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吐魯番市甜瓜種植戶對不同屬性技術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李寧 劉國勇Summary:以新疆吐魯番市甜瓜種植戶的調研數據為樣本,基于Logistic模型,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病蟲害防控技術和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戶主民族、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種植品種、播種方式、參加技術培訓情況、參加合作社情況和技術信息獲取途徑是影響農戶技術需求的主要因素。Key:甜瓜;Logistic模型;技術需求;影響因素:F323.3 :A :1674-1161(2016)04-0064-04目前我國甜瓜生產技術管理水平較低,瓜農大多片面追求高產,采取粗放式田間管理模式1-2。新疆農戶對甜瓜新
2、品種、新技術沒有完全掌握,栽培管理標準化程度非常低,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嚴重影響了甜瓜的產量和質量,損害了瓜農的利益3-4。在現有種植技術條件下,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病蟲害防控技術和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程度依賴于農戶對現有甜瓜生產技術的認知程度。通過研究農戶對技術的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農戶的技術使用程度5,推動甜瓜種植新技術的應用,從而促進甜瓜產業的快速發展。本課題通過logistic模型對吐魯番市甜瓜種植戶的技術需求進行研究,以找出影響甜瓜生產技術需求的關鍵因素,提出提高新疆甜瓜生產技術需求的對策建議。1 數據來源及樣本統計性分析1.1 數據來源本課題所用數據由新
3、疆吐魯番市高昌區和鄯善縣的162份甜瓜種植戶實地調查問卷整理所得。調查地點包括新疆吐魯番鄯善縣吐峪溝鄉、魯克沁鎮和達浪坎鄉,高昌區的恰特卡勒鄉。調查采用農戶訪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共計發放問卷170份,剔除信息不完整、無效問卷8份,最終有效問卷162份,問卷有效率為95.29%。1.2 樣本統計性描述根據調查問卷中的問題,本課題選取12項可能對生產技術需求有影響的變量,并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得出:在被調查的162戶農戶中,戶主為漢族的有78戶、占48.15%,戶主為少數民族的有84戶、占51.85%。戶主平均年齡為43.23歲,戶主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下,占74.69%,說明被調查的
4、農戶以壯年為主。從被調查農戶的文化程度分布情況來看,文化程度在小學及以下的有76戶、占46.91%,初中有63戶、占38.89%,高中有17戶、占10.49%,大專及以上有6戶、占3.7%,說明農戶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以小學、初中文化為主。被調查農戶平均家庭總人口為4.96人,平均務農人口為2.79人。162戶調查農戶家庭總耕地面積為780.53 hm2,戶均耕地面積4.82 hm2,其中戶均種植西瓜的面積為0.21 hm2,戶均種植甜瓜的面積為3.95 hm2。被調查的農戶中,農戶家庭平均收入為270 790.12元,甜瓜農戶年均收入為170 044.56元,占家庭收入的62.80%;由于被
5、調查農戶種植規模不同,農戶的甜瓜種植產出差距較大,其中甜瓜收入最高的農戶為207.00萬元,甜瓜收入最低的農戶僅為0.14萬元。在被調查的162戶農戶中,參加合作社的有37戶、占22.84%,未參加合作社的有125戶、占77.16%,合作社參與程度低。1.3 變量與模型選擇根據相關研究文獻分析,農戶對技術的需求受農戶的家庭特征、種植特征、農戶所處的外部環境特征和農戶的技術自身特征4個方面的綜合影響。本課題以農戶是否需求技術為因變量,技術類別分為增加產量良種技術(Y1)、病蟲害防控技術(Y2)和省工機械技術(Y3)。以戶主民族(X1)、戶主年齡(X2)、文化程度(X3)、務農人數(X4)、家庭收
6、入(X5)、種植面積(X6)、播種方式(X7)、甜瓜種植品種(X8)、技術培訓情況(X9)、技術信息獲取途徑(X10)、對技術的認知度(X11)、參加合作社(X12)為自變量。變量統計描述結果見表1。2 農戶技術采用行為的實證分析2.1 模型選擇Logistic模型能夠有效地將回歸變量的值域限定在0,1之間,特別適用于因變量為二項分類的變量。所以,本研究中模型的因變量即農戶需求技術的意愿為“0”或“1”,而且用概率來表示這一變化,Logistic概率函數模型為:式中:Pi為農戶對技術需求的概率;y為因變量,表示農戶是否需求技術(需求=1,不需求=0);i為影響因素的回歸系數;n為影響因素的個數
7、;xi為自變量,表示第i種影響因素;0表示回歸方程的常數。將式(1)進行推導可以得到:2.2 3種不同屬性技術的回歸分析利用SPSS17.0軟件分別對農戶的增加產量良種技術(Y1)、病蟲害防控技術(Y2)和省工機械技術(Y3)采用行為進行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回歸結果見表2。2.3 結果與分析從整體來看,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病蟲害防控技術和省工機械技術3種技術需求的模型擬合結果均較為理想,達到1%的顯著性水平,說明該模型可以很好地擬合數據。2.3.1 增加產量良種技術 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種植品種、技術獲取途徑和加入合作社是影響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需求的顯著因素。1) 農戶文化程
8、度對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需求有正向影響,通過了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農戶的文化程度越高,對技術的需求越高,對生產技術的興趣也越大,越傾向于采用生產技術提高甜瓜的產量,從而達到增收的目的。調查結果顯示,農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2) 家庭收入與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需求呈正相關關系,通過了10%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農戶的家庭收入越高,技術采用風險越小,從而對技術的需求程度越高。在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家庭收入高的農戶采用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概率是家庭收入偏低農戶的1.029倍。3) 種植品種是影響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需求的主要因素,通過了10%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受甜瓜市場價格下滑和土壤貧瘠問
9、題的影響,農戶采用輪作方式改善土壤環境,以達到高產量、高收益的目標,因而在品種選擇上有所不同,早中熟的品種上市早、單價較高,有利于農戶增收。調查結果顯示,種植品種為早中熟的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需求程度較高。4) 技術信息獲取途徑是影響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需求的主要因素,通過了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調查結果顯示,農戶獲取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途徑主要是個人摸索,這種傳統的技術信息獲取途徑最易影響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需求。5) 加入合作社與農戶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需求呈負向關系,通過了5%水平的顯著性檢驗。農戶參加合作社后,合作社可以向農戶提供生產技術指導,提高農戶對技術的認知度,從而加強農
10、戶對技術的需求意愿。但調查結果和回歸結果顯示,參加合作社的農戶的技術需求意愿遠低于未參加合作社的農戶。這可能是因為多數合作社專業化程度低,沒有很好地對農戶進行技術指導與示范,農戶僅靠個人摸索難以掌握技術。2.3.2 病蟲害防控技術 民族、技術培訓情況和加入合作社是影響農戶對病蟲害防控技術需求的顯著因素。1) 農戶的民族與其對病蟲害防控技術的需求有負向影響。少數民族農戶比漢族更傾向于采用病蟲害防控技術,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漢族農戶采用病蟲害防控技術的概率僅為少數民族農戶的0.346倍。2) 技術培訓情況與農戶對病蟲害防控技術的需求呈正向相關關系,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參加技術培訓可以加
11、強農戶對病蟲害防控技術的了解,促進農戶之間的交流與效仿,從而產生很強的推廣效益。參加培訓較少的農戶對病蟲害防控技術需求的概率是參加培訓較多農戶的0.302倍。3) 加入合作社與農戶對病蟲害防控技術的需求呈負相關,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參加合作社的農戶對病蟲害防控技術需求較少。這可能是因為合作社職能失位,沒有對病蟲害防控技術進行推廣與示范,加入合作社的農戶與外界信息不對稱,從而需求較低。2.3.3 省工機械技術 民族、種植面積、播種方式、種植品種和技術培訓情況是影響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需求的顯著因素。1) 農戶的民族與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有正向影響,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由于甜瓜種
12、植的勞動力成本較高,漢族和少數民族農戶均對省工機械技術需求較大。調查結果顯示,漢族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更大。2) 種植面積、播種方式和種植品種是影響農戶采用省工機械技術的主要因素。分散經營是目前我國農村集約化發展、實現規模效益的最大阻礙。絕大多數農戶的耕地規模過小,規模經濟效應處于遞增階段。農戶的種植規模越大,規模經濟效應就越高,農戶越傾向于采用省工機械技術。根據甜瓜具有喜陽的自然特點,露地栽培可促使甜瓜水分更好地吸收,便于機械化操作;而小拱棚和大拱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雨季帶來的侵害,但是甜瓜的品質會受影響,加上拱棚的搭建需要一定的成本(勞動力、資金),且不易于機械化。因此,選擇陸地栽
13、培的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程度更高。3) 技術培訓情況與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呈正向相關關系,通過了1%水平的顯著性檢驗。省工機械技術比其他技術操作難度大,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質素,且技術成本高、使用風險大。參加技術培訓,有利于加強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的了解,提高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的認知度。調查結果顯示,參加技術培訓次數多的農戶對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更高。3 結論與建議3.1 結論通過實證分析,得出結論:1) 病蟲害防控技術和增加產量良種技術的需求意愿最高,需求率均為70.00%,而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率為38.00%。由此可見,病蟲害防控技術、增加產量良種技術和省工機械技術這3種生產技術在農業生
14、產中已有一定需求。但是,仍有部分農戶出于生產習慣和個人因素等原因,對農業生產中科技作用的認識存在不足或對甜瓜技術存在認知偏差,從而對技術沒有需求。2) 同一變量對甜瓜種植農戶不同屬性技術的需求影響也不相同,這與家庭特征、外部環境特征、技術自身特征的差異有關。具體表現為,戶主民族和技術培訓對病蟲害防控技術和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有較為顯著的影響;種植面積和栽培方式對省工機械技術的需求影響顯著,對其他技術的需求則影響不顯著;技術信息獲取途徑和加入合作社對增加產量良種技術和病蟲害防控技術的需求有顯著影響。3.2 建議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結論,針對吐魯番市甜瓜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在提高農戶甜瓜生產技術需求方面
15、提出具體措施建議:1) 鼓勵農業科技人員、農業類專業少數民族大中專畢業生到合作社創業、就業,有針對性地指導少數民族社員進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為少數民族農戶提供甜瓜種植過程中的技術指導和專業性培訓。2) 鑒于農戶文化程度越高對新技術的需求意愿更明顯,政府應積極推動對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提高農戶的受教育水平,為農業技術的運用打下夯實的基礎。3) 合作社應轉變當前單一的服務模式,向多元化服務模式改進,提高自身管理技術、種植技術及其他專業技能。針對吐魯番市當地甜瓜種植小戶、散戶可積極引導其加入合作社,形成規模化種植,以降低農戶個人承擔的風險;針對外來移民大戶、散戶進行短期生產技術培訓,并提供相應的技術
16、服務。4) 充分發揮以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多種組織形式,其中以合作社最為典型。合作社作為特殊經濟組織,是聯系農戶與外界的紐帶,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力。5) 建立可持續生產技術補貼投入的長效機制。采用甜瓜生產技術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但吐魯番市農戶人均收入偏低,使用技術風險較大,從而影響了農戶采用技術的積極性,因此,在財政體制內設立專項資金對農戶進行補貼十分必要,有利于降低農戶的使用風險,進而促進生產技術的推廣與應用。Reference1 王志丹,吳敬學,毛世平.中國甜瓜產業國際競爭力比較分析與提升對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3,34(1):81-84.2 謝文寶,劉國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鄉鎮醫院設備采購合同樣本
- 農村物流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傳媒公司活動合同樣本
- 供應配件合同樣本
- 2025企業裝飾設計合同
- 修車場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個人超市打工做飯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勞動合同中乙方可以委托人簽字嗎
- 公司居間合同樣本
- 2025年合同終止的幾種情形
- 江西南昌市2025屆高三語文一模作文:對“差不多”“盡力了”的思考
- 【語文】《青蒿素:人類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
- 初級社工師《社會工作實務》考試(重點)題庫300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哈爾濱亞洲冬季運動會主題宣講課件
- 《某連鎖藥店銷售培訓教材》183
- 2025年中國裝配式鋼結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 2024年第四季度 國家電網工程設備材料信息參考價
- 《燈光照明設計》課件
- 2024版建筑資質借用服務與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2030年國家甲級資質:中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融資商業計劃書
-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專題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