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報告)大學生基礎設施建設調研社會實踐報告_第1頁
(實踐報告)大學生基礎設施建設調研社會實踐報告_第2頁
(實踐報告)大學生基礎設施建設調研社會實踐報告_第3頁
(實踐報告)大學生基礎設施建設調研社會實踐報告_第4頁
(實踐報告)大學生基礎設施建設調研社會實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生基礎設施建設調研社會實踐報告今年暑假已經結束了, 我已經回到學校繼續學習了。 回顧自己在暑假的日子,我感到十分的充實,因為自己度過了一個不尋常的暑假。在暑假里,我參加了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這是我最值得慶幸的事情。什么事情都是在經過之后才會感到事物的不尋常,我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只要自己一直不斷的努力,我就可以做好!為了紀念建國六十周年,落實科學發展觀,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概論課中的理論應用到實踐中,我們組建了社會實踐小分隊,對_(省、市、區、縣)_(省、市、區、縣)的城市基本設施建設變化進行調研。本人將從建國六十年來 _(省、市、區、縣 )城市基本

2、設施變化的事實著手,根據_(省、市、區、縣 )的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建設、 _(省、市、區、縣 )的電訊事業建設, _(省、市、區、縣 )的住宅區、別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項目的建設, _(省、市、區、縣 )煤炭、電力等能源動力項目的建設以及水庫、大壩、污水處理、空氣凈化等環保水利項目的具體情況,抽絲剝繭,找到書中的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之處,從而切實地體會本溪地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妙所在。(一)天造仁賜,山城本溪本溪,因其獨特的地理地貌使城市別具一格。山在城里,城在山中,樓在山上,峰在樓底。本溪坐落在遼寧東部山區, 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山城。 本溪轄本溪、桓仁兩個滿族自治縣和四個_(省、市、區、縣 ),

3、總面積 8420 平方公里,漢、滿、朝、回等 35 個民族的 157 萬本溪人民在這塊土地上生存、創造。本溪歷史悠久,廟后山考古挖掘的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在四五十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本溪物產豐厚,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林業資源、水利資源和旅游資源, 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 是豐饒的煤鐵之城;本溪自然景觀奇特,高山、怪石、洞穴、林海=地熱、泉水、瀑布,應有盡有,美不勝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本溪打破了封閉的 “內陸意識 ”,不斷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 目前已同美國、 日本、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幾百家合資企業,并與世界

4、59 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和文化往來。本溪走出了山城,走向了世界。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產品結構的調整、旅游資源的開發,本溪又在構筑新的 “山水工業城 ”。本溪這座城市正以它的獨特身姿展現于世人。(二)本溪城市好規劃,條條大道通羅馬過去的本溪,寒酸破敗,滿目凋零。建國六十年來,本溪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用于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設。道路拓展延伸,橋梁加寬擴建。近年來,經過改造的裕明路寬敞、明亮、平坦,路邊綠草盎然,雕塑生動;東明路 “三線 ”入地,”消失;路邊高樓粉飾一新,彩色的人行道邊新式鋼化路燈亮化山城;東明文化一條街成了一處新的風景;濱河南路時一條亮麗的彩帶,沿邊的太子河水上樂園蕩漾著城

5、市的歡笑聲。雖說本溪是群山環繞,但密的公路和鐵路、先進的光纜通訊傳輸卻使它與外部世界緊緊相連它東與 _(省、市、區、縣 )_(省、市、區、縣 )和集 _(省、市、區、縣)接壤,南與鳳陽市、寬甸縣為鄰,西與 _(省、市、區、縣 )相接,北與沈陽、撫順毗連。沈本、沈丹高速公路的開通與建設,使得本溪的交通更為便捷,大連港、營口鲅魚圈港、丹東港來去方便,從沈陽桃仙機場沿沈本高等級公路到本溪,僅需 30 分鐘;本溪至朝鮮平壤的國際列車拉近了本溪與海外的距離, 增進了山城與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各城市間的友好往來。走進 “十五 ”,本溪公路里程已達 2448 公里,二級以上公路 393 公里,全市擁有黑色

6、路面 1370 公里,公路橋梁 879 座,計 31602 米,橋涵配套率達 97、5%。目前,本溪已形成以沈本、沈丹高速公路和本桓等干線為框架的四通八達、干支結合、功能完備、便利快捷的路,長達 28 公里的臥龍至小市一級路于 XX年 9 月正式通車, 1060 公里的村通油路工程也于 XX年年全部竣工。國際的開通、程控交換機、無線尋呼、移動電話的普及使本溪這座山城成為了地球村光亮的一點。有道是 “條條大路通羅馬 ”,本溪城市道路和城市郵電通訊建設已經今非昔比。(三)人居玉宇,碧水藍天六十年來,本溪的金融、保險、文化、藝術、教育、醫療、廣播、電視、餐飲、旅游等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建國初期,_(

7、省、市、區、縣 )的住宅面積僅有 88、4 萬平方米,到 XX年,全市住房面積已達到1355 萬平方米。 _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僅2、3 平方米,而改革開放20 年后的 _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達到 16、25 平方米。今天,低矮的小平房成了歷史的遺跡,林立的高樓展現著現代城市的雄姿。過去,本溪最高的樓只不過三四層,而十年前,32 層的高樓已矗地聳天。 “本溪長高了 ”每個久居山城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每一個闊別的游子有這樣的感嘆。現如今, 32 層已經不是最高的建筑了。(四)八山一水一分田本溪,是座富饒的城市,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林業資源、水利資源和旅游資源。本溪的自然資源格局是 “八山

8、一水一分田 ”,生態環境極佳, 素有 “山上搖錢樹,地下聚寶盆 ”之稱。本溪是地質的搖籃,有 14 種地質學界公認的典型地質剖面以本溪地名命名,被稱為“天然的地質博物館 ”。本溪礦產資源豐富,_(省、市、區、縣 )因礦而立,以礦而興,目前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45 種,已經開發利用的礦產有29 種,鐵、煤、石灰石、耐火粘土等儲量大、 開采價值高,貴金礦、地熱資源開發前景廣闊。全市固體礦石年產量 2284、85 萬噸,礦石年產值為 12 億元,被譽為 “工業糧倉 ”。本溪的森林資源更為可觀,既有原始森林,又有新植萬頃人工林,使山山疊翠,嶺嶺成蔭。本溪森林蓄積量3085 萬立方米,全地區森林覆蓋率達7

9、2%,列全國前茅,居遼寧首位。本溪的水資源十分豐富,200 余條大小河流年地表徑流量 57 億立方米,可開發水電資源 35、4 萬千瓦時,遼寧蓄水量最大的水庫 渾江水庫如一條飄帶鋪展在風光秀麗的桓仁;國家重點水利建設工程 觀音閣水庫更給本溪的水力、電力、漁業、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溪雖是 “一分田 ”,但聰明的本溪人利用有限的耕地發展自己,不僅農村的“米袋子 ”和城市的 “菜籃子 ”基本實現自給,還培育出了遠近聞名的 “京租貢米 ”、“早大白馬鈴薯 ”等一批優良農作物。隨著社會的發展的需要、產品結構的調整、旅游資源的開發,本溪又在構筑新的 “山水工業城 ”了。這一切,都是在建國后,特

10、別是改革開放后,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本溪人勤懇創造的結果。(五)繼往開來,本溪前途光明通過對建國六十年來的_(省、市、區、縣 )的城市基本設施建設變化的調研,不難發現 _(省、市、區、縣 )的城市化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在本溪地方的努力下,在本溪人民的辛勤勞動下,一座既現代又美麗的城市正閃耀在祖國廣闊的土地上。 本溪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首先,國家提供的優惠的政策和正確的方針的引導是主要條件;其次,本溪市卓越的地理條件和資源條件是客觀支持; 再次,本溪政府和人民的辛勤創造是主觀條件;最后,建國六十年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本溪人進步的巨

11、大動力。在本溪,山是嬌羞的少女,水是透明的輕紗;山是英勇的武士,水是神奇的鎧甲。流動的水,奔涌著旺盛;凝重的山,書寫著永恒。本溪的山,挺立是一道脊梁,采掘是一片富礦,大山敞開了胸襟,展示著無盡的富有;本溪的水,流淌是一條玉帶,積聚是一股強力,流水活躍了身軀,呈現著無限的妖嬈。本溪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仍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眼下的本溪滿族自治縣高官鎮儼然成了一個大工地: 小市至高官的二級公路正在緊張施工, 月底即可通車;坐落在太子河沿岸的高官工業園區正在辦理相關手續,規劃設計項目用地;立項投資 1400 萬元的變電所改造工程已經開工,供電能力將由1 萬 kms 提高到 4 萬kms這是這個鎮夯實項目基礎工程, 聚集發展生產要素所采取的具體措施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本溪的城市會越來越美麗,本溪的明天會更好。雖然自己還是有著很多的地方需要提高,不過自己一直都在努力,不斷的進步中,我得到了更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