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名師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第1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名師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第2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名師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第3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名師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第4頁
《廉頗藺相如列傳》名師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廉頗藺相如列傳名師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學習目標】 1.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 2.體會人物傳記的特點,分析藺相如、廉頗等人物形象。 3.感受并學習藺相如和廉頗“先國家而后私仇”,“知錯能改,勇于承擔”的人格魅力。 第一課時 任務一:閱讀下列材料,口頭介紹本文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記。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記載了上起_,下至時當代史事,是我國第一部,有很高的史學價值。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四

2、年共三千年的歷史。分書、表、 _本紀,世家,列傳,共篇,50余萬字。史記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書中對部分歷史人物的敘述,語言生動,形象鮮明。魯迅稱之為“”。 任務二: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完成下列小題。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睨()鑊()澠()缶()刎()倨() 佯狂()列觀()奉璧往使()繆賢舍人() 任務三:本文寫了哪幾件歷史事件?找出每一事件在文中的起止段落。 任務四:閱讀1、2自然段,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并完成以下練習。 翻譯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點: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藺相如者,趙人也。 2.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任務五:通過自主思考與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下列小題。

3、1.這兩段寫了什么內容,其作用是什么? 2.有人說,“藺相如者,趙人也,為宦者令繆賢舍人”一句可刪。試從文章結構方面予以反駁。 第二課時 任務一:閱讀3-13自然段,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并完成以下練習。 1.解釋下面加點字。 (1)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2)欲勿與,即患秦兵之來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可予不(2)召有司案圖(3)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3.一詞多義:解釋下列句子中“負”字的含義。 (1)寧許以負秦曲(2)秦貪,負其強 (3)決負約不償城(4)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寧許以負秦曲(2)臣請完璧歸趙 (3)舍相如廣成傳

4、(4)間至趙矣 (5)卒廷見相如(6)畢禮而歸之 (7)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8)乃使其從者衣褐 5.翻譯下列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點。 (1)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2)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任務二:通過自主思考與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下列小題。 1.課文是怎樣描寫藺相如出場的? 2.藺相如出使秦國后,與秦國繞著和氏璧展開了一場斗智斗勇的外交較量,這場較量主要包括哪幾部分?由此可見藺相如怎樣的思想性格? 3.本文第7段已將”完璧歸趙”故事敘述完畢,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不予秦璧”這兩句話? 第三課時 任務一:閱讀14-16自然段,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并完成以

5、下練習。 1.翻譯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 (1)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2)秦御史前書 (3)左右欲刃相如(4)左右皆靡 2.翻譯下列句子。 (1)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 (2)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任務二:通過自主思考與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下列小題。 “澠池之會”在記載會場情況時,分別怎樣描寫秦、趙御史的?這表現了雙方怎樣的心態智謀? 第四課時 任務一:閱讀17-21自然段,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并完成以下練習。 翻譯下列句子。 1.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 2.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3.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鄙賤之人

6、,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任務二:通過自主思考與小組合作討論,完成下列小題。 “負荊請罪”這則故事用了什么方法來刻畫人物形象? 任務三:回顧全文,本文敘述了藺相如那幾件事,突出了藺相如哪些品質特征?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任務一:黃帝;漢武帝;紀傳體通史;8;10;12;30;70;130;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任務三:完璧歸趙(3-13)澠池之會(14-16)負荊請罪(17-21) 任務五: 1.開頭簡介廉、藺二人地位、威望的巨大差異,為二人矛盾伏筆。 2.不可刪的理由有二: 本文是一篇”合傳”,廉藺二人,一將一相,相互配合,對維護趙國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記體例,在傳記開頭將二人并提,表

7、明二人的事業是密不可分的。 這樣開頭既突出了廉頗的戰功,又突出了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讀者了解繆賢舉賢、趙王破格提拔、廉頗”宣言”而后”負荊”的深刻意義。 第二課時 任務一: 2.(1)不:通“否”(2)案:通“按”,審察、察看(3)孰:通“熟”,仔細 3.(1)使擔負,使承擔(2)憑借,倚仗(3)違背(4)辜負,對不起 4.(1)負:使擔負,使承擔(2)完:使完好無缺 (3)舍:名作動,安置住宿(4)間:名作狀,從小路 (5)廷:名作狀,在朝堂上(6)畢、歸:使完畢、使回去 (7)嚴:形作動,尊敬(8)衣:名作動,穿上 5.(1)省略句(2)判斷句 任務二: 1.相如是在秦國威逼利誘,趙國君

8、臣束手無策左右為難的矛盾中出場的。課文先寫趙國君臣面臨的“三難”:秦王求璧,貪婪霸道,一難趙王。面對秦王的易城求璧,趙國君臣深感“予”或“勿予”兩難,才有“求人”報秦之議,繆賢薦才之舉,趙王召見之事,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城意少而詐騙多,趙王為難,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銳,愈能顯示相如化“兩難”為“兩全”的智勇。 2.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顯示了他成竹在胸、從容應對的大智大勇,矛盾雙方圍繞“保璧”與“騙璧”展開了三個回合的較量: 第一個回合獻璧取璧。獻璧之后,相如敏銳地覺察到秦王“無意”償趙城。章臺接見,美人相伴,狂呼萬歲,君臣上下,沒有一點迎見外臣的禮貌和誠意,相如略施小計,收回璧玉,

9、然后,對比趙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責秦王無理無償,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來威脅對方,利用秦王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以“辭謝”割城。 第二個回合,歸璧于趙。相如看出秦城“實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趙王恐,不敢不獻”的話來迎合秦王的虛榮心,一方面向秦王考慮到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條件,于是相如采取斷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趙國。 第三個回合,廷斥秦王。藺相如在大庭廣眾之下,援引歷史,揭露秦國歷朝歷代,背信棄義的慣用伎倆,并理直氣壯地告訴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趙國,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無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歸趙”的徹底勝利,化解了趙王的困窘,打擊了秦國的威風,捍衛了趙國的尊嚴。 3.

10、這兩句話在全文結構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騙局,肯定了趙國反欺騙斗爭的勝利,從另一側面也反映了藺相如的智謀和勇敢;再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惱羞成怒,導致了下一步會對趙國采取軍事行動,由此過渡到下文。 第三課時 任務一: 1.(1)訣:辭別,告別。(2)前:名詞作狀語,上前。 (3)刃:名作動,殺(4)靡:倒退,嚇倒 任務二:記載會場情況時,秦御史“前書曰”,而趙御史卻是藺相如“顧召”而書的,只待趙王一鼓瑟,秦御史立即上前大書一筆,借以羞辱趙國,而當藺相如反擊成功,需要記載時,卻“顧召”趙御史。“顧召”即回頭招呼。可見,趙王君臣在秦國君臣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一籌莫展,目瞪口呆,甚至到了該記載時,趙御史尚在云里霧中,須待相如回頭招呼才恍然大悟。此外,“顧召”也同“前書”構成了三層對比:一是秦趙雙方對比,秦蓄謀已久,奸詐陰險,趙呆若木雞,不知所措;二是藺相如與趙君臣對比,趙君臣手足無措,怯懦無能,藺相如有膽有識,智勇拔俗;三是藺相如與秦君臣對比,秦君臣傲慢霸道,藺相如有理有節,士可殺不可辱。 第四課時 任務二: 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 藺廉性格對比。作者以廉頗的居功自傲,心胸狹隘,反襯藺相如的豁達大度,顧全大局。廉頗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戰之大功”,鄙視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藺相如在與舍人的對話中則說:“顧吾念之,強秦之所駣敢加兵于趙者,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