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26周口師范學院關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本科)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第三稿)為全面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精神,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20116號),進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教學改革,構建特色鮮明、具有時代特征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和造就更多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國家經濟發展、中原經濟區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經研究決定,2012年學校在對現行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依據綱要,主動適應國家和中原區域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及人才成
2、長規律、學?!皫煼缎浴⒌胤叫?、教學型、應用型”的辦學定位,按照“夯實基礎,強化實踐,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思路形成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體系、以及“以生為本”的人才分類培養模式,積極構建產學研合作辦學模式,努力實現我校培養“強專業、重實踐、敢創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2009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二、基本原則1. 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要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 要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向大膽探索和改革, 從而實現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并體現特色。2. 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要從研究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入手, 而人才培養目標需符合學校的辦學
3、特色定位。3. 根據專業培養目標進行課程體系的調整與全面的梳理,加大課程體系改革,構建“平臺+模塊+課程群”課程體系。堅持課程體系前瞻性,科學設置專業基礎、專業主干、專業方向模塊課程, 使課程體系更符合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符合時代發展和以學生為本的要求。4. 要在保證主干課程基本學時、基本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適當降低必修課比例、加大選修課比例、減少課堂講授學時,增加實踐教學學時,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實踐性教學環節貫穿于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增強人才培養的適應性。 三、修訂目標通過本次修訂預期目標:符合綱要對高等教育的發展要求;推行人才分類培養模式,完善多樣
4、化的創新、創業、就業等教育體系;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比例更合理,實踐環節更全面和有效,專業特色更突出。具體目標如下:1推行“”人才分類培養模式。通過實施人才分類培養模式,樹立“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理念,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樹立“淡化專業本位,注重素質提高”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樹立“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并存理念,使得精英人才脫穎而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服務就業為宗旨”理念,幫助畢業生充分就業,從而實現人才培養多樣化和個性化。2構建“平臺+模塊+課程群”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按縱向層次搭建四個教育平臺,即通識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職業技能教育平臺、公共實踐教學平臺。平臺由學科、專業共同
5、知識的課程組成,充分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特點,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3. 凸顯專業特色。一是突出教師教育專業特色。教師教育類課程是教師教育專業中不可缺少的特色課程,也是我校教師教育專業的強項。通過設置教師教育平臺,增加教師教育課程,加大教師教育課程比例,切實提高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二是倡導非教師教育專業特色方向。根據自身優勢社會需求,靈活設置專業方向,開設特色課程,逐步形成專業的特色優勢。4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立符合人才培養規格和能力要求的實踐教學體系。各教學院、系根據專業特點和公共實踐教學平臺要求,建立實踐與理
6、論教學相互貫通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大單獨開設實驗課程的比例,實驗課程單獨考核。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學時調整及實踐教學改進,使得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學時比例更合理,實踐訓練更全面和有效。推行創新實踐學分,提供多種科學研究的形式和途徑加強學生科研能力。開設周口地域文化、音樂聆聽美術感悟等方面講座和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實施,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四、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一)培養目標依據學校辦學定位,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發展需要,具備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并有發展潛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1. 教
7、師教育類專業培養目標:為國家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化教師和能在各類教育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的教育工作者,也為其進一步接受高層次學歷教育。2. 非教師教育類專業培養目標: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基礎學術型人才及應用型人才;為其進一步接受高層次學歷教育和相關科學研究奠定基礎。要求:各專業的培養目標應符合學??傮w人才培養目標,體現各專業本身的具體要求,反映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二)培養規格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具有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團結協作、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2. 具有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系統掌
8、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工作和適應相近專業工作的素質和能力;了解本專業的發展趨勢和新進展,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3. 具有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基本的信息收集、分析、處理和應用能力,形成良好的責任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習慣及求實與探索精神。4. 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5. 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體魄。系統掌握體育鍛煉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6. 教師教育專業學生應具有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現代教育理念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并具備相應的教育教學能力和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同時具備樂教、懂教、
9、會教、善教等教師教育專業素養。7. 非教師教育專業學生應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具有較強的專業特長和技能,以及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應用能力。要求:各專業根據上述要求,結合本專業特點,制定具體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五、培養模式1. 推行人才分類培養模式。結合我校辦學定位和專業設置實際情況,結合專業特點、社會需求和學生個性要求設置專業方向模塊課,實現人才分類培養。同時,教育科學系和各學院、系學科教學論教師研制了教師教育專業的“教師教育平臺”,讓教師教育課程滲透到四年教育過程中,充分利用“教師教育實驗教學中心”,以凸顯我校教師教育的特色。2.
10、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不同的學科依據其自身特色,探索出了不同的產學研合作形式。采用實踐應用、項目合作、成果轉讓等與教育單位、行政單位、事業單位、企業等合作教育模式,探索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實行開放辦學與國際合作辦學,與國外高校實行聯合培養。3. 輔修雙學位培養模式。學生學習本專業的同時,可根據本人興趣和特長跨學科門類學習輔修另一專業的學位課程,達到規定要求后,經學校核準、頒發另一學科的輔修學士學位。教師教育專業實施“”人才分類培養模式具體解讀如下:人才培養類型分為三類:(1)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掌握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及專業教學的基本技能,準確把握基礎教育改革方向,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管理
11、及教學研究能力的師資型人才;(2)培養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掌握專業知識在社會發展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應用的基本方法,并能夠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3)培養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本學科的若干最新發展狀況,為進一步深造奠定良好基礎的研究生優質生源即研究型人才。包括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前年是基礎理論學習的主要階段,它由通識教育課、專業基礎課及教師教育部分課組成?!啊迸囵B模式中的是由不同專業的特點確定的。一般而言,它介于1到2之間。這一階段基本實現專業教育與教師教育的融合。在專業教育中,既要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又要使學生初步具有從事教師職業的能力。
12、第二階段:分類培養主要階段,根據教師教育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的要求,設計專業方向模塊課,多樣性的教學內容,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質量及學習效果評價體系。使畢業生成為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較強就業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非教師教育專業參照教師教育類“”分類培養模式,根據本專業特點,建立相應的人才分類培養模式。六、課程體系根據教育部1、2號文件精神,適當壓縮必修課,增加選修課,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構建“平臺+模塊+課程群”的課程體系。平臺包括通識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方向模塊課)、職業技能教育平臺(教師教育平臺或專業技能平臺)和公共實踐教學平臺
13、等四個平臺。每個教育平臺學時、學分可上下浮動不超過5%。模塊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要求和專業發展方向趨勢而設置專業方向模塊課,體現專業教育和個性教育人才培養的專業特征和個性要求的結合。由體現專業方向特色的課程組成,根據專業發展趨勢、社會需要和學生個性需求而靈活設置的。課程群是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和綜合素質教育需要而設置的任選課程, 體現個性化教育,反映人才培養的知識綜合性、學科交融性和個性要求的結合。不同學科的學生按照課程群選修相應的學分數。各專業根據專業方向和分類培養的類型可設置不同課程群,每個課程群學分大體相當,讓學生自主選擇,體現專業基本素養和能力的培養。課程群主要有專業任選課(含學科前沿
14、課)、跨學科選修課等組成,主要是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體現創新性。課程設置應注重拓展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注意避免知識點的重復和缺失,兼顧教育部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指導性專業規范”要求,相關工科專業兼顧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組織制定的“專業補充標準”要求,術科類專業應參照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有關術科類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和教學指導綱要執行,其他專業兼顧相應執業資格要求;面向2012-2020年產業與社會發展需求,合理、有序安排課程;避免課程之間的邏輯順序顛倒、理論課與相對應的實踐實驗課相脫節;合理安排課程門數、課時總量、周學時及各類課程的課時比例,使課程體系符合培養目標,培養目標
15、符合社會需求。一些新興專業課程應及時開設,對暫時沒有能力開設、且對專業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的課程,應組織教師到相關單位進修學習,以盡快開設;停止開設已經老化且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無足輕重的課程。杜絕因人設課。 原則上各專業按照學校規定的本科畢業課內學分設置的必修課與選修課的學分(學時)比例為7:3。(注:教育科學系的小學教育專業和學前教育專業應按照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意見(20116號)要求設置課程體系。)(一)通識教育平臺(總學分49,其中必修課43學分,選修課 6學分)通識教育平臺由公共基礎課和跨學科課程群(見表1)。公共基礎課程由思想政治理論、外語基礎、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基
16、礎、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信息檢索與利用等六類學科課程組成,安排在第一、二、三、四學期開設;跨學科課程群由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藝術修養等四類學科課程組成,教學時間安排在第二至第六學期。該平臺課程由學校統一安排,實施分層次教學。表 1 通識教育平臺及課程設置一覽表課程類別課程名稱課程編碼總學時學時分配周學時學分開課學期考核方式備注理論講授實踐實驗公共基礎課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422814231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3434222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513417233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10268344641形勢與政策343421-82集中分散外
17、語基礎必修課大學英語I5646104411英語小學教育對外漢語三個專業不開大學英語II6856124421大學英語 = 3 * ROMAN III6856124431大學英語 = 4 * ROMAN IV6856124441體育與健康必修課大學體育I284242111大學體育II344302111大學體育 = 3 * ROMAN III344302111大學體育 = 4 * ROMAN IV344302111信息技術基礎必修課大學計算機基礎6834344321數據庫基礎及應用6834344331文科藝體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6834344331理工必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171711-82跨學科
18、課程群選修課社會科學102安排在2-6學期開設。學生必須從每一個系列中至少選修2個學分的課程。文科學生至少選修科學技術系列2個學分課程,理工科學生至少在社會科學系列選修2個學分課程。學生選修非本專業選修課的學分數不低于6學分。 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藝術修養合計90861529349注:1. 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1為考試,2為考查。以下表格相同。2. 實踐實驗課程均有課程大綱。3. 跨學科課程群教學由學校統一安排并公布。4. 專業應根據本專業特點,確定通識教育平臺必修課中某些課程的開設。(二)專業教育平臺(原則上教師教育專業65學分、非教師教育專業73學分)該平臺課程設置必須反映本專業特點和培養
19、目標。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方向模塊課、專業任選課程群。專業基礎課力求授課內容“精”和“實”知識領域覆蓋面寬專業課,專業主干課、專業方向模塊課要體現出適應社會需求凝練特色以有限的課程來覆蓋日益增長的知識面,專業任選課程群目的是拓展學生專業知識面。根據精煉、精簡、嚴謹、創新的原則,按照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有關要求,結合我校專業實際設置專業主干課程和專業方向模塊課程。重點加強專業主干課程的設置與建設,靈活設置專業方向模塊課程。該平臺內各類課學時、學分上下浮動不超過5%。建議專業課程前移,在不違背學科邏輯前提下,根據專業特點,在第一學期即可開設一到兩門專業基礎課或專業主干課。在時間安排上要充
20、分考慮課程的銜接性及難易程度。符合開設雙語課程條件的教學院、系可適當開設部分雙語課程。1. 專業基礎課(原則上教師教育專業為 25 學分、非教師教育專業30學分) 各院、系要在認真研討的基礎上提出專業基礎課程的構成。必須設置一門專業學科史論課程,介紹專業學科發展史。建議以一級學科為基礎。學科基礎課包括必修和選修,其中必修可所占比例不低于專業基礎課學分的60。2專業主干課(原則上教師教育、非教師教育專業均為18學分)專業主干課為反映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而設置的課程,應依據教育部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頒布的專業規范設置,并適當兼顧我校實際情況。優化專業主干課至關重要,各院、系必須經過充分研究論證,體
21、現學科專業主干課程設置的科學性、規范性和前沿性,避免不同課程專業知識點的重復或缺失。建議以二級學科為基礎。設置的專業主干課程應保持相對穩定。專業主干課均屬必修。3專業方向模塊課(原則上教師教育、非教師教育專業均為10學分)專業方向模塊課要體現專業發展的基本趨勢,集中反映專業的特點與優勢。設置應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努力追蹤學科前沿并體現實際的應用前景。各專業應結合招生計劃人數、學生個性需求等實際條件,經過充分論證認為設置專業方向模塊可行,設置專業方向模塊課。建議最好設2個或2以上方向。重點培養學生的特長與個性。每個模塊學分學時原則上相當。專業方向模塊課包括必修和選修,其中選修課所占比例不低于專業方
22、向模塊課程學分的40。并按200及以上比例提供課源。4. 專業任選課程群(原則上教師教育專業為12學分、非教師教育專業為15學分)專業任選課指各專業規定的可選擇學習的課程,達到規定學分。目的是為進一步開拓學生專業內的知識面而開設的選修課程,旨在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所開課程門數應滿足本專業學生選課的需求。并按200及以上比例提供課源。(三)職業技能教育平臺(原則上教師教育專業18學分、非教師教育專業15學分)該平臺課程設置應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開設旨在加強學生專業信念,提高學生職業技能課程。教師教育專業開設教師教育平臺,非教師教育專業開設專業技能教育平臺。1教師
23、教育平臺(必修14學分,選修4學分)教師教育平臺以服務基礎教育為導向,強化學生從事教師職業的教育信念、教師專業技能、教育實踐與體驗,優化教師教育課程,為培養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奠定良好基礎。由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師專業技能等必修課和教育拓展選修課程群組成。教育拓展課程群由教育學類和心理學類組成。該平臺由學校、教育科學系及各教學院、系組織實施(具體安排見表2)。2. 專業技能教育平臺(必修9學分、選修6學分)應依據專業特點,面向社會和行業要求,開設旨在加強專業信念、提高學生崗位職業技能的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學分的比例原則上確定為6:4,具體安排由各教學院、系根據專業特點靈活掌握。表 2 教師教育平臺
24、及課程設置一覽表課程類別課程名稱課程編碼總學時學時分配周學時學分開課學期考核方式備注理論講授實踐實驗教師專業知識必修課發展心理學28282211教育心理學34342232教育學34342231教師專業發展34342242學科教學論(包含中學學科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342410221教師專業技能必修課課堂教學技能3434212教師口語14141112現代教育技術及應用3424102242教育拓展課程群心理學類選修課管理心理學17172152選修4學分創造心理學17172152青年心理學17172152人格心理學17172152色彩心理學17172152學校心理輔導17172152人際關系社會心理
25、學17172152公共關系心理學17172152心理學趣味小實驗17172152心理咨詢與治療17172152教育學類選修課家庭教育科學與藝術17172162學校領導工作藝術17172162學與教的方法與藝術17172162教師職業道德17172162教育政策法規17172162優秀中小學教育教學典型案例分析17172162教育科學研究方法17172162基礎教育改革與問題研究17172162中外著名教育家簡介17172162教育評價的原理與方法17172162注:1. 學科教學論、課堂教學技能兩門課程由各教學院(系)根據專業特點自主確定。2. 每一門選修課程教學時間均安排8周,周學時為2,1
26、學分。(四)公共實踐教學平臺(原則上不少于34學分)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安排,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軍訓、義工、教學實習等各類實習、實驗、實訓、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畢業實習、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設計)、畢業綜合技能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根據教高20072號文件和本科評估要求,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的實踐教學累計學分數應占總學分數的一定比例。人文社科類專業實踐教學比例占總學分(學時)比例不低于20%,理工、體育類專業實踐教學比例占總學分(學時)比例不低于25%。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實踐教學體系由課內獨立開設的實踐實驗課和公共實踐教學平臺兩部分組成。公共實踐教學平臺由
27、集中實踐教學和能力拓展兩部分組成。集中實踐教學包括入學教育與軍訓、社會調查、教育(專業)見習、各類教育(專業)實習、實訓、學年論文(設計)、畢業論文(設計)、課程設計、大型作業,以及與專業相關的其它活動(不含能力拓展)。能力拓展是指在課外進行的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實踐。表 3 公共實踐教學平臺及設置一覽表實踐課程類別總學時學時分配周數學分開設學期考核方式備注理論授講實踐實驗集中實踐教學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3312教育(專業)見習(考察)2院系安排教育(專業)實習181872學年論文(設計)22至少2 篇畢業論文(設計)777-82社會實踐22合計能力拓展創新實踐根據周口師范學院本科生創新學分認定與管
28、理辦法,所有專業學生修讀不少于2學分。說明:1. 教育(專業)見習(考察)每個專業至少安排1學分;2. 教育專業實習安排在第七學期;專業實習原則上安排在第七學期,各教學院(系)可根據專業特點自行確定;3. 社會實踐計算方法見周口師范學院本科生創新學分認定與管理辦法。七、學制、學時、學分及課堂教學時間安排(一)學制本科基本學制為四年。實行彈性學制,學制三至六年。(二)學分、學時、周學時類別總學分周學時總學時教師教育專業文科類170232500理工、體育類175252600非教師教育專業文科類170232500理工、體育類175252600注:周學時的安排,原則上遵循“前緊后松”的原則。(三)學分
29、計算標準(最小學分單位為0.5,允許小數點后保留一位數,必須是0.5的倍數)理論教學原則上,全學期的課程每周講授1學時計1學分,不足一學期的課程約17(第一學期14、第八學期16)學時計1學分。必要時可根據課程在專業教育中的作用大小酌情增減。含有課內實踐的課程,學分為實踐與理論的學分之和,其中實踐部分的學分一般按17(第一學期14、第八學期16)學時計0.5學分,不足17(第一學期14、第八學期16)學時部分,納入理論部分計算;理論部分學分一般按17(第一學期14、第八學期16)學時計1學分計算。獨立設置的實踐性較強的實踐實驗課程(包括上機)、體育課按34(第一學期28、第八學期32)學時計1
30、學分; 集中性實踐教學活動,如教育實習、專業實習等,原則上1周計1學分,可視具體情況酌情增減?!八枷胝卫碚撜n”按有關文件規定計算學分。(四)課堂教學時間安排根據教育部教育部令第21號和學期制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每學年兩個學期,每個學期20周,課堂教學活動一般為17周,復習考試2周,機動1周。其中第一學期14周(入學教育和軍事訓練3周),第八學期8周。八、課程編碼規則 1. 每門課程原則有一個8位數的代碼組成。課程編碼具有唯一性,與課程是一一對應關系。不同的課程,編碼不同;課時數不同、等級不同的同名課程,編碼也不相同。2. 左起第一位數是平臺的代碼,即“1”代表通識教育平臺課程,“2”代
31、表專業教育平臺課程,“3”代表職業技能教育平臺課程。 3. 第二位是必修課或選修課代碼,必修課用“B”表示,選修課用“X”表示,任選課用“R”表示。4第三、四位是開課責任系的代碼。學校代碼為“00”。各教學院、系(部)的代碼分配如下:01 中文系 02 政法系03 外國語學院 04 數學與信息科學系05 物理科學與電子工程系 06 化學系07 生命科學系 0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09 教育科學系 10 美術系11 音樂系 12 體育學院13 經濟與管理系 14 新聞系15 公共理論教學部 16公共藝術與職業技能教學部 17 招生與就業處 18 圖書館 19 武裝部5. 第五、六位是各教學院、
32、系內的專業序號代碼。6. 第七、八位是課程代碼。九、其他具體要求1. 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和河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施意見(教社政2006174號)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總學分不少于16學分。各專業都要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計2學分?!八枷胝卫碚撜n”的實踐教學由公理部負責,實踐教學學時8學時為0.5學分。2. 根據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高廳20073號)要求,我校結合實際大學英語課程(除小學教育、對外漢語、英語專業不開設)教學安排在第一、二學年,周學時4,共248學時,16學分。由外國語學院
33、負責。3. 根據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要求,我校結合實際非體育類專業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安排在第一、二學年,周學時2,共124學時,4學分。由體育學院負責。4. 根據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和高等學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我校結合實際公共計算機基礎課層面教學安排在第二、三學年,第二學期開設計算機基礎、 第三學期開設不同專業的計算機課程;各院、系根據專業特點,有條件教學院、系開設與專業教學相結合的層面計算機教學。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與水平。由計算機學院負責。5. 根據教育部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教高廳200
34、77號)的要求,開設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綜合教育必修課程,不得少于38學時。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開設理論講授16學時,1學分,具體在二至八學期開設。由招生就業處負責。6. 全校所有專業均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進行跨學科選修課,原則上教師教育專業安排在第二、三、四、五、六學期,非教師教育專業安排在第二、三、四學期。由學校統一安排。7. 各專業需在第一學期入學教育與軍事訓練期間開設“專業導讀”講解,1-2學時。該課程應由高水平教師講授,使學生對所學專業和課程的學期安排有較全面了解,以解決今后學習方向和目標問題,從而指導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8. 公共實踐教學平臺設置能力拓展創新實踐2學分,鼓勵學
35、生參加與專業有關的各種活動,并根據周口師范學院本科生創新學分認定與管理辦法和周口師范學院創新實踐學分考核標準一覽表審定學分。每學年度第二學期6月份集中審核認定。9. 為讓教師教學之余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科研工作,可以采用小學期制授課。根據專業課程特點,總課時少于34(第一學期為28)學時的課程可實行小學期制。10. 原則上第一學期不安排選修課,第八學期不安排必修課。11. 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格式、各部分字體、字號,請嚴格按照模板(見附件周口師范學院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體例)中的樣式和要求完成。12. 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一經確定,應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各教學單位必須嚴格遵照執行。在人才培養的一個培養周期
36、(即一屆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內,一般不得變更;確因特殊原因需要調整或修改的,要按照嚴格的程序和要求辦理。附1:周口師范學院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體例學院、系專業培養方案(居中、行間距1.5倍、小3號宋體,加粗)一、專業名稱、代碼(五宋體,加粗,固定值 20磅 段前段后各0.5,下同,段前空兩個字符。)專業名稱:XXXX 專業代碼:XXXX二、培養目標(200字以內)本專業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2.具備知識(能力、素養、視野),3.能在(部門),從事(工作)的,4. 人才定位(如: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各類專業應結合自身的學科專業特點,在學校的整體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思路框架下,結合行業、區域背景和
37、培養特色具體制定。三、培養規格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 ,通過學習掌握,受到訓練,具有能力。(100字左右)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種知識、能力與素質:1.2.各專業根據學校培養規格要求,結合專業特點,制定具體的培養規格。四、學制、修業年限學制:標準學制為4年,可在36年中完成學業。五、學分要求及授予學位學分:本專業最低畢業學分為學分(含課外學分)。學位:符合周口師范學院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六、課程結構及學分學時比例(格式參見附表1)七、教育平臺課程教學學時、學分分布(格式參見附表25)八、主干課程簡介(列6-10門)1. 課程名稱(宋體加黑五號):內容(五號宋體)(空兩格)課程代碼:內容(
38、五號Times New Roman 段前段后0,行間距:固定值 20磅、段前空兩個字符)課程內容(宋體加黑五號):內容部分(五號Times New Roman 段前段后0,行間距: 固定值 20磅、段前空兩個字符)(150字以內)教材(宋體加黑五號):書名. 作者. 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稱,年.(五號Times New Roman 段前段后0,行間距: 固定值 20磅、段前空兩個字符)參考書目(宋體加黑五號):書名. 作者. 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稱,年. (五號宋體,段前段后0,行間距: 固定值 20磅)(列出3-5個)附表1 課程結構及學分學時比例(教師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類別學分及比例學
39、時及比例學分合計占總學分比例合計學時合計占總學時比例合計通識教育平臺必修課選修課專業教育平臺必修課選修課任選課教師教育平臺必修課選修課公共實踐教學平臺合計說明1. 專業必修課(含專業教育、專業技能教育課程)共 門,雙語課程 門。其中專業基礎必修課共 門,專業主干課 門。2. 專業選修課 門,分 個系列(方向);專業方向模塊選修課 門,任選課 門。任選課至少選修 學分。3. 實踐實驗課程共 門,其中獨立開設的實踐實驗課程 門,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實驗的課程 門,含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課程 門。4. 課堂教學總學時: 學時,其中理論講授 學時、實踐實驗教學 學時。5. 實踐教學 學分,其中公共實踐教學
40、平臺 學分,獨立開設實踐實驗課程 學分,占總學分比例為 。課程結構及學分學時比例(非教師教育專業)課程體系課程類別學分及比例學時及比例學分合計占總學分比例合計學時合計占總學時比例合計通識教育平臺必修課選修課專業教育平臺必修課選修課任選課專業技能教育平臺必修課選修課公共實踐教學平臺合計說明1. 專業必修課(含專業教育、專業技能教育課程)共 門,雙語課程 門。其中專業基礎必修課共 門,專業主干課 門。2. 專業選修課 門,分 個系列(方向);專業方向模塊選修課 門,任選課 門。任選課至少選修 學分。3. 實踐實驗課程共 門,其中獨立開設的實踐實驗課程 門,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實驗的課程 門,含綜合性、
41、設計性實驗的課程 門。4. 課堂教學總學時: 學時,其中理論講授 學時、實踐實驗教學 學時。5. 實踐教學 學分,其中公共實踐教學平臺 學分,獨立開設實踐實驗課程 學分,占總學分比例為 。附表2通識教育平臺(908學時,49學分)課程類別課程名稱課程編碼總學時學時分配周學時學分開課學期考核方式備注理論講授實踐實驗公共基礎課思想政治理論必修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1B1500014228142311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B1500033434222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1B150002513417233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1B15000410268344641形勢與政策1B150
42、005343421-82集中分散外語基礎必修課大學英語I1B0300015646104411英語小學教育對外漢語三個專業不開大學英語II1B0300026856124421大學英語 = 3 * ROMAN III1B0300036856124431大學英語 = 4 * ROMAN IV1B0300046856124441體育與健康必修課大學體育I1B120001284242111大學體育II1B120002344302111大學體育 = 3 * ROMAN III1B120003344302111大學體育 = 4 * ROMAN IV1B120004344302111信息技術基礎必修課大學計算機基礎1B0800016834344321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WB/T 1145-2024農產品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基本要求
- 硫酸鋅生產工藝與環保處理考核試卷
- 森林改培與生態保護與森林資源合理開發考核試卷
- 玻璃泵閥制造考核試卷
- 空調器濕度傳感器的選型與優化考核試卷
- 紙板容器盈利模式分析考核試卷
- 森林資源調查方法與實務操作考核試卷
- 組織領導力發展與績效改進考核試卷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幼兒園課程與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自貢市普高2025年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仿真卷(七)-高考物理試題仿真試題含解析
- 23G409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MOOC】知識創新與學術規范-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級上冊英語全冊教案(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正式版)
- MOOC 大學體育-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光伏發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 人工智能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個人簡歷表格
- 民法典第三編第十四章租賃合同
- 幼兒繪本故事《大衛不可以》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