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2023學年湖南省邵陽市茶鋪中學高三地理月考試卷含解析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 下圖為局部等高線圖,圖中各點數據是該地某地理事物的實測高程。若圖中數據反應的是當地同一巖層(下圖中以陰影表示)項部的海拔,則從P到Q的地層 分布和地貌形態最可能是參考答案:B由等高線可知,該處為山脊;同一巖層頂部海拔中間較兩側高,可判斷巖層向上彎曲,因此為背斜。2. 土層深厚的土壤具有和水庫類似的存蓄、調節水分的功能,常常將潛水位以上的土層定義為土壤水庫。土壤水庫蓄水量受土壤質地、降水量、蒸發量及植物覆蓋度等因素影響。下圖為我國某流域上游不同類型林地土壤水庫蓄水量隨季節變化示意圖。據此回答
2、下列問題。9. 圖中a、b、c對應的林地類型為A. 裸地、次生灌木林、杉木林B. 杉木林、裸地、次生灌木林C. 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D. 杉木林、次生灌木林、裸地10. 該流域可能位于A. 黃土高原 B. 山東丘陵 C. 松嫩平原 D. 浙閩丘陵11. 與5月相比,7月份該流域土壤水庫蓄水量差異明顯主要是因為A. 土壤蒸發加劇 B. 副熱帶高壓控制 C. 植物蒸騰旺盛 D. 植被覆蓋率降低參考答案:9. C 10. D 11. B9. 圖中a蓄水量最大,b次之,c最小;土壤水庫蓄水量受土壤質地、降水量、蒸發量及植物覆蓋度等因素影響;植被覆蓋率高,有利于雨水地表水的下滲,土壤蓄水量大;地質疏
3、松有利于蓄水;降水大于蒸發的,土壤蓄水量大;灌木林分布海拔低,土層厚,蓄水量大,杉木林分布的海拔高、坡度大,土層薄,蓄水量低于次生灌木林,裸地植被少,地表水下滲少,蓄水量最低;由此可判斷,a、b、c對應的林地類型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選C正確。10. 該地土壤蓄水量較大,且在5-6月土壤蓄水量大;7、10月蓄水量少;3-6月蓄水增加,是雨季;7月受降水少的影響,蓄水量低,可能與伏旱有關,判斷該地應是浙閩丘陵;黃土高原、山東丘陵、松嫩平原的雨季是在7月,土壤的蓄水量應多。選D正確。11. 該地5月蓄水量大,主要是雨季影響;7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蒸發旺,蓄水量降低。選B正確。3. 下圖
4、為某地的地質剖面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920題。19下列地質事件由先到后發生的順序為( )斷層的發生 砂巖沉積 頁巖沉積 巖漿的侵入頁巖層與石灰巖層間侵蝕面的侵蝕作用A. B. C. D. 20關于圖中內容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頁巖因屬于變質巖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崗巖屬于噴出巖,砂巖屬于沉積巖C.圖中斷層的形成是內力作用的結果,侵蝕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結果D.從地殼運動角度分析,該地地殼一直是上升隆起的參考答案:19.C 20.C4. PQMN為四個不同的區域,讀圖回答910題。9立足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最適合發展牧業的地區是A. P B. Q C. M D. N10下列描述可能符合PQ
5、MN四地當地實際的是A. M地區水資源短缺,跨流域調水BP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加強水利工程建設C. Q地區土壤鹽堿化嚴重,合理灌溉D. N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退耕還牧參考答案:A A5. 人口潛力指數是指目前人口狀況下各地區能夠繼續容納人口的潛力大小。圖7為美國人口潛力指數分布示意圖,據圖回答1112題。11圖中四地人口潛力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確的是A B C D12關于圖中各地人口潛力影響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區人口潛力大小主要的影響因素是自然條件優越B地區人口潛力大小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消費水平高C地區人口潛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資源D地區人口潛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礦產資源參考答案:B C6. 據報道
6、,中國將投資參與修建尼加拉瓜運河。圖3為尼加拉瓜運河示意圖及該國東部的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尼加拉瓜湖西側地層為玄武巖。讀圖,回答56題。5據圖中信息判斷,下列有關尼加拉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國地勢東高西低 B尼加拉瓜湖是咸水湖 C圣胡安河流量季節變化大 D東部氣候受東北信風影響大6關于尼加拉瓜運河的修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因利用現有河湖而工程量小 B沿線地質構造比較穩定C可增加沿線城市的就業機會 D工程可能帶來生態環境問題參考答案:5.D 6.B7. 是否放開“計劃生育”政策當下成為爭論的焦點,閱讀“我國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回答2425題。24關于19702000年
7、間人口變化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變,死亡率不斷下降,自然增長率也不斷下降B人口增長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過渡和轉變C19751985年期間,我國人口數量先增后降D19852000年人口變化顯示了我國在控制人口增長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25根據2000年2010年間人口變化特點,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數量的增長與環境、資源相適應B仍面臨著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帶來的問C應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D人口變化特點與人口遷移密切相關參考答案:24.D 25.C8. “天上星,亮晶晶;我在大橋望北京”一首清脆兒歌傳唱幾十年,引發了人們無限的退想和憧憬。據此回答24題。2材
8、料中的“天上星”主要指的是 A.彗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3依據材料我們可推知,在觀察到的“亮晶晶”世界里共有幾級天體系統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4右圖中的大圓、中圓和小圓依次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A地核、地慢、地殼 B地球內部圈層、巖石圈、地殼 C巖石圈、地幔、地核 D巖石圈、上地幔頂部、地殼參考答案:2.C 3.C 4.B9. 當太陽直射某地時,關于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 B.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一天 C.區時和地方時都是12點 D.是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大的一天參考答案:D10. 讀“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陽視運動軌跡圖”,S表示太陽,箭頭表示太陽在天空中的運動方向,S
9、PM=23,太陽軌跡平面剛好與地平面平行。據此回答M指示的方向是A東B南C西D北參考答案:B11. 利用有關人口知識,回答下面2題。3下面四塊假想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相同,人口機械增長對四地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 B C D4人口普查表明,近年來城市人口增長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確的是A城市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長趨緩,機械增長加快C城市人口自然增長加快,機械增長趨緩 D主要受國際移民的影響參考答案:3.A 4.B12. 讀我國某區域農業系統水、氣、生相互作用圖,完成12-13題。12. 圖中所代表的環節依次是A.降水增加、大陸性增強、降水減少B.地面蒸
10、發的水量增多、氣溫變幅減小、降水增加C.氣溫變幅減小、蒸發增強、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氣溫變幅變大、土壤表層鹽分積累13. 該示意圖體現了自然環境的A.整體性原理 B.差異性原理 C.垂直地帶性規律 D非地帶性 參考答案:12.B 13.A13. 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右側圓形區域是左圖A區域的放大圖。圖中甲、乙、丙代表黃河流域擁有的能源資源,從甲至丙依次是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陽能、風能、煤炭參考答案:A14. 唐裝是中國的傳統服裝,面料主要使用真絲、織錦緞等,大都是手工精心縫制,具冇強烈的民族氣息和傳統色彩。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 僅從面
11、料來看,盛行唐裝較廣的地區最可能是A. 西雙版納 B. 成都平原 C. 山東半島 D. 青藏高原2. 為了進一步提高唐裝的市場競爭力,其生產企業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 以機器代替手工 B. 擴大生產規模 C. 提高勞動力工資 D. 加強品牌宣傳參考答案:1.B 2.D【1題詳解】四川盆地是我國著名的桑蠶基地,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結合材料“面料主要使用真絲、織錦緞等”可知,僅從面料來看盛行唐裝較廣的地區最可能是成都平原,B正確;西雙版納、山東半島、青藏高原不產桑蠶。【2題詳解】加強品牌宣傳可提高唐裝的市場競爭力,D正確;由材料“大都是手工精心縫制”可知,不能用機器代替手工;擴大生產規模和提高勞
12、動力工資不會提高唐裝的競爭力。15. 下表為四個國家農業相關指標的數據,據此完成下列問題。耕地面積(億畝)農業就業人數(萬人)中國202420990日本070227韓國027129美國25042344. 根據表格數據推測,我國A. 耕地單位面積產量最低B. 糧食人均產量最低C. 人均耕地面積最低D. 農業勞動生產率最低5. 針對表格數據反映的農業問題,我國應該A. 多途徑增加糧食進口,保障糧食安全B. 大規模開發未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積C. 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吸引農業勞動力D. 全面開展精耕細作,提高農產品單產參考答案:4. D 5. C本題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相關農業問題。【4題詳
13、解】根據表中數據分析,表中沒有糧食總產量,無法推測耕地單位面積產量,也不能推測人均糧食產量,故A、B錯誤;材料沒有提供各國人口數量,也無法計算人均耕地面積,C錯誤;根據表中兩數據可以計算出每個農業勞動力人均耕地面積,中國最小,可推知我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最低。綜上分析,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5題詳解】根據上題分析可知,表格中數據反映了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低。多途徑增加糧食進口,可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但不能解決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低的問題,A錯誤;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積小,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大規模開發未利用土地來增加耕地面積,可能會造成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不可行,B錯誤;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低的一個重
14、要原因是農業勞動力太多,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農業勞動力減少,就會大大提高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故C正確;傳統的精耕細作,科技含量低,增產潛力不大,不可行,故D錯誤。綜上分析,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16. 農作物的分布與地理環境關系十分密切,讀水稻種植業、商品谷物農業、乳畜業的空間分布范圍(曲線與橫坐標圍成的區域)與熱量、水分條件的關系示意圖,據圖回答圖中甲代表的農業地域類型是A水稻種植業 B商品谷物農業 C熱帶種植園農業 D乳畜業參考答案:A17. 讀 “某山地南、北坡垂直帶譜圖”,回答7-8題。7關于該山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山是斷塊山 B該山位于北半球 C該山常年受東北信風的影響 D全球氣
15、候變暖會導致G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降低 8與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帶豐富的主要原因是( )A相對高度大,緯度低 B坡向朝南,溫度高C. 坡度大,緯度低 D. 海拔高,降水多參考答案:7.B 8.A18. 下圖為某時刻的等日照時間圖,經線OA、OB為日為界線,P點的緯度為70。回答此時,全球太陽高度最大的地點是A90N,90W B20N,135WC90S,90E D20S,135E參考答案:B19. 長期以來,在鄱陽湖和長江的交匯處,江水渾濁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來江水清澈而湖水渾濁的“清濁倒置”現象引進廣泛關注,許多專家認為這種現象和水庫建設、流域降水、水面風浪、采砂活動等多種因素有關。下圖為200
16、02006年鄱陽湖北部和長江水體平均透明度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3. “清濁倒置”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流域內坡地開墾 三峽水庫蓄水 鄱陽湖船只采砂 長江船只采砂A. B. C. D. 14. 最有可能欣賞到“清濁倒置”奇特景觀的時間是(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參考答案:13. B 14. A13. 流域內坡地開墾,水土流失加劇會導致水流含沙量增大,這會引起長江和鄱陽湖的含沙量都增加,水變渾濁。鄱陽湖船只采砂,湖底采砂會引起湖水攪動泥沙上泛,湖泊水變渾濁。三峽水庫蓄水是長江水變清澈的原因,長江船只采砂是導致長江渾濁的原因。故選B。14. 由材料可知“清濁倒置
17、”現象與“水庫建設、流域降水、水面風浪、采砂活動”相關,長江流域冬春季節降水少,水土流失量小,因而河流含沙量小;再加上三峽水庫“蓄清排濁”,冬春季節(11月至次年4月)蓄水,流速減慢,泥沙沉積;這使得冬春季節長江河水相對清澈。而冬春季節鄱陽湖因水位下降,多采砂活動,湖水渾濁。四個選項中只有3月符合時間特點。故選A。20.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脈和內華達山脈(海拔1800-3000米)之間(如下圖),原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848年歸屬美國。持續7 年的淘金熱使該地區人口急增,城市迅速發展。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農牧業迅速發展,建成灌溉網。1869年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通車,將本地區與全國其他地區
18、連接起來,中央谷地漸漸成為美國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產區。據此回答下面小題。12. 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農牧業迅速發展,建成灌溉網,其灌溉水源主要來自A. 深層地下水 B. 高山冰雪融水 C. 淡化的海水 D. 谷地自流井水13. 中央谷地1848年以前以粗放的游牧業為主,現在為美國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產區,其主要原因為A. 灌溉系統的建立 B. 土壤的改良C. 該區人口與城市的發展 D. 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通車14. 洛杉磯所在地區A. 終年受西風控制 B. 城市四季如春 C. 植被葉質堅硬、葉面有蠟質 D. 終年高溫多雨參考答案:12. B 13. D 14. C12
19、. 根據圖示:中央谷地位于山脈的背風坡降水稀少,但是周圍高山有冰雪融水,能夠為農業發展提供灌溉水源。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13. 根據題意:1869年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通車,將本地區與全國其他地區連接起來,中央谷地漸漸成為美國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產區。所以本題選擇D選項。14. 洛杉磯位于大陸西岸30-40之間,為地中海氣候區,夏季炎熱干燥,植被葉質堅硬、葉面有蠟質。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21. 20世紀6080年代,魯爾區經過一系列的綜合治理,成為世界傳統工業區成功轉型的典范。左圖為魯爾區目前較大鋼鐵企業分布圖,右圖為魯爾區整治前后的三種產業構成(為1958年,為1995年)。讀圖完成
20、下列各題。24. 魯爾區將鋼鐵企業向左圖所示位置甚至荷蘭沿海集中,主要是為了A. 集中處理固體廢棄物 B. 改善大氣污染 C. 降低運費 D. 加強科技協作25. 調整產業結構是本區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右圖中的與I相比,主要的變化包括A. 煤炭、鋼鐵企業的生產規模大幅度減小B. 汽車、石化及勞動密集型工業比值下降C. 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門就業人數上升D. 觀光農業、生態農業、蔬菜花卉等增多參考答案:24. C 25. C24. 魯爾區的鐵礦石主要靠海運進口,將鋼鐵企業中的生鐵冶煉業移向近海區域甚至荷蘭沿海集中,主要是為了降低運費,選C。25. 右圖中的與I相比,主要的變化是第三產業占比從25
21、%到50%以上,因此,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員大量增多,第二產業占比下降并不等于產值下降,據此選C。22. 隨著工業產出占總產出比重的提高,會有更高比重的人口集聚于城市,與工業化發展形影相伴的是生產性服務行業的快速擴張,這些行業的擴張導致更多人力資源直接從一、二產業“生產部門”轉移到第三產業中的“生產性服務部門”。下圖表示美國城鎮化率與三次產業就業結構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8. 美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特點是A. 工業化早于城市化 B. 工業化晚于城市化C. 工業化和城市化同步 D. 城市化促進工業化19. 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一次集聚,主要集聚在A. 東北沿海 B
22、. 五大湖沿岸 C. 墨西哥灣沿岸 D. 太平洋沿岸20. 城市化2階段,工業發展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帶來人與資本的二次集聚,其主導工業是A. 資金密集型號 B. 勞動力導向型 C. 資源密集型 D. 技術導向型參考答案:18. A 19. B 20. D18. 根據圖示信息,美國城市化1階段,是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集聚。體現出美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特點是工業化早于城市化,A對,B、C錯。城市化對工業化有促進作用,說明二者是相互促進關系,但不表示城市化比工業化早,D錯。19. 在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美國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一次集聚,工業以傳統工業為主,主要集聚在美國東北部五大湖沿岸,B
23、對。東北沿海距資源產地較遠,A錯。墨西哥灣沿岸、太平洋沿岸工業發展的晚,是城市化2階段興起的,C、D錯。20. 城市化2階段,工業發展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帶來人與資本的二次集聚,產業結構升級,其主導工業是技術導向型,D對。資金密集型號、勞動力導向型、資源密集型是1階段的主要工業類型,A、B、C錯。點睛:根據材料,美國城市化1階段,是工業化帶來人與資本的集聚,說明工業化早于城市化。城市化2階段,工業發展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帶來人與資本的二次集聚,是產業升級,發展技術導向型工業。23. 耕地復種指數一某地區全年播種(或移栽)作物的總面積耕地總面積Xl00。復種指數大,說明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
24、地利用率低。下圖是1998-2012年我國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耕地復種指數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4. 影響東北和西部地區耕地復種指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科技進步 B. 城市化的發展 C. 降水增多、 D. 耕地增加25. 2006年到2007年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耕地復種指數略有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結果 B. 耕地面積大量減少C. 臺風、洪澇和旱災嚴重 D. 農民種糧積極性減弱26. 東部和中部地區耕地復種指數高于東北和西部地區的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 B. 水熱條件好 C. 土壤肥沃 D. 耕地面積大參考答案:24.
25、A 25. C 26. B試題分析:24. 耕地復種指數=某地區全年播種(或移栽)作物的總面積耕地總面積100%。復種指數大,說明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地利用率低。東北和西部地區耕地復種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即這兩個地區全年播種作物的總面積耕地總面積在上升,耕地增加是錯的;與降水增加無關;城市化的發展,耕地減少,種植總面積也會減少,錯的;科技進步,在耕地不變的情況下,作物種植面積增加。選A正確。25. 2006年到2007年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耕地復種指數都呈下降趨勢,這期間我國耕地面積不可能大量減少,B錯;也不會因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導致耕地大幅下降,A錯;2006年到2007年我國在農業
26、上有許多減免農民稅收政策,應是鼓勵農民種糧,D錯;2006年到2007年可能發生臺風、洪澇和旱災嚴重,導致作物種植總面積減少,復種指數減少。選C正確。26. 影響復種指數的主要因素是水熱條件,水熱條件豐富的地區,復種指數高;我國東部和中部緯度較低,季風氣候,水熱資源豐富;東北地區緯度高,熱量不足;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水分條件差。選B正確。24. 下表中、分別代表我國西北干旱區、黃淮平原區、東北低產區和南方高產區等我國四類商品糧基地。商品糧基地類型占全國四類商品糧基地的比重(%)耕地面積40.176.8223.4329.58農業人口19.914.728.546.89糧食商品率35.227.219
27、.629.0積溫()25003400200045004200450045008000年降水量(mm)400500250850100010001900關于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敘述正確的是A地是我國冬小麥、大豆、高粱、玉米等重要產區B地是我國小麥的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C地以種植青稞為主D地為我國水稻的主要種植區參考答案:D25. 讀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回答經過地區的鐵路名稱是 A包蘭線 B隴海線 C湘黔線 D蘭新線參考答案:B26. 下圖是世界四地的關聯圖,讀圖回答如果圖中箭頭b表示部分電子工業的轉移方向,導致其轉移的主要因素有地價 技術 勞動力 資金A B C D參考答案:C 二、 判斷題(共10
28、分)27.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并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參考答案:A28. 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下圖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間不同區域干旱季節分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回答問題。(10分)53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區(寫序號)并說明依據。(3分)54分析、兩區旱災季節差異的原因。(5分)55說明區春旱引發的最主要的次生災害及其監測手段。(2分)參考答案:53.區。 依據:區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比(或B)、旱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積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區:春季降水少;升溫快,蒸發旺盛。(3分) 區:夏秋季受高氣壓(副高)控制
29、,盛行下沉氣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災;遙感技術。(2分 )29.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江門等9市組成的城市群。是繼美國紐約灣,美國舊金山灣和日本東京灣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灣區。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攜手港澳加快推進相關工作,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下圖為粵港澳大灣區略圖。材料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當地大部分勞動、資源密集型企業向粵東、粵北和粵西等邊遠地區逐步轉移,導致邊遠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材料三:圖示區域河網縱
30、橫,三江匯集,八口入海。珠江口是我國赤潮頻發的海域之一,赤潮實質是水體富營養化。(1)說明圖示區域內河航運發達的自然原因。(4分)(2)簡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頻發的人為原因。(3分)(3)從集聚角度,分析粵東、粵北和粵西邊遠地區產業集群效應給企業帶來的影響。(4分)(4)為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從加強區域聯系和發展的角度,說出需要采取的措施。(4分)參考答案:(1)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且雨季長,)河流水量大且汛期長;三角洲地形,地勢平坦,水流平穩;支流眾多,河網密集,通航路程長;江寬水深,出海口多,便于江海聯運;無結冰期,通航時間長;(任答4點,得4分)(2)沿岸地
31、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排入海洋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多;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由于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大,嚴重污染了養殖海域;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氣候變暖。(任答3點,共3分)(3)有利:共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節約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處理廢棄物;開展協作,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擴大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任答3點,共3分)不利:導致企業間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任答1點,共1分)(4)加強城市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完善與加強交通及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減少行政壁壘;提高區域內城市化水平;積極參與全球經濟
32、活動;提升區域的國際知名度。(任答4點,言之有理皆得分,共4分)解析:第(1)題,本題考查珠江流域內河航運發達的自然原因,可從氣候條件、地形、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等角度分析,重點關注通航條件、通航里程、通航時間和江海聯運等方面因果關系分析。第(2)題,本題主要從人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發的原因。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工農業生產、生活排放、海洋開發和海水養殖等方面,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也是誘發因素之一。第(3)題,本題考查產業集群效應對企業的影響,從有利和不利兩個角度分析。從有利影響的角度分析,可以共享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節約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能耗,集中處理廢棄物;開展協作,促進技術創新,提高資源利
33、用率;擴大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從不利影響的角度分析,會導致企業間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第(4)題,城市群建設可從產業分工和協作、政策、城市化、城市環境等角度分析。所以,打造國際級城市群,需要加強城市之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完善與加強交通及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減少行政壁壘;提高區域城市化水平;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活動;提升國際知名度等。30. 讀“銀河系簡圖”和“地球公轉二分二至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共包含有 級天體系統,其中最低的是 。(2)據圖判斷,在四個公轉位置ABCD中,在 位置看到銀河系中的星星最多。(3)在ABCD四
34、個位置中,淮陰晝夜長短變化最快是在 位置,原因是 。 參考答案: (1)3 地月系 (2)B (3)D 在ABCD四個位置中,D點公轉速度最快三、 綜合題(共38分)31. 閱讀世界某區域相關資料,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回答問題。(15分)乙城市的氣候資料統計表月份123456789101112乙氣溫()-115914.52023221710.540降水(mm)13153446574256512826241639. 說出丙城市西海岸洋流的流向、成因分類以及對沿岸氣候的影響。(4分)40. 分析甲乙兩地日平均日照時數差異并分析甲地日照時數特點的成因。(5分)41. 乙丙兩城市的緯度位置大致相當,但氣候
35、差異較大,請比較兩者氣候的差異性。(6分)參考答案:39. 由北向南流(由高緯流向低緯)(1分);補償流(涌升流)(1分);降溫減濕(2分)。40. 日平均日照時數乙大于甲;冬季(冬半年)差異大,夏季差異小。(2分)甲地為溫帶海洋性氣候(1分),終年受西風的影響,各月多陰雨天氣(1分),所以日照時數相對較少;夏季甲地晝長夜短,日照時間長,冬季晝短夜長,日照時間短(1分)。41. 氣候類型差異:丙是地中海氣候,乙城市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差異:丙氣溫的年較差小于乙,且冬季平均氣溫高于乙; 降水差異:丙年降水量大于乙,且降水集中在冬季,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6分)32. 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中國雪
36、鄉位于黑龍江省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占地面積約500公頃,整個地區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雪鄉雙峰林場藏于深山,由于取景此地的攝影作品頻頻獲國際大獎,中國雪鄉的名宇也越來越響,這里有北國最高的山峰,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積雪,最潔凈透明的陽光,最淳樸的伐木工人。厚厚的“雪毯”、金紅的雪山、蘑菇狀的雪屋頂雪鄉,當你置身這個東北最美的雪世界,坐在狗拉雪橇上一路滑過夢幻般的霧凇林時你會覺得雪鄉這個地方似乎天生為影像而生,為追尋純凈夢想的旅游攝影愛好者而生。下圖為雪鄉附近旅游景點分布圖。指出冬季到雪鄉旅游的項目和游客到雪鄉旅游的注意事項。參考答案:旅游項目:觀賞陽光照射下冰雪覆蓋的山峰、林海觀賞高低錯落、連綿起伏、冰雪覆蓋著的民居,夜晚觀賞布滿紅燈籠的民居街景;觀賞霧凇,觀賞冰雕;體驗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物監測中的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考試試題及答案
- 生物考試初二試題及答案
- 筆試測試題 及答案
- 激光檢測標準的制定與實施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工程師試題與答案趨勢
- 監督所面試試題及答案
- 激光光束控制技術考題試題及答案
- 藥劑學與公眾健康的考題試題及答案
- 健康管理師職業標準的重要性與總結試題及答案
- 激光行業發展政策分析試題及答案
- E+-H-Promass-80流量計基本操作步驟說明書
- 大學語文(第二版)教學課件-黃美玲主編
- 如何進行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的講座
- 保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6篇)
- 2023年中國鐵路南寧局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造紙機的電氣傳動系統畢業設計
- 初中學段勞動任務清單(七到九年級)
- 多菌靈安全技術說明書
- 紀檢監察工作使用表格目錄
- TSDPIA 05-2022 寵物貓砂通用技術規范
- 2023年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單招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