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實驗指導書_第1頁
《工程力學》實驗指導書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工程力學實驗指導書上海海洋大學一、實驗目的1測定低碳鋼(如 Q 鋼這種典型塑性材料)的下列力學性能指標:下屈服強度235R (或稱屈服極限、屈服點 R (或強度極限 A和斷面ecsmb收縮率 z。2測定鑄鐵(典型脆性材料)的抗拉強度 R (或強度極限 mb3觀看塑性與脆性兩種材料在拉伸過程中的各種現(xiàn)象。4比較并分析低碳鋼和鑄鐵的力學性能特點與斷口破壞特點。二、實驗儀器和設備1萬能材料試驗機,拉力試驗機,電子式拉力試驗機。2電子引伸計。3游標卡尺。4試樣劃線器。三、實驗試樣大量實驗說明,實驗時所用試樣的形狀、尺寸、取樣位置和方向、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對其性能測試結果都有一定阻礙。為了使金屬材料拉伸

2、實驗的結果具有符合性與可比性,國家制訂有統(tǒng)一標準。本實驗按照GB/T228-2002 eqv ISO6892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第六章試樣的要求制備試樣。拉伸試樣系由夾持、過渡和平行三部分構成。試樣兩端較粗段為夾持部分,其形狀和尺寸可依實驗室現(xiàn)有使用試驗機夾頭情形而定;試樣兩夾持段之間的平均部分為實驗測試的平行部分;而夾持與平行二部分之間為過渡部分,通常用圓弧進行光滑連接,以減少應力集中。拉伸試驗可分為機加工試樣和不經(jīng)機加工的原狀全截面試樣。通常采納機加工的圓形截面試樣如圖 1()所示,亦可采納矩形截面試樣如圖 1(b)所示。圖中 L 為試樣平行段長度,L 為試樣原始標c0d a為矩形試樣

3、平行部分的原始厚度,b 為矩形試樣平行部分的原始寬度,S 為試樣平行部分原始橫截0面面積,r 為過渡弧半徑。拉伸試樣分為比例和非比例標距兩種。比例試樣系按公式運算確定的試樣,式中系數(shù) K 通常為 5.65 或 ,前者稱為短試樣,后者稱L K S00或 L = 或 L = 10d,L 5.65 S0L 11.3 S00000一樣都采納短比例標距試樣。對非比例標距試樣的原始標距 L 與原始橫截面面積 S 之00間無上述公式表達的比例關系,可依照 GB-T 29751998 和 ISO 3771997鋼及鋼產(chǎn)1、表 2、表 3 中,供讀者參考。圖 1 拉伸試樣圖表1 試樣%2長短AA長短 sA0 s

4、A0表2 )drLLLL50c0c6443表3 )db本實驗采納圓形截面短比例試樣,即 L =5d;亦可采納圓形截面長比例試樣,即0L =10d。0四、實驗原理依照 GB-T 2282002 和 ISO 68921998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的差不多要求,分別簡要敘述如下: 低碳鋼(Q 鋼)拉伸實驗原理235盤讀數(shù)或電子拉力試驗機的 Y 函數(shù)記錄儀,可測繪出低碳鋼試樣的拉伸圖,即圖 2所示的拉力 F 與伸長 L L 之間關系曲線。圖中起始時期呈曲線,是由于試樣頭部在u0截了當把圖中的直線段延長與橫坐標相交于 O因試樣尺寸不同而異。為了使同一種鋼材不同尺寸試樣的拉伸過程及其特性點便于比較,以排

5、除試樣幾何尺寸的阻礙,可將拉伸曲線圖的縱坐標(拉力 )除以試樣的原始橫截面面積 S ,并將橫坐標(伸長)除以試樣的原始標距 L ,如此得到的曲線便與00試樣尺寸無關,此曲線稱為應力應變曲線如圖 1-3所示。從曲線上能夠看出,它與拉伸圖曲線相似,更清晰表征了鋼材的力學性能。拉伸實驗過程分為四個時期如圖2 和圖3 所示。F 比例伸長力;F彈性伸長力;F 上屈服力;R 比例極限 R 彈性極限;R 上屈服強度;preHpeeHF 下屈服力;F 最大力;F 斷裂力;R 下屈服強度;R 抗拉強度;R 斷裂應力;eLmkeLmk斷裂后伸長;A 彈性延伸率kce圖2 圖3 (1)彈性時期 OA:在現(xiàn)在期中的

6、OP 段,其拉力 F和伸長 L 成正比關系,說明鋼材的應力 R 與延伸率(或稱應變)為線性關系,完全遵循虎克定律,則OP 段稱為線彈性時期。故點 P 對應的應力 RF稱為材料的比例極限,如圖 3 所示。在此彈性時期內(nèi)能夠測定材料的彈性模量 E,它是材料的彈性性質(zhì)優(yōu)劣的重要特點之一。實驗時假如當應力連續(xù)增加達到 A點所對應的應力 R e A點對應的應力 R PAe性極限(非線性時期)和比例極限(線彈性時期)并不嚴格區(qū)分,而是把拉力卸掉后,用周密儀器測定其不能復原的塑性應變約為0.02%所對應的應力值界定為規(guī)定非比例伸長應力(或稱條件彈性極限)R ,它是操縱鋼材在彈性變形范疇內(nèi)工作的有效指標,e0

7、.02在工程上專門有有用價值。(2)屈服時期: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連續(xù)增加達到鋸齒狀曲線SS時,示力度體滑移的跡線,大約與試樣軸線成 45方向的螺旋線。這種現(xiàn)象表征試樣在承擔的拉力最高應力 R 稱為上屈服強度,在屈服時期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的最低應力 R 稱為下eHeL屈服強度。由于上屈服強度受試驗速率、試樣變形速率和試樣形式等因素的阻礙不夠穩(wěn)固,而下屈服強度則比較穩(wěn)固,故工程中一樣要求準確測定下屈服強度 R 作為材料的eL屈服極限 。其運算公式為 R ( ) = F /S 。假如材料沒有明顯的屈服現(xiàn)象時,工程上seLseL0常用產(chǎn)生規(guī)定殘余延伸率為 0.2%時的應力 R 作為規(guī)定殘余延伸強度,又

8、稱條件屈服r0.2極限 。屈服強度(或屈服極限)是衡量材料強度性能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指標。本實驗r0.2要求準確測定其屈服強度。(3)強化時期:當過了屈服時期后,試樣材料因發(fā)生明顯塑性變形,其內(nèi)部晶體組織結構重新得到了排列調(diào)整,其抗擊變形的能力有所增強,隨著拉力的增加,伸長 SB在該時期中試樣隨著塑性變形量累積增大,促使材料的力學性能也發(fā)生變化,即材料的塑性變形性能劣化,材料抗擊變形能力提高,這種特點稱為形變強化或冷作硬化。當拉力增加達到拉伸曲線頂點 B力為 F R = F /S mmm0指標。本實驗也要準確測定其抗拉強度。(4)頸縮和斷裂時期 :關于低碳鋼類塑性材料來說,在承擔拉力達 F 往常,

9、m試樣發(fā)生的變形在各處差不多上是平均的。但在達到 F 以后,則變形要緊集中于試樣m的某一局部區(qū)域,在該區(qū)域處橫截面面積急劇縮小,這種特點確實是所謂頸縮現(xiàn)象。試驗中圖4 試樣一旦顯現(xiàn)頸縮,現(xiàn)在拉力趕忙下降,示力度盤上的主動針連續(xù)回轉,直至試樣被 B急劇下降至斷裂點 K BK時期為頸縮和斷裂時期。試樣拉斷后,彈性變形消逝,而塑性變形則保留在拉斷的試樣上,其斷口形貌成杯錐狀如圖 4 A和斷面收縮率,其運算公式為:L L斷后伸長率斷面收縮率;。AZ 0 100%uL0S S0 100%uS0式中 L 為原始標距長度,S 為原始橫截面面積,L 為試樣斷裂后標距長度,S 為00uu試樣斷裂后頸縮處最小橫截

10、面面積。 鑄鐵拉伸實驗原理對鑄鐵試樣做拉伸實驗時,利用試驗機的自動繪圖裝置可繪出鑄鐵試樣的拉伸圖,如圖 5 所示。實驗說明,在整個拉伸過程中試樣變形專門小,無屈服和頸縮現(xiàn)象,拉伸圖上無明顯直線段,拉伸曲線專門快達到最大拉力 F ,試樣突然發(fā)生斷裂,其斷口平齊粗m圖5 圖6 糙,是一種典型的脆性破壞斷口如圖 6 所示。其抗拉強度(或強度極限)R = F /S ,它遠小于低碳鋼材料mm0的抗拉強度。五、實驗步驟1依照試樣的形狀、尺寸和預估材料的抗拉強度來估算最大拉力,并使此力位于試驗機示力度盤量程的 40%80%內(nèi),以選擇合適的示力度盤和相應的擺錘。然后選用與試樣頭部相適應的夾具,以使試樣安裝在試

11、驗機上時夾持牢固。2用細砂紙打磨低碳鋼試樣表面,使之光亮潔凈。在試樣的原始標距長度L 范疇0內(nèi),用試樣劃線器細劃等分 10 個分格線,標距端點可做上顏色標記,對原始標距的標記應準確到,以便觀看標距范疇內(nèi)沿軸向變形和晶體滑移跡線的情形,也便于試樣斷裂后測定斷后伸長率。3依照 GB/T 2282002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中第 7 章的規(guī)定,測定試樣原始橫截面面積。本次實驗采納圓形截面試樣,應在標距的兩端及中間處的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測一次橫截面直徑 d,取其算術平均值,選用三處中平均直徑最小值,并以此值運算橫截面面積 S ,其S =d /4。該運算值修約到四位有效數(shù)字(取五位有2004安裝試

12、樣,可快速調(diào)劑試驗機的夾頭位置,將試樣先夾持在上夾頭中,再把測力指針調(diào)零,隨動指針靠上;再升起下夾頭,將試樣夾牢并使之鉛直;并將試驗機上自動繪圖裝置及繪圖紙調(diào)整好,使試樣處于完好待實驗狀態(tài)。經(jīng)指導教師檢查后即可開始實驗。5在加載實驗過程中,總的要求應是緩慢、平均、連續(xù)地進行加載。對低碳鋼試樣,測定下屈服強度 R ,在試樣平行長度的屈服期間其應變速率應在eL0.00025/S0.0025/S 之間,試驗中平行長度內(nèi)的應變速率應盡可能保持恒定;測定抗拉強度 R 時,試樣平行長度的應變速率不應超過0.008/S。在上述規(guī)定的應變速率的范疇m內(nèi)選擇確定一適宜的試驗速率。關于鑄鐵試樣,測定抗拉強度 R

13、時,試樣平行長度的m應力速率不應超過 6N/mm S 。2-16在實驗中,對低碳鋼試樣,要注意觀看拉伸過程四個特點時期中的各種現(xiàn)象,記下示力度盤上指針首次停止時的上屈服點力 F 值、主動針往復回轉所指示下屈服點eH力 F 值和最大力 F 值。關于鑄鐵試樣,記下示力度盤上最大力 F 值。當試樣被拉斷eLmm后趕忙停機,并取下試樣觀測。7 L 和頸縮處的最小直徑 d 。uu按照 GB/T 2002 中的規(guī)定測定 L 時,將試樣斷裂后的兩段在斷口處緊密地對接起u來,盡量使其軸線位于一條直線上,直截了當測量原始標距兩端的距離即得 L 值。假u如斷口處到最鄰近標距端點的距離小于或等于(1/3)L 時,則

14、需要用 GB/T 22820020中附錄 移位方法測定斷后伸長率的方法來運算試樣斷后伸長率。如圖 7 所示,試驗前將試樣原始標距 L 細分為 (例如 10)等分,在試驗后,以符號X表示斷裂后試0 Y接近于斷裂處至標距標記 X 的距離。如 X 與 Y 之間的分格數(shù)為 n,可按下述情形分別測定斷后伸長率:圖7 12(1 N-n為偶數(shù)時如圖 7a X 與 Y之間的距離和測量從 Y至距離為(n)個分格的 Z 標記之間的距離,則運算斷裂伸長率公式為XY YZ LA0 100%L0(2)若 N-n 為奇數(shù)時如圖 7b 所示,測量 X與 Y 之間的距離,和測量從 Y 至距離11分別為 (n1)和 (n +

15、1)個分格的 和 標記之間的距離,則運算斷裂22伸長率公式為XY 0 100%AL08拉伸實驗的記錄表格形式如表 4 和表 5 所示。表4 L 0S 20) ) ) ) ) ) 鑄 鐵表5 )鑄 鐵六、實驗結果處理依照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可分別運算出材料的強度指標和塑性指標。1低碳鋼強度指標:上屈服強度:R = F /S ,eHeH0下屈服強度:R = F /S ,eLeL0抗拉強度:R = F /S 。mm0塑性指標:L L斷后伸長率:斷面收縮率:AZ 0 100%uL0S S0100%uS02鑄鐵強度指標抗拉強度:R = F /smm 03繪出拉伸過程中的F-L入實驗報告中。資料簡明、清晰。具

16、體修約的數(shù)據(jù)內(nèi)容按照 GB/T 81701987數(shù)值修約規(guī)則的規(guī)定處理。關于試樣原始橫截面面積的運算應修約到四位有效數(shù)字;關于短比例試樣的原始標距運算值應修約到最接近 5mm 的倍數(shù);關于長比例試樣的原始標距運算值應修約到最接近 10mm 表 6 規(guī)定執(zhí)行。表6 范圍222222R R RR R RFermAZ一、實驗目的1測定低碳鋼壓縮時的下屈服強度 R (或屈服極限 eLs2測定鑄鐵壓縮時的抗壓強度 R (或抗壓強度極限 mb3觀看并比較低碳鋼和鑄鐵在壓縮時的縮短變形和破壞現(xiàn)象。二、實驗儀器和設備1萬能材料試驗機;2游標卡尺。三、實驗試樣 GB 73141987金屬材料的壓縮試樣多采納圓柱

17、體如圖 8 所示。試樣的長度L一樣為直徑 d 的 2.53.5倍,其直徑d = 10mm20mm。也可采納正方形柱體試樣如圖9 所示。要求試樣端面應盡量光滑,以減小摩阻力對橫向變形的阻礙。圖8 圖 9 四、實驗原理低碳鋼:以低碳鋼為代表的塑性材料,軸向壓縮時會產(chǎn)生專門大的橫向變形,但由于試樣兩端面與試驗機支承墊板間存在摩擦力,約束了這種橫向變形,故試樣顯現(xiàn)顯著的鼓脹效應如圖 10 所示。為了減小鼓脹效應的阻礙,通常的做法是除了將試樣端面制作得光滑以外,還可在端面涂上潤滑劑以利最大限度地減小摩擦力。低碳鋼試樣的壓縮曲線如圖 11 所示,由于試樣越壓越扁,則橫截面面積不斷增大,試樣抗壓能力也隨之提

18、高,故曲線是連續(xù)上升為專門陡的曲線。從壓縮曲線上可看出,塑性材料受壓時在確定屈服荷載 F ,從而得到壓縮時的屈服點強度(或下屈服強度)R = F /S 。由于eLeLeL0低碳鋼類塑性材料可不能發(fā)生壓縮破裂,因此,一樣不測定其抗壓強度(或強度極限)R ,而通常認為抗壓強度等于抗拉強度。m圖 圖 鑄鐵:對鑄鐵類脆性金屬材料,壓縮實驗時利用試驗機的自動繪圖裝置,可繪出鑄鐵試樣壓縮曲線如圖 12 所示,由于軸向壓縮塑性變形較小,出現(xiàn)出上凸的光滑曲線,壓縮圖上無明顯直線段、無屈服現(xiàn)象,壓縮曲線較快達到最大壓力 F ,試樣就突然發(fā)生m F 除以原試樣橫截面面積S m0壓強度 R = F / S 。在壓縮

19、實驗過程中,當壓應力達到一定值時,試樣在與軸線大約mm04555的方向上發(fā)生破裂如圖 13 所示,這是由于鑄鐵類脆性材料的抗剪強度遠低于抗壓強度,從而使試樣被剪斷所致。圖 圖 五、實驗步驟1用游標卡尺在試樣兩端及中間三處兩個相互垂直方向上測量直徑,并取其算術平均值,選用三處中的最小直徑來運算原始橫截面面積 S 。02依照低碳鋼屈服荷載和鑄鐵最大實際壓力的估量值(它應是滿量程的 40%80%家計量部門定期檢驗后應達到 1 級或優(yōu)于 1 范疇內(nèi)。3調(diào)整好試驗機上的自動繪圖裝置。4將試樣端面涂上潤滑劑后,再將其準確地置于試驗機活動平臺的支承墊板中心處。對上下承壓墊板的平坦度,要求 100mm 應小于

20、 0.01mm。5調(diào)整好試驗機夾頭間距,當試樣端面接近上承壓墊板時,開始緩慢、平均加載。在加載實驗過程中,事實上驗速度總的要求應是緩慢、平均、連續(xù)地進行加載,具體規(guī)定速度為 0.50.8MPa/S。6關于低碳鋼試樣,若將試樣壓成鼓形即可停止實驗。關于鑄鐵試樣,加載到試樣破裂時(可聽見響聲)趕忙停止實驗,以免試樣進一步被壓碎。7做鑄鐵試樣壓縮時,注意在試樣周圍安放防護網(wǎng),以防試樣破裂時碎碴飛出傷人。六、實驗結果處理依照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可分別運算出低碳鋼和鑄鐵的強度性能指標,并按前述拉伸實驗中表 1-6規(guī)定進行修約。1低碳鋼的下屈服強度(或屈服極限 )指標sR = F /SeL eL02鑄鐵的抗壓

21、強度指標R =F /Smm0一、實驗目的1測定碳鋼的切變屈服點(剪切屈服極限) 或下屈服點 、抗扭強度(剪切強sST度極限) 。b2測定鑄鐵的抗扭強度 。b3觀看、比較和分析上述兩種典型材料受扭轉時的變形和破壞等現(xiàn)象。二、實驗設備1扭轉試驗機;2游標卡尺。三、試樣制備依照 GB10128-88金屬室溫扭轉試驗方法中的規(guī)定,金屬扭轉試驗所用試樣為圓形截面,舉薦采納直徑為10mm,標距L 分別為 50mm 和 100mm,平行長度L 分別0c為 70mm 和 120mm 的試樣。其頭部形狀和尺寸應按試驗機夾頭要求制備。如采納其他直徑的試樣,其平行長度應為標距加上兩倍直徑。扭轉試樣的形狀和尺寸以及加

22、工精度見圖 14。圖 四、實驗原理圓軸承擔扭轉時,材料處于純剪應力狀態(tài)。因此常用扭轉試驗來研究不同材料在純剪作用下的力學性質(zhì),這關于工程中的構件的合理設計和選材是十分重要的。1低碳鋼試樣的扭轉試驗全過程,由試驗機自動繪圖器繪出其扭矩 T 和扭轉角 的關系曲線,如圖 15 所示。由該圖知,在彈性變形OA直線段,試樣橫截面上的扭矩與扭轉角成正比關系,其上的剪應力亦呈線性分布,即截面最外緣的剪應力最大,中心的剪應力幾乎為零,如圖()所示,在那個時期材料服從切變虎克定律,并可測定切變模量GAB段為曲線部分。它說明這時期扭矩和扭轉角不再成正比關系,橫截面上剪應力的分布也不再是線性的,最外緣的剪應力第一達

23、到剪切屈服極限,塑性區(qū)由外向里擴展,而形成環(huán)狀塑性區(qū)和截面中部未屈服的彈性區(qū),如圖 16(b)所示。隨著試樣連續(xù)扭轉變形,塑性區(qū)不斷向圓心擴展,T-曲線略微上升,直至 B 點趨于平坦,這時塑性區(qū)幾乎占據(jù)了全部截面,剪應力趨于平均分布如圖 16()所示。扭矩度盤上的指針幾乎不動,現(xiàn)在與之對應的扭矩為屈服扭矩 T 如圖 15(s首次下降前的最大扭矩為上屈服扭矩 T T suSL15(b)本次試驗測定屈服扭矩或下屈服扭矩。依照測定的屈服扭矩或下屈服扭矩按彈性扭轉公式運算剪應力,即屈服點或下屈服點為: = T /W 或 = T /W ,其中 WssTSLSLTT為抗扭截面模量。試樣再連續(xù)變形,材料進一

24、步強化,到達T-曲線上的 C 點,試件發(fā)生斷裂。由扭矩度盤上的隨動指針讀出試樣扭斷前所承擔的最大扭矩 T b度 = T /W 。bbT若要測定真實規(guī)定非比例扭轉應力 與真實抗扭強度 卡曼公式運tptb算。具體方法見 GB10128-88 標準中的規(guī)定。圖 T T T npsnpns圖 2 T 和扭轉角 關系如圖 18 試樣從開始受扭直至破壞,近似為一斜直線,即無屈服現(xiàn)象,扭轉角專門小,破壞是突然發(fā)生的,破壞處在與試樣軸線約成45角的螺旋面上。其最大扭矩為T ,按彈性扭轉b公式運算抗扭強度 = T /W 。bbT上述扭轉試驗要求在室溫 1035條件下進行。3試樣受扭時,材料處于純剪應力狀態(tài)如圖

25、18 所示。在與試樣軸線成 45角的螺旋面上分別有主應力 = 和 的作用,由于低碳鋼的抗扭強度小于抗拉強度,因12此沿其橫截面被剪斷,斷口平齊。而鑄鐵的抗拉強度小于抗扭強度,故沿其 45方向被拉斷,斷口成一螺旋面。如圖 1-24所示。圖 圖圖 圖 五、試驗步驟1測量試樣直徑。在標距兩端及其中間處兩個相互垂直方向上各測一次直徑,并取其算術平均值,取三處測得直徑的算術平均值中的最小值運算試樣截面模量 W 。T2估量試樣的最終扭矩 T ,選擇合適的扭矩度盤,調(diào)整扭矩度盤指針對零點,裝p好繪圖紙并選擇扭轉速度:屈服前應在(630/min范疇內(nèi),屈服后不大于360/min,速度的改變應無沖擊。3安裝試樣

26、,用粉筆在試樣表面劃一條平行于試樣軸線的直線,以便觀看受扭時的變形。4進行試驗,觀看試樣在扭轉過程中的各種現(xiàn)象。并記下試樣扭轉屈服時的扭矩T 和破壞時的最大扭矩 T ,直至試樣斷裂。sb5取下試樣。觀看比較斷口,分析破壞緣故。6將試驗機復原,終止試驗。六、試驗結果整理1依照測定碳鋼和鑄鐵的扭矩,按彈性扭轉公式運算切應力,并將試驗結果填入表 7。碳鋼切變強度指標: = T/W 或 = T /W ,ssSLSLT = T /W 。bbT鑄鐵切變強度指標: = T /W 。bbT表7 d 0 3sb鑄 鐵七、摸索題1低碳鋼拉伸或扭轉的斷裂形式是否一樣?分析其破壞緣故。2鑄鐵在壓縮和扭轉時,其斷口都與

27、試樣軸線成 45左右,破壞緣故是否相同?3試依照拉伸、壓縮和扭轉三種試驗結果,綜合分析低碳鋼與鑄鐵的力學性能。4什么緣故用扭轉試驗來測定材料在純剪應力狀態(tài)下的力學性質(zhì)而不用直截了當剪切試驗?一、實驗目的1用電測法測量單一材料的矩形截面梁在純彎曲狀態(tài)時其橫截面上正應力的大小及分布規(guī)律,并與理論運算值比較,從而驗證梁的彎曲正應力理論公式。2初步把握電測法原理和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的使用方法。二、實驗裝置和儀器1純彎曲實驗裝置如圖 20(設作用于輔梁中央的載荷為 ,由于載荷對稱,支承條件對稱,則通過兩個掛桿作用于待測梁上 C、D 處的載荷各為 F/2。由待測梁的內(nèi)力圖可知 CD 段上的剪力 ,彎矩為一常量 M= F a ,即梁的 CD 段處于純彎曲狀態(tài)。2圖 20 彎曲正應力實驗裝置及試樣貼片位置圖2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3游標卡尺、鋼直尺三、實驗原理由于矩形截面梁的 CD 段處于純彎曲狀態(tài),當梁發(fā)生變形其橫截面保持平面的假設成立,又可將梁視作由一層一層的縱向纖維疊合而成且假設縱向纖維間無擠壓作用,現(xiàn)在純彎曲梁上的各點處于單向應力狀態(tài),且彎曲正應力的方向平行于梁的軸線方向,因此若要測量純彎曲狀態(tài)下梁的橫截面上的正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可在梁的CD 段任一截面上沿不同高度處平行于梁的軸線方向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