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 課件_第1頁
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 課件_第2頁
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 課件_第3頁
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 課件_第4頁
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8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 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第八課 西歐的思想解放運動中世紀時期的西歐:黑暗中孕育著光明政治:王權的加強; 統一民族國家逐漸形成經濟:工商業的復興,自治城市的興起思想:大學的興起,思想自由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下王權衰落;政治分裂;經濟:自給自足的封建莊園經濟盛極一時思想:基督教會統治一切,強調禁欲苦行;一、文藝復興1含義: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復興”的原意為“再生”。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一、文藝復興1含義: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復興”的原意為“再生”。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2原因:材料一 材料1: 14世

2、紀時,意大利中、北部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崛起的商人階級產生了為財富服務的新思維,提出了關照人的生命與尊嚴的價值觀。材料二 天主教會禁欲苦行的說教引起新興資產階級的不滿,但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以取代基督教文化。他們在古代希臘羅馬文化中找到了共鳴。意大利人能夠接觸到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還有機會得到拜占廷帝國保留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典籍。 據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經濟(根本):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并發展;政治:新興資產階級反對教會禁欲主義;思想:意大利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豐厚;一、文藝復興1含義: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復興”的原意為“再生”。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

3、。2原因:(1)經濟上:西歐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是文藝復興產生的根本原因。(2)文化上: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文藝復興的基礎。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從東方汲取了大量文化養料。(3)人才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他們成為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一、文藝復興1含義:2原因:(1)經濟上:西歐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是文藝復興產生的根本原因。(2)文化上:西歐文化自身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文藝復興的基礎。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從東方汲取了大量文化養料。(3)人才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他們成為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4)爆發黑死

4、病,人們對宗教信仰進行反思與懷疑。一、文藝復興1含義: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復興”的原意為“再生”。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2原因:3實質:創立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內核:人文主義當時教會與人文主義者的主張有何不同?教會的主張人文主義以神為中心禁欲苦行服從神學權威以人為中心現世的享受,鼓勵發財致富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一、文藝復興1含義: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復興”的原意為“再生”。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2原因:3實質:創立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內核:人文主義(1)人文主義以人為

5、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2)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3)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生活。(4)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5. 文藝復興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時間國別.領域人物5.文藝復興的概況作品如何體現人文主義思想14世紀開始時間國別領域人 物但丁文學.英國“文學三杰”.意大利薄伽丘彼特拉克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美術三杰”.意大利拉斐爾莎士比亞5.文藝復興的概況他們的作品如何體現人文主義思想?14世紀開始一個從小與世隔絕的青年,跟父親下山進城,路遇一群年輕漂亮的姑娘,青年問父親:“這些是什么東西?”虔誠信仰天主教的父親答道:

6、“她們全是禍水,叫綠鵝。”他囑咐兒子低下頭去,眼睛盯著地面,別去看她們。誰知兒子卻說:“爸爸,讓我帶一只綠鵝回去吧!” 薄伽丘十日談 有人在酒館里多喝了幾盅酒,一時高興,隨口說道:他正在喝的美酒,就連耶穌都可以喝得。這話傳到一天主教神父的耳朵里,立刻成了非同小可的事件。這神父打聽到說那句戲言的人,又有田地,又有金銀,這么好的機會豈能放過,就下一道緊急命令,以嚴重的罪名把他逮捕了。那人污蔑基督是一個大酒徒,這還得了,足以構成把他送到火刑柱上活活燒死的罪名。可那人最終只是被拘留幾天就釋放了。因為他托人疏通,還“獻上一大塊“脂膏”,讓神父涂在眼上,醫治好神父見錢眼紅的毛病。思考: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

7、丁在其長詩神曲中為當時的教皇在“地獄”火窟里預留了一個位置。這反映了但丁 A善于創作神話 B反對封建神學 C逃避現實生活 D弘揚古典文化 B我不想變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那天早晨 彼特拉克 歌集 那一天,太陽也為哀悼上帝變得陰晦暗淡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虜因為,夫人,您那美麗的眼睛射出的無形視線將我捆縛起來,如同囚犯一般當時我沒有意識到預防愛神的糾纏依然若無其事、自信地邁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經伴隨著人間之痛一起涌起波漣在愛神面前我毫無防范從眼睛到心靈全都門扉大開雙眼變成熱淚流淌的通道和源泉時間國別領域人 物

8、但丁文學.英國“文學三杰”.意大利薄伽丘彼特拉克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美術三杰”.意大利拉斐爾莎士比亞5.文藝復興的概況他們的作品如何體現人文主義思想?他們創作的詩篇和小說,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宣揚人性的自由。14世紀開始中世紀圣母像 丟勒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我這雙手已無法讓我實現成為藝術家的夢想,愿上帝將我的才華與能力加倍賜于我弟弟。” 我的繪畫活靈活現,我賦予畫中人動作、情感、靈魂。 馬薩喬(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畫家)文藝復興的美術作品時間國別領域人 物但丁文學.英國“文學三杰”.意大利薄伽丘彼特拉克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美術三杰”.意大利拉斐爾莎士比亞5.文藝復興的概況他們的作品如何體現人文主義思想

9、?14世紀開始他們創作的詩篇和小說,諷刺教會的封建腐朽,宣揚人性的自由。他們的作品突破了中世紀呆板僵硬的風格,描繪現世生活,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觀念。一、文藝復興1含義: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復興”的原意為“再生”。古典文化將迎來再生。2原因:3實質:創立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內核: 人文主義5. 文藝復興的概況:6影響:(1)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2)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人文主義者僅僅滿足于世俗生活的自由嗎?基督教 (公元1世紀 誕生)

10、東正教 天主教11世紀 第1次分裂知識拓展經濟特權裁決各國糾紛君王的廢立思想文化的控制、壟斷羅馬天主教會-封建統治制度的精神支柱政治特權征稅(教會是歐洲的大封建領主)有行政權、司法權 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制定的一個公開的贖罪價目表,對不同的罪行,規定了不同的價格。 材料: 1517年,羅馬教皇出售“贖罪券”。宣稱只要支付金錢,本人和死去的親屬的罪孽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死者的靈魂就能升入天堂。 天主教教皇我和天主教會才能決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購買贖罪券的錢“叮當”落柜時,你的靈魂得救了;月亮從太陽獲得光輝,國王從教皇手中獲得權力資產階級能否升入天堂,憑什么教皇說了算?贖罪券是在敲榨,錢應用來創造更

11、多財富國王王權應高于教權;建立民族國家,本民族事務教皇無權干涉二、宗教改革1背景: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使人們對羅馬教廷的長期盤剝日益不滿。2序幕: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第36條:每一個真誠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沒有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45條: 必須訓示基督徒,看見一個窮苦有難的人而棄之不理,而把錢花在購買贖罪券上,那么他買到的絕不是教皇的赦免,而是神的懲罰。 “九十五條論綱”馬丁路德如何認識贖罪券的功能?他認為教徒怎樣就能得到救贖?二、宗教改革1背景: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使人們對羅馬教廷的長期盤剝日益不滿。2序幕:15

12、17年,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3內容:(1)路德認為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煩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二、宗教改革1背景:文藝復興使天主教會的權威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使人們對羅馬教廷的長期盤剝日益不滿。2序幕: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3內容:(1)路德認為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煩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主張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力主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二、宗教改革1背景:2序幕:3內容:4結果: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5擴展:建立了獨立于羅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爾文派和英國的國教影響最大。6影響:思考:關于16世

13、紀的宗教改革,有人曾這這樣比喻:“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于是借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自此之后,人人自帶直撥上帝的熱線了”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A主張廢除宗教儀式 B否定信仰上帝C挑戰天主教會權威 D宣揚圣經至高無上C二、宗教改革1背景:2序幕:3內容:4結果: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5擴展:建立了獨立于羅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爾文派和英國的國教影響最大。6影響:(1)宗教改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2)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3)推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基督教 (公元1世紀 誕生)東正教 天主教天主教新教11世紀

14、第1次分裂16世紀第2次分裂知識拓展材料: 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的突破是從天文學開始的。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出版了天體運行論,在其中大膽提出了與教會宣揚的“地心說”所不同的“日心說”。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原因:隨著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深入發展,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也產生了革命性變化。2時間:1617世紀近代科學興起,被稱為“科學革命”。3成果:(1)天文學: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否定天主教會宣揚的“地心說”,建立起一種新的宇宙觀。(2)物理學: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確立了較為完整的力學體系,為近代物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其他方面:近代科學在光學、熱學、電磁學

15、、解剖學等領域也取得了巨大進步。材料 他(宋應星)全面搜集整理傳統農業、手工業技術,撰成天工開物一書。摘編自宋應星評傳 在長期實驗觀測、計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數學公式表達出物體運動三大定律。 摘編自牛頓傳據材料,概括傳統科技與近代自然科學的不同。不同:傳統科技重實用和經驗積累; 近代自然科學重實驗和邏輯推理.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原因:2時間:3成果:4影響:(1)科學革命形成了重視經驗和事實的理性化思維方式。(2)確立了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和綜合等基本途徑發現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3)科學革命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人文精神產生發展歷程:產生:希臘先哲對人的重視中斷:中世紀 教會控制人們的

16、精神生活(宣揚禁欲苦行)復興:文藝復興人應該過怎樣的生活發展:宗教改革人應該過怎樣的宗教生活發展:科學革命人發現和探索形成科學思維(理性思維給人類前所未有的自信)成熟:啟蒙運動人應該過怎樣的政治生活 盧梭 孟德斯鳩 伏爾泰 四、啟蒙運動1背景: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學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專制王權和教會的思想束縛,啟蒙運動應運而生。2含義:“啟蒙”一詞,法文原意為“光明”“智慧”。啟蒙運動就是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3歷程:(1)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2)18世紀,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3)18世

17、紀后期,啟蒙運動達到高潮,并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及北美地區。4精神內核:“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材料1:伏爾泰指出教會是建立在“最下流的無賴編造出來的最卑鄙的謊話”之上的,是“最卑鄙的混蛋所作出的各種最卑劣的欺騙”的產物,是“分裂、內戰和罪惡的根源”。在他看來,教皇、主教和神父都不過是一群“文明的惡棍”、“兩足禽獸”。他常常在書信中寫上這樣的格言:“踩死敗類”。這句話成為他號召人們起來向封建教會發動進攻的總口號。 法國通史簡編 依據材料概括伏爾泰的思想?材料2 :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 伏爾泰 依據材料

18、概括伏爾泰的思想?四、啟蒙運動1背景:2含義:3歷程:4精神內核:“理性”,強調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5主張:(1)共同主張:(一“理” 二“批” 三“追” )提倡理性主義,反對愚昧和迷信。批判專制主義和教權主義(天主教會)。追求自由、民主、平等,要求從根本上變革國家體制,即建立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理想社會。(2)差異: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

19、行使這三種權力,則一切便都完了。 論法的精神 材料: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如果司法權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則一切便都完了。 (1)材料反映了孟德斯鳩怎樣的思想主張?這種主張有何作用?(2)這種主張最先在哪一國的憲法中有所體現?我國歷史上哪一部憲法也體現了這一思想主張?美國1787年憲法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材料: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議會)(國王)(法院)

20、分權與制衡據材料,指出孟德斯鳩的主張與美國政治體制有何不同。不同:孟德斯鳩主張行政權由君主掌握,美國行政權歸總統; 孟德斯鳩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美國實行民主共和制;四、啟蒙運動1背景:2含義:3歷程:4精神內核:5主張:(1)共同主張:(一“理” 二“批” 三“追” )(2)差異:孟德斯鳩:強調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相互監督、制衡。伏爾泰:寄希望于“開明”君主進行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制。盧梭:主張主權在民和直接民主制。亞當斯密:英國的亞當斯密被尊為“現代經濟學之父”,他認為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和衡量價值的尺度,主張自由競爭。康德:德國哲學家康德是啟蒙運動的集大成者,認為人應該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主張民主、自由、平等。材料:材料:法國大革命爆發后,路易十六在獄中閱讀了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嘆道:“原來是伏爾泰和盧梭毀了法國!” -法國革命論材料:伏爾泰“天賦人權”的口號一出,便如暴風雨般刮遍了大西洋兩岸。在美洲它激起了美國獨立戰爭,孕育出了一個“美利堅合眾國”;200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