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傳染病學總論一、感染過程傳染過程的三因素:病原體、人、外環境感染后表現:病原體被去除隱性感染:感染病原體后不出現臨床表現,但產生了特異性免疫。一一最常見 顯性感染最易識別病原攜帶狀態一一重要的傳染源潛伏性感染:人體與病原體處于相持狀態,不出現臨床病癥,不排出病原體。二、病原體的作用發病的兩個因素:病原體的致病能力和機體的免疫功能三、感染過程的免疫應答1非特異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體液因子2、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變態反響四、流行過程三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患性五、傳染病的特征1根本特征:病原體;傳染性;流行病學特征;感染后免疫2、臨床特征分期:潛伏期;前驅期;病癥明顯期
2、;恢復期;復發與再燃;后遺癥3、發疹性傳染病按皮疹出現先后次序排列:水痘,猩紅熱,天花、麻疹,斑疹傷寒,傷寒六、 傳染病的預防傳染病分類:甲類2種,乙類25種,丙類10種病毒感染一、病毒性肝炎、病原學1、甲肝:HAV屬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2、乙肝:HBV屬嗜肝DNA病毒3、丙肝:HCV單鏈RNA病毒4、丁肝:HDV :缺陷的單鏈RNA病毒5、戊肝:HEV屬杯狀病毒、流行性1、甲、戊型傳播途徑:糞口傳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亞臨床感染者。發病前2周至發病后2 3周有傳染性。以發病前后各 1周的傳染性最強。2、乙、丙、丁型:傳播途徑:輸血;母嬰;密切接觸;性接觸傳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攜帶者三、發
3、病機制及病理1、發病機制甲肝一一表現為肝細胞壞死和肝組織炎癥反響。乙肝一一以細胞免疫為主2、病理1急性肝炎:肝細胞變性壞死,氣球樣變。2慢性肝炎:炎癥、壞死及纖維化3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肝體積明顯縮小,邊緣薄質軟,包膜皺縮 亞急性重型肝炎:肝質稍硬,外表和切面見再生結節。慢性重型肝炎:大塊性或亞大塊性新鮮的肝實質壞死。出血傾向最主要的原因:凝血因子合成障礙。4淤膽型肝炎:伴明顯的肝淤膽。小膽管周圍有炎性細胞浸潤四、病原學檢查1、 HBV現癥感染者傳染性強的指標:HBeAg2、對病毒性肝炎的臨床分型最有意義的依據是:肝穿刺活檢3、診斷重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意義指標:凝血酶原活動度二、流行性
4、出血熱一、 病原學:病毒感染布尼亞病毒,為RNA病毒。二、流行病學1、主要傳染源:大林姬鼠是林區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褐家鼠是城市型或家鼠型出血熱的傳染源2、傳播途徑:接觸傳播,呼吸道,消化道,蟲媒,垂直3、流行性:有季節性和周期性。以青壯年為主。三、發病機制和病理1、 病機:出血原因:發熱期血管壁受損,血小板減少,休克期發生DIC,繼發性纖溶亢進和臟微血栓形成 腎損害原因: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和缺血性腎小管變性、壞死。低血壓的主要原因: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漿外滲。2、病理:小血管皮細胞腫脹、變性、壞死,管腔微血栓形成,周圍組織水腫和出血。四、臨床表現特征:發熱、出血、低血壓、腎損害分期:潛伏期
5、一般為1-2周1、 發熱期:弛熱及稽留熱。三痛癥頭痛、腰痛、眼眶痛;三紅征顏面、頸、上胸潮紅為全身感染中毒病 癥及小血管中毒性損害的表現。2、低血壓休克期:熱痛病情反而加重主要為中毒性失血漿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現3、少尿期:常有低血壓。伴高血容量綜合征。出血傾向加重4、多尿期:日尿量2000ml可發生電解紊亂低鉀低鈉及繼發感染、休克5、恢復期:尿量降至 2000ml,血尿素氮、肝酐降至正常五、檢查:外周血早期出現異型淋巴細胞,血小板減少,尿蛋白于短期急劇增加,如見膜狀物及包涵體可明確診斷。血清特異性抗體IgM陽性血或尿標本病毒抗原或病毒RNA陽性三、流行性感冒1、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
6、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病癥 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病癥。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并發癥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該病是由流感病毒引 起,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圍流 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種。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根底疾病的患者容易并發肺炎 等嚴重并發癥而導致死亡。2、 病因:流感病毒所致,該病毒不耐熱,100C 1分鐘或56C 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劑敏感 1%甲醛、過氧
7、乙酸、 含氯消毒劑等對紫外線敏感,耐低溫和枯燥,真空枯燥或-20 C以下仍可存活。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圍流行。3、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數為24天。4、病原學相關檢查:主要包括病毒別離、病毒抗原、核酸和抗體檢測。病毒別離為實驗室檢測的“金標準;病 毒的抗原和核酸檢測可以用于早期診斷;抗體檢測可以用于回憶性調查,但對病例的早期診斷意義不大。5、治療: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要堅持預防隔離與藥物治療并重、対因治療與對癥治療并重的原那么。根本原那 么包括及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防止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加強支持治療,預防和治療并發癥,以及合理 應用對癥治療
8、藥物等??沽鞲胁《舅幬镏委?。 在發病36小時或48小時盡早開場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雖然有資料說明發病 48小時后使用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亦可以有效,但是大多數研究證明早期治療療效更為肯定。四、艾滋病一、 病原學: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為RNA病毒。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艾滋病患者和無病癥 HIV感染者2、傳播途徑:性傳播,血液,母嬰三、病理:1、淋巴、造血組織和神經系統原發病變,是病毒直接引起的2、免疫功能障礙引起的時機感染和惡性腫瘤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一一卡波濟肉瘤時機感染一一卡氏肺囊蟲肺炎多見四、分期:急性感染期;無病癥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典型期五、檢查:抗一HIV陽性,CD4總數V 0.2或
9、0.2 0.5六、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抗病毒指征:CD4+ V 0.35或HIV RNA水平5000拷貝或CD4+下降速率每年 0.08五、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一、病原學 SARS冠狀病毒SARS CoV為有包膜的RNA病毒室溫:尿中存活 10天,痰及糞便5天,血液15 天,物體外表2 3天二、流行病學1、傳染原:SARS患者 2、傳播途徑:呼吸道和消化道3、易感人群青壯年為主,兒童發病率低于成人。三、病理:主要累及肺和免疫器官如脾和淋巴結肺:不同程度的肺實變和肺泡損傷。主要病理特點:透明膜形成,肺間質淋巴細胞浸潤,肺泡腔中肺細胞脫屑性改變。四、臨床表現起病急,以發熱為首發或主要病癥,無上呼吸道卡他
10、病癥。分期:早期,進展期,恢復期。潛伏期一般為210天五、 檢查:血象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減少V0.9 CD3、CD4、CD8明顯降低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定義: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類疾病。禽流感病毒,屬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據禽流感病毒對雞和火雞的致病性的不同,分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級。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構造等特點,一般感染禽類,當病毒在復制過程中發生基因重配,致使構造發生改變, 獲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發生。2、 臨床表現:根據現有人感染 H7N9和H5N1禽流感病例的調查結果認為,潛伏期一般在7天以?;颊甙l病初期表現為流感樣病癥,包括發熱、
11、咳嗽,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也可以出現流涕、鼻塞、咽痛等。局部患者肺部病變較重或病情開展迅速時,出現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病癥。呼吸系統病癥出現較早,一般在發病后1周即可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局部患者在經過治療1個月后仍有較為嚴重的咳嗽、咳痰。在疾病初期即有胸悶、氣短以及呼吸困難,常提示肺病變進展迅速,將會迅速開展為嚴重缺氧狀態和呼吸衰竭。重癥患者病情開展迅速,多在 57天出現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 39C以上,呼吸困難,可伴有 咯血痰;可快速進展為 急性 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感染性休克,局部患者可出現 縱隔氣腫、胸腔積液等。有相當比例的重癥患者同時合并 其他多個系統或器官的損傷或衰竭
12、,如心肌損傷導致心力衰竭,個別患者也表現有消化道出血和應急性潰瘍等消化系統病癥,也有的重癥患者發生昏迷和意識障礙。3、實驗室檢查:最為可靠的仍是病原學檢測。在抗病毒治療之前,有條件的醫療單位盡可能采集呼吸道標本送檢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氣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細胞進展病毒核酸檢測實時熒光PCR檢測和病毒別離。4、人感染禽流感治療策略主要是在適當隔離的條件下,給予對癥維持、抗感染、保證組織供氧、維持臟器功能等方面。七、狂犬病1、狂犬病rabies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多見于犬、狼、貓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 而感染2、臨床表現:特有的恐水、怕風、咽肌痙攣、進展性癱瘓等。因恐
13、水病癥比擬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癥3、 狂犬病病毒屬于彈狀病毒科狂犬病毒屬,單股RNA病毒,動物通過互相間的撕咬而傳播病毒。我國的狂犬病主 要由犬傳播,家犬可以成為無病癥攜帶者,所以外表“安康的犬對人的安康危害很大。對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幾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死于呼吸或循環衰竭,故應加強預防措施。 TOC o 1-5 h z 4、 潛伏期長短不一,多數在 3個月以,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兒童較短、傷口部位頭面部咬傷的發病較早、傷口深淺傷口深者潛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數量及毒力等因素有關。其他如清創不徹底、外傷、受寒、過度勞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發生。典型臨床表現過程
14、可分為以下3期:1前驅期或侵襲期在興奮狀態出現之前,大多數患者有低熱、食欲不振、惡心、頭痛、倦怠、周身不適等,酷似“感冒;繼而出現恐懼不安,對聲、光、風、痛等較敏感,并有喉嚨緊縮感。較有診斷意義的早期病癥是傷口及其附近感覺異常, 有麻、癢、痛及蟻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時刺激神經元所致,持續24日。2興奮期患者逐漸進入高度興奮狀態,突出表現為極度恐懼、恐水、怕風、發作性咽肌痙攣、呼吸困難、排尿排便困難及多汗流涎等。本期持續 13日??炙强袢〉奶厥獠“Y,典型者見水、飲水、聽流水聲甚至僅提及飲水時,均可引起嚴重咽喉肌痙攣。怕風也是常見病癥之一,微風或其他刺激如光、聲、觸動等,均可引起咽肌痙攣,嚴重
15、時尚可引起全身疼痛性抽搐。3麻痹期痙攣停頓,患者逐漸安靜,但出現緩慢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為多見。眼肌、顏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現為斜視、眼球運動失調、下頜下墜、口不能閉、面部缺少表情的等,本期持續618小時。1單室嚴格隔離,專人護理安靜臥床休息,防止一切音、光、風等刺激,大靜脈插管行高營養療法,醫護人員須戴口罩及手套、 穿隔離衣。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須嚴格消毒。2積極做好對癥處理,防治各種并發癥1神經系統有恐水現象者應禁食禁飲,盡量減少各種刺激。痙攣發作可予苯妥英、地西泮等。腦水腫可予甘露醇及速尿等脫水劑,無效時可予側腦室引流。2垂體功能障礙 抗利尿激素過多者應限制水分攝入,
16、尿崩癥者予靜脈補液,用垂體后葉升壓素。3呼吸系統吸氣困難者予氣管切開,發紺、缺氧、肺萎陷不者給氧、人工呼吸,并發肺炎者予物理療法及抗菌藥物。氣胸者,施行肺復術。注意防止誤吸性肺炎。4心血管系統 心律紊亂多數為室上性,與低氧血癥有關者應給氧,與病毒性心肌炎有關者按心肌炎處理。低血壓者予血管收縮劑及擴容補液。心力衰竭者限制水分,應用地高辛等強心劑。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者,可換靜脈插管;如有上腔靜脈阻塞現象,應撥除靜脈插管。心動驟停者施行復術。5其他貧血者輸血,胃腸出血者輸血、補液。高熱者用冷褥,體溫過低者予熱毯,血容量過低或過高者,應及時予以調整。八、流行性乙型腦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亞洲遠東和東南亞地區
17、,經蚊傳播,多見于夏秋季。1、臨床表現:臨床上急起發病,有高熱、意識障礙、驚厥、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遺癥,屬于血液傳染病。2、 乙腦病毒具較強的嗜神經性,對溫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能在乳鼠腦組織傳代,在雞胚、猴、腎及Hela細胞中可以生長并復制,適宜在蚊繁殖的溫度為25C30C。3、潛伏期1015天。大多數患者病癥較輕或呈無病癥的隱性感染,僅少數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病癥,表現為高熱、意識障礙、驚厥等。4、 1流行病學資料 本病多見于79三個月,南方稍早、北方稍遲。10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2主要病癥和體征起病急,有高熱、頭痛、嘔吐、嗜睡等表現。重癥患者有昏迷、抽搐、吞
18、咽困難、嗆咳和呼吸衰竭等病癥。體征有腦膜刺激征、淺反射消失、深反射亢進、強直性癱瘓和陽性病反射等。3診斷標準1疑似病例在流行地區蚊蟲叮咬季節出現發熱、頭痛、惡心、嘔吐、嗜睡、頸抵抗、抽搐等。2確診病例 曾在疫區有蚊蟲叮咬史。高熱、昏迷、肢體痙攣性癱瘓、腦膜刺激征及大腦椎體束受損肌力增強、巴氏征陽性。高熱、昏迷、抽搐、狂躁,甚至由于呼吸衰竭、循環衰竭而死亡。病原學或血清學檢查獲陽性結果。3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和或、項,并排除細菌性腦膜炎。5、 治療:注意飲食和營養,供給足夠水份,高熱、昏迷、驚厥患者易失水,故宜補足量液體,成人一般每日1500 2000ml,小兒每日5080ml/kg。但輸液不宜多
19、,以防腦水腫,加重病情。對昏迷患者宜采用鼻飼?;颊邞≡褐委?,病室應有防蚊、降溫設備,應密切觀察病情,細心護理,防止并發癥和后遺癥,對提高療效具有重要意義。病毒感染一、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一、病原學由腦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腦膜炎球菌屬奈瑟菌,革蘭染色陰性。病菌在體外能形成自溶酶我國以A群為流行菌株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帶菌者和患者2、傳播途徑:飛沫3、流行特征:冬春季多。發生于15歲以下的兒童。三、病機和病理1、病機:抗莢膜多糖抗體是主要的殺菌抗體,有群特異性。引起腦膜炎和爆發性腦膜炎的物質主要是:毒素皮膚粘膜瘀點瘀斑:是細菌系列和裂解后釋放毒素引起2、病理:血管皮損害,小血管和毛細血
20、管皮腫脹、壞死和出血,中性粒細胞浸潤,有的血管血栓形成。病變以軟腦膜為主。四、臨床表現潛伏期 1 10天,一般為2 3天一普通型1、上呼吸道感染期;2、敗血癥期:皮肢粘膜瘀點瘀斑,早現于眼結膜和口腔粘膜。3、腦膜炎期:顱壓增高。腦膜刺激征陽性。二爆發型多見于兒童高熱、瘀斑、休克、呼衰1、敗血癥休克型:高熱,瘀點瘀斑,腦膜刺激征缺如。腦脊液清亮,細胞數正常或增加。血培養+2、腦膜腦 炎型:中毒病癥 +精神病癥 + 昏迷 3、混合型五、診斷:突起高熱、頭痛、嘔吐,皮膚黏膜瘀點或瘀斑,腦膜刺激征 +血 WBC 升高,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 特異性莢膜抗原 + 腦脊液涂片鏡檢六、治療:1、普通型:首選
21、青霉素2、爆發型:大劑量青霉素鈉鹽。不宜應用磺胺預防一一可用磺胺類二、傷寒一、 病原學:傷寒桿菌,屬沙門菌,革蘭陰性,有鞭毛,能活動。含有菌體0丨抗原、鞭毛H丨抗原和體表Vi 抗原。二、流行病學1、傳染原:患者和帶菌者2、傳播途徑:糞口途徑三、病機及病理1、病機:傷寒桿菌的 Vi 抗原是決定傷寒桿菌毒力的重要因素。傷寒的持續性發熱是由于傷寒桿菌及其毒素所致。2、病理: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的炎性增生反響。最顯著特征是以巨噬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 特征性病變傷寒細胞病變部位回腸下段的集合淋巴結和孤立淋巴濾泡。 慢性帶菌者常見的帶菌部位:膽囊四、表現一臨床分期潛伏期 342天,平均 1214天1、初期
22、侵襲期 :第 1 周,起病緩慢2、極期: 2 3 周。高熱,特殊中毒面容,相對緩脈,玫瑰疹,脾腫大,右下腹壓痛,便秘或腹瀉。易并發腸出血 及腸穿孔。3、緩解期:第 4 周。體溫下降病癥減輕,警覺腸穿孔腸出血4、恢復期:第 5 周后。排菌量最多的時期是第后第 24 周。二類型1、普通型 2、輕型 3、爆發型 4、遷延型:病程 5 周以上??砂橛新匝x病5、逍遙型:起病輕,突然性腸出血或腸穿孔。6、頓挫型:起病急,病癥典型,但病程極短。7、復發與再燃三并發癥:腸出血;腸穿孔;中毒性肝炎傷寒的第一次菌血癥相當于臨床上的潛伏期。五、檢查1、血常規:白細胞偏低或正常,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減少或消
23、失。2、病原學:細菌培養是確診傷寒的主要手段。血培養:病程第 1 周陽性率最高。 骨髓培養,陽性率最高。受病程及合用抗菌藥物的影響小。糞便培養:第 34 周陽性率高尿培養:第 2 周后陽性膽汁培養3、 肥達反響:陽性率最高的時期是病后第4 周。六、診斷原因不明的發熱持續 1 2 周不退,特殊的中毒面容,相對緩脈,玫瑰疹,肝脾腫大,血白細胞減少,嗜 酸粒細胞消失。細菌培養陽性。七、治療抗菌首選一一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一一常用于耐藥菌株的治療及老年兒童氯霉素一一用于非耐藥菌株傷寒 氨芐西林慢性帶菌者三、細菌性痢疾一、病原學:痢疾桿菌腸桿菌科志賀菌屬 ,屬革蘭陰性桿菌。我國以福氏痢疾桿菌最常見 產生外
24、毒素能力最強的是:志賀痢疾桿菌在外環境中自下而上能力最強的是:宋痢疾桿菌感染后易轉為慢性的是:福氏痢疾桿菌二、流行病學1、傳染源:患者和帶菌者2、傳播途徑:糞口 3、易感人群:兒童,次之為青壯年。三、病機及病理1、病機:痢疾桿菌可產生外兩種毒素。微循環障礙和腦水腫是中毒型菌痢的主要病理根底。2、病理:急性彌漫性纖維蛋白滲出性炎癥。重者淺表潰瘍形成。病變部位:乙狀結腸和直腸為主。四、表現潛伏 期為數小時至7天,多為1 2天一急性菌痢1、急性典型普通型:急性發作的腹瀉,伴發熱、腹痛、里急后重、膿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壓痛;糞便鏡檢 WBC 15個/HP ;糞便培養痢疾桿菌陽性。2、急性非典型輕型3、
25、中毒型菌痢:多見于2-7歲。高熱,全身中毒為主;中樞神經系統病癥,呼衰,腸道病癥常不明顯或缺如。分型:休克型,腦型,混 合型。二慢性菌?。翰〕坛^兩個月五、檢查糞便細菌培養是確診的主要依據六、治療病原治療首選:氟喹諾酮類中毒型:山莨菪堿t改善微循環障礙四、霍亂一、病原學: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革蘭染色陰性。菌體有鞭毛,活動極活潑。二、 流行病學1、傳染原:患者和帶菌者2、傳播途徑:糞口水污染t爆發流行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三、病機和病理:1、病機:侵襲力和毒素是決定其致病的主要因素?;魜y弧菌可產生毒素和外毒素。外毒素霍亂腸毒素一一重 要的病因物質2、病理:大量水分及電解質喪失。四、表
26、現一分期潛伏期數小時至 5天1、瀉吐期:先劇烈腹瀉,后吐,無腹痛及里急后重,水樣便。2、脫水虛脫期 3、恢復期反響期二分型:輕型,中型,重型最常見的臨床類型是:輕型五、檢查懸滴檢查一一初步診斷。細菌培養抗體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即有診斷意義。六、治療1、補液 治療的關鍵2、抗菌一一減少其腹瀉量及縮短排菌時間首選氟喹諾酮類消毒與隔離一、消毒的概念傳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借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生。二、消毒目的防止病原體播散到社會中,引起流行。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體感染,出現并發癥,發生穿插感染。保護醫護人員免受感染。三、消毒種類一疫源地消毒對有傳
27、染源存在的地區進展消毒,以殺滅由傳染源排出到外環境中的病原體。包括:1隨時消毒對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過的物品及時進展消毒。2終末消毒傳染源住院痊愈或死亡后,對其原居地點進展最后一次徹底消毒,以期將患者所遺留的病原微生物徹底消滅。消毒圍包括患者所處環境,接觸的物品和排泄物,以及患者治愈后出院前 的自身消毒或對死亡患者的尸體處理等。二預防性消毒在未發現傳染源情況下,對可能被病原體污染的物品、場所和人體進展消毒措施。如公共場所消毒、運輸工具消毒、飲水及餐具消毒、飯前便后洗手均屬之。醫 護人員手的消毒及手術室消毒,免疫受損嚴重的患者如骨髓移植患者預防性隔離及消毒措施亦為預防性消毒。四、消毒方
28、法1高效消毒法可殺滅一切微生物。該消毒法包括熱力滅菌、電離輻射、微波等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劑醛類、環氧乙烷、過氧化氫、臭氧。含氯類及碘伏消毒效果介于高中效消毒劑之間。2中效消毒法殺滅除細菌芽孢以外的各種微生物,包括碘類、醇類、酚類和有些含氯類消毒劑。3.低效消毒法只能消滅細菌繁殖體和親脂類病毒,如通風換氣、沖洗及低效消毒劑季胺鹽類及胍類。五、消毒效果監測1.物理測試法儀表測試消毒時的溫度、壓力等。2.化學指示劑法以顏色變化指示消毒時的溫度、濃度、強度等。3.生物指示劑法利用芽孢作為指示菌測定滅菌效果。4.自然菌采樣法目前檢測多采用一些條件致病菌為間接指標,腸道傳染病以大腸桿菌為指標,呼吸道傳染病以溶血性鏈球菌為指標。5.無菌檢測法檢查樣品中有無細菌等。一、隔離的概念把傳染期的患者或病原攜帶者置于不能傳染給他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介合同范本匯編
- 2025兼職財務顧問的聘用合同
- 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信息化建設計劃
- 小學二年級下學期個性化學習計劃
- 2025年監理工程師考試合同管理案例分析題
- 小學體育教師培訓與成長計劃
- 老年人營養與護理員培訓計劃
- 2025年固定式中轉站項目發展計劃
- 浙江省小學三年級健康與體育教育改進計劃
- 2025年生物農藥及微生物農藥項目合作計劃書
- 醫療設備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標
- 職業技術學院環境監測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核輻射加工技術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應用
- 教育培訓合同糾紛起訴狀模板
- 入職心理測試題目及答案300道
- 英文版中國故事繪本愚公移山
- 聲吶技術介紹
- 2023廣州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廣美附中)入學招生測試卷數學模擬卷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高中物理【實驗: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達式】學案及練習題
- 城管整治占道經營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