又適合于彩色圖像。壓縮運動圖像的MPEG標準。這是由活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制定的用于視頻影像和高保真聲音的數據壓縮標準。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1 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分類計算機病毒最早是由美國計算機病毒研究專家Cohen博士提出的,計算機病毒有很多種定義。國外最流行的定義為:計算機病毒是一段附著在其他程序上可以實現自

48、我繁殖的程序代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的定義為: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滅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1 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分類1.計算機病毒的特征計算機病毒一般具有以下幾點主要特征:04潛伏性05隱蔽性01寄生性02破壞性03傳染性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1 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分類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1)按照設計者的意圖和破壞性的大小分類。按照設計者的意圖和破壞性的大小,計算機病毒可分為良性病毒和惡性病毒。良性病毒。良性病毒又稱惡作劇型病毒,這些

49、病毒大多在屏幕上出現一些語句或畫面,不破壞數據和系統,僅干擾正常操作。01惡性病毒。這類病毒具有明顯的攻擊性和破壞性,輕者丟失數據,刪改文件;重者造成硬件損壞、系統崩潰、網絡癱瘓。02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1 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分類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2)按照入侵途徑分類。按照入侵途徑,計算機病毒可分為外殼型病毒、源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和操作系統型病毒。外殼型病毒。此種病毒常依附于主程序的首尾,當合法的主程序運行時即被激活,一般不破壞原程序。源碼型病毒。這種病毒在程序被編譯之前,插入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中,成為可執行程序的合法部分,破壞性較大。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1

50、 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分類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2)按照入侵途徑分類。按照入侵途徑,計算機病毒可分為外殼型病毒、源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和操作系統型病毒。入侵型病毒。這種病毒程序能插入合法的主程序中,替換不常應用的功能模塊部分。入侵型病毒查找和清除的難度都很大。操作系統型病毒。這種病毒在系統引導時取代操作系統的部分操作。此種類型病毒較常見,破壞性也較大。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1 計算機病毒的特征和分類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3)按照病毒的發作時間分類。按照病毒的發作時間,計算機病毒可分為定時發作病毒和隨機發作病毒。AB定時發作病毒。計算機病毒會在制作者設定的時間點發作。隨機發作病毒。計算

51、機病毒的發作時間不固定,隨時都有可能發作,只要滿足條件就會被激活。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2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硬件管理軟件目前,防范計算機病毒可以從硬件、軟件和管理3個方面來考慮。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2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1.硬件方面的預防在硬件方面,主要是采用防病毒卡來防范病毒的入侵。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2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2.軟件方面的預防從軟件方面看,預防的措施有以下幾個:(1)慎用來歷不明的軟件。(4)用較好的殺毒軟件進行病毒查找,確定是否染上病毒,盡早發現,盡早清殺。(2)使用U盤前最好使用殺毒軟件進行檢查。(3)重要數據和文件定期做好備份,以減少

52、損失。1.4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1.4.2 計算機病毒的預防3.管理方面的預防在管理方面,應該加強宣傳,做到專機專用、專盤專用。對于機房中的公共用機應該加強管理,最好采用新型的主動反病毒軟件,以便及時查殺。隨著Internet的廣泛流行,也應該加強對網絡中病毒的檢測與查殺,并對下載的文件進行必要的管理。1.5 計算思維1.5.1 科學思維與計算思維1.科學思維科學思維(scientific thinking)是指理論認識及其過程,即經過感性階段獲得的大量材料,通過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斷和推理,以便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1.5 計算思維1.5.1 科學思維與計算思維1.科學思維科學思維是人腦

53、對自然界中事物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及自然界中事物之間的聯系和相互關系所做的有意識的、概括的、間接的和能動的反映,該反映以科學知識和經驗為媒介,體現為對多變量因果系統的信息加工過程。也就是說,科學思維是人腦對科學信息加工的一種活動。從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維方式出發,科學思維又可分為理論思維(theoretical thinking)、實驗思維(experimental thinking)和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1.5 計算思維1.5.1 科學思維與計算思維1.科學思維(1)理論思維。理論思維又稱為邏輯思維,是指通過抽象概括建立描述事物本質的概念,應用科學

54、的方法探尋概念之間聯系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以推理和演繹為特征,以數學學科為代表。理論源于數學,理論思維支撐著所有的學科領域。1.5 計算思維1.5.1 科學思維與計算思維1.科學思維(2)實驗思維。實驗思維又稱為實證思維,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取自然規律法則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以觀察和歸納自然規律為特征,以物理學科為代表。與理論思維不同,實驗思維往往需要借助某種特定的設備來獲取數據以便進行分析。1.5 計算思維1.5.1 科學思維與計算思維1.科學思維(3)計算思維。計算思維又稱為構造思維,是指從具體的算法設計規范入手,通過算法過程的構造與實施來解決給定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以設計和構造為特征,以計算

55、學科為代表。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進行問題求解、系統設計,以及人類行為理解等涵蓋計算機科學之廣度的一系列思維活動。1.5 計算思維1.5.1 科學思維與計算思維2.計算思維計算思維概念的提出是計算機學科發展的自然產物。第一次明確使用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她認為,計算思維是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去求解問題、設計系統和理解人類的行為;計算機思維是人類求解問題的一條途徑,但絕非要使人類像計算機那樣思考。計算思維是一種遞歸思維,其本質是抽象和自動化。1.5 計算思維1.5.1 科學思維與計算思維2.計算思維為了讓人們更易理解,周以

56、真教授又將計算思維進一步地定義為:通過約簡、嵌入、轉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個看起來困難的問題重新闡釋成一個人們知道該怎樣解決的問題。計算思維是一種遞歸思維,是一種并行處理,是一種把代碼譯成數據又能把數據譯成代碼的方法,是一種多維分析推廣的類型檢查方法;是一種采用抽象和分解來控制龐雜的任務或進行巨大復雜系統設計的方法,是基于關注分離的方法;是一種選擇合適的方式去陳述一個問題,或對一個問題的相關方面建模使其易于處理的思維方法;是按照預防、保護及通過冗余、容錯、糾錯的方式,并從最壞情況進行系統恢復的一種思維方法;是利用啟發式推理尋求解答,也即在不確定情況下的規劃、學習和調度的思維方法;是利用海量數據來

57、加快計算,在時間和空間之間,在處理能力和存儲容量之間進行折中的思維方法。1.5 計算思維1.5.2 計算思維的特征計算思維具有如下幾個特征:(1)計算思維吸取了問題求解所用的一般數學思維方式、現實世界中復雜系統設計與評估的一般過程思維方法和理解心理以及人類行為的一般科學思維方法。(2)計算思維建立在計算過程的能力和限制之上,由人和機器執行;計算方法和模型可以處理原本無法由個人獨立完成的復雜問題和系統設計。(3)計算思維最根本的內容是抽象,計算思維中的抽象超越物理中的時空觀,并完全用符號來描述;與數學和物理的抽象相比,計算思維的抽象更為豐富和復雜。1.5 計算思維1.5.3 計算思維中的主要方法1.抽象在自然語言中,通常把不能被人們的感官所直接把握的東西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