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體結構設計方案長度小于m_第1頁
船體結構設計方案長度小于m_第2頁
船體結構設計方案長度小于m_第3頁
船體結構設計方案長度小于m_第4頁
船體結構設計方案長度小于m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節一般規定入級A 100適用范圍101 本章規范適用于船長小于100m 的授予主船級船舶的鋼質船體結構。在鋁材和木材允許作為代用材料時,本章規范也適用于鋁質結構和木質甲板。A 200船級符號201 授予主船級所用的船級符號,已在第1篇第1章中說明。本章中規定了下列特征船級符號:DAT最低設計環境溫度 第 2 節 B401 )X)ICM增厚腐蝕裕量 第 2 節 D600 )IB+ )為抓斗裝卸貨而加強的內底第 5 節G400)B.定義B 100符號101 船長 m),定義為夏季載重水線上,從艏柱前緣至舵桿中心線的縱向距離;L 應取為不小夏季載重水線總長的96%,但不必大于 97%。對于非常規

2、首、尾布置的船舶,船長 L 將作特別考慮;F.P. 首垂線,系指夏季載重水線與首柱前緣交點處的鉛垂線。對具有非常規船首設計,其F.P.的位置將作特別考慮;A.P. 尾垂線,系指 L 末端的鉛垂線; Amidships L 的中部;LF 按國際載重線公約定義的船長;系指量自平板龍骨上緣的最小型深的85%處水線總長的 96%,或為沿該水線從首柱前緣至舵桿中心線的長度,取其大者。當船舶設計具有傾斜龍骨時,其計量船長的水線應與設計水線平行;B 在夏季載重水線處量取的最大型寬m); 型深 m),定義為在舯處這基線量起至最高連續甲板型線的垂直距離;DF 最小型深 m),取為自平板龍骨上緣至舷側干舷甲板橫梁

3、上緣之間的垂直距離;在具有圓弧舷邊的船上,此型深應量至甲板與舷側外板型線的交點,這些型線的延伸就象舷邊為角狀設計;如干舷甲板呈梯級狀,且其升高部分延伸于確定型深之處,則此型深應量至沿甲板較低部分延伸且平行于升高部分的參考線; 平均夏季型吃水 m); 吃水T 時在海水 密度1.025t/m 3)中的型排水量 t )。CB 方型系數,D=1.025LBTCB 應按駁船 / 推船的組對于推船剛性聯結的駁船,合體進行計算;CBF 按國際載重線公約定義的方型系數:=LF BTF 以型吃水 TF 算得的型排水體積,不包括軸包架;TF 最小型深的85%; 最大服務航速 kn),定義為船舶在最深航行吃水時持續

4、使用的設計最大航速;g o 標準重力加速度, g o = 9.81m/s 2 ;f 1 取決于材料強度級別的材料系數,見第2節;t k 第 2 節 D200D300 規定的腐蝕裕量,及相關內容; 船舶的縱向坐標軸; 船舶的橫向坐標軸; 船舶的垂向坐標軸; 材料的彈性模量;2.06 ? 10 5N/mm2),對于鋼;0.69 ? 10 5N/mm2),對于鋁合金;CW 第 4 節 B200 規定的波浪載荷系數。B 200術語甲板型線、圓弧舷頂列板、舷頂列板和甲板邊板的定義如圖1。干舷堪定干舷系指從舯部甲板在線緣向下垂直量至有關載重水在線緣的距離。干舷甲板干舷甲板通常是最上層露天甲板連續甲板,其露

5、天部分所有開口均具有永久性關閉設1/77施,且在其以下的所有板的船上,取其露天甲板的最低線以及這條線與該甲板較高部分相平行的連續線為干舷甲板。根據船東意見,且經主管機關認可,可指定一較低的甲板作為干舷甲板,只要其為一完整和永久的甲板,在前后方向上至少在機器處所與尖艙艙壁之間連續,且橫向連續。當該較低甲板呈梯級狀時,則取該甲板的最低線及平行于該甲板較高部分的連續線為干舷甲板,當指定一較低甲板為干舷甲板時,就勘定和計算干舷條件而言,在此干舷甲板以上的船體部分作為上層建筑處理。由此甲板進行干舷計算。DB甲板型線圓弧舷頂列板圖 2雙層底206單底結構定義為在舭部角上拐點以下的外板及其肋骨和桁材的總稱。

6、207舷側結構定義為底部結構與最上層甲板舷側處甲板型線之間的外板及其肋骨和桁材的總稱。甲板邊板208甲板結構定義為甲板板及其橫梁、桁材和支柱的總稱。舷頂列板209艙壁結構定義為橫向或縱向的艙壁板及其扶強材和桁材的總稱。圖 1甲板角隅水密艙壁是符合第 3 節 A 要求的橫艙壁的總稱。貨艙艙壁是貨艙的邊界艙壁。204強力甲板通常定義為最上層連續甲板,在舯部液艙艙壁是用于裝載液貨、壓載水或液體燃料的液0.4 范圍內,連續長度等于或大于:艙的邊界艙壁。3 B制蕩艙壁是液艙中的開孔艙壁或半艙壁。H m)210 首尖艙和尾尖艙分別定義為,防撞艙壁之前和2尾尖艙艙壁之后的高度符合第3 節 A500規定的區的

7、上層建筑甲板應視為強力甲板,以代替其所遮蓋域。的最上層連續甲板部分。211 上層建筑H 最上層連續甲板和所述上層建筑甲板之間的高a)上層建筑是在干舷甲板上的從船舶的一舷延伸至度 m)。在對其有效性作特殊考慮后,也可定義其另一艙,或其側壁板位于外板內側不大于4%船寬它甲板為強力甲板。B)的有甲板的結構。升高甲板視為上層建筑。205雙層底結構定義為內底頂部以下具有肋板的外b)封閉式上層建筑是具有以下設施的上層建筑:板和內底板及其 見圖 2)以下的其它構件的總稱。i )有效構造的封閉式艙壁;注意,底邊艙斜板應視為縱艙壁。ii )艙壁上的通道 如設有時)裝有符合第11 節B101 要求的門;iii )

8、此上層建筑的側壁或端壁上的所有其它開口均裝有有效的風雨密關閉設施。橋樓或尾樓,除非另外設置通道,使船員在其艙壁開口被關閉的任何時候,均能進入其中的機器處所和其它工作處所,不能視為封閉式上層建筑。c)上層建筑的高度是在舷側所量得的自上層建筑甲板橫梁上緣至干舷甲板橫梁上緣的最小垂直高度。2/77d)上層建筑長度 S)是位于船長 L)之內的上層建筑部分的平均長度。e)長首部上層建筑是封閉的首部上層建筑,其長度 S 等于或大于 0.25L 。平甲板船平甲板船是干舷甲板上無上層建筑的船舶。桁材是主要支承構件的總稱,通常指支承扶強材的總稱。所使用的其它術語尚有:肋板 船底橫桁材);縱桁 水平桁材)。扶強材

9、是輔助支承構件的總稱。所使用的其它術語有: 肋骨; 船底縱骨; 內底縱骨; 內底橫骨 內底橫向扶強材); 舷側縱骨;橫梁;甲板縱骨;艙壁縱骨。C送審文件C100 圖紙和細節通常應提交下列圖紙供認可: 舯剖面圖包括主要參數 L、 B、 D、 T、 CB),最大服務航速 V;甲板和雙層底圖包括開口;縱剖面圖;外板展開圖和包括開口及首部平底部分在內的骨架圖,水密艙壁圖包括開口;液貨艙結構圖;深艙結構圖;機艙結構圖包括液柜和重型機件的基座;尾尖艙結構圖;首尖艙結構圖;上層建筑和甲板室結構圖包括開口;貨艙口、貨艙口蓋、舷門和端門圖;集裝箱支承結構及集裝箱緊固裝置圖;陰極防護布置圖。不同部位的相同或相似結

10、構,應盡量包括在同一圖紙中。應提交焊接詳細資料。關閉裝置 門、艙口、窗等)的圖紙和細節應按第 11 節 A300 中的規定送審。以船舶主尺度得到載重情況的手冊,應提交審核,船舶可以經受大的靜水力矩,例如,船舶首、尾部承受大型壓載的能力。下列圖紙應提交備查; 總布置圖; 機艙布置圖; 液艙布置圖; 艙容圖;儀表和自動控制裝置應用計算機操縱控制,見第 4篇第 9章第 1節。C200 說明書和計算書應提交具有下列有關資料的所有總縱強度計算書;最大靜水彎矩和剪力假使不同于標準值);靜水彎矩極限值;空船質量及其縱向分布;載貨量 t );浮力數據;貨物、壓載和燃料分布。局部強度計算書可能需要的數據; 最小

11、和最大壓載吃水及其相應縱傾; 甲板、艙口蓋和內底上的載荷;積載率和散裝干貨的休止角;預計液艙內液貨的最大密度;空氣管高度;重型機件的質量。貨物緊固和集裝箱支承的設計力;影響船體結構的任何其它局部載荷或外力。專用壓載水艙的防腐蝕系統說明書,包括選擇、使用和保養方面的內容,應提交備查,定義見第 14節。C300 專用文件301對船體設備和附件,見第3 章。302對附加船級符號,見第5 篇和第6 篇。對沒有或不要求船級符號的裝置,應提交所有影響船體結構或船舶安全的有關資料或文件。D結構實驗和密性實驗D 100定義以下為本節中用到的術語:結構實驗系指水壓實驗,用于驗證艙室密性及結構設計的合理性。當實際

12、要求超過水壓實驗的檢驗范圍,水壓實驗已不可行時,可取代。滲漏實驗是利用空氣或其它媒介進行的密性實驗,用于驗證結構密性。液氣實驗系指液體與氣體結合的實驗方式,用于驗3/77證艙室密性及結構設計的合理性。沖水實驗,是一種水壓實驗,用于驗證結構單元的密性。車間底漆的使用在表面預處理后,裝配前,在裝配時防止鋼材受腐蝕。防護涂層為最后一層結構防腐蝕涂層。水密,系指結構在受到水壓的情況下,能防止水滲漏的能力。風雨密,系指在任何水面情況下,雨水都不能滲透進船體。D 200 一般要求涂敷防護涂層后進行結構實驗,而滲漏實驗應在涂防護涂層之前進行。結構實驗前應裝好各液艙的所有管接頭。當不便或不可能在船臺上進行結構

13、實驗時,允許該實驗在水上進行。實驗應通過對每個液艙分別注水達到實驗壓頭而進行。船底和舷側下部結構的檢驗應在船舶實際可能達到的最大吃水下,在空艙中進行。滲漏實驗應在焊縫上涂敷防護涂層前進行。車間底漆可以先涂敷于焊縫。應使用有效的指示液體。最大空氣壓力應為表 D1實驗范圍實驗工程實驗類型所有船舶類型液艙及液艙的結構邊界結構實驗20kN/m2,且在檢驗前應降到較小值。除了能讀出空氣壓力的有效儀器之外,被實驗艙室還應安裝一個安全閥。指導性意見:車間底漆在滲漏實驗前涂敷于焊縫。底漆的最大厚度為 50 微 M。其他化學底漆的最大厚度為 30 微M。-指-導-性-意-見-結-束-2203 沖水實驗時,沖水水

14、壓最小值為 200kN/m 及沖水 面 積 最 大 范 圍 為 1.5m 。 噴 管 的 內 徑 不 小 于12.0mm。D 300關于實驗類型與范圍的特別規定301 302 和 303 中的要求給出了進行實驗的條件:3 重力供油箱,包括容量為 5m 或以上的獨立艙 水密或風雨密結構在艙室邊界,管線穿透焊縫及合攏焊縫上的所有接頭都應進行滲漏實驗,除了焊接都采用自動機械加工工藝。可選擇采用自動直立焊和手工直立焊或自動焊的局部結構,在檢驗員考慮船廠的質量控制程序后,要求進行同樣的實驗303 實驗的應用范圍見表D1:對于液化氣船,附加規定見第5篇第 5章。實驗壓力實驗應用范圍取下面的最大值:艙室邊界

15、至少從一側進 水頭達到溢出頂部行實驗 1), 2) 高于艙室最高點 2.4m尾尖艙的實驗應在尾部 壓力閥的釋放壓力管線安裝后進行首尖部分,不設為艙室見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eg. -1/14尾尖部分,不設為艙室滲漏實驗錨穴尾部設置防撞艙結構實驗壁)雙面舵滲漏實驗低于干舷的水密門或艙見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壁甲板及水密艙口蓋Seg. -1/18水密門,艙口蓋和密閉沖水實驗設備水密艙壁及甲板見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eg. -1/14.3與 -1/19.5壓載艙管線結構實驗圍壁、通氣管及通風筒沖水實驗,見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eg. -1/19.5水頭達到頂部每個門和艙口蓋3), 5), 6)泵壓最大壓力6)7)4/

16、77表 D1 實驗范圍實驗工程實驗類型實驗壓力實驗應用范圍所有船舶類型4)空隔艙結構實驗取下面的最大值: 水頭達到溢出頂部 高于艙室最高點2.4m獨立艙室結構實驗取下面的最大值: 水頭達到溢出頂部高于艙室最高點0.9m 壓力閥的釋放壓力散裝干貨船1), 2)壓載貨艙結構實驗取下面的最大值: 水頭達到溢出頂部在結構實驗中,允許從高于艙室最高點0.9m艙口蓋密封中有少量的水泄漏。表 D1 實驗范圍 續)聯合貨船 OBOs)貨艙的水密艙口蓋結構實驗取下面的最大值:假若所有艙口蓋都進行滲 水頭達到溢出頂部漏實驗,最少每個小艙口 高于艙室最高點2.4m蓋要進行滲漏實驗 壓力閥的釋放壓力化學品運輸船整體和

17、獨立貨艙結構實驗1)設計壓力低于0.7巴艙室邊界至少從一側進行的整體和獨立貨艙實驗 1 ),2)取下面的最大值: 高于艙室最高點2.4m2)設計壓力超過0.7巴的獨立貨艙的實驗壓力為壓力閥釋放壓力的1.5倍1)除了 化學品船 的液貨艙邊界,假若每種船型有一個艙進行結構實驗,其他艙的結構實驗可用滲漏實驗或液氣混合實驗代替。2)在一系列同型的新造的船中,每艘船的結構實驗不能重復,除非驗船師認為有重復的需要。以下任何一種船型的貨艙邊界都不能放松要求:油船,油品船 ,散裝貨船或油船,礦砂船或油船及化學品船 。3)當沖水實驗可能對已經安裝的舾裝部分機械設備、電纜、配電板、絕緣等)造成損害時,通過對所有焊

18、縫及交叉接頭用肉眼仔細檢查后,船級社判斷,可用其他實驗替代;需要做的染料滲透實驗、滲漏實驗或射線拍片檢驗是必需的。4)在301 中給定的條件下進行滲漏實驗或液氣混合實驗,船級社判斷,液氣混合實驗對于采用的建造工藝與焊接工藝非常重要。5)主要艙室 非液艙)采用灌水檢驗不是必需的。但當不進行該實驗時,沖水實驗是必需的。在船開始裝配前,最先進行該實驗。無論怎樣,水密艙壁上的通艙件必須進行水密檢驗。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eg.-1/14.3)6)完工后,甲板要進行沖水或灌水實驗,對水密圍壁、通氣管及通風筒進行沖水實驗。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eg.-1/19.5)7)安裝前 例如,通常在建造期間)水密門/ 艙口

19、蓋應在最容易滲漏的一面進行水壓實驗。實驗壓力=設計壓力。可采用以下標準: 門 / 艙口蓋有密封墊片:無滲漏;門 / 艙口蓋有金屬密封:最大滲水量為1 升 / 分鐘。5/77第2節材料和材料保護通則A 100引言本節對各種結構材料以及防護方法和材料的適用范圍作出規定。A 200材料證書船體結構所用的軋制鋼材和軋制鋁材,通常應提供符合本規范第2 篇規定的挪威船級社材料證書。對特殊部件和設備的鍛件、鑄件以及其他材料的材料證書的要求,在本規范各部件的有關要求中說明。船體結構鋼B 100一般要求下文中對材料級別的規范要求取決于板厚時,均以建造時的板厚為依據。指導性意見:應注意到,在定期檢驗船體外板測厚時

20、,根據本社允許的蝕耗標準考慮其蝕耗量,而這種容許蝕耗量是以本規范所要求的標稱厚度為基礎的。船舶入級可以接受的厚度下公差,應視為在正常生產中,把軋機調節到平均地按標稱厚度生產時所能滿足的總公差的“正 負”標準范圍的下限。但是用新式軋機有可能在狹窄的厚度公差范圍內生產鋼板,以致始終生產比標準標稱厚度薄的材料,而又同時滿足第 2 篇第 2 章第 1 節 E500 中的厚度下公差要求。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該材料將提前達到船殼板測厚所容許的最小厚度。考慮到上述情況,出于商業上的原因,是否根據具體情況規定更嚴格的厚度公差由船廠和船東決定。-指-導-性-意-見-結-束-B 200材料名稱和級別不同強度組別的

21、船體材料命名如下: NV-NS 表示屈服點不低于2352N/mm 的普通強度結構鋼 ; NV-27 表示屈服點不低于2652N/mm 的高強度結構鋼; NV-32 表示屈服點不低于3152N/mm 的高強度結構鋼; NV-36 表示屈服點不低于3552N/mm 的高強度結構鋼; NV-40 表示屈服點不低于3902N/mm 的高強度結構鋼。普通強度鋼和高強度鋼也可分別稱為NS-鋼和 HS-鋼。不同級別的船體材料命名如下: A 、B、 D 和 E 表示 NS-鋼級別。 AH、 DH和 EH表示 HS-鋼級別。 HS-鋼也可用級別和強度組別的組合來命名,在這種情況下,字母H由 201 中所指的一個

22、數字來代替,如A36- 鋼。在有關構件尺寸和許用應力的表達式中所包含的材料系數 f ,見第 3節,與強度組別的關系如1下: 對于 NV-NS, f 1 = 1.00; 對于 NV-27, f 1 = 1.08; 對于 NV-32, f 1 = 1.28; 對于 NV-36, f 1 = 1.39; 對于 NV-40, f 1 = 1.43。對于 34- 鋼 屈服點不低于2335N/mm)其材料系數可取 f 1 = 1.35 。為了區別船體不同部分的材料級別要求,采用了表 B1 中定義的不同材料類別。表 B1材料類別厚度類別mm)t 15A/AHA/AHA/AHA/AHD/DH15 tA/AHA

23、/AHA/AHB/AHE/DH 2020 tA/AHA/AHB/AHD/DHE/EH 2525 tA/AHA/AHD/DHE/DHE/EH 3030 tA/AHB/AHD/DHE/EHE/EH 3535 tA/AHB/AHD/DHE/EHE/EH 4040 tB/AHD/DHE/EHE/EHE/EH 50B 300基本要求6/77301 各種縱向強力構件所用的材料應不低于表B2 所列材料類別相應的級別。表 B2 未提及的強力構件可應用1 類材料。在舯部 0.4L 范圍內,要求用或E/EH 級的每一板列,其寬度應不小于 1250mm。302 局部強力構件所用的材料應不低于1類材料相應的級別,但是

24、,對于機艙內的重型基座板,厚度超過 40mm的 NS-鋼亦可采用 A 級。嚴重受力 標稱拉伸或剪切力應大于280f N/mm)的1局部基座和露天甲板上的支承結構例如吊車基座)應用 III 類材料。303 其他材料要求 用于船體設備和附件 尾框架和舵、錨泊和系泊設備、桅和索具、超重機支座等)的材料,見第 3章。 與附加船級符號有關的結構和設備的材料,見第5篇和第 6篇。 對與無船級符號或不要求船級符號之裝置有關的船體結構用材料將予以考慮,且通常保持符號的要求。表 B2 材料類別的適用范圍結構構件在舯部 0.4L在舯部 0.4L范圍以內范圍以外龍骨板強力甲板板強力甲板以上的縱向IIII連續構件縱艙

25、壁上列板頂邊艙上列板強力甲板處的舷頂列板強力甲板的甲板邊板縱艙壁處的甲板板列IVII縱向連續艙口圍板船兩側干貨艙艙口和門的角隅處的板1)對于船長大于 90m的船,不能低于D/DH級別。B 400交叉接頭處的材料在垂直于板平面方向有高拉力存在的重要結構交叉接頭中,應對板材抗層狀撕裂的能力作特殊考慮。關于特殊實驗,見第2篇第 2章第 1節。B 500低溫要求 特征船級符號DAT- x )501 對擬在低溫區作較長時期航行如冬季定期駛往北極或南極水域)的船舶,其裸露結構所用的材料要作特殊考慮。在這種情況下,將授予符號 DAT-X),以指明作為認可依據的最低設計環境氣溫。設計環境溫度應與航行區域內最低

26、的月平均溫度相當。502 對于承受低溫貨物的材料,見第5 篇第 5 章第2 節 液化氣體)和第 5 篇第 10 章第 2 節 冷藏貨物)。C代用結構材料C100 鋁船用鋁合金可應用于上層建筑、甲板室、艙口蓋、艙口橫梁和其他局部構件。在軋制件或擠壓件的焊接區 熱影響區),一般可取隊擠壓件所規定的機械性能作為決定構件尺寸的依據。注意: NV-AlMgSil 合金在 -T4 的條件下的不利特性。所選擇的焊接材料,其焊接熔敷金屬之機械性能應不低于對母材焊接區的規定。104 當 f 1 取下式時,含有系數f 1 的各種公式和表達式通常也適用于鋁合金:f1f2352f 殘余變形為 0.2%時的屈服應力 N

27、/mm),應取不大于極限抗拉強度的70%。105 鋁結構對鋼船體的接地,應符合第4 篇第8 章的規定。D鋼質船的腐蝕裕量D 100一般要求貨油和 / 或壓載水艙中的鋼結構構件尺寸,應按中規定增加腐蝕裕量。下文中“貨油”一詞,是對油船可以裝載的液體貨物的統稱內部構件和規定類別液艙 / 貨艙的部位7/77處所之間的邊界板露天甲板以下1.5m 范圍內的其他位置液艙或貨艙頂部壓載艙1)3.01.5單純貨油艙2.01.01.01.03 ) 5)液艙 / 貨艙的部位規定類別處所之間的露天甲板以下1.5m 范圍內的邊界板其他位置液艙或貨艙頂1 )/ 單純貨油部壓載艙2.51.51.0 )艙2)1 )/ 散裝

28、干貨壓載艙2.01.5船的貨船 4)壓載艙1) 其他類別的2.01.0處所 2)單純貨油艙 / 其他類1.00.50 )2)別的處所 3)散裝干貨船的貨艙4)3)0.50.5/ 其他類別的處所1) 壓載艙這一術語也包括壓載水和貨油兼用的艙,但不包括 1973/1978 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約第133)條所指可能裝載壓載水的貨油艙,見第7 篇第 4 章附錄 B的 B100。2) 括號內的數字系指非水平面。3) 其他類別的處所系指除壓載艙,貨油艙、散裝干貨船的貨艙以外的所有處所和船體外部。4) 散 裝 干 貨 船 的 貨 艙 系 指 具 有 船 級 符 號 BulkCarrier 和 Ore

29、 Carrier船舶的貨艙,本規范第5篇第 2章第 5節。5) 括號內的數字系指散裝貨船貨艙主肋骨下端位置的腹板和肘板。單純壓載水艙界面之內或構成該界面一部分的構件,如未裝設符合 D500 的防腐系統,則其腐蝕裕量 t k 值應予特殊考慮。假定單純壓載水艙界面均由有效涂層或等效防護系統保護。204壓載水和 / 或貨油艙內扶強材的剖面模數wk,相關章節中規定乘以一個系數:k()用于折邊型材w= 1 0.05 t kwt kf=10.06tkw用于球扁鋼t kw 型材腹板的腐蝕裕量t kf 型材面板的腐蝕裕量對于扁鋼,應把減少厚度加入腐蝕裕量中。D 300 船級符號 ICM增厚腐蝕裕量)301對于

30、主船級,應按 200規定,在壓載艙、貨油艙和散裝貨船貨艙構件凈尺寸上增加表D1 中所列的腐蝕裕量 t kmm)。對于附加船級符號ICM,在壓載艙、貨油艙和散裝貨船的貨艙中將再附加腐蝕裕量t c mm)。可以選取以下船級符號:ICMBT ),ICMBTu ),對壓載艙ICMBTs)ICMCT ),ICMCTu ),對貨油艙ICMCTs)ICMCH ),ICMCHu ),對散裝貨船的貨ICMCHs)艙或者這些符號的組合,例如ICMBT/CTu)系指所有的壓載艙以及所有貨油艙的上部D/2 以上)。BT所有壓載艙;CT所有貨油艙;CH該散裝貨船的所有貨艙;U 船舶上部 D/2 以上);s船舶的強力甲板

31、及其以下1.5 m 。以下各款概述了在規范構件尺寸公式中采用t c 的實際方法。腐蝕裕量t c303 對于板、扶強材腹板/ 面板和桁材腹板/ 面板的局部構件尺寸,在本規范給出腐蝕裕量304 對于扶強材,在本規范給出剖面模數增量Wk,用以補償腐蝕裕量 t k)的公式中,不必為腐蝕裕量 t c)再調整 Wk 。對于強肋骨和桁材系統,如構件尺寸系根據直接強度分析得到,則本規范的許用應力系對凈構件尺寸給出。在這些分析中所用的凈厚度應為:t 凈 = t實際 -表 D2腐蝕裕量 t c (mm液艙 / 貨艙的部位露天甲板以下內部構件和規定類別處1.5m 范圍內其他位置所之間的邊界板的液艙或貨艙頂部壓載艙

32、1)3.01.5單純貨油艙2.01.08/773散裝干貨船的貨艙規定類別處所之間的邊界板壓載艙1) / 單純貨油艙壓載艙1 )/ 散裝干貨船的貨船3)壓載艙1) 其他類別的處所 2)單純貨油艙 / 其他類別的處所 2)散裝干貨船的貨艙3 ) /2)其他類別的處所1.01.0306在第 12 節中給出的連續和間斷填角焊縫的焊縫液艙 / 貨艙的部位的焊喉厚度具有0.5t k(mm的腐蝕裕量。其總腐蝕裕露天甲板以下量應取為:1.5m 范圍內其他位置(0.5tk = 0.5的液艙或貨艙307在設計圖紙上,附加腐蝕裕量應以總注釋的形頂部式表示。2.51.5指導性意見:2.01.5在設計圖紙上標記的舉例:

33、2.01.0ICM)板,mm扶強材腹板 / 面板, mm1.00.5桁材腹板 / 面板,mm- 指-導-性- 意- 見-結- 束-0.50.56) 壓載艙這一術語也包括壓載水和貨油兼用的艙,但不包括1973/1978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約第133)條所指可能裝載壓載水的貨油艙,見第7 篇第 4 章附錄 B的 B100。7) 其他類別的處所系指除壓載艙,貨油艙、散裝干貨船的貨艙以外的所有處所和船體外部。8) 散 裝 干 貨 船 的 貨 艙 系 指 具 有 船 級 符 號BulkCarrier和 Ore Carrier船舶的貨艙,本規范第5篇第 2章第 5節。9) 對 于 船 級 符 號 為

34、ICMBT) , ICMBTu) 或ICMA 100 一般要求的船舶,F的位置要給予特殊考慮。P101 船體應劃分成水密艙室。H 上層建筑高度 (m;指導性意見 :D量至干舷甲板的最小型深(m。F以下要求被認為符合經修正的國際載重線公約和1974 年及 1978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 (SOLAS。但A 300 水密橫艙壁的數目應注意 , 船舶登記國海事主管機關可能有附加要求。301 所有船舶都應設置下述水密橫艙壁:對于客船見第 5篇第 2章第 2節。 防撞艙壁;對于干貨船另見第 5篇第 2章第 8節。 尾尖艙艙壁;- 指 - 導 -性 - 意見 - 結 - 束 - 機器處所每端的艙壁。尾尖艙

35、艙壁有時可以作為機艙后端防水壁。A 200 定義302 貨艙區不設置縱艙壁的船舶,其水密艙壁的總201 符號:數通常應不少于表 Al 規定的數目。LF按第 1節 B規定的船長 (m;FF表 A1 橫艙壁的數目P 首垂線,指通過首柱前緣和測量 L 的水線交點的鉛垂線。船長機艙9/77m)在尾部其他位置L653465L854485LX C(最大值 ) =0.08 LF X R (m對于普通船首形狀的船舶:XR=0對于 PF的前方有水下體( 如球鼻首 的延伸部分的船舶, X R 應取下列數值中的最小值:X R =0.5 X B (mX R =0.015 LF (mX B 從 PF到球鼻首前緣之間的距

36、離,見圖1。圖 1 球鼻首形狀在 401中規定的最大距離,在考慮了所有情況后,可予增加,只要浮性和穩性計算表明,對于夏季滿載平浮吃水的船舶,防撞艙璧前的艙室的浸水,不會導致任何其他艙室進水,也不會造成不可接受的穩性損失。如離 PF的最小和最大距離符合規定,則允許在防撞艙壁上設置局部臺階和壁龕。當船首設有罩殼或門以及傾斜的裝載跳板,且該跳板在干舷甲板以上構成防撞艙壁的組成部分,則跳板關閉時高于干舷甲板以上 2.30m的部分,可以延伸至 401規定的極限位置之前,見圖 2。跳板的全長應布置成風雨密封閉。圖 2中的距離 X k 應不小于 401規定的 X C 的最小值要求。圖 2 首罩殼或門A 50

37、0水密艙壁高度v水密艙壁通常應延伸到干舷甲板。但尾尖艙艙壁可在吃水 T 的水線以上第一層水密甲板處終止。對于同時也是機艙艙壁的尾尖艙艙壁,見503。對具有完整的上層建筑或長首樓的船舶,其防撞艙壁應風雨密地延伸到干舷甲板的上一層甲板。此延伸部分不必直接設置在下面的艙壁之上,但其至 PF的距離應符合要求,且形成臺階的干舷甲板部分應風雨密。對于沒有長首樓的船舶,其防撞艙壁應沒有延伸到干舷甲板的上一層甲板。首樓上向下通向干舷甲板的任何開口應風雨密應設置艙壁以分隔機器處所與前后裝貨處所和旅客處所,且直到干舷甲板均保持水密。如尾部處所不用來裝貨或載客,則尾尖艙 / 機器處所艙壁可按501的規定終止。干舷甲

38、板以下設有一層連續下甲板的船舶,當17/77吃水小于下甲板型深時,除防撞艙壁外,所有艙壁可在下甲板處終止。此時,下甲板和上甲板間的機艙棚應為水密結構。且機艙上面的下甲板在機艙棚以外應水密。具有后升高甲板的船舶,在后甲板區域內的水密艙壁應延伸到該甲板。A 600開口和關閉裝置除干舷甲板以下的防撞艙壁部分外,水密艙壁允許開口。參見 605。預計在船舶航行中要使用的干舷甲板以下的開口,應具有水密門,該水密門應能從干舷甲板上或高于該甲板的地方進行操作。這種操作裝置應加以良好的保護并便于使用。在機艙的甲板間艙壁上,允許設置水密門,條件是每扇水密門上應設有標志牌,規定當船在航行時應保持關閉。這一前提要在船

39、級證書中說明。干舷甲板以上防撞艙壁的開口,應設有風雨密門或等效裝置。艙壁開口的數目應減至適合于船舶設計和正常運行的最低限度。干舷甲板以下的防撞艙壁不允許開門、人孔、通風管道或任何其他開口。但防撞艙壁可穿過為處理首尖艙內液體所必需的管路,條件是該管路裝有易于在干舷甲板上操縱的閥。該閥通常應設置在首尖艙內防撞艙壁上。但若該閥在所有營運狀況下易于接近且不位于貨艙內,也可以設置在艙壁后側。另見第 4篇第 6章第 3節A300。A 700隔離艙和液艙內的裝載物下列各類專用液艙應以隔離艙相互隔開:礦物油艙;植物油艙;淡水艙;A 800首部艙室的裝載物400總噸及以上的船舶,在防撞艙壁前面應不布置裝載油或其

40、他易燃液體的艙室。A 900最小船首高度901 對于最小船首高度的要求,見第5章第 3節M100。A 1000狹窄壓載艙的通道和內部布置1001 除集裝箱運輸船外,其他船舶均應符合1002的規定。1002 狹窄的壓載艙 例如雙層殼夾層)應設置永久性的出入設施,比如固定式平臺,攀登/ 立足扶手,梯子等,以及少量的便攜設備,來構成進入其內部作適當的檢查包括近距離觀測見第 7篇第 2章第 3節F)的安全和實用的通路。指導性意見 :為了獲得實用的布置,應該預留一個3m到 5m的固定式平臺空間。- 指 - 導- 性 - 意 - 見 - 結 - 束 -A 1100集控室1101 集控室應該很容易出入,并且

41、與機艙隔離開,盡可能的遠離機艙。結構設計原則B 100裝載狀態靜載荷是由造船廠提供的裝載狀態或本規定所規定的標準狀態導出的。對普通船型的載荷,該標準狀態可以給予適當的靈活性。除專門說明外,干貨均假定為裝載率 0.7t/m 3的雜貨或散貨 如煤、谷物);而液貨的比重則假定等于或小于海水的比重。除非有特殊規定或由于特征船級符號1.0 ,則300到600的公式計算出的尺寸可以減小。B 200船體梁強度最低強度標準由對船體梁舯剖面在船底和甲板處的剖面模數要求來確定。B 300橫向強度全船或局部的橫向強度有時需要特殊考慮。比如假定船舶舭部的角度不小于 30o。不加載額外的動載荷。許用應力的級別通常是:1

42、8/77160 f 1 N/m m,對于沒有縱向彎曲應力的結構。與相關章節中縱向構件的規定相同;90 f 1N/mm ;f 1如第 2節 B200規定的材料系數; B 400 板強度對承受側向壓力的板,其厚度要求通常由下式確定:15.8ka sptt k mm)f1t 最小值t0kL;1.0 最大值,當 s/ l = 0.4 時;0.72 最小值,當 s/ l = 1.0 時;s 扶強材間距 m);p 最大側向壓力kN/m );許用局部應力 N/m ),對于中等強度鋼;t 0 ,k 按相關章節規定;f 1如第 2節 B200規定的材料系數。 B 500 扶強材的局部彎曲和剪切強度對于承受橫向壓

43、力的扶強材,其剖面模數的要求以邊界條件和標稱許用彎曲應力的函數形式來規定:1000l 2 spwk cm 3) m f 1p 側向壓力 kN/m );l 構件的長度 m),如圖 3和圖 4的定義;s 扶強材間距 m);彎矩系數;wk 如第 2節 D200規定的液艙內剖面模數修正系數;許用應力 N/m ),對于中等強度鋼; f 1如第 2節 B200規定的材料系數。對于彈性變形, m 值直接從一般彈性彎曲理論導出。表 Bl 中給出了適合于某些給定載荷和邊界條件的 m 值。有效剪切面積的要求由邊界條件和標稱許用剪應力的如下函數得到:1oQAsAkf 1Q = ks P預計剪切力 kN);P 構件上

44、的總載荷kN);ks 剪切力系數;= 90N/mm ,一般值;f 1如第 2節 B200規定的材料系數;AK 有效剪切面積的腐蝕余量面積。AK 的獲得可以通過增加在凈腹板厚度上增加腐蝕余量t k 或者相對增加腹板的高度。ks 的值可以直接從普通彈性梁理論得到。表 B1中給出了某些規定載荷和邊界條件的ks 值。B 600桁材的局部彎曲和剪切強度桁材的強度公式僅限于簡單桁材。桁材邊界條件和標稱許用應力,按照與扶強材類似的方法規定。對于桁材系,其應力分布圖假定由直接計算獲得。載荷和彎曲應力應符合相關章節的規定。許用剪應力 =90 f 1。B 700屈曲強度701 對于局部結構穩定性的要求,參見第10

45、節。B 800沖擊強度對于小首吃水船舶,可能需要加強,以抵抗拍擊。規范規定了對船首底部結構的要求。拍擊強度所依據的吃水要在該船的船級證書的附錄中標明。B 900振動對于全船或其局部結構,規范都沒有關于有害振動的要求。分析和 / 或評估去預防這些有害的振動應考慮尾部線型、推進器設計和螺旋槳帶來的脈沖力、推進力以及輔助機器,測定這些激發力和結構質量、剛度和受載情況來確定結構的反應。B 1000船體結構的可靠性分析19/771001 對基座尺寸、最小板厚的要求以及與載荷和強度參數無確切關系的其他要求,它們所考慮的標準可能與這些參數所表示的標準不同。這一類要求,有些己根據經驗或本社認為適當的簡化辦法制

46、定。B 1100營運區限制1101 對于有營運營運的船舶,在強度方面的要求可以降低。1102 總縱強度的降低在第4節 B201和 C104中規定。1103 對于局部強度的動載荷要求的降低在表B2中給出。表 B2動載荷項的減少服務區域符號減少 x%)R0不減少R15%R210%R315%R420%R525%對于設計載荷,規定的降低可以被作為參數應用到相關表格。圖3跨距點對于公式中帶有系數k 和桁材的有效跨距 ( S 取決于與相鄰結構連接的端部設計。除非另有說圖 4 扶強材肘板明,跨距在構件兩端的跨距點間量取,跨距點應按C 200 扶強材的端部連接圖 3和圖 4所示確定。假定肘板由相鄰結構有效支2

47、01 通常所有形式的扶強材 ( 縱骨、橫梁、肋骨、艙承。壁扶強材 在其端部均應連接。但在特殊情況下,端部可允許削斜,見204。對于各種連接形式 ( 用肘板、無肘板、端部削斜, 規范作了以下的一般規定。對于具體結構,在其他各節中可能給出特別的規20/77定。對焊接接頭的要求,見第3篇第 1章第 12節的規定。不參加總縱強度的扶強材,其肘板的臂長通常取為:c Z mm)tc = 70 ,對于有面板的肘板;= 75 ,對于無面板的肘板;3Z 扶強材的規范規定的剖面模數cm);t 肘板的厚度 mm)。修正項 tk 應被減去。臂長 a )的取值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小于扶強材腹板高度的兩倍。當肘板的自由邊長度

48、超過50 t 時,應設置面板。扶強材和肘板之間的連接,應設計成使得連接處的有效剖面模數不低于規范對扶強材的要求。203 對于連接穿過桁材強肋骨、強橫梁、水平桁材、艙壁等)的縱骨和其他扶強材,如能使其有足夠的連接面積,則可采用無肘板的端部連接。對于縱骨,見第5節和第 7節中的特殊規定。對于動載荷小和振動不嚴重的隔間和艙室,可允許扶強材端部削斜,但該扶強材支承的板,厚度應不小于:t1.25l0.5s spt k mm)l 扶強材跨距 m);s 扶強材間距 m); 作用在扶強材上的壓力 kN/m )。C 300桁材的端部連接通常單一桁材端部或構成環形系統的桁材之間的連接均應設置肘板。肘板通常為圓弧形

49、或其趾端充分光順,肘板的自由邊應加強。構件尺寸和細節見以下規定。如相連接的面板有足夠的支持,則可采用無肘板連接。桁材所用肘板的厚度應不小于桁材腹板的厚度。包括桁材腹板高度在內的臂長,通常可由下式確定:Zamm)tZ 與肘板連接的強力構件的規范規定的剖面模數 cm3);t 肘板的厚度 l 肘板的自由邊長度 m); t 肘板的厚度 mm)。圖 5 無肘板接頭無肘板連接交叉街頭 見圖 5)的腹板厚度應不小于以下兩者之較大者:11 A12t3f 1(3)h2t 2 100mm)或 t312 A2t11mm)f 1( 3)h11002A1 , A2 桁材 1和 2的面板面積 cm);12桁材和的彎曲應力

50、 N/mm );12桁材和的剪應力 N/mm);h1h2桁材和的高度 C00.330.580.730.840.890.92( r =500.270.490.630.740.810.85C( r =400.220.400.520.650.730.78C( r 3為依據。只要剪力水平適當,且屈曲強度足夠,桁材上一般允許開孔。開孔應遠離肘板端部、柱子、枕木和高剪應力部位。對于普通桁材,其有效腹板面積應取為:Aw 0.01hntw (cm2hn 在所考慮的橫剖面處,扣除開孔后的桁材凈高度 75 t w (mm501 桁材腹板面積應按下面規定的細則取值。與直接應力分析有關的結構模型,應以適用的同樣細則2

51、2/77t w 腹板厚度,不包括tk 。加強的最大間隔:s =60 t w (mm在桁材跨距兩端20%范圍內或高剪應力區。對于其他位置的加強:hw 90 t w (mm加強的最大間隔:s =90 t w (mm603 當平均剪應力超過60N/mmZ時,應對開孔處的腹板作特殊加強。應沿著該開孔的自由邊,在平行于該開孔的垂向軸和水平軸方向設置加強筋。如最短軸小于 400mm,則可在一個方向上省去加強筋,如兩軸的長度均小于 300mm,則可在兩個方向均予以省略。邊緣補強措施可用以代替加強筋。604 對于對稱面板桁材,其防傾肘板間距St 一般應不超過表 C2中適用于有對稱面板桁材所規定的數值。對于其他

52、類的縱桁 , 其防傾肘板的間距將特殊考慮。表 C2 防傾肘板間距桁材形式0.012 b垂向桁材最大值 6船舯 0.5L 范圍外的縱桁2船舯 0.5L 范圍內的縱桁0.014 b f最大值 4bf 面板寬度 mm);S橫向桁材間距對于液艙和機艙內的桁材,間距ST應不超過0.012 bf 。2如強力構件的腹板與船舷的垂線之夾角大于10o,則 ST應不超過 0.007 b f 。當桁材防傾肘板的自由邊長超過下值時,應以面板或加強筋加強:0.06 tt l t 自由邊的長度 可直接根據給定的尺寸,連同有效帶板 ( 對于桁材,見 400計算求得,或從出版的表格和曲線圖中獲得。這些特性的表格和曲線圖在附錄

53、 B中給出。扶強材的帶板通常取扶強材的間距。規范規定的標準剖面模數僅對平行于帶板的軸線有效 . 對于腹板與帶板法線間夾角大于150o的,其標準剖面模數要求可由規范規定值乘以1/cos 近似求得。當對一組幾個要求不同的構件取相同尺寸時,其剖面模數可取該組各單獨構件規定值的平均值,但這一平均值應不小于單個構件最大規定值的90%。液艙和散貨艙內的扶強材和桁材,其腐蝕裕量應采用第 2節 D的相應要求。對于組合型材,其適當的 tk 值,可在滿足凈剖面模數的要求后,再加人腹板和面板的厚度。對于軋制型材,規范要求的凈剖面模數可乘以第 2節D200規定的修正系數。C 800局部強力構件的連續性應普遍重視結構連

54、續性。剛度不同的主要支承構件的連接處應加裝光順過渡的肘板,以保持結構連續性。肘板應不裝到未經支承的板上。肘板應延伸到最近的扶強材,或在肘板的趾端設局部補強板。板支柱應盡可能與上、下支柱對齊。甲板和平臺下面,應在垂直桁材和支柱之間安裝強橫梁 , 以形成連續的剛性框架結構。23/77見第 6節 C206。C 900 舾裝件與船體的焊接901 通常舾裝件與船體的焊接應使應力集中最小,C 1000 冷加工板且應盡可能避免與高應力構件相焊接。1001 對于重要的結構件,如槽形艙壁和漏斗關節與船體構件的連接應設計成光順過渡的形式,并正hopper knuckles),內部冷加工成型的板的彎曲確地對齊,端部

55、應得到支承。半徑對于碳 - 錳鋼應不小于4.5 倍的板厚,對于奧氏902 管系夾箍、梯子、閥件和陽極的基座等附件應體和鐵素體奧氏體 鋼材被斷開,表面經過精細的顆粒處理,如達到或等效材料,最好選用與該部分船體結構相同強度NV D/DH級或更高。組別的材料。b 材料在拉伸老化條件下作沖擊實驗且滿足這里的904 強力甲板上的排水溝應設置為擴張形接頭,除要求。變形等于生產過程中的最大變形,通過公式非排水溝的高 / 厚比符合公式t/(2 R +t 計算而的,其中t 為板材厚度, R為彎曲h2E半徑。在 250 oC 下老化 30分鐘。在 20 oC下,拉伸老化后的平均沖擊能量不小于27J。t1.283F

56、c 對于變形區域 100%的目測,以及隨機性的磁粉探E如第 1節 B101規定;測。d 板的彎曲半徑不得小于2倍的板厚。材料的最小屈服強度 N/mm),對于普通強度鋼取為N/mm。905 對于甲板屬具焊接到弧形舷頂列板上的要求, 另第 4節 總縱強度A.通則中的規定考慮。對方型系數0.7 的船舶,船舯區域以外的總縱/ 局部強度,經對具體情況作特殊A 100引言考慮后,可按第5篇第 2章第 6節 B確定。本節給出了船體梁縱向構件關于抗彎曲和抗剪切的尺寸要求。A 200 定義102給出了概率水平 =10-8 的波浪彎矩力設計201符號:值。L, B, D, T, CB, 見第 1節B。該值用于確定

57、船體梁的剖面模數且與屈曲控制和CW 波浪系數;極限強度有關。當考慮局部構件中局部應力和縱向應力合成時,= 0,0792 L則采用減小值,見 B202。 .M S B100 中規定的設計靜水彎矩kNm);103板的屈曲強度在第13節中規定。104對小方型系數、高速和大首外飄的船舶,其M W B200 中規定的規范波浪彎矩kNm);前體剖面模數應作特殊考慮。105對舷側或甲板有大開口的船舶,船體梁的垂202術語:向和水平彎曲的合成效應應作特殊考慮。裝載手冊是闡明下列內容的文件:106對具有大開口甲板在一個橫剖面內各貨艙 作為船舶設計依據的裝載狀態,包括靜水彎開口的總寬度超過船寬的65%或貨艙開口的

58、長度矩和剪力的許用極限值以及剪力修正值;超過貨艙長度的 75%)的船舶,包括扭轉在內的 靜水彎矩以及在適當時對靜水扭矩和側向載總縱 / 局部強度可能要求按第 5篇第 2章第 6節 B和C荷的限制的計算結果;24/77 結構 艙口蓋、甲板、雙層底等)的許用局部載荷。裝載計算機系統 是用以方便迅速地確定給定讀出點的靜水彎矩、剪力以及靜水扭矩和側向載荷 ,在這個范圍之外,M SO 線性遞減至尾垂線和首垂線處為 0。在 101中,靜水彎矩通常作為設計靜水彎矩。對于壓載狀態和特殊的不均勻裝載狀態,僅特殊的考慮后,可以進行計算。對每種狀態,計算都應以出港和到港時燃料,淡水和備品的實際數量為依據。如果計算彎

59、矩的結果大于 101中的設計值,則計算結果將在 C101中使用。附錄 A中給出了靜水彎矩的近似計算公式。該公式僅作為參考,應以直接計算為準。B 200波浪載荷狀態本規范規定船舯部的垂向波浪彎矩按下式確定:M WO0.11CW L2 B CB0.7 (kNm ,中垂時;0.19CW L2 BCB (kNm ,中拱時;C B 應不小于 0.6 。在離尾垂線 0.40L 和 0.65L 之間, M W 等于M WO 。在這個范圍之外,M W 線性遞減至尾垂線和首垂線處為0。202合成縱向壓力和局部范圍的局部壓力時,M W 應被除以 1.7 。203 在服務區限制之間,CW 間的減小可以 2倍于C10

60、4中的規定值。C. 彎曲強度和剛度C 100 剖面模數在船中 0.4 范圍內,以載貨和壓載狀態為依據的對橫向中和軸的剖面模數的要求,由下式確定:ZMS MW103cm3)175102 如以港灣和遮蔽水域 (cmCWO =5.7 + 0.022 L,最小 7.0 。在這種情況下CB 應取不小于 0.5 。對于限制航區的船舶,CWO 值可減小如表 C1。表 C1 CWO 的減小服務區域符號減少24/77R0不減少R15%R210%R315%R420%R525%關于服務區限制,參見第1篇第 1章第 2節。作為計算剖面模數的基礎,下面的組合面積可以給出一個近似的剖面模數:2A0.11L Br 的取值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