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學劑量劑量反應曲線PPT_第1頁
食品毒理學劑量劑量反應曲線PPT_第2頁
食品毒理學劑量劑量反應曲線PPT_第3頁
食品毒理學劑量劑量反應曲線PPT_第4頁
食品毒理學劑量劑量反應曲線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食品毒理學劑量劑量反應曲線第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一、劑量劑量(dose): 指給予機體或機體暴露的毒物的數(shù)量。常用單位:以單位體重暴露的外源化學物的數(shù)量mg/(kg bw)或環(huán)境中的濃度(mg/m3空氣,mg/L水)來表示。第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一、劑量接觸劑量(exposure dose): 又稱外劑量,指外源化學物與機體的接觸劑量,可單次接觸或某濃度下一定時間的持續(xù)接觸。吸收劑量(absorbed dose): 又稱內劑量,指外源化學物穿過一種或多種生物屏障,吸收進入體內的劑量。第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一、劑量

2、到達劑量(delivered dose): 又稱靶劑量或生物有效劑量,指吸收后到達靶器官的外源化學物和/或其代謝產物的劑量。注意:毒理學中的劑量通常是指機體接觸化學物質的數(shù)量或被吸入體內的數(shù)量或在體液或組織中的濃度,單位為mg/kg體重。第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5一、劑量通常用“接觸劑量”來衡量毒物對機體的損害作用。單位為:mg/kg體重、mg/m3空氣或mg/L水。第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6一、劑量化學物在體內的生物學效應隨劑量增加而轉化,可分為兩類:第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7當一種化學物質經由不同途徑(經口、皮膚、呼吸道、肌

3、內注射或皮下注射)與機體接觸時,其吸收系數(shù)(給予量/進入血液量)與吸收速率各不相同。 一、劑量第七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8反應(response,即效應): 指化學物質與機體接觸后引起的有害的生物學改變。 類型: 量反應、質反應。二、量-反應與質-反應第八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9量反應指接觸一定劑量外來化學物后所引起的一個生物、器官或組織的生物學改變。表示化學物質在個體中引起的毒效應強度的變化。屬于計量資料,有強度和性質的差別,可用某種測量數(shù)值表示。例如:有機磷農藥抑制血液中膽堿酯酶的活性,其程度可用酶活性單位的測定值表示。第九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

4、于2022年6月10質反應指接觸某一化學物的群體中出現(xiàn)某種效應的個體在群體中所占的比率。表示化學物質在群體中引起的某種毒效應的發(fā)生比例。 屬于計數(shù)資料,沒有強度的差別,不能以具體的數(shù)值表示,而只能以“陰性或陽性”、“有或無”來表示,如死亡或存活、患病或未患病等,稱為質反應。第十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1量反應與質反應的關系在一定條件下,量反應可以轉化為質反應。例如: 血液中轉氨酶的活性單位80時,認為肝損傷的指標;則低于80時,表示正常。第十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2三、劑量-量反應關系和劑量-質反應關系劑量-量反應關系: 表示外源化學物的劑量與個體中

5、發(fā)生的量反應強度之間的關系。例如: 空氣中CO濃度增加,導致血液中CO-血紅蛋白含量隨之上升; 血液中鉛濃度增加,引起氨基乙酰丙酸脫氫酶的活性下降。第十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3三、劑量-量反應關系和劑量-質反應關系劑量-質反應關系: 表示外源化學物的劑量與某一群體中質反應發(fā)生率之間的關系。例如:急性毒性試驗中,隨著苯濃度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相應增高。第十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4三、劑量-量反應關系和劑量-質反應關系劑量-反應關系: 是劑量-量反應關系、劑量-質反應關系的統(tǒng)稱。指外源化學物的劑量與在個體或群體中引起某種效應之間的關系。劑量越大,則量

6、反應強度越大;出現(xiàn)的質反應發(fā)生率越高。第十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5三、劑量-量反應關系和劑量-質反應關系 確立外源化學物對生物體有害作用的劑量-反應關系,必須具有以下三個前提: 肯定觀察到毒性反應是接觸外源化學物所引起,即二者具有因果關系; 毒性反應的程度與接觸或給予劑量有關; 具有定量測定外源化學物劑量和準確表示毒性大小的方法和手段。第十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6四、劑量-反應曲線(一)劑量-反應曲線的形式劑量-反應關系可以用曲線表示,即以表示量反應強度的計量單位或表示質反應的百分率為縱坐標(因變量)、以劑量為橫坐標(自變量)繪制散點圖,可得到一

7、條曲線。曲線形式:直線型、拋物線型、S型、“全或無”反應、U型等。 第十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7四、劑量-反應曲線1. 直線型反應強度與劑量成正比關系,僅在某些體外實驗中,在一定劑量范圍內存在,生物機體內少見。例如:采用修復缺陷的 細菌或在細胞試驗系統(tǒng) 進行致突變實驗時,較低 劑量條件下曲線呈直線型。第十七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8四、劑量-反應曲線2. 拋物線型劑量與反應呈非線性關系,隨劑量增加,反應強度先迅速增加,而后增速緩慢。若將劑量換算成對數(shù) 值,則成直線。第十八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93. S形曲線 典型的劑量-反應曲

8、線,多見于劑量-質反應關系中。 特點:隨劑量增加,在低劑量范圍內,反應強度增加的較緩慢;而后急速增加;劑量繼續(xù)增加時,反應強度增加又變緩慢。第十九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0四、劑量-反應曲線(1) 對稱S形曲線:當群體中的全部個體對某一化學物質的敏感性差異呈正態(tài)分布時,劑量與反應率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為對稱S形曲線。第二十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1四、劑量-反應曲線(2)非對稱S形曲線(偏態(tài)分布):與對稱S形曲線比較,該曲線在靠近橫坐標左側的一端曲線由平緩轉為陡峭的距離較短,而靠近右側的一端曲線則伸展較長。第二十一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2

9、四、劑量-反應曲線在曲線中間部分,即反應率50%左右,斜率最大,關系相對恒定。故常用引起50%反應 率的劑量來表示毒物 毒性大小。第二十二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3個體對化學物的易感性分別和劑量-反應關系的模式圖 個體易感性:A:完全 相同B:正態(tài) 分布C:偏態(tài) 分布第二十三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4S型劑量-反應曲線轉換為直線型第二十四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5A、B兩種化學毒物的毒性比較A、B兩外源化學物的LD50相同,但其曲線斜率不同。A:斜率小,較大的劑量變化才能引起明顯的死亡率改變;B:斜率大,相對小的劑量變化即可引起明顯的

10、死亡率改變。較低劑量:A危險性較大,而較高劑量:B的危險性較大。 第二十五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6四、劑量-反應曲線4. “全或無”反應 僅在一個狹窄的劑量范圍內觀察到; 坡度極陡的線性劑量-反應關系; 現(xiàn)象:低劑量時,只有個別動物易感,反應不明顯(“無”);劑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應率迅速增高(“全”:反應率增高的曲線觀察不到);劑量再稍增加,即可致死。第二十六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7四、劑量-反應曲線5. U型曲線外源物為機體生理功能需要的物質,如:V、微量元素(鈷、硒)等。 例如:硒(見圖2-6)人體缺乏硒導致死亡;日攝入量低于50ug導致心肌炎、克山病、免疫力下降等;日攝入量50200ug安全、營養(yǎng);日攝入量200ug導致中毒;日攝入量1mg導致死亡。第二十七張,PPT共二十九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