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_第1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_第2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_第3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_第4頁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執教時8月30日第4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 芽的條件。養成對實驗觀察的興趣綠豆種子若干,實驗計劃單(參考書 面)實驗記錄表。課時安第1 單元總8課時第8課時教學過程 書 為什么要在入 2-3 為什么要墊紙巾 四、布置實踐作業和下節課內容提示。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作業布置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 2、種子發芽實驗(二)執教時9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復實驗的重要性。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實驗信息統計表課時安第

2、1單元總8課時第2課時教學過程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1、我們種下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了嗎?其他小組的綠豆種子呢?二、整理分析實驗信息:教師分發實驗信息統計表,由組長負責收集相同實驗小組的實驗信息。分析實驗信息: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有什么不同?從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嗎?實驗結論和我們實驗前的猜測一致嗎?三、交流實驗信息:認真聽取其他不同實驗小組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信息。小組交流,了解他們在實驗中有什么發現,聽聽他們怎樣用數據來解釋實驗結果的 3、匯集全班實驗,分析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對大家有異議的內容進行辨析。4、小結: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是溫度、水分和空氣。四、種植綠豆芽:引導:

3、已經發芽的綠豆芽怎么處理?確定任務:把綠豆芽種植在花盆中,放到適合的地方,讓綠豆芽生長一段時間。 3、預測哪些條件會影響綠豆芽的生長。4、建議對綠豆芽的生長做觀察日記或者記錄。參考資料:種子發芽的基本條件是:一是溫度。最低溫度為 , ,最高為 。二是水分。120-140%的才能萌發。三是充足的氧氣。板書設計、種子發芽實驗(二) 氧氣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 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執教時9月5日第5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 意思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同它們生活環境是相適應的。課時安第1單元總8課時第3課時教學過程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討論影響綠豆芽生長的因素,教師隨機板書。3、觀察綠豆

4、芽的生長二、實驗一: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嗎?討論:綠豆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那么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該怎樣來設計對比實驗呢?重點指導: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兩組的綠豆芽需要一樣多嗎?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綠豆芽生長產生了影響,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學生完成實驗方案,交流。提供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采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綠豆芽的高度、 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三、實驗二:綠豆芽生長對水的需求拿出事前做的綠豆芽對水需求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討論:這 5 粒綠豆種子的生存的環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環境對綠豆種子會產生 怎樣的影響?為什么我們這樣推測?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現?概括

5、: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當環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境的變化。 四、觀察更多的植物適應環境的圖片板書設計、觀察綠豆芽的生長 肥料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執教時9 月8日第4 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長方形扁紙盒兩個,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 9 條、干土、濕土。課時安第1 單元總8課時第 4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見過蚯蚓嗎?一般在什么地方見到它們?你們覺得蚯蚓喜歡怎樣的環境?學生自由發表。二、實驗一: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我們先來研究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該怎樣設計實驗呢?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進行對比實驗,并

6、注意控制條件。出示實驗器材,討論實驗步驟: (1 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 片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盒底放入塑料薄膜護蚯蚓它爬行 (3 把 5 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 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 2 次。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收回材料,組織交流,概括: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三、實驗二: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境?1、過渡:那么,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境呢,讓我們也來設計一個對比實驗。 2、學生設計實驗,自由發表。3、教師隨機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較合理的實驗步驟:(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

7、一邊干燥,一邊濕潤。 (2 10 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好蓋子 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錄。 (4、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四、動物對環境的需要和適應: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潮濕 作業布置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5、食物鏈食物網執教時9月14 日第4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薔薇花叢中動植物之間存在著食物能量交換關系。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討論,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科學態度。研究動植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認識食物鏈和食物網。建立起初步的生態系統的概念,形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一個 整體”的認識。校園常見動

8、植物樣本或圖片。課時安第1 單元總8 課時第5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提問:生物的生存需要些什么?(水、陽光、空氣等)。引導: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 相影響的。這段時間我們重點研究這方面的知識。二、誰吃誰:1、教師出示校園常見動植物樣本:有小草、樹葉、蚜蟲、瓢蟲、蚯蚓、毛等。 2、問:為什么在同一個區域會出現這些動物和植物呢?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用簡單的文字和箭頭表示這種關系(薔薇或草 蚜蟲 瓢蟲 小鳥;落葉蚯蚓 小鳥;薔薇 毛毛蟲小鳥)講述: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 5、讓學生指出上面 幾條食物鏈中的生產

9、者和消費者。并發現大多數食物鏈都是從植物開始的。6、學生再根據生活經驗說幾條食物鏈三、水田的食物網:1、竹林村的同學在稻田上發現了許多生物。 2找一找,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怎樣 的食物關系,用箭頭表示出相關的食物鏈。 3、學生交流補充,不斷完善自己的食物 鏈,數一數有多少條。 4、概括: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 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做食物網。 說一說:萬一其中的一種生物滅絕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板書設計教學反思5、食物鏈食物網草-蚜蟲-小鳥 落葉-蚯蚓-小鳥作業布置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6、做一個態瓶執教時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

10、課時安生物在一定區域內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會形成一個生態群落。根據設計方案及實際條件制作生態瓶并堅持對生態瓶進行管理和觀察。 能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根據設計方案及實際條件制作生態瓶,并堅 持對生態瓶進行管理和觀察。大飲料瓶、剪刀、建造生態瓶需要的材料、活動記錄本。第 1 單元 總 課時 第 6 課時教 學 過 程一、認識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環境:1、看 14 面的池塘圖討論池塘中的生物關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2) 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條件? (3)池塘里的植物為動物提供了哪些幫助?4)動物為植物生長做了哪些貢獻?5我們還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們對 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

11、要有空氣、水、泥土、巖石等)2、概括:像池塘里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 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群落。二、設計生態瓶:說明:我們現在要模擬池塘群落建造一個生態瓶,研究其中的關系。學生討論:該怎樣設計這個生態瓶呢?問題提示:(1你們準備讓哪些生物來生活? (2)什么樣的生物可以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生 活?(3如果要有動物,那它們的食物來源是什么?4除了加生物外,還需要其他一 些東西嗎?5)生物放入的順序需要考慮嗎?3、為了讓這些生物在生態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們還應該考慮些什么? 4、給每 個小組發設計紙,用圖文結合法記錄下設計方案,注意標出生物和非生

12、物的種類、數量 等。三、制作生態瓶:1、說明制作步驟:(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放)。(2) 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往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4)再放入小動物。5 把本組成員的名字做才標簽貼在生態瓶的外面。2、根據討論的設計方案,選擇材料完成制作生態瓶。3.做好觀察記錄。板書設計沙6、做一個態瓶水 植物 小動物 (觀察)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7、變生態執教時9月19日第6 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課時安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發生態群落的變化。 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嚴格控制條件進行實驗活動,堅持進行觀察記錄。 準備若

13、干魚、水、水草等材料。第 一 單元 總 課時 第7課時教 學 過 程一、交流生態瓶,確定實驗方案:交流:生態瓶里的生物生活得還好嗎?展示,比一比哪些生態瓶里的動植物生活的比較好。思考:如果改變生態瓶中的一些條件會怎樣呢?二、實驗一:減少生態瓶里的水:(參 面記錄單)實驗方法:選 2 個生態瓶,盡量一樣的,一個生態瓶的水減少一半,另一個 水量不變,兩個生態瓶的生物數量都不變。引導:要觀察生物有什么變化,我們可以采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水 面上來的次數。進行實驗和觀察記錄。實驗結果:由于水量減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氧 氣量減少,水少的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較多。三、實驗二:增加生態瓶里的生

14、物:(參 面記錄單)實驗方法:選 2 個生態瓶,盡量一樣的,一個生態瓶的水草增加一倍,另一 個的小魚數量增加一倍,其他條件不變。預測生態瓶里會發生什么變化。同樣采用記錄小魚在改變前面一分鐘浮出水面上來的次數。討論:如果小魚增加 倍或者是 4 倍又會怎樣呢?(小魚浮出水面次數更多, 甚至會缺氧死亡)。是不是植物越多越好呢?(植物過多,影響植物對光的吸收, 還會減少動物的活動空間,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四、總結拓展:討論:要讓生態瓶里的生物生存的更好,我們要注意什么?回家繼續觀察生態瓶,嘗試寫科學觀察報告。板書設計7、變生態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8、護生態衡執教時9月 22日第5節教學

15、目教學重課前準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生存的生物必須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 認識到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課時安第一 單元 總8課時第8課時教 學一、回顧知識,引入新課:過程學生自己的話舉例說明食物鏈、食物網、生態群落的含義。說明: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3、提問:如果生態系統中的某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系統會怎樣呢? 二、草原的生態平衡:現在讓我們以草原為例來研究有關生態系統的平衡問題。草原上常見的生物有 鷹、兔和草,那么,這三種生物之間的食物鏈是怎樣呢?(學生畫出)設想一下:(1)如果鷹少了,會發生什現象?如果兔少了,會發生什么現象?如果草少了會發生什么

16、現象?設想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然后再發表意見。 3、人類的哪些行為會造成鷹、兔或者草減少呢?在 19 面表示出來可啟發;為了經濟發展,人們會采取哪些手段。)三、是什么引起了沙塵暴:閱讀書 20 面有關沙塵暴的資料。教師可進行適當的補充。引導學生分析草原生態系統失衡的原因,提示:人類的哪些行為引起草原生態系統失衡?這些行為的后果是什么?最終結果是什么?小結:生態系統配合發展是不十分不易的,人類的許多行為都在破壞著大自然 的生態平衡。拓展:大家深入分析一下目前許多的做法,并討論為了保護生態平衡我們可以 做些什么。板書設計8、護生態衡 保護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2.1光影執教時9月

17、 27日第4節教目教重課準、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明白判斷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 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探究影子的特點手電筒4 開白卡紙、長方形的小木塊、鉛筆、尺子課安第 二 單總課時第 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引導語:對于光,我們都很熟悉,那么對于光,我們都已經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我 們這個單元的學習是要探索光的秘密。二、關于影子產生的

18、條件誰玩過影子的游戲?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想一想:影子是怎么產生的,親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條件?在實際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知道影子的產生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 屏(墻面、地面等)三、關于“光源”的教學影子的產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光呢?學生列舉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得出光源的描述: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四、影子的特點在剛才的影子游戲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現嗎?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現自學科學書25 頁看看是否明白實 驗的方法、步驟、要求3、教著重提示、演示第一個實驗 、分組實驗,

19、先在屏上畫下影子,最 后再畫到課本上相應的地方 5、組匯報,交流實驗發現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五、回顧和總結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學了光的哪些知識,發現了什么規律?板書設計光和影影子的條件: 光、遮擋物和 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2.2 陽執教時9月28日第5 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 相反。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 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來測定時間。探究影子的特點日晷的

20、圖片或課件分組實驗:簡易的日影觀測儀、指南針課時安第二 單元 總8課時第2課時教 學過程一、復習引入上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也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看書上第 26 頁,據我們上節的研究,推測一下大樹的影子在一天中發生的變化情 況,并讓學生說說理由。二、觀察陽光下影子的變化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學生認真閱讀科學書上的說明,明白觀察的目的和觀察記錄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但每個人都要記錄小組的觀測結果三、整理我們的記錄各小組匯報自己的觀測數據教師講解如何把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數據整理成柱狀圖:縱軸表示影長,橫軸表示時間 3、每個學生自己將數據整理成狀圖分析柱狀圖:一天

21、中陽光下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時候最長?什么時候最短?我 們還有什么發現?關于祖國西部地區,影子最短時不是 12 時的說明四、日影觀測儀古人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陽光下的影子板書設計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作業布置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2.3 是樣播執教時10 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2、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3、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4、通過實驗中的現象 。、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么會 、 課時安第二單元總8課時第3課時教學過程1、引入 2 影3第 2829 頁, 2 34板書設計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

22、學科教設課題 4 的反射執教時10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1、光碰到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現象。 2、反射光是直線傳播的。3、人們利光反射原理發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手電筒、小鏡子、制作潛望鏡的材料課時安第二單元總8課時第4課時教學過程1、導入1)請同學們觀察實驗室的日光燈管,上面為什么要裝燈罩呢?2、照亮目標1)書上有三個照亮活動,請仔細閱讀操作要求,并在書上畫出光的路線 2)學生反饋實驗發現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運用光的反射1)汽車反光鏡(凸鏡)2)醫生帶的額鏡(凹鏡)試著畫出光的路線圖不銹鋼勺的內外兩面5、做一

23、個潛望鏡自學書上的制作要求每個人利用現有材料進行制作利用反光鏡制作的其他玩具:萬花筒、觀景箱等6、反光帶給我們的不便1)玻璃幕墻光的污染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線的強弱板書設計光的反射光碰到鏡面會改變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反射光也是直線傳播的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5 光與執教時10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給我們帶來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太陽是地球上 最大的光源和熱源。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系,以及怎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熱凹鏡、凸鏡,小鏡子、溫度計、不銹鋼勺、放大鏡。課時安第二單元總8課時第5課時教學過程1、導

24、入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帶給我們光明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 溫暖。光的多少與強弱和溫度的高低有什么關系呢?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的看法師補充:光源的兩大類,熱光源與冷光源2、光的強弱與溫度1)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師啟發:怎么樣才能得到強弱不同的 光呢?怎么知道光強與光弱時溫度有什么不同呢?師生共同歸納出實驗的兩大步驟觀察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反射的光強弱有什么 不同用溫度計分別測出它們的溫度將小組數據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各個小組匯報數據,繪制柱狀圖結合圖表,分析一開始的假設3、凹面鏡和凸面鏡的介紹1)學生閱讀書上的資料,并相互說說放大鏡、銅鏡、奧運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 列 。

25、2) 教師最好演示板書設計光與熱分類:熱光源與冷光源 光強溫度就高 光弱溫度就低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6、樣得到多的光和熱執教時10 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塊。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的關系,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 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課時安第二單元總8課時第6課時教學過程1、導入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人類只利用了太陽能量的很少一部分,還有大 部分的光和熱沒有充分利用。除了利用凹面鏡

26、和凸透鏡匯聚陽光外,我們還有什么辦法 能得到太陽更多的光和熱?學生自由發表意見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1)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有關嗎?請學生自學書上的要求。師生討論這個對比實驗的注意事項除了紙的顏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條件如 擺放的地點、方式、時間等盡量保持一致。學生實驗、記錄。3、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學生閱讀書上的實驗方案。學生分析對比實驗的注意事項。學生實驗記錄。4、將觀察到的數據繪制成圖表1)教師講解繪制的方法。橫、縱坐標各表示什么?刻度值是多少?點和線的顏色要按照教科書的要求來畫。 2)分析 為什么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鋁箔紙的吸熱本領比較小。 5、總結歸納回顧第 5、6

27、兩課,總結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得到更多太陽的光和熱 。板書設計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塊 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2.7 做個太陽能熱水器執教時10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太陽能熱水器是一種光熱轉換器,具有節能、環保、安全的優點太陽能熱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結構、運用的原理有關 。 產品的設計,不僅要考慮構造,還要考慮材料的選擇、依據的科學原理以 及如何方便、實用設計太陽能熱水器有關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灶的構造及工作原理的課件及圖片課時安第2單元總8課時第7課時教學過程1、太陽能熱水器怎樣工作太陽能熱水器是利用多種科學原理設計出

28、來的一種節能裝置,它的構造怎樣?它 是如何工作的?學生匯報收集到的資料教師介紹(最好有課件、圖片)太陽能熱水器的構造:集熱器、保溫箱、控制系 統工作過程設計的細節2、設計制作太陽能熱水器1)學生閱讀書上的提示與要求思考:為了使熱水器盡快地升溫,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采取哪些措施?主要應該包括 哪兩部分?選用什么材料做?閱讀書上的設計方案后,學生分組自行設計小組之間交流各自的設計金點子3、完善我們的設計方案六、作業設計制作太陽能熱水器,準備下節課展示板書設計2.7 做個太陽集熱器、保溫箱、控制系統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 課題執教時月日第節 教學目 按 教學重課前準 課時安第2單元總 8課時

29、第8課時教學過程112水 200 在 15 分鐘 2 343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作業布置元厚小科學科教設 地球表面課題1地表的形執教時11月1日第4節教學目 教學重課前準3、培養對 知道 課時安第三單元總8課時第1課時教學過程 1、學生初步交流展示。 2 巒間低3 4 51、引入。 國在它們的幫助下我們可 這 5000 4 5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 題2 、 部 引 化執教時 11 月 日第 節1、火山和 地球內部的運動會引起從教學目 2、地球表 教學重課前準3、認識到 它們是由于地球內部的 泡課時安第三單元總8課時第2課時教學過程一引 震 地 動1、教師介紹。 2 5四

30、總延 浪等自然 五課活板書設計 運動 地形 作業布置:地殼、地幔、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3 堅 硬 的 巖 石 改 變 模 樣 執教時11 月8日第4節 教學目 但這種變化是教學重想 課前準 課時安第三單元總8課時第3課時教學過程一引 巖 石 因1 2 3、植物的作用。向杯內倒入撒再倒入一些石膏糊, 4、小結,延伸。 推測一下 變 了 地 形 地 貌 課 外 展 活 動 鄉 有 沒 有 的 地 質 ? 是 什 么 呢 好 去 板書設計3 的 嗎 繼續風化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4 、 土 壤 中 有 么執教時11月9日第4節壤 教學目 水 教學重課前準 紙、 課時安第三單元總

31、8課時第4課時教學過程一引 分觀察新鮮濕潤的土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把土倒在紙上進行觀察。 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進行觀察?我們觀察到了什么?小組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全 班交流、匯報、小結。觀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簽 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土 小組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全班交流、匯報、小結。資料閱讀:根據顆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其次是 沙,接著是比沙還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這些統小于2 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圖片或課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礫、沙、沙粉和黏土顆粒。3、觀察土壤的沉

32、積實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們 發現了什么?攪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靜置一段時間,我們又看到了什么現象?土壤的沉積物分成了哪幾層?試著解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順序?再做一次 小組觀察后交流,并做好記錄。全班交流、匯報、小結。 4、延伸、小結。土壤里還有我們沒有發現的物質嗎?(腐殖質、鹽分)現在我們能解釋土壤是怎樣 形成的了嗎?三土和命1、討論。有人說: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怎么解釋這一觀點?說說自己 2、出示圖片和文字資料,教師講解,學生閱讀學習。 3、說說土壤和人類的關系。4、小結。四、課外拓展活動閱讀高士其的詩歌我們的土壤媽媽。板書設計 壤 有 什 么作業布置教學

33、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第課雨水對土地的侵蝕執教時11 月14日第節教學目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侵蝕。侵蝕使地表的地形地 貌發生改變。通過模擬實驗來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用文字、圖畫、符 號記錄實驗結果,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描述實驗中的現象。對實驗結果做出 自己的解釋,在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想法。設計模擬實驗,探究影響土壤被 侵蝕程度的因素。 關注自然界的侵蝕現象。教學重課前準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 課時安第 3 單元總8 課時 第5課時教學過 程一、引入1、下雨是一種經常發生的天氣現象。下雨時,雨水降落到土地上。雨水會不會對土地 產生

34、影響?土地會發生什么變化?雨水會發生什么變化?、學生討論交流。3、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這些問題。二、雨如何影響土地我們先來看兩幅圖。(出示雨水侵蝕土地的圖片)你能說說你看到的景象嗎?你 平時看到過類似的景象嗎?你認為出現這樣的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模擬實驗:下雨。學生觀察實驗裝置,明白實驗器材所代表的含義。教師課件出 示介紹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學生觀看學習。學生分組實驗。小組交流、匯報。 3、小結、拓展。雨水會不會影響土地?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觀察并思考:三、影響侵蝕的因素1、如果我們剛才實驗中的土地不是斜坡而是平地,如果斜坡上長滿樹木,如果降雨 量很大,結果又會怎樣呢?為什么? 2、

35、學生回答。3、接下去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影響侵蝕的因素”吧。我們能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嗎? 4、學生小組選擇一個研究的問題,進行實驗設計前的討論交流。5、學生小嘗試撰寫實驗方案,教師提示這是對比實驗,方案中要注意明確不同條 件和相同條件,實驗器材的選用和實驗裝置的設計。板書設計第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河灘 高山 平原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6么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執教時11月16日第節教學目坡度的大小、有無植被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會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 侵蝕在不斷地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也會使土地流失,影響我們的生產生 活。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在交流的過程中,反思和修改

36、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運用所學知識 思考洪水災害的原因和預防措施。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關注有 關洪水帶來的災害,及人們采取什么措施預防等相關信息。教學重課前準交流實驗設計方案和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完善,使之更科學、合理。課時安第單元總課時第課時教學過程引入我們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交流、討論實驗方案1小組交流展示實驗方案。2、全班討論,評價、修改或完善實驗方案。3思考:在實驗中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問題?小結。三、探索侵蝕的實驗實驗前的準備明確實驗方案和注意事項教師特別要提醒注意實驗中的公平 性、操作的規范性;準備實驗裝置。學生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小組交流:實驗中我們看到了什么現象,

37、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全班交流匯報。四、拓展延伸1剛才我們進行了探索侵蝕的實驗此我們可以推測在自然界中什么地方的土 地最容易發生侵蝕呢?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河水”、“水土流失”等相關圖片和錄象。2土地在被侵蝕的過程中地形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出示“黃土高原”等相關圖片和錄象。3思考:侵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災害?學生交流討論。板書設計6什么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 沒有制備 容易侵蝕 保護作業布置事物都有雙面性,侵蝕 在給我們帶來災害的同時, 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并找找有關資料。教學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第七課 河流對土地的作用執教時11 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河流也是流

38、水侵蝕土地而形成的。河流會侵蝕河床和兩岸,并帶走泥土, 在水流比較緩慢的地方,這些泥土又會沉積下來。河流的侵蝕和沉積作用, 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地形地貌。什么地方將會有侵蝕,什么地方將會有沉積。 觀察河流實驗中的現象。嘗試解釋沖擊平原的形成原因。做河流實驗,探究河流對土地的作用。觀察河流實驗中的現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號記錄和表示河流實驗結果,并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課前準課時安第3 單元總8 課時第 7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我們國家有哪些大的河流?家鄉有哪些河流?這些河流和我們的生活生產有什 么關系?你知道長江和黃河的形成原因嗎?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后講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澗

39、溪 流匯集而成的。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對土地的侵蝕結果。那么河流對土地又會有什么影響呢? 4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河流對土地的作用。二、探索河流對土地的影響河流會侵蝕兩岸的土地嗎?如果河流從崎嶇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勢平緩的地方,河水攜帶的泥沙會怎樣呢? 回憶沉積實驗,觀看關于“大石頭鵝卵石細沙”的圖片。學生實驗。準備實驗裝置:注意空出盒的 1/3 不要裝土。4小組交流、討論、匯報。6小結。三、侵蝕和沉積形成的地形地貌1思考: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學生討論回答。2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有侵蝕和沉積的現象發生。教師出示相關圖片或課件。板書設計第七課 河流對土地的作用 河流是形成各種地貌的

40、原因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第八課 減少土壤侵蝕執教時11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各種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態的過程中,也會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人類 自身的活動也在改變著地表的形態,我們要盡量減少土地遭受侵蝕。 認識到各種力量在重塑和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時,也給人們的帶來正面或 負面的影響。認識到土地對生命,以及人類的重要意義。通過實驗,檢驗自己的家園能否經住暴雨的侵襲。對實驗結果進行反思。課前準課時安第三單元總8課時第8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侵蝕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 改變了地形地貌,同時對人類的生產生活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運用我們在

41、這個單元所學的知識,在一個大水槽里建造一個有山地 有平原的地形,然后選擇地形中的一個地方建造房屋。二、設計和建造我們的家園我們建造什么樣的地形,用什么材料?選擇什么位置建筑房屋?小組討論并畫 出設計圖。全班交流展示設計圖,并描述為什么這樣建造地形,解釋為什么這樣選擇家園 的位置,以及選擇建造地形及房屋所需要的材料的理由。評價、小結。預測暴雨過后,我們的家園會怎樣?三、暴雨對我們的家園有什么影響思考:在比賽實驗中,每組的什么條件應該保持相同,為什么?學生進行比賽實驗:用噴水器裝水模擬暴雨降臨,觀察自己的家園能否經得住 暴雨的襲擊。如果重新設計建造自己的家園,我們會對地形做哪些改進?我們仍將房子建

42、造 在最初選擇的地方嗎?為什么?我們將房子建造在哪里?四、總結、拓展延伸板書設計第八課 減對土壤侵蝕 地址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課題第一課 我們的小纜車執教時11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課時安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 止的小車運動起來。安裝用重力拉動的小車;做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 關系的實驗;用實驗數據驗證推測。注重獲取證據,用證據來證明觀點。做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關系的實驗。用實驗數據驗證推測。 實驗小車一輛、粗線一根、掛鐵墊圈的小鉤子一個、鐵墊圈若干、秒表。第 4 單元 總 課時 第 課時教 學 過 程一、導入出示小車,提問:你有哪些

43、方法讓這輛小車動起來?揭題:那我們今天就來研究研究用繩子拉的小車, 板書:我們的小纜車 二、安裝小纜車提問:要把這輛小車改裝成小纜車,能改裝嗎?說說看怎么改?學生動手操作:將粗線綁在小車上。提問:這樣的小纜車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動?提問:請你仔細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嗎?說說為什么。 5學生交流討論:在繩子上掛重物,讓重物拉動小車。6出示掛鐵墊片的鉤子和墊片,讓學生安裝小車。三、研究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關系1提問剛才大家在用墊圈的力量拉動小車發現用了幾個墊圈可以拉動車? 2很多小組的數據都不一樣,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問題。學生交流討論1可能每個墊圈有點差別2、放墊圈要一個一個放

44、上去,直 到小車動起來為止。學生實驗,獲得數據。學生實驗。交流匯報四、小結拉力越大小車運動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的速度越慢要獲得準確的數據需要多次重復實驗。板書設計車輪第一課 我們的小纜車 車架 螺絲 拉繩作業布置教學反思課題元厚小學學學科教學計第二課 用橡皮筋作動 執教時間 12 月 日第 節 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產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動力;橡皮筋的彈力越大,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課時安作用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用橡皮筋給小車安裝動力;做橡皮筋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 實驗。認同認真實驗、收集數據、進行解釋的重要性。做橡皮筋的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數據的整理和解釋 實驗用小

45、車一輛、細橡皮筋幾根、細線、測量距離的繩子第 四 單元 總 8 課時 第 2 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出示小車,提問:在前面的課中,我們是用哪種力使小車運動起來的?除了用拉力,我們還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車動起來呢?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動力的小車,板書:用橡皮筋作動力 二、給小車安裝橡皮筋提問:那我們如何把橡皮筋作為小車的動力呢?出示小車安裝的示意圖,學生根據示意圖安裝調試橡筋動力小車三、橡皮經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1發現問題。引導:每個小組的橡筋動力小車都裝好了嗎?下面就用你們的小車來一個比賽,比 一比哪個小組的小車跑的最遠。學生比賽2交流討論,發現問題(1)、起點、終點不固

46、定。(2)、橡皮筋繞斷了、(3、橡皮筋纏繞的圈數多的跑的遠。3實驗驗證指導學生看書本 73 頁記錄表,并開始實驗提問:為什么橡皮筋纏繞的圈數多,小車跑得遠呢?四小結板書設計第二課 用橡筋作動 小車 橡皮筋動力)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第三課 像火箭樣驅動車執教時12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可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沖力。 組裝氣球小車和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難的積極態度。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課前準小車反沖運動實驗套材、長線一根、噴氣式飛機等圖片課時安第四單元總8課時第3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1玩氣球,教師把吹足氣的氣球放開,氣球會飛

47、走,引導語:玩過嗎?請你也來這樣玩一玩,想一想氣球為什么會飛出去。學生實驗、解釋。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這樣的現象?揭題:能不能把這種力來驅動小車呢?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二、安裝小車交流討論安裝方法。出示小車安裝示意圖學生動手操作。三、用氣球驅動小車1調試小車。 2測量小車能行駛多遠。(1討論測量方法 (2測量提問:如何讓小車行駛得更遠?說說為什么?實驗。 5出示反沖力的概念。6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沖力?(1學生匯報 ()出示噴氣式飛機、火箭的圖片四、小結提問:怎樣才能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提問:怎樣才能讓小車運動得更快?板書設計像火箭樣驅動車 什么是反沖力怎樣才能使靜

48、止的小車運動起來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第四課 測量力大小執教時12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 征制成的;力的單位是“牛”。樹立細致、有步驟工作的態度。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鉤碼、橡皮筋、回形針、長條形硬紙板課時安第四單元總8課時第4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測量力的大小二、認識彈簧測力計學生交流匯報:用彈簧測力計提問:彈簧測力計你見過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見它。出示彈簧測力計引導請你仔細觀察你能從彈簧測力計上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觀察各小組的彈簧測力計:提環、指針、刻度板、掛鉤 1 牛100 克力 三、使用彈簧

49、測力計教師出示彈簧測力計學生嘗試使用測量一個砝碼的重力大小。匯報測量數據,發現問題,引出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出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因注意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是在“0” 位置。(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 數量,因此要先估計重力大小。4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身邊物體的重力,并記錄在 表格。四、制作彈簧測力計討論制作方法如何畫出測力計的刻度五、小結測量力大小板書設計彈簧測力計:提環、指針、刻度板、掛鉤 1 100 克力作業布置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第五課 運動與擦力執教時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課前準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

50、會產生摩擦力;摩 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摩擦力的大小和物體的重量有 關;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摩擦力;用實驗檢驗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系彈簧測力計、線繩、供拉動的小物品若干、紙盒、載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塊 。新輪胎和舊輪胎的圖片課時安第四單元總8課時第5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了解學生原有水平出示輪胎紋路圖,提問:看了這兩幅圖,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引導: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動,再用手在桌面拖動,說說你的感受。引導:這種阻礙手運動的力就是摩擦力揭題:運動與摩擦力5提問:關于摩擦力,你認為可以研究它的

51、哪些內容?二、測量摩擦力的大小提問:一個物體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測量呢?學生交流、討論出示: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 它受到的摩擦力。測量鉤碼、筆袋等物體的摩擦力。推測: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觸面狀況的關系1提問:請你推測,物體的接觸面狀況會對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響?學生推測: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你能用實驗證明嗎?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學生結合 81 表格設計實驗不改變條件要改變的條件( )摩擦力大小(牛)學生實驗、記錄交流匯報、得出結論四、摩擦力大小和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推測物體重量對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響?設計對比實驗不改變條件要改變的條件( )摩擦力大小(牛)學生實驗交流匯報、得出結論五、小結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2提問: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體的接觸面和重量有關系外,它的大小 還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響?運動與擦力板書設計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重摩擦力越大作業布置輕摩擦力越小教學反思元厚小科學科教設課題第六課 滑動和動執教時月日第節教學目教學重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方式(滾動還是滑動)有關、對于相同的物體, 滾動摩擦力小,滑動的摩擦力大;運動的物體失去動力后自己會停下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