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高血壓臨床特點及家族史分析_第1頁
老年女性高血壓臨床特點及家族史分析_第2頁
老年女性高血壓臨床特點及家族史分析_第3頁
老年女性高血壓臨床特點及家族史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老年女性高血壓臨床特點及家族史分析論文導讀::老年女性高血壓臨床特點及家族史分析,護理論文。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和視網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1。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為了進一步了解和探索女性高血壓的發病特點以及家族史高血壓患者的發病特點,我院對168例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對比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22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女性高血壓患者168例,所有患者的疾病診斷按照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

2、標準:血壓140/90mmHg(1mmHg=0.133kPa),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明顯的心、肝、腎功能異常和甲狀腺疾病患者。按照有無家族史分為家族史陽性組和家族史陰性組,高血壓家族史系指家族中父母至少1人,直系親屬中有1人或1人以上患有原發性高血壓。其中,家族史陽性組84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65.1歲;家族史陰性組84例護理論文,年齡4673歲,平均年齡59.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指標檢查采集兩組患者空腹12h的靜脈血,分離血漿,檢測血糖、甘油三酯、肌酐、尿素氮、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計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較和分析兩組患者發

3、病年齡和血壓級別進行對比分析。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構成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構成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家族史陽性組患者發病年齡較家族史陰性組患者小,差異顯著(P0.01);在血壓級別比較中,1級和2級高血壓的發生率家族史陰性組明顯高于陽性組(P0.05),但3級明顯低于陽性組,差異顯著(P0.01)。見表1。 表1兩組患者發病年齡和血壓級別的比較(%,s) 組別 n 發病年齡 高血壓1級 高血壓2級 高血壓3級 家族史陽性組 84 41.210.2 25 16 43 家族史陰性組 84 47.

4、311.4 38 28 18 x2或t 3.65 4.29 4.43 16.09 P 0.01 0.05 0.05 0.01 3臨床特點 3.1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調查發現,初產婦、孕婦年齡18歲或40歲、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壓病史及家族病史、慢性高血壓、營養不良,低社會經濟狀況,都增加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對這類患者應該認真檢測血壓。在610天時進行低鹽飲食6g/日,嚴重時加用利尿劑,并加用鎮靜劑以阻斷丘腦及大腦皮層間沖動的傳導,從而控制神經精神癥狀,減輕緊張綜合征的癥狀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3.2容易發生合并癥。老年高血壓的發病基礎是動脈硬化,而收縮

5、壓的增加又會加重和加速動脈硬化。腦血管和心血管的硬化為最嚴重的伴隨癥。收縮壓使腦血管和心血管意外的發生率明顯升高。經大量臨床分析證實,有高血壓病史比無高血壓病史的冠心病死亡率高2.35.0倍。在血壓測量值增高的老年人中,有部分人實際血壓并不高。這主要是因其肱動脈硬化,袖帶不能正常壓迫而致。這種假象稱之為假性高血壓。此現象亦有隨年齡增加之趨勢,不能冒然降壓。 3.3血壓的變化收縮壓升高明顯,舒張期血壓升高較慢,導致脈壓差加大,如主動脈明顯硬化,舒張期則無明顯增高;血壓隨體位變動而變化,由于血管硬化,對張力和壓力變動的調節能力減弱所致;血壓隨季節、晝夜變化,部分老年人的血壓在夏季較低護理論文,而冬

6、季較高或晝夜之間變化明顯,收縮壓的變動范圍可達40mmHg(5.3kPa)以上,舒張壓的變動范圍可達20mmHg(2.6kPa)。 4討論 臨床研究表明,家族史是高血壓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有家族史的人患高血壓的危險是無家族史的2倍3。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發病年齡較早,血壓水平偏高,血壓分級屬于最高級,極易對患者造成突發性的傷害,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對年輕的初發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應注意對其家族成員的普查,盡早發現家族中無癥狀的高血壓患者,做到早期干預。在本案例中,家族史陽性組患者發病年齡較家族史陰性組患者低,差異顯著(P0.01);在血壓級別比較中,1級和2級高血壓的發生率家族史陰性組明顯高于陽性組(P0.05),但3級明顯低于陽性組,差異顯著(P0.01)。 【參考文獻】1陳明衛,左春林,鄧大同,糖尿病和高血壓家族史對糖耐量正常人群遺傳表型影響的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2,15(4):3030-305.2茍志平,宋鎮,周黎黎,有家族史高血壓病患者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