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國也》探究式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1頁
《寡人之于國也》探究式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2頁
《寡人之于國也》探究式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3頁
《寡人之于國也》探究式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4頁
《寡人之于國也》探究式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寡人之于國也探究式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學習目標 1.了解孟子文學地位及孟子的主要內容。 2.復習魚我所欲也生于憂患。 3.通過學習寡人之于國也了解孟子的“仁政”主張。 4.通過學習寡人之于國也感受孟子的雄辯氣勢。 5.通過學習寡人之于國也學習運用比喻和語言寓言故事論證的方法。 6.翻譯寡人之于國也,掌握其中的實詞.虛詞和句式的用法。 【知識鏈接】 1、解題: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家。他繼承并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說,被尊為儒家的第二號圣人“亞圣”。(孔子“先圣”)他在哲學上提出:“民貴君輕”、“仁

2、政”和“性善論”。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于子思(孔子孫)的學生。他把道德規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士應該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與論語同是語錄體散文,與論語相比,它篇幅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致。孟子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3.戰國中期,諸侯爭城奪地,征戰不斷;人民徭役繁重,朝不保夕;社會混亂,禮制崩壞。所謂“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

3、力。”(韓非子.五蠹)魏國曾是強國,但在梁惠王統治期間,連遭強秦重創,內憂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遷至大梁。加上橫征暴斂以及生產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減少,兵員和勞動力匱乏。為達到富國強兵、問鼎天下的目的,各國諸侯的當務之急是增殖人口。梁惠王理所當然會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而憂心忡忡。 4.古代地理 【中國】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彼抉R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薄膀屩袊勘娺h涉江湖之間?!?【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

4、,故稱“中華”,后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苯褚殉蔀橹袊膭e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后成為中國的別稱。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边^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居于九州之首的是冀州,“冀”是今河北省的簡稱。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毛澤東詞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長夜難明赤縣天?!毙翖壖苍~南鄉子:“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

5、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标懹问緝涸姡骸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敝刚麄€黃河流域。 【海內、四?!恐柑煜?、全國。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彼抉R光赤壁之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辟Z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戰:“遂破荊州,威震四海。”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蔽迦四贡洠骸八暮V?,有幾人歟?”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為家,殽函為宮”。(過秦論)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適合。“視歷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保兹笘|南飛) 【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

6、地方,猶稱“天下”。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縱有千古,橫有八荒?!?【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北?!边^秦論:“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殽之戰:“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現陜西省大荔縣、宜川縣一帶),黃河在此段是由北向南流。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于西河外澠池?!边^秦論:“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河東:指黃河以東的地區(現山西省西南部),黃河流經陜西、山西省境,自北而南,古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地區為河東。 河內:今河南省黃河以北的地方,相當于現在河南省濟源縣一帶。如寡人之于國也:

7、“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云:“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蓖醢彩娫疲骸按猴L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江表: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咸歸附之?!?江東:長江在蕪湖到南京一段,為自西南向東北流向斜流,秦漢以后習慣稱自此以下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史記項羽本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李清照詩云:“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背啾谥畱穑骸凹嬲谈感种?,割據江東?!?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群英會蔣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

8、見?!?淮左:淮水東面。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睋P州在淮水東面。 【山東、山西】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边^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關中、關西】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西域

9、】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采草藥:“朔漠則桃李夏榮?!蹦咎m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著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張衡傳:“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為

10、畿輔某官某妻?!彼逄埔院蠛喎Q“輔”。 【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吳】古代指吳興(今屬浙江)、吳郡(今江蘇蘇州)、會稽(今浙江紹興),后泛指江、浙一帶。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郡】古代的行政區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稱,明清稱府。過秦論:“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背啾谥畱穑骸耙褤辛?,兵精糧多?!?【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為監察區,后演變為行政區,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

11、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而巡道只有監察區性質。譚嗣同“旋升寧夏道”,這里的“道”,指道的長官。 【路】宋元時期行政區域,相當于現在的省。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庇烙鰳肪┛诒惫掏压牛骸巴歇q記,烽火揚州路。”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薄皾h陰”指漢水南面。登泰山記:“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庇伟U山記:“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以山名或水名加上“陰”、“陽”構成的地名如:漢陽、洛陽、淮陰、江陰、遼陽,華陰、華陽 【五岳】:東岳泰山(山東),西岳華山(陜西),中岳嵩山(河南),南岳衡山

12、(湖南),北岳恒山(山西)。 【蠻荊、甌越】蠻荊: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甌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區。古東越王建都于東甌(今浙江省永嘉縣)?!翱匦U荊而引甌越”(滕王閣序) 【海上仙山】蓬萊,方丈,瀛洲,古代傳說的東海三座仙山?!昂?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保ɡ畎讐粲翁炖岩髁魟e) 5、復習鞏固:背誦并默寫魚我所欲也生于憂患。 【預學能掌握的內容】 一、基礎知識 (一)填空: 1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繼孔子之后的儒學大家。他繼承并發展了孔子“仁”的學說,被尊為儒家的第二號圣人“”。他在哲學上提出:“”、“”和“”。他把道德規范

13、概括為四種,即:、。孟子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士應該做到“,”。 2、四書:;五經: (二)復習鞏固魚我所欲也 1是全篇中心論點的句子: 2孟子.魚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義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3魚我所欲也中,用“”強調“生命”固然重要,但是“”,所以我是不會茍且偷生的。 4魚我所欲也中,?!睆娬{“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如“義”),“故不為茍得也”。 5.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 7.在孟子.魚我所欲也中,孟子談到“萬鐘”時認為,如果不加以分辨接受,那就毫無意義,說的就,”。 8.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以“,”說

14、明了自己對不合理的高官厚祿的否定態度。 (三)復習鞏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承上啟下的句子: 2.說明人才必須經過艱苦磨煉的作用的句子是:, , ,。 3.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中認為人應該接受苦難的磨礪,這種磨礪的作用是“,?!?4.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表明生活、思想、行為上的磨難的目的的句子是:, 。 5.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用“,”兩句從國內、國外兩個方 面闡釋了國家常常會滅亡的原因。 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作者認為一個國家走向衰敗滅亡的原因是:, 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中心論點是:, (四)閱讀寡人之于國也,給下列加點的字正音 庠序()棄甲曳兵()

15、孝悌()餓殍() 數罟不入污池()()雞豚購置狗彘之畜()()() 二、初步理解課文,把不會翻譯的句子寫在下面 第一節 一、檢查預習情況,復習鞏固:背誦并默寫魚我所欲也生于憂患。 (一)基礎知識:(二)復習鞏固魚我所欲也 (三)復習鞏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三、合作探究,翻譯預習時不會翻譯的句子: 第二節 【探究點一】“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探究點二】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探究點三】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三節 一、溫故知新:復習背

16、誦“五畝之宅未之有也” 二、【探究點一】孟子提出了哪些措施?設想了哪些結果? 三、課堂檢測解釋下列各組題中加點詞的意義。 1、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樹幟曰“謝莊團練馮”() 終生之計,莫如樹人()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2、(1)四時之間,無日休息() (2)脫我戰時袍() (3)自云先世避秦時亂() (4)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5)斧斤以時入山林() (6)時韓吏部權京兆() (7)時鳴春澗中() (8)不拘于時,學于余() 第四節 一、溫故知新:復習誦讀課文 二、【探究點】解釋下列各組題中加點詞的意義。 1、請以戰喻() 可以無饑矣() 以時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義()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 2、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寡人之于國也()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3、河內兇亦然() 然而不王者() 填然鼓之()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太后曰:“然?!保ǎ?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 1、直不百步耳通“”: 2、則無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