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華師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 第5章 生態系統(原卷+解析卷+答題卷)_第1頁
2021華師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 第5章 生態系統(原卷+解析卷+答題卷)_第2頁
2021華師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 第5章 生態系統(原卷+解析卷+答題卷)_第3頁
2021華師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 第5章 生態系統(原卷+解析卷+答題卷)_第4頁
2021華師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 第5章 生態系統(原卷+解析卷+答題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華師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 第5章 生態系統(原卷+解析卷+答題卷)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解析卷)說明:1、考試范圍:第5章生態系統2、本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共4大題31小題;3、所有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卷中相應位置。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A.一個池塘就是一個生態系統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就是一個生態系統C.一片農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構成生態系統D.生態系統中能夠制造有機物的叫生產者答案:B解析:A、一個池塘,既包括了這個池塘所在的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的

2、所有生物,符合生態系統的概念;B、一片森林組成的生態系統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環境,也包括了環境中的所有生物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只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所以符合題意;C、一片農田就是一個生態系統,包括農田中的所有生物(農作物、雜草、動物、細菌、真菌)和農田中的水分、土壤、溫度、空氣以及生存的空間等因此一片農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構成生態系統;D、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中的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因此能夠制造有機物的是生產者符合題意。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的結構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種成分組成B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都以熱量形式散發到大

3、氣中C森林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大于草原生態系統D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通過食物鏈、食物網這種渠道進行的答案:A解析:、生態系統除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還有非生物部分,符合題意為正確項;B、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在進行呼吸作用時產生大量的熱量,不符合題意為錯誤項;C、由于森林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種類比草原生態系統中的多,所以森林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強,不符合題意為錯誤項;D、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物質和能量隨食物鏈逐級遞減,循環流動,不符合題意為錯誤項。3、下列不屬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是()A.仙人掌的葉變成刺B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C森林可以涵養水源D企鵝生活在寒冷的極地,皮

4、下有厚厚的脂肪答案:C解析:A、仙人掌的葉變成刺,可以減少蒸騰作用對水分的散失,可以適應干旱少水的環境的適應,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可以不被敵害發現,屬于對環境的適應,故不符合題意;C、森林可以涵養水源,是植物的蒸騰作用提高了大氣的濕度,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不是適應,故該選項符合題意;D、企鵝生活在寒冷的極地,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寒冷的冬天,可以保持體溫度過冬季,是對環境的適應,故該選項不符合題意。4、下列生物群體中,屬于種群的是()A.一個湖泊中的所有成蛙B.一個培養皿中的全部生物C.一個生態瓶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答案:D解析:A、一個湖泊中的所有成蛙并非該種

5、生物的全部個體,故不是一個種群,A錯誤;B、一個培養皿中的全部生物屬于一個群落,B錯誤;C、一個生態瓶屬于一個小生態系統,C錯誤;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屬于一個種群,D正確。5、在農田中的一條食物鏈:小麥田鼠貓頭鷹,噴灑農藥后,體內農藥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別是()A.小麥、田鼠B小麥、貓頭鷹C貓頭鷹、田鼠D貓頭鷹、小麥答案:D解析:在“小麥田鼠貓頭鷹”食物鏈中,小麥營養級最低,體內農藥含量含量最少,貓頭鷹的營養級最高,體內農藥含量最多因此體內農藥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別是貓頭鷹、小麥。6、某一生態系統中有綠色植物、細菌、真菌、鼠、蛇、鷹,其中屬于消費者的是()A.細菌、真菌B.綠色植物C

6、.鷹、細菌D.鼠、蛇、鷹答案:D解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儲藏能量的有機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細菌、真菌能將動植物遺體或遺物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鼠、蛇、鷹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為食,是生態系統的消費者A、B、C三項不符合題意,D項符合題意。7、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草木離不開太陽”,下列對此句話理解正確的是()A.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B魚等生物必須生活在淡水中C草木等生物一秒鐘也不能沒有陽光的照射D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只要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草答案:A解析:A、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陽光、溫度、水和空氣“魚兒離不開水,草木離不開太陽

7、”,說明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該選項的理解是正確的;?B、魚生活離不開水,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該選項的理解是錯誤的;C、草木離不開太陽,說明生物的生活和分布需要陽光,并不是一秒鐘也不能沒有陽光的照射該選項的理解是錯誤的;?D生態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等;生物因素是指影響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該選項的理解是錯誤的。8、一個生態系統的四種生物構成了一條食物鏈,在某一時間它們的相對數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肯定不正確的是()A.該食物鏈可表示為丙甲乙丁B.若乙的數量增加,短期內,丙、丁的數量會增加,甲的數量會下降C.丙

8、固定的太陽能是食物鏈中各種生物的能量來源D甲和乙是消費者,丁是分解者答案:D解析:A、太陽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單向流動的能量在沿食物鏈各個環節的傳遞過程中逐級遞減這樣,越往食物鏈的后端,生物體的數量越少,儲存的能量也越少,就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體數量與能量的關系由圖可知,該食物鏈可表示為丙甲乙丁A正確;B、在一段時間內,若乙的數量增加,則會引起,甲天敵增多,甲的數量減少,丙的數量增多,丁食物充足的,丁數量增加,B正確;C、生態系統中生物所需的能量來源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由A可知丙是綠色植物故丙固定的太陽能是食物鏈中各種生物的能量來源的說法正

9、確,C正確;D、食物鏈表示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食物聯系,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它能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物,并將光能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這些有機物不僅為生產者自身提供了營養物質和能量,而且也為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營養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包括各種動物,有以植物為食的草食性動物,以動物為食的肉食性動物以及既能以植物為食也能以動物為食的雜食性動物食物鏈不包括分解者,即不包括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故甲和乙是消費者,丁是分解者的說法錯誤,D錯誤。9、如圖表示構成某條食物鏈的四種生物的數量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此生態系統中能量最多的是乙B.假設這四中生物只構成一條食

10、物鏈,即甲乙丙丁C.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丙D.圖中的四中生物和分解者構成了該生態系統答案:C解析:A、物質能量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的,并逐級減少營養級別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數量越多;營養級別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數量越少,能量最多的是丙,A錯誤;B、從圖中可以看出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丙丁甲乙,B錯誤;C、生產者數量最多,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丙,C正確;D、一個生態系統包括生產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因此圖中若要組成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錯誤。10、草原生態系統的種群密度和群落結構常會發生劇烈變化,這主

11、要的影響?因素是(?)A?光照強度的變化B?不同季節或年份降雨量的變化C?不同年份氣溫的變化D?食草動物適量的變化答案:B解析:草原生態系統分布于干旱地區,動植物種類由于降水量和降水季節的不均勻而呈現劇烈的變化。11、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生態系統中草食昆蟲屬于初級消費者B.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光能C該生態系統中的第一營養級是太陽能D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傳遞是逐級遞減的答案:C解析:A、該生態系統中草食昆蟲屬于初級消費者,A正確;B、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光能,B正確;C、該生態系統中的第一營養級是生產者(水稻、浮萍、雜草、藻類),C錯

12、誤;D、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D正確。12、豬籠草是一種常綠半灌木,長有奇特的捕蟲葉,能捕獲小蟲,但把它歸為植物,其依據是()A.它是綠色的B.它不能自由運動C.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D.它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http:?/?/?.?)答案:C解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供給了植物自身,也是動物的食物。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植物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是:植物具有葉綠體,能夠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動物則不能。故把豬籠草歸為植物,其依據是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13、如圖,曲線a、b、c

13、與某草原生態系統中可組成一條食物鏈的三種生物相對應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a是生產者,則c是分解者B.這條食物鏈可以寫成abcC.若b滅絕,則c的數量先上升后下降D.該生態系統由a、b、c及非生物環境共同構成答案:C解析:A、據圖可知:a是生產者,b和c都是消費者,A錯誤;B、從圖中可以看出數量從多到少依次是a、c、b因此四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是acb,B錯誤;C、若b滅絕,c由于天敵減少而數量迅速增加,隨著c的增加,a的數量又減少,所以導致c因缺乏食物又迅速下降C正確;D、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

14、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可見該生態系統由a、b、c、分解者及非生物環境共同構成,D錯誤物部分,缺一不可因此圖中若要組成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需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錯誤。14、生態農業的最大優點是()A.能量的多級利用B.物質的循環再生C.廢物資源化D.生物相互依存答案:A解析:生態農業的理論依據是通過對農業生態系統中物質的多級利用,使農業生產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使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向于人類有益的方向生態農業的優點是減少化肥的用量,降低農業投入,收獲多種產品,增加經濟效益,凈化環境,穩定持續發展。15、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關系的曲線是()ABCD答案:D解析:

15、A、A曲線圖中,兩種生物同時增加,同時減少,呈現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變化,屬于互利共生,A錯誤;B、B曲線圖中,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呈現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變化,屬于競爭關系,B錯誤;C、C曲線圖中,兩種生物的種群數量一個增加,一個減少,屬于競爭關系,C錯誤;D、D曲線圖中兩個種群數量呈現“先增加者先減少,后增加者后減少”的非同步性變化,屬于捕食關系,D正確。16、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到南極考察的科學工不僅要把塑料等難以降解的垃圾帶離南極,還要把糞便等生活垃圾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A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B缺少生產者C沒有消費者D分解者很少答案:D解析: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

16、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但不同的細菌和真菌還要求某種特定的生活條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氣,有的在有氧的條件下生命活動會受到抑制南極的溫度很低,而且南極的有機物較少,因此不適于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若把糞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極,由于細菌真菌較少,分解緩慢,會造成環境污染,故科學工不僅要把塑料等難以降解的垃圾帶離南極,還要把糞便等生活垃圾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缺少分解者。17、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中描寫了影響鴨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B.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C.在食物鏈“ABCD”中,D代表分解者D.仙人掌的葉變成刺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答案:D解析:A、“水暖”是

17、水的溫度升高,鴨子開始下水游泳“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中描寫了影響鴨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溫度不是水,A不正確;B、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環境構成的一個整體,B不正確;C、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在食物鏈“ABCD”中,D代表消費者不是分解者,C不正確;D、仙人掌的葉變成刺可以減少了葉的表面積降低了仙人掌的蒸騰作用,有了利于保持水分,因此仙人掌的葉變成刺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正確。18、為了減小一種昆蟲對農作物的危害,人們引入了專門捕食這種昆蟲的蜘蛛。下圖所示為引入蜘蛛后對這兩個種群數量變化的調查結果。下列

18、對曲線圖的解釋中,正確的是()A由圖中曲線可知,蜘蛛和害蟲之間呈現競爭關系B在期間,若針對害蟲施以殺蟲劑,蜘蛛的數量將會增加得更快C在期間,蜘蛛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期間,兩個種群之間沒有相互作用答案:C解析:蜘蛛和害蟲之間為捕食關系。所以I期間由于食物充足蜘蛛數量增加較快;而在期間主要是由于食物不足,蜘蛛數量下降;在期間,兩種群之間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19、某水池有浮游動物和藻類兩個種群,其種群密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專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丙),一段時期后,該水池甲、乙、丙三個種群中只剩一個種群下列關于該水池中上述三個種群關系及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和丙既

19、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B甲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C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D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答案:C解析:甲乙是捕食關系,且甲是被捕食者(藻類),乙是捕食者(浮游動物)而丙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專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建立食物鏈的話應該是:藻類(甲)浮游動物(乙)魚(丙)由于魚是大量的,所以短時間內它們的食物浮游動物急劇減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生存斗爭加劇,魚類也隨之大量減少所以甲、乙、丙三個種群僅剩一個種群的話,該種群肯定是藻類,即甲種群由于強調了魚是專食浮游動物乙,顯然A項是不合理的丙和乙的競爭關

20、系不一定體現在食物的競爭,可能在大量投入魚(丙)時會導致空間(水池)、氧氣等方面的競爭。20、圖甲為自然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圖乙為城市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關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圖乙中,人類一定處于第三營養級B圖甲中食肉動物所含的能量約為食草動物所含能量的10%20%C甲生態系統受到DDT農藥污染,污染物濃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動物D圖乙表示的生態系統,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該生態系統會很快退化答案:A解析:A、圖乙中,人類不一定處于第三營養級,若以植物為食,則處于第二營養級,A錯誤;B、能量流動中,傳遞效率大約為10%20%,故圖甲中食肉動物所含的能量約為食草動物所含能量的10%20%,

21、B正確;C、甲生態系統受到DDT農藥污染,由于DDT農藥不能被分解,故隨著食物鏈的富集作用,污染物濃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動物,C正確;D、圖乙表示的是城市生態系統,其中人起了關鍵作用,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該生態系統會很快退化,D正確。二、問答題(每空2分,共30分)21、某學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塊草地的部分生物進行調查,繪出了下面的食物網,請分析回答。(1)該食物網共有?條食物鏈。(2)食蟲鳥與蜘蛛的種間關系是?。(3)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該食物網中未標識出來的是生物成分還有。答案:(1)3(2)食物關系和競爭關系(3)分解者解析:(1)食物鏈有:草鼠蛇;草蝗蟲食蟲鳥蛇;草蝗蟲蜘蛛食蟲鳥蛇,共

22、三條。(2)食蟲鳥跟蜘蛛絲既是捕食又是競爭關系。(3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草屬于生產者,鳥、蛇等屬于消費者,所以還缺分解者。22、維持生態系統的存在,從理論上講不屬于必要成分的是,屬于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A消費者B.分解者C.生產者D.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答案:消費者分解者解析:生產者能夠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分解者能夠分解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為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無機物,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23、每個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生活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它獨特

23、的。生物種群和它所生活的環境中的一起組成了一個生態系統。答案:結構特點所有生物解析:每個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生活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它獨特的結構特點,生物種群和它所生活的環境中的所有生物一起組成了一個生態系統。24、我國西北某地,種植了一批速生的白樺樹,由于干旱引起黏蟲的大量繁殖,樹葉被大量吃掉,受災嚴重。由于黏蟲增多,引來了大批以黏蟲為食的鳥,黏蟲的數量被控制,這片林地恢復了原樣。請分析隨著黏蟲的數量被控制,鳥類的數量將會_;這個事實說明生態系統具有_能力。答案:減少?自我調節解析:每個生態系統都有自動調節平衡能力。25、我省德清縣的下渚湖是浙江省最大的濕地。下渚湖氣候適宜,環境優美,含有許多野

24、生動、植物資源,就連白鷺也留戀這里的環境,每年冬季到這里越冬。湖水中生長著大量的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也有鰱魚、鳙魚等魚類。其中水蚤以硅藻為食,鳙魚以水蚤為食。下渚湖連著周圍的江河。湖底土質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強,是天然的蓄水池。(1)下渚湖濕地是一個;(選填“群落”、“生態系統”或“生物圈”)(2)在下渚湖濕地中,大氣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機物中,并沿食物鏈傳遞的。寫出其中的一條食物鏈:;(3)如果將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下渚湖中,超過下渚湖濕地的凈化水體的能力,就會導致魚類大量死亡,魚類死亡的可能原因是水中的下降和有毒物質升高;答案:(1)

25、生態系統(2)硅藻水蚤鳙魚(3)含氧量解析:(1)生態系統是生物和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組成下渚湖濕地既包括了其所在的環境部分,也包括了其內所生活的生物部分,是生物和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是一個生態系統;(2)食物鏈表示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結合題意可知,水蚤以硅藻為食,鳙魚以水蚤為食,其生物鏈可表示如下:硅藻水蚤鳙魚;(3)、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人下渚湖中,其中污水中的有機物可以促使藻類大量繁殖,與水中的魚蝦等動物爭奪氧氣,使得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就會導致魚類大最死亡。26、如圖是某同學在公園里做完調查之后,根據自己所學的生物學知識繪制的一幅結構示意圖,

26、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的A、B代表的是生物類群,則A是,B是腐生的細菌真菌;(2)此圖(填“能”或“不能”)表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請寫出圖中的食物鏈;答案:(1)植物(2)能(3)植物蟬螳螂黃雀解析:(1)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2)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圖中包含了上述成分,屬于生態系統。(3)食物鏈:植物(A)蟬螳螂黃雀。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27、同學們為了探究提高栽培植物的產量(?http:?/?/?.?)的方法,做了一個實驗:同學們選擇大白菜作為

27、研究對象進行實驗。他們在三個溫室中分別種植相同數量、生長狀況相似的大白菜幼苗,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控制情況如下表所示:溫室二氧化碳濃度50%50%02%溫度201515(1)如果選擇兩組進行對照實驗,能研究_(填“溫度”或“二氧化碳濃度”)對栽培大白菜產量的影響。(2)種植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第組(?http:?/?/?.?)大白菜比第組長得茂盛,可以說明:在_相同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濃度越_,栽培大白菜的產量就越高。答案:(1);(2)溫度(3)栽培植物的產量還可能與光照強度有關解析:(1)要探究溫度對大白菜產量的影響,就要以溫度為變量設置對照實驗,因此應選擇表中的兩組進行對照實驗;(2)組的溫

28、度一樣,二氧化碳濃度不一樣,第組大白菜比第組長得茂盛,可以說明:在溫度相同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濃度越高,栽培大白菜的產量就越高;(3)增加農作物的產量可以想辦法促進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和溫度、二氧化碳濃度有關外,也與光照強度有關系,因此還可以提出另外一種猜想:栽培植物的產量還可能與光照強度有關。28、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超過一定值(?http:?/?/?.?),葫蘆蘚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廠的煙囪中有二氧化硫排放,為研究二氧化硫對葫蘆蘚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在離煙囪每隔一定距離的地方栽種250株葫蘆蘚,由近至遠分別編號為1組、2組、3組、4組、5組。葫蘆蘚植株死亡數統計如下表(單位:株)。請據此分

29、析作答:(?http:?/?/?.?)(1)二氧化硫使葫蘆蘚的綠葉迅速枯黃,你認為是葉片細胞中的_遭到了破壞,因此葫蘆蘚不能進行_作用合成有機物;(2)表中數據說明;(3)根據實驗結果,你對該化工廠的合理建議是。答案:(1)葉綠體;光合(2)葫蘆蘚受二氧化硫影響的時間越長,死亡的越多(3)燃燒的煤炭等原料進行脫硫處理,建化工廠要遠離人類的居住區,或對排放的污染物進行處理、回收利用等。解析:(1)苔蘚植物的葉只有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破壞細胞內的葉綠體,使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而威脅苔蘚植物的生活,因此我們常把苔蘚植物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2)分析

30、表中的數據可知,葫蘆蘚受二氧化硫影響的時間越長,死亡的越多;(3)由實驗的結果可知,葫蘆蘚受二氧化硫影響的時間越長,死亡的越多因此該工廠應該做一定的改進,如燃燒的煤炭等原料進行脫硫處理,建化工廠要遠離人類的居住區,或對排放的污染物進行處理、回收利用等。29、閱讀下面材料,了解探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下列問題:一次,小明發現有一群螞蟻正在往洞里運食物。觀察思考后,小明提出了一個問題:螞蟻愛吃什么樣的食物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根據自己的生活知識經驗,小明提出了許多假設:螞蟻可能愛吃甜的食物;螞蟻可能愛吃軟的食物;螞蟻可能愛吃小昆蟲。小明針對“螞蟻愛吃甜的食物”這一假設,設計了一個實驗:在一個培養皿的

31、兩端分別放上少許鹽和少許糖,把一只螞蟻放進培養皿中,仔細觀察螞蟻的行為。小明按照實驗設計完成了實驗。經過幾次重復實驗后,得出了結論“螞蟻愛吃甜的食物”。然后他把探究過程和結果與同學進行了交流。(1)本實驗的變量是。(2)小明設計的實驗中放上少許鹽一組起_作用。(3)小明設計的實驗不足之處是_。(4)小明在F步驟幾次重復實驗,目的是。答案:(1)糖(2)對照(3)螞蟻數量少(4)為了排除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誤差解析:(1)和(2)該實驗的變量是糖,探究螞蟻是否愛吃甜的食物,設置加鹽一組作為對照(3)小明設計的實驗不足之處是螞蟻數量少,偶然性較大,實驗結果不夠準確。(4)實驗時,為了排除由偶然性因素

32、引起的誤差,常需要設置重復組,求其平均值。四、問答題(本題共10分)30、(4分)近幾年的春季,我國北方地區,特別是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并出現強勁之勢。沙塵暴天氣給交通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環境問題。(1)目前,我國_和華北一帶冬春經常遭受風沙災害。(2)_風將沙塵吹向華北一帶,形成沙塵暴天氣。(3)試分析造成沙塵暴天氣增多的人為原因_。(4)如何才能減少甚至消除沙塵天氣?請談談你的想法。_答案與解析:(1)西北和東北?(2)西北?(3)濫伐森林、濫墾草地等?(4)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收禁止過度放牧保護現有的森林、草地等(只要答的合理就可以)。31、(6分)制作生

33、態瓶:請選用以下材料中的部分材料,制作生態瓶,并加以分析。備選材料與用具:白色不透明牛奶瓶、綠色透明大雪碧瓶、無色透明大可樂瓶、消毒過的石英砂(完全不溶于水)、無農藥污染的河泥、清水、金魚藻、楊樹帶葉枝條、米蝦(植食性)、孔雀魚(雜食性)、壁虎等。(1)若要制作一個能較長時間相對穩定的生態瓶,所采用的材料中應選用為容器。(2)在石英砂和河泥中,選用,因為它不僅能提供礦物質,而且還具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為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3)將清水注入瓶中時,一定要(選填“注滿”或“不注滿”),然后再放入金魚藻和米蝦或孔雀魚。答案:(1)無色透明瓶?(2)河泥?(3)不注滿解析:(1)無色透明瓶為容器有利

34、于陽光射入,有利于生態瓶中綠色植物在光下固定光能釋放氧氣。(2)石英砂缺乏植物必須的水和無機鹽,河泥不僅能提供礦物質,而且還具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為該生態系統的分解者,分解者可以分解有機物為無機物,供綠色植物再利用。(3)注水不注滿,為了保留空氣,為生態瓶中消費者提供氧氣,然后放入金魚藻作為生產者,米蝦或孔雀魚作為消費者。.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答題卷)說明:考試范圍:第5章生態系統2、本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共4大題31小題;3、所有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卷中相應位置。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35、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問答題(每空2分,共30分)21、(1);(2);(3);22、;23、;24、;25、(1);(2);(3);26、(1);(2);(3);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27、(1);(2);(3);28、(1);(2);(3);29、(1);(2);(3);(4);四、分析計算題(本題10分)30、(1);(2);(3);(4);31、(1);(2);(3)。學校班級姓名考號.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HS版七下科學單元培優卷5(原卷)說明:1、考試范圍:第5章生態系統

36、2、本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共4大題31小題;3、所有答案均填寫在答題卷中相應位置。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A.一個池塘就是一個生態系統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就是一個生態系統C.一片農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構成生態系統D.生態系統中能夠制造有機物的叫生產者2、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的結構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種成分組成B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都以熱量形式散發到大氣中C森林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大于草原生態系統D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通過食物鏈、食物網這種渠道進行的3、下列不屬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是

37、()A.仙人掌的葉變成刺B竹節蟲的身體與竹枝極為相像C森林可以涵養水源D企鵝生活在寒冷的極地,皮下有厚厚的脂肪4、下列生物群體中,屬于種群的是()A.一個湖泊中的所有成蛙B.一個培養皿中的全部生物C.一個生態瓶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藏羚羊5、在農田中的一條食物鏈:小麥田鼠貓頭鷹,噴灑農藥后,體內農藥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別是()A.小麥、田鼠B小麥、貓頭鷹C貓頭鷹、田鼠D貓頭鷹、小麥6、某一生態系統中有綠色植物、細菌、真菌、鼠、蛇、鷹,其中屬于消費者的是()A.細菌、真菌B.綠色植物C.鷹、細菌D.鼠、蛇、鷹7、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草木離不開太陽”,下列對此句話理解正確的是()A.生物的生存需

38、要一定的環境B魚等生物必須生活在淡水中C草木等生物一秒鐘也不能沒有陽光的照射D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只要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草8、一個生態系統的四種生物構成了一條食物鏈,在某一時間它們的相對數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肯定不正確的是()A.該食物鏈可表示為丙甲乙丁B.若乙的數量增加,短期內,丙、丁的數量會增加,甲的數量會下降C.丙固定的太陽能是食物鏈中各種生物的能量來源D甲和乙是消費者,丁是分解者(第8題圖)(第9題圖)9、如圖表示構成某條食物鏈的四種生物的數量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此生態系統中能量最多的是乙B.假設這四中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即甲乙丙丁C.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丙D.圖中的四

39、中生物和分解者構成了該生態系統10、草原生態系統的種群密度和群落結構常會發生劇烈變化,這主要的影響?因素是(?)A?光照強度的變化B?不同季節或年份降雨量的變化C?不同年份氣溫的變化D?食草動物適量的變化11、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生態系統中草食昆蟲屬于初級消費者B.該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光能C該生態系統中的第一營養級是太陽能D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傳遞是逐級遞減的(?http:?/?/?.?)(第11題圖)(第12題圖)(第13題圖)12、豬籠草是一種常綠半灌木,長有奇特的捕蟲葉,能捕獲小蟲,但把它歸為植物,其依據是()A.它是綠色的B.它不能自由

40、運動C.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D.它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13、如圖,曲線a、b、c與某草原生態系統中可組成一條食物鏈的三種生物相對應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a是生產者,則c是分解者B.這條食物鏈可以寫成abcC.若b滅絕,則c的數量先上升后下降D.該生態系統由a、b、c及非生物環境共同構成14、生態農業的最大優點是()A.能量的多級利用B.物質的循環再生C.廢物資源化D.生物相互依存15、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關系的曲線是()ABCD16、為了保護南極的生態環境,到南極考察的科學工不僅要把塑料等難以降解的垃圾帶離南極,還要把糞便等生活垃圾帶離南極,這是因為南極()A缺乏必要的生活設施B缺少生

41、產者C沒有消費者D分解者很少17、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中描寫了影響鴨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B.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C.在食物鏈“ABCD”中,D代表分解者D.仙人掌的葉變成刺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18、為了減小一種昆蟲對農作物的危害,人們引入了專門捕食這種昆蟲的蜘蛛。下圖所示為引入蜘蛛后對這兩個種群數量變化的調查結果。下列對曲線圖的解釋中,正確的是()A由圖中曲線可知,蜘蛛和害蟲之間呈現競爭關系B在期間,若針對害蟲施以殺蟲劑,蜘蛛的數量將會增加得更快C在期間,蜘蛛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期間,兩個種群之間沒有相互作用(第18題圖)(第19題圖)

42、19、某水池有浮游動物和藻類兩個種群,其種群密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專食浮游動物的某種魚(丙),一段時期后,該水池甲、乙、丙三個種群中只剩一個種群下列關于該水池中上述三個種群關系及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和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B甲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C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甲種群D丙和乙既有競爭關系又有捕食關系,最終僅剩下丙種群20、圖甲為自然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圖乙為城市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關的解釋不正確的是()A.圖乙中,人類一定處于第三營養級B圖甲中食肉動物所含的能量約為食草動物所含能

43、量的10%20%C甲生態系統受到DDT農藥污染,污染物濃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動物D圖乙表示的生態系統,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該生態系統會很快退化(第20題圖)(第21題圖)二、問答題(每空2分,共30分)21、某學校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一塊草地的部分生物進行調查,繪出了下面的食物網,請分析回答。(1)該食物網共有?條食物鏈。(2)食蟲鳥與蜘蛛的種間關系是?。(3)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看,該食物網中未標識出來的是生物成分還有。22、維持生態系統的存在,從理論上講不屬于必要成分的是,屬于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A消費者B.分解者C.生產者D.非生物物質和能量23、每個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生活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它

44、獨特的。生物種群和它所生活的環境中的一起組成了一個生態系統。24、我國西北某地,種植了一批速生的白樺樹,由于干旱引起黏蟲的大量繁殖,樹葉被大量吃掉,受災嚴重。由于黏蟲增多,引來了大批以黏蟲為食的鳥,黏蟲的數量被控制,這片林地恢復了原樣。請分析隨著黏蟲的數量被控制,鳥類的數量將會_;這個事實說明生態系統具有_能力。25、我省德清縣的下渚湖是浙江省最大的濕地。下渚湖氣候適宜,環境優美,含有許多野生動、植物資源,就連白鷺也留戀這里的環境,每年冬季到這里越冬。湖水中生長著大量的硅藻、水蚤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也有鰱魚、鳙魚等魚類。其中水蚤以硅藻為食,鳙魚以水蚤為食。下渚湖連著周圍的江河。湖底土質疏松多孔,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強,是天然的蓄水池。(1)下渚湖濕地是一個;(選填“群落”、“生態系統”或“生物圈”)(2)在下渚湖濕地中,大氣中的碳元素主要是通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固定在有機物中,并沿食物鏈傳遞的。寫出其中的一條食物鏈:;(3)如果將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下渚湖中,超過下渚湖濕地的凈化水體的能力,就會導致魚類大量死亡,魚類死亡的可能原因是水中的下降和有毒物質升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