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產業的發展瓶頸問題剖析_第1頁
科幻產業的發展瓶頸問題剖析_第2頁
科幻產業的發展瓶頸問題剖析_第3頁
科幻產業的發展瓶頸問題剖析_第4頁
科幻產業的發展瓶頸問題剖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創新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是科技文明的先導,在倡導自主創新的時代中,科幻的作用不言自明。科幻是有幻想、有科學、無鬼神的文藝作品,它是基于科學文化的超現實途徑的創造性想象和基于這種想象所形成的思維結果,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誕生于1818年,是由英國人瑪麗雪萊創作的弗蘭肯斯坦,中國第一部出版的科幻小說,名叫月球殖民地小說,1904年在上海繡像小說上連載。科幻產業是生產和銷售科幻產品相關的產業,從科幻文學、科幻電影可以衍生到科幻動漫、科幻游戲、科幻玩具、科幻旅游等領域。科幻產業是科技傳播一個細分的產業鏈條,是促進科技傳播,推動廣大國民科學素養提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有過一輪科幻小

2、說和科幻電影發展的高潮,上海電影制片廠拍出謾迄今為止中國最好的科幻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葉永烈的小靈通漫游未來印刷量高達150多萬冊。隨著中國科技發展水平的提升和文化創意產業的不斷繁榮,科幻產業的發展又一次被提到了議事日程。2021年首屆中國科幻產業論壇在四川成都召開。中國郵電、新星、重慶、希望、讀客、果殼等多家出版社或民營圖書公司公布了科幻出版計劃。而最早系統引進西方科幻經典名作的科幻世界雜志社專門成立了科幻圖書事業部,甚至開始籌劃中國科幻產業園。作為一名科技記者,筆者在今年暑期對上海的科幻產業市場進行了一些調查,了解了產業目前的發展瓶頸,特將其闡述,希望能夠對科幻產業的發展盡綿薄小力。1科幻

3、產業的能量不可小覷科幻產業的經濟效益和利潤空間巨大,僅以美國科幻大片阿凡達為例,它創造的產值即可達24億美元之巨,大大超過了我國本土電影一年的總票房。在美國,科幻創意產業是僅次于航空工業的美國第二大創匯產業,美國一年出版的科幻長篇有上千種,僅北美一家出版社一年包括新作以及經典重印就能出版400多種科幻作品;2021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總收入突破62億元。其中位居榜首的是好萊塢科幻大片阿凡達,掘金13.2億元人民幣,排名二、三的是好萊塢科幻災難大片2012,票房達到4.7億元,科幻動作大片變形金剛的票房達到4.3億元。美國的科幻產業不僅僅只有電影,科幻類游戲也很發達。比如星際爭霸,這個游戲在當年

4、是影響了一代人。美國的游戲產業很發達,產值都很高。而在中國,科幻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除了盈利外,科幻產業更大的意義在于一種潛移默化的傳播效應,它所產生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效應是任何其中科技傳播手段所無法比擬和企及的,因為它不是一種灌輸式的教條式的單向傳播模式,也不是就單個問題討論式的雙向傳播模式,而是一種基于人類命運和人類未來前途的集體呼應式傳播模式。其內化程度,以及帶來的大面積深層次思考是嵌入式的,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它能使得大眾超越現實生活關注到人類的終極價值和意義,也能啟發青少年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夢想的翅膀盡情飛揚。2三大阻力阻礙產業發展在一線的調查中,筆者了解到目前科幻產業領域存在的幾大瓶

5、頸問題。1)首先是人才培養體系問題。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在中國高校中,唯一的一個科幻文學的碩士學位授予點在北京師范大學,它被歸類在兒童文學方向下。雖然科幻面向兒童有一定的好處,是推動兒童科普發展的有力工具,日本動漫產業也是以兒童為閱讀對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但是要推動一個產業的發展,這樣的人才培養體系是遠遠不夠。科幻產業面向的是從青少年到老年人的絕大多數人群,每一個人都有進行科學幻想的激情。科幻小說寫作人才匱乏是業界經常討論的話題。中國科幻原創小說的數量較少,近幾年來,中國每年出版原創長篇科幻小說數量在10部左右,近些年才有所上升。全國專職科幻作家人數不超過兩位數,很大科幻作家都是兼職。科幻產

6、品制造的團隊也是目前十分缺乏的。科幻產業涉及到動畫、游戲、影視、圖書、玩具等市場。一個高效率的科幻產業團隊可以從一個有市場響應力的科幻小說出發,開發游戲、制成漫畫,拍攝電影,也可以從游戲、漫畫、電影等入手,開發其他領域的市場。在美國,很多游戲、電影和美術設計方面有很多頂尖的華裔人才,他們中的很多人回國開設了公司,或者與國內有業務往來。從中國動漫游戲產業的整體技術能力來說,與國外不相上下,但是他們幾乎都不做本土原創的動畫,絕大多數的業務是承接全球市場的外包項目。國內玩家追捧的科幻游戲沒有一款“中國制造”,中國影視技術特效團隊的水平也不錯,但是這些優勢沒有被有效整合起來。科幻電影人才培養同樣是一個

7、薄弱環節,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潛在科幻消費市場,但每年生產的國產科幻電影寥寥無幾,中央6套電影頻道從1999年至2021年共生產影片1519部。科幻影片僅有2部。近期,著名作家郭敬明領銜的最世文化公司簽約了國內7、8名優秀的科幻作家,希望從科幻小說入手,打造中國的科幻電影。但是在調查中筆者了解到在打造科幻電影過程中,制片人和電影導演的人選是最困難的事,極有可能請美國好萊塢的制片人和導演來操刀。而縱觀發達國家,不難發現其已經建成了完備的科幻人才培養體系,1961年,美國科爾蓋特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就正式開設了科幻小說課程。上世紀70年代末,美國已經有大約2000多所大專院校開設了科幻課程,更多的中學

8、也將科幻小說列入教學計劃中。而英國已經設立了科幻文學方向的博士點,日本和俄羅斯也在大學教育中引入了科幻課程。而中國在科幻人才培養方面處于起步階段。中國科幻人才的長期供給不足是科幻產業無法發展起來的基礎性原因。2)與消費者互動的創作理念缺乏。我國目前大部分的科幻小說都是屬于硬科幻系列,一般是由較高理工科背景的專業人士創作完成的,普通人很難去理解,劉慈欣的三體已經在故事情節上實現了突破,但是還是有很多讀者表示讀來吃力。科幻是科學與文學、科學與想象的邊緣和交叉領域,技術細節的想象和運用確實是有理工背景的人的一種優勢,但是理工背景的人比較強調思維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太注重無內在矛盾和無邏輯錯誤,忽略了作

9、品的人文性、敘事感,內部的沖突感不強,導致故事不是很好看。因此閱讀范圍僅限于小眾范圍內,無法延伸到大眾范疇。而這也是目前中國本土科幻文學和科幻產業無法贏得消費者的原因之一。讓人盡情欣賞的軟科幻作品才是富有生命力的科幻產業的金鑰匙。筆者了解到事實上國外的科幻產業一開始也是面臨同樣的情況。很少有國人知道,1964年開拍的美國大片星際迷航是失敗的,而且不只是一次失敗,而是推出三次,三次全部失敗。之所以還在繼續,是因為培育了一大批粉絲,這些粉絲參與到了電影的修改中來,而電影的編劇本身不是科技工作者,但是他熱愛科學,和很多科學家交朋友,正是這樣的一種互動過程中,電影劇本被慢慢打磨成了一部市場接受的作品,

10、也造就了日后票房屢創新高的科幻大片。而這樣的互動在中國科幻界也幾乎是一片空白。筆者了解到,酷似小米手機的發展路線,如今上海的熙谷傳媒正在嘗試以粉絲效應帶動科幻產業市場。總經理傅仰鵬本身是位科幻迷。他在讀完MBA后,深入考察了中國的科幻產業市場,開始了自主創業。熙谷傳媒盼望打造一個中國的科幻產業品牌。一本名為天塵的科幻小說已余空完成,但是公司并不急于推出,而是將該科幻小說改編為游戲,游戲一經推出,就很受歡迎,短短幾個月內下載量突破50萬次,根據規劃中的路線圖,接下來是推出小說,甚至拍攝電影,而隨著培育的粉絲群數量日益擴大,市場的接納度和整體效應將會逐步放大,天塵的品牌效應也將呈現出來。在市場經濟

11、中,閉門造車無疑是死路一條,而與消費者互動,無疑是掌握市場需求最好的手段,這種“精益創業”的方法在歐美已經非常流行。而中國科幻產業若想有所突破,此模式的推廣無疑是必經的旅程。3)原創作品缺乏文化號召力。中國優秀原創科幻作品缺乏文化號召力是制約中國科幻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問題,從個體的角度看,劉慈欣、王晉康、韓松,以及更年輕一代的陳楸帆、夏笳、江波等少數作家的優秀之作,無論在想象力還是文學性上都足以與西方一流的科幻作品相媲美。但是總體角度看,不可否認,中國原創科幻作品還有很多“硬傷”。其中最內傷的是難以回到人的本性角度和社會問題層面思考問題。從心理學角度說,能夠引起共鳴的文學作品都是涉及到人類普世

12、價值觀和人性、生存問題等的挖掘。膚淺的科學技術問題的展示,是十分枯燥無味,很難得到大眾的廣泛認同的。真正好的作品,僅靠技術細節是寫不出來的,還需要更深刻的東西,比如對人類、對社會、對世界、對宇宙的理解。比如西方人關心的問題是文明沖突和人性的終極審判,而中國卻更關注新技術帶來的倫理沖突和國家的崛起。有廣泛文化號召力的科幻作品應該對社會自身的現實問題進行觀照、做出回應。科學與文學的結合是目前一線科幻產業領域正在探索的一種模式。近年來,盜墓筆記等奇幻小說的異軍突起讓人刮目相看,曲折的框架和出人意料的內容情節讓很多讀者癡迷其中。筆者也了解到有些民營公司看重這一點,正在進行嘗試性探索,組織科幻作家和奇幻

13、作家組成一個創作團隊,利用科幻作家的科學知識和奇幻作家是敘事構思能力,希望打造出幾部具有市場接納度的科幻作,這種模式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十分常見。此外,科學家和暢銷書作家強強聯合的科幻小說寫作模式也有公司在嘗試進行。這些先驅性的探索仍在小范圍中進行,希望得到政府的引導和鼓勵。3社會發育和政府引導需同步進行作為一個新興產業,面對巨額的市場份額,市場經濟本身有個自發的機制,一大批企業會看到市場盈利點,而自發育形成一個產業體系。在國內,科幻“品牌”的價值往往被人所忽略,在西方發達國家,一個科幻作品形成的價值往往借助一個強大的品牌通過出版物、游戲、動漫、電影、旅游、衍生產品等來持續性體現,并且極具號召力。

14、品牌效應往往能聚集到各種資源,一個產業鏈會在無聲無息中自主形成。迪斯尼品牌的持續火爆就很說明“品牌”效應的重要性,在國內,鮮有人關注到這一點。很多科幻產品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沒有一個“品牌”作為持續支撐,沒有品牌支撐的科幻公園和科幻影視樂園等項目的生命力無法持續。政府不宜過多干預科幻產業的市場化行為,諸如圈地炒作概念等行為不應該得到支持,但是社會的自發育需要各種資源的匯聚,產業鏈的布局需要各種資源的整合,而在這其中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導和鼓勵。筆者認為破除瓶頸問題、夯實發展基礎,制定產業扶持政策是比較適合的引導舉措,目前中國已經擁有一大批文化創意企業,近些年游戲產業和影視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好萊塢大片運作模式也為很多華人所熟知,而且市場上閑散資金充裕,投資者投資欲望高漲,市場的趨利性和優惠的政策將會吸引資源的集聚,只要出現一流的科幻作品,就很有可能引發一波浪潮,在這即將到來的一波波浪潮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