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G級車系歷史介紹_第1頁
奔馳G級車系歷史介紹_第2頁
奔馳G級車系歷史介紹_第3頁
奔馳G級車系歷史介紹_第4頁
奔馳G級車系歷史介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它出道以來三十多年幾乎是一成不變的面容,盡管越來越豪華,但是如今的它依然保持了當年出道時的硬 漢本色,這就是奔馳旗下乘用車的越野強者 G 級(畢竟還有烏尼莫克這個最強者)。 G 級或者 G-Wagen是德文單詞 Gelndewagen 的縮寫,也就是越野車的縮寫,作為一款以可靠、越野為主打的車型, G 級自誕生之初就延續了箱式車體和非承載式車身的設計,且一直延續至今。 G 級從 1979 年至今共經歷了 W460 、W461 、 W463 三個型號,并衍生出多款車型。W460 的開創( 1979-1991 )樹立出奔馳G 級的經典外形和車身結構奔馳 G 級的推出可以說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20

2、世紀 70 年代末,在當時的聯邦德國半噸級軍車項目選擇了更為廉價的大眾 Iltis 之后,參與項目競爭的奔馳G 只得作為民用車型,在 1979年推向市場(當然 1990 年G 級再度作為輕型軍車卷土重來并取代了 Iltis ,此乃后話),這就是最初的 W460 系列車型。最初的 W460 系列在戴姆勒和斯泰爾的合資品牌Puch 下運作 (此品牌下還有另外一款大名鼎鼎的軍用越野車平澤高爾)并一直在奧利地的格拉茨工廠生產至今。掛 Puch 標的奔馳 G 級 W460 系列由于是軍車民用化的產物, W460 的外觀非常硬朗,而這套外觀一做幾乎就是三十多年,同樣, W460 的內飾也說不上多么精致,你

3、不會見到什么真皮、桃木的內飾件,堅固、便于清潔、實用才是它設計的主旨。同時, W460 系列也開創了 G 級非承載式車身和前后硬軸的設計理念,即便是三十年后的今天,即便是動力強悍的 G55 AMG , 也依然采用了這樣的車身和懸掛設計方式。 當然, 作為一款越野車, 循環球式轉向、機械差速器鎖等細節在 W460 上面也是不可或缺的。W460 系列的內飾依然繼承了軍車 “艱苦樸素 ” 的傳統, 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手剎右側那兩個純機械的差速器 鎖撥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擋把后部的分動器擋桿, W460 是以后驅為主的分時四驅, 而非 W463 系列的全時四驅非承載式車身和前后整體橋懸掛是G 級作為

4、越野車的標志性設計之一W460為用戶提供了短軸(2400mm)和長軸(2850mm)兩種選擇方案,其中短軸為兩門敞篷型號,而長軸則有兩門和四門硬頂兩種型號,后兩種均可提供無窗的雙門廂式貨車版本。可以說此時的 G 級還和后來的豪華越野車定位有著很大的差距,更近似于衛士的使用特點,因為除開這些基礎型號之外,奔馳還以 G級為平臺推出了多種專業領域的衍生車型,比如著名的教皇白色專車,警車以及各種變型的專用車型,服役于全球各個國家。在W460系列230 G基礎上改裝的G級第一代教皇用車,車上后排左側白衣老者即為當時教皇約翰保羅二世( 2005.4.2 在位),此車現存于德國斯特加特的奔馳博物館,作為西方

5、宗教中和神離得最近的人,能被教皇選中顯然對于G 級是件極其榮耀的事情300 GD 敞篷短軸型號,絕對是越野發燒友的理想座駕W460 的民用基礎衍生車型就已經足夠多了雖然德軍當時沒有選中奔馳G ,但是 G 級優良的機械性能還是獲得了其他不少國家軍隊的青睞,從南美潘帕斯草原上的阿根廷,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冰天雪地中的挪威,不少國家都選擇了 W460 系列作為它們的軍用車輛,就連一向驕傲的法國人對 G 級的品質也表現了很大認可,法軍的輕型軍車標致P4 就是法國利用許可證生產的 W460 系列車型,不過換用了標致自己的動力系統和部分部件。奧地利軍方使用的采用 Puch 品牌的 G 級挪威軍方使用的 24

6、0GD 長軸軟頂型號標致 P4 雖然沒有了前翼子板上經典的橙色轉向燈,但是造型依然還是經典的 GW460 系列一共為消費者提供了七種動力系統, 包括 200 GE( 2.0 排量, 87 千瓦, 僅在意大利地區發售) 、230 G( 2.3 排量,75 千瓦)、 230 GE( 2.3 排量, 92 千瓦)三款直列四缸汽油機,采用直列六缸汽油機的280 GE (2.8排量,115千瓦),以及三款柴油動力一一240 GD (2.4排量直列四缸,53千瓦)、250 GD(2.5 排量直列五缸、 62 千瓦),和 300 GD (3.0 排量直列五缸, 65千瓦),在當時的技術水準下,這樣的動力配備

7、可以說已經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的需求了。250 GD 所用的直列五缸柴油機, W460 系列全部采用了直列發動機W461 延續了歷史( 1991- 至今)更豪華的內飾讓G 級的定位有所改變1991 年 8 月,生產了近十三年的 W460 終于停產,取代它的是 W461 系列,不過后者并非全新的換代,從機械結構的角度來說,更像是改款。在 W461 上,助力轉向、四輪盤式制動等功能開始成為了標準配置,同時前橋橋殼也加大了,以以容納更大的差速器齒輪。從外形上看, W461 (上圖)和 W460 幾乎沒有區別W461 系列保留了 230 GE 車型,增加了 290 GD 柴油車型( 2.9 排量直列五

8、缸, 91 千瓦),動力縮減到只有兩款,同時W460 的敞篷車型也被取消了。后來 290 GD 車型在加裝了渦輪增壓器之后升級為 290GE TD ,最大功率提升了21 千瓦,并為之匹配了四速自動變速器, 230 GE 汽油版本也逐漸淡出市場。而在專業領域,至今依然有W461 系列的 G300 GDI 車型生產,它裝備一臺 3.0排量的 V6 柴油機,最大功率 135千瓦,主要針對一些對越野車有苛刻要求的專業領域(如林業、地礦、科考行業等)。290GD TD 車型的五缸增壓柴油機1997 年,奔馳對W461 系列的車內座椅、內飾板和儀表盤進行了改變,不過新內飾的豪華程度依然無法和W463 相提

9、并論,更多的是在功能上的提升。W461 系列內飾改款前(上圖)后(下圖)的差異,注意即便是內飾變化,還是能明顯看出 W461 為分時四驅車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1990 年, G 級以 “狼 ”的代號(德軍地面輪式和履帶式車輛均為獸類名稱作為代號,比如黃鼠狼、鼬鼠、野狗、狐等)重返德國聯邦國防軍,并出現了近50 個衍生型號, G 級終于獲得了本國軍方的認可。在“狼 ” 的基礎上改裝的輕型戰斗車輛,效力于德軍特種部隊W463 繼續傳統( 1990 至今)全時四驅、電子系統、電控差速鎖的引入令 G 級適合更多消費者的使用從 1990 年開始,奔馳G 級 W463 系列進入量產階段,直白點說, W

10、463 就是借用了 W460 的非承載式車體和前后硬軸的底盤結構,換上了匹配前、后、中央電控差速器鎖的全新全時四驅系統,同時具備更為豪華內飾風格的 G 級(內飾木制件和真皮件成為主導),奔馳還并率先將ABS 防抱死系統等車用電子設備引入到 G 級上面。與 W460 、 W461 依然以專業用戶或越野愛好者為主要用戶群體不同, W463 是最為豪華,也是最為大眾化的 G 級,全時四驅系統加上電子系統的輔助讓用戶的駕駛難度大大降低,同時舒適性也有不小的提升。W463 系列 G500 車型,雖然外形設計依舊,但顯然從漆面的處理、側踏板等都能看出, W463 比 W460/W461 系列還是精細了一些

11、W463 的車身結構依然沒有太大變化,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材質和工藝有所改變G55 AMG 的內飾,這樣滿眼桃木的風格也讓人明白, W463 系列離越野越來越遠了當然,三道差速器鎖還是得以保留, G 級的傳統繼續得以延續W463 系列可以說是動力最為多樣化的 G 級, 奔馳和一系列官方和非官方的改裝廠 (包括 BRABUS 、 AMG 、ART 和 LORINSER 等),把從 2.0到 6.3 排量的發動機都塞進了 G 級的發動機艙。這其中既有迄今為止動力最為強悍的 G 55 Kompressor AMG ,也有限量12 臺,裝備 6.3 升 V12 自然吸氣發動機的 G 63 AMG ,同

12、時也有非常實用的 G 320 CDI 柴油車型。在 W463 系列的身上, G 級第一次和速度有了聯系,這個重量接近 2.5 噸的大塊頭也進入了 0-100 公里 /小時加速6 秒的行列,讓消費者的多種需求得以滿足。這顆由 AMG 打造的 5.5 排量機械增壓發動機是G 級目前最強的動力配備ART 在 G55 AMG 基礎上做的街車風改裝BRABUS 的 G 級改裝方案之一附 - W463 系列動力配備情況:200 GE M102E20 汽油機, 2.0 排量直列四缸(僅在意大利發售),后期更名為 G 200;230 GE M102E23 汽油機, 2.3 排量直列四缸, 92 千瓦,后期更名

13、為G 230 ;300 GE M103汽油機,3.0排量直列六缸,125千瓦,235牛 米,后期更名為 G 300;250 GD OM602柴油機,2.5排量直列五缸,69千瓦,158牛 米;300 GD OM603柴油機,3.0排量直列六缸,83千瓦,191牛 米,后期歸入 G300柴油車型;350 GD 增壓柴油型號 OM603D35A 柴油機, 3.5 排量直列六缸(渦輪增壓), 100千瓦,500 GE M117 汽油機, 5.0排量 V8 , 174 千瓦;500 GE 6.0 AMG M117E60 汽油機, 6.0 排量 V8 , 243千瓦;G 320M104汽油機,3.2排量

14、直列六缸,161千瓦,310牛 米;G 36 AMG M104E36 汽油機, 3.6 排量直列六缸, 200 千瓦;G 300 增壓柴油型號 OM606D30LA 柴油機, 3.0 排量直列六缸(渦輪增壓), 130 千瓦,330牛米;330牛米;G 320M112汽油機,3.2排量V6 , 158千瓦,300牛 米;G 500M113E50汽油機,5.0排量 V8 , 218千瓦,456牛米;G 55 AMG (1998 2004)5.5 排量 V8, 285 千瓦;G 63 AMG V12自然吸氣汽油機,326千瓦,620牛 米(限量12臺);G 270 CDI OM612柴油機,2.7

15、排量直列五缸(渦輪增壓),115千瓦,400牛米;G 400 CDI OM628柴油機,4.0排量V8 (渦輪增壓),184千瓦,560牛米;G 320 CDIOM642柴油機,3.0排量V6 , 165千瓦,540牛米;G 55 Kompressor AMG (2005至今) 一M113E55汽油機,5.5排量V8機械增壓,373千瓦,700牛米W460/W61 系列更偏當然, W463 系列依然擁有多種改裝車型,只是由于它定位的改變,其用戶群體相對向政要和富豪,現任教皇本篤十六世就擁有一輛以G500 為基礎改裝的白色專車。本篤十六世乘坐G500 改裝的專車出行結語:自三十年前誕生至今,奔馳

16、G 級走過了一段富于傳奇色彩的歷程,無論是動力、內飾抑或搭載的技術如何變化, 它的外形和車身還是保持了當年的風貌, 而從教皇到普通百姓的使用者更是讓G 級的經歷與眾不同,縱觀各個汽車品牌,類似奔馳G 級這樣三十年延續傳統不變的并不多見,而奔馳 G 級還將一如既往的走下去。G 級三十周年紀念版奔馳 G 級大事記1972 年 G 級項目研發正式開始1973 年 完成首個木制模型1974 年 首臺原型車開始在德國本土、撒哈拉沙漠等環境中進行測試1979 年 G 級在奧地利格拉茨開始正式量產1980 年 特制的 G 級交付給教廷,作為教皇用車1982 年 電噴技術在 G 級上得以應用280 GE 贏得了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桂冠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