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養智、以茶養性、以茶育德_第1頁
以茶養智、以茶養性、以茶育德_第2頁
以茶養智、以茶養性、以茶育德_第3頁
以茶養智、以茶養性、以茶育德_第4頁
以茶養智、以茶養性、以茶育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以茶養智、以茶養性、以茶育德摘要:本文主要探討茶藝教學在中職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分 析了中職學生通過學習茶藝,不僅能感受到茶藝藝術的魅力,更主要的 是通過茶文化的學習和茶事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歷史與人文知識升華 了學生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自信心并且能夠幫助完善學 生的品德。關鍵詞:茶藝教學中職學生養智養性育德中職學生這個群體在傳統學習中可以說是處于失敗者”的地位, 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長期處于“弱勢群體”,在知識水平、理解能力和行為 習慣上,一部分中職學生和其他初中畢業生不在同一個層次由于他 們缺少對成功的體驗,因而沒有自信心。更有一些學生,彳主彳主有著多種 性格上的缺陷或情感上的缺失。

2、這樣的學生,在一些優良品質方面彳主 彳主遜于同齡的中學的學生上匕如責任心、進取心、團隊協作能力等。 因此,中職學校不能只強調職業技能的教育,學校在教書的同時,還肩 負著更為重要的育人責任。目前,一些中職學校開設了茶藝課嘗試改變美育活動的傳統方法 將茶藝技能的培養作為培養學生美育的活動之一,讓學生在茶藝這一 傳統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下,增加他們的人文素養,催生學生主動去追求 美好的事物,進而體現為幫助學生找回自信,激發他們去樹立正確的 人生理念,積極追求更有價值的人生。時下的校園各種主流、非主流 文化盛行,很多學生對傳統茶文化知識知之甚少;對于習慣了喝可樂 和雪碧的年輕人,無從了解茶對人體的健康與保

3、健作用;更沒有途徑 去感知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以及茶與人的道德培養的關系等。以茶藝為 載體的茶藝課的開設,即可以傳承我國傳統的茶文化豐富學生的知識, 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1茶藝教學有助于中職學生增長文化知識提升文化修養一個人的文化修養是需要通過時間去沉淀的,文化素養的提升是 多方面的。雖然中職生文化課成績不太好 但并不代表他們的文化修 養的培養到此結束。文化是多方面的在一個人最青春年華之時,賦予 一定的文化熏陶,這將是一個人終身的精神財富。現在的大部分中職 學生人生閱歷淺,他們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勇于接受最新的知識, 好勝心、參與感都很強。同時他們思維活躍感知新事物的能力有時 超過了老師

4、,但提起傳統文化,因為理解的欠缺使得他們覺得落后,不 愿意接觸。茶的故鄉是中國,數千年的飲茶歷史,茶由藥用到食用,由 茶藝到精邃高深的茶道,茶文化和其他傳統文化一樣源遠流長。每個 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脫俗近雅的人,其中有一條途徑,那就是從茶文 化入門。這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的富有藝術性 和哲理性的課程,中職學校開設這門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修養、培養 他們高雅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茶文化課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茶這一古老植物的起源及發 展歷史、茶的分類、原產地及生產工藝、茶名的起源、茶的成分中 國的茶文化知識,底蘊深厚,內容豐富,其中還涉及一些重要的歷史人 物、著名典故、豐富的詩詞

5、、茶書著作等這些都為學生們掌握和提 高其歷史與人文知識提供了寶貴的資源。最為實用的是:和年輕人喜愛的可口可樂比起來,茶葉里的營養 成分非常豐富,如荼氨酸、咖啡因、茶多酚、礦物質元素、維生素等,這 些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并且它們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茶能解渴生津,提神益思,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是低脂肪、低熱能的天然 飲料。中職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選擇茶做為飲料,對其 身體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茶具有的完美的保健功能和藥用價值已經 被現代醫學研究成果所證明。通過對茶文化課程的學習學生基本上 都了解和掌握了這些知識,比如:茶葉當中最主要的多酚類物質能減少 輻射造成的傷害;茶葉中的咖啡

6、因可以提神益思、消除疲勞;茶葉當中 的維生素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等可明日緩解視疲勞等等。課堂的 教學實踐同樣說明,沒有學生會拒絕這么實用的知識。當我帶領學生 欣賞中央電視臺制作的紀錄片一片樹葉的故事時,學生們才發現, 體現生活情趣的不只有咖啡,還有我們的國飲一茶,喝茶也不應該僅是 老年人的嗜好,年輕人也應該去選擇更為健康的飲料。可以說,茶是集文、史、哲、藝術、美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中 國茶藝是既簡便又容易普及的藝術,同時又蘊含著優美而又精致的 智慧。在校園里開展茶文化教育開展多種茶文化活動讓學生沐浴在 “茶”的滋潤里,不僅有利于增長知識 提高學生的知識修養,也能豐富 學生的精神生活,這樣的“隨

7、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必將有助 于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 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實踐操作的能力,幫助實現學生綜合素質 的提高。2茶藝活動富有生活情趣和審美情趣有利于學生性情的培養茶藝是“茶”和“藝”的有機結合。它將日常飲茶中沖、泡、飲的技 巧引向藝術化,以茶為媒體,引導人去與自然溝通,在品味中去感悟人 生,完善自我。茶藝中的“藝”字,傳達的信息就是整個茶事過程處處 體現出一種靈性和美感。比如在烏龍茶的沖泡教學中,“恭請上座一焚香安神一絲竹和鳴 一葉嘉酬賓一孟臣靜心一高山流水一烏龍入宮一芳草回春一分承香 露一懸壺高沖一春風拂面一滌盡凡塵一內外養身一若琛聽

8、泉一游山 玩水一關公巡城一韓信點兵一敬奉香茗一三龍護鼎一細聞幽香一鑒 賞湯色一品啜甘露”等流程,每一個動作都自然、流暢、優美,每一個 環節都款款有序,彬彬有禮。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掌握了完整的茶 藝操作,不僅學習了技能,還訓練了他們良好的儀容儀表、規范了常見 的禮儀和他們的用語習慣,逐步提升了個人素養。學習中國茶道,有助于發揚茶道的“和諧”精神,使人與人之間增進 團結,和諧相處。茶藝表演常作為一種集體活動形式是培養中職學生 集體意識的良好途徑。茶藝表演的和諧來自全體隊員的團結、合作。在我校每年的技能大賽開幕式上學生都會參加表演,二十幾名學生 在長期合作的基礎上達到了感覺與心靈的默契,表演中自覺

9、地融合 到集體中,不知不覺地和整個隊伍團結一致團結合作和集體意識也 在其中得到培養。茶藝審美不同于一般的藝術審美,它是一種高度綜合的生活藝 術,和主要靠耳朵欣賞的音樂以及主要靠眼睛欣賞的書法、繪畫及工 藝品不同,茶藝是一種全方位的審美。每一次茶事活動,從茶品、茶具、 道具、茶席、音樂、服飾等方面都作用于人的全部審美器官幽美的 環境、精致的器皿、悠揚的音樂、動人的解說以及醉人的茶香,無不 使人產生愉悅的直覺感受。學生在這樣美的感染下會萌生對理想、信 念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對于促進中職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茶藝的作 用不言而喻。3茶道是體現時代精神的一種載體能夠幫助完善學生的品德中國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

10、清、靜、和、雅。這是中國傳統的茶道 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結合 所以說茶道是體現時代精神的一種載體。中職的學生,大部分學習自控能力較差卻又有強烈的逆反心理, 有的學習意志薄弱,不能圍繞一個目標作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有 的淺嘗則止,有的半途而廢;有些學生沒有明確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 標,沒有追求,過分的利己主義。因此,加強中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培養他們具備優秀的品質,提升提高他(她)們的綜合素質已是迫在眉 睫的工作。茶圣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指出:“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 宜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以茶利禮仁, 以茶可雅志(心),以茶可行道”。著名茶文化專家陳香白教授認為“中 國

11、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 類和諧安樂之道。”這些基本精神就是飲茶的道德要求亦稱為茶德。 可見,滿足單純的生理需要的解渴只是茶的最基本的功能,對于品飲 者來說德的要求是根本。飲茶在怡情、養心的同時,也被當做勵志、 養德的一種手段。茶文化涉及了社會的各個方面 大到哲學、倫理,小到道德、人文 各個方面,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達到精神的享 受和人格的鍛煉。由此說來,做為歷史文化與大眾文化的一部分茶文 化也理應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茶文化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領悟到其中深厚的文化 內涵,既獲得身心的滋潤,又受到傳統的文化熏陶,即可提高自身修養,

12、 又可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因此茶文化是當今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 教育、培養學生良好人格的理想的載體。4結語當今校園里的文化學習已不僅限于書本知識,學生的知識領域正 在逐步豐富、逐步擴展。在中職校園里開展中華茶文化課程的學習, 茶藝教師不僅只傳授茶藝表演,更要關注茶藝的內涵與學生的成長。 通過茶藝的教學讓職校這一群特殊體徜徉在中國茶文化的海洋中,讓 細膩溫潤、內涵豐富的茶文化之“靈泉”感其心,震其心,拂去其浮華之 氣,提升其內涵修養。當然,提升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他們的個人性情,促進他們 身心的健康發展,茶文化的學習是不可能完全替代政治思想教育和 其他的藝術形式,但茶文化及各種茶事活動寓教于樂它在潛移默化 中陶冶和教育學生,可起到與道德教化相輔相成的作用我們希望學 生能夠記住:茶是不會讓人失望的,選擇了茶,就選擇了健康和快樂的 生活方式,同時也傳承了傳統文化。正所謂一壺之容,大矣;一壺之味, 醇矣;一壺之韻,久矣”。通過茶文化的學習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 生的性情,提升學生的素質。以茶養智,以茶養性,以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