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規劃_第1頁
-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規劃_第2頁
-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規劃_第3頁
-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規劃_第4頁
-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規劃佛南村位于涪江大道、綿渝高等級公路兩旁,與太和鎮縣城相連接,有老鴉山風景區、長嶺崗森林公園,畝名優水果,鄭葛無公害大型養豬場在轄區內。是太和鎮旅游觀光農業、無公害養殖基地、無公害蔬菜基地,交通條件很好。為了加快我村經濟發展步伐,實現全面小康建設,根據我村實際情況,現將我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村現有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51人(其中:農業人口1017人),1040戶,勞動力1685個,耕地面積畝(其中退耕還林面積畝,兩季田150畝,旱地233畝),三灣塘2口,面積35畝,堰塘4口,面積畝,蓄水池8口,面積4畝,村、社機耕道路共5500m,

2、提灌站兩處,支部+協會成立了兩個(佛南村黨支部+鄭葛養豬協會,佛南村黨支部+欣榆種養殖協會)。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面向市場調結構,增收富民建新村,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主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六通三化”戰略。加強黨的建設,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實現我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三、規劃原則及總體規劃 (一)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農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建設商品農業基地和農業產業園區,推進農業產業

3、化 我村地處縣城郊,綿渝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信息靈通,離前鋒渠較近,堅持以全方位發展城郊特色區域經濟,抓好基地建設為核心,調整產業結構,以扶持大戶,打造龍頭為重點,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為途徑,提高農產品品質,以實施“種、養、加”一條龍為手段,打造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經營效益。lOcaLHOst以蔬菜、水果、花卉、養殖、觀光農業等五大支柱為重點,抓好五大基地建設。 1、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300畝,實現畝平收入3000元,人均收入800元。 2、建設優質水果基地,引進油桃、豐水梨、大五星枇杷、日本青見柚等優良品種,對現有果園進行品種改良,建立600畝優質水果帶,實現畝平增收5

4、00元,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3、建立旅游觀光農業基地,以老鴉山、長嶺崗為重點,建立以“農家樂”為主要形式的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實現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4、建立花卉基地,瞄準城鄉消費時尚,抓住城市發展擴張機遇,以十二聯社劉興元花園苗圃,長嶺崗森林公園為重點,建立35畝花卉基地。 5、建設畜禽養殖基地,圍繞一村一品,以鄭葛養殖園為中心,建立優質肉豬養殖基地,發展年出欄肥豬100500頭大型養殖大戶30戶,年出欄50100頭中型養殖戶85戶,每年實現人均增收8001500元。 (二)以“六通三化”工程為重點,加快推進城市小區建設、農村新村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勞動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工作,

5、狠抓民營經濟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全面發展 第一,實施“六通三化”工程。 力爭2007年底,高質量、高標準地實現我村路通、水通、電通、氣通、光纖電視通、電話通、基礎設施建設達小康標準。 1、“路通”工程,建設上山公路兩條,第一條是老鴉山上山公路6000m,第二條是長嶺崗上山公路2500m,寬6m的水泥路,13聯社戶道路硬化2500米。 2、水通工程,建抽水站兩處。 (1)老鴉山*提灌站,前鋒渠提水(包括生活用水設施、森林用水)一級站6寸管350m,二級站5寸管300m,*站4寸管250m,蓄水池6口,3000m3,灌溉面積1200畝,其中,果園面積350畝。 (2)長嶺崗二級提灌站、前鋒

6、渠(5社地段)提水(包括生活用水設施,森林用水),一級站6寸管180m,二級站4寸管250m,蓄水池3口,1500m3,灌溉面積450畝,其中果園面積100畝, 3、電通工程,至2007年全村達到小康社會的農村電氣化標準。 4、“氣通”工程,實施沼氣化戰略。全村沼氣池入戶、改廚、改廁率達80%以上,現已規劃沼氣池100口,基本淘汰農村生產和生活用柴草和蜂窩煤。 5、“光纖電視通”工程,2007年,全村光纖電視入戶率達99%以上,互聯網入戶率40%以上,“農絡網”開通至社和農戶。 6、“電話通”工程,全村安裝固定電話達90%以上。 第二,建設農村新村。 城市小區建設:2004年入住達70戶,20

7、05年入住達270戶,2006年入住達500戶,2007年入住達850戶,城市開發合作社安置完畢。 新村建設:2004年新建5戶,2005年達30戶,2006年達60戶,2007年達100戶。 第三,大力實施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 1、失地農民就業培訓每年1000人次,失業安置1000人,實現人均收入4500元。 2、勞動力輸出1300人,實現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 第四,發展民營經濟,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1、個體工商戶現有50戶,每年遞增20戶,2007年達130戶。 2、私營企業現有19戶,2004年新增2戶,2005年新增3戶,2006年新增5戶,2007年達40戶。 3、招商引資

8、2004年引進2戶,2005年引進2戶,2006年引進2戶,2007年引進4戶。 四、社會發展規劃。 1、嚴格控制無計劃超生二胎,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出生率,把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2、搞好我村教育事業,組織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黨的知識,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學習好“四五”普法和有關法律、法規。 3、切實搞好文化事業、廣播、電視事業、醫療衛生,使我村精神文明健康發展。 4、經常了解掌握群眾的疾苦,關心他們生活、生產,把農村社會低保、救災救濟落實好。搞好擁軍優屬的慰問工作。認真宣傳殯葬改革,嚴禁土葬。 5、切實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要利用各種會議、廣播會議經常講、經常抓,安全工作每時每刻

9、都不能放松。嚴禁亂修亂建、不審批就建。 6、繼續做好新村建設工作,嚴禁一戶兩基,切實搞好合理規劃。做到先拆舊房,后建新房,不占用耕地的原則。 五、主要措施 1、成立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領導班子 組 長:謝履均 副組長:謝福德 成 員:謝常海 童萬春 羅國清 2、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行動指南。 3、統一思想,統一認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4、廣泛發動群眾,群策群力,廣交天下朋友,招商引資和吸收民間閑散資金,共同開發建設。 4、加大我村自然資源、區域優勢的宣傳力度,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給予投資者最優惠政策。 5、大力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調解民事糾紛,服務于開

10、發建設。 六、需要解決的問題 1、水利基礎設施脆弱 (1)現有塘庫堰蓄水設施陳舊、老化,急需整治; (2)現有灌溉渠道滲漏嚴重,急需整治; (3)因城市開發,急需搬遷兩處提灌站; 2、機耕道路硬化公里原南井溝村2社(鄭葛養殖場)3社4社老鴉山。 3、城市開發后,小區建設進程緩慢。 4、城市開發后,失地農民安置問題嚴峻。 5、養殖大戶缺流動資金。 以上各項發展規劃,村黨支部、村民委在上級黨政的正確指導,在全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和全體村民的支持下,通力協作,形成合力,與時俱進,一定能夠完成各項任務。 附:太和鎮佛南村小康規劃表 黨支部 村委會 二oo四年七月十三日 太和鎮佛南村小康規劃表 單位:萬元 項 目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備注 一、總產值 2083 2336 2596 2810 1、農業總產值 150 205 320 435 (1)種植業 80 90 100 110 (2)養殖業(含牧業) 60 100 200 300 (3)漁業 4 6 8 10 (4)林業 6 9 12 15 2、工業總產值 1932 2129 2273 2370 (1)勞務輸出 265 300 350 400 (2)個體工商業 200 220 250 270 (3)私營企業 667 729 750 755 (4)民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