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必修4《秋聲賦》課件2教學課件_第1頁
蘇教版必修4《秋聲賦》課件2教學課件_第2頁
蘇教版必修4《秋聲賦》課件2教學課件_第3頁
蘇教版必修4《秋聲賦》課件2教學課件_第4頁
蘇教版必修4《秋聲賦》課件2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秋聲賦歐陽修一年四季中,春天是美的,春光燦爛,艷麗動人;夏天也是美的,熱情奔放,令人回味無窮。那么,秋天呢?更是令人難忘的。在中國的詩句中,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有哪些詩句是描寫秋的? 秋聲黃花深巷,紅葉低窗,凄涼一片秋聲。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月有微黃禽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有些景物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有些則描寫的秋天景物凋零,一片蕭條的景象。同樣是寫秋天的,卻體現出了不同的美。那么,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又是怎樣來寫秋天的呢?相關知識 走 近 作 者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

2、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著有歐陽文忠公集。幼年喪父,家境貧困,讀書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中進士,后以右正言充任知制誥。由于上疏為先后被排擠出朝的杜衍、范仲淹、韓琦、富弼等名臣分辯,被貶為滁州太守。后又知揚州、潁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學士、史館修撰。晚年曾任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死后追贈太子太師、謚號文忠。歐陽修繼承唐代韓愈“文以載道”的精神,在散文、詩詞、史傳等方面都有較高成就,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對后世影響最大。文題背景本文寫于作者五十三歲時,進入了人生的秋天了。作者晚年雖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屢次遭貶內心隱痛難消,面對

3、朝廷內外的污濁、黑暗,眼見國家日益衰弱,改革又無望,不免產生郁悶心情。對政治和社會時局心情郁結,對人生短暫、造化無情感傷于懷,讓作者此時處于不知如何作為的苦悶時期。所以他對秋天的季節感受特別敏感,秋聲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關于“賦”賦是介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語言上多鋪張藻飾,講究文采韻律;內容上多側重于通過極力描繪景物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我們學過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和蘇軾的赤壁賦。自由朗讀課文 從頭至尾把文章朗讀一遍; 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聽讀課文感受“秋之韻”秋之韻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我正在夜里讀書,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我驚懼地側耳

4、傾聽,說道:“奇怪啊!” 第一節: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這聲音)初聽時淅淅瀝瀝十分蕭瑟,忽然變得洶涌澎湃,像是波濤在夜間突起,風雨突然而來,它碰在物體上,鏦鏦錚錚,像各種金屬一起發出聲音。(再聽)又似奔赴敵陣的戰士,正銜枚快跑,聽不到號令的聲音,只聽到人馬行走的聲音。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我對童子說:“這是什么聲音啊?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說:“星星月亮明亮潔白,銀河橫在天空。四下里并沒有人聲,那聲音來自樹林中間。”

5、1、第一自然段是描寫的什么?明確:秋聲 2、再把這些句子讀一讀,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秋聲的?明確:比喻思考:第一節內容3、作者對秋聲的摹寫,是用了一連串的比喻,這些比喻的妙處何在?明確:用一連串的比喻把秋聲比作“波濤夜驚”“風雨驟至”“鏦鏦錚錚”“金鐵皆鳴”“銜枚疾走”的人馬聲,通過這些恰當的比喻把難以捉摸的東西變的具體可感。波濤夜驚風雨驟至金鐵皆鳴赴敵之兵比喻無形有形抽象具體4、秋聲能如此搖動人心,為什么?細雨波濤風雨金鐵戰士行走時小時大時顯時隱質的實感量的存在秋聲盈耳 秋意無邊比擬秋聲之形化虛為實的手法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我說:

6、“哎呀好悲傷啊!這是秋天的聲音,它為何要來呢?因為那秋天呈現的情狀啊,它的色彩凄清慘淡,煙霧彌漫白云聚集;第二節:其容清明 ,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它的容顏清朗,天空高遠,太陽明亮;秋氣凜冽,刺人肌骨;秋意蕭索,山川寂靜空曠。所以秋天發出的聲音,悲悲凄凄,猶如人們在發憤呼嘯。(秋風未起時,)繁茂的百草碧綠繁密互爭高下,美麗的樹木郁郁蔥蔥讓人喜愛。但草被秋風一吹顏色就變,樹被秋風一碰葉子就落;那個用來摧殘草木使其凋零的東西,不過是秋氣的一點余力罷了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籠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

7、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秋天是掌管刑法,在四季中屬陰;又是戰爭的象征,在陰陽五行中屬金,這就是所謂天地間的剛正之氣,常常把肅殺作為心志。刑官古名“秋官”秋天是用兵的季節,秋有一種肅殺之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自然對于萬物,使其春天生長秋天結果。所以秋天在音樂的五音中又屬商聲,商聲是代表西方的一種聲音,夷則屬于七月的音律。商,也就是傷的意思,萬物衰老了,就會悲傷。夷,是殺戮的意思,萬物過了繁盛期,就會走向衰敗。 十二樂律中,與涼秋七月相配的是夷則,

8、“夷”字可訓為殺戮,正與物盛則衰、草茂當殺的自然規律相應。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中,與秋相應的是商聲;“商”“傷”通訓,因此聞秋聲而自傷。1、如果說第一段是寫的秋之聲,那么第二段寫的又是什么呢?明確:秋的情狀、對秋氣的議論。思考:第二節內容2、此部分怎樣來寫秋之狀的呢? 明確:分別就秋的色、容、氣、意,描繪出了秋狀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鮮明圖畫,其中色、容為實,氣,意為虛,手法是由實入虛。作者寫秋狀其實是為了寫秋聲的由來,寫出了秋聲悲的特點。秋色秋容秋氣秋意慘淡,煙霏云斂清明 ,天高日晶慄冽,砭人肌骨蕭條,山川寂寥實虛秋之為狀烘托手法秋狀寫足秋聲由實入虛虛實結合 3、作者認為“秋狀肅殺” 又

9、是怎樣造成的呢?明確:“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乃秋氣所致。4、作者列舉了哪些例子對秋氣進行議論的? 明確:作者吸收前人種種說法:把秋與官制、陰陽、五行、音律等配屬起來。甚至用“傷”解釋“商”,用“戮”解釋“夷”,突出秋對萬物的強大摧殘力量,說明萬物盛衰的自然之理。寫出了秋聲中永恒的悲傷,為進入本文主題起了鋪墊作用。5、課題為“秋聲賦”,本節作者有沒有寫“秋聲”?(烘托)“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劉熙載藝概詩概)“秋聲之韻味寫不盡,以秋狀寫之。”秋聲(凄凄切切,呼號憤發)秋色、秋容 秋氣、秋意 (秋狀)又是怎么寫的?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

10、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啊!草木無情,到時候尚且凋零。人是有情有知的動物,在萬物中最有靈性。許多憂慮有感于內心,又有無數事情來勞累他的身體.只要在內心有外物觸動,就一定動搖心中的精氣。第三節: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何況思考那些力量無法做到的事情、憂慮那些智慧解決不了的事情。當然會使那些紅潤的臉色變得如同枯木,烏黑的頭發變得花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為什么要用不是金石的身軀,想去和草木爭奇斗盛?想想到底誰給自己帶來了殘害,又何必對這秋聲怨恨呢!”1、面對著蕭條肅殺的

11、秋景,作者有何感嘆?明確:社會“百憂”,人生“萬事”對人身心的莫大傷害比秋氣對植物的摧殘更為嚴重。在對“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的否定中,表達出一種“自足自安”的人生態度。思考:第三節內容2、找出本文的主旨句,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明確:“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對于人來說,人事憂勞的傷害,比秋氣對植物的摧殘更為嚴重的多。因而,想想這是誰對他們的傷害,就不會去怨秋聲了。簡言之,人事憂勞對人的傷害,更甚于秋氣對草木的摧殘。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童子沒有回答,垂著頭打瞌睡。(這時)只聽見四周墻腳下蟲聲唧唧,好像應和著我的

12、嘆息。第四節:對比歐陽修童子對比映襯在本文的運用也是獨具匠心的.秋聲遠近強弱緩急草木榮枯強調了作者寂寞的秋心增添文章的情趣,1、童子的反應:莫對,垂頭而睡,在文中有何作用?思考:第四節內容2、“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的具體意境是什么?明確:作者從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過來,重新面對靜夜,只有秋蟲和鳴,襯托著作者悲涼的心境。 結尾處秋蟲的和鳴,更襯出作者的感慨與孤獨。給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引發讀者同聲感嘆。 小結: 這篇文章在遣詞造句方面還很富有音樂美。 歐陽修為文向來注重聲情契合,不僅在每個文句中用音節、語詞的抑揚頓挫表現感情的起伏變化,而且精心布局,整篇文章的韻律乍起乍落,恍如游龍蜿蜒,首尾回環,極具旋律美。寫秋聲具體可聞已經不易,把秋聲寫得飽含感情,具有意境,更非尋常手眼所能及。寫秋聲而使整篇文字像旋律優美,如怨如訴的小夜曲,則更非大手筆不能到。歐陽修這篇秋聲賦可以說兼有詩與散文兩者的佳作。說一說本文的獨到之處。明確:秋聲賦寫秋以立意新穎著稱,從題材上講,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永恒題材,但歐陽修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