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演練 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的鑒賞【含答案】_第1頁
2022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演練 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的鑒賞【含答案】_第2頁
2022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演練 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的鑒賞【含答案】_第3頁
2022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演練 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的鑒賞【含答案】_第4頁
2022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演練 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的鑒賞【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的鑒賞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9分)霽夜孔平仲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注】霽:雨后或雪后轉晴。孔平仲:宋代詩人,詩歌以“流麗清整,通暢明快”見長。寂歷:寂靜冷清。簾櫳:窗簾和窗牖。1.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古人有悲秋之傳統,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李白之稱“秋興逸”,這首詩在意境塑造和情感傳達上也有“秋興逸”的意味。B.詩篇以“秋興”為主題,但不作空泛議論,詩人匠心獨運,將過去現在、室內室外的諸種景物融為一體。尤其注意捕捉具

2、體景物,以表現詩人的感受。C.最先觸發作者詩情的,是闖入夢境的墻上響鈴,然而詩人先寫從簾櫳透入室內的月色,即先寫醒后所見,次句再寫夢醒,這是倒敘的手法。D.作者選取描寫了秋月、秋聲、秋葉和秋螢等典型意象表現“秋興”。整首詩景物安排由明朗轉向幽暗,明暗的起伏變化成為本詩的詩脈。2.有學者認為這首詩的核心在于一個“清”字,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清”的。 (6分)答:二、(云南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3、4題。(9分)【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四時佳興(春)元鐘嗣成梅花漏泄陽和信,才殘臘又新春。東風北岸冰消盡。元夜過,社日臨,中和近。天氣氤氳,花柳精神。駕香輪,馳玉勒,醉游人。清明過了

3、,飛絮紛紛。隔孤村,聞杜宇,怨東君。嘆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塵。寂寂落花傷暮景,萋萋芳草怕黃昏。【注】【南呂】罵玉郞過感皇恩采茶歌:這是“南呂”中較為常見的帶過曲,即用同屬“南呂”,宮調的三個曲牌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組成一曲。3.下列對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梅花漏泄陽和信”與“梅柳渡江春”的“梅”一樣,都是預報春天來臨的信使。B.殘臘、新春相續,元夜、社日、中和、清明又接連而來,暗示了春天腳步的匆匆。C.“香輪”代車子,“玉勒”指坐騎,香車寶馬,車水馬龍,呈現出游春的熱鬧場景。D.曲中春景美麗,游人陶醉,處處洋溢著輕松愉悅之情,與題目中的“佳興”呼應。4.本曲完

4、整而生動呈現了春天來了又去的這一個過程,詩人是如何呈現的?請結合全曲做簡要分析。(6分)答: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9分)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寬。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注】顏錢塘:指錢塘縣令顏某,古人習慣以地名稱該地行政長官。渤澥:渤海的古稱。5.下面對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鳴弦暫輟彈”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賤任單父縣縣令時鳴琴不下堂而把縣城治理好的典故,稱贊顏錢塘善理政。B.前四句寫觀潮盛況。錢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觀賞者,人們紛紛來到錢塘江邊,等著看江潮涌起的壯觀美景。C.“凜生寒”呼

5、應著“來似雪”,從觀潮人的觸覺感受來寫,尤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撲面而來,凜然生寒。D.孟浩然在詩中刻畫的山水形象常常與他本人的氣質合而為一,本詩中“錢塘潮”的形象就與詩人淡泊灑脫的氣質一致。6.本詩與宋代潘閬的酒泉子長憶觀潮詞,被評家譽為詠錢塘潮的“雙璧”。本詩是怎樣表現錢塘潮的?請結合本詩分析。(6分)答:四、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7、8題。(9分)仙呂混江龍白樸斷人腸處,天邊殘照水邊霞。枯荷宿鷺,遠樹棲鴉。敗葉紛紛擁砌石,修竹珊珊掃窗紗。黃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7.下列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從體制上講,“仙呂”

6、為宮調,“混江龍”為曲牌。B.“斷人腸處”,意為“令人肝腸寸斷的是”,起筆直抒胸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調,讓整曲籠罩在傷心悲痛的氣氛中。C.“殘照”“枯荷”“棲鴉”等意象,用細節描寫寫出夕陽西下,草木衰敗的深秋景致,便于作者借景抒情,委婉含蓄地表達情感。D.尾句描繪天色將暝,暮色四合,搗衣聲起,“砧杵”指搗衣石和棒槌,暗指女子思念遠方的征人。8.白樸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深具文采,精于度曲。在此曲中,“敗葉紛紛擁砌石,修竹珊珊掃窗紗”為寫景佳句,該句是如何體現白樸“深具文采”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五、(甘肅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9分)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駿馬似風飆,鳴鞭

7、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注】渭橋:位于唐代長安西北渭水上。辭漢月:指離開京城。天驕:指匈奴,這里指敵人。星芒:指旌頭星的光芒。星芒盡:指戰爭結束。海霧:沙漠上的霧氣,指戰爭的氣氛。霍嫖姚:指霍去病,漢武帝時名將,曾做過嫖姚校尉。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戰馬飛奔出渭橋,風馳電掣,既說明兵強馬壯、軍隊士氣旺盛,又渲染了軍情急迫的緊張氣氛。B.頷聯直接描寫戰場廝殺的場景,“彎弓”與“插羽”形象表現了戰爭的殘酷,也照應了首聯的內容。C.頸聯描寫“破天驕”后的景象,戰爭結束后,敵軍營寨空無一人,可見敵軍大敗,側

8、面表現了將士們神勇無比。D.尾聯是說軍隊凱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這樣的大將才能被繪像于麒麟閣,“獨有”二字略有諷刺當政者之意。10.作者是如何表現將士們的英雄形象和獻身精神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六、(內蒙古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9分)詠懷二首(其一)李賀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注】此詩是李賀因不得舉進士,賦閑在昌谷家中所作。長卿,即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官場一直不得意,最終棄官而去,與其妻卓文君一起閑居茂林家中。金泥:水銀和金子攪拌用于涂封封口。此處指的是涂封封禪時用的封禪書。相如死后,他的封禪

9、書被漢武帝奉為至寶。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第二句寫修長的綠草從石井欄上披掛下來,靜靜地低垂著,這里遠離塵囂,雖安謐靜寂,但也蕭條荒涼。B.頷聯寫司馬相如用琴聲向妻子卓文君傾訴心曲,望著她那在春風吹拂下微微晃動的美麗鬢影,陶然欲醉。C.詩歌前四句描繪了司馬相如居住的茂陵的周邊環境,以及司馬相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D.頸聯寫梁王和武帝都沒有重用才氣縱橫的司馬相如,而是把他當成斷殘的草梗一樣棄置不用。12.本詩在抒發詩人的情感時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賞析。(6分)答:七、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3、14題。(9分)聽 話 叢 臺李遠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

10、臺。云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注】叢臺:在今河北邯鄲市內。相傳戰國時趙武靈王為閱兵和歌舞而筑,趙武靈王常攜寵愛的惠妃登臺玩樂。襄國:古縣名,位于河北邢臺西南。1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借朋友游臺之事,抒發自己的感慨。首聯寫朋友剛從趙地回來,向我介紹說他曾登上古代的叢臺,交代了作詩的緣由。B.作者站在叢臺上,看到白云繚繞的襄國遠在天邊、綠樹夾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寫出趙地的恢弘氣象,也襯托了叢臺的高峻。C.尾聯將往日趙武靈王時的豪侈、繁華與當下叢臺上長滿綠苔任憑風吹雨打的荒蕪景象作對比,極言繁

11、華不再的落寞凄涼之感。D.詩中用白云、樹木、綠苔、山鳥、野花等意象,巧妙地與叢臺昔日的人、事、物相關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無窮。14.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詩評中評論此詩說“變成留作四字,有稚氣,有俗韻”,對詩中的稚俗氣韻多有褒揚之意。請結合詩句對此進行賞析。(6分)答:【加固訓練】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小題。(9分)寄 黃 幾 復黃庭堅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此詩作于神宗元豐八年,其時詩人監德州(今屬山東)德平鎮。黃幾復:詩人少時好友,時為廣州四會縣令。四立壁:家徒四壁之

12、意。蘄:同“祈”,祈求。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為良醫的說法,詩中意思指黃幾復善治國。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首句寫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顯露懷念友人、望而不見之意。B.頷聯巧用六個意象排列出十年間的情景,跨越時空,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C.詩人借四立之壁寫友人生計艱難,無以支撐,從而突出友人為官環境的艱苦。D.本詩最后一句以景襯情,以凄涼的景象,表達內心的不平和對人才的憐惜。2.同樣是鴻雁傳書,寄黃幾復與下列句子相比,在運用手法、表情達意方面有何不同?請結合句子具體分析。(6分)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衡陽猶有

13、雁傳書,郴陽和雁無。(秦觀阮郎歸)答:古代詩歌閱讀-表達技巧的鑒賞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9分)霽夜孔平仲寂歷簾櫳深夜明,睡回清夢戍墻鈴。狂風送雨已何處?淡月籠云猶未醒。早有秋聲隨墮葉,獨將涼意伴流螢。明朝準擬南軒望,洗出廬山萬丈青。【注】霽:雨后或雪后轉晴。孔平仲:宋代詩人,詩歌以“流麗清整,通暢明快”見長。寂歷:寂靜冷清。簾櫳:窗簾和窗牖。1.下列對這首宋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古人有悲秋之傳統,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如李白之稱“秋興逸”,這首詩在意境塑造和情感傳達上也有“秋興逸”的意味。B.詩篇以“秋興”為主題,但不作空泛議論,詩人匠心獨運,將過去現在、室內

14、室外的諸種景物融為一體。尤其注意捕捉具體景物,以表現詩人的感受。C.最先觸發作者詩情的,是闖入夢境的墻上響鈴,然而詩人先寫從簾櫳透入室內的月色,即先寫醒后所見,次句再寫夢醒,這是倒敘的手法。D.作者選取描寫了秋月、秋聲、秋葉和秋螢等典型意象表現“秋興”。整首詩景物安排由明朗轉向幽暗,明暗的起伏變化成為本詩的詩脈。選D。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D項,“景物安排由明朗轉向幽暗”錯誤。由“狂風送雨”到“淡月籠云”,再到“涼意伴流螢”,詩歌描寫了先雨后晴的場景,景物安排上是由幽暗轉向明朗。2.有學者認為這首詩的核心在于一個“清”字,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現“清”的。 (6分)答:本題考查鑒賞古

15、代詩歌的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對詩歌中核心詞的分析,應結合全詩內容,分析詩中運用的藝術手法及其表達效果。清,有清靜、清新、清爽、清冷之意。清靜:作者在提起“狂風送雨已何處”時,暗示讀者,雨霽之前有一陣狂風暴雨。這狂風暴雨和詩人眼前清寂的霽夜,恰又構成鮮明的對比。清新:“淡月籠云”是從視覺角度描寫的,“涼意”是從觸覺角度描寫的,“秋聲隨墮葉”是從聽覺角度描寫的,詩中運用了多種感官,為讀者營造出清新的環境氛圍。清爽:尾聯作者想象經過暴雨洗過的廬山應是“萬丈青”般的景象,運用想象(虛寫),使詩境不局限于雨霽。清冷:詩中以訴諸聽覺的“戍墻鈴”的清冷之聲與此刻的靜謐相互映襯,即所謂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這

16、便更顯得清寂。答案:對比:作者以清晨秋葉的墜落聲,戍墻上的清冷的鈴聲與昨夜的狂風暴雨對比映襯,突出一夜暴風雨之后,夜雨初霽的清靜。多種感官:從視覺角度寫“淡月籠云”,從觸覺角度寫“涼意”,從聽覺角度寫“秋聲隨墮葉”,營造出一種清凈、清新之感。想象:詩歌尾聯作者想象經過暴雨洗過的廬山,必然是一片青翠,給人清爽之感。以動襯靜:以落葉聲、清冷的鈴聲反襯夜雨之后秋夜的清冷、寂靜。(每點2分,任答三點即可)二、(云南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3、4題。(9分)【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四時佳興(春)元鐘嗣成梅花漏泄陽和信,才殘臘又新春。東風北岸冰消盡。元夜過,社日臨,中和近。天氣氤氳,花柳精神。駕香

17、輪,馳玉勒,醉游人。清明過了,飛絮紛紛。隔孤村,聞杜宇,怨東君。嘆芳辰,已三分,二分流水一分塵。寂寂落花傷暮景,萋萋芳草怕黃昏。【注】【南呂】罵玉郞過感皇恩采茶歌:這是“南呂”中較為常見的帶過曲,即用同屬“南呂”,宮調的三個曲牌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組成一曲。3.下列對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梅花漏泄陽和信”與“梅柳渡江春”的“梅”一樣,都是預報春天來臨的信使。B.殘臘、新春相續,元夜、社日、中和、清明又接連而來,暗示了春天腳步的匆匆。C.“香輪”代車子,“玉勒”指坐騎,香車寶馬,車水馬龍,呈現出游春的熱鬧場景。D.曲中春景美麗,游人陶醉,處處洋溢著輕松愉悅之情,與題目

18、中的“佳興”呼應。選D。“處處洋溢著輕松愉悅之情”表述錯誤,該曲前半部分是于美景和快樂中寫出春去匆匆,暗含惜春之情,后半部分轉入抒發傷逝之悲,更為憂傷。4.本曲完整而生動呈現了春天來了又去的這一個過程,詩人是如何呈現的?請結合全曲做簡要分析。(6分)答: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和表現手法的把握能力。解答題目,首先要指出表現手法,然后結合語句內容進行分析,最后扣到情感和效果上。答案:以時間為序。作者由梅花報春寫起,依次呈現初春雪融、仲春花盛和暮春絮飛的場景,完整呈現了春來又去的過程。對比。在過節的熱鬧、游春的陶醉和面對飛絮鵑啼的嘆息的對比中,在春來的生機與春逝的凋零的對比中,春來了,又去了。擬人。花柳

19、有精神,花會憂傷害怕,將人之動作情感賦予花草,生動描寫出花草繁盛與衰敗時的不同面貌。視聽結合。曲中既寫眼見之繁花與飛絮,也寫耳聽之人聲與鵑啼,生動再現了春的全貌。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9分)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寬。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注】顏錢塘:指錢塘縣令顏某,古人習慣以地名稱該地行政長官。渤澥:渤海的古稱。5.下面對這首唐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鳴弦暫輟彈”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賤任單父縣縣令時鳴琴不下堂而把縣城治理好的典故,稱贊顏錢塘善理政。B.前四句寫觀潮盛況。錢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觀

20、賞者,人們紛紛來到錢塘江邊,等著看江潮涌起的壯觀美景。C.“凜生寒”呼應著“來似雪”,從觀潮人的觸覺感受來寫,尤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撲面而來,凜然生寒。D.孟浩然在詩中刻畫的山水形象常常與他本人的氣質合而為一,本詩中“錢塘潮”的形象就與詩人淡泊灑脫的氣質一致。選D。D項,本詩中的錢塘潮形象不是“淡泊灑脫”,而是“雄健壯美”。6.本詩與宋代潘閬的酒泉子長憶觀潮詞,被評家譽為詠錢塘潮的“雙璧”。本詩是怎樣表現錢塘潮的?請結合本詩分析。(6分)答:本題考查對詩歌的表達技巧的理解與掌握能力,須對詩歌的內容做細致的分析。“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未見江潮,先聞其聲,潮聲巨大,猶如雷震,并且震動百里。首

21、句五個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氣勢,先聲奪人,很有力量。次句描述縣令暫停公務前往觀潮,字面上卻以“鳴弦暫輟彈”出之,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賤任單父縣縣令時,鳴琴不下堂而把縣城治理好的典故,稱贊顏錢塘善理政。三、四句寫人們連騎涌出,急速趕到江岸上觀潮,進一步渲染氣氛。五、六句描繪錢塘江潮到來的壯麗景象。但詩人不是直接寫潮,上句以秋云迥襯托江潮遠遠而來,下句借浮天渤澥表現潮的浩闊,充分地表現出大潮澎湃激蕩的偉力。到了“驚濤來似雪”,才正面描繪江潮涌來,噴雪濺珠,驚心動魄。但立刻又以“一坐凜生寒”收束全篇,戛然而止。“凜生寒”呼應著“來似雪”,從觀潮人的觸覺感受來寫,尤為奇景,使讀者也感到江潮撲面而來,凜然生寒

22、。一般觀潮詩往往只極力描寫大潮的雄偉壯麗,而這首詩從人和潮兩方面來寫。寫人主要寫聽潮,寫出觀,寫待潮,寫觀潮,寫觀感,寫出了觀潮的全過程。寫潮用了一虛筆一實筆:虛是“百里聞雷震”,寫遙聞潮聲;實是“驚濤來似雪”,正面寫大潮的雄奇偉麗。答案:多感官結合:“百里聞雷震”“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分別從聽覺、視覺和觸覺等方面來表現錢塘潮聲勢巨大,驚心動魄。 側面表現:通過觀潮的人來側面表現錢塘潮,寫人們聽潮、出觀、待潮、觀潮、觀感,層層渲染,來表現錢塘潮的奇觀。比喻:“驚濤來似雪”通過比喻手法,正面描繪江潮涌來噴雪濺珠的情景,令人驚心動魄。四、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7、8題。(9分)仙呂混江龍白樸

23、斷人腸處,天邊殘照水邊霞。枯荷宿鷺,遠樹棲鴉。敗葉紛紛擁砌石,修竹珊珊掃窗紗。黃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7.下列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從體制上講,“仙呂”為宮調,“混江龍”為曲牌。B.“斷人腸處”,意為“令人肝腸寸斷的是”,起筆直抒胸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調,讓整曲籠罩在傷心悲痛的氣氛中。C.“殘照”“枯荷”“棲鴉”等意象,用細節描寫寫出夕陽西下,草木衰敗的深秋景致,便于作者借景抒情,委婉含蓄地表達情感。D.尾句描繪天色將暝,暮色四合,搗衣聲起,“砧杵”指搗衣石和棒槌,暗指女子思念遠方的征人。選C。C項,“用細節描寫

24、”錯,此曲寫景應為白描。一般來說白描指的是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辭藻修飾與渲染烘托;細節描寫指的是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8.白樸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深具文采,精于度曲。在此曲中,“敗葉紛紛擁砌石,修竹珊珊掃窗紗”為寫景佳句,該句是如何體現白樸“深具文采”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中國古典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說恨,而是借助外界事物來表達,作者慣用的手法便是借景抒情,但寫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異,常用的寫景方式有:比喻、夸張、疊詞、雙關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正側面結合、動靜視聽結合、色彩渲染、虛實結合等表現手法的運用。答案:借景抒情,

25、情景交融,焦黃干枯的“敗葉”,冷清的“修竹”,含蓄委婉地表達出作者此時內心的愁苦、孤寂。“擁”和“掃”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用落葉爭著去擁抱石階,竹葉輕掃窗紗,寫出深秋的凄清冷寂。運用疊詞“紛紛”“珊珊”增強語言的韻律感,富有音樂美,描繪出落葉紛紛,竹影婆娑的深秋之景。五、(甘肅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9、10題。(9分)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注】渭橋:位于唐代長安西北渭水上。辭漢月:指離開京城。天驕:指匈奴,這里指敵人。星芒:指旌頭星的光芒。星芒盡:指戰爭結束。海霧:沙漠上的霧氣,指戰爭的氣氛

26、。霍嫖姚:指霍去病,漢武帝時名將,曾做過嫖姚校尉。9.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寫戰馬飛奔出渭橋,風馳電掣,既說明兵強馬壯、軍隊士氣旺盛,又渲染了軍情急迫的緊張氣氛。B.頷聯直接描寫戰場廝殺的場景,“彎弓”與“插羽”形象表現了戰爭的殘酷,也照應了首聯的內容。C.頸聯描寫“破天驕”后的景象,戰爭結束后,敵軍營寨空無一人,可見敵軍大敗,側面表現了將士們神勇無比。D.尾聯是說軍隊凱旋后只有像霍嫖姚這樣的大將才能被繪像于麒麟閣,“獨有”二字略有諷刺當政者之意。選B。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的能力,B項,分析不當。頷聯并沒有直接描寫戰場廝殺場景,在“彎弓”“

27、插羽”之間就迅速結束了戰爭,照應了首聯的內容戰役迅捷有力。10.作者是如何表現將士們的英雄形象和獻身精神的?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表達技巧的能力,要聯系注釋,從手法入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首句寫戰馬飛奔,有如風馳電掣,寫“駿馬”實際上是寫駕馭駿馬的健兒們,馬壯是為了借喻兵強,“出渭橋”而“鳴鞭”,正所謂快馬加鞭,進一步烘托出健兒們的急切心情,也渲染了軍事任務的緊迫和唐軍士氣的旺盛,是側面描寫;從“彎弓”到“插羽”,這些動作描寫,表現將士們的神勇無比;尾聯用霍去病的典故,突出將士們報效祖國的英雄主義氣概和獻身精神。答案:側面描寫。首聯寫奔馳的駿馬、催馬前進的鞭聲

28、,從側面襯托將士們斗志昂揚、殺敵心切的形象特點。細節描寫(動作描寫)。頷聯通過彎弓搭箭的細節描寫(動作描寫),表現將士們的神勇無敵。用典。尾聯用霍去病建功立業的典故突出將士們報效國家的英雄主義氣概和獻身精神。六、(內蒙古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2題。(9分)詠懷二首(其一)李賀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注】此詩是李賀因不得舉進士,賦閑在昌谷家中所作。長卿,即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官場一直不得意,最終棄官而去,與其妻卓文君一起閑居茂林家中。金泥:水銀和金子攪拌用于涂封封口。此處指的是涂封封禪時用的封禪書。相如死后,他

29、的封禪書被漢武帝奉為至寶。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第二句寫修長的綠草從石井欄上披掛下來,靜靜地低垂著,這里遠離塵囂,雖安謐靜寂,但也蕭條荒涼。B.頷聯寫司馬相如用琴聲向妻子卓文君傾訴心曲,望著她那在春風吹拂下微微晃動的美麗鬢影,陶然欲醉。C.詩歌前四句描繪了司馬相如居住的茂陵的周邊環境,以及司馬相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D.頸聯寫梁王和武帝都沒有重用才氣縱橫的司馬相如,而是把他當成斷殘的草梗一樣棄置不用。選A。本題主要考查詩歌內容賞析。A項,“但也蕭條荒涼”說法錯誤,“綠草”一句勾勒出一幅形態逼真、情趣盎然的畫面。12.本詩在抒發詩人的情感時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30、?請簡要賞析。(6分)答:本題主要考查表現手法。前四句欲抑先揚,描寫司馬相如被漢武帝遺棄后與愛妻卓文君在茂陵家閑居時的恩愛閑逸的生活。碧綠的蔓草掛滿了井邊的石欄,環境是那么優美寧靜。相如白天無事,不免又對著知音文君彈起琴來,那曲曲幽韻傳達出多少難言的心事。和煦的春風吹亂了文君美麗的鬢影。這里表面上寫得悠閑自得,充滿了一片天倫之樂,實際卻吐露出一種懷才不遇的深深寂寞和感慨。后四句明寫梁王與武帝把相如像斷草敗梗一般地拋棄,只是武帝更懂得打一下、拉一把的政治權術,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還要利用相如的遺著封禪書,為自己涂脂抹粉。似乎都是寫司馬相如,其實詩人已經巧妙地將自己融化進去,借史抒懷,抒發自己懷才

31、不遇的苦悶之情。答案:借史抒懷。詩人借司馬相如不被重用的遭遇,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欲抑先揚。本詩旨在抒發自己的怨憤之情,卻從描寫司馬相如的閑適生活入手,前后表達的感情不同,先揚后抑。七、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3、14題。(9分)聽 話 叢 臺李遠有客新從趙地回,自言曾上古叢臺。云遮襄國天邊去,樹繞漳河地里來。弦管變成山鳥哢,綺羅留作野花開。金輿玉輦無行跡,風雨惟知長綠苔。【注】叢臺:在今河北邯鄲市內。相傳戰國時趙武靈王為閱兵和歌舞而筑,趙武靈王常攜寵愛的惠妃登臺玩樂。襄國:古縣名,位于河北邢臺西南。1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借朋友游臺之事,抒發自己的感慨。

32、首聯寫朋友剛從趙地回來,向我介紹說他曾登上古代的叢臺,交代了作詩的緣由。B.作者站在叢臺上,看到白云繚繞的襄國遠在天邊、綠樹夾岸的漳河蜿蜒地上,既寫出趙地的恢弘氣象,也襯托了叢臺的高峻。C.尾聯將往日趙武靈王時的豪侈、繁華與當下叢臺上長滿綠苔任憑風吹雨打的荒蕪景象作對比,極言繁華不再的落寞凄涼之感。D.詩中用白云、樹木、綠苔、山鳥、野花等意象,巧妙地與叢臺昔日的人、事、物相關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令人回味無窮。選B。本題是綜合性考查題目,考查理解分析詩歌的內容、手法、語言、情感等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逐句翻譯詩句,把握詩歌的意象,分析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領悟作者表達

33、了怎么樣的思想情感,思考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再對照選項一一確認并得出答案。B項,“作者站在叢臺上”說法有誤。由詩歌標題可知本詩是詩人聽友人談論叢臺而作,詩歌首聯寫有個朋友剛剛從趙國回來,說他曾經登上過古代的叢臺,所以站在叢臺上的不是作者。14.清人查慎行在初白庵詩評中評論此詩說“變成留作四字,有稚氣,有俗韻”,對詩中的稚俗氣韻多有褒揚之意。請結合詩句對此進行賞析。(6分)答:頸聯中“變成”“留作”是動詞,弦管指管弦樂器,代指音樂;綺羅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這里寫音樂變成了山鳥叫聲,五顏六色的絲綢衣飾變成開放的野花。這兩個詞使詩句構成比喻的修辭,形象地寫出叢臺上,山鳥啼鳴,野花盛開,綠苔遍地,一片荒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