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重建教師的精神宇宙讀后感三明六中 林娟重建教師的精神宇宙這本書是作者對自己、當下的教育事業的整理與審視,本書基于作者多年的實踐、探索與研究,很多觀點,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作為一個經驗尚淺的年輕教師,這本書讓我獲益良多。本書第一輯主要表達與探討了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價值等等一些教育非常本質的教育隨筆,里頭是以心懷教育的學者,實踐者,研究者的角度思考的問題,也同樣深刻探討了我國教育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教育直接或間接地決定了學生未來會有怎樣的人生,從小而來的價值觀念等等都在不知不覺地烙印在我們身上,我們的行為準則都是在其影響下建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明顯。教師像是指路標牌,
2、有的能告訴你所有的岔路都通向什么,卻不告訴你有多少距離,有的只告訴你一個方向的目的地,多遠清楚地告訴你,你要怎么去,用什么方法去。給人生的大概意思,也就是學生通過一次次地指引在人生關鍵做出選擇,每種選擇都是不一樣的人生,可見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我們該給出什么樣的教育,要有靈魂、會傾聽、可以呼吸、在孤寂、靜默甚至是疾病中教育,有著教育之美,有生命自覺。既面向他人,也面向自我,不斷思索與進步的教育。培養出自覺自主的心態、習慣和能力,按我自己個人想來,其實也是現今家庭和學校給予非常少的教育,自立、獨立的教育。然而現今教育離這樣理想的教育尚有著很大的距離。現今對教育者的教育都是只有方法沒有靈魂,有了越
3、來越優秀的方法,卻沒有更加深入靈魂的教育,經濟發展迅猛的發展,而教育仿佛還在滯后,各種喧囂與躁動充斥著校園,難以在沉靜中堅持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美的,這種美是可以具體表現出來的,這種美展示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這種美在于教育者對于教育事業誠摯的熱愛,在于對人性的關懷。這種美需要實踐,需要呵護,理想中的教育難以實現,但不能沒有教育的理想。作者也指出現今教師缺乏傾聽,有時候學生甚至不能“呼吸”,甚至教育學生的目標都沒有明確,好為人師卻甚少自省,漸漸迷失。而教育者也是人,普通人,這點在各類媒體的宣傳中,漸漸被遺忘。都說教育者獲得最大的收獲,是學生的成長,是精神上的滿足,但要知道,成長的時間太長了,成長是
4、個中性詞,它有光明亦又黑暗,教師又能從中獲得多少,行業敗類就不要算了,那么有心向教育的普通教育工作者呢,教師這個特殊的職業,社會對其要求往往是很高的,然而社會對其的肯定與真正的理解卻往往是可笑的。本書每個章節側重主題不同,行文風格和內容都會有所變化第二輯中,由作者在德國一年的交流學習,在或輕松或沉重的見聞中的反思與學習。大致介紹了作者在德國留學的洪堡大學已經在洪堡大學的見聞感想。高等學府洪堡大學的學術氛圍讓人心馳神往,“論文以德國、加拿大六小時的文化認同比較為主題,作者是一個德國小伙子,他一邊工作一邊讀書,論文寫作前后經歷五年才完成。答辯過程中,他全程站立,侃侃而談,不時面露微笑,絲毫沒有怯場
5、、拘謹的神色。坐在對面的三位教授也沉穩有度,在提出質疑、表達觀點的間隙,不時翻閱論文我在旁邊偷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論文中那些五顏六色、密密麻麻的批注。”這嚴謹認真但并不古板的學術氛圍其實很美好,學習者用五年的時間去完成論文,真正的用心,表現自信,游刃有余,而密密麻麻的批注也無不體現教授們沉穩有度的學者風范。而這理智、審慎和精細的美好學術氛圍,離不開德國的教育。從研究兒童書籍的豐富,這一細節就可以看出,還有就是各種大小“儀式”其實就是特定的環境模式,孩子能在其中自熱而然地習得規則,這個環境是有家長、學校具體把控,細節決定了孩子們在其中的獲益。對待歷史的教育,對待跨文化的教育,德國教育在作者筆下,
6、可見一斑,但這個看起來美好的教育模式是德國的,是在德國研究發展起來的,中國可以學習,但不可照搬,中國有自己的國情需求,這點作者有著很明晰的認識。從這點來說,就像我們去優秀學校學習,聽了更有經驗的教師的課,但并不意味著應該照搬,實踐中應該把更為本質精華的部分汲取出來,不是一味模仿,這才是學習發展所需要的。書中的第三部分,雖然很多是針對校長的,但作為新教師,其中也有很多能讓人獲益的地方,在工作中,有很多東西其實基本就是過眼云煙,但往往更多的時候我們是感覺煩,是抱怨,日復一日,我們該如何從這樣的怪圈要如何脫離出來?書中提及有些點讓人茅塞頓開,比如學生立場,不是以學生中心,就像是以教師為中心這一點都是
7、將師生剝離開來,教學是師生共同促進的,而好幾年下來,都是被灌輸,不能像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現代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做引導,剝離二者,卻又強調了師生關系的和諧,讓我想到早前的減負,總是強調學生過多的負擔,但這負擔僅僅是學生的嗎,只是單純單方面減了學生的“負”,而這些又轉回至教師,這些負擔幾經回轉,到最后,只是讓師生雙方的負擔更重。二者的平衡,共同發展其實才是真正的減負。個人看法,思維方式這一節挺有趣,其實這些思維方式的轉變適用于非常多的地方,而思維的轉變也是非常難的,悲傷的是,目前來說我還是處在點狀、割裂、結果式的思維,看起來還滿糟糕的,應該去嘗試改進自己,去用更合適的思維發展自
8、己。所謂建設教師宇宙,其實是建設整一個理想的教育環境,不只是教師自己內部本身的建設,外部整體的教育環境建設。這是個理想,但有理想才有前進的動力。第四輯主要側重是作者在實踐中的研究與發現,主要偏向語文教學領域,但其中的大部分學科還是有相通之處,里頭一些關于校本課程的設置,教學教材之間的聯系等等方面的思考都讓人獲益匪淺,教師真是一個需要長久毅力的職業,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第五部分是作者思索改革之路,身為其中一員,該如何去把握理論研究者與實踐探索者這二重身份,旁觀可以保持清醒卻沒有切實的感受,置身能在實踐中得出更適合理論,但也容易被表象所迷惑。作者發自內心佩服像葉
9、瀾教授這樣的學者大家,真的是有著一顆赤誠之心,一路痛苦艱辛,卻矢志不渝。這樣的人真的值得尊敬,有這樣的人在,教育還有著希望。反思自身,真的特別慚愧,連自身的方向都不清楚,不知該如何前行,太過依賴了,甚至連獨立人格都沒有,其他很難做到,但這一點,想要努力去改變。這一輯都在說教育改革,其實也是人的改革,文化的改革,但這改革之路,漫長而艱辛。可以看出,作者更加沉穩內斂地看待教育,冷靜看待改革,探尋更為本質上的東西。教育漫長,改革艱辛,只有不斷地踐行探索,前路才有光明。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尤為珍視的部分,是對生命體悟的過程,是走過黑暗與困難,在書籍的海洋獲取力量,接受像葉瀾教授等學術大家的啟迪,還有一生所遇之緣感恩等等所有匯聚于文字中,將自己所感受的啟示與溫暖傳達給后來者與同行人。通篇看完全書,我看到的以為走過半生的學者,虔誠地述說對教育的信仰,讓我感動之余,也有很多深思。這個非一兩句話能夠言說,反省自身,是否能做一個有靈魂的人,做的是否是有靈魂的教育,會不會傾聽,能不能讓學生真正地呼吸,是否有著“生命自覺”,是否正式自我與他人,尊重每一個生命,是否像作者一樣,不斷去實踐,探索,做一個“落地耕作”之人。最后用作者后記中的話做結尾,為自己,為今后的教育事業,加油鼓勁。“精神的熱度,靈魂的溫度,是對孤獨人生的抵御和疏解,也是對千瘡百孔對的教育保持勇氣和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相關課件
- 中醫婦科護理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書法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自媒體賬號內容合作合同(版)
- 生豬養殖合作協議
- 專科電子信息工程課件
- 項目合同協議書模板
- 二手房屋帶車庫交易合同樣本
- 軟裝一體化裝修合同模板
- 西藏日喀則市南木林一中學2025屆普通中考第二次適應性檢測試題數學試題含解析
- 2025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高校畢業生招聘9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導游知識培訓課件
- 眼科“一科一品”特色護理服務
- 銀行內控案防警示教育
- 初中勞動測試題及答案
-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課件-高一下學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2
- 2024-2025學年湖南省長沙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5-2030中國鍍鋅鋼板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大模型備案-落實算法安全主體責任基本情況
- 2025《四川省建設工程施工總包合同》示范文本
- 施工入場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