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創造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_第1頁
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創造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_第2頁
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創造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_第3頁
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創造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_第4頁
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創造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加強基層民主*建設 創造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是深入開展依法治區的基礎,我區依法治區工作始終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的指導方針,以貫徹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主線,以依法治村為突破口,以富民強村為落腳點,不斷推進基層民主*建設。 一、以村委會組織法為核心,堅持三項制度,真正做到還權于民 1、推行村級民主選舉制度,把干部的選任權交給村民。每次換屆選舉,都按照憲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依法進行,基本實現了黨的領導、群眾的意愿、合法的程序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一是及時成立選舉機構,制定實施方案。實行黨政領導包片,區、鎮兩級機關干部定鎮、定村掛鉤指導和聯絡制,各村也依法推選產生村民選舉

2、委員會,保證選舉工作的正常運作。二是認真細致地做好選民登記和核對工作,做到不錯、不重、不漏,并于選舉日20天前將選民名單公布在村、組醒目的地方。為了提高參選率,確保村民直接投票選舉,各鎮村采取廣播、通告、發信等辦法,通知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返村參加選舉。選舉當日,鎮、村辦企業統一放假,使選民的權利得到保障。三是精心組織直接提名候選人工作。在選舉過程中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不帶意圖、不定框框、不作暗示,讓選民從中鑒別篩選,好中選優,引導群眾把那些德才兼備的、有知識有能力、愿意為群眾辦事的人選進村班子。四是縝密布置投票選舉工作,實行公開投票、唱票、監票、計票,當場公布選舉結果,當眾頒發村委

3、會成員的當選證書。第六屆換屆選舉當日全區共設置主會場247個,投票站2657個,每個主會場設立2個以上的秘密劃票間,既方便選民投票,又避免了任何干擾,使村委會選舉一次成功率達95%。LoCaLHOST 2、推行村民議事制度,把重大村務決策權交給村民。近年來,村級事務的決策正逐步從村干部向村民代表會議轉化,從體制上保證了建立科學、民主、合理的決策機制的可行性。一是民主推選村民代表。各村按照每10戶左右推選1名代表的比例,把那些能堅持原則、關心集體、有較高*覺悟的村民推選出來,組成村民代表會議。二是設立村民議事室和聯系箱。各村根據村委會自身經濟狀況,均設立議事場所,便于代表集中議事、決策,同時,也

4、全部設置了村民聯系箱,及時聽取村民的合理化建議。三是發揮村民代表的代表作用。村民代表經常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將村民的意愿提交村民代表會議上討論,實行一事一議,真正反映出廣大村民的心聲。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各村每年都召開2次以上村民代表會議,聽取村委會的工作計劃和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項,村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重大決策,都由代表會議討論,按大多數人的意愿作出決策。凡系國家政策和法律規定以外的,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村民有權拒絕。全面推行村民議事制度,調動和發揮廣大村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推行民主監督制

5、度,把日常村務知情權交給村民。各個村委會全部實行了村務公開,做到“五個規范一滿意”。一是組織機構規范。各鎮成立了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村成立了民主議事和民主理財小組。如針對村級財務由黨支部書記一人審批、無人肯監督而群眾有意見的狀況,區委、區政府根據有關部門意見,專門下發文件,改為村主任一支筆,進一步完善了監督機制。二是公開內容規范。我區統一規定了必須公開的16項內容,凡涉及到群眾利益、群眾關注的問題都列為公開內容,如建設招投標、財務收支、電費收繳、計劃生育指標、宅基地審批、村干部報酬、招待費用等。三是公開程序規范。重大村務由民主議事小組和村民代表會通過后公布,村級財務由鎮經管站與民主理財小組審核確

6、定后公布,確保公開內容真實。四是公開時間規范。財務收支等常規業務按季節定時公布,宅基地審批、集體資產承包租賃等專項業務不受時間限制而及時公布。五是公開陣地規范。全區各村村務公開欄的式樣、公開的形式均較為統一,基本做到位置適中、結構牢固、美觀大方、節儉實用、方便群眾。“一滿意”就是公開的結果讓群眾滿意,凡村民對公開情況不滿意的,一律找出原因加以解決。通過村務公開,亮了集體的“家底”,掀了干部的“箱底”,群眾明白,干部清白。 二、以依法治村為切入點,突出三個重點,創造良好法制環境 一是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積極開展各類專項治理。這幾年,我們針對群眾較關心的土地延長承包期和減輕農民負擔等問

7、題,農村計劃生育、宅基地管理、鄰里關系、贍養矛盾以及農產品市場管理、集體財產管理等方面的糾紛進行專項治理,積極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二是深入開展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和宣傳活動,注重基層治保、調解、幫教組織建設,建立健全農戶糾紛檔案,對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因素實行動態管理;設立安置幫教資金專戶,加大幫教力度,2001年,幫教對象重新犯罪率僅為%;許多村成立了護村隊和護廠隊,進行治安巡邏等,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遏制和消除“黃、*、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努力使群防群治組織成為保持農村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三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8、大力開展創建安全文明鎮村和星級“文明戶”等活動,截止2001年,全區文明戶達15萬戶,占總戶數的63%,當年評選五好家庭684戶。通過創建活動,培養新型“四有”農民,增強了村民社會公德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和家庭美德意識,樹立起良好的社會風尚。 三、以“富民強村”為目標,把握三個環節,推進村級經濟發展 一是建立“致富檔案”。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出發,充分發揮農村基層自治組織在發展農村經濟中的至關重要的作用。幫助群眾理清發展思路,加大農業結構的調整,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使農民增收,群眾富裕。二是拓展“扶貧”渠道。95年以來,全區深入開展“萬名黨員干部聯萬戶”活動,全區每年聯系1891戶,投入幫

9、扶資金40余萬元。對有勞力而無門路的創收戶,幫助他們調整農業結構或出謀劃策發展副業;對家庭成員多、勞動力過剩的純農戶,盡量幫助解決勞務輸出,實現內外互補增加收入;對特困戶除定期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外,全區機關還與3578戶結成幫扶對子,加強對他們教育、引導;對經濟不發達的困難村,區機關每年結對幫扶89個行政村,出人出資,引進項目,給予扶持。三是加大“減負”力度。以農村稅費改革為契機,嚴格實行“三個取消”,按照調整后農業稅收政策,統一起用新的稅票,把稅票現場開到農戶手中,堅持“一稅一戶一票”制度,嚴禁“多稅一票、多戶一票”,杜絕“稅費混開、舊票重開、白條亂開”的現象發生。農村稅費改革后,人均合同內

10、外負擔從96元減至元,減少了元,減負率%,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 村委會組織法正式施行及我區開展村民自治創建活動以來,基層民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1、做到了“兩個密切”,即密切了黨群關系,密切了干群關系。實行村民自治后,各地都注意把涉及村民利益的事按照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的規定,交給村民代表討論決定,并及時公開,讓村民監督。群眾普遍反映,實行村民自治好處很多,過去村里要我們交這交那,不講明來龍去脈,我們不知緣由,當然有意見。現在村里的事務都公開了,而且還找村民代表商量,我們心中有了底,自然口服心服。村干部也說,過去村里的事沒有交給村民討論,為了完成任務“蒙著干”,結果事與愿違,我

11、們越努力,群眾意見越大,費力不討好,干群之間有距離。現在村里的重大村務都交給村民代表討論決定,有了群眾基礎,有了依托,工作好做了,干群、黨群關系也密切了,村干部也輕松多了。 2、實現了“兩個加強”,即加強了干部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加強了村民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實行村民自治后,一改過去“干部拍板,群眾照辦”為“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村干部能依法行政,組織群眾參政議政,把各項正確決定,變成了群眾的自覺行動;村民通過村民代表會議等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形式的鍛煉,民主意識和自治能力也大大增強。 3、達到了“兩個促進”,即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基層穩定。民主選舉意味著村干部不再由上級組織任命,干部的任免權在群眾手中,這使村干部感受到了肩上的壓力,產生了危機感,意識到工作中不僅要向上負責,更重要的是要向下負責,因此,從體制上激發了村干部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能堅持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引導村民勤勞致富、增強集體經濟實力作為中心任務來抓,加之民主決策的科學化和群眾的自覺擁護,從而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壯大。隨著干群關系的密切,各類矛盾也隨之化解,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穩定。 4、實現了“兩個好轉”,即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實行村民自治后,各地十分注重提高村民的素質,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提*部和村民的思想覺悟、自治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