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_第1頁
2022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_第2頁
2022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_第3頁
2022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_第4頁
2022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第 1 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一、教學目標1、學問和才能目標:使同學明白隋朝的建立和統一,社會經濟的富強,大水道 的開鑿及歷史作用;2、過程和方法目標:培育同學全面分析“ 隋朝開通水道是好事仍是壞事” 的綜 合分析的才能;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同學熟識大水道是古代世界最長的水道,是與長城齊名 的世界最宏大的工程之一,激發寵愛祖國,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二、教材分析本課簡要介紹了隋朝的建立,社會經濟的進展,大水道的開鑿;教學重點:大水道的開通和作用;教學難點 :隋初經濟的富強;三、課前預備師:搜集本課的資料,相關的圖片;四、

2、教學過程 一、導言引入生:在圖書館搜集有關大水道的資料;師:表達“ 隋煬帝賞瓊花” 的故事,那么隋煬帝專為看瓊花開通大水道的說法否 對;隋朝是怎樣建立的?大水道是如何開鑿的?(導入新課,板書課題)二、互動授課 讓同學閱讀第一框的內容師: 隋朝是哪年建立的?隋帝又是如何統一全國的?有 什么意義?引導學習概括出 “終止了西晉以來, 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 相持的局 面,開創 大一統 的局面,為經濟文化的富強進展奠定了基礎”;過渡:封建王 朝從漢朝以來, 都留意以農立國 “夫農天下之本也 ”經濟富強的基礎在于農業, 那么,隋朝經濟進展如何呢?隋朝經濟富強顯現的緣由?總結: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

3、2:“隋帝勵精圖治,改革制度,進展生產”;師:從哪些方面可見經經濟富強?總結 1:人口激增 2:糧倉豐實引導同學閱讀其次框內容“大水道的開通 ” 投影:大水道的圖片, 放輕音樂生: 結合地理簡介大水道隋朝大水道在 605 年開始,到 610 年全線開通,以洛陽為中心,他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海河、 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 經過浙江、 江蘇、山東、1 第 1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全長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宏大工程之一,大水道開 通

4、后 “高旅來回,船乘不絕 ”大水道的作用有哪些?總結:“ 加強南北交通,鞏固 隋全國統治; ” “ 隋煬帝專為看瓊花開通大水道的說法對不對?為什么?” 同學 依據搜集的資料,在小組溝通;總結:不對;隋煬帝開鑿大水道,既有貪戀江都 的美景的動機,搜括江南財寶的目的,也有兵力強大,帝王的霸氣;師:隋煬帝 對為什么能夠開縱貫南北的大水道?總結: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 . 師:隋朝開通 大水道是好事仍是壞事?生: 同學分小組爭論: 全面分析隋煬帝開鑿大水道的功 過;出示唐朝詩人皮日休的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如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開鑿大水道征發幾百萬人,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沉重的苦

5、難;”“ 開通大水道,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天下轉漕,仰此一渠 ,推動了南北經濟溝通, 促進了水道兩岸城市的進展, 鞏固了隋朝的統治”學生比較今日的水道和隋朝大水道有什么區分?補充:輸量,每日通過船只三百余艘;當今水道相當于三條鐵路運課外延長:比較隋文帝和隋煬帝的功過;板書設計:隋朝:繁盛:統一;經濟繁 榮、大水道開通一時:二世滅亡,共 38 年第 2 課 貞觀之治2 第 2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一、教學目標1、學問與技能:明白唐朝建立、貞觀之治和武就天的統治等基本史實;引導同

6、學摸索和探究 “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緣由”,培育同學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才能;引導同學評判唐太宗和武就天的統治,培育同學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判歷史人物的才能;2、過程與方法: 多媒體播放影視片斷及文獻資料,采納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同學查找唐太宗、 武就天相關資料,3、情感態度價值觀: 熟識唐太宗、 武就天的開明思想及開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富強,從中體會杰出人物對歷史進展所起的肯定推動作用;二、教材簡析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第一個盛世“ 貞觀之治”本課重點是“ 貞觀之治”、“ 女皇武就天”本課難點是如何幫忙同學對唐太宗、武就天等歷史人物作出恰當的評判;三、課前預備 同學查找與唐太

7、宗、武就天統治相關的資料;四、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漫談“ 你所熟識的武就天是一位怎樣的皇帝?”(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女皇武就天 1、在課前談話基礎上呈現武就天畫像,簡介武就天經受,強調 唐朝的武就天是我國歷史上唯獨的女皇帝;2、老師出示探究問題:郭沫如評判武就天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為什么如此 概括出武就天的統治表達在兩方面:一是重視進展農業生產,評判?同學小組合作學習,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老師簡評并連接新學問:武就天的統治, 上承“ 貞觀之治” ,下啟“ 開元盛世”,她的確是個治國之才,不失為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女政治家;“ 貞觀 之治” 的局面顯現在誰統治時期

8、,為什么會顯現這種治世局面呢?、貞觀之治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導同學回憶隋朝的繁盛,摸索“ 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會二世而亡呢?” 同學自讀課3 第 3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文,懂得隋煬帝的殘暴統治,激化了社會各種沖突,導致隋末農夫大起義;618 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李淵攻占長安,建立唐朝;同學自讀楷體字幫助文, 明白在唐朝的建立和統一戰爭中李世民功勛顯要,老師補充“ 玄武門之變” 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2、貞觀之

9、治(1)呈現唐太宗畫像,簡介唐太宗其人,講清“貞觀之治 ” 這一概念;(2)出示探究問題:你認為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緣由有哪些?同學先閱讀課文,分小 組合作,爭論學習,再推選發言人全班溝通;老師在同學探究學習的基礎上,因勢歸納出四個方面:A、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 多媒體呈現文獻資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同學爭論 這段話的含義,老師小結:唐太宗親歷隋末的社會大動蕩,親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為 鑒,居安思危,深刻熟識到君民關系有如舟水,貞觀年間的很多治國政策和措施就是依 據這一開明思想而制定的;B、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政策 同學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歸納唐太宗的治國政策,經濟上輕徭薄

10、賦進展生產,戒奢從簡;政治上合并州縣減輕人民負擔;老師簡述:這些開明的治國政策,有利于社會的進展,符合歷史進展的趨勢,促成了“ 貞觀之治” 的顯現;C、唐太宗善于任賢納諫 同學說明“ 房謀杜斷”;有關最聞名的諫臣魏征,由同學表演一段課本劇,加深印象,增強趣味性;老師簡述: 這些賢才諫臣為唐朝發揮了自己的聰慧才智,的施行,對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D、治世局面的形成保證唐朝政治穩固和各種政策同學觀看敦煌壁畫“ 唐朝雨中耕作圖”,感受經濟富強景象,熟識到治世局面的形成離不開人民的辛勤勞作;呈現兩段資料:“ (貞觀初期)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貞觀政要 納諫4 第 4 頁,共

11、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 (經過唐太宗一段統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米斗不過三四線,終歲斷死 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資治通鑒同學爭論兩段資料的含義,對比說明唐太宗治國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3)同學歸納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緣由,除了開明的政策外,仍有哪些緣由?、試評判唐太宗、武就天的統治;在同學自由發言的基礎上,強調評判歷史人物,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就,看他對歷史發 展特殊經濟進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就天的開明思想及開

12、明政策,促進了唐朝的繁 榮,為唐朝進入鼎盛時期“ 開元盛世” 奠定了基礎;(三)練習與探究 設計表格,列出并比較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四)鞏固與小結 1、復習鞏固本課重要學問點;2、同學談學完本課,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第 3 課 開元盛世一、教學目標 1、學問與才能 同學明白唐朝開元時期政治、經濟的進展情形和農業手工業成就;利用“ 曲轅犁” 圖片,培育同學觀看、想象才能;2、過程與方法 互動授課法:師生互動,教材互動(史料、同學表演、圖片、課文穿插 進行)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同學熟識到唐玄宗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經濟生 產水平超過了以往任何朝代,居當時世界先進位置,從而激

13、發同學的民族驕傲感;二、教材分析 本課主題 ;以“ 開元盛世” 從兩個方面進行表達 教學重點:唐玄宗前期的改革措施,使唐朝顯現“ 開元盛世” 景象;教學難點:農業、手工業、商業取得的成就;三、教學預備5 第 5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搜集本課的資料、有關圖片、歷史資料;四、教學過程 導入 師:唐太宗統治時期顯現了什么盛世景象?他治世的方法給你印象最深?生:“ 貞觀之 治” ,“ 任用賢才,重視納諫; ”師:哪位同學能背誦杜甫的憶昔,從詩中可以看出 唐朝什么景象?生:反映唐朝開元時期富

14、強情形,“ 天下太平,遠行安全,府庫充盈;”師:這種盛世局面是怎樣取得的?當時社會是何等景象?授新課: “ 開元之治 ”生:同學表演“ 唐玄宗走馬任姚崇” 的歷史故事;師: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唐玄宗什么措 施?除這以外,他仍實行了哪些改革措施?引導同學閱讀第一框的內容,分小組爭論;生:“ 任用有才能的人; ” 任用熟識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人;“ 重視地方吏治; ” 親自考核縣令政績;“ 留意節儉;” 燒毀宮內珠玉錦繡;師:唐玄宗前期和唐太宗相比,有哪些相同點?同學分組爭論,然后派中心發言人發言;生:他們都善于用人, 重視地方吏治,重視進展農業生產,留意“ 戒奢從簡”,統治期間顯現盛世景象;師:唐太

15、宗的勵精圖治為唐朝后來的繁盛奠定了基石,唐玄宗前期, 撥亂反正,除弊政,用賢良制造了唐朝;師:引導同學閱讀課文,概括出唐代農業進展的具體表現;生:“ 興修水利” ,“ 提高農耕技術” ,“ 種植經濟作物”,蔬菜、 茶葉“ 農具的改進”;師:投放“ 漢代牛耕圖”和“ 唐代曲轅犁圖” ,引導同學觀看、 比較、分析;生:比較不同的結構:“ 直轅犁” 、“ 曲轅犁” ,分析其特點:曲轅犁省力,提高勞動效率;師:投示“ 筒車” 圖片,引導同學觀看、想 象、分析;點撥:它是一種利用水力轉動的澆灌工具,用竹或木制成一個大型立輪,由 一個橫軸架起,可以自由轉動,輪的四周斜裝上很多竹筒,把轉輪安置在溪流上,受水

16、 流沖擊,自行旋轉不已;現在,仍有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在使用這種澆灌工具;師:大家多數生活在農村,現在使用的澆灌工具比唐代的筒車有了什么改進?師:農業生 產的進展,推動了手工業的興盛,帶動了商業的富強;同學表演“ 阿拉伯商人的詫異”的歷史故事;師:阿拉伯商人見到絲綢衣服為何詫異?從中說明白什么?說明唐朝絲織技術特別精湛;師:唐朝的制瓷業又有怎樣的進展?總結:“ 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 、“ 唐三彩” 造型美觀,釉色絢麗;師:農業、手工業產品增多,促進商業的富強,商業帶動了城市的進展, 那么國際大都市長安又是怎樣布局的呢?播放“ 長安城平面圖”的圖片; 簡介長安城 (放輕音樂);師:唐都長安是

17、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超過百萬,是各民族溝通的中心,也是亞洲各國重要的商業都市;6 第 6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小結:師:引導同學歸納,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經濟進展的情形,顯現什么景象?生:總結“ 政治清明,經濟富強”,“ 人口增加” ,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 開元盛世” ;練習:同學完成“ 活動與探究”1、讀史分析( P16,略)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你認為他后來能堅持這樣做嗎?2、故事會 依據課前同學搜集的資料,在小組交流; 選幾個代表在班上表達溝通;3、簡述唐玄宗這個歷史人

18、物;“唐玄宗前期是位賢明的君主,唐玄宗后期是貪圖享樂、浪費腐化的昏君;” 板書設計:略 第 4 課 科舉制的創立一、教學目標1、學問與才能通過本課學習, 使同學明白科舉制度在隋唐時期產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形,明白它給隋唐社會帶來的影響;通過爭論隋朝創立科舉制度的緣由,按考試成果選拔人才帶來的變化,科舉制度的影響等問題,培育同學從具體歷史事實引出結論的才能;通過采納小組爭論的方式,培育 同學共同學習、相互促進的才能;2、過程與方法教法:指導預習,問題設置指導課前預習工作:將班級同學分成幾個小組,采納分組合作的方法做好預習工作;第一組:明白隋唐以前我國實行什么選官方 法;其次組:查閱相關資料;明白科舉

19、考試到底怎樣考;一個一般讀書人怎樣才會成為 進士;第三組:找出課文中提到哪幾位人物是通過科舉考試當上官的,并盡可能多地了 解哪些歷史人物是通過科舉考試當上官的,如岳飛、司馬光等;第四組:排練一個短劇 小品 1 分鐘以內)“看榜文 ”; 學法:閱讀、爭論、探究、合作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同學熟識科舉制度的顯現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歷史進步,符合當時社會進展的需要,從而使同學熟識制度創新是人類社 是隋唐富強的因素之一,會進步的組成部分;二、教材簡析 1、 教學重點:科舉制度的創立和逐步完善的過程,特殊是唐太宗、武就天、唐玄宗三 位皇帝的作 2、 教學難點:如何客觀評判科舉制度正反兩方面的作

20、用及其對中外的深遠影響;三、教學預備:有關科舉制度的歷史資料7 第 7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四、教學設計導入:同學們,到現在為止, 我們已經學習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請說出他們分別是誰? (唐太宗、武就天、唐玄宗)很好,他們統治期間,中國顯現了政治清明、經濟連續進展的 盛世局面;他們的統治措施中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是什么?(善于用人)正確;那么,你們是否知道, 隋唐時期的封建統治者通過什么方式來選拔人才呢?(科舉制度) 不錯;或許你們聽說過科舉制度,但它具體是怎么回事,讀書人怎樣才能

21、適應它的要求,達到 升官入仕的目的;哪一科最重要等等;知道這些的人可能不多,今日我們就專題學習這 一內容;(板書課題)教學新課:請同學們先不看教科書,依據自己的懂得,說說什么是科舉制度?(讓同學自己爭論,自由發言;)同學們講得都很有道理,簡而言之,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吏的制度就 叫科舉制度;大家都預習過課文,請一起回答:科舉制度是什么時候顯現的?(隋朝)現在, 請第一小組的同學呈現你們的預習成果,派一位代表介紹隋唐以前我國采納什么方法來選拔官吏; (依據自己預備的材料介紹“ 九品中正制”)好, 同學杰出地完成了預習任務,關于九品中正制大家只需要明白一點就夠了;那就是到了后來,必需有 地方官吏

22、、高門權貴的舉薦,才可以做高官;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難以擔任中心和地方高官,正所謂“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在我們爭論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這種選官方式有什么不好?(讓同學積極舉手,自由發言)現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第 17 頁的內容, 找出在科舉制度的產生過程中有哪幾件重要事情;(同學閱讀課文后,舉手回答,老師歸納并板書;)一、隋朝時科舉制產生(板書)1、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板書) 2、隋煬帝設進士科、 科舉制產生 (板書) 現在,我們一起來爭論以下兩個問題(讓同學看投影)科舉制度與過去的選官制度相比,最根本的區分在哪里?他給各種身份的人帶來了什么變化?(如地方

23、官、貴族子弟、貧賤讀書人等)通過科舉制度,獲利最大的是誰?請同學們看課本第18 頁圖片,并閱讀左邊小字: “太宗皇帝真長策, 賺得英雄盡白頭; ”請一位同學說明這句詩的意思;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說明)我想,現在大家應當明白科舉制度對誰最有利了吧;從唐太宗開頭,科舉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請同學們閱讀第18 頁的內容,找出哪幾位人物是完善科舉制度的關鍵人物; (同學閱讀并舉手回答,老師板書)二、唐朝時科舉制度逐步完善(板書) 1、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板書)2、武就天首創殿試和武舉(板8 第 8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24、 - - - - - - - - - 書) 3、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內容(板書)依據以上內容,我們一起來爭論幾個問題(讓同學看投影)請看第 18 頁“動腦筋 ”,請問:這種 “帖經 ”的試題類型和我們今日的什么題型很相像?你認為這種題型好不好?為什么?(同學自由回答)請看 “ 動腦筋 ”,你認為唐朝的進士科重視考試賦好不好?假如你是一個預備參與進士科考試的舉人, 得知唐玄宗規定詩賦作為今年的考試內容,你會怎么做?能否再估量一下唐朝的文學界、訓練界將會出現出怎樣的局面?(同學自由回答)請其次組的同學派一名代表, 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完整的科舉考試是怎樣進行的?一個一般讀書人需要經過哪些環節才

25、能成為進士;學習了科舉制后,我們應當明白這一點;(同學代表作具體介紹,本組其余同學可作補充)很好,其次組同學也認真進行了預習,他們到底說得對不對?我們看完一段錄像便會知曉;(播放中華歷史五千年中的一段錄像) 現在,請第三組同學派代表起來介紹一下,歷史上有哪些聞名人物是通過科舉制當上官的,他們都有什么作為?(同學回答,老師稍作評判)同學們,中國古代有種說法,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那么,你能否相象出一個書生在金榜題名時的歡樂心情呢?現在,請第四組的同學共同表演一個小品:看榜文;(同學表演)我想,同學們現在對科舉制度應當有一個初步的明白;科舉制在中國

26、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廢止,它對我國產生的深遠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現在我們來共同爭論一個話題;活動與探究:請從政治、思想、訓練、文化、社會風氣以及對中外的影響等多方面來分析,應當如何評判科舉制度?請先不要看書,充分利用自己的課外及社會學問,聯系剛學過的課堂學問,綻開聯想;(勉勵同學不要怕答錯,大膽發言,自由發揮)通過同學們口如懸河、豐富多彩的回答,我感受到了大家課外學問 的廣泛、思路的開闊、 想象的豐富, 有些同學的回答不僅很有道理,而且仍有獨到之處,值得贊揚;現在我們來看第19 頁的內容;書中給我們歸納了三條:三、科舉制度的影響(板書)1、改善了用人制度(板書)2、促進了訓練事業的進

27、展(板書)3、促進了文學藝術的進展;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環繞一個問題進行了步步深化的探討;現在,我想請同學們來總結一下,我們是環繞什么問題進行爭論的,又是怎樣步步深化的?(同學總結)第 5 課 “ 和同為一家 ”一、教學目標:9 第 9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學問目標:1、 明白主要史實: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和地理位置;吐蕃統一;文成公主入藏;漢蕃 關系;2、明白主要歷史人物;才能目標:“和同為一家 ”;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友好1、收集藏族、維吾爾族、滿族、彝

28、族、白族的有關資料,培育同學收集資料、整理資 料、比較分析資料的才能;收集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有關故事;2、動手設計少數民族方位圖,讓同學確立正確的歷史空間概念;3、表達文成公主的故事,培育同學口頭表達歷史大事的才能;4、分析各民族與唐朝的關系,歸納唐朝民族關系特點,培育同學的比較概括才能;5、編寫文成公主入藏小品,培育同學的想象才能;6、分組學習,培育同學與他人團結合作的才能;情感目標:1、熟識政府開明的政策,是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保證;2、熟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進展;3、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友好關系,是我國古代中心政權與周邊民族關系的典范;其開 放的民族政策是

29、今日特別值得借鑒的歷史財寶;二、教學簡析:教學重點:1、吐蕃的社會進展;引導同學回憶學校社會課上有關藏族的內容;2、吐蕃與唐朝的友好關系;勉勵同學表達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使同學切身體 會“和同為一家 ”的親熱關系;3、介紹布達拉宮 “ 曲結竹普 ”宮室里的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塑像;教學難點: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三、課前預備 1、指導分組收集資料;2、收集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有關故事;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師:同學們都知道, 今日我國是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境內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大家能10 第 10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30、- - - - - - - - - - - 說出多少個民族?生:(七嘴八舌,可能說不全)師:大家有愛好的話,可以回去查找有關資料明白五十六個民族的情形;下面,這些圖片,你能說一說是哪個民族?(逐一呈現幾個有關民族的圖片:藏族、維吾爾族、滿族、彝族、白族;)讓同學說出民族的名稱;請五個同學介紹今日這五個民族的概況;師:(告知大家這五個民族在我國唐朝時的稱呼; )今日,我們著重學習唐朝與這五個民族的關系;二、學習新課 掛圖唐朝前期疆域和邊疆各族的分布,請一同學指圖,說出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和地理方位; 再掛圖 唐朝后期疆域和邊疆各族的分布,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指圖,說出各少數民族的名稱和方位; 老

31、師:(列民族示意圖)師:教師列的這個方位圖是唐朝前期,仍是后期的民族關系圖?生:同學通過觀看兩圖,得出:后期的;師:大家已經留意到是后期的,說明大家已經看出了唐朝前后期, 周邊少數民族的變化, 是什么樣的變化?生:同學再次觀看圖, 得出:西北有東突厥和西突厥;師:哪位同學能向大家介紹當時東厥與唐朝的關系?生:(講課前提示部分的內容)唐朝初年,東突厥常常南下擾亂;唐太宗積蓄力氣,最終打敗東突厥,俘獲其首領頡利可汗;太宗當面數明他的罪狀后,仍授予官,賜 給田宅,并常常宴請他; 對東突厥首領, 唐朝也賜予優厚待遇, 仍令他們治理舊部;朝廷也大量任用突厥貴族當官;師:那么前期圖上的突厥民族為什么沒有了

32、呢?展 示圖片渭水之盟 ,老師簡潔講解東西突厥滅亡的情形:隨著頡利可汗的歸順,東 突厥滅亡;后唐高宗時,又滅了西突厥;著重強調突出唐太宗對頡利可汗的冊封和 對東突厥民族的優待;師:下面咱們分四個小組進行學習;列各小組學習和 爭論的內容:1、各民族生活在哪里?2、各民族有什么生活習俗?3、4、各民族與唐朝的關系是怎樣的?生:各民族顯現了哪幾位杰出的首領?同學分組溝通自己收集的資料,共同爭論各民族的學習內容;師:下面咱們全 班同學相互溝通各小組的學習成果;各小組的同學舉薦一名同學向全班同學介紹你 們的學習成效;師組織生:各級依次選派一名同學向其他小組的同學介紹本組 所學習的民族的情形; 要求其他小

33、組的同學認真聽, 留意每個小組的介紹是否完整;文成公主小組的同學仍要介紹文成公主的故事;生:各組派一名同學上臺作介紹;(同學按自己學習的程度,自由發言,發言不要求很全面,可由多個同學補 充)師:指導同學觀看彩頁步輦圖 ,哪位同學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給大家描畫一下當時吐蕃使者求婚的情形;生:同學看圖描畫當時吐蕃使者求婚的情 11 第 11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景;(讓同學自由發揮,講得好不好,都應熱忱勉勵,時間答應,可讓多個同學從不 同角度講)師組織生小爭論:松贊干布為什么多次向唐朝

34、求婚?唐太宗為什么 同意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假如當時你跟隨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幫文成公主做些什 么有益于吐蕃的事?文成公主為什么會受到吐蕃乃至后來藏族人民的寵愛?生:可 讓同學分小組且分別談其中的一個問題;通過爭論進一步熟識明白文成公主入藏這 一重大的歷史大事,并達成共識:松贊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學習先進的 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唐玄宗為了和吐蕃建立友好關系,所以也同意把公主 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聰慧嫻慧,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為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 聯系和進展藏族經濟文化作出了奉獻,所以人民敬重和懷念她;引導同學歸納分析唐與周邊各民族的關系有何共同點,懂得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 車書

35、本一家” “ 和同為一家” 的親熱友好關系,懂得這是唐朝實行開放民族政策帶來的積極 結果;三、課堂小結 老師勉勵同學爭當今日的小老師,嘗試小結今日的學習內容;第 6 課 對外友好往來一、教學目標 1、學問與才能:明白隋唐時期對外交往比較活躍的情形,包括日本派往中國的遣唐使 與唐文化對日本產生的深遠影響、鑒真和尚東渡日本、隋唐與新羅的頻繁的來往、唐玄 奘西游取經等史實;培育同學收集處理信息的才能,觀看分析問題的才能,比較才能和 歸納才能;2、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問題探究法;19 年的譯經生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鑒真六次東渡、玄奘歷時 18 年的西游和歷時 涯中表達的奮斗精神,使同學更加

36、崇敬為各國友好交往做出巨大奉獻的偉人,通過唐文 化對各國影響的教學,培育同學的民族驕傲感;二、教材簡析 本課主題是唐朝對外友好交往,其中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是本課的重點;本課的難 點在于懂得封建時代的對外交往為何如此頻繁?它與當今的開放有什么區分?三、教學預備 老師: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掛圖;同學收集有關鑒真六次東渡資料、玄奘西游12 第 12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天竺業績資料;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引導同學觀看課本第 28 頁導入框圖片:啟示摸索,坐在這頭裝飾華麗的

37、大象上的 是什么人?他為什么受此鄭重禮遇?(激發同學愛好)一同學朗讀導入框文字,同學明白了這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天竺闡釋佛經,在天竺國受最 高禮遇的故事;依據導入框設置問題進入新課;板書課題:中外友好往來 二、進行新課(一) 1、同學齊讀第 28 頁正文部分,整體感知隋唐對外交往盛況;2、職貢圖,說明唐朝時期很多外國使節遠道而來到中國,向中國皇帝進獻他們的珍 稀寶貝;指出這是中外交往的重要途徑;引導同學析圖,加深對中外交往學問懂得;,引導同學讀圖下說明及圖例,啟示同學讀圖探究:3、掛圖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依據此圖,你能找出唐朝與中國有交往的國家和地區嗎?同學探究活動(上臺指圖說說) ,老師確定指

38、圖小結:有東亞的新羅、日本,中亞的波斯、大食,巴爾干半島和小亞細亞 的拂菻,印度半島的天竺以及東南亞各國等;然后引導同學在圖上指明中外交往路線,留意聯系古老的絲綢之路等學問;(二)過渡:我們第一學習唐朝時與中國近鄰國家朝鮮半島上國家友好交往狀況,引導同學自由讀書:唐與新羅的友好關系(老師板書);探究:雙方在頻繁的交往中都得到了哪些好處?同學小組合作爭論,捕獲有效信息,小組選一個代表發言,老師確定;(三)小結過渡:隋唐時期,不僅中國與朝鮮半島上國家交往親密,而且中國與隔海相望的日本交往也很親密,并且中國唐文化對日本產生重大影響;下面請同學們合作學習“ 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部分;看書后同學們提出問

39、題供小組學習爭論、探究問題:1、從哪時開頭日本有使者到中國來?2、唐朝時遣唐使來中國基本概況;探究,小組不能解決的, 大家共同來努力解決;3、遣唐使回國后對日本政治、生活有影響嗎?4、日本對唐朝是如何評判的?(從文獻資料中提出問題)13 第 13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5、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誰?他什么時候去的?他東渡日本第幾 次才成功?6、鑒真東渡日本后對日本國有何奉獻?7、鑒真前五次渡海狀況,鑒真六次東渡說明白什么?鑒真有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 習和發揚? 8、

40、比較日本錢幣與唐朝錢幣的異同,你能舉出日本受中國唐文化影響的一 些事例嗎?同學提出問題盡量讓同學自行解決,老師充分確定并勉勵同學,然后鑒真坐像:1、爭對同學關懷的鑒真六次渡海,讓收集了這一資料的同學復述鑒真渡海故事(綻開 故事競賽也可) ;2、師引導同學讀 32 頁的 “曾回國 探親 的鑒真坐像 ”讓同學明確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對中日文化傳播使者鑒真的敬意和懷念他;傳;塑像回國 “探親 ”說明中日人民傳統友情代代相(四) 上課時我們明白了玄奘高僧在天竺受到最高禮遇的故事,那么你仍知道玄奘哪些 故事嗎?有一同學表達學校時學過的“ 生命的林子” 這篇課文,表達玄奘打算在集納天 下名僧的法門寺這一片莽

41、莽蒼蒼(人才濟濟)的大林子,苦心潛修,研讀佛經,終 成一代名僧的故事;老師確定:好,說的好!玄奘的確是唐朝高僧!那么玄奘是何時去的天竺?他為什么要到天竺去?他去的順當嗎?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國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老師設置上述問題后,讓同學讀課文,探究這些問題,同學回答(略)同學合作完成課本32 頁“動腦筋 ”題: “你知道秦王是誰嗎?”(啟示同學聯系舊學問回答)老師投影玄奘人物畫像:介紹這是玄奘從印度學成后歸國的情形,具體內容詳 見老師教學用書圖畫說明;同學介紹玄奘西游天竺其他資料,通過介紹使同學對 玄奘有更多的明白和熟識;比較探究:同學們對西游記這部小說特別寵愛,想一想書中唐僧的描寫與你所

42、明白 的玄奘有何不同?同學各抒己見,老師引導:玄奘西游天竺取經,經受了艱巨險阻,最終取得成功,從這點上是相同的, 至于小說中的孫悟空、都是虛構的;三、新課終止;豬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經受的具體情節就14 第 14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同學小結,談收成及感想,置疑問難;老師置疑:今日我們學習了唐與日本、新羅和天竺的交往事實后,想一想,為什么隋唐 時期對外交往如此繁盛?它與當今的開放有什么區分?第一問老師啟示同學從以下兩方面去摸索,去查找答案: 1、唐朝前期的富強和強大;2、當時日

43、本、新羅、天竺的簡要情形;其次問,師引導作小結:唐朝對外交往特別頻繁,但封建時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 方面,經濟交往的比重仍很小, 相互間的贈品和回禮, 與當今的國際貿易無法相提并論;四、課后延長;依據本課內容,排演“ 鑒真東渡”第 6 課 對外友好往來 一、唐與新羅的關系 二、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三、玄奘西游、“ 玄奘西游” 等歷史短劇或歷史小品;板書設計第 7 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一、教學目標:1、學問要點:趙州橋、唐都長安、雕版印刷術、李白、杜甫、白居易 2、技能訓練:通過本課學習,使同學從史學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從而提 高同學對唐詩、散文、書法、雕塑等方面的愛好和觀賞才能

44、;3、情感與價值觀: 隋唐文化中每一項科技成果無一不是經過創造者很多次試驗,鉆研、認真學習前人成果取得的,我們要學習他們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二、教材簡析 教學重點:趙州橋、雕版印刷術、唐詩 教學難點:1、李白、杜甫、白居易、詩歌特色;2、趙州橋在世界橋梁史上的位置及作用;教學方法:啟示式談結法 三、教學預備:15 第 15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教課:“ 李白斗酒詩白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白稱臣是酒中仙”;老師提問:這首詩是誰的作品?與這位詩人同時

45、代的仍有哪幾位?在同學回答基礎上,老師指出, 李白生性浪漫, 不習慣宮延生活, 更不愿“ 摧眉折腰事權貴”,他浪跡江湖,留下了大量的詩篇,李白的詩有何特色?人們為何稱他為“ 詩仙” 呢?以此導入新課;二、讀一讀,看一看,議一議;(一)趙州橋 1、同學摸索:趙州橋是誰主持修建的?是何時修建的?2、趙州橋的建筑有怎樣的特點?3、趙州橋在世界橋梁史上有什么位置?老師引導:趙州橋至今已經受了一千三百多年,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這座具有高度科學水平和藝術水準的工程技術,是我國勞動人民聰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驕傲;情形感應:“ 架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宋 一詩人)百尺高虹橫水面,一彎新月出云霧

46、(明 祝萬祉)(二)唐都長安:唐都長安平面圖及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老師設問:唐都長安建筑布局及特色是什么?同學依據課本內容回答,老師作簡要說明;(三)雕版印刷術的創造 老師引導:印刷術創造以前,人們用手抄書,這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到隋唐時人們 創造了雕版印刷術,什么是雕版印刷術呢?(布置同學看書,然后回答)老師在學習回答基礎上強調:1、雕版印刷術來源于生活的體驗,離不開人們的觀看,探究及創新;2、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剛經但在近代被外國殖民者掠走;(四)光耀千古的詩壇 情形體驗:(人物像)李白、杜甫、白居易在同學看書基礎上老師啟示提問:古語:語本身說明白什么?(唐詩歌富強)“ 熟讀唐

47、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湊” 這一諺同學爭論: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個宏大詩人有哪些傳世各作?各有什么特色?16 第 16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比較表)歸納總結:李白: 朝發白帝域 、蜀道難;特色:豪邁奔放、清爽飄逸、號詩仙;杜甫:“ 三吏” “ 三別” ; 特色:沉郁悲抱,精煉凝重,號詩圣 白居易:秦中呤、新樂府;特色:直如白話,通俗易懂;三、課堂鞏固 回憶學問要點,快速記憶,多媒體呈現檢測題目;四、歸納總結:輝煌的隋唐文化(一)(一)精湛的建筑水平:A、

48、趙州橋(石拱橋)B、唐都長安(二)雕版印刷術:A、創造過程 B、主要作品(三)光耀千古的詩壇:A、李白(作品及特色) B、杜甫(作品及特色)C、白居易(作品及特色)第 8 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二)一、教學目標:1、學問要點:顏真卿與柳公權的書法,閻立本、呈道子的繪畫、莫高窟、樂舞;2、才能訓練:通過列表整理隋唐時期主要文學藝術家及其藝術特點和代表作來培育 同學歸納和整理學問的才能;3、情感與價值觀:隋唐時期,文學藝術獲得高度進展,在世界文學藝術史上占有重 要位置,以此激發同學的愛國主義情感;二、教學簡析:教學重點:書法及石窟藝術 教學難點:學問點較多,難于把握 教學方法:啟示與探究相結合的互動

49、式教學 三、課前預備:1、收集唐朝時一些書法作品;2、課件:列強野蠻掠奪我文物;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復習提問:隋唐時期我國科技發達表現在哪些方面?17 第 17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2、導入新課:隋唐時期,我國不僅在科技方面制造了驕人的業績,而且在文學藝術如 詩歌、書法、和石窟藝術方面,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二、探究與創新 1、輝煌奪目的書法和繪畫 啟示提問: 我國繼王羲之之后在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是誰?他創立的新書體是 什么?誰能給大家作臨摹表演?(答):顏真卿,

50、他創立的新書體雄深敦厚,人稱顏體、代表作有多寶塔碑等;(板 書)(問):和顏真卿齊名的書法家是誰?他的書法特點是什么?代表作有哪些?(答):柳公權;他的書法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等;(板書)(問):對后世影響較大的唐代畫家是誰?他們繪畫有什么特點?各有什么代表作?(組織同學爭論、回答)有閻立本和吳道子,閻立本善于人物故事畫,代表作有步輦 圖,吳道子善畫寫意畫,即用筆不求工細,但求神態,其代表作送子天王圖2、藝術寶庫莫高窟 啟示提問:我國古代有三大佛教藝術寶庫,有兩個曾在上學期見過面,仍記得嗎?(同學回答)山西云崗石窟,和河南龍門石窟;(投影)敦煌莫高窟; (配備簡潔解說)后啟示提

51、問:當你面對這里的每一個雕像,每一幅壁畫,都可算是藝術珍品,你將作怎樣感想?(同學分組過、集中解答)凝結著我們中華民族的聰慧才智和辛勤汗水,這是我們的前 人對世界雕塑、繪畫藝術作出的奉獻,這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老師順勢提出)在近代,外國列強在我國進行經濟入侵的同時,也加強了對我國文化 的掠奪,誰又能想到,就在這敦煌莫高窟,曾經也留下了列強野蠻掠奪的痕跡呢?(情形感應)媒體投影:列強野蠻掠奪我文物;(錄像)(啟示提問)通過觀看這段錄相,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同學充分發言,老師歸納,整理)3、盛大歡騰的樂舞 坐部伎和部伎 軟舞、健康(探究創新)結合你所明白的學問猜猜當時表演霓裳羽衣舞最好的是誰?(

52、老師強調)隋唐時期音樂、舞蹈,大量吸取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傳統樂舞,再加于 創新,出現出氣概恢宏,風格多樣,既美麗和諧又鏗鏘熱鬧的盛世特色;18 第 18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三、課堂鞏固訓練四、小結:(老師依據本章重難點,理清學問線索,把學問系統化)五、作業:搜集有關圖片和文字材料,寫一篇敦煌莫高窟暢想族游短文;第 9 課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一、教學目標:1、學問與才能:讓同學明白從C10 初 C12 中時祖國境內民族政權并立的基本史實,包括:遼、西夏、金人先后興起、陳橋兵變及北

53、宋的建立,遼守戰爭、澶淵之盟、宋夏 和戰、守金戰爭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岳飛抗金、宋金議和及相持局面的形成,把 握民族政權并立這一特殊時代的基本脈絡;培育同學辯證地熟識和摸索問題的才能;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學和老師點撥,讓同學明白在紛繁的史實中理清學問脈絡,抓 住中心進行學習的方法并參予到其過程中;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熟識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對我國北部、西北部邊疆地區的開發所做出的 重大奉獻;本期民族政權間戰爭頻繁,但民族友好、 民族融合始終是我國多民族國家進展的主流,正確熟識澶淵之盟、宋金議和的歷史作用;正確分析民族戰爭的性質;樹立正確的民族觀,正確看待歷史的民族關系,不要唯

54、“ 漢” 獨尊、獨好;二、教學簡析:教學重點:契丹的興起和與北宋的關系;女真建金和岳飛抗金;教學難點:正確評判澶淵之盟;評判岳飛抗金;三、課前預備:南宋、金相持形勢的掛圖,岳飛像等相關圖片;遼、北宋、西夏形勢圖;四、教學過程:一、導入19 第 19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1、同學們看過電視劇天龍八部吧?寵愛看嗎?2、你能說出其中的喬峰是什么人嗎?(他的身份)哪些政權嗎?,你仍記得在這部電視劇里都提到過3、對,有遼、西夏、大宋、大理,看來喬峰、段譽、虛竹他們生活在一個多權并立的時代,歷

55、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過這樣的一段時期呢? 有,大約從C10 初到 1276 年元滅南宋再度統一中國,在近三百年時間里,祖國大地上群雄逐鹿,民族政權此消彼長,征討并合, 是中華民族進展的活躍時期,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政權相對比較復雜的 時期,就讓我們翻開那個時代的歷史畫卷,明白并立的各個民族吧;二、教學新課:1、呈現 P50 前言圖畫和蘇頌詩句:行營處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時畋獵是生涯;它們反映了北方契丹民族的由來、生存環境和生活習俗,你能據此想出來嗎?同學表達想象,師同時呈現有關契丹人生活習俗的壁畫、文字圖片;契丹是怎么強大起來的呢?同學自學第一目第一段后,回答:a.b.c

56、.2、同一時期,中原地區在唐滅亡后顯現了政權紛亂局面,先后經受了五個短暫的政 權的統治,在第五個政權后周統治期間,統一趨勢不斷加強,是誰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 一呢?同學們聽過陳橋兵變和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嗎?請一組同學表演事先排演的片斷劇: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評判同學表演,同時進一步說明(指圖)北宋、趙匡胤、東京終止分裂 3、師生:北宋建立之后,不行防止地遭受到對遼問題,用兵失敗后,只好實行防備 政策,但遼仍時有進犯,其中最厲害的要數澶州之戰了,當時的情形怎樣呢?結果又如 何?同學讀課文,初步明白,明確結果是:澶淵之盟;屏顯澶淵之盟內容和看 P51,動腦筋,同學爭論;你贊同誰的觀點?你怎么看 ?4

57、、出示圖片:西夏壁畫人物、說明,同學們請看圖片上的人物與中原漢人相像又不盡一樣, 他們是生活我國西北地區的黨項族;宋的關系怎樣呢?同學讀書據課文回答;20 第 20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5、播放反映女真人生活的場景圖和片斷,引導同學觀看P53“騎馬的女真男子 ”圖;對女真族形成初步印象;請一組同學齊讀P53 小字,進一步明白女真人的生活習俗、特點:善騎射、威猛剽悍;這個興起于東北地區的女真族,不斷強大,C12 初,阿骨打開頭抗遼,不久就在會寧稱帝,建立了金政權,之后,又先后滅了遼、

58、北宋;6、在北宋滅亡的同年,趙構在臨安建立了南宋政權;南宋的初年, 金軍幾次南犯, 岳飛等抗金名將率軍勇敢抗擊,請同學講演故事,并發表對岳飛抗金的看法;同學們知道岳飛故事嗎?岳飛個人的高尚品行的確令人敬佩,故后人特意在杭州西湖邊建立了岳武穆祠來紀念 他,仍在岳墓前鑄了兩個跪著的人像,大家能猜出他們是誰嗎?對,是投降派的代表秦 檜及其夫人,岳飛被害后,投降派占了上風,宋金達成了和議,請看課本 P54 明白和議 內容;師指“ 金與南宋相持形勢圖” 說明相持情形,明確宋金分界線;淮水大散關 三、小結 同學們,想一想,這節課我們都學到了哪幾個并立的民族政權?并立的民族政權表(要求同學填寫,練一練,準時

59、回憶所學)第 10 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一、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同學明白從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經濟的進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 南移的情形,包括農業、手工業、商業等,進而明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最終完成于南宋之時;2、通過摸索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經濟進展的主要成就;培育同學綜合歸納的才能,通過摸索和總終止這一時期南方經濟進展的緣由,提高懂得分析問題的才能;3、使同學熟識到我國農業、手工業生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商業和對外貿易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居當時世界的領先位置,對外貿易的進展為傳播中國古代文明,促進世界文明的進展作出了奉獻,增強同學的民族驕傲感;本課主要表達自唐朝晚期至兩宋時

60、期南方經濟的進展及其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包括三方面內容;一、南方農業的進展;二、南方手工業的興盛;三、南方商業的富強;這21 第 21 頁,共 48 頁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編輯資料 - - - - - - - - - - - - - 是本課的重點;南方經濟的進展的緣由是本課的難點;二、教學方法:小組爭論、圖片呈現、課堂情形劇表演;三、課前預備:收集有關資料、編排臨安城商業富強的情形劇、掛圖;四、教學過程:一、導入:三國以前, 中國的經濟中心大都在北方,從東漢末年開頭到西晉后期,大量的北方人遷到江南,江南的經濟快速進展起來了,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開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