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控制障礙PPT_第1頁
運動控制障礙PPT_第2頁
運動控制障礙PPT_第3頁
運動控制障礙PPT_第4頁
運動控制障礙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運動控制障礙第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定義: 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引起的姿勢控制與運動功能障礙.評定內容: 關節靈活性與穩定性、肌張力、反射、肌力、運動模式、協調性、平衡、步態第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中樞性運動障礙與外周性運動障礙的區別 中樞性 外周性部位 錐體細胞及軸突 腦神經運動核(腦神經)、 脊髓前角細胞(脊神經)肌張力 增高(硬癱) 降低(軟癱)腱反射 亢進(陣攣) 減弱或消失病理反射 陽性 陰性肌萎縮 不明顯 明顯脊髓反射弧 完整 破壞運動功能 控制障礙 肌力不足典型代表 腦卒中 面癱(周圍性) 腦外傷 兒麻 腦癱 第三張,PPT共一

2、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CNS對運動的控制 脊髓 低級中樞(牽張反射閉環環路是隨意 運動基礎) 脊髓上 中級中樞(脊髓上反射/網狀結構的易 化抑制作用,調節脊髓反射) 大腦皮層 高級中樞(通過激活中、低級中樞及錐體 外系所傳遞的易化和抑制活動來調節 較低級的活動)偏癱時大腦支配的高級運動技能受到抑制脊髓水平控制的低級運動釋放第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1985年Wade提出良好評定表的特征基本要求:效度(有效性)、信度(可靠性、穩定性)較理想要求:簡便、省時 能確切反映病情程度 評定可量化,動態表示 對療效、預后預測有評

3、定價值 重要的功能障礙不能遺漏在外 無論誰評定,其評定無差異 即使反復評定,其評定值是穩定的 第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功能評定的意義肢體運動水平原始反射在運動中的作用肌張力異常是否存在及分布特征有無異常運動模式有無功能性活動的關鍵成分的缺失、過多或時空錯誤功能性活動能力的水平第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腦血管意外的評定運動功能 感覺功能感認知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病損1、以肌力降低為基礎(MMT) 2、以運動模式異常為基礎:( Fugl- Meyer)活動受限參與不能第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卒中運動功能按國際殘疾分類Intern

4、ational Classificationof Impairment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ICIDH80年ICIDH對疾病后果的描述:疾病或失調殘損殘疾殘障diseases/disorders impairment disability handicap 97年ICIDH.2對疾病后果的描述: 健康狀況(失調/疾病)(health condition,disorders/diseases)_殘損 活動受限 社會參與不能環境 個體因素第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病損水平的功能評定1、以肌力低下為基礎的方法:徒手肌力評定法MMT:操作簡單2

5、-3分鐘可完成與ADL相關性上與以運動模式異常為主的評定方法無顯著差異能準確評定肌肉癱瘓的程度但不能評定運動的質量,而且對肌力評定結果解釋較困難。第十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單個肌群的肌力測量不適合于偏癱偏癱主要問題是姿勢控制及運動協調異常,肌無力是次要的問題肌無力是相對于痙攣的拮抗肌某肌肉主動檢測時無收縮,但在集團模式中強烈收縮(如上肢中立位,無論臥坐站位,無單獨屈伸患肘關節,但在肩前屈、前臂旋后、屈腕屈指的共同運動模式下,患者可表現有力的屈肘,且共同運動越強,屈肘肌力越大,但不能完全伸肘)易造成誤用綜合癥第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用MMT須嚴格按

6、照方法本身要求,在一定體位下,做單關節的分離、協調運動不但要評定主縮肌,還應評定拮抗肌和協同肌的肌力和功能。第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2、以運動模式異常為基礎的評定方法未量化的: Brunnstrom、上田敏法量化的: Fugl-meyer法綜合整體評定量表: SIAS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3、其他按身體部位進行評定:Sheikh軀干控制測定法按發育年齡進行評定第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運動統合水平 調控水平不穩定型精細動作 大腦皮質穩定型精細動作 基底核

7、半自動型精細動作 小腦平衡反應直立反應 中腦、腦橋姿勢反射 延髓共同運動聯合反應 脊髓牽張反射第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Brunnstrom偏癱運動功能恢復六階段理論 1 無肌肉的收縮-遲緩 2 出現聯合反應 3 共同運動、痙攣逐漸達極限 4 開始出現分離運動,痙攣逐漸減弱 5 分離運動更為明顯,痙攣輕微 6 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第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聯合反應(associated reaction) :患肢無隨意運動時,由健肢運動引起患肢肌肉收縮。為不隨意運動由脊髓控制。對側聯合反應 (對稱性)上肢 下肢健屈至患屈 內收外展內外旋健伸患伸 健

8、屈患伸、健伸患屈同側聯合反應上肢屈下肢屈上肢伸下肢伸第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共同運動(synergy)當偏癱患者活動患側肢體的某個關節時,整個肢體出現一種不可控制的活動,它們是定型的,參與活動的肌肉及肌肉反應的強度都是相同的,沒有選擇性的運動。上肢屈肌共同運動 下肢伸肌共同運動肩胛骨 上抬、后縮肩關節 屈曲、外展、外旋 髖關節 伸展、內收、內旋肘關節 屈曲 膝關節 伸展前臂 旋后 踝關節 趾屈、內翻腕關節 掌屈 趾關節 屈曲手指關節 屈曲第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AR聯合反應 S痙攣 SM共同運動 IM分離運動第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

9、于2022年6月2級:僅有極少的隨意運動(內收肌收縮)第二十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3級:髖膝踝協同性屈曲或伸展第二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4級:坐位屈膝90度以上,或在足跟不離地情況下踝背屈第二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5級:站位患腿可屈膝伸髖或在伸膝下踝背屈第二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6級:髖從中間位進行內旋動作10次所需時間,首先測健側,患側在1.5倍以上第二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上田敏將Brunnstrom六階段細分為十二級上田敏 Brunnstrom1 - 12、3 -

10、1、 -24、5、6、7 -1、 -2、 -3 -48、9 -1、 -210、11 -1、 -212 -1 第二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Fugl-meyer評定:總分226運動:總分100(上肢66/下肢34)900 同上 同上 同上6肩外旋 同上 同上 同上7肘屈曲 同上 同上 同上8前臂旋后 同上 同上 同上第二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頭肌腱反射三頭肌腱反射第二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屈肌協同:肩上提 、后縮、外展、外旋,肘屈曲,前臂旋后第二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簡化Fugl-Meyer

11、運動功能評分上肢(坐位或仰臥位) 0 1 29肩內收內旋 同上 同上 同上10肘伸展 同上 同上 同上11前臂旋前 同上 同上 同上12手觸腰椎 沒有明顯活動 手僅可向后越過 順利進行 髂前上棘13肩屈曲900 開始時手臂立即 在接近規定位置 充分完成 肘伸直 外展或肘屈曲 時肩外展或肘屈曲 14肩00 ,肘 不能屈肘或 肩肘位正確,基本 順利完成 屈900前臂 前臂不能旋前 上能旋前/后 旋前/后第三十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伸肌協同:肩內收內旋 、肘伸展、前臂旋前第三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手觸腰第三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

12、月肩屈曲900 充分肘伸直第三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肩00 ,肘屈肘900, 前臂旋前/后 第三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上肢(坐位或仰臥位) 0 1 215肩外展900 ,肘 開始時肘就屈 部分完成,或肘屈曲 順利完成 伸直,前臂旋 曲,前臂偏離方 或前臂不能旋前 前 向,不能旋前16肩前舉過頭,肘 開始時肘就屈 肩屈曲中途、肘屈曲 順利完成 伸直,前臂中立 曲/肩外展 肩外展17肩屈30900肘伸 前臂旋前/后不能 肩肘位正確,基本 順利完成 直,前臂旋前旋 肩肘位不正確 完成旋前/后 后 第三十五張,P

13、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肩前舉過頭肩外展900 ,肘 伸直,前臂旋前第三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肩屈30900肘伸 前臂旋前/后第三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上肢(坐位或仰臥位) 0 1 218檢查肱二、三頭肌、 至少23個反射 一個反射明顯 活躍反射1 指屈肌三種反射 明顯亢進 亢進/至少二個 個,且無反 反射活躍 射亢進19肩00,肘屈900, 不能背屈腕150 可完成腕背屈 施加輕微阻力 腕背伸 但不能抗阻力 仍可腕背屈20肩00,肘屈900, 不能隨意屈伸 不能在全范圍 平滑的不停頓 腕屈伸

14、 內活動腕 活動腕第三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屈指反射第三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肩00,肘屈900, 抗阻背屈腕150 肩肩00,肘屈900,腕屈伸第四十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上肢(坐位或仰臥位) 0 1 2肘伸直,肩前屈30度21腕背屈 不能背屈腕150 可完成腕背屈 施加輕微阻力 但不能抗阻力 仍可腕背屈22腕屈伸 不能隨意屈伸 不能在全范圍 平滑的不停頓 內活動腕 活動腕23腕環繞運動 不能進行 費力/不完全 正常完成第四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腕抗阻背屈腕

15、屈伸第四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伸肘腕環繞第四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上肢(坐位或仰臥位) 0 1 2手指24集團屈曲 不能屈曲 屈曲不充分 完全主動屈曲25集團伸展 不能伸展 能放松主動 完全主動伸展 屈曲的手指26鉤狀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 握力微弱 能夠抵抗相當大 MCP伸IP屈 位置 的阻力27側捏 不能進行 能用拇指捏住 可牢牢捏住紙 所有關節0度位 一張紙,不能 拇指內收 抗拉力28對捏 完全不能 捏力微弱 能抵抗相當的阻力29圓柱狀抓握 同26 同26 同2630球形抓握 同上 同上 同上第四十四張,

16、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同向抓握指伸展第四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鉤形抓握側捏第四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對捏球形握圓柱形握第四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 0 1 2手指指鼻連續5次31震顫 明顯震顫 輕微震顫 無震顫32辨距障礙 明顯/不規則辨距 輕微/規則辨距 無辨距障礙 障礙 障礙33速度 較健側長6秒 較健側長25秒 兩側差別900 但屈曲90011踝背屈 無主動背屈 主動背屈不完全 正常背屈站立站位12膝屈曲 髖伸展位時不 髖00時膝屈曲,但 自如運動 能屈膝 9

17、00/伴髖屈曲13踝背屈 不能主動活動 部分背屈 充分背屈14跟腱/膝屈 23個明顯亢進 1個亢進/2個活躍 活躍1個 伸三種反射第五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坐位屈膝第五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踝背屈膝屈反射第五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 0 1 2跟膝脛試驗,連續5次15震顫 明顯震顫 輕微震顫 無震顫16辨距障礙 明顯/不規則辨距 輕微/規則辨距 無辨距障礙 障礙 障礙17速度 較健側長6秒 較健側長25秒 兩側差別2秒總分 評價者簽名: 時間:第五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

18、022年6月跟膝脛第五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Fugl-meyer平衡功能評定評定項目 標準0 1 2無支撐坐位 不能 坐少于5min 大于5min健側展翅 不能 反應減弱 反應正常患側展翅 同上支撐站立 不能 最大支撐下站 可1min無支撐站 不能 站少于1min 大于1min健側站立 不能 可49s 達10s /12s 患側站立 同上第五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Fugl-Meyer各項積分項目 積分運動功能 肩-臂 36 腕-手 24 下肢 28 上肢協調 6 下肢協調 6平衡 14感覺 24關節活動 44關節疼痛 44總積分 226第六十

19、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六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綜合殘損評定表 90年 SIAS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 試圖用最少的項目綜合評定卒中的神經功能缺損 合計76分 運動功能 近端 遠端 肌緊張 腱反射 肌張力 感覺 觸覺 位置覺 關節活動度 疼痛 軀干 腹肌 垂直肌 視空間認知 語言 健側機能 特點: 在評定患側肌力的同時評定健側肌力 與fugl-meyer有較多共同處第六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SIAS類型 動作 得分范圍運動 上肢-膝嘴 0-5 下肢-屈髖 0-5 伸膝 0-5

20、手指運動 0-5 踝背伸運動 0-5肌腱反射 上肢-二頭肌 0-3 下肢-膝反射 0-3肌肉張力 上肢 0-3 下肢 0-3感覺-輕觸覺 上肢-手掌 0-3 下肢-足掌 0-3第六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類型 動作 得分范圍位置覺 上肢-食指 0-3 下肢-大足趾 0-3關節活動度 肩關節-外展 0-3 踝關節-背伸 0-3疼痛 0-3軀干控制 腹肌力 0-3 坐位平衡 0-3視-空間感知 0-3失語 0-3健側功能 上肢 0-3 下肢 0-3合計 0-76第六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腦血管病嚴重程度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UN

21、SS(unified form for neurological stroke scale) 由斯堪的那維亞卒中量表 SIAS是日本學者設計的包括22個評定項目的腦 卒中量表。 “評分標準” 是我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由 SSS修訂而來第六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評分標準是最省時、信度效度較好,存在一定的缺陷:步態是殘疾評定項目,在出血性卒中急性期使用困難;對結局的預測能力不夠全面,需要補充;可能受加權影響,面癱項目沒有預測值;所評定的神經功能缺損范圍小于NIHSS和SIAS;不適于椎基底動脈系卒中使用。4.6 min UNS

22、S省時方便、信度較好的腦卒中量表,但它的內容不及NIHSS全面,預測效度不及評分標準;包含殘疾評定項目-步態;足背曲項目沒有預測值;所評定的神經功能缺損范圍最小。6.5 min SIAS的信度、結構效度較好,但所評定的神經功能缺損范圍比NIHSS小;包含殘疾評定,費時較長,不利于急性期重復使用.平均12 min,20%的患者需要時間超過14 min。第六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NIHSS是一個省時方便、可信有效且內容較全面的綜合性腦卒中量表,所評定的神經功能缺損范圍最大;所有項目均有預測值。它的缺點是急性期不敏感項目較多,但這是綜合性腦卒中量表不可避免的缺陷。另外,包

23、含一個評定者間信度差的項目-共濟失調,但這是四個量表中唯一一項評定椎基底動脈系卒中較特異性的項目。 6.5 min the NIH stroke scale,NIHSS第六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王擁軍等對四個腦卒中量表進行信度與效度的對比研究后認為NIHSS是一個省時方便、可信有效且內容較全面的綜合性腦卒中量表,所評定的神經功能缺損范圍最大;并建議在今后的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中使用NIHSS. NIHSS測量神經系統功能,評定缺血性腦血管病病人腦血管病的嚴重程度及長期結局. NIHSS不是一個全面的神經功能檢查(如,未記錄步態及所有顱神經),對于特殊的病例需要更詳細的神

24、經功能評估. 第六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個腦卒中量表信度與效度的對比研究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1999年第3期第21卷 論著作者:王新王擁軍劉崢曲鐳單位:王新,曲鐳050071石家莊,河北省人民醫院康復中心;王擁軍,劉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關鍵詞:腦卒中;量表;信度;效度第六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摘要】目的通過縱向對比,研究比較四個具代表性的腦卒中量表在我國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對100例連續住院急性腦卒中患者進行腦卒中量表的評定。信度檢驗用kappa相關。內容一致性檢驗用Cronbach 相關。結構效度用Spearman相關。

25、預測效度應用協方差分析和 logistic回歸。結果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以下簡稱“評分標準”)最省時,腦卒中病損評估記錄(stroke impairment assessment set, SIAS)最費時。四個量表均有較好的信度、內容一致性、結構效度和預測效度。只有“共濟失調”評定者間信度一致性差(k=-0.04)。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IH stroke scale,NIHSS) 的預測能力最充分,是唯一所含項目均有預測值的量表。NIHSS評定的神經功能缺損范圍最大。結論在多中心的臨床研究中,推薦修訂后使用NIHSS。第七十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

26、年6月首診NIHSS評分能提供重要的預后信息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評分20分的病例,1年后只有4-16會有良好的結果。NIHSS評分有助于明確溶栓治療并發顱內出血的危險度。在重組纖維蛋白酶原激活物(r-tPA)試驗中,NIHSS評分在20分或20分以上的患者,顱內出血的發生率為17;而評分10分的患者,只有3發生顱內出血 第七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NIHSS評估神經功能的六大方面: 意識水平 視覺功能 運動功能 感覺和忽視 小腦功能 語言第七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七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

27、功能缺損評分(NIHSS)意識水平:即使不能全面評價(如氣管插管、語言障礙、氣管創傷、繃帶包扎等),檢查者也必須選擇1個反應。只在病人對有害刺激無反應時(不是反射),方記錄3分。 0=清醒,反應敏銳1=嗜睡,最小刺激能喚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問題或有反應2=昏睡或反應遲鈍,需要強烈反復刺激或疼痛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反應3=僅有反射活動或自發反應,或完全沒反應、軟癱、無反應 第七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 意識水平提問:(僅對最初回答評分,檢查者不要提示)詢問月份,年齡。回答必須正確,不能大致正常。失語和昏迷者不能理解問題記2分,

28、病人因氣管插管、氣管創傷、嚴重構音障礙、語言障礙或其他任何原因不能說話者(非失語所致)記1分。 0=都正確1=正確回答一個2=兩個都不正確或不能說 第七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 意識水平指令:要求睜眼、閉眼:非癱瘓手握拳、張手。若雙手不能檢查,用另一個指令(伸舌)。僅對最初的反應評分,有明確努力但未完成也給評分。若對指令無反應,用動作示意,然后記錄評分。對創傷、截肢或其他生理缺陷者,應給予一個適宜的指令。 0=都正確1=正確完成一個2=都不正確 第七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29、(NIHSS) 凝視:只測試水平眼球運動。對自主或反射性眼球運動記分。若眼球側視能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動糾正,記錄1分。若為孤立性外周神經麻痹(、),記1分。在失語病人中,凝視是可測試的。對眼球創傷、繃帶包扎、盲人或有視覺或視野疾病的患者,由檢查者選擇一種反射性運動來測試。建立與眼球的聯系,然后從一側向另一側運動,偶爾能發現凝視麻痹。 0=正常1=部分凝視麻痹(單眼或雙眼凝視異常,但無被動凝視或完全凝視麻痹)2= 被動凝視或完全凝視麻痹(不能被眼頭動作克服) 第七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側視中樞:橋腦-腦干損傷后雙眼不能向病灶側凝視,而凝視對側(患者凝視自己的癱瘓肢體 Fo

30、ville綜合癥)皮質-雙眼不能向病灶對側注視,且受對側(健側)側視中樞影響,雙眼向病灶側偏斜(病人凝視自己病灶),多為一過性,見于內囊部位第七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 視野:用手指數或視威脅方法檢測上、下象限視野。如果病人能看到側面的手指,記錄正常。如果單眼盲或眼球摘除,檢查另一只眼。明確的非對稱盲(包括象限盲),記1分。病人全盲(任何原因)記3分0=無視野缺失1=部分偏盲2=完全偏盲3=雙側偏盲(全盲,包括皮質盲) 第七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 面癱:言語

31、指令或動作示意,要求病人示齒、揚眉和閉眼。對反應差或不能理解的病人,根據有害刺激時表情的對稱情況評分。有面部創傷/繃帶、經口氣管插管、膠布或其他物理障礙影響面部檢查時,應盡可能移至可評估的狀態。 0=正常1=最小(鼻唇溝變平、微笑時不對稱)2=部分(下面部完全或幾乎完全癱瘓,中樞性癱)3=完全(單或雙側癱瘓,上下面部缺乏運動,周圍性癱) 第八十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八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上肢運動上肢伸展:坐位90,臥位45。要求堅持10秒;對失語的病人用語言或動作鼓勵,不用有害刺激。評定者可以抬起病

32、人的上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勵病人堅持。僅評定患側。 0=上肢于要求位置堅持10秒,無下落1=上肢能抬起,但不能維持10秒,下落時不撞擊床或其他支持物2=能對抗一些重力,但上肢不能達到或維持坐位 90或臥位45,較快下落到3=不能抗重力,上肢快速下落4=無運動9=截肢或關節融合第八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下肢運動:下肢臥位抬高30,堅持10秒;對失語的病人用語言或動作鼓勵,不用有害刺激。評定者可以抬起病人的上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勵病人堅持。僅評定患側。 0=于要求位置堅持5秒,不下落1=在5秒末下落,不撞擊床2=5秒內較快下落到床上

33、,但可抗重力3=快速落下,不能抗重力4=無運動9=截肢或關節融合,第八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共濟失調:目的是發現雙側小腦病變的跡象。實驗時雙眼睜開,若有視覺缺損,應確保實驗在無缺損視野內進行。雙側指鼻、跟膝脛試驗,共濟失調與無力明顯不呈比例時記分。如病人不能理解或肢體癱瘓不記分。盲人用伸展的上肢摸鼻。若為截肢或關節融合,記錄9分0=沒有共濟失調1=一側肢體有2=兩側肢體均有9=截肢或關節融合第八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感覺:用針檢查。測試時,用針尖刺激和撤除

34、刺激觀察昏迷或失語病人的感覺和表情。只對與卒中有關的感覺缺失評分。偏身感覺喪失者需要精確檢查,應測試身體多處部位:上肢(不包括手)、下肢、軀干、面部。嚴重或完全的感覺缺失、昏迷病人記2分。昏迷或失語者可記1或0分。腦干卒中雙側感覺缺失記2分。無反應及四肢癱瘓者記2分。0=正常,沒有感覺缺失1=輕到中度,患側針刺感不明顯或為鈍性或僅有觸覺2=嚴重到完全感覺缺失,面、上肢、下肢無觸覺第八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語言:命名、閱讀測試。要求病人叫出物品名稱、讀所列的句子。從病人的反應以及一般神經系統檢查中對指令的反應判斷理解能力。若視

35、覺缺損干擾測試,可讓病人識別放在手上的物品,重復和發音。氣管插管者手寫回答。昏迷病人(1a=3),3分。0=正常,無失語1=輕到中度: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有一些缺損,但表達無明顯受限。2=嚴重失語,交流是通過病人破碎的語言表達,聽者須推理、詢問、猜測,能交換的信息范圍有限,檢查者感交流困難。3=啞或完全失語,不能講或不能理解第八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請您讀出下列句子:知道下樓梯回家做飯在學校復習發表精彩演講第八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請您讀出下列單詞:媽媽大地飛機飛機絲綢按時開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第八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

3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構音障礙: 不要告訴病人為什么做測試。讀或重復附表上的單詞。若病人有嚴重的失語,評估自發語言時發音的清晰度。若病人氣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礙不能講話,記9分。0=正常1=輕到中度,至少有一些發音不清,雖有困難,但能被理解2=言語不清,不能被理解9=氣管插管或其他物理障礙,解釋:第八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忽視癥:若病人失語,但確實表現為關注雙側,記分正常。通過檢驗病人對左右側同時發生的皮膚感覺和視覺刺激的識別能力來判斷病人是否有忽視。把標準圖顯示給病人,要求他來描述。醫生鼓勵病人仔細看

37、圖,識別圖中左右側的特征。如果病人不能識別一側圖的部分內容,則定為異常。然后,醫生請病人閉眼,分別測上或下肢針刺覺來檢查雙側皮膚感覺。若病人有一側感覺忽略則為異常0=沒有忽視癥1=視、觸、聽、空間覺或個人的忽視;或對任何一種感覺的雙側同時刺激消失2=嚴重的偏身忽視;超過一種形式的偏身忽視;不認識自己的手,只對一側空間定位 第九十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九十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九十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結果以患者特征和幾個疾病嚴重指標為準。NIHSS按嚴重度分為5個水平:極輕NIHSS 09輕度NIHSS 1012中度NI

38、HSS 1315嚴重NIHSS 1619非常嚴重NIHSS 2034第九十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修訂的Ashworth分級級別 評判標準 0 無痙攣無肌張力的增加1 肌張力輕微增加 進行PROM檢查時,在 PROM之末(即在肌肉接近最長位置時), 出現突然卡住,然后釋放或出現最小的阻力1+ 肌張力輕度增加 進行PROM檢查時,在 PROM的后50(肌肉在偏長的位置時) ,出現突然卡住,當繼續把PROM檢查進行 到底時,始終有小的阻力第九十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級別 評判標準2 肌張力增加較明顯 在PROM檢查的 大部分范圍內均覺肌張力增加,但受

39、累部分的活動仍算容易3 肌張力嚴重增高 進行PROM檢查有困 難4 僵直 僵直于屈曲或伸的某一位置上,不能 活動第九十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RIVEMEAD運動指數 內容 評分標準1床上翻身 自己從仰臥位轉成側臥位2 臥位至坐位 自己從臥位坐起來,并坐在床邊3 坐位平衡 自己坐在床沿10秒4 坐位至站位 在15秒內從椅子上站起來,并保持站立15秒(必要時可用扶手物體或用具)5 獨立站立 觀察獨立站立10秒的情況6 體位轉移 不用幫助,自己從床轉移到椅子上,再回到床上第九十六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7 室內借助助行器等行走 在室內行走10米(可以借助助

40、行器、室內家具,但不用他人幫助)8 上樓梯 自己上一層樓梯9 室外平地行走 不用他人幫助,在人行道上行走10室內獨立行走 在室內行走10米(不用借助幫助、夾板、助行器、家具或他人的幫助)11地上拾物 自己走5米,拾器掉在地上的物體,再走回來12 室外不平地面行走 自己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行走(如草地、砂石地、斜坡等)13 洗澡 自己進出浴室并自己洗澡14上下4級樓梯 不用他人幫助,不抓扶手上下4級樓梯(必要時可用助行器015 跑步 跑或快速走10米而沒有跛行或出現跛行不到4秒注:能完成得1分,不能完成得0分。第九十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Sheikh軀干控制測定法測定1、在床

41、上轉向偏癱側2、在床上轉向健側3、坐位保持平衡坐(在床邊/無扶手椅上)4、從臥位坐起計分0 無幫助不能完成12 能做但需一定幫助(抓、倚物體)25 正常完成軀干控制積分測定1、2、3、4項積分之和第九十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Carroll上肢功能評定(33項)抓握:4種(2.5/5/7.5/10cm)方木、 2種(2/4.5)圓柱體側捏:3種(1/2.5/11cm)石條板捏: 17(7.5/1.6/1.1/0.64/0.4cm) 球放置:墊圈在釘子/熨斗在架子旋前/后:用杯子倒水、手放頭/嘴書寫:自己名字第九十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一百張,P

42、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Carroll上肢功能評定標準0分全部不能完成(將物體推出其原 來的位置、推出測定板)1分完成一部分:能拿起物品,但放 不到指定的位置2分能完成,但慢或笨拙3分正確的完成第一百零一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Carroll上肢功能評定與功能的關系 功能級 分值 級 微弱 025 級 很差 2650 級 差 5175 級 功能不完全 7689 級 完全有功能 9098 級 功能達到最大 99(利手) 96(非利手)第一百零二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日本偏癱手功能分級廢用手:不能做5個級別中的任何工作輔助手 D:能做5個級

43、別中的1個動作 C:能做5個級別中的2個動作 B:能做5個級別中的3個動作 A:能做5個級別中的4個動作實用手 :能做5個級別的所有動作第一百零三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一百零四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腦卒中偏癱后手功能恢復的預測手指能在全ROM內完成 手功能恢復程度協調的屈伸的時間發病當天就能完成 幾乎可以全部恢復為實用手發病后1個月之內完成 大部分恢復為實用手,小部分 為輔助手發病后1個月之內能完成 小部分恢復為輔助手,多數 為廢用手發病后個月仍不能完成 多為廢用手第一百零五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一百零六張,PPT共一百二十

44、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上肢前方上舉13504上肢外展上舉13504手掌伸向背部肩外展或肘屈運動1手能超過胸(齊乳頭)2手達頭部(觸及耳、額)3手掌完全貼后腦(枕部)4腦卒中上肢功能評定第一百零七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手掌伸向背部有肩關節外展運動1指尖或手背觸同側臀部2手指、手背觸到脊柱3手掌平貼背部4集團抓握能抓住球(直徑70mm)1能放開球2能將球抓起放開3手指抓握能抓起鉛筆1能抓起1元硬幣2能捏起針332點為滿分第一百零八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搬運立方體5秒內搬運12個15秒內搬運34個25秒內搬運56個35秒內搬運78個4插件動作30秒內插13根130秒內插46根230秒內插79根330秒內插1012根430秒內插1315根530秒內插16根以上6第一百零九張,PPT共一百二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軀體和下肢運動年齡檢查4月能斜靠坐起2頭能豎直27月無依靠坐起并持續1分鐘310月能向兩側翻身1能抓住扶手站立30秒1俯臥位膝行或爬行,1分鐘1.8m以上112月四肢交互爬行(15秒1.8m以上)1借助輔助具站起,并保持站立姿勢115月能走6步后站住318月快走(15m)1上下樓梯(不管采用任何方式都行)1能在帶扶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