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市政府采購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論文_第1頁
Z市政府采購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論文_第2頁
Z市政府采購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論文_第3頁
Z市政府采購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論文_第4頁
Z市政府采購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摘要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對政府采購行為的規范化、具體化和制度 化。我國政府采購起步較晚,政府采購制度雖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體系構架,但制 度仍不完善,尤其是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導致諸多違法、貪污、腐敗等問 題的產生,不利于我國政府采購的可持續發展。國外眾多學者對政府采購有了較深入地研究,我國有關政府采購的研究成果 雖然還頗少,但就政府采購監督而言,學者們對這一研究領域己有了越來越多的 涉及。本文對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和回顧,并對我國現有政府 采購監督機制的形式及其作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認為當前我國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不完善是導致我國政府采購面臨諸

2、多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通過對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分析,有利于“對癥下藥”,為 構建和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提供理論依據。依據國外政府采購的成功實踐 經驗,在明確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構建的原則下,筆者提出,當前要完善我國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關鍵就是要構建完備的政府采購監督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內 外監督和采購程序的監督以及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尤其是要加快我國電子化政府 采購的發展步伐。關鍵詞:政府采購;監督機制;問題;對策AbstractGovernment procurement is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erali

3、zation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lso is the important method of the worlds governments manag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Establishing and consummating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can mak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behavior more standa

4、rdized, reific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ed. Our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s beginning late,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ystem is coming into being a certain framework, it,s still not perfect, especially the imperfections of supervision mechanism have leaded to variously illegal, corruption and

5、 other problems arise,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government procurement.Foreign scholars have a more in-depth study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lthough Chinas research results are wholly unknown to much, on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s conc

6、erned, scholars have made this field of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involving more and more. Through concluding and reviewing of predecessors,research briefs, and through analyzing the form, functions,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ansons of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the

7、 author thinks that the imperfection is the basic reason for difficulty. Through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reansons of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s in favor of providing theory basis of building and completeing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

8、rocure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practice of the foreig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nd on the premise of the principle, it is putted forward the key to complete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s to bulid perfect legal system of supervision, enhance internal, ext

9、ernal and program supervision, especially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Procurement.According to studying on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in China,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give counsel suggest for building and completing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e author th

10、inks only bulid perfect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Procurement, can guarantee our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ystem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Government Procurement; Supervision mechanism; Problem; Count- ermeasure目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00174324 1 緒論 PAGEREF _T

11、oc400174324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25 選題背景及意義 PAGEREF _Toc400174325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26 選題背景 PAGEREF _Toc400174326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27 選題意義 PAGEREF _Toc400174327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28 文獻綜述 PAGEREF _Toc400174328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29 國內文獻綜述 PAGEREF _Toc40017432

12、9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0 國外文獻綜述 PAGEREF _Toc400174330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1 研究內容及方法 PAGEREF _Toc400174331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2 研究內容 PAGEREF _Toc400174332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3 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400174333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4 第2章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PAGEREF _Toc40

13、0174334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5 政府采購的內涵 PAGEREF _Toc400174335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6 政府采購的概念 PAGEREF _Toc400174336 h 1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7 政府采購的特征 PAGEREF _Toc400174337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8 政府采購的原則 PAGEREF _Toc400174338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39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內涵 PAGEREF _T

14、oc400174339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0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概念 PAGEREF _Toc400174340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1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特征 PAGEREF _Toc400174341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2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理論基礎 PAGEREF _Toc400174342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3 政府雙重角色理論 PAGEREF _Toc400174343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4 信息不

15、對稱理論 PAGEREF _Toc400174344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5 第3章Z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PAGEREF _Toc400174345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6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構成要素 PAGEREF _Toc400174346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7 監督主體 PAGEREF _Toc400174347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48 監督客體 PAGEREF _Toc400174348 h 2 HYPERLINK l _Toc

16、400174349 監督的內容 PAGEREF _Toc400174349 h 2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0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及其作用 PAGEREF _Toc400174350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1 法律監督機制 PAGEREF _Toc400174351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2 內部監督機制 PAGEREF _Toc400174352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3 外部監督機制 PAGEREF _Toc400174353 h 3 HYPERLINK l _Toc

17、400174354 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現存問題分析 PAGEREF _Toc400174354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5 監督形式滯后 PAGEREF _Toc400174355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6 法規體系不健全 PAGEREF _Toc400174356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7 監督主體權力虛置 PAGEREF _Toc400174357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58 監督程序設計不規范 PAGEREF _Toc400174358 h 3 HYPERLI

18、NK l _Toc400174359 監督配套措施不完善 PAGEREF _Toc400174359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0 第4章完善Z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對策分析 PAGEREF _Toc400174360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1 明確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構建的原則 PAGEREF _Toc400174361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2 依法監督的原則 PAGEREF _Toc400174362 h 3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3 監督者與操作者相分離的原則 PAGER

19、EF _Toc400174363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4 事前和事中監督為主的原則 PAGEREF _Toc400174364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5 構建完備的政府采購監督法律法規體系 PAGEREF _Toc400174365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6 政府采購立法國際經驗 PAGEREF _Toc400174366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7 加快政府采購法和招標投標法的銜接 PAGEREF _Toc400174367 h 4 HYPERLINK l

20、_Toc400174368 完善其他配套法律法規 PAGEREF _Toc400174368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69 內外監督相結合 PAGEREF _Toc400174369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0 健全內部監督機制 PAGEREF _Toc400174370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1 強化外部監督機制 PAGEREF _Toc400174371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2 加強對采購程序的監督 PAGEREF _Toc400174372 h 4 HYPE

21、RLINK l _Toc400174373 強化采購預算和計劃編制環節的監督 PAGEREF _Toc400174373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4 加強招投標環節的監督 PAGEREF _Toc400174374 h 4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5 實施采購合同的“全程式”監督 PAGEREF _Toc400174375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6 加強貸款結算環節的監督 PAGEREF _Toc400174376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7 完善配套制度 PAGEREF

22、_Toc400174377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8 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和披露制度 PAGEREF _Toc400174378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79 完善政府采購投訴救濟機制 PAGEREF _Toc400174379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80 加強采購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設 PAGEREF _Toc400174380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81 加強電子化政府采購發展步伐 PAGEREF _Toc400174381 h 5 HYPERLINK l _Toc400

23、174382 結論 PAGEREF _Toc400174382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83 參考文獻 PAGEREF _Toc400174383 h 5 HYPERLINK l _Toc400174384 致謝 PAGEREF _Toc400174384 h 5PAGE 421 緒論選題背景政府采購制度起源于自由資本主義時代的英國,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西方 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政府采購制度。政府采購制度是公共財政制度的 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還是在實施國家宏觀調控政策, 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及促進廉政建設等方面,政府采購

24、都起著很大的 作用。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我國逐步推行政府采購制度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 益和經濟效益。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政府采購規 模得到迅速擴大。2003年,我國正式實施政府采購法,這標志著政府采購不斷得到重視并逐漸法制化。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十 一五”規劃把政府采購作為財政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此可見,建立和完善 政府采購制度將是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政府采購還未 真正現實制度化、市場化和規范化,政府采購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還在于當前政府采購監督機制不完善,導致資源浪費及貪污腐敗之

25、風肆意滋長。如現行法律規章制度不完善,對采購管理缺乏有效監督;政府采購 的監督機構設置不合理,職責劃分不清,“越位”和“缺位”并存;財政資金分配與 使用脫節,監督失效甚至無監督;編制標書隨意性大,缺乏合理性、科學性及可 行性,進而形成價格假象,影響預算;對所購物資的品牌、規格、性能、指標等 信息掌握不完全,造成配制漏項,或重復購置,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等,政府釆 購的尋租問題也日益惡化。由此可見,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關鍵就在于建 立和完善有效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只有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才能保 證政府采購長期、持久的廉潔公正,才能保證政府采購的健康、可持續運行。尤 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

26、后,為了使我國政府采購在國際舞臺上能得心應手,完善 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就勢在必行。選題意義本文對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這一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 督機制的對策建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理論意義:(I)有利于豐富和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理論體系。作為政府采購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研究可進一步深化政府采購的研究內涵, 為其提供更多的研究理論基礎;(2)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政府采購 問題不單單是財政學研究的問題,更是行政管理學、政治學等其他學科研究的問 題,因此,可以為財政學、行政管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3) 對政府采購這一問題進行研究,還可

27、以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和 政策制定提供理論依據。現實意義:(I)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是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重要 舉措。政府采購監督機制作為政府采購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立健全在很 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是否建立健全,進而才能保證其是否得到健康 可持續運行。(2)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有利于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和 健全,進而有利于規范財政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3)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購 監督機制,有利于加強政府系統的廉政建設。實行政府統一釆購,特別是在采購 中引入競爭機制,使得采購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為實現勤政、廉潔、高效的 政府改革目標做出貢獻。國內文獻綜

28、述政府釆購自1782年在英國創立以來,在西方發達國家經過了 200多年的發展 歷史,其制度構建己日趨完善。國外眾多專家學者對政府采購這一問題作了大量 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對政府采購的內涵、目的及完善政府采購制度的對策建議 等方面。1.對政府采購內涵的研究美國采購學者亨瑞芝(Hendz)在其采購原理與應用中指出,采購概念的范 圍遠遠大于商品交易行為本身,包括采購交易前的計劃、供應貨源的研究以及采 購交易后的合同管理。英國采購學者貝雷(Baily)(1978)將采購描述為一種過程: “組織采購是這樣一個過程,組織確定它們對貨物與服務的需要,確認和比較現 有的供應商和供應品,同供應商進行談判或以其他

29、方式同其達成一致的交易條件、 合同并發出訂單,最后接收貨物或服務并支付貨款”。法國著名經濟學家讓拉 豐和梯若爾(2004)在政府采購與規制中的激勵理論一書中分析了政府采購 問題,指出政府采購是特指那些政府與企業簽訂了長期合約的政府采購項目,還 指出對于政府采購的規制,應該同時包括監督措施和激勵措施。2.對政府采購目的及政府采購監督目標的研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發展部主任A.普雷姆詹德(1995)從公共支出管理的角 度,認為政府采購是公共支出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美國著名釆購專家菲朗 (1993)認為政府采購的目的與私人采購的目的一樣:“采購之根本目標在于識別 所需材料的來源,并在需要的時候以盡可

30、能經濟的方式按可接受的質量標準獲得 這些商品”。美國學者哈羅得費倫(2001)在采購與聲應管理一書中指出政府采購 與政府采購監督的根本目標的一致性采購及其監督之根本目標在于識別所需材 料的來源,并在需要的時候以盡可能經濟的方式按可接受的質量標準獲得這些商 品。采購部門必須能夠快速有效地滿足需求,并且釆購政策和程序必須同商業慣 例相吻合”。福布斯主張對政府采購官員進行嚴格選拔,建立職業化的采購隊伍,而且要 以立法形式規定政府采購官員與企業管理人員不相上下的“養廉工資” m。布坎 南認為,必須制訂周密而嚴格的采購程序,盡可能實行公開招標,實行公平競爭 的招標程序和嚴謹的支付辦法,以便從制度上最大限

31、度地防止政府采購中貪污腐 敗現象的發生。佩奇認為,公共官員必須受到公眾和新聞媒介的監督,續職、 失誤都要曝光。普雷姆詹德從組織管理學的角度,針對政府采購的腐敗問題, 提出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內部控制,使決策的制定公開化。麥肯尼論述了政府 采購部門中的舞弊問題,認為腐敗的根源在于政府采購官員和采購代理公司雇員 中的利益沖突,主張從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入手加以防范與治理。美國紐約大 學管理學院公共關系研究中心的約翰,通過分析最近幾年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后 提出了在網絡經濟時代,電子商務應用到政府采購中將大大提高政府采購的效率, 同時也可以提高政府采購的可信賴度。可見,西方發達國家已對政府釆購及政府采購

32、監督有了較深入地研究,這對 建立和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起到了很好的理論和實踐指導作用。此外,美 國等經濟發達國家倡導的電子化政府采購體系的構建,更引領了政府釆購的發展 趨勢。我國也要加快電子化政府采購的發展步伐,通過構建電子化政府采購體系, 使監督機制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公開化、透明化。國外文獻綜述由于我國政府采購起步較晚,較之國外而言,不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 其研究成果都頗少。但就政府采購監督而言,我國的一些專家學者、政府采購官 員以及參與政府采購的實踐工作者等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了越來越多的涉及。胡偉和程亞萍(2005)認為,政府釆購監督機制構建是基于以下五個理由: 秩序價值之追求

33、、效率原則之遵循、政府職能的實現與發揮之保障、確保供應商 平等競爭之機會以及公共利益之維護。張雷寶(2001)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地方在建立政府采購制度的過程中,相關的政策法規制度不健全,缺乏嚴格的操作 規程及必要的監督約束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采購制度的健康運行,良 莠不齊的現實是強化監督機制的理由。倪東生(2003)指出,我國政府采購還 沒有跳出自由裁量權過大,條塊分割,進行利益尋租的怪圈,指出政府既是“裁 判員”又是“運動員”,而且還是監督者。2.對政府采購監督的內容及對象的研究何毅華、鄭偉(2003)指出,對政府采購的監督應該是對政府采購所有當事 人的監督,是對政府采購全過程的監督

34、。楊燦明、李景友(2004)指出,政府 采購監督包括了主管機構,法律體系,政府采購模式,質疑和申述機制,采購官 員管理,采購信息管理,中央和地方關系,國際事務等內容。肖捷(2004)指 出應把采購計劃的編制和預算納入監督的范疇。3.對建立和完善我國政府采購機制的對策研究陳玉珠(2004)認為,必須從法律層面、采購預算和采購過程及采購監督人 才的培養等方面來建立和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政府采購監督制約機制。18周潔 (2005)認為,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督的關鍵在于要建全政府采購的監督主體以 及明確政府采購的監督客體。19張曉紅,朱文言(2006)認為,應該從整體的角 度,構建一個完善的政府采購監督體

35、系。楊玉梅(2006)強調,要充分發揮公正 監督的作用,并要通過實行嚴格的法律措施來規范政府采購人員的行為。綜上所述,國內學者已對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有了較豐富的研究,隨著政府采 購的不斷發展,對我國政府采購監督這一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地吸引更多學者的研 究興趣。只有不斷加強對我國政府釆購及政府采購監督的研究,才能為我國政府 采購制度的完善奠定更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內容第I章,緒論。論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義,并對國內外文獻綜述進行了 歸納和總結。第2章,政府釆購監督機制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依據。對政府采購 和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并對其特征進行了分析;對政府采購監 督機制的理論基礎,主要是

36、對政府雙重角色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委托一一代 理理論及尋租理論進行了綜合概述。第3章,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基本框架 及現狀分析。對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構成要素、我國現有政府采購監督機制 的形式及其作用、我國政府釆購監督機制現存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系統分析,指 出當前我國政府釆購監督機制仍不完善,導致政府采購面臨諸多問題,因此,完 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是保證我國政府采購制度健康可持續運行的關鍵所在。 第4章,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對策建議。通過對我國政府采購現存問題 及其原因進行分析后,進而提出了構建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需明確的基本原則, 并借鑒國際經驗,提出了完善我國政府采購監督的對

37、策建議。研究方法1.理論分析法。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政府雙重角色理論、信息不對稱 理論、委托一一代理理論及尋租理論等,為研究我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提供了堅 實的理論基礎。2.實證分析法。本文對國外政府采購的成功實踐經驗有大量的案例實證分析, 這更好地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使理論研究更具現實意義。.3.文獻分析法。本文在研究過程中參考和借鑒了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 成果,并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了搜集、鑒別、整理等,這些研究成果為本文的研 究奠定了扎實的理論研究基礎。 第2章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政府采購的概念“政府采購(Government Procurement)”也

38、被稱作“統一采購”或“公共采 購(Public Procurement)”。我國2003年I月I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簡稱政府采購法)第2條將政府采購定義為,“本法所稱政府采購,是 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 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21可以看出, 要判定采購行為是否屬于政府采購,主要看:一是資金來源;二是采購實體。如 果采購資金來源是公共財政資金,采購實體是政府部門,那么這種采購行為就屬 于政府采購。國內學術界對政府采購的定義,都大同小異。歸納起來有幾種代表性的觀點: 一是直接援引我國政府采購法中對政

39、府采購的規范化界定。二是把政府釆購 等同于政府的購買性支出,認為政府采購是各級國家機關和實行預算的黨政組織、 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使用財政性資金獲取貨物、工程或服務的行為。三是認為 政府采購,也稱公共采購,是“各級政府及其附屬機構為了開展日常政務活動或 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在財政監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對貨 物、工程或服務的購買”。M四是從政府采購與私人采購的本質出發,區別于私 人采購而對政府采購的概念作出界定,認為“政府采購是公共部門利用財政性資 金取得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23上述觀點的共同之處都認為,政府釆購的 資金來源于財政,并且都認為采購主體是各級政府行政部門及其

40、他公共部門。基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蘇明對我國政府采購的界定可以說比較合理和全 面。“政府釆購是各級國家機關和實行預算管理的政黨組織、社會團體、事業單位, 使用財政性資金在政府的統一管理和監督下為了開展日常的政務活動或為公眾提 供公共服務的需要,以法定的方法和程序從市場上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的特征政府采購也和企業采購一樣,屬于集團采購,但是它的持續性、均衡性、規 律性、嚴格性、科學性上都沒有企業采購那么強,政府采購區別于企業采購也有 其內在的特征。政府采購最基本的特點在于它是一種公款購買活動,都是由政府 撥款進行購買。從政府采購的概念界定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政府采購具有以下基

41、本特征:1.資金來源的公共性政府采購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和需要有財政償還的公共借款,這些資金的最 終來源是納稅人的稅收所形成的公共資金和公共服務收費。其中作為納稅人的公 眾所繳納的“稅金”是政府釆購的資金的主要來源,在財政支出中具體表現為采 購支出,即財政支出減去轉移支出的余額。2.采購主體的特定性政府采購的主體,也稱采購實體,為依靠國家財政資金運作的國家機關、事 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不包括國有或私有企業等。3.采購目標的非盈利性政府采購活動是非商業性采購活動,采購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通過買 來為政府部門提供消費品或向社會提供公共利益,從而實現政府職能和公共利益。 在釆購活動中,政府需要實現的

42、目標會有很多個,而節約采購資金和為公眾提供 服務是它最重要的目標。4.采購對象的多樣性政府采購的對象包羅萬象,既有標準產品也有非標準產品,既有有形產品也 有無形服務,既有價值低的產品也有價值高的產品,既有軍用產品也有民用產品。 為了便于統計,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按性質將釆購對象化分為貨物、工程和服務 三大類。如各種辦公物資,包括計算機、復印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紙張、筆 墨等辦公材料,也包括基建物資、生活物資等各種原材料、設備、能源、工具等。5.采購管理的法制性現代國家都制定了系統的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和條例,并建立了政府采購 制度,政府采購活動無一例外的都是在嚴格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章制度下按照

43、法 定的方法和程序進行。政府采購不是簡單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按有關政 府采購的法規,根據不同的釆購規模、采購對象及采購時間要求等,采用不同的 采購方式和采購程序,使每項采購活動都要規范運作,體現公開、競爭等原則, 接受全社會的監督。6.采購過程的公開性法律法規本身就是公開透明的,這就決定了政府采購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程序 都是公開的,采購過程也是在完全公開的情況下進行的,一切采購活動都要作出 公共記錄,所有的采購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7.采購活動的效應性政府采購不同于個人采購、家庭采購和企業釆購,它是指一個整體,這個整 體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單一消費者,其購買力非常巨大。有關資料統計,通常一國 的

44、政府采購規模要占到整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以上,因此,政府釆 購對社會的影響力很大。采購規模的擴大或縮小、財政結構的變化都將對整個社 會的總需求和供給、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等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政府采購的原則無規矩不成方圓,政府采購如同政府其它行為一樣,要在一定的原則下進行。 我國政府采購法第3條規定,政府采購應當遵循公開透明原則、公平競爭原 則、公正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25此外經濟效益原則也是政府采購必須遵循的原 則之一。1.公開透明原則公開透明是政府采購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政府采購被譽為“陽光下的 交易”,即源于此。政府采購的資金來源于納稅人繳納的各種稅金,只有堅持公開

45、 透明,才能為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為公眾對政府采購資金 的使用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創造條件。公開透明原則要求政府采購的信息和行為 不僅要全面公開,而且要完全透明,僅公開信息但仍搞暗箱操作屬于違法行為。 首先,有關采購的法律和程序要公布于眾,政府采購機構及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法 律和程序辦事;其次,資格預審和評價投標的標準要事先公布并且只能按此標準 進行評價、公開開標,而且招標信息中標或成交結果要公開,開標活動要公開; 再次,.為保證采購公開透明度原則的實現,要接受投標方的質疑和申訴,投訴處 理結果或司法裁減決定等都要公開,這樣才能使政府采購活動在完全透明公開的 狀態下運作,全面地接

46、受社會各界的監督。2.公平競爭原則。它是政府釆購的核心原則,是建立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基 石。這一原則又可以分解為競爭性原則和公平性原則。第一,競爭性原則。這是指要將競爭機制納入政府采購活動中,實現優勝劣 汰,讓采購人員通過優選優中的方式,獲得“價廉物美”的貨物、工程或服務, 從而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政府釆購目 標的關鍵。競爭可以促使投標人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技術,并且設法降低產品成本 和投標標價,從而使用戶可以以較低的價格采購到優質的商品,實現政府采購的 目標。招標采購方法充分體現了平等、信譽、正當合法的現代競爭規范,是一種 有組織的、公開的、規范性的競爭,是競

47、爭的一種高級形式。因此在政府采購中, 招標采購方法通常被用做首選的采購方法。當然,招標方法并不是實現競爭的唯 一方法,只要是在市場經濟下合乎法律規定的正當的競爭手段都可以用來達成采 購目的的經濟效用性。目前,世界各國都將競爭性原則作為政府采購的一條重要 原則。第二,公平性原則。公平性原則是指政府采購要通過公平競爭選擇最優的供 應商,取得最好的采購效果。所有參加競爭的供應商機會均等并受到同等待遇, 不得有任何歧視行為,同時應在程序上保證有利于合同相對方權利的實現。公平 性原則也是實現采購目標的重要保證。競爭只有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巨 大作用,因為只有在公平的基礎上競爭,才能實現最大程度的競

48、爭,有實力和能 力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或服務的投標商才能贏得投標的成功,從而促進政府采購 經濟有效目標的實現s公平性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合同的授予要兼顧政府采購 社會目標的實現。由于在政府采購的競爭中,小企業、少數民族企業、困難企業 等處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按其實力,它們很難臝得政府采購合同的中標。因此, 在政府釆購制度中,應該制定出一些規則和采取一些措施,使小企業等也能分得 政府采購合同的一部分,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3.公正原則公正原則是指在公開、公平原則上所取得的結果的公正和整個操作程序和過 程的公正。公正原則更主要地體現在確定供應商上,如評標標準明確嚴格、評標 程序的公正、利害關系人

49、的回避制度等。從某種意義上,“三公”原則是一個有 機整體。公正原則是建立在公開和公平的基礎上的,只有公開和公平,才能使政 府采購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公正原則主要由政府采購管理機關、采購機關和中 介機構來執行。作為政府采購的管理機關,除制定統一的政策、法規和制度外, 還必須堅持這些規則在執行中做到不偏不倚,一視同仁。為了避免因過大的差異 而導致在采購活動中的不公正性,管理機關盡可能要統一思想認識,統一執法的 力度,要盡量做到公正合理。最為采購機關,要達到公正原則,首先必須對各供 應商提出相同的供貨標準和采購需求信息,對物品的驗收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嚴格執行合同的標準,不得對供應商提出合同以外

50、苛刻的要求或不現實的條件。 作為政府采購的中介機構,主要是要參與采購過程中的開標和評價,因此貫徹公 正原則必須體現在開標和評標的過程中。在評標時,對各供應商提供的標書進行 客觀、科學的評價,既要看到各種標的的優點,也要指出其缺陷和不足,盡可能 采用評分的方法進行評價,用分數的高低來評出優劣及等次,為定標提供準確的 量化依據,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公正結果。4.誠實信用原則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實信用原則也是市場經濟活動所應遵循的重要 原則之一。只有全社會都形成一個誠實信用的良好風氣,才可能達到健康有序的 經濟環境。政府采購活動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也應遵循這一原則。誠實 信用原則要求政府采

51、購各方都要誠實守信,不得有欺騙背信的行為,以善意的方 式行使權利,尊重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忠實地履行約定義務。誠實信用原則的 貫徹,一方面,要求采購機關在項目發標、信息公布、評標過程中要確保真實; 另一方面,對供應商而言,需要他們在提供所采購物品、服務時要達到投標時所 作出的承諾,在釆購活動中要有負責任的意識。因此,有必要建立相關的懲罰機 制和過錯登記制度,將供應商履行政府采購情況記錄在案,對有違規行為的要在 資格證書上進行記載,視其情節輕重采取吊銷資格或限制進入政府采購市場等處 罰。這既是政府采購最主要的目標,也是政府采購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效益 就是投入(亦即成本)與產出(亦即收益)之比

52、。經濟效益原則,顧名思義就是 指要使投入與產出比達到最大化,亦即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在政府采 購活動中,投入不單單是指所采購物品的現價以及成本,更多的指貨物,工程和 服務等的壽命周期成本,即所采購物品在有效使用期內發生的一切費用再減去殘 值,政府采購追求的就是壽命周期成本最小而收益最大。26政府采購所需資金來 源于即財政收入是有限的,政府采購活動不僅要合理使用有限的財政資金,更是 要利用有限的資金來最大限度滿足公眾的需要。因此,在釆購活動中,要做到“物 有所值”。通過競爭性招標方式,是實現經濟效益的最佳采購方式,當然,如果采 用公開招標方式使采購成本,釆購對象和服務目標不相適宜時,也可

53、以采用其他 更為有效的采購方式。需要強調的是,追求經濟效益原則時,要權衡好經濟原則 和效益原則,實現采購物品性能價格比的最優。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概念“政府采購監督機制是監督政府采購活動中當事人之間的相互關系、作用機 理以及采購監督的方式、方法的總稱”。_它是由法律監督、內部監督、外部監 督、社會監督等一系列制度所組成,表現為對采購人的監督、對供應商的監督、 對政府采購中介機構的監督等。從經濟學角度講,監督機制是通過提高相關責任 人的違規風險成本或預期風險損失,以促使政府采購規則得到應有重視和有力執 行。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特征政府采購監督是對政府法律法規執行程度,釆購的立項、招標,采購合同的 有

54、效性及其履行情況,采購資金撥付,采購商品實際使用及效果評價等諸環節的 全過程、全方位監督,以及對采購人員釆購行為的約束。從政府采購的立項,采 購預算的制定、審批,招標文件的制作,釆購信息的發布,招標投標過程的實施, 采購標的物的檢驗,采購資金的撥付,采購文件的保存等每一步驟都有嚴格的監 督程序,可見,政府釆購監督是對政府采購活動的全程式監督。2.全面性政府采購監督機制的全面性體現在政府采購監督的對象上。政府采購監督的 對象包括采購單位、釆購資金、采購代理機構采購中介機構、采購人員以及供應 商等。因此,在政府采購每一層面、每一點上都存在監督機制,在各釆購主體之 間形成了一種強有力的相互監督約束力

55、,使政府采購活動可以更加法制化規范化。3.法制性政府采購監督要有法可依,我國政府采購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政府 采購監督逐漸規范化、合法化。政府采購監督機制建立健全,最重要的就是要建 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使監督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國外政府采購監督的 法制化已達到較高的水平,許多經濟發達國家都制定了各種國家的和地方的政府 采購法律法規。如美國就有聯邦采購合理化法案聯邦政府采購條例、武裝 部隊采購條例、合同競爭法、反回扣法案等。4.權力的制衡性在政府采購監督機制中,主要監督部門包括權力機關、財政部門、司法、審 計、質檢、計量部門等,這些監督機構均體現了公共權力對政府采購權力的監督 以及各權力

56、主體之間的相互制衡。各監督機構依據各自不同的監督職責,依此享 有不同的監督權力,既能實現對其他監督部門及監督對象的監督,又受到各監督 部門對自己的權力制衡。因此,在相互監督制約機制下,各監督主體能在權力約 束下,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責,有利于防止權力的濫用。政府雙重角色理論政府在分配和使用公共資源的過程中履行的是公共托管人的角色,這一角色 是政府作為“經濟人”以及“公益人”雙重角色的結合體“經濟人”角色政府在采購中的“經濟人”角色是指“在政府采購活動中,政府擔負著以最 有利的價格等條件采購到質量合乎要求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角色”。3】采購預 算是政府采購活動的幵始,它是根據政府的財力,以滿足政府日

57、常政務活動之需 和向公眾提供公共產品之需為基礎編制的。采購預算一旦確定,表明該年度政府 用于采購的資金就被確定。因此,政府釆購要受采購預算的約束,這是政府之所 以在采購過程中扮演著“經濟人”角色的主要理由。采購預算的編制工作實際就 是財政資源的分配過程,因此,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是政府采購的使命。另外,任何資金的使用都存在著管理者責任問題,由于政府采購具有非盈利性的特點, 通常的市場檢驗對資金管理者責任和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適用,所以必須對政府采 購機關與采購人員的權力運用加以有效的監督。“公益人”角色政府不僅僅是“經濟人”,它還是個“公益人”。32政府采購中的“公益人” 角色是指在采購活動中,政府

58、承擔著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角色,亦 指政府使用公共資金,通過采購這一手段,為滿足社會共同需要購買公共產品和 公共服務的行為。與廠商、私人等采購主體相比較,政府在其采購活動中必須以 實現社會利益為己任,把社會效益擺在第一位。這是因為:第一,政府采購資金 來源于財政撥款,即由納稅人的稅收所形成的公共資金,因此就必須秉著“取之 于民,用之于民”的態度和使命,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以社會的公共需求為導向, 將公眾利益放在首位。第二,公眾對政府的要求。公眾希望政府能夠為他們提供 更多的公共物品和服務,以滿足其日常需求甚至高質量的生活需求,因此政府作 為“公益人”角色,就要合理利用采購財政資金,達到經

59、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 贏。第三,承擔社會責任的需要。政府的采購行為要承擔社會責任或公共責任, 需要向國家和社會負責。政府采購不但要滿足社會在某一時期對某一產品和服務 的需要,同時還要考慮生活水平、就業問題等其它對關乎整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 發展問題。信息不對稱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喬治阿克爾洛夫、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和邁克爾斯彭斯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它為市場經濟提供了新的視角。該理 論認為,市場經濟活動中,市場的買賣主體對市場信息的掌握是有差異的。掌握 信息比較多的一方往往比掌握信息少的另一方要處于更有利的競爭地位,并且買 賣雙方都不可能完全占有對方的信息,這種信息不對稱必定導致

60、信息擁有方為謀 取自身更大的利益而使另一方利益受損,這種行為在理論上就稱作“逆向選擇”和 “道德風險”。為減少或避免這類行為的發生或者降低信息搜尋的成本,提高社會 資源配置效率,經濟學家為此提出了許多理論和模型。阿克爾洛夫在哈佛大學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次品問題中首次提出了 “信息 市場”的概念,拉開了信息不對稱在商品市場應用的序幕。他提出的分析舊車市 場的“檸檬”(次貨或二手貨)模型,開創了 “逆向選擇理論”的先河。這一模型 說明,隨著價格的下降,存在著“逆向選擇”效應:質量高于平均水平的賣者會 退出交易,只有質量低的賣者才會進入市場。33斯蒂格利茨則將信息不對稱理論應用到保險市場,分析了保險市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