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管子?看小農經濟與市場上在我國歷史上的封建地主制時代,存在著比西歐興隆的市常這種市場是建立在小農經濟根底之上的。小農與市場的聯絡相當親密,以致流通已成為小農經濟再消費的一個必要環節。但這種建立在小農經濟根底上的市場(可稱為傳統市場)和建立在現代社會化大消費根底上的現代市場存在著很大區別,它具有自己特殊的經濟概念、經濟現象和經濟運行方式。我國封建地主制形成時期小農經濟與市場的聯絡,以及在這根底上形成的經濟概念、經濟現象和經濟運行方式。在?管子?書中有生動的反映。?管子?是先秦諸子中對經濟問題闡述最多、最集中的一部。在現存?管子?76篇中,涉及經濟問題者超過12,以闡述經濟問題為主者約占13強
2、。?管子?對經濟問題的闡述是站在封建國家的立場上,始終圍繞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管理而展開的,它并沒有直接講述小農或地主的經營與運作。但農民是當時入耕出戰的主力,是封建國家依以存在的根基,因此?管子?的闡述不能不涉及農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管子?的經濟學正是在封建地主制的小農經濟的條件下形成的特殊的經濟學。對?管子?的著作年代和思想體系。學術界存在很大分歧。?管子?非一人之筆,亦非一時之書,已成定論。如今的問題是,?管子?成書于戰國呢?還是分別成書于戰國至秦漢?它是不同學派著作的雜湊呢,還是大體屬于同一學派的著作?我贊成張岱年先生關于?管子?是戰國時代推崇管仲的學者的著作聚
3、集的主張1。?管子?各篇內容、風格雖不完全一樣,但它們所闡述和答復的問題彼此相聯絡,具有根本一致的思想體系,其內容那么深深打上戰國時代的烙櫻關于這個問題,本文不可能展開討論。不過本文的目的,既不是闡述?管子?的思想和理論,也不是考證?管子?時代的某些歷史事件,而是通過?管子?的思想、主張和有關闡述,討論其所反映的社會情態的一個側面:封建地主制興起時期小農經濟與市場之關系。因此,退一步說,即使?管子?中果真有屬于漢代的作品,也并不對本文的目的構成阻礙。因為我們要討論的是較長時段的情態史,而不是較短時段的事件史。本文擬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談戰國小農與市場聯絡之加強及其種種表現。下篇主要談建立在以自
4、給性消費為依托的小農經濟根底的傳統市場的一些特殊經濟概念和經濟現象。上篇小農經濟是指在農業領域內與使用手工工具相聯絡的個體經濟,它最本質的內涵,一是以個體家庭為消費和消費的單位,即把物質再消費和人口再消費結合在一個家庭中,二是以直接消費者的小私有制為根底,這種小私有制包括對土地、農具、耕畜和其它消費資料程度不同的所有權。小農經濟曾經存在于不同時代,它并非一成不變的。我國小農經濟并非始于戰國,但戰國時代是它開展的新階段。一、戰國小農經濟獨立性的加強在我國,小農經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晚期。我國中原地區從仰韶文化開場已普遍出現小型住房的遺址,其中有的房子遺址除有生活用具外,還有農業、手工業工
5、具、糧食、窖穴等伴隨出土;這種情況到了龍山文化時期更為普遍,并出現了在小房子根底上擴展而成的雙室和套室等較大的房子。這些住房的主人顯然已不是與消費別離的對偶家庭,而是具有獨立經濟的個體家庭1。按照恩格斯的說法,這種個體家庭的“最后成功乃是文明時代開場的標志之一2。這可以說是我國小農經濟之肇始。不過,在很長時期內,這種小農經濟仍很幼弱,未能擺脫原始共同體的襁褓。他們在農作中主要使用木質耒耜,后來還有钁和錢镈等青銅農具,消費才能較低,荒地的開拓、農田溝洫排水系統的修建都要依靠集體的力量,田間勞動雖由各家單獨進展,但仍需在共同體內實行必要的互助協作,從而形成公有私耕的農村公社。我國上古時代長期存在的
6、井田制,正是農村公社及其變體。虞夏商的奴隸社會、西周春秋的封建領主制社會,都是建立在井田制根底之上的。3在我國西周春秋封建領主制時代,全國土地和臣民的最高所有權名義上屬于周天子,實際上這種所有權是在同姓和異姓貴族中按等級分配的。貴族的領邑建立在農村公社的殘骸上。貴族領主在其領邑中不但擁有實際的土地所有權,而且實行政治上的統治,可以置官屬、養私兵、設刑戳、收族黨,同時擁有大片自營地(“公田)和各項設施,形成一定的勞動分工和共同的經濟生活。在這種領邑中作為當時主要農業勞動者的庶民,不但在人身上依附于領主,實際上處于農奴的地位,而且在經濟上與領主互相依存,結合形成封閉程度頗高的經濟實體。起源于農村公
7、社的井田制已蛻變成貴族領主的授田制。農民從領主那里領到一塊分地“私田和宅圃,用自己的農具在實際上歸他們使用的田宅上種植糧菜桑麻,并在村社的公有地上放牧、漁獵,形成其相對獨立的私有經濟。這也是小農經濟的一種形式。不過這種經濟的獨立性非常有限。農民必須首先在領主的“公田中完成各種勞役,這是由農村公社公積勞動演化而來的徭役勞動,本質是封建勞役地租。由于單個家庭經濟力量缺乏,還流行著“耦耕等農村公社換工協作的遺俗;家庭消費不能自我滿足的需要,那么可從領邑內部的勞動分工中求得解決4。?逸周書大聚?談到周代的鄉邑,“興彈相傭,耦耕俱耘。男女有婚,墳墓相連,民乃有親。六畜有群,室屋既完,民乃歸之。鄉立巫醫,
8、具百藥以備疾災,畜百草以備五味。立勤人以職孤,立正長以順幼,立職喪以恤死,立大葬以正同。山林藪澤。以攻其利。工匠役工,以攻其材,商賈趣市,以合其用。分地薄斂,農民歸之。又據?鹽鐵論水旱?載:“古者干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農民不離田畝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斬伐而足乎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這些均可視為對封建領主制時代貴族領邑內部勞動分工和自給自足生活的一種模糊的、詩化的回憶。我們在西周春秋的一些文獻中(例如?詩經?中的農事詩)可以找到對農民消費和生活各個方面的描繪,唯獨沒有農民在市場上交換的記載。?詩衛風氓?有“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的詩句,好似是講農村的物
9、物交換;但這位打著“貿絲的招牌來相親的漢子,實際上是一個“士,不能以此說明農村中的商品交換。?左傳?僖公二十七年稱晉文公之治,“民易資者,不求豐焉,明征其辭。這里“民的概念比擬籠統,在多大程度上與農民有關,難以確定。除此以外,很難找到與農村沾邊的商業活動的記載了。不是說當時沒有交換、市場和商業。有的。但在很大程度上這時的商人和商業是依附于貴族領主,并為貴族領主效勞的,即所謂“工商食官(?國語晉語四?)。我國封建領主制時代市場的主體不是農民而是貴族領主。這種情形,春秋戰國時代逐步發生了變化。大抵從西周末年起,公田勞役制已為農民厭棄,實際上難以維持。春秋初年,管仲在齊國率先實行“相地衰征,即按土地
10、數量和質量的等差收稅。稍后魯國實行的稅畝制與此相類。這種制度是以公田制被廢棄,農民份地固有化,并出現質量與數量的差異為前提的。它的實行反過來促進了農民份地的私有化。接著,農民逐步獲得了充當甲士的資格(在這以前,只有貴族下層的“士才能充當甲士),進步了政治地位,但卻以在稅之外增納軍賦為代價。軍賦那么逐漸轉向以“田為征納單位。從公田力役到相地衰征,其性質是從勞役地租轉變為實物地租。以后各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貴族領主權力,相繼把賦祿以邑制度改為“賦祿以谷的制度,貴族領主直接治民的權利被剝奪了,井田制的樊離被打破了。農民遂由領主的農奴轉化為封建國家的自耕農,他們向封建國家繳納的賦稅也成為真正的課稅
11、意義上的稅。戰國時代,國家授田制的外殼雖然維持著,但農民份地已實際私有化,并出現貧富分化、土地占有不均現象。這一切變化的根底是鐵農具的推廣,農民個體家庭獨立消費才能的大大加強5。總之,隨著消費力的開展和消費關系的變革,戰國時代小農經濟獲得更為完好的形態,從而導致小農經濟與市場關系的深入變化。一方面由于社會消費力的開展,小農消費生活上的需求增多了,小農能提供市場的產品也增加了。另一方面,由于井田制的崩潰和領主制的破壞,在農民家庭經濟之上,已不存在前述貴族領邑那樣半封閉的經濟實體,農民經濟雖然力求自給自足,但由于規模狹小,總有不能自給的部分,這些部分一般只能從市場上獲得;而他多余的產品,或用以換取
12、其它必需品的產品,也只能到市場上出售。因此,戰國小農已擺脫從前對領主和領邑的依賴,獨立地出如今當時的市場上。孟子對陳相的批評是大家所熟知的。他提醒了當時農民“紛紛然與百工交易6的事實,指出“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缺乏,那么農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那么梓匠輪輿皆得食于子7。這種“通功易事,在?管子?中被稱為“交能易作(?治國?,本文引?管子?文,只注篇名,下同)和“通財交假(?輕重甲?)。其意思都是互通有無,交換產品。總之,戰國小農已有較大的經營自主權,相當程度上已成為當時市場上的主體。-1參閱李根蟠、黃崇岳、盧勛:?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第十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2?馬克思恩
13、格斯選集?第4卷第57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參閱拙著?井田制及相關諸問題?,載?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2期;?耦耕縱橫談?,載?農史研究?1981年第3期。4參閱拙著?井田制及相關諸問題?,載?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2期;?耦耕縱橫談?,載?農史研究?1981年第3期。5參閱拙著?春秋賦稅制度及其演變初探?,載?中國史研究?1979年第3期。6?孟子滕文公上?。7?孟子滕文公下?。二、流通成為小農再消費過程的必要環節戰國小農要從市場上獲得哪些產品呢?管子?的作者從小農再消費的角度歸納為“耒耜械器,種穰糧食(?國蓄?)兩大項。戰國時鐵農具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已經普及。?海王?:“
14、今鐵官之數曰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假設其事立。?輕重乙?:“一農之事,必有一耜、一銚、一鐮、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為農。除“椎以外均為鐵制。我們知道,西周時人們仍主要使用木質耒耜從事耕播,農家自己就可以制造或修理這些農具,無須購置,所以?詩豳風七月?說:“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據毛傳,“于耜就是修耒耜。是農民自己的活。但鐵農具就非購置不可了。正因為這樣,?海王?作者提出用每個“耜鐵(即耜的鐵刃套)加價十錢的方法增加財政收入。?輕重乙?的作者甚至認為春耕即將開場時,通過什伍組織向農民攤售“耜鐵,其收入可抵得上一季的收成。不管這些設想是否曾付諸實現,戰國時農民要從市場購置其必需的鐵農具,當
15、系不爭之事實。農業消費季節性強,一年一收。收獲后農民糧食比擬寬裕,但要完納租稅,清償債務,購置必需品,又由于缺乏足夠的儲糧設施,他們往往急于出售糧食,而到春耕或青黃不接時,又要從市場購進多少不等的種子和口食。?治國?篇把小農經濟的這種特點概括為“凡農,月缺乏而歲有余者也。商人利用這一特點買賤賣貴,“秋糴以五,春糶以束(十)。?管子?那么主張由政府發放農貸,限制商人的剝削。所謂“無食者予之陳,無種者貸之新(?揆度?)。種子作為商品在其它文獻中也有記載。如?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征?載:“韓昭侯之時,黍種常貴甚,昭侯令人覆廩,廩吏果竊黍種而糶之甚多。戰國大商人白圭也說過“長斗石,取上種(?史記貨殖列傳?
16、)。這些記載說明,戰國時農民購置谷種是有一定普遍性的。農業消費的季節性又導致勞動力使用忙閑不均的現象。小農經濟主要依靠家庭勞動力從事消費。?乘馬?說:“均地分力,使民知時也,是故夜寢蚤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為而不倦,民不憚勞苦。這是在份地實際私有、賦稅均平合理、家庭獨立經營條件下,小農消費積極性高漲的寫照1。但即使這樣,在農忙時也往往感到人手不夠。尤其是勞動力緊缺的家庭。過去,這些困難可以通過村社或領邑內的換工互助來解決,如今卻不能不求諸市場了。?治國?:“耕耨者有時,而澤不必足,那么民倍貸以取傭矣。不但農業消費,蠶桑消費的忙月,“口食薄曲往往也要從市場購取(?輕重甲?)。僅從以上材料看,戰國
17、小農的消費已離不開市場,流通已成為小農經濟物質再消費的必要環節。?荀子富國?說:“裕民那么民富,民富那么田肥以易,田肥以易那么出實百倍。這就是說,農民富裕了才能增加對農業的投入,精耕細作,多施肥料,奪取農業的豐產。這些農業投入中就應該包括通過交換獲得的農業擴大再消費所必要的消費和生活資料。農民從市場上購置的物品當然不止上述這些。例如農民普遍需要的食鹽釜甑,部分農民需要購置的衣物履冠等等,在這里就不細說了。戰國小農能向市場提供什么商品呢?這需要對當時的農業消費構造和程度作些考察。?管子?所反映的農業消費構造以谷物消費為主,谷物中又以粟占首位。五谷被認為是“民之司命(?國蓄?等),粟被認為是“有人
18、之途,治國之道(?治國?)。戰國的糧食產量,據?漢書食貨志?所載戰國初年魏李悝的說法,是畝產一石半。這畝是周畝,石是大石。2?管子?中有些記載比這高。后者如?治國?篇講嵩山以東,河汝之間“中年畝二石。?輕重甲?說“一農之事,終歲耕百畝,百畝之收不過二十鐘,每畝二“釜,也是兩石。這和前些年出土的銀雀山竹書?田法?關于“中田小畝(周畝)畝二十斗,中歲也的記載一致3。當時的勞動消費率,?臣乘馬?有“民食十五之谷的說法。即農民消費的糧食中農民家庭食用量要占一半左右。以李悝所說每人每月平均食粟1.5石,每年18石算,五口之家食用90石,六口之家食用108石。一個農戶耕種百畝的產量應倍于此數,每畝正在二石
19、上下。?揆度?:“上農挾五,中農挾四,下農挾三。是指一個農業勞動力消費量除自己外能供養多少人。?乘馬數?也有類似說法。以“中農挾四論,一個農業勞動力的產量供養連自己在內的五個人。如一家五口兩個勞動力,每個勞動力負責供養的家庭人口連本人在內是兩個半人。他的消費量除此以外還可以再供給兩個半人,正好是一半對一半。這和“民食十五之谷完全合轍。我在這里是就一般情況算的一筆大帳,撇開一些特殊事例和詳細情節。它說明當時作為整個農業消費根底的糧食消費已經可以提供可觀的剩余。很有經濟頭腦的?管子?的作者是懂得這一點的。?國蓄?說:“且君引錣量用,耕田發草,上得其數矣;民人所食,人有假設干步畝之數,計本(消費)量
20、委(蓄積)那么足矣。這是戰國秦漢商品經濟和各項經濟文化事業蓬勃開展的根底,也是中國封建地主制之所以能實行“見稅什伍的租佃制的基矗糧食消費以外,戰國小農還經營哪些消費工程呢?我們先看?揆度?的記載:食民有率,率三十畝而足于卒歲,歲兼美惡畝取一石,那么人有三十石;果蓏素食當十石,糠秕六畜當十石,那么人有五十石;布帛絲麻,旁入奇利未在其中也。故國有余藏,民有余食。這里的“畝是指“東畝(齊畝),每一東畝相當于0.64周畝。一人30畝,五口之家150畝,折成周畝為96畝。畝產1石,折成周畝那么是1.56石畝,比李悝所說的1.5石稍高。但總產150石,與李悝所說一致。可見?揆度?作者和李悝對戰國小農糧食消
21、費規模和產量的估計很接近,但?揆度?所載除種糧外,還臚列了園藝、畜牧、桑麻紡織等消費工程,這些多種經營的收入占農家消費總收入40以上。相比之下,?揆度?較可信,李悝所言那么有片面性;片面性不在于對糧食產量的估計,而是在于忽略了農家的副業消費。對當時的消費構造,我們還可以從?立政?的有關闡述中獲得進一步的認識:山澤救于火,草木殖成,國之富也,溝瀆遂于隘,障水安于藏,國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國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葷菜百果備具,國之富也;工事無刻鏤,女事無文章,國之富也。對以上五項主要消費事業,分別設置五種職官。虞師管山澤“以時禁發,為老百姓提供建筑用材和柴薪等。司空管水利。桑麻、五谷
22、同屬大田作物,政歸司田。園藝畜牧為農家副業,政歸鄉師。更有意思的是“女事與桑麻分開,與“工事同歸工師掌管。種植桑麻,從事紡織,從總體看應是農家僅次于糧食的消費工程。戰國時小農家庭耕織結合的最明確記載見于?尉繚子治本?:“夫在耘耨,妻在機杼。民無二事,那么有儲蓄。春夏夫出于南畝,秋冬女練于布帛,那么民不困。商鞅改革規定“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史記貨殖列傳?),說明農民家庭男耕女織相當普遍。何況紡織業素稱興隆的齊國呢?不過應當指出,從事紡織的不光是農家婦女,一些“士和官僚貴族的妻妾以致女奴亦以紡織為務。吳起因其妻織組不中度而把她趕走即為顯例(?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故戰國文獻中常把農事與女工并列。從上引?八觀?記載看,可能有部分從事“女事消費者不種桑麻,而從農民那里獲得原料。另外,也有些農民家庭由于各種原因不事紡織,而象李悝所說那樣買布制衣。但無論如何,農家婦女仍然是紡織業的主要力量。關于當時紡織業的勞動消費率,?揆度?有“上女衣五,中女衣四,下女衣三的記載。這說明家庭紡織業不完全是自給性消費,她們是可以提供不少剩余產品進展交換的。如不進展交換,就會出現孟子所說的“女有余布的現象。家庭紡織業產品和農業主要產品糧食同為市場上最重要的商品。?山國軌?載:桓公曰:行軌數(準那么)奈何?對曰: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小型工程建筑合同(監控)
- 2025租房合同原件丟失怎么辦
- 2025電競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合同示例
- 趣味學習激發幼兒探索欲計劃
- 2025年紡織品交易合同模板
- 農村橋梁建設合同標準文本
- 長形菜地規劃方案范本
- 急救培訓中心急救知識普及工作計劃
- 義齒業務合同樣本
- 企業資產收購合同標準文本
- DB21T 3806-2023 電梯檢驗檢測全程錄像工作規范
- 【MOOC】中學生心理發展與輔導-洛陽師范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通信工程安全知識培訓
- 中建臨時用電施工方案范本
- 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模版(2篇)
- 起重機械吊具、索具檢查記錄表(鋼絲繩)
-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考試試卷附答案
- 西學中培訓結業匯報
- 無人機運輸合同模板
- 《詩經》導讀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平凡的世界》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小說欣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