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_第1頁
第三課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_第2頁
第三課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_第3頁
第三課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_第4頁
第三課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 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好了歌 人人說做皇帝好,其實皇帝也苦惱; 忠奸難辯睡不好,后宮爭寵吃不消; 要是官吏選不好,貪污腐敗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難保。哪些“苦惱”?1皇帝的思索如何防止丞相權力過大威脅皇權?如何防止地方權力過大威脅中央,形成割據勢力?如何選拔官吏幫助自己管理天下?如何加強對官吏的管理、監督?2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君主專制政體)的確立皇權至高無上。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曾經用這樣的話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別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1)根據材料結合課文,“法令出一”“別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說明中國古代 “皇

2、帝”制度的突出特點 是什么?君主專制政體是誰創立的?如何理解?2)這種體制下的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過程中決策的作出往往具有什么特點?隨意性和獨斷性3史料一: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竭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還要親自去探視。隋唐時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史料二:有一天,宰相范質等人向宋太祖奏事,開始大臣還坐著,宋太祖說自己的眼睛昏花看不清,就讓他們站到自己面前,指給他看。待范質等人回到原處,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能站在皇帝面前議事了。史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規定“大朝議”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于大臣們都備有特別的護膝。通

3、過這些故事,大家能發現什么歷史信息? (相權不斷削弱,君權不斷加強,即:君主專制不斷強化) 二、演進與強化4二、演進與強化1、君權與相權皇權加強,相權削弱西漢初:丞相位高權重 歷代王朝的君主采取怎樣的措施限制相權? 漢武帝:頻繁換相;破格選撥人才參政;設“中朝”5吏戶禮兵刑工皇帝中書尚書門下三省六部制唐朝:(草擬)(執行)(審議)6宋朝:設參知政事、樞密院(樞密使)三司(三司使)分割相權元朝:大體沿宋朝總體而言歷代王朝是通過什么方式削弱相權的?如何認識這一問題?方式:通過分權達到集權認識:防宰相擅權;提高效率;彌補宰相才干不足;最終目的是為加強皇權。同平章事宰相72、監察體制獬(xi) 豸(z

4、h),為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頭上長著一只角,故又俗稱獨角獸。在中國古代的法律文化中,獬豸一向被視為公平正義的象征,它怒目圓睜,能夠辨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后吃下肚子。當人們發生沖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會將罪該處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自古以來被認為是驅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清朝都御史獬豸補子 請思考:獬豸會是中國古代什么官員的制服(官服)的主要圖案?8秦朝:中央:地方:西漢:中央:地方:御史大夫監御史御史大夫、(州)刺史御史臺明初至清末:東漢到元朝(宋有專職監察刑獄的官員:提點刑獄司)都察院歷代監察機構的設置:9

5、如何評價中國古代的監察制?積極:監察體制的逐漸健全,(一定程度防止官員腐敗、貪臟枉法,濫用職權等,)適應了專制主義王朝實行有效統治的需要。局限:1、未能對皇權作出制約(代表皇帝不代表社會)2、監察官員和監察機構貪臟枉法的情形司空見慣,使得監察系統受到嚴重破壞。103、選官制度的歷史變化秀才看榜圖清代公布殿試結果的金榜上圖反映了中國古代的那種政治制度?該制度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通過層層嚴格考試的人才能進入-衙門任職-人們全然不可能設想一個比這更好的政府 -法國啟蒙思想家 伏爾泰 111)世官制 :先秦時期貴族世襲缺點?貴族政治、來源限制2)察舉制:秦漢至魏晉南北朝典型:漢武帝時;魏晉南北朝:九品中

6、正制以官舉士、擴大官吏來源;中正評定特點:權操于上世族把持局限?時間:特點:時間:123)科舉制時:隋唐至明清特點:考試選官積極作用:(1)改變了世族門閥把持朝政的局面。(2)有利于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提高行政效率。(3)尊師重教的傳統,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4)促進了文學的繁榮。(5)追求公平公正。消極作用:(1)缺乏進取精神和創造意識的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2)為皇權報務。(3) 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13讀史感悟:唐太宗在金殿瑞門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轂中。”明代思想家顧炎武則說:“八股之害,等于

7、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上述觀點的看法。144行省的設置 加強對地方的管理1)歷代行政區劃的設置15秦朝漢末魏晉唐朝宋朝元朝郡道路行省州州縣縣縣州郡縣路州縣明朝清朝承宣布政使司府縣省道府縣府1)歷代行政區劃的設置(另:中書省;宣政院)162)、地方行政設置的趨勢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3)、地方行政設置的目的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強化專制統治4)、地方行政設置的意義 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對于加強中央集權,特別是調整好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鞏固和擴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統治有極大意義.4行省的設置1)歷代行政區劃的設置17從秦漢至元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特征:小 結(1)皇權不斷加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