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表現(xiàn)手法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間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詠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即事感懷等【手法解析】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說明愛憎態(tài)度的抒情方式。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fā)激情、快意或愁緒。這種方式比擬直觀。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抒發(fā)了女詞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茍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發(fā)了文天祥精忠報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氣概。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析】詩句開門見山,
2、直敘登上高臺后,“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愴涼意境,這意境引發(fā)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練習】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參軍行 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問:最后兩句采用的是_的抒情方式,既表現(xiàn)了作者_的思想,也反映了當時唐王朝強盛國勢下的_的民族心態(tài),讀來令人豪情滿懷。“牙璋“鳳闕“鐵騎“龍城采用的都是_的修辭方法。 答案: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忠君報國和建功立業(yè)的思想;舉國上下尚武好戰(zhàn)的一往無前、戰(zhàn)無不勝的民族心態(tài);借代的修辭方法。二、間接抒情 詩人們往往借助多
3、種修辭藝術,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分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1、借景抒情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fā)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憶江南?中詩人白居易借助于“紅勝火的“江花和“綠如藍的“江水表達出對江南水鄉(xiāng)的魂牽夢繞、久久不忘。?如夢令?中李清照對春光的留念惜別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間已是“綠肥紅瘦的景象來抒發(fā)的。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問:“朝雨“柳色除了寫春色外,還表達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還襯托出詩人送
4、別友人時的憂傷之情;“楊柳象征離別,折柳相贈表示留戀之情,增加了濃厚的離別情意。2、情景交融 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fā)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寫景。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閑鶴、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復雜的思想情感。 注意樂景與哀景的關系:詩歌中只要有景語,就一定與作者的情感有關,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5、關于情景交融的鑒賞,關鍵在于情是何情,事實上也就是要求我們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樂景、愁景。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 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斷古典詩歌有無意境的標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斷古典詩歌是否為上乘之作的標志。絕句二首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析】全詩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詠物抒懷,常常借助于所詠事物的一些特性,來寄托、傳達作者的志向、抱負和操守等。蟬 虞世南垂
6、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析】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4、借古諷今喻今、傷今 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臺城臺城六代竟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 【析】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比照,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無限感慨。5、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
7、來說明白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夠起到含蓄、洗練、委婉和聯(lián)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詩詞情意顯得含蓄,到達字少意豐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來源,其次要理解典故與作者的關系或是自比,或是比照襯托,在此根底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達了什么情意。 例:王勃?滕王閣序?: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賈誼、梁鴻,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李商隱?錦瑟?:“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6、敘事抒情: 在古風作品中比擬常見。如杜甫?兵車行?、白居易的?賣炭翁?等。【區(qū)別幾組概念】: 一、 “借景抒情、“觸景生情與“寓情于景 “借
8、景抒情是指詩人用某種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場景,在其筆下,這一景物或場景,也染上了某種感情的色彩。 “觸景生情是指詩人見到某一景物,某一場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種情感的抒發(fā)。 “寓情于景是指詩人帶著由自己的遭遇或處境而產生的強烈感情如歡樂、悲哀、苦悶、彷徨等,去觀察和描寫客觀的自然景物,并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這種主觀感情熔鑄到客觀景物的描寫之中,以客觀之景來寄托感情。1“借景抒情與“觸景生情的區(qū)別: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選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顏色。“觸景生情是先見景,自然景物的變化觸發(fā)了作者的聯(lián)想,引起和觸動了作者內在的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與“寓情于景的區(qū)別: “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擬直接,讀
9、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于景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fā)現(xiàn)詩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例如:1、2023年高考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福建卷端居 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閑居。素秋:秋天的代稱。問: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敘。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析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xiàn)色彩,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氣氛。評
10、2、 滁洲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問:這首詩在情與景的抒寫上有何特色?試略作分析。 答:詩人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敘詩人獨愛自甘寂寞安貧守節(jié)的澗邊幽草,無意居高媚時的黃鸝。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析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評3、 題菊花 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假設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注青帝:司春之神。問:這首詩在情與景的表現(xiàn)上有何特色? 答:這首詩運用了觸景生情和虛實結合的手法,敘因見到菊花在秋天開放時冷寂,蝴蝶也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發(fā)揮想像自己假設做了青帝就要改變菊花處
11、境,讓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齊開放。析抒發(fā)了對菊花開不逢時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評二、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的區(qū)別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詠物不是寫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風景,而不是某種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贊美、快樂、悲傷等感情。例如: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上下。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本詩表現(xiàn)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從詩中能領悟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 答案借物詠懷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比照手法表達了對自由的熱情贊美,對
12、束縛個性、禁錮思想、窒息性靈的憎惡和否認。【小試牛刀】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8分閩中秋思杜荀鶴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注:杜荀鶴,晚唐詩人。此詩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評價極高。 1后人評說本詩工于煉字,請以“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一聯(lián)為例試作簡析。4分答: 2“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是詩人表情達意的最高境界。本詩的抒情方面即有此特點,試結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答: 答:1上聯(lián)當中“勻“弄兩字,運用擬人的手法,使“雨與“風情態(tài)畢現(xiàn),極富情趣;“叢叢與“葉葉二詞用疊字,增添了音樂性,瑯瑯上口,余味無窮。4分 2本詩以樂景寫哀情。前三句
13、寫六,極盡明麗歡愉,與氣象開闊之能事,全無北國秋天之蕭瑟。末一句兩個“堪字,那么構成心緒的比照。作者客居福建,他鄉(xiāng)雖美,但只堪圖畫,不能慰解思鄉(xiāng)之苦,詩歌無一句明言思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卻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4分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8分清 明黃庭堅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1詩歌的首聯(lián)描寫了清明的哪兩種景象?請簡要分析。4分答: 2詩歌的頸聯(lián)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4分答: 答:1一是就自然節(jié)氣而言的初春之景,桃李欣欣而笑,萬物復蘇,一派生機;作者以一“笑字既寫出大自然的
14、生機盎然,也寫出自己內心的喜春之情;一是,清明是掃墓時節(jié),野田荒垅引發(fā)生死之悲,有感于人生價值問題。評分標準:“初春之景 、“笑的情感 、清明掃墓時節(jié)、“愁的情感各 1分。2作者運用比照和用典的表現(xiàn)手法,借用“齊人有一妻一妾齊人“乞祭余還不算,還 要向妻妾炫耀;介之推甘愿燒死在綿山中也不出山兩典故比照,在比照中挖苦了向權貴諂媚的卑劣小人,贊揚了受迫害也決不改變操守的有氣節(jié)之士。評分標準:比照手法、用典手法2分,分析 2分3、閱讀下面二首唐詩,完成相應試題。4分倦夜杜甫竹涼侵臥內,野月滿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暗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萬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注徂:消逝,流逝。1從抒情方式看
15、,前六句和后兩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答: 2詩歌是從哪兩個方面來表達“倦意的。2分答: 答案: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或間接抒情,后兩句是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每小點1分,共2分2、自月升到月落,詩人不曾合眼,身倦;詩人心事重重,徹夜難眠,心倦。每小點1分,共2分4、閱讀下面唐詩,答復以下問題。(6分)憶昔書莊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滿樓。銀燭樹前長似晝,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園公子名無忌,南國佳人號莫愁。今日亂離俱是夢,夕陽唯見水東流。 注:西園公子:曹魏時,曹丕、曹植為公子時曾居“西園,在此夜宴文士。無忌:戰(zhàn)國時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名字。莫愁:相傳是南國一善歌少女的名字。樂府詩?莫愁樂?云:“莫愁
16、在何處?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這首詩巧用典故,語涉雙關,以頸聯(lián)(五、六兩句)為例,就其中一種手法做簡要分析。(3分) 答:(2)“夕陽唯見水東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答: 答案 (1)詩人把諷喻唐末王孫貴族生活奢糜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這些歷史上值得稱道的風流人物身上,這是用典;詩人用傳說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諷喻浮華女子不解國事艱難,深寓“隔江猶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詩人不把“無忌作專名看,取其“無所顧忌“肆無忌憚之意,這是雙關;詩人言愁卻借善歌少女的名字“莫愁,意在反諷,這也是雙關。 2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發(fā)了對唐王朝頹勢難挽,行將覆滅的悲傷。從作者個
17、人角度答復,抒發(fā)了身世滄桑之感,亦可。描寫手法主要有: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1/3562.html t _blank 白描、細描、象征、襯托、襯托、渲染、比照、抑揚、動靜結合、正側結合、虛實結合等。 【手法解析】1、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1/3562.html t _blank 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襯托,不施色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
18、,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明快簡潔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干凈利素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xiàn)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即純用線條勾勒,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渲染襯托的寫作手法。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蒼蒼,野茫茫,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風吹草低見牛羊就是對草原景象的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1/3562.html t _blank 白描,顯得簡潔有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
19、nk 風骨,寫出了草原的壯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2/4121.html t _blank 美,點染出牧民的生活。又如劉長卿?逢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雪宿芙蓉山主人?逢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風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雪夜歸人。蒼山,
20、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風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雪,白屋,柴門,犬吠,歸人,層次清楚,有遠有近,有聲有色,形成了“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風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雪夜歸人的畫境。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析】全詩運用白描手法,寥寥數語勾勒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筑糧倉的畫面,表現(xiàn)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
21、公子家 聶夷中種花滿西園,花發(fā)青樓道。花下一禾生,去之為惡草。【析】此詩運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錦衣玉食、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兒的形象。2、細描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于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種錦官城。“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抓住典型細節(jié),工筆細描,精妙傳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離的氣氛。3、象征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象征體和本體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似的特點,可以借助讀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象征通常是以具體事物來暗示
22、作者的思想、態(tài)度與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感情的方式。例如蠟燭,光明磊落,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具體形象,可以使我們聯(lián)想到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蠟燭是舍己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xiàn)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 “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等等。比方虞世南的?蟬?中賦予“蟬特定的象征意義,借助它表達自己的思想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感
23、情,“居高聲自遠,非是藉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1/3441.html t _blank 秋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風,作者是在強調立身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憑借,自能聲名遠播。尋陸鴻漸不遇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析】“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jié)操。?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燃燒假設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析】本詩運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詠物言志。外表上寫石灰,實
24、際上寫人、寫自己。將物性與人格巧妙地融為一體,形象地表達了自己以石灰為典范的高尚情操。4、襯托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一事物,稱反襯。常見的反襯有以動襯靜、以樂景襯哀情。例如:絕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 t _blank 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首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
25、l t _blank 詩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詩的前兩句寫景,簡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馳的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風景畫。以樂景襯哀情,極寫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 t _blank 春景之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2/4121.html t _blank 美,更能反襯出歸心的殷切和鄉(xiāng)思之深。又如: 鳥鳴澗 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
26、鳴春澗中。以動寫靜,用花落、月出、鳥鳴的動,反襯出了春澗的幽靜。王籍的?入假設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也是以聲寫靜,以動襯靜。5、襯托襯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是指通過側面描寫,使所要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表現(xiàn)的對象鮮明突出的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表現(xiàn)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手法。側面描寫即間接描寫,即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寫來 HYP
27、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表現(xiàn)主要對象。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到達突出本意的目的。年高考題選韋應物的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詩?賦得暮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送李胄?就用了襯托。“楚江微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
28、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此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詩除了首句提到“微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以外,下面都沒有直接寫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而是通過別的事物把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寫出來:船上的布帆變得重了,鳥兒飛得不那么輕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遠處都看不真切,而
29、江邊的樹卻顯得十分滋潤。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雖未直接寫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但襯托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手法的運用使我們感到,在船帆上,鳥羽上,在天際,在大樹上,全都是蒙蒙的細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再如?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1/3441.html t _blank 秋 HYPERLIN
30、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04/5584.html t _blank 月白一句,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音樂的魅力,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回味空間。“襯托與“襯托不同,“襯托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襯托。這與“襯托不同,因為“襯托是兩種事物都寫。 6、比照。 比照的目的是為了突出詩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請看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上闋寫去年元夜時的幸福歡樂,下闋寫今年元夜時的苦悶傷感,比照鮮明,突出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悲傷情懷。比照、襯
31、托和襯托的區(qū)別:“襯托與“襯托不同,“襯托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襯托。這與“襯托不同,因為“襯托是兩種事物都寫。 “比照和“襯托的區(qū)別在于:比照是相反或相似的兩種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現(xiàn)某種思想或意境,比照雙方不分主次;而襯托是以次要事物為陪襯突出一個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兩者主次清楚。7、渲染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就是指正面著意描寫。詩歌中那么是指對環(huán)境、景物等做
32、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如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jié)家家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詩中以“家家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渲染和襯托的區(qū)別:很多時候渲染襯托合說,并不意味著兩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說明這兩種表現(xiàn)手法往往緊密結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詩歌作品
33、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過景物意境來襯托人物情感。一般我們說,渲染氣氛,襯托情感。8、動靜結合在中國古代詩歌里,詩人們?yōu)榱藙?chuàng)設意境,特別注意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合是常用的一種寫景手法。在這種手法的運用中,獨出心裁,“每著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為動靜結合的寫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種意境里描寫動態(tài)與靜態(tài),并且往往是以靜為主,以動襯靜的方式這里的“動含動與聲: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喧為聲,“動為動,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tǒng)一。因此,動靜結合的寫景手法,與襯托又不可截然分開。動靜結合是指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如王維的?山居 HYPERLINK
34、/Article/Class1/Class4/202311/3441.html t _blank 秋暝?:空山新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后,天氣晚來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1/3441.html t _blank 秋。明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04/5584.html t _blank 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 t _blank 春芳歇
35、,王孫自可留。頷聯(lián)描寫?zhàn)?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04/5584.html t _blank 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雨后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9、正側結合描寫,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之別。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
36、、突出的是側面描寫。側面描寫的方式給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在 HYPERLINK /Article/Class14/Class17/202311/11351.html t _blank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這兩句主要是運用正面描寫,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表現(xiàn)其高峻奇?zhèn)ブ畡荩弧疤炫_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那么是用側面描寫襯托天姥山的高峻奇?zhèn)ァ!耙粯?HYPERLINK /Article/Class67/ t _blank 春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
37、Index.html t _blank 風千萬枝,嫩于黃金軟于絲。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05/5988.html t _blank 柳枝詞?“大漠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王昌齡?參軍行?白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
38、ex.html t _blank 手法,描寫了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 t _blank 春天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05/5988.html t _blank 柳樹的嬌 HYPERLINK /Article/Class1/Class4/202312/4121.html t _blank 美形態(tài)。王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詩第二句側面描寫戰(zhàn)況,一方面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
39、k 風勢很大,卷起紅旗便于急行軍,另一方面形勢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zhàn)事的緊張狀態(tài)突現(xiàn)出來。10、虛實結合在 HYPERLINK /Article/Class67/Index.html t _blank 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書上所言,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為實,未知為虛等等。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一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
40、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二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再現(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三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
41、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想的未來之境。今夜鄜中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xiàn)實;?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等。簡單說,“虛的方法,其實也就是作者想象聯(lián)想的方式。“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到達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
42、,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系,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比照,從而突出中心的;有時那么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襯托,從而突出中心的。1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比照,從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揚州慢?中的虛景是指“春風十里,寫往日揚州城十里長街的繁榮景象;實景是“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由這一虛一實兩幅比照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2相輔相成形成渲染襯托,從而突出中心。踏莎行 歐陽修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
43、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寫虛,通過設“行人想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fā)得淋漓盡致。11、點面結合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lián)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lián)系物,點面結合,烘云托月,使主體形象更飽滿,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點,隱括全面的效果。廣鏡頭為面,特寫鏡頭為點;粗線條勾勒的多為面,細筆描繪的多為點。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前兩句為面,后
44、兩句為點。12、從對方著筆:虛寫這是古代詩詞常用的一種表達技巧,也叫曲筆,即詩人不直抒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是從對方著筆,展開想象,是推進一層的寫法,這樣更加顯得情深意厚,并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遐想。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前兩句,詩人竭力渲染了一種孤獨寂寞的氣氛,為下文正面描寫“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鋪墊,更令讀者去體會“家的親切、溫暖。三、四兩句寫想家,其異于常人之處在于:不是直接寫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換一種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轉化成對方的思念,極寫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13、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就是文學作品中最有情
45、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片刻;或寫人物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顰一笑;或寫平常生活場景中的一瞬。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對于渲染氣氛,襯托人物,抒發(fā)感情,充實作品內容,表現(xiàn)主題,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答復以下問題。(6分)秋思 張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解題思路:先分析細節(jié)的具體內容,再結合詩句分析為什么會有這個細節(ji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答案例如: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
46、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xiāng)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翻開信封補寫。?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元稹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作者自己被貶他鄉(xiāng),且在“垂死病中,當聽到摯友遭貶消息時,竟“驚坐起。一個極富表現(xiàn)力的細節(jié),惟妙惟肖地摹寫出作者當時陡然一驚的神態(tài),表達了對朋友命運的深切關心,道盡了友情的真諦,情深意濃,詩味雋永,耐人咀嚼。元、白二人友誼之深,于此清晰可見。白居易在江州讀詩后,深受感動。他在給元稹的信中說:“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仆心哉!至今每吟,猶惻惻耳。?與微之書?【區(qū)別幾組概念】: 1、“比照和“襯托的區(qū)別在于:“比照是相反或
47、相似的兩種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現(xiàn)某種思想或意境,比照雙方不分主次;而“襯托是以次要事物為陪襯突出一個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兩者主次清楚。 2、襯托與“襯托的區(qū)別在于:“襯托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襯托。這與“襯托不同,因為“襯托是兩種事物都寫。提醒一下 藝術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綜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 結合詩句分析要具體,不能脫離詩句本身架空分析。 總結概括要力求準確,反復篩選用詞。其他手法聯(lián)想、想象、抑揚、賦、比、興等。1、聯(lián)想:是從某一事物想到與之有一定聯(lián)系的另一事物。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會產生聯(lián)想。一提到“秋風,往往立刻會想到“落
48、葉. 詩歌中極其常見。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中詩人由柳枝的下垂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絳 2、想象:是一種有目的、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想象是利用我們頭腦已有的信息,構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動。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夢游的景象就是想象,李賀?天上謠?中描寫天庭的景象時也運用了想象。 區(qū)別:聯(lián)想,比擬實在;想象,比擬虛幻。聯(lián)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區(qū)別的,但在實際寫作中往往是交織在一起,共同使用的。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析】全詩別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將詩人自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通過想像妻子思念他的
49、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現(xiàn)出來。3、賦、比、興:古人云:“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賦就是鋪陳直敘,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興復雜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觸動了詩人的興致,引發(fā)詩人歌唱詩人找到一個話頭,因此興多數用在詩歌的開端。如果通篇貫穿著這種比興的意象,那么是象征。賦、比、興三種手法在?詩經?中得到廣泛的運用。例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這是賦?碩鼠?一詩中,就是運用了比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描寫令人憎惡的老鼠,將奴隸主貪婪殘忍的本性表
50、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氓?:桑之未落,其葉沃假設。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桑之未落,其葉沃假設。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屬于興。4、抑揚:不從正面平鋪直陳,先從反面著筆,加以貶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把要貶抑否認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到達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比方:閨 怨王昌齡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析】先揚后抑,先寫少婦“不知愁“上翠摟,后面才寫她忽見柳色而“悔恨不已,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
51、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5、以小見大:以局部見全體、以有限見無限,通過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們的生活體驗,到達以小見大。菊 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我花,是廣闊被壓迫人民的象征,“百花喻指反動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集團了。“滿城盡帶黃金甲說的就是,在菊花盛開的秋季,總會有一天帶著黃金盔甲的農民起義軍,遍布整個長安城。例如:1閱讀下面唐詩,答復以下問題。江樓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長。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銷暑否? 比君茅舍較清涼。注此詩寫于長慶三年詩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樓,也稱望
52、海樓。蘇軾說“白公晚年詩極高妙,“風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時所不到也。你認為這兩句詩高妙嗎?為什么?(限50字以內)答案:主要看對表達技巧的賞析:晴本無雨,夏本無霜,風吹古木如聞雨聲,月照平沙似見寒霜,聯(lián)想與想象生出清涼,足以消暑。2、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一題。(7分) 07年北京卷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注釋: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車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語助詞,無實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捋:成把地握取。袺:手持衣角盛物。襭:把衣襟掖在腰
53、帶間裝物。?詩經?使用賦、比、興手法,本詩使用的手法是 。(1分)這首詩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采集野菜的勞動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2分)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4分答:(1分)賦(2分)通過動詞的變換表現(xiàn)出來的。(4分)婦女們在田野上邊采野菜邊唱歌,一派歡快的勞動景象。3、簡要評析這首詩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賈生 唐 HYPERLINK /view/6028.htm t _blank 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賈生:賈誼,西漢著名的政論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
54、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漢未央宮前殿的正室。逐臣:被貶之臣。賈誼被貶后,漢文帝曾將他召還,問事于宣室。才調:才華氣格。 可憐:可惜,可嘆。蒼生:百姓。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文帝接見賈誼,“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詩的前兩句從正面著筆,絲毫不露貶意,仿佛熱烈頌揚文帝求賢假設渴,虛懷假設谷,和對賈生的贊嘆。可是讀了后面兩句,才恍然大悟,原來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虛席,不是為了尋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究竟是什么樣的求賢,對賢者又究竟意味著什么啊!挖苦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揚而不能到達此效果。這首詩還用到了一些藝術
55、手法,如比照(問與不問的對照)、細節(jié)描寫等【小試牛刀】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審言?渡湘江? 4、越王勾踐滅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5、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 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7、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張可久?
56、中呂賣花聲懷古? 8、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 9、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單獨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一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著雪,絕勝南陌碾成塵。王安石?北陂杏花? 10、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12、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13、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戴瑁光。腰假設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
57、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14、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錦瑟? 15、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嬌赤壁懷古? 16、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7、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實。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生后名,可憐白發(fā)生虛!辛棄疾 18、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毀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1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8、? 答案: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倫情誼之厚,從而襯托了汪倫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誼相比,變無形的情感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襯托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國破與“山河在,“城春與“草木深,亦即國家破亡與山河依舊,城春之明媚與景象之荒蕪,兩相對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國破的頹壁殘垣與富有生氣的“城春比照強烈,從而表現(xiàn)了作者對國破家亡的無限痛惜之感。襯托、比照3、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審言?渡湘江?“今春花鳥作邊愁,詩人緣情寫景,景隨情遷,鳥語花香也化作遠去邊疆的哀愁
59、了。從藝術手法看,詩人用花鳥反襯“愁之深重。擬人、反襯4、越王勾踐滅吳歸,戰(zhàn)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描寫越宮昔日繁榮和最后一句描寫今日遺址的冷落凄涼形成強烈的比照,其中蘊含著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比照、用典5、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上片除“念、闊外,寫的都是眼前的實景實事,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別離又不得不別離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
60、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虛寫設想未來之境另外,?雨霖鈴?上片描寫送別的環(huán)境,作者濃墨重彩,竭力渲染一種凄涼的氣氛,加重了離愁別恨。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虛實結合、渲染、寓情于景6、?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從孔雀因顧戀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蘭芝的不忍別離又不得不別離,最后雙雙徇情的故事。比興7、張可久的?中呂賣花聲懷古?“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以英雄美人的窮途末路和民生疾苦比照,表達了對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比照8、王維?山居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子射線應用設備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礦物材料用模具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石油鉆井平臺大型碳鋼鑄件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節(jié)能型互感器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旋轉式變流機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壓濾機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示波器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電積銅產陽極銅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砂輪切斷機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復印設備配套裝置、零件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寫字樓項目招商方案
- 2024年海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期中檢測卷(試題)-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 擋墻橋墩沖刷計算表
- 胸痛基層診療指南
- 有限空間作業(yè)安全技術交底表
- 《如何有效組織幼兒開展體能大循環(huán)活動》課件
- 2024焊接工藝規(guī)程
- 市政夜景亮化施工方案
-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術必修2 1.1“信息技術與信息系統(tǒng)”教學設計(PDF版)
- GB/T 21220-2024軟磁金屬材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