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八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19191927)二、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三、抗戰時期(19311945)四、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第21課第22課第23、24課第25課二戰期間主要戰場起止時間統計表 在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中,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日軍的主要兵力,對侵略者的覆滅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第一階段,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戰場是東方反法西斯的唯一戰場。第二階段,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日本投降,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拖住了日軍百萬余大軍,有力支
2、援了其他盟國。中國軍隊協助和配合盟軍作戰,積極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實際參與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謀劃和指揮。中國軍隊直接入緬作戰,沉重打擊了侵緬日軍,有利支援了盟軍對日作戰及東南亞人民的抗日戰爭。 中外歷史綱要(上)教師教學用書第一,“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明確,有利于學生全面了解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史的全過程。第二,“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明確,有助于學生理解日本侵華本質的危害。第三,“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明確,有助于學生認識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意義。摘自朱漢國試論明確“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意義(2)選取材料二中的一個觀點,結合所學歷史知識進行說明。依據自己的理解增加一條明確“十四
3、年抗戰”概念的意義,并闡明理由。(10分)如第三條:可以從時間最早、時間最長、付出多、牽制日軍等方面進行說明。增加一條合理給2分,說明基本合理給2分。如:“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明確,有助于理解中華民族的全民族抗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各階層人民開始了抗日斗爭,之后全國各地開展了抗日救亡運動。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 1931年9月18日,制造九一八事變。占領東三省。 1932年1月28日,為迫使國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軍襲擊上海,制造一二八事變。駐守凇滬的國民黨十九路軍奮起抵抗。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 1933年,日本由東北向長城沿線進犯,占領熱河省。 193
4、5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占中國華北,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為此蓄意制造的一連串事件總稱為“華北事變”。此后大批日本關東軍入關,威逼平津。 局部侵華局部抗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2年一二八事變 1933年蠶食長城沿線 1935年華北事變東北軍民組織抗日義勇軍國民黨愛國官兵十九路軍抵抗國民黨愛國官兵長城抗戰 愛國學生一二九運動 起點主要的主張者1931年九一八事變部分中國學者1937年七七事變部分中國學者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國際上大部分學者1940年德國進攻西歐部分歐洲學者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部分前蘇聯和俄羅斯學者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部分歐美學者摘編自張海鵬第二次世界大
5、戰的宏觀反思等第二次世界大戰起點存在多種觀點,分析原因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一、新民主主義的開端二、國共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三、抗日戰爭時期(1931-1945)四、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第23、24課 抗日戰爭的勝利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1、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2、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3、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及正式形成(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2、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3、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三)抗戰勝利與中華
6、民族復興4、日軍的侵華暴行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1、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19世紀60年代侵略臺灣18941895年挑起甲午中日戰爭,逼簽馬關條約1897年,在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狂潮中,劃福建省為它的勢力范圍。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日本也出兵中國,逼簽辛丑條約,掠奪中國賠款和主權。19041905年日俄戰爭后,又繼俄國租借我旅順、大連及南滿鐵路等。第一次大戰期間,日本借口對德宣戰,出兵我國山東,完全取代了德國在山東的侵略地位。1915年,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922年起,支持軍閥發動混戰,從中獲利。1928年,日本制造“濟南
7、慘案”、“皇姑屯事件”。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1868年至1945年,日本情報調查的數萬份資料1929年偷繪東北陸軍分布圖1928年橫渡黃河演習報告 1929年秋,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新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持續了四年之久,是破壞力巨大的世界性危機。這場危機于1930年春波及日本,1931年達到頂點,國內階級矛盾激化。面臨著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日本統治集團急于發動一場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王檜林中國現代史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軍機電報第一號,這天晚上10點鐘,暴戾的中國軍隊在北大營西側,破壞滿鐵鐵路,襲擊守備隊,雙方正沖突中。 9.18晚日軍軍機電報第一號 河本親自把炸藥安置在鐵軌
8、上,在炸毀鐵路的同時,用電話機向大隊本部報告,這時,待在鐵路爆破點以北的川島中隊長,立即率兵南下,開始襲擊北大營。 親歷事變的日軍軍官花谷正的回憶錄 裝彈入膛,準備還擊,此時去旅部請示的軍士回報說,總參謀長榮臻指示,對進入營房的日軍任何人不準開槍還擊,誰惹事誰負責。 親歷事變的東北軍軍官姜大明的回憶史料實證身份、立場、主觀訴求不一樣;如何辨析史料真偽?有何價值?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1、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2、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 1931年9月18日,制造九一八事變。占領東三省。 1932年1月28日,為迫使國民政府屈服
9、,日本侵略軍襲擊上海,制造一二八事變。駐守凇滬的國民黨十九路軍奮起抵抗。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 1933年,日本由東北向長城沿線進犯,占領熱河省。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占中國華北,策動所謂“華北自治運動”,為此蓄意制造的一連串事件總稱為“華北事變”。此后大批日本關東軍入關,威逼平津。 局部侵華局部抗戰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2年一二八事變 1933年蠶食長城沿線 1935年華北事變東北軍民組織抗日義勇軍國民黨愛國官兵十九路軍抵抗國民黨愛國官兵長城抗戰 愛國學生一二九運動 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愛國力量19311937年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國共產黨東北軍
10、民國民黨愛國官兵愛國民眾學生組建東北抗日游擊隊1935年發表“八一宣言”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組織抗日義勇軍十九路軍凇滬抗戰;長城抗戰;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工人罷工、募捐;愛國工商業者抵制日貨;一二九運動局部抗戰時期的救亡運動有何特點?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實行攘外必先安內,寄希望于國聯 1931年7月,蔣介石聲稱“惟攘外應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剿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即不能御侮;不先剿平叛逆,完成國家之統一,即不能攘外。” 李云峰二十世紀中國史 中國抵制日貨運動是“中日沖突的重要原因”,中日兩國都從中國東北撤出武裝力量,中國東北由西方列強各
11、國共管。 -國聯調查團報告書蔣介石堅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剿共”政策,這是他手寫的訓示民族意識進一步覺醒,一二九運動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國民政府實行攘外必先安內,寄希望于國聯西安事變(1936.12.12)和平解決材料中涉及的歷史事件在什么樣的背景下發生的?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北軍民一致主張如下:(一)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二)停止一切內戰;(三)立即釋放上海被捕之愛國領袖;(四)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五)開放民眾愛國運動;(六)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七)確實遵行總理遺囑;(八)立即召開救國會議。張學良、楊虎城通電(1936年12月12日)兩則材料哪些可以互
12、相印證?西北文化日報爭取中華民族生存,張楊昨發動對蔣兵諫東京日日新聞學良兵變,全支大動亂大公報張學良竟率部叛變,蔣委員長被留西安通過以上標題分析,三份報刊對西安事變的態度有何差異?為什么?這對歷史學習有何啟示?西安事變(1936.12.12)和平解決西北文化日報是楊虎城治下的一份當地報刊,因此宣傳楊虎城聯合抗日的主張,聲援張楊兵諫義不容辭。東京日日新聞作為日本的一份報刊對于西安事變的報道看似溫和,事實上日本在暗中觀望,伺機漁利。大公報從“叛變”一詞來看他對西安事變的基本態度是批評,作為國民政府執政環境下一份報刊,面對突發事件,擁護政府也是正常現象;事實上相對客觀的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國內穩定的一
13、致要求。身份、立場、主觀訴求不同;如何做到理性客觀?西安事變(1936.12.12)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十年內戰局面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發出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表明了堅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鮮明立場。 1935年中共中央在陜北瓦窯堡召開會議。毛澤東根據會議精神,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后,周恩來和秦邦憲、葉劍英等親赴西安,促使和平解決,全國團結抗戰局面初步
14、形成。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提出的國共合作抗戰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2022/8/24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愿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1937年7月15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項目第一次第二次相同合作方式合作背景中共是否掌握革命政權和革命軍隊革命對象合
15、作的基礎意義兩次國共合作的異同點國共兩黨黨內合作打倒列強除軍閥成為廣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否帝國主義支持的軍閥新三民主義推動國民革命發展黨外合作中日矛盾成為社會最主要矛盾有日本帝國主義民族利益(抗日)抗戰勝利的保障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在沈陽發動“九一八”事變,中國人民奮起抵抗,偉大的14年抗戰開始了,同時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對我國人民提出了兩個生死攸關的問題:第一、由于當時南京國民黨政府執行不抵抗政策,那么中國人民到底要不要抗戰?第二、中國人民如何抵抗?如何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對這兩個問題,中國共產黨都作出了正確回答。對要不要抵抗,中共中央于“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發
16、表了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號召全中國工農兵和勞苦大眾“一致動員武裝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對于如何抵抗,如何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的回答是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中國人民大學 李良志 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胡喬木在其所著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一書中,對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什么是在紅軍結束長征后,在陜北瓦窯堡會議上形成,作了如下闡述:他說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是1931年1934年的黨中央不能完成的,毛澤東在1935年的長征中也不可能完成的”,以后“在共產國際關于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正確政策的幫助之下
17、,黨在8月1日發表了號召統一戰線的宣言,特別是黨中央政治局在12月25日通過了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毛澤東同志在12月27日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才滿足了這個要求。胡喬木的這段話,完全符合歷史事實。 中國人民大學 李良志 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的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瓦窯堡會議決議和毛澤東的報告,標志著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總策略路線的形成。但它是不完整的,其主要之點,是未把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南京政府包括在統一戰線之中。上述兩個文件仍是反日、反蔣并提,均視蔣為“主要敵人”
18、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向全黨指明:“目前中國人民的主要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所以把日本帝國主義與蔣介石同等看待是錯誤的,抗日反蔣口號,也是不適當的”,現在黨的方針是“逼蔣抗日” 它反映我黨從1936年8月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上的重大轉變,即從反蔣到逼蔣政策的完成。 中國人民大學 李良志 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機!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驅逐日寇出中國!”(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的生存
19、最后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廬山談話為保家衛國,國共抗戰政策上有何共同之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揚言3個月滅亡中國。8月14日國民政府國民政府自衛聲明書聲明中國為日本無止境之侵略所逼迫,茲已不得不實行自衛,抵抗暴力。國民政府自衛聲明書的發表,標志中國政府正式進入抗戰,全國抗戰終于實現。8月中旬,蔣介石同意將在陜北的中央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 同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
20、地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愿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并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1937年7月15日同學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嗟傷!看吧,一年年國土的淪喪!我們是要選擇戰還是降?我們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場,我們不愿做奴隸而青云直上!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我們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21、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斷地增漲!同學們!同學們!快拿出力量,擔負起天下的興亡!畢業歌(1934年)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哪年,哪月,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時候,才能歡聚一堂?!松花江上(1935年)十大抗戰歌曲十大抗戰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團結就是力量黃河大合唱大刀進行曲
22、游擊隊歌松花江上畢業歌南泥灣歌唱二小放牛郎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1、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2、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3、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及正式形成(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及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3、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三)抗戰勝利與中華民族復興4、日軍的侵華暴行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1、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2、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3、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5、抗日民族
23、統一戰線的初步及正式形成(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及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初期四大會戰打破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精編P47從七七事變到武漢失守,歷時1年4個月,國民黨軍共斃傷俘日軍250730人,牽制日軍70萬人以上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粉碎了日軍3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打擊了日軍的氣焰,迫使日軍停止戰略進攻,放棄速戰速決,采取保守占領區的策略,為戰略相持階段的到來,起了決定性作用。 步平 榮維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搶運物資的輪船川江岸上的轉戰物資從1938年7月起,已在武漢的工廠又大規模拆遷,主要遷往湘、桂、黔、滇、陜、川,共遷出企業304家,物資51182
24、5噸。抗戰時期沿海工業內遷西南聯合大學 全面抗戰開始后,高校內遷。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之后,因長沙連遭日機轟炸,學校又西遷昆明。1938年4月,學校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11個月,它“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養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為抗戰勝利奠定物質和精神基礎。抗戰時期大專院校內遷抗戰時期兒童團抗戰武裝起來的農民抗戰時期的女兵抗戰時期學生運動華僑陳嘉庚支援抗戰五臺山上的抗日僧人隊伍全民族的抗日戰爭 抗戰中,正面戰場先后進
25、行了22次大型會戰,此外還有遠征軍兩次赴緬甸作戰;重要戰斗1100余次。小規模戰斗近5萬次。陸軍傷亡、失蹤近320萬人,空軍消耗飛機2468架,犧牲4000余人,海軍幾乎全軍覆沒。 步平 、榮維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 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各種人民武裝,在敵后戰場上對敵發起主動作戰,大小戰斗共達12.5萬次,最多時投入兵力達90多萬正規軍和200多萬民兵,并在抗戰相持階段上升為主戰場,擔負起抗擊一大部分侵華日軍主力的作戰任務。 步平、榮維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全民族的抗日戰爭(2014高考北京卷40)中國工業布局受政治、資源、市場等因素影響而不斷變化。19
26、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鑒于中國重要工廠絕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內地各省幾乎沒有工業基礎,難以滿足抗戰的物資需要,南京國民政府計劃將工廠內遷。1937年,國民政府制訂了工廠遷移協助辦法,打算在武漢建立新工業區。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遷出民營企業146家,各種機件14600余噸。南京淪陷后,國民政府再次動員企業遷移,擬定西南西北工業建設計劃。從1938年7月起,已在武漢的工廠又大規模拆遷,主要遷往湘、桂、黔、滇、陜、川,共遷出企業304家,物資511825噸。結合材料及所學,概述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業內遷的原因及過程。原因:中國現代工業多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分布不平衡;為了支持長期
27、抗戰,國民政府決定將工業內遷。過程: 抗戰初期企業遷往武漢; 武漢失守前又遷往西北、西南等地。探究問題二:分析戰略相持階段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特點?據不完全統計,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各種人民武裝,在敵后戰場上對敵發起主動作戰,大小戰斗共達12.5萬次,最多時投入兵力達90多萬正規軍和200多萬民兵,并在抗戰相持階段上升為主戰場,擔負起抗擊一大部分侵華日軍主力的作戰任務。步平、榮維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8年(全國)抗戰中,正面戰場先后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此外還有遠征軍兩次赴緬甸作戰;重要戰斗1100余次。小規模戰斗近5萬次。陸軍傷亡、失蹤近320萬人,空軍消耗飛機24
28、68架,犧牲4000余人,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步平 、榮維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 戰略相持(1938.10-1943.10)分析戰略相持階段正面戰場特點?8年(全國)抗戰中,正面戰場先后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此外還有遠征軍兩次赴緬甸作戰;重要戰斗1100余次。小規模戰斗近5萬次。陸軍傷亡、失蹤近320萬人,空軍消耗飛機2468架,犧牲4000余人,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步平 、榮維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 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1938.10-1943.10)2022/8/24從1938年2月18日到1944年12月19日,日軍飛機持續轟炸造成重慶32829人直接傷亡、6651人間接傷亡,財產損失約
29、100億元法幣,平民居住區、學校、醫院、外國使領館等均遭轟炸。重慶市抗戰時期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重慶精神 不屈不撓 戰略相持(1938.10-1943.10)正面戰場抗戰到底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及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初期四大會戰打破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1938.10-1943.10)分析戰略相持階段正面戰場特點?8(全國)抗戰中,正面戰場先后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此外還有遠征軍兩次赴緬甸作戰;重要戰斗1100余次。小規模戰斗近5萬次。陸軍傷亡、失蹤近320
30、萬人,空軍消耗飛機2468架,犧牲4000余人,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步平 、榮維木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全史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及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初期四大會戰打破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1938.10-1943.10) 苦撐待變、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 遠征軍兩次赴緬甸作戰 評價:戰略基本正確,戰術多有失誤。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
31、黨正面戰場的抗戰2、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1)初期深入敵后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1)初期深入敵后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2、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1)初期深入敵后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2)戰略相持階段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和最強大武器;是喚起民族意識和促進民族團結的核心力量,是中華民族的抗日先鋒隊;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方針為抗日戰爭提供了戰略指導;抗日根據地領導和開辟了廣闊的敵后戰場
32、,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領導基礎。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和最強大武器 1935年八一宣言“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1935年瓦窯堡會議,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1936年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團結抗戰局面初步形成; 1937年向國民黨提交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廬山談話,承認共產黨合法地位,標志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是喚起民族意識和促進民族團結
33、的核心力量,延安成為抗戰的革命圣地。 任弼時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書記處工作會議上的發言,抗戰后到延安的知識分子總共4萬余人,這些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從不同的地方來,有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也有海外華僑,正義友人。“這里的人們個個顯得十分愉快,質樸,人們之間的關系又是那么融洽。我看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現在延安街頭,和戰士、老鄉嘮家常,談笑風生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覺得我已經到了另一個世界,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所在。”攝影家吳印咸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梁先生,你所聽到看到的若干情況,大體都是事實。但我的看法,中國的前途大可不必悲觀,應該非常樂觀
34、!中華民族是不會亡的,最終中國必勝,日本必敗,只能是這個結局,沒有別的可能!” 1938.1毛澤東 “以瀕于消滅之共產黨,年來轉變其政治路線,放棄對內斗爭,要求團結抗日,尤以西安事變所表現者為最好,遂得全國同情,抗日戰起聲光幾出國民黨之上。” 梁漱溟全集第6卷,第18頁。是喚起民族意識和促進民族團結的核心力量,延安成為抗戰的革命圣地。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他頭腦冷靜,善于分析推理,講究實際經驗。他態度溫和地說出來的話,同國民黨宣傳9年來誣蔑共產黨人是什么“無知土匪”“強盜”和其他愛用的罵人的話,形成了奇特的對照。 埃德加斯諾是喚起民族意識和促進民族團結的核心力量,
35、延安成為抗戰的革命圣地。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1937.8中共洛川會議 陜北洛川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確定了八路軍的基本任務為堅持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并在有利條件下進行運動戰,使游擊戰爭擔負起配合正面戰場的重任,同時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方針為抗日戰爭提供了戰略指導1938年毛澤東論持久戰 毛澤東在總結抗日戰爭初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國民黨內部分人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以及中國共產黨內部分人輕視游擊戰的傾向,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實行持久戰以獲得對日作戰勝利的戰略。論持久
36、戰論證了抗戰的發展規律,闡明了爭取抗戰勝利的道路,批判了對抗戰的各種錯誤認識。該著作從思想上武裝了全黨全軍和人民群眾,堅定了中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是指導全國抗戰的理論綱領。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方針為抗日戰爭提供了戰略指導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我們說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是從全部敵我因素的相互關系產生的結論。敵強我弱,我有滅亡的危險。但敵尚有其他缺點,我尚有其他優點。敵之優點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點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擴大。我方反是,我之優點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強,缺點則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勝利,避免滅亡,敵則將最后失敗,而不能避免整個帝國主義制度的崩
37、潰。 毛澤東論持久戰 抗日持久戰具體體現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御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 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基本的是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 毛澤東選集(第2卷) 科學論證了中國必須通過持久戰贏得抗戰勝利的戰略指導理論,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 從1938年11月到1940年底,華北敵后戰場牽制了日軍50萬以上的兵力。1942年,華北、華中敵后戰場牽制了日軍55萬余人。1945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19個抗日根據地已遍及大江南北,總面積約95萬平方公里,人口有近1億。抗日根據地領導和開辟了廣
38、闊的敵后戰場,為抗戰勝利做出貢獻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彭德懷時間戰斗次數日偽傷亡人數破壞交通線3個半月1800多次40000多人2000多公里1940下半年八路軍參戰部隊105個團,約20余萬人。抗日根據地領導和開辟了廣闊的敵后戰場,為抗戰勝利做出貢獻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領導基礎 從1936年12月到1940年12月,毛澤東寫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爭和戰略問題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
39、揮了中流砥柱作用?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用“毛澤東思想”來命名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所創造的理論成果,并將其作為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領導基礎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克服一切困難,團結全國人民,廢止國民黨的法西斯獨裁統治,實行民主改革,鞏固和擴大抗日力量,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國家。 毛澤東論聯合政府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為抗日戰爭的勝利
40、提供了堅實的領導基礎中共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更好地解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把一盤散沙的廣大民眾凝聚起來,形成抗日的銅墻鐵壁;堅持打贏一場持久戰,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對日作戰的戰略方針,促使持久戰的有效進行;把抗日戰爭與中國社會變革結合起來,為當時的中國民眾指明前途,社會變革是喚起民眾的有效激勵,是持久抗戰的動力所在。 摘編自夏斯云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論析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觀點?政治上:實行精兵簡政,以“三三制”為原則,開始實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選舉制度。經濟上:實行減租減息政策(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開展大生產運
41、動。軍事上:堅持敵后抗日游擊戰爭,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日民主根據地。思想上: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那密密的樹林里,到處都安排同志們的宿營地,在那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我們生長在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強占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哪怕日本強盜兇,我們的兄弟打起仗來真英勇,哪怕敵人槍炮狠,找不到我們人和影。讓敵人亂沖撞,我們的陣地建在敵人側后方,游擊隊歌(1938年)敵人戰線越延長,我們的隊伍愈
42、擴張。不分窮,不分富,四萬萬同胞齊武裝,不論黨,不論派,大家都來抵抗。我們越打越堅強,日本的強盜自己走向滅亡,看最后勝利日,世界和平現曙光!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1、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2、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3、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及正式形成(二)盧溝橋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及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中流砥柱)3、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年月陸軍步兵師團總數在中國師團數東南亞太平洋比例朝鮮日本新增關內東北合計比例1937年7月174
43、424%2111937年末241652188%1271938年末342483294%11101939年末412593483%2511(復員撤銷4個)1940年末4927113878%299(復員撤銷1個)備注表中所列師團數為步兵師團數,不含坦克師團、高炮師團及飛行師團。1937至1940年日本陸軍步兵師團兵力分布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年月陸軍步兵師團總數在中國師團數東南亞太平洋比例朝鮮日本臺灣沖繩 新增關內東北合計 比 例1941年12月初5122133569%1019%2421942年末5823143764%1526%1571943年末7023153854%2333%27121944年末99
44、25103535%3838%2186291945年8月16826315734%4426%59869備注所列師團數為步兵師團數,1945年8月關東軍31個師團含駐朝鮮的9個師團。 太平洋戰爭時期,中國戰場始終牽制著日本陸軍的主力,日本有110萬左右的軍隊用于中國戰場,超過了日軍在東南亞和太平洋各島的兵力總和。到抗戰勝利前夕,日本在中國戰區的兵力多達186萬人,占海外總兵力的50%以上。 正是由于中國軍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與蘇、美、英同為當時世界上堅持與軸心國作戰的4支主力軍,中國獲得“四強”之一的稱號。摘自光明日報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1942、1、1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第三
45、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這一會戰,牽制了日軍在我華中地區的主力,支援了英國在印度支那半島、英美兩國在南太平洋群島的作戰。其時,英國、美國、蘇聯等各國大報紛紛以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消息,英、美高層人士紛紛致電祝賀,英、美兩國并立即宣布給我國貸款。1942年1月3日,經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同盟國推舉蔣介石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擔負中國及泰國、越南地區盟軍部隊的總指揮任務。這一切都表明: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得到了國際的重視。梁小進長沙會戰及其歷史意義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殺敵5萬余人,又一次挫敗了日軍的戰略企圖,
46、大獲全勝。這是自太平洋戰爭以來,同盟國一連串失敗后,反法西斯陣營取得的第一次勝利。這一勝利,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力地支援了在南太平洋地區作戰的英、美友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張海潮長沙大捷震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被解救的英軍士兵與遠征軍合影1942年1月,8萬日軍大舉進攻緬甸,英國守軍告急。此時,中國的抗戰正處于最為艱難的相持階段。盡管如此,中國軍民仍以極大的犧牲勇氣和國際主義精神,動員10萬精兵入緬作戰。派出的是當時中國最為精銳的隊伍,包括中國唯一的一支機械化部隊。熱帶雨林中,10萬遠征軍以6萬人的犧牲書寫了二戰史上極為慘烈的一筆。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 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的
47、英勇抵抗,中國早在1938年就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那將給日本控制整個亞洲大陸提供有利條件,加速日本對東南亞地區的擴張。一個屈服的中國,也更利于日本入侵英屬印度。沒有“中國的困境”這個由于中國拒絕停止反抗造成的困境,日本帝主義的野心將更有可能實現。(英)米特著: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全史 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這些地方打下來。他們并且可以一直沖向中東。 富蘭克林羅斯福 在我們最艱苦的年代里,日本也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
48、一明顯而無可爭辯的事實。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 長期以來,有些西方學者受西方中心論等方面的局限,忽視、輕視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對于這些無視客觀歷史事實而造成的偏見、誤解和差錯,我們理應以事實為依據。中國的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一,中國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成為世界東方開戰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抗擊日軍最多、付出代價最大的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對徹底戰勝日本法西斯、打破其稱霸世界的狂妄計劃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第二,中國抗戰迫使日本放棄“北進”蘇聯的圖謀,
49、為蘇聯避免兩線夾擊創造了條件。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 第三,中國抗戰遲滯了日本“南進”步伐,推遲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并最終迫使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迅速轉向失敗。 第四,中國抗戰為盟國順利實施“先歐后亞”戰略,確保反法西斯戰爭全勝奠定了基礎。 第五,中國抗戰支持了周邊國家的抗日斗爭,成為亞洲國家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心和旗幟。 第六,中國抗戰倡導和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線的建立,為創建國際反法西斯同盟和戰后國際秩序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成為戰后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第七,中國抗戰創造了弱國戰勝帝國主義強國的經驗,為世界弱小國家和民族爭獨立、求解放提供了范例。 關于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
50、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余億美元。1941年秋,日、德、意三國法西斯軍隊共1110萬人。其中,中國抗擊日軍240萬人。占總人數的百分之21.6%。 在二戰中,軍民總共傷亡9000余萬人,其中美國100余萬人,英國120余萬人,蘇聯約3000萬人,中國3500萬人,占總傷亡人數的38.8%。 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 三、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1-1945)(一)九一八事變和局部抗戰的開始1、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華2、局部侵華和局部抗戰3、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4、西安事變和平解決5、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及正式形成(二)盧溝橋
51、事變和全面抗戰的開始1、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及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3、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4、日軍侵華罪行方針及具體表現慘絕人寰1937南京大屠殺軍事上蠶食中國大片領土(九一八 一二八 華北事變 七七事變 八一三)政治上經濟上敵后抗日根據地國統區其他日軍侵華罪行以華制華:滿洲國 汪偽政權日軍侵華罪行1940年汪偽政府成立方針及具體表現慘絕人寰1937南京大屠殺軍事上蠶食中國大片領土(九一八 一二八 華北事變 七七事變 八一三)政治上以華制華:滿洲國 汪偽政權經濟上敵后抗日根據地國統區其他日軍侵華罪行以戰養戰:野蠻掠奪 糧食管制 強迫青壯年做苦力三光政策 瘋狂掃蕩重慶大轟炸
52、踐踏國際法(細菌戰) 違反人道主義(慰安婦) 據不完全統計,從1938年2月至1944年10月,僅屠殺百人以上的慘案就多達30件以上,屠殺千人以上的慘案達6件,屠殺3萬人以上的慘案1件。另有許多屠殺數字不不詳的慘案。武月星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為掩蓋濫殺罪行,封存此照半個世紀之久1941年1月25日日軍制造潘家峪慘案,死難者1200余人日軍侵華罪行侵華日軍細菌戰致患者死亡人數統計:東北地區:第731部隊和第100部隊散播細菌,使疫病流行約38個市縣旗,至少致病者達5.4萬余人,其中死亡4.3萬人。華北和西北地區:北支(甲)1855部隊散播細菌,使疫病波及113個縣旗,致病者達
53、約100萬人,其中死亡30萬人。華中和華東地區:榮字第1644部隊與第731部隊配合進行細菌戰,使疫病流行于40余個市縣,至少致病達32萬人,其中死亡約7萬人。華南和西南地區:波字8604部隊和第731部隊配合撒播細菌,使疫病流行于約107個縣,致病達100萬余人,其中死亡約24萬人。合計:日軍實施細菌攻擊作戰,造成290多個市縣旗鼠疫、霍亂、傷寒等疫病爆發,致使中國237萬人患病,其中死亡約65萬人。日本侵華細菌戰研究報告 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轟炸重慶市區,從1939年1月開始,日機空襲迅速升級,對重慶的轟炸愈來愈猛烈。重慶大轟炸被認為是與南京大屠殺同等性質的事件。據不完全統計,日
54、機空襲重慶共達218次,出動飛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傷14100人,炸毀房屋3萬多幢,30所大中學校曾被轟炸。日軍侵華罪行日軍侵華罪行 居之芬考察了從1935年至1945年8月日方強征、役使中國勞工總數,認為在此期間日方強征中國勞工總數約1500余萬人(包括在東北使用1000余萬人,在華北使用約360萬人,在華中、華南輸出使用150萬人,在蒙疆使用40萬人,在日本使用近4萬人,朝鮮使用近0.2萬人等)。 中國是日本法西斯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實施地,是日軍設立慰安所最多的占領地,中國慰安婦人數最多,遭遇最慘,日軍每侵入一地,便擄掠大量當地女子同行,中國被日軍擄掠充
55、當慰安婦的人數總計在20萬以上。資料來自袁成毅:抗日戰爭史研究中的若干“量化”問題役使勞工欺凌婦女日軍侵華罪行19461948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甲級戰犯共提出55項罪狀1948年11月12日東條英機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犯有發動戰爭、侵略別國、反人道罪等罪行判處死刑19461948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甲級戰犯共提出55項罪狀,而東條英機占了54條之多,當數首惡。日軍侵華罪行日軍侵華罪行 判決書指出,12月13日早晨日軍進入南京城內時,在“完全沒有遭遇抵抗”的情況下,“日軍單獨或二、三人為一個小集團在全市游蕩,實行殺人、強奸、搶劫、放火,不分青紅皂白的屠殺中國人的男女和小孩”。判決書
56、指出,“據后來估計,在日軍占領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人以上”“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了的尸體、投入長江或以其他方法處分的人計算在內”。 據東京審判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節選整理日本東京日日新聞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報道 開車經過市區,我們才曉得破壞的巨大程度。車子每經過一二百米就會壓過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檢查過,子彈是從背后射過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時從后面被打死的。 德拉貝日記(1937年12月14日)南京大屠殺的罪證如何搜集? 孫宅巍經過考證,認為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中,經慈善機構共收埋尸體18.5萬余具,市民私人自動組織掩埋同胞尸體3.6萬余具
57、,偽政權出面雇工收尸7400余具,日軍動用部隊掩埋和處理尸體15萬具。以上述數字再扣除收埋統計中可能交叉的數字,以及約1萬名在戰場陣亡的軍人數,南京大屠殺遇難人數的確有30萬人以上。資料來自袁成毅抗日戰爭史研究中的若干“量化”問題日軍侵華罪行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國人以多種形式深切哀悼死難同胞。然而對一部分日本人來說,30萬人這個數字是典型的中國式夸張,中國人制造的神話,是一種宣傳,是東京審判史觀的象征。可是對于中國人來說,30萬人這個數字是戰后軍事法庭下達的對日本侵略中國的正義的歷史判決。一部分日本人曾試圖全盤否定戰后聯合國軍方面進行的軍事審判。為表示反對,中國再次確認了守護這
58、個刻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上的數字的意義。日軍侵華罪行西德總理勃蘭特對華沙猶太人殉難紀念碑下跪日本軍國主義仍為隱患歷史反思中國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中國日本工業總產值13.6億美元60億美元生鐵產量95.5噸239.7噸鋼產量55.6噸635噸石油0.02億美元39.3億美元軍費4.09億美元9.2億美元年產飛機0架600架年產坦克0輛200輛 軍事科學院著中國抗日戰爭史 日 石島紀之中國抗日戰爭史偉大的勝利來之不易 !中國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 四川青年教師教師王建堂,在抗戰爆發后請纓殺敵,其父致其家書一封:“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
59、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國民黨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1940年棗宜會戰中率部渡襄河與日軍奮戰九晝夜,壯烈殉國。在東渡襄河之前,給五十九軍諸將領寫了一封家書:“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它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之民族,絕不致亡于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絕不半點改變。” 1944年,日軍發動了豫湘桂會戰,中原河山大片淪陷。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彭雪楓,率領部隊收復豫皖蘇根據地。在出征前,彭雪楓說,“豫皖蘇是我們的家鄉,那里有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妻室子女,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一定要把日本鬼子和敵偽軍消滅掉。為了路西倚門東望的父老鄉親,我們就是戰死疆場,也心甘情愿。”“抗戰家書”體現了哪些民族精神? 第二次世界大戰于1937年“七七事變”先從亞洲開始,1939年9月1日歐洲大戰爆發。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至此,世界大戰遍及亞歐非三大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學位房協議合同書
- 定制化妝品合同協議
- 廣告補貼合同協議
- 店面租同合同協議
- 工程輕保合同協議
- 宿舍樓采購合同協議
- 小型水電站購買協議合同
- 技術咨詢合同(正式版)9篇
- 投資管理合同協議書范本
- 餐飲承租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年服務器行業市場規模及主要企業市占率分析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2025年中國甲魚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發展戰略規劃報告
- 2025年中國汽車道路救援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學校食堂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 品牌管理塑造、傳播與維護課件 第7章 品牌傳播管理
- 2025年河北省衡水市九年級中考模擬預測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保安證考試模擬試卷及答案
- 腹部腫瘤患者的護理
- (高清版)DB11∕T2326-2024油氣管道高后果區識別與管理規范
- 《證券投資學》形考題庫考試題及標準答案
- 高血壓科普健康宣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