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名族春節習俗介紹課件_第1頁
少數名族春節習俗介紹課件_第2頁
少數名族春節習俗介紹課件_第3頁
少數名族春節習俗介紹課件_第4頁
少數名族春節習俗介紹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HAPPY NEW YEAR習俗介紹少|數|民|族春|節|習|俗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歲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匯報人:XXX 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前言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幾千年的文化積淀和約

2、定俗成,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形成一套完整的春節習俗。雖然一些習俗大同小異,但每個民族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也讓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年俗。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01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歷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即開始。除了掃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要把放有哈達的整只牛、羊獻給至親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親朋間互贈哈達,恭賀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0203蒙古族春節習俗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壯族春節習俗正月

3、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壯族的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卻不吃。壯族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大的一、二斤重,小的有二、三兩。除此還有一種“鳳莫”,意為特大粽子,重達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稱一絕。01020304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藏 族大約公元13世紀,薩迦王朝統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即使是經濟條件較差的人,也要預

4、備一件過年的袍子,或者一兩樣粗糙的裝飾品,藏話叫薩舉,即新裝。這些當然出自藏胞愛美的天性。但也有說法,神王辛者曲杰,要從銅鏡里觀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興,再給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爛爛,他心煩,降下災害和瘟疫。因此,過年穿新衣,有取悅于神王的意思。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走出喧嘩熱鬧的街市,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藏歷正月初五,拉薩郊區的農人要舉行隆重的開犁禮。農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強壯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額頭貼著酥油圖案,犄角上插著紅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掛彩緞,緞子上綴滿貝殼和松石,尾巴上系著五彩繽紛的綢帶,用花枝招展來形容,是毫不

5、過分的。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白 族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子夜過后,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飯后,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布依族布依族在除夕前要準備粑粑、米酒等節日食品,除夕夜守歲至天明。雄雞報曉,姑娘們爭先恐后到河邊擔水,誰先擔回第一擔水,就說明她最勤勞、最幸福。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朝鮮族朝鮮族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將人們帶入新的一年。在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舉行壓跳板、拔河等比賽。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傳統的慶祝

6、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為福,意味他們的兒孫健康、進步、萬事如意。隨后,大家圍著點燃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吶樂曲翩翩起舞。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達斡爾族春節,是達斡爾族的大節,極為隆重。達斡爾人稱春節為“阿涅”,意為歲首,達斡爾人春節要從初一過到十六。在除夕之前,家家戶戶忙碌著準備春節的到來。到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把室內室外及院落打掃干凈,小孩子都穿上新衣裳,各家屋內、門上貼上年畫和對聯,以求來年福到和吉祥。從除夕開始便拉開了春節的序幕,家家門前要點燃堆放的干牛糞垛,當火焰燒旺時,要把肉、餃子、饃饃等食品拋進火中,祈禱新的一年五谷豐登,人畜兩旺。除夕

7、的夜晚,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飯,并向老者敬酒磕頭,祝福老者長壽,老者也要為晚輩祝福。大年初一,大家都起得很早,如果起得晚,被認為在新的一年會不吉利。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高山族高山族的人們在春節里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成群結隊歡聚在村邊寨頭暢飲美酒,并在樂器伴奏下盡情歌舞。有的村寨還舉行叉魚比賽,開展背簍球、竿球等體育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赫哲族赫哲族的春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大年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都穿上繡有云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魚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風味的踏拉長(生魚)、味香酥脆的炒魚毛和透明鮮紅的大馬哈魚籽

8、。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戀的娛樂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拉祜族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1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對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2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歲的習俗。3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侗族侗族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侗族春節具有與漢族相同的某些內容和形式,又賦予了本民族

9、的新義,形成了祭祖先、賀新歲、禱風順等多種內容的復合狀態。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畬族畬族過春節要舂糍粑,取其諧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時)運,日日粘粘(年年)甜。畬族祀奉盤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盤古祖圖(根據盤瓠傳說繪成的畫像),講述祖先創業的艱辛。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土家族土家族過春節要跳擺手。過去跳擺手舞時,要先在擺手堂掛三籠帳子,帳內掛豬頭、豬肉、香燭和野豬的頭、蹄等,然后由身穿紅色法衣頭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帶關搖擺吶喊,男女老少都參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現在土家族除了跳擺手舞外,還要耍龍燈、耍獅子、表演戲劇和武術等。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佤族佤族在大年初一

10、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里的長者拜年。拜年時,雙方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鄂倫春族除夕,全家圍坐,共進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飯。青年人給家族及近親長者敬禮,叩頭請安。午夜,人們捧著樺樹皮盒或鐵盒繞馬廄數圈,祈祝六畜興旺。初一,著新裝互相拜年請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轉圈集體舞。有打獵舞,“紅果”舞,“黑熊搏斗”舞等。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納西族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并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

11、燈會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繡球、凰舞等。-01-02-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瑤族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別致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哈尼族蕩秋千,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伙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準備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蕩秋千。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蕩秋千,處處呈現出

12、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財源廣進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高山族“圍爐”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后帶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長壽。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黎族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

13、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分,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傣族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在三四天的節日里,人們相互潑水,表示對你的祝福。因為傣族信奉小城佛教,佛教中水是最純潔的,祝福人們新的一年幸福平安。潑水節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景頗族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繡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

14、雨順,五谷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0102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水族主要聚居在我國的貴州省,不數散居在廣西族自治區。與許多民族一樣,水族每年農正月初一至十五也過春節。節日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庭院,收拾房屋,縫制新衣,貼年畫、春聯,準備豐盛的節日食品,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春節期間,人們最重要的活動就是祭祀祖先,魚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習俗,有的地方在家門口臨時放桌,擺上酒席。有的地方擺上籮筐,一頭盛著各種生產工具,冀盼來年生產豐收。祭祀時,燃香燒紙,全家無論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節期間,水族小孩兒會挨家串門向大人討糖果吃,誰要

15、得最多,誰就被認為福氣最好,將來聰明健康。除此之外,人們還穿著節日盛裝,相互走訪慶賀新年。男女青年則匯集在村頭寨尾,吹笙,擊銅鼓,隨著鼓點跳起各種銅鼓舞。節日期間往往鼓聲晝夜不停,整個水族山寨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中。弘揚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白族春節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白族人民非常重視過春節,一般節期五天左右。當忙完秋冬勞作之后,白族人便開始籌備年貨,縫制節日的衣服,制作節日的食品。春節之前在外地謀生的白族人都要趕回家,和全家人一起團圓,過春節。年前的最后幾天,白族家家戶戶打掃衛生,張貼對聯年畫,正月初一早上,人人肅穆莊嚴。這天禁止動用刀、剪、斧等鐵器,雞未鳴時便放鞭炮、開門、挑新水,獻祭天地

16、堂時都要放炮。云南省白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臘月最后一天晚上舉行。白族人認為,這晚是辭舊迎新的時刻,因此,晚餐非常豐盛。據說這天晚上灶君要從天上回到人間,故白族家家戶戶,不論貧富,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祭敬灶君,再祭門神,最后祭祖先。祭祀時要鳴放鞭炮。入夜,把從山上采回的青松毛,鋪在堂屋祖先靈位面前的供桌下,意為鋪氈,以示祖先到家后安坐,并在桌上供晚宴,讓祖先享用。當晚,不拘老少,同在堂屋中用餐,俗稱全家福。飯后由家長率領大家在堂屋拜祖先,行一跪四磕頭禮,然后由長兒女向在世祖父母或父母依次拜辭年禮。家中理財長輩借此向晚輩每人分發一些錢。之后祖父母與兒孫在堂屋守歲,至亥時喝過了米花茶,祝愿新的一年生活如花似蜜,才各自回屋休息。HAPPY NEW YEAR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